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与表现的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方面》教案

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方面》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点、线、面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点、线、面表现快乐和悲伤?”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点、线、面的基本原理和情感表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案例来说明点、线、面的概念和应用。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我觉得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有待加强。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考虑采用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如实物展示、互动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惑。为此,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运用造型元素表达个性和情感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点、线、面的感知和运用能力,增强空间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和跨文化交流意识。这些目标与新教材的要求相符,有助于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能够围绕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表明学生们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但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发言较为片面,未能全面考虑问题。因此,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最后,我也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例如,对于学生的疑问,我可能没有及时给予充分的解答。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课程的进度。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希望能够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堂。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第一章:造型的概念与内涵1.1 造型艺术的定义1.2 造型与表现的关系1.3 造型的基本元素1.4 造型艺术的分类第二章:造型的表现手法2.1 线条的表现力2.2 色彩的表现力2.3 形状的表现力2.4 空间的表现力2.5 质感的表现力第三章:造型艺术中的构图与布局3.1 构图的概念与作用3.2 构图的基本原则3.3 构图的种类与特点3.4 布局的方法与技巧第四章:造型艺术中的透视与光影4.1 透视的概念与原理4.2 透视的种类与特点4.3 透视在造型艺术中的应用4.4 光影的概念与作用4.5 光影在造型艺术中的应用第五章:造型艺术的创新与表现5.1 创新的意义与作用5.2 创新的方法与技巧5.3 表现个性的重要性5.4 表现个性的方法与技巧5.5 造型艺术作品的评价与欣赏第六章:造型艺术的材料与工具6.1 常见造型艺术材料的特性与使用方法6.2 不同材料的表现力与创作效果6.3 材料与主题的关联性6.4 创新材料的应用与实验6.5 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技巧第七章:名作欣赏与分析7.1 西方造型艺术名作欣赏7.2 东方造型艺术名作欣赏7.3 名作风格的识别与分析7.4 名作背后的历史与故事7.5 借鉴名作进行创作实践第八章:创作过程的辅导与实践8.1 创作灵感的发掘与整理8.2 创作草图的绘制与修改8.3 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调整8.4 完成作品的评价与反思8.5 创作实践案例分享第九章:造型艺术与日常生活9.1 造型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9.2 生活中的艺术元素发现与提取9.3 日常生活主题的创作方法与技巧9.4 创作与生活的互动关系9.5 生活中的艺术创作实践第十章:造型艺术的审美与评价10.1 造型艺术的审美标准10.2 评价方法与批评技巧10.3 个人审美观的确立与发展10.4 作品受众与影响力10.5 当代造型艺术的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造型的基本元素补充和说明:造型艺术的基石是线条、色彩、形状、空间和质感等基本元素。

美术教案立体造型与空间感表现

美术教案立体造型与空间感表现

美术教案立体造型与空间感表现美术教案:立体造型与空间感表现引言:美术是一门艺术,通过塑造立体造型和表现空间感,艺术家可以将想象和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式。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扩展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他们在美术创作中的立体造型和空间感表现技巧。

第一部分:理论学习1. 立体造型的基本原理- 研究不同形体的结构、比例和构造- 学习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进行造型- 探索立体造型的各种表现手法,如凹凸、质感等2. 空间感的表现方法- 了解透视原理和空间的构成要素- 学习利用线条、色彩和光影表现空间深度- 探索不同材料的质感和光线反射特性3. 三维艺术作品的欣赏- 分析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立体艺术作品- 研究艺术家运用立体造型和空间感表现的手法和意图- 发展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立体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喜好第二部分:实践训练1. 立体构造训练- 使用不同材料(如纸张、泥土、铝丝等),通过剪、折、粘等方式制作简单的立体构造- 学习利用构造技巧和组合方式,创造出多样化的形态和结构-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创作出个性化的立体作品2. 空间感表现训练- 进行透视绘画的基础训练,如线性透视、点透视等- 绘制简单的立体物体,并运用明暗和投影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质感- 利用色彩的变化和渐变来表现远近和空间距离的感觉3. 创作立体艺术作品-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表达方式,进行独立的立体艺术创作-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立体造型和空间感表现技巧,创作出具有创意和个性的作品- 鼓励学生加入色彩和材质的实验,挑战传统的立体艺术表现方式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掌握立体造型和空间感表现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他们将能够创作出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艺术作品,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观点。

