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传统文化遗产产业化研究

合集下载

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店集 团改企转制后无法获得 国有资产经 营授权 ,进 而无法进行
体制改 革起 步晚 、 力度 小、 度慢 、 效弱 的状况并 未得到根本 速 成 改变 , 除省新华 书店集 团转企改制 、 广电网络 整合等取得一定 突 破外 ,其他公益性文化单 位和经营性单 位的体制改革均未得到 实质性突破 。 文化体制不活 、 制不健全 已成 为制 约河北文化产 机 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 2 政策支持力度不 大。 . 文化体制 改革 是解 放和发展文化生
1 经济论坛 20 ・3 6 0 82
割 、 业垄 断和地区封锁 等因素的存在 , 行 文化 市场 发育还不够完 善 , 以形成统一 开放 、 争有序 的市场体 系。 析研 究河北文 难 竞 分 化市场 , 主要 问题 是市场主体较 少而且竞 争力不强 。 近年来 , 河
抓 紧制定符合省情的实施 意见 。
3 市场发育不完善。 . 随着我 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 文化市场建
设取得 了令人瞩 目的成就 。 是 , 但 由于文化行政管理部 门权 限分
改制是文化体制改革 的重点 、 难点和焦点 , 其成效影响着整个文 化体制改革 的进展和文化产业 的繁荣 。 目前 , 河北文化体制改革 最大的障碍是政策不 明确 、 不具 体 , 针对性有待进 一步提高 , 支
政 策需要完善 。 河北省 明确 规定 , 原划拨土 地改变用途 , 必须 缴
河北省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 界文化遗产 3 , 国重点文 世 项 全 物保护单位 1 8 , 6 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 0 , 7 处 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 17项 ( 1 居全 国第二 位 ) 奠定 了文化产业发 展的基础 ; , 蔚 县剪纸 、 曲阳石雕 、 衡水 内画 、 武强年 画 、 吴桥杂技等传统艺术 闻名海 内外 , 具备了产业化运营 的条件 。 同时 , 全省高度重视 文 化产业 的发展 , 先后 出台了《 于加快文化事业 和文化产业发展 关 的若干政策 》( 冀办发 [ 0 5]5号 ) 《 20 1 、 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 化产业 的实施意见 》( 冀政 [ 0 5 5 2 0 ] 3号 ) 《 、 河北省文化体制改 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 冀办发 [ 0 6] 3号 ) 《 20 1 、 关于促进文化 产业发展 的实施 意见 》( 冀政 [ 0 8 1 附件之一 ) 20 ] 号 等一 系列 政策文件 ,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提升较快 ,其增加值 占全省 G P D

关于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思考——以民间美术为例

关于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思考——以民间美术为例
2 0 1 3年 1 1月
河 北 学 刊
He b e i A c a d e mi c J o u r n a l
NO V.。 2 01 3
第3 3卷 第 6期
V0 1 . 33 No. 6
关于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以民 间美 术 为例
刘洪彩 , 高 雁, 王永学
利 用工作 的深入展开 , 非物质 文化遗产 产业化 已经成 为颇 富成效的推动方式之一。

普查工作 ; 逐步完善省 、 市、 县( 市、 区) 三级非 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名 录与项 目代表传承人资料 ; 整理 出版《 河北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等千余 套图书影音 资料 ; 创 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 、 省级文化生 态保 护实验 区、 传统节 日 保护示范地 、 国家文化 产业示 范基地 ; 积极推
2 0 1 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 学发展研 究课题《 发挥佛教 文化积极作 用
究。
促进河北社会和谐发展》 ( 2 0 1 3 0 4 0 3 4 )
【 作者简介 ] 刘洪彩 ( 1 7 一) , 女, 山东省I 临沂市人 ,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 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与 美术史论研 高 雁( 1 9 6 8 一) , 女, 辽 宁省海城市人 ,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人类资源管理与文化产
( 河北 工业 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 天津 3 0 0 1 3 0 )
[ 摘 要] 本 文分 析 了河 北 省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产 业 化 发展 的现 状 , 指 出 目前 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 提 出 了 河 北 省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产 业 化 应 以 保 护 文化 个性 为根 本 , 实施 保 护 、 管理 、 开 发 三 位 一 体 的 发 展 策略 , 尤 其要 通 过 支持 创 业 启 动 、 打 造 国 际品

产业化与产业升级是开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思路——以河北曲阳石雕与旅游开发为例

产业化与产业升级是开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思路——以河北曲阳石雕与旅游开发为例
的新思路。

