浅析超现实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超现实主义
对米罗的最初印象源自于小时候的画室,当时我并不知道墙上画着那些流畅的曲线连、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点和面都是些什么,我也没对那些画产生过多的感触。长大后知道了这个画家叫做米罗,也知道了那墙上的画都是老师或者高年级同学的临摹作品。可以说一直到今年我才知晓,原来那些看起来都特别欢快的线条和方块,都属于一个叫做超现实主义的怪诞画派。
所谓的超现实主义,大致就是对现实感到不圆满,转而非得把梦境与现在统一起来。这么说来也有道理,讨论现实,毕竟就不能撇去梦幻也是现实的一部分。受到著名的弗洛伊德的影响,以及源于涉及许多领域的,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对于这些生于脑力工作者的思考,强烈波及到大部分由意识输出所组成的领域,绘画艺术自然不例外。
在初步了解这画派的大致意图之后,现在反观米罗的画,那些不知所云的线条终于好像从云端降到了地上,投射出了我能感受到的神秘阴影和模糊的涵义。可细细体味,似乎这种欢畅怪异的线条,还藏着一丝逃避。不然为何不细细描述我们时时刻刻人眼看到的各种美丽,反而向内心去寻求一种虚幻的从不会发生的景象。这都是现实的原因,正因为现实不再赏心悦目。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对现实的恐惧心理和狂乱不安的精神状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无论是战胜国英、法、俄等国,还是战败国德、奥等国,都不可避免地留下了让人不忍睹视的伤痕。整个欧洲,在这种经济萧条和世态炎凉的情况下,人民生活无法免于困苦,整个社会弥漫着强烈的厌世、悲观的情绪。此种形势之下,人们开始否定惨淡的一切,开始逃避现实,向内追求不存在的美好梦幻,当然这些梦幻也常常蒙上悲戚的色彩,以暂缓现实的悲哀与残酷。
以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为哲学依据的超现实主义,同潜意识常一样,表现为杂乱无章的反常规的幻境,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超现实主义的反逻辑及非理性的“反常”特征。
在以感性的创作激情下,许多艺术出现了天马行空的表现力。米罗的创作表现方式是有意的打乱知觉的正常秩序,在直觉式的引导下,用一种近似于抽象的语言来表现心灵的即兴感应。因此在它的作品中会有象征的符号和简化的形象,使作品带有一种自由的抽象感,也有儿童般的天真气息。而马格里特一生专注于创作奇幻的、恐怖的、充满特殊构想的形象。他善于应用细腻的笔法将日常物体表现为不可能存在的组合或情境,并在一生中对相同的内容进行多次重复的诠释。他的绘画作品仿佛谜语一般让人猜想,作品里浮现一种死寂一般的安静。
当然还有不得不说的达利。他被公认为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大师级人物,是流行文化的代表,他不仅在绘画领域,而且在摄影、日用品、电影也能看到达利的影子。他的奇思怪想源自于生命中难以捕捉的素材,如性、死亡、变态、苍穹。他惯用不合逻辑地并列事物的方法。将受情感激发产生的灵感转变为创作过程,将自己内心的荒诞、怪异加入外在的客观世界,将人们熟悉的东西扭曲变形,再以精细的写真技术加以肯定,使幻想具有真实性。之所以达利成为我们普通人心中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代表人物,正是因为他的绘画、他的文章以及他的口才、动作、相貌和生活方式活生生的造就出这个深印公众脑海里的“超现实主义”,使它不再只是白纸上的黑字。
这些画家向世人所展现的一切貌似陌生,又好像似曾相识,简直就是我们“梦”的再现。将原本抽象虚无的梦境现实化,使我们站在画外的人在内心产生隐隐的震撼和共鸣。
就像在马格利特的《迷路的骑士》中,一个身着传统服饰的女骑士在树林中行走,马被树木和间隙的遮挡,因而被分割成几段,树木和马匹的前后空间被画家变形,产生空间感的
错乱。让我们分不清是马在树前,还是树在马后。他将前后遮挡的关系用相反的面貌表现出来,表现了现实与幻觉的矛盾,让观者重新陷入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以及对真眼所看的迷惑。
还有那幅《爱侣》,男女双方头蒙白巾,不识面目,却在亲密的接吻。那些白布、衣着、人物的姿态以及背景,全都是我们无比熟悉的日常用品,但是我们在现实中却从来不会像画家那样,将这些物品组合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再看着画,确有感到画家他有什么意图,或者是想表达伴侣其实是陌生人,或者说伴侣是谁并不重要。超现实主义结合绘画的奇妙性就在此,我们知道画家意有所指,但是每个人读出来的信息却又不大相同。这样的画,仿佛是一首诗,是一个哑谜,是一句偈。或许画家最终也无法把握这幅画的意图去向,毕竟这画同潜意识一样,都是在人心中具有生命力而自然生长的。
“梦”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梦是我们日常生活情感的抽象画卷,而生活又是梦的现实形态。随着艺术创作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人类情感的研究也随之层层深入,对情感的表达、对情感的启迪一直是艺术创作中永恒不变的追求之一。超现实主义作品中独特的空间和造型表现特征,给世人带来了多维的情感体验,让观者触摸自己内心世界,甚至他人的内心,以寻找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