这将为他们今后的美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案初中一年级美术造型的表现教学

教案初中一年级美术造型的表现教学

教案初中一年级美术造型的表现教学在初中一年级美术课程中,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培养学生的造型观察力、造型思维以及造型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并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表现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1. 理解造型的概念,包括线条、形状和空间的表现;2. 学习和运用各种造型技法,如线描、素描、造型建构等;3. 观察和分析不同对象的形态特征,并进行造型表达;4. 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完成一个小型造型作品。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习作示例、教学PPT、学生绘画工具和材料;2. 教学环境:教室内布置艺术作品展示区,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兴趣(10分钟)学生往往对美术课程充满好奇和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美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不同种类的造型表达有初步认识,并引导他们对美术造型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导入知识(15分钟)通过PPT展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基本的造型概念,包括线条、形状和空间的表现。

通过有趣的案例和互动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了解不同造型元素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方式。

3. 练习技巧(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简单的物品进行造型观察和表达。

教师可以先示范如何观察和描绘物品的造型特征,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鼓励学生多角度观察,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辅助材料和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技法。

4. 创作作品(40分钟)在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造型观察和表达技巧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小型的创作任务。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造型表达,并运用所学的造型技法完成一幅小型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取得更好的创作效果。

5. 展示与分享(15分钟)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简短的分享。

造型表现力教案

造型表现力教案

造型表现力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学生造型表现力的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造型表现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其造型表达能力。

3. 通过不同的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造型表现力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不同的造型表达方式和技巧。

3. 运用造型表现力进行创作和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幻灯片、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纸张、铅笔、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具有造型表现力的艺术作品或图片,引发学生对造型表现力的兴趣,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造型表现力的理解。

Step 2: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等教学工具,向学生介绍造型表现力的定义和特点,解释造型表达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不同的造型表达方式和技巧。

Step 3:示范与实践(20分钟)教师选择一个简单的主题,如动物、植物等,向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模型,并示范如何通过造型表现力进行创作和表达。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进行绘画或雕塑创作。

Step 4: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

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论彼此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Step 5: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造型表现力,并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

Step 6:拓展活动(15分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美术馆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学习造型表现力的应用和发展。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通过造型表现力进行创作,并在下节课展示和分享。

教学延伸:1. 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或美术教师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或工作坊,进一步指导学生的造型表现力。

2. 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或小组活动,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力和创造力。

2023年美术造型表现教案

2023年美术造型表现教案

2023年美术造型表现教案2023年美术造型表现教案1一、教材分析:__通过“欣赏·评述”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欣赏·评述”的活动兴趣,让学生多角度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内容特征。

本节课是__第一课时,本节课通过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及抽象等艺术语言,使学生能理解塑造生动、自然的绘画形象,就要善于观察和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内在结构、明暗以及色彩关系,包括局部结构、特征与整体结构、特征的主次关系,使之达到和谐统一和具有美感。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掌握写实造型、变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区别,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难点: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四、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挂图一张,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学生:课本、作业本、软心铅笔、尺。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生活真实场景视频资料片及其对应术作品,指导学生加以分析,逐步导入新课,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极其丰富多彩和时时运动变化的,由艺术来反映现实生活,由于它所选择的对象不同,采用的媒介不同和表现的方式不同,也就会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有的侧重再现客观的真实形象,有的注重表现主观世界的意象与感情.但是再现和表现往往共处同一作品之中,而不能简单地加以截然划分。