万, 年产值 1. 亿 元 、 38 销售 收入 1 . 25亿元 , 口交货值 11 出 . 亿
元 , 品远销 8 产 0多个 国家和地区。雕刻业 已成为该县重要的特 曲阳位于河北 省保定市西南 部 , 太行 山东麓 脚下 , 盛产汉 色富 民文化产业 。l l J , 此外 雕刻艺术 节 、 刻展销会 、 雕 雕刻 大讲 白玉大理石 , 石质具有 洁 白晶莹 、 纯净细腻 、 脂润 坚韧 、 经久耐 坛 、 雕刻 大奖赛等重大雕刻产品推介活动也为雕刻业的发展搭 磨等特点。曲阳雕刻艺术迄今已有 2 0 0多年的历史。早在汉 建了 良好 的平 台。嘲 0
【 中图分类号】 52 【 F 9. 0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4 26 (000~200 10—782 1)50 1—3
近年来 , 河北 省在非物 质文化遗产 名录体 系建 立 、 传承人 代 , 阳石雕艺术就应用于建筑业 。曲阳雕刻工艺历经千年 而 曲 命 名 、 产普 查 、 点项 目保护 和重大活动 等方面做 了大量 工 不 衰 , 遗 重 誉满海 内外 , 已经成 为我国石雕行业 的一个重要 分支, 代 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突出成 就。2 0 0 8年河北省 表 了我 国北方石雅艺术风格 。 非 物质 文化遗产及古籍 保护工作会 议提供 的数 据显示 ,截 至 曲阳石雕 的传统工 艺特征 , 是利 用开脸特技法 , 在石料上 2 0 年 ,河北 省共建有 专题博 物馆 、民俗博 物馆和传习所 6 画出大概轮廓 , 08 7 先雕鼻子 , 再从 头到脚依 次雕 刻 , 做到“ 内外有 个, 数量之多在全 国居第二位。 度, 比例协调” 。而 现代 工艺 则是在传 统工艺基础上 , 依靠科技 河北省 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工 作 , ~方 面开局不 错 , 兴 力量 ( 方 电动工具 )运用圆雕 、 , 浮雕 、 线雕技法 , 将解 剖学 、 美学融 未艾 , 取得 了显著成效 ; 另一方 面形势严峻 , 不容乐观。就当前 为一体 , 所雕作 品既有高 贵华美 的传 统特点 , 又有新颖 明快的 情况来看 , 河北省非物 质文 化遗产保护工 作还存在 以下一些 问 时代精神 。 题: 第一 , 经费投入仍 显不足 ; 二 , 第 缺乏专业 人才培养 和保 障 曲阳雕刻 材质 以大理 石为主 , 也有 以玉石 、 木材 、 象牙 、 青 机制 , 备人才 匮乏 ; 三 , 后 第 没有形成保 护 、 开发的 良性循环 。 综 铜 、 不锈钢等为原材料的 。在雕刻 中坚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合来看 , 主要 问题在 于非物质 文化遗产 的保 护没有形 成一 个 相结合 , 其 运用 圆雕 、 浮雕 、 线雕 等技 法 , 将透视学 、 剖学 、 解 美学 产业化的依 托。笔者认为 , 只有跳 出为保 护而保护 的传 统保 护 融于石雕之中 , 使仿 古作品古朴典雅 、 栩栩如生 ; 现代作品清新 模式 , 形成非 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 与开发互动 、 重的产业化新 自然 、 并 意境幽深。雕刻 作品具有刀工细腻 、 型优美 、 造 形神活脱 思路 , 才有可能达到保护 、 发展 、 传承的 目的。 近年来 , 河北省曲 的特点 , 兼具木雕之细腻 、 牙雕之玲珑 、 玉雕之逼真 的功力。 阳县在保护 与开发石雕技 艺方面取得 了显著 的社会现 已和 经 二、 曲阳 石雕 技 艺 保 护 与开 发 的 成就 和 面 临 的 困 济效益 , 得到 了国家 的支持 和表 彰。 19 , 9 5年 曲阳县被 国务 院 境 正式命名为“ 中国雕刻之乡” 0 6年 ,曲阳石雕 ” 。20 “ 被列入第 一 近年来 , 曲阳石雕业在 当地政府 的大力扶植 下已步入产业 批 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 本文力求 以对 曲阳石雕技艺保 化发展的轨道 ,初 步形成 了辐射全县 8个乡镇 、O多个村的雕 5 护与开发的实例剖析 , 探讨河北省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 与开发 刻基地 ;07年 , 20 雕刻企 业 、 摊点 多达 228个 , 8 从业人 员逾 5

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与利用

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与利用

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与利用摘要河北省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以曲阳石雕产业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与利用在河北发展迅速。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期间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利用曲阳石雕中图分类号:j323 文献标识码:a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全世界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对其进行保护。

河北省是中国非遗大省,近年来在非遗经济价值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曲阳石雕产业的发展就十分具有代表性。

本文拟以曲阳石雕产业为例讨论河北省非遗经济价值的开发与利用的表现、思路与问题。

一河北省非遗概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遗的界定,它是指被团体或个人所认定为其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表演实践、技能手段或知识体系,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工艺、工具、实物及文化场所。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勤劳智慧创造了丰硕的劳动成果,其中有很多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非遗。

它们突出反映了悠悠中华所独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价值,体现出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也是凝聚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精神与情感的纽带。

学界普遍认为,在当前情势下,唯有加快本民族、本地区非遗经济价值的开发与利用,才能更好地在全球化浪潮和市场经济大潮中保护好我们的非遗。

今天的河北省,古称冀州,自古地处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在这里,勤劳智慧的百姓、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悠久无比的人文历史造就了门类齐全、风格鲜明、绚丽多姿的非遗,成为全中国非遗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到2009年末,河北省省级以上非遗共有366项,其中有73项属国家级非遗,占全省非遗总数的近20%,位居全国第五。

在众多河北非遗中,吴桥杂技享誉国内外;蔚县剪纸艺术绝技独步全国;河北女娲文化孕育了中国的婚恋观、生育观乃至生活价值观;涞水县源自黄帝乐舞的古乐历来都是中国原生态音乐的代表;河间县是《诗经》最早传诵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古韵吟唱《诗经》的方式;太极拳等中国武术也起源于河北一带;源自邯郸的成语典故老少妇孺耳熟能详。

