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诊断和治疗总论
恶性肿瘤骨转移ppt课件
概述:骨转移的影响
恶性肿瘤骨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
骨骨相关事件
skeletal-related events (SRE)
骨痛的重新出现或加剧 50%~90%
病理性骨折椎体压缩、变形
脊髓压迫 (SCC)
10%~40%
<10%
骨放疗(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 骨转移病灶进展 高钙血症 10%~20%
诊
断
15
骨转移诊断
16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
有恶性 肿瘤骨 转移临 床表现a 或中晚 期恶性 肿瘤b
ECT