现在让我们进入艺术作品的殿堂,感受达芬奇臻于完美的生动人像;希施金弥漫着野花芳香和枯叶气味的橡树林;凡高精神备受折磨的画家的独特个性;蒙德里安兼有理性和感性划分的条块,表现一种平衡而有变化的和谐……。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学生造型的表现力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造型的概念和表现力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通过造型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提供学生实践机会,发展他们的造型技巧和创造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强烈造型特点的艺术作品,引起学生对造型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作品中的造型元素,例如线条、形状、质感等。

知识讲解:1. 解释造型的概念,即通过线条、形状、质感等元素来表达想法和情感。

2. 引导学生思考造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服装、建筑、产品设计等。

实践活动:1. 提供一些简单的造型练习,例如要求学生使用线条和形状来描绘一个物体或情感。

2.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造型技巧,例如粗细线条的运用、形状的组合等。

3. 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索自己的创造力,尝试不同的造型表达方式。

创作任务:1. 分发素描纸和绘图工具,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主题或情感,并用造型表达出来。

2. 提供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并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

3.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与评价: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他们在造型方面的学习成果和体会。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和收获。

3. 提供个别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造型表现力。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工作室,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和学习造型艺术。

2.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造型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创造力和表达方式。

2.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造型方式。

3. 提供适当的教学资源和材料,以支持学生的实践和创作。

小学美术《造型和表现》教案

小学美术《造型和表现》教案
3.学习观察生活中的物体,抓住其主要特征,进行简化和表现。
4.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所学造型手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本教案将结合实际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造型和表现》章节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评价不同造型元素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提高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2.强化学生的美术表现技巧,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进行创意表达,发展艺术创造力。
3.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提炼造型特点,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实现生活与艺术的结合。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展示作品,提升交流分享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实验。学生将运用所学造型元素和表现方法,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美术作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造型和表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难点举例:如何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融入作品,使作品具有个性和感染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采用直观演示、实践操作、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知识,突破学习难点,提高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四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造型和表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造型和表现的奥秘。

造型表现 美术教案

造型表现 美术教案

造型表现美术教案教案标题:造型表现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造型表现在美术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学习不同的造型表现技法;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1. 造型表现的定义和意义;2. 基本的造型表现技法,如线条、形状、质感等;3. 不同材料和工具的造型表现方法;4. 艺术家的造型表现作品欣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相关教材和课件;- 艺术家的造型表现作品图片或视频资料;- 不同材料和工具的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 美术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纸张等; - 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造型表现在美术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造型表现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

探究:1. 介绍基本的造型表现技法,如线条、形状、质感等,并通过示范作品展示不同技法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艺术家的造型表现作品,讨论艺术家使用了哪些技法来表达主题或情感。

3. 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尝试使用不同的造型表现技法进行练习,并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材料和工具对造型表现的影响,如水彩和铅笔的效果有何区别。

2. 鼓励学生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以实践和探索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重点,强调造型表现在美术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造型表现技法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其他艺术创作中。

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练习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反馈。

2. 收集学生的作品,评价他们对造型表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延伸活动: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或课余时间继续探索和实践造型表现技法。

2. 组织美术展览或分享会,让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造型表现作品。

教学资源:1. 教材和课件;2. 艺术家的造型表现作品图片或视频资料;3. 不同材料和工具的示范作品;4. 学生的作品集。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教案:造型的表现力一、教学目标:1.了解造型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习造型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3.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造型艺术相关的教材和资料。

2.教具:铅笔、纸张、彩色笔、模型等。

三、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造型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并讨论造型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讲解:介绍造型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包括线条的运用、形状的组合、光影的处理等。

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表现手法和技巧。

3.实践活动:学生进行造型的实践活动,根据老师的指导,使用铅笔、纸张等工具进行造型创作。

可以参考一些现实中的对象或者自由发挥,选择一个主题,进行造型表现。

4.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可以通过班级展览或者小组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互相观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从中互相学习和改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造型的表现力对于创作的重要性。

同时也鼓励学生继续进行创作和实践,提升自己的造型表现能力。

四、教学要点:1.造型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造型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包括线条的运用、形状的组合、光影的处理等。