河北民间美术资源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河北民间美术资源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采。 ・
河 北 省 民间 美 术 资 源 丰 富 ,仅 列 入 国家 级 及 省 级 的非 物 质 文 化遗 产名 录 的美 术 资源 就 有武 强木 版 年画 、衡水 内画 、蔚 县剪 纸 、丰 宁满 族 剪纸 、 曲 阳石雕 、 玉 田泥 塑 、八沟 石 雕 工艺 、伯 延 民间建 筑 艺术 、 内邱神 码 、辛 集 农 民画 、无 极剪 纸 、 白沟 泥 塑 、 定 瓷 、磁州 窑 瓷器 等 。这 些优 秀 的 民间 美术 资源 ,承载 着 燕赵 大 地 的历 史文 化 和 民俗风 情 , 是文 化 艺术 与乡 土精 神 的完 美 结合 , 无 论是从 文化 性还 是 艺术 性上 看 ,都值 得珍 视 、传承 和保 护 。 然 而 ,在世 界 经济 一体 化 和现 代 化进 程 快速 发 展 的今 天 ,随 着 民 间传统 文 化 的生存 环 境不 断 恶化 ,大批 具有 历 史价 值 的 民间 美术 资源 遭 到不 同程度 的破 坏 ,尽 管 随着 对 文化 资 源重 视程 度 的 提 升 ,近年 来对 文 化遗 产 的保 护工 作 取得 了 一些 进 展 ,但 民 间美 术 资源 的保 护状 况 仍令 人堪 忧 。 下面 笔 者针对 河 北 民 间美术 资源 及 产业化 发 展 的现 状 、发展 困境 ,结 合文 化 产业 应 持有 的 开发 原
综合 学术论坛
河北民问美术资源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王 满 ’ 郭 君 ( .河 北 大 学 艺 术 学 院 河 北保 定 0 10 12 7 02)
摘要 :包括 非物质 文化遗 产在 内的民 间 美术 资源 ,面临 着消亡 方 面 保持 民 间美 术 的原 汁原 味 , 复制 和再 现 传统 的 民 间美术 的 形
的危 险 ,从 经 济 角度 对 其进 行 产 业 化 开 发 ,既 是 一 种 保 护 ,也 是 社会 式 和技 艺 ,将 其 作 为传 统文 化 的经 典 加 以保 护 ;另 一方 面在 保 留 经济和 文化发展 的需求。本文 旨在对河北 民间美术资源产业化 发展现 传 统 的 民间 美术 语 言元 素 的前 提之 下 ,从 材 料 、工 艺 ,形 式上 进 状 进 行 调 查 分 析 ,并 提 出产 业 化 发 展 设 想和 具 体 的操 作 策 略 。 关 键 词 : 民 间 美术 ;产 业化 ; 文化 产 业 ; 燕 赵 文化

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化保护

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化保护

Sport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化保护卞文昆,文太凤(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体育部,天津 301830)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化保护,是实现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挥优秀民族文化社会价值与人文价值的重要工作。

因此,围绕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化保护的文化氛围构建,适应“文化空间”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求,是本文的研究出发点与落脚点。

关键词:文化空间理论;非遗;民族传统体育;河北省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 (2016)12-148-02投稿日期:2016-08-27基金项目: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化保护”(课 题编号:201603040305)。

作者简介:卞文昆,教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1 “文化空间”理论的内涵与构成要素1.1 “文化空间”理论的内涵文化空间是以文化为载体,以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作为主要依托,在市场化与产业化的背景下,提出的文化立体化与延展性的理论。

从文化空间的内涵来看,主要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生活文化3个空间。

例如,文化的物质空间属于可视性较强的载体形式,主要有景观、器材等物质基础。

精神空间则是某一物质文化在精神价值、参与内驱、参与者精神追求方面的体现。

社会生活空间是在参与的群体构成、影响的地理范围。

文化空间理论的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某一文化的客观延伸。

从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可以发现,井陉拉花、沧州狮舞、昌黎秧歌等都可以基于“文化空间”理论出发来进行生态化保护的探究与思索。

1.2 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构成要素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包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心理念、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象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主体等。

浅析河北省民间艺术产业开发

浅析河北省民间艺术产业开发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0 2 2 ( 2 0 1 3 ) 0 4 - 0 0 0 1 . 0 3
浅析河北省 民 间艺术产 业开发
王会欣 , 马 志峰 , 赵岩红
(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 学院 , 河北 保 定 0 7 1 0 o 0 )
摘要 : 河北省 民间艺术存量丰富 、 分布 广泛 , 拥有 巨大 的发

河 北 软 件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 1 5 卷
裹1 2 0 1 1 - 2 0 1 3 年度河北省“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名单
重 阻碍 了民间艺 术 的产 业化 发展进程 。
( 一) 资金投 入不足
经济投入是文化产业发展 的必要条件。 无论 是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 , 还是鼓励创新 , 培养后继 人才 , 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展 潜力和前 景。 对于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 但
随着人们 生产 、 生活方式的转变 。 民间艺术赖 以生存 的环境 发生了重大 改变 。 一些民间艺术形式逐渐消失 。 创 作主体也 趋于边缘化 、 老龄化 。 若要促 进民间艺 术的可持续 发展 。 进 行 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是一条较为可行 、 有效的发展道路 。 文 化产业关联 效应分析 结果显示 , 其前 向关联性较小 , 后向关 联 性较 大。 进行民间艺术产业开发在鼓励创新的 同时, 要着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 日益 加大 , 民 间艺 术 产 业 开 发成 为 一 种 趋 势 。如 前所 述, 河北省 民间艺术产业 已取得一些成绩 , 但仍面 临 一 些 困境 , 从整体 上看市场 状况并不 景气 。 由
术形式逐渐消失 , 创作主体也趋于边缘化 、老龄 化。 这些 民间艺术资源一旦流失 , 给社会造成的损 失 是 无 可估 量 的 。 若 要 促 进 民 间 艺术 的可 持 续 发 展, 构建 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 展体系是一条 较 为可行 、 有效 的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道路新探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道路新探

是一种保护 ” 这一思想 , 在唯物的经济社会中将非物质文化遗 并且作为一个人口流量巨大的地区, 其旅游业 发展无疑为物质 产 向产, M L发展已经形成了现今的一种必然之路。
文 化 遗 产 的产 业化 发 展 道路 提供 了 良好 的销 售 渠 道 。
河北 、 天发展 , 人 民的生活开始呈现简洁、 实 法规 , 努力挖掘散落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和激励非物
并通 过 建 立 生态 景 区、 展示场馆、 实 习基地 用、 快速的趋势, 非物质文化 遗产由于其所具有的大部分价值 质 文化 遗 产 传人 , 被更多的新兴事物代替, 其所 蕴含的文化思想受到西方 文化以 和 进 行 生产 性 保 护 等 方 式对 非 物质 文化 遗 产 进 行实 地保 护 。
非物质文化 遗产发展优势。 首先 , 河北省作为一个非物质
见, 加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各方面机制都相对落后于 文化遗产大省, 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为非物质文 其它省市, 其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化 遗产产业化 的发展提 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 ⑨ 其次, 河北地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颇丰, 且种类广泛 , 如杨柳青 处华北 , 东临渤 海、内环京津 , 东南部、 南部 衔山东、 河 南两 木板年画、 泥人张彩塑、 大沽龙灯、 评剧等 , 涵盖了传统戏曲、 省, 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 , 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 东北
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 河北省拥有丰富的资源,
河北省非物质 5  ̄ 4 - g 遗产产 , l l , 4 . g 发展的 因素分析
必要性 分析 。 虽然传 统认 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但 是 在 目前 的社 会 环 境 下, 产 业 化发 展 已经 成 拥 有1 2 8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 7 7 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 最 重 要 的 载体 , 产, 包 括 河 北 梆子 、 唐 山皮 影 戏 、 武 强 木 板 年画 、 蔚县剪纸、 曲 为 其 重 要 的保 护 途 径 之 一, 而 市场 也 成 为 了非 物质 文化 遗 产 的

关于河北特点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的调查报告

关于河北特点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的调查报告

关于河北特点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的调查报告调查内容:河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兼有平原、草原、高原、山地、湖泊和海滨的省份。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

河北民间艺术的地方戏曲、民间曲艺、民间歌舞、乡村古乐、民间美术、特色工艺、沧州武术、吴桥杂技,在国内外都是享有盛誉的。

一、河北省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意义河北省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的发展可谓意义深远,从国内外现状来看,国外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研究早于我国,在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化进程和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竞相将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作为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关于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研究也日趋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研讨和落实的重要议题。

在这方面,我国西部、云南及浙江等省走在了前列,但河北省内进行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路径研究,还为数不多,具体可以结合河北省实际,有针对性地研究出适合该省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规律和路径,科学有效地促进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进程,这对该省区域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它不仅可以使河北省内的民间艺术资源得以挖掘、拯救、保护和传承,繁荣河北省文化艺术事业,更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产业化发展路径,促进和带动河北省区域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达到一举双收的目的,进而将省内的民间艺术资源输入到其他各省份,带动我国整体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经济发展。

二、河北省民间艺术资源的特点河北省是全国唯一兼山脉、平原、草原、高原、海滨与湖泊而有之的省份,这就造就了河北省具有历史悠久、人文底蕴厚重、民间艺术资源形式丰富多样、极具北方汉民族特质的总体特点。

具体来讲,河北省民间艺术的歌舞音乐类可划分为:戏曲、民间舞蹈、民歌、乡村古乐等,其中民歌又可分为:吹歌、小调、山歌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有的是自古传承而来,有的从外地移植而来,有的是经加工创新而成,由此逐步形成的民间艺术形式各具浓厚的地方特色,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有着顽强艺术生命力。

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秦皇岛为例

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秦皇岛为例
短视 ”眼光 , 够 注 重 文化 资源 不 民间文 化能 够 得 以传承 和 发 扬 , 不 可否 认 , 民 间文化 资源 产 在 资源 的开发 利 用上 仍 存 在着 “ 但 在
业化方面仍存在着 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 对某些民间文化资源的市场分析及定位还不够准确,
的可持 续发展。 比如对秦皇岛乃至河北省内某些历史古迹 、 古文
间文化 的发展 , 而传统 民间文化 的发扬光大又反过来促 进了经 之一 。
济的繁荣。 因此, 开发、 运用宝贵的民间文化财富, 并对其进行准
第三, 秦皇岛近年来的发展不管是在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
确 的 市场 定位 , 实现 文化 资 源 经济 效 益 的 最大 化 , 实现 文 化产 呈 现 出走 低 态 势 , 的发 展 远 远 落 后 于 同时 开 放 的 其 他 1 个 沿 是 它 3
秦皇 岛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中存 在的问题
低品位和庸俗化倾向; 防止 对文化资源 的过度 开发 , 为达 经济
效益不合理使用、 歪用、 用文化资源; 滥 防止开发过程 中的损毁
当前 , 秦皇 岛人 对传 统文化 的保护意识 虽然河北省政府及秦皇岛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对秦皇 岛民间 或流失现 象的发 生等 。 大部分民间传统文化几乎都得到 了很好的开发和保 护, 但 文化资源 的挖掘与运用, 并推动其实现产业化 、 青龙猴 打棒 、 卢龙抬皇杠等1 项民间文化被列为省 化 资源 的开发与利用是 一项重大 的系统工程, 9
级 非物 质 文化 遗 产等 。 发 展 的 眼 光 来 对 待 它 , 在 保 护 的 前 提 下利 用 , 利 用 中 加 强 要 在 保 护 。 利 用 民间 文化 资源 发 展 旅 游 事 业 时 , 防止 开发 中的 在 要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一、引言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底蕴,其中包括了诗歌、书法、绘画、雕塑、剧场等多种艺术形式。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的步伐也逐渐加快,而且成为了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现状、传统文化产业的挑战与机遇等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研究。

二、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群体创造出来并长期传承的具有独特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符号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它来源于历史,蕴含着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智慧。

三、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现状1. 产业化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化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与开发的过程。

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素材。

而传统文化产业化则是将传统文化转化为现实经济效益的一种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些传统文化产品已经成为了具有广泛市场需求的商品。

2. 现状目前,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市场营销能力不强、文化保护意识淡漠、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不足等。