3.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和表现能力。

五、教学方式:1.讲解和示范结合: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造型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2.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造型创作,提升他们的表现能力。

3.展示和评价:通过展示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潜能,并从中学习和改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造型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一些造型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提升了他们的造型表现能力。

在展示和评价环节,学生互相观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潜能。

总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作品的展示与评价。

美术造型表现单元设计教案

美术造型表现单元设计教案

美术造型表现单元设计教案教案标题:美术造型表现单元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造型表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掌握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进行造型表达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表现力:直线、曲线、粗细、长短等。

2. 形状的表现力:平面形状、立体形状、几何形状等。

3. 颜色的表现力:色彩搭配、明暗对比、色彩饱和度等。

4. 材料和工具的运用:铅笔、颜料、画笔、剪纸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提问如何用线条、形状和颜色来描述它们的外观特征。

2. 知识讲解与示范(15分钟):介绍线条、形状和颜色在美术中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法,通过示范作品展示不同的造型表达技巧。

3. 实践与探究(30分钟):让学生自由绘制一幅画作,鼓励他们尝试使用不同的线条、形状和颜色进行表达,并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探索。

4. 分享与讨论(10分钟):学生交流彼此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互相学习和启发。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学生的表现,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资源:1.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2. 美术绘画工具和材料。

3. 学生绘画纸和素描本。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技巧运用、创意发挥和作品质量等方面。

2. 学生之间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相结合,给予学生具体的肯定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博物馆,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2. 组织学生参与美术创作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获得更多的反馈和认可。

七、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2. 学生对于造型表现的理解和运用是否得到提升?3.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造型表现教案模板

初中造型表现教案模板

初中造型表现教案模板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初中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造型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造型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3. 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造型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造型表现。

2. 学生分享对造型表现的理解和认识。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造型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绘画、雕塑、摄影等。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一些实例,了解各种方法和技巧的特点和应用。

三、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选择一种造型方法进行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出改进意见。

四、展示和评价(5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造型表现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里练习的成果和感受。

二、深入学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2.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了解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三、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独立进行造型表现创作,尝试运用新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出改进意见。

四、展示和评价(5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造型表现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造型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表现。

造型与表现小学教案

造型与表现小学教案

造型与表现小学教案教案标题:造型与表现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造型元素,如线条、形状、颜色和质地等,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提高对人物、动物和物体的造型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造型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具有不同造型特点的图片或实物,如动物、植物、建筑物等。

2. 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具有不同造型特点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造型元素对于表达事物的特点和感情有何作用。

知识讲解:1. 介绍造型元素的基本概念,如线条、形状、颜色和质地等,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2. 分析一些具体的造型作品,如绘画作品、雕塑作品等,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造型元素。

示范与模仿:1. 教师示范绘画或手工制作一个简单的造型作品,如绘制一个动物或制作一个小手工模型。

2.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尽量模仿教师的造型技巧和表现方式。

创作实践:1.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如动物、植物、人物等,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尝试运用所学的造型元素,表达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式,如线条的运用、形状的变化、颜色的搭配等。

展示与分享:1. 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展示与分享环节,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2. 引导学生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以及对造型元素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继续进行造型创作,如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创造能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一些著名的造型艺术作品,如雕塑家的作品、绘画家的作品等,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创作表现,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建设性的指导。

美术初中造型表现领域教案

美术初中造型表现领域教案

美术初中造型表现领域教案课程名称:初中美术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1. 绘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2. 自然景物和人物的观察与表现3. 美术语言的表达与创作教学重点:1. 绘画技巧的掌握2. 观察能力的培养3. 美术语言的应用教学难点:1. 绘画技巧的灵活运用2. 观察能力的提升3. 美术语言的创新表达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绘画技巧PPT和作品案例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绘画的认知和感受,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与实践(15分钟)1. 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结合PPT展示相关作品案例。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三、观察与表现(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自然景物和人物,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