此外,许多传统文化产品只停留在模仿和复制的能力上,缺乏创新和创造性。

四、传统文化产业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面临着很多挑战。

例如,面临着来自数字技术、文化创意服务等新型产业的冲击,因而需要加强传统文化产业自身的竞争力,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文化产业化既需要有效利用传统文化,也需要保护好传统文化。

2. 机遇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一方面,随着消费者精神需求的不断增长,市场需求将会逐渐扩大,这为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是无穷无尽的,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以及再创新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石家庄市民俗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论文

石家庄市民俗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论文

石家庄市民俗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工作研究得出:石家庄市民俗体育资源丰富,多以游艺、民间杂技、竞技和民间舞蹈的形式存在,且以民间庙会、岁时节令为表演平台。

保护和传承民俗体育文化须在经费保障、人员培养、平台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

关键词:石家庄市;民俗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70-001一、民俗体育研究现状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制订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1989年第25届大会上通过了《关于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建议》,2003年10月在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在我国,200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等一批有识之士于2002年正式启动了一项旨在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工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强调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应该重视和保护好散布于民间的各族人民创造和流传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民俗体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民俗体育研究主要从民俗体育的定义,民俗体育的分类及特征研究,民俗体育的功能与价值,民俗体育的起源、传承、演变,民俗体育的产业化开发或者说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对于当前我国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的日益边缘化的现状,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

多数学者以民俗的基本概念为立足点,认为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

河北省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河北省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l处被列为全 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另有 3 处被列为省级爱 文化消费 的真 空地 带。近年来 ,全 国信 息资源 共享工程建设 l 8 国主义教育基地 。河北的 民间工艺文化 中 “ 衡水三绝”的 内 速度加快 。这一基础工程必将为传播农业科普船 、丰 富农村 画 、侯店毛笔 、宫廷金鱼享誉全国。另外武强年画 、景泰蓝 、 文化生活起到信息流的作用。农村信息网络建设除了服务于农
既有的法律法 规 ,结合 河北文化建 设 、产业发展 的实际情况
也有群众观念 原因 。传统 意义上 的文化产 业如印刷业 、广播 和 市场发育状 况 ,制定切 实可行的适合 河北省农 村文化产业 影 视 业 、音 响 业 、演 出 业 、文 化 娱 乐 业 、文 化 服 务 业 等 及 其 发展 的法 律法 规 ,使农 村文化产 业的健康发展具有 法律保障。 市场运作存 在诸多 问题 :如农村 文化市场 的经营运 作环境和 此外 ,还将按 有关法律保护文化企业的知识产 权和 技术市场 , 条件差 ;农村 文化产 业低科技含 量 、低文 化品位 ,制 约着 文 加大 打击侵权 的力度 。鼓 励发展技术和 知识交易 市场 ,健全
势 ,有 效 地 运 作 ,使 文 化 事 业 与 文 化 产 业 相 互 促 进 、协 调 发 实际文化消费 ,尤其是网络文化消费主要集中在城市 ,农村网 展。可是 ,目前河 北丰 富的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不 力 、发 络文化消费的 比重极低 ,甚至还存在 网络 文化 消费的真空地
掘不深 、开发不够 ,难 以形成文化产业 。即使有 了文化产 业 带。因此 ,农村信息网络的调查 、研究与网络平台建设 ,以及 的雏形 ,也形不成产业 规模 和效益 。我们都知道发掘 民间文 相对独立的农村信息产业的发展 ,前景广阔。 化资源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提 高农 民的文化修养 ,这些都 4 、河北农村 的文化市场还没有很好地发育起来。河 北农

继续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产业化——以河北省为例

继续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产业化——以河北省为例


化遗产进 行旅游 资 源开 发是 非 常 可行 的 。从 而 实 现 以开发 促 保 护 , 成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与 旅 形 游产业发展 的 良性互 动 。 由于非 物质文 化遗 产 既具 有 有 吸引 力 的 自然 存 在特性 又具 有 历 史 文 化 遗存 特性 , 现形 式 与 表

要 : 物 质 文化 遗 产 是 人 类 文 明 的瑰 宝 , 仅 具 有 传承 民族 文 化 的重 要 作 用 , 且 具有 巨大的 经 济 价 值 , 待 保 护 与开 非 不 而 亟
发 。河 北 是一 个非 物 质 文化 遗 产 资 源 大省 , 这是 发 展 旅 游 业 的重 要 基 础 。对 非 物 质 文化 遗 产 保 护 与旅 游 业 实 施联 动 开发 ,
流传 方式 多样 性 , 些 特 征 使 非 物 质 文化 遗 产 可 这 以作 为旅游资 源进 行适 当开发 。将 非 物质 文化 遗 产进行 旅游 开 发 , 键 是 考 量非 物质 文 化 遗 产 作 关 为旅游 资源所具 有 的 吸引 力 。如 果 非 物质 文化 遗 产具有 独特性 、 术 性 、 艺 民族 性 和 区域 性 等 特 点 , 则 完全具 备 有 吸 引 力 的 旅 游 资 源 要 求 。 比如 , 云 南 的许多地 方 以其 民族 特 色 的 民族 性 与 区域 性 以 及 以其独 特工 艺 为 特 征 的 独 特 性 、 术 性 成 为 著 艺 名 的旅 游 景地 。山 东 潍 坊 的 风 筝 节 、 北 吴 桥 的 河 杂技 节 ,通 过 举 办 国际 杂技 比赛 , 吴桥 杂 技 节 “ 使 成为 世 界 杂 技 界 最 为 瞩 目 的 ‘ 方 杂 技 大 赛 东 场 ’f , 非物质 文化遗 产作为旅 游资 源进行开 发 ’ 将 ' 和利用 。而这些 非物 质 文化 遗产 又 依 赖 于旅 游收 入这一 经济性开 发 , 能够得 以传承和保 留下来 。 而 旅游业兼 具多 种 功 能 , 既具 有 经济 性 , 又具 有 文化 性 、 闲性 、 乐 性 和 观 光 性 , 文 化 特 征 贯 休 娱 其 穿始 终 , 而正 因为这 一 点 , 才使 消 费 者在 旅游 的过 程中, 同时 获 知 、 新 、 奇 、 异 和 求 乐 , 求 求 求 以积 累 阅历 、 陶冶情 操来传 承和发展 悠久 的历史文 化 。 因此 , 游 业 是 最 大 限度 和最 广 泛 地 利 用 物 旅 质 的和非物 质 的文 化 资 源 , 经 济 与 文 化 有 机 结 将 合的 载体和平 台 。这 特 别有 利 于 对非 物 质文 化 遗 产的保 护 , 增 强 民众 及 政 府 对 这 一 文 化 遗 产 的 在 重视 与珍 惜 程 度 的 前 提下 , 有 利 于 对非 物 质文 更 化 资源 的进一 步挖 掘 、 理 、 护 和 开 发 , 成 保 整 保 形

以河北吴桥为例,谈杂技非遗保护传承现状及对策

以河北吴桥为例,谈杂技非遗保护传承现状及对策

调查研究作为云南省杂技艺术发展的支柱,云南省杂技团有限公司目前经营困难,现有的收入来源无法覆盖成本支出,企业面临亏损。

随着规模的扩大,目前公司需要承担的企业身份人员工资逐渐增加。

虽然财政每年给予一定数额的院团扶持资金,但专项资金只能用于剧目编创。

经济效益跟不上导致该团在人员上难以保持稳定状态,编导、演员、教练员等各种人才缺失现象较为严峻。

四、积极探索促进云南杂技发展的新路径、新办法当下,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表演艺术学院急需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特别是低年龄段杂技教学体系;要落实职校合作办学,建设应用型技能人才成长畅通渠道,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要提高应用型杂技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好职业教育中杂技表演学历教育的特色品牌,进一步探索打造高标准、多层次、多平台、国际化、学科专业交叉的拔尖人才建立培养模式。

云南省杂技团有限公司要想在市场经济中摆脱存活艰难的现状,一是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做好稳定团队工作,要让全体员工有奔头、有凝聚力;二是要吸引全国优秀杂技表演人才,做好“滇派”杂技文化传承的工作;三是要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要争取各方面的关注和力量来保护“滇派”杂技仅存的团队,只有这样才能活下来、活得好。

云南杂技在中国杂技的丰厚土壤中萌芽、发展、创新。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云南沧源崖画就已出现技艺表演性的人物造型,在云南民间较早就有关于云南民族杂技的记录。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杂技人在一系列重大比赛中取得硕硕战果,在国内外比赛中频频获奖,为祖国和人民争得了荣誉。

未来,云南杂技工作者也会共同努力,克服目前的困境,相信云南杂技在新时代终将翻开崭新篇章,谱写更辉煌的明天。

(作者单位:云南省杂技家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和农耕文化紧密相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冲击,部分杂技门类濒临灭绝,加强杂技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已刻不容缓。

河北文化产业项目开发的科学性研究

河北文化产业项目开发的科学性研究
家历 史文 化名 城5 ,全 国文 化 先进 县 和模 范 地 区 座 3 个 ,中 国民 间艺术 之 乡2 个 ;涌 现 出吴 桥杂 技 、 2 0
项 目是 产业 发 展 的载 体 ,文化 产 业 项 目科 学 开发 可 以提 升地 区文化 力 、拉动 内需 ,优化 产业 结 构 、有 效抵 御 国际金融 风波 冲击 。河 北文化 产业 项 目开发 推广 的科学 性 ,表现 为尊重 文 化产业 发展 一 般 规律 和河 北特殊 文化 特点 ,以提 高社 会效 益 、实 现经 济效 益最 大 化 。本 文从 合 理 规划 、深人 研 发 、 有 效推广 三方 面 ,探索项 目开发推 广 的科学性 。
2 0 年 6月 09
经 济 论 坛
Ec n mi Fo u oo c r m

Jn 09 u .2 0
G n 4 0 No 1 e . 6 .2
总第 4 0期 6
第 1 2期
河北文化产业项日 开发的科学性研究
文/ 景 枝 刘 单厚 军
【 摘
要 】河北文化产业发展 应依托 文化 资源,合理筹划 ,重 点发展 ,注重 市场化运作和 多方位 宣传 ,精
心 打 造 品 牌 ,提 升 国 内国 际文 化影 响 力 。
【 键 词 】 学性 ;合理规 划;文化资 源禀赋 ;品牌打造 关 科 【 基金项 目 】河北省社科联 立项课题 (0 9 3 6 ) 2 00 0 2 。 【 作者简介 】刘景枝 ,河北经贸大学人文 学院讲师 ,研 究方向: 文化 产业管理 ;单厚军 ,河北 日报报业集 团。
尤 其要 注意衍 生 品的开发 。针对 影视 文化产 品边 际
角媒介产业体系”基础上 ,将项 目 开发和文化特色 结合起 来 ,突出河 北文化 本土优 势 。河 北省 具有 丰

小议河北民间艺术的发展

小议河北民间艺术的发展

小议河北民间艺术的发展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西方节日的兴趣越来越浓,不过对那些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的民族节日却越来越淡漠,这就使得民族民间艺术很难有大的生存发展余地。

年轻一代人审美趣味日益国际化,使得民间艺术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民间艺术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血脉,它的濒危某种水准上是整个民族文化的濒危,抢救和保护传统民间艺术,就是挽救我们的文化命脉”[3]。

因此,急需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并发展民族民间艺术。

河北民间艺术发展的困境(一)民间艺术的传承危机自古以来,中国的民间艺术都是以口诀身授、家族传播,有些为了不外传的规矩甚至一对一传授。

这些民间艺术被传承下来的几率大大减少。

如今,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熟悉民间艺术的老艺人也日渐老去,在繁华的当今社会,青少年一代成长环境迥异,他们更多的是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文化和艺术形式。