2.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景物和人物,进行绘画创作,尝试将所学的绘画技巧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四、美术语言的表达与创作(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2.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亮点,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欣赏和学习。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或展览,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绘画技巧、观察与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物、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等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素养。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教案标题:造型的表现力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造型艺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学习不同形式的造型艺术表现。

3. 提高学生对造型艺术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造型艺术的定义和特点。

2. 不同材料和技巧的造型艺术表现。

3. 通过观察和实践进行造型艺术创作。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不同的造型技巧和材料表现意图。

2. 如何通过造型艺术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海报展示造型艺术作品。

2. 不同材料和工具,如纸张、石膏、陶土、画笔等。

3. 学生准备的纸张和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幻灯片或海报,向学生介绍造型艺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引发学生对造型艺术的兴趣和思考。

Step 2: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1. 解释造型艺术的概念和特点,如形状、体积、比例等。

2. 介绍不同的造型艺术表现形式,如立体造型、平面造型、雕塑等。

Step 3:示范和实践(15分钟)1. 示范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进行造型艺术的创作,如纸张折叠、石膏雕塑、陶土塑造等。

2. 让学生选择一种材料和技巧进行实践,创作自己的造型艺术作品。

Step 4:学生展示和讨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造型艺术作品,并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选择材料的原因。

Step 5: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造型艺术的表现力和创作过程。

2. 鼓励学生尝试更多的造型艺术表现形式,如纸雕、土雕、木雕等。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观察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造型艺术作品。

2. 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观察和记录环境中的各种造型元素。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造型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式;2.掌握造型的表现力和表现技巧;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内容1.造型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式;2.造型的表现力和表现技巧;3.造型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1. 造型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式造型是指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视觉元素来表现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特征的艺术手段。

造型的表现方式主要包括线性造型和立体造型两种。

线性造型线性造型是指通过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线条可以分为实线、虚线、粗细线、曲线等不同类型,通过不同类型的线条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结构。

立体造型立体造型是指通过形状和色彩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立体造型可以分为正面造型、侧面造型、透视造型等不同类型,通过不同类型的立体造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 造型的表现力和表现技巧造型的表现力是指通过造型来表达情感、思想和意境的能力。

造型的表现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线条的运用线条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结构,同时也可以表现出情感和意境。

例如,曲线可以表现出柔和、优美的感觉,而直线可以表现出刚硬、坚定的感觉。

形状的运用形状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特征和特点,同时也可以表现出情感和意境。

例如,圆形可以表现出柔和、温暖的感觉,而方形可以表现出稳重、坚定的感觉。

色彩的运用色彩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特征和特点,同时也可以表现出情感和意境。

例如,红色可以表现出热情、活力的感觉,而蓝色可以表现出冷静、深沉的感觉。

3. 造型的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造型的表现:步骤一:观察物体观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特征,了解物体的基本信息。

步骤二:选择表现方式根据物体的特点和表现要求,选择适合的表现方式,例如线性造型或立体造型。

步骤三:选择表现技巧根据表现要求和情感意境,选择适合的表现技巧,例如线条的粗细、曲直、形状的大小、色彩的明暗等。

步骤四:进行造型表现根据选择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技巧,进行造型表现,表达出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特征,同时也表达出情感和意境。

造型的表现力 教案

造型的表现力 教案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教案标题:造型的表现力教学目标:1. 了解造型在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一些基本的造型表达技巧;3. 提高学生对造型表现力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 介绍造型的概念和表现手法;2.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和实践,提高造型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室中的投影仪、投影屏幕;2. 相关的图片和艺术作品示例;3. 学生练习造型的素材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幅富有表现力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绘画基础知识,如线条、色彩等。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造型在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解释不同的造型表达手法,如线条的粗细、明暗对比、形状的简约与变化等。

3. 通过图片和艺术作品示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三、示范与实践(25分钟)1. 演示简单的造型表达技巧,如利用线条的粗细和曲直来表现不同的形态与质感。

2. 分发素描纸和铅笔,让学生练习绘制简单的造型,并尝试用现实事物进行观察与表达。

3. 引导学生思考造型选择的原因,如何通过造型来传达某种情感或意义。

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就造型表达的特点和创意进行分享和讨论。

2.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与提供建议,以促进他们对造型表现的思考和提高。

五、总结归纳(5分钟)1. 与学生共同总结造型表达的重要性和技巧。

2. 提醒学生在平时的绘画实践中,要多加练习和运用造型表现力。

3. 鼓励学生欣赏和研究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以拓宽造型表达的视野。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其他艺术形式中探索造型表达,如雕塑、陶艺等。

2. 让学生通过参观艺术展览或实地写生等方式,进一步感受和研究造型的表现力。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造型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通过作品展示和分享,互相评价并提供建议。

3. 对学生的表现和进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并提供进一步指导和建议。

小学造型 表现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造型 表现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造型表现试讲教案模板造型与表现教案教材:第4课课时:一课时课型:造型与表现目的:一、利用有趣的造型游戏活动,复习巩固人像的表现方法。

从表现自己,发展到尝试表现各种造型的人物。

二、学会制作有趣的指偶玩具。

体现造型游戏的乐趣。

在与同学合作编排的小故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学重点:指偶造型的设计与表现。

教学难点:指偶的造型能够表现出相对应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范例作品;卡通人物造型图片;剪刀、卡纸、彩色笔作业要求:用彩色笔画一个有趣的纸人,剪下来套在指上,和同学们合作表演一个小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表演指偶剧《阿凡提与富翁》。

幽默有趣的指偶剧吸引了全体学生的兴趣。

在观看表演的同时,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指偶,以及了解到了指偶的作用。

2、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套在老师手指上用来表演的这种小纸人叫做什么吗?通过这句话,导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指偶。

教师对指偶作简单的介绍。

3、板书课题《会走的小人――指偶设计》,点名教学内容,进入新课。

二、体验:1、开拓思路:如果请同学们制作一个小指偶,你会设计一个怎样的人物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总是能激发起学生们的思维的。

教师在听学生回答的同时,主要要引导学生确定设计对象的范围。

一般学生都乐意选择一些出名的人物,以及一些故事中的主角,卡通人物进行设计,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设计一些原创的人物。

2、出示一个孙悟空的纸样。

学生很容易就发展,如果是按照一般的画法,“孙悟空”是没有办法套到指头上的。

这种时候老师一般可以装傻,要学生自己想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指偶的制作方法还是比较直观的,恐怕也难不到学生。

3、教师简单演示制作较为重要的制作步骤。

毕竟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看一次实际的操作会理解得比较深刻。

4、多出示几个范例,扩展学生的思路。

同时,也可以直观地告诉学生一些可以使制作效果更好的装饰手法,例如用裙子挡住手指头的插入处,在指甲上贴上鞋子等等简单易行又有趣的小方法。

小学三年级美术课教案造型与构的表现方式

小学三年级美术课教案造型与构的表现方式

小学三年级美术课教案造型与构的表现方式篇一:小学三年级美术课教案造型与构的表现方式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造型与构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1. 了解造型与构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掌握造型与构在美术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方式。

三、教学准备:1. 教师:教案、教材、画笔、画板、彩色画纸等。

2. 学生:教材、铅笔、橡皮擦、彩色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出示一幅艺术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造型的表现方式:1. 形状表现方式: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观察和辨认物体的形状特征,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线条表现方式: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观察和辨认物体的线条特征,如曲线、直线、斜线等。

3. 纹理表现方式: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观察和辨认物体的纹理特征,如光滑、粗糙、细腻等。

二、构的表现方式:1. 对比表现方式: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观察和辨认物体的大小、颜色、明暗等对比关系。

2. 重复表现方式: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观察和辨认物体的重复排列特征。

3. 重点突出表现方式: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观察和辨认物体的重点位置和形式。

三、综合运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综合运用,例如让学生观察一幅景物图或者自然图案,通过造型和构的表现方式,进行绘画。