在面对传统艺术和外来文化的同时,很多人倾向于外来的文化艺术及其审美价值。

因此,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正悄无声息地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逐渐消失。

例如,河北省武强年画在全国享有盛誉,而据相关部门调查,在武强县当地,精通传统年画刻版的人已是寥寥无人。

有无传承体系的发展,关系到民间艺术的生命延续,这是民间艺术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民间艺术的运行体制不健全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和新工艺品应运而生。

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虽在一定水准上促进了民间艺术规模化的发展,不过因为个体化创造性的劳动被机械化的工业生产所代替,使得一些民间艺术品沦为了商品附属物,消减了艺术价值,且在一定基础上不再是拥有民族情感、个人智慧的结晶。

这成为河北民间艺术产业化运行中的一大难题。

同时,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已形成品牌影响的民间艺术早已成为人们致富的重要手段,任意模仿,粗糙加工或复制,不仅放弃了对艺术品原有文化内涵的坚守,而且在浪费资源的同时,正在慢慢摧毁本土文化经济,并对民间艺术的声誉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伤害。

盲目性、图利性的生产是民间艺术灭亡的催化剂,对此,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整体规划和指导,以引导民间艺术健康发展,有序运行。

河北省太极拳产业化发展可行性研究

河北省太极拳产业化发展可行性研究
; - . - I : l l c 省太极 拳产业化发展可行性研 究
口丈 /尚宁 宁 张 红 潘佳彬 党 帚

( 1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 秦皇 岛; 2 . 山东大学 山东 ・ 济南 )
[ 提要] 太极拳作为世界性的品牌 结 晶 。 太 极 拳 是 由中 国传 统文 化 中最 核 心 者河 北省秦 皇岛 m聚居 了 以李经 梧为 旨

引言
太 极 拳 的产 、 化 进 程 却 远 远 分 析 太极 足 中 ^代 最 特 色 和 代 表 性 但 是 中国 , 的哲学思想之 ‘ , 对 儒学 、 道 教 等 中 华 传 不 如 H本 、 韩 国 的一 武 术 项 日。如 何 把 统 文 化 的影 Ⅱ 向 极深。 太极拳 I 足 于 这 太极 阴l 5 f 1 的哲 学 思 想 , 注 重刚 开 合 、 刚 是诸 多太 极 拳 名 家 、 学者 关 注 的焦 点 。 柔 相济 、 内外 兼 修 向 命 笔 的一 种 中 华传 统
武 术。 太极拳既是r f 围传 统 武 术 园 地 中 的 族 传 统 文化 的发 源 地 之 一 , 这 得 大独 厚 文 化遗 产 。永 年 县 先 后 现 杨 露 禅 、 杨 班 艳 奇 幢 , 义足凝聚中吲传统文化 f 身 的 自然 条件 , 为 太 极 拳 这 样 崇 尚 自然 的 运 侯 、 杨振铭 、 武 禹 襄 等 的 璀璨 明珠 , 它 的 根 深深 扎在 l 斗 】 闰 传 统 哲 动 项 H提 供 了天 然 场 所 。 每 年 旅 游 旺 季 有 师 , 被 尊 为“ 太极 圣地 ” 。 学、 养 生学 、 医学、 荚 学 等 多学 科 的 广 袤 沃 大批海 内外游 客来到河北省 , 其 中不乏为 秦 皇岛太极拳 的渊源 是 一 代 瓜 极 宗 卜, I _ 可以 既是 中 几T 年1 = l l 文 化 的 历 史 学 习太 极 拳 慕 名而 来 的太 极 拳 爱好 者 , l 再 师 李 经 悟 1 9 5 9年 调 任 北 戴 河 气 功 疗 养 院 ’ 多 位 大 师 级 拳

人工智能背景下河北省传统美术类非遗开发利用研究

人工智能背景下河北省传统美术类非遗开发利用研究

人工智能背景下河北省传统美术类非遗开发利用研究作者:陈瑞瑞谷红梅来源:《大观》2024年第01期摘要:河北省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逐渐脱离了人们的日常,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和利用。

文创产品开发是河北省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但由于前期投入成本较高、创新力不足等问题,相关文创产业未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人工智能不仅可以代替一部分人进行高效率的工作,辅助文创产品设计创新,还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人工智能的智能生成技术可以用于非遗题材影视创作,结合虚拟现实等技术可以进行智能化数字展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打造有交互功能的河北省传统美术类非遗数字藏品。

在文创产品销售环节,人工智能通过分析和处理销售数据,帮助从业者了解市场需求,以及实现销售自动化。

从产业化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河北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开发。

关键词:人工智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非遗开发注:本文系2023年度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重点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河北省传统美术类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HB23-ZD025)研究成果。

传统美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十大类别之一,是指遵循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以一定物质材料和表现手段创造静态视觉形象的本土造型艺术。

在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关系上,一些学者提出过度开发会影响对非遗资源的保护。

那如何才能进行大胆开发又不会影响到对非遗资源的保护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苑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中提道:“尽管我们反对商业社会直接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但并不反对商业社会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些元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产业化开发。

”苑利认为,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些元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的产业化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因此,从保护河北传统美术类非遗角度来讲,最安全的开发利用的方式,就是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

河北音乐类非遗项目深州老丝弦的创新发展研究

河北音乐类非遗项目深州老丝弦的创新发展研究

河北音乐类非遗项目深州老丝弦的创新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深州老丝弦是河北省沧州市深州县的一项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已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

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之一,深州老丝弦一直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历史传统吸引着广大观众和研究者的关注。