四、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对造型与构的表现方式有什么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五、课堂拓展: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艺术创作实践,通过日常观察,练习造型与构的表现方式。

六、教学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并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篇二:小学三年级美术课教案造型与构的表现方式第一课时:造型与构的表现方式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造型与构的概念,并能够通过绘画作品的表现方式来展现他们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造型与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适用学段:第四学段
授课人:王凤
课题类型:造型与表现
一、《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上的学习内容,课程目标要求利用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将造型技法与色彩技法运用到面具的制作当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和创作的关系,通过制作面具发现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捕捉和发现材料美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能从多元(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认识面具,尊重和保护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
1.发现材料、认识材料、运用材料;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四)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PPT演示;板书辅助教学;大量图片及文字资料;学生收集的照片(自拍)及实物展示品;音乐素材若干等。

(五)教学设计过程
1.导入:
(1)师:我现在给大家看一样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生答:面具)(2)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做的么?(学生思考)设计意图:以兴趣做先导,运用提问法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材料的发现与利用
师:再来看一些面具,能看出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么?(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在欣赏中,同学们发现面具的制作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设计意图:开阔视野、了解有关面具的更多信息、拓宽创作思路。

3.面具的造型(板书)(1)师:戴着面具表演是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呢?你愿不愿跟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面具呢?(这时候我就告诉他们要作面具首先要了解人物特征:设计典型的面具形象。


(2)欣赏影片《马兰花》(看完后,同学们分组讨论剧中人物,了解人物性格、特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造型更适合这个人物,比如说小兰,美丽善良,造型上是圆形的?尖形的?还是方形的?)
设计意图:了解剧情,让同学们脑海有很多的人物造型。

3.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板书)
(1)设计造型
引发学生思考: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2)选择材料面具所用的材料,在古时候以青铜、玉、陶为主,现代面具多用木头,还有布、瓷、皮、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钢等。

材料不同, 装饰方法也不同。

根据材质可雕刻,可绘画,也可用纸浮雕的方法制作。

(3)设计色彩
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面具色彩丰富,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下面我们欣赏一些典型的藏面具吧,让我
们测试,看看你对色彩与人物的特点把握如何!
(4)动手制作
制作方法:选、剪、折、弯、叠、挖、扣、贴、粘等等很多的手段。

制作过程:①确定主题;②画出草图;③选材制作;④加工装饰。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了解制作过程,设计出富有个性的面具,体现出同学们的创新精神,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4.体验、展示、交流
(1)每组同学依次上台表演本组节目
(2)师: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或者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节目的表演活动,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性格,展示所制作的面具。

表演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感受面具表演带来的乐趣。

从活动中了解了他人,了解自己。

5.课堂小结
(1)我们所做的面具是对环境的保护—废物利用;
(2)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的感受,并且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3)欢歌劲舞、交流情感。

(六)教学评价: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表述出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加以正确的引导。

对教学设计原则的反思
第一,应该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在传统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例如可以采用电影,录像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第二,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蒋梦麟在谈到教育的终极目标时曾说:“教育当因个人之特性而发展之。

且进而至其极”。

而传统的美术教育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平,违背了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

因此,美术教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表现与鉴赏活动欲望的思想,这一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了发现自己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空间。

第三,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过去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性和教材的局限性等因素,美术教育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

要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应该将美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美术、工艺和设计的不同方法,参加各种小组、班级的艺术活动,并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

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真善美的人格。

第四,应该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传统教学可以说是教师的事,新课程教学则是双方的事,它更注重双方的互动和沟通。

传统美术教学技能也强调语言的应用与提问技能,但在课堂上常常缺乏互动与回应。

因此,开展一些比赛性质的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也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感悟、对美术的热爱。

第五,应该实现评价的多样化。

要打破以绘画测试一统天下的评价格局,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绘画基础能力的测量,也要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另一方面,还要提倡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

当然,各位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评价方法。

以上是我对美术教学的一些反思。

总而言之,革新美术教学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该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探求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求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