对深州老丝弦的创新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挖掘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更能够为现代音乐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通过系统地分析深州老丝弦的历史传承、特点表现、现状状况,以及研究其创新发展策略和在当代音乐中的应用,有助于揭示深州老丝弦的独特魅力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有益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河北音乐类非遗项目深州老丝弦的创新发展路径,分析其在当代音乐中的应用情况,挖掘其传统文化内涵,为深化保护和传承深州老丝弦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深州老丝弦的历史沿革和特点表现形式,分析其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深州老丝弦的创新发展,使其在当代音乐领域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研究的目的还在于探索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为其他类似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河北音乐类非遗项目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和弘扬。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深州老丝弦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建议,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久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深州老丝弦作为河北音乐类非遗项目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

通过对深州老丝弦的创新发展研究,可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路径,促进传统音乐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实现传统文化的活力与延续。

研究深州老丝弦的创新发展可以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传承乡土音乐文化,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

深州老丝弦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是对当地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通过深入研究深州老丝弦的历史与特点,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

研究深州老丝弦的创新发展有助于激发民间艺人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表现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传统文化遗产产业化研究
摘要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2010年8月,蔚县剪纸及我国其他地方剪纸作为中国剪纸联合申请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文深入挖掘了中国剪纸及蔚县剪纸的历史,通过对其艺术特点及产业化经营问题的分析,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特有的重要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出了传统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的新对策。

关键词蔚县剪纸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策略
一、蔚县剪纸的历史发展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早在纸产生之前,雕镂工艺就已得到很好的发展,已出土的战国至晋代的金银饰片已非常接近剪纸了。

在南宋时期,已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新疆高昌故城出土的两张团花剪纸,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剪纸作品,就其艺术表现已相当成熟。

2003年8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蔚县举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剪纸专项工作会议。

会上正式授予蔚县“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称号,挂牌“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基地”。

2010年8月,蔚县剪纸与陕西等地剪纸一起作为中国剪纸联合申请项目,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蔚县剪纸正式成为一项世界遗产。

二、蔚县剪纸的特点
(一)阳刻剪纸,通常是采用有颜色的材料剪刻出来的单色剪纸作品。

阳刻剪纸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线条,剪去线条以外的空白部分。

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浑然一体的。

(二)阴刻剪纸,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在制作过程中就是刻去原稿的线条,保留线条以外的部分。

因此,阴刻剪纸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结构的。

蔚县剪纸用薄细白纸,雕刀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阴阳结合,以复用多色点染彩绘而成。

它颜色冶艳,反差强烈,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蔚县剪纸内容多为百姓生活的写照,题材广泛,式子繁多。

有戏曲人物、戏曲脸谱、花鸟鱼虫、吉禽瑞兽等形式。

但可贵的是,蔚县剪纸没有受自然物象固有形的束缚,不以外表的肖似为追求,把所有的物象平面化的展开。

同时,为追求剪纸造型的完整性、全面性,又能将不同空间、时间中的不同景物进行平面刻画,充分体现了创造者的绝妙匠心以及工致传神的审美情趣。

三、传统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对策
在这里我们拿出了传统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具体策略:
(一)首先要加大蔚县剪纸的扶持力度,推进蔚县剪纸精品的挖掘与创造。

集中力量建设蔚县剪纸的文化基础设施,让蔚县剪纸有自己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及蔚县剪纸研究院。

另外,过去由于蔚县剪纸加工经营规模过小,我们存在宣传效果不佳的问题。

现在就应通过各种媒体及网络宣传推动,进一步提高蔚县剪纸的知名度。

(二)努力把蔚县剪纸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结合起来,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

从历史及现在来看,蔚县剪纸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但是艺术价值是需要商业价值来体现的,没有了商业价值,蔚县剪纸艺术的保护、发掘就缺少了基本的物质保障。

因此,必须要把进一步提高蔚县剪纸的艺术价值与重视发挥它的商业价值结合起来。

(三)通过保护、挖掘蔚县剪纸,增强其招商引资的吸引力,特别是吸引国外投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蔚县剪纸就是蔚县的一张金名片。

要让大家从对蔚县剪纸的认识,逐步深化到对整个蔚县的认识,对蔚县深厚传统文化的认识,把弘扬传统文化与促进蔚县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四)要坚决控制分散的家庭制作模式,大力发展基地式生产经营方式。

将基地的建设作为蔚县剪纸的一个龙头和窗口,在这个基地有专门搞挖掘与创作的、也有专门搞加工制作的、还有专门搞经营的,只有这样,才能以基地为中心来带动蔚县剪纸的创新与提高,带动蔚县剪纸的长久发展。

(五)加强蔚县剪纸民间艺人的培养,鼓励优秀艺人多带徒弟,使这支队伍后继有人且水平不断提高。

甚至可以在当地小学、初中开设蔚县剪纸的课程,给中小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蔚县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

她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在蔚县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充实着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它发扬光大,我们应该让蔚县剪纸走出庄户人家的小院,走入当代艺术设计的广阔天地,在民族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式室内装璜、服装设计、书籍装帧以及动画、影视等各个方面都都应找到她的倩影。

要让她走向世界,名扬四海,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与艺术瑰宝。

她不仅能够将人们平凡的生活点缀得瑰丽多姿,更能以其特有的方式来唤起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念,对国富民康的企盼。

这里寄托和体现了我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能够满足我们更高的精神需求。

四、让文化遗产更有价值
近年来伴随着我省经济的强劲增长,河北及河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受关注程度空前高涨。

这是我省整体实力的支撑引起的关注扩展。

河北省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含量极高,但由于开发利用不够,大多数处于孤立分散和缺少保护
挖掘的状态。

同时,我省广大的农村由于文化设施还很简陋,很难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更难以提供大规模高品质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广大的农村文化产业化的程度还较低,而且规模小、质量低,在文化市场竞争中处于极不利的地位。

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理应要得到坚定而切实的守护与弘扬,努力传承文化遗产的技艺风范和人文内涵,随着时光的推移,文化产业化的推进,我们相信,传统文化遗产一定会愈来愈能显现出它潜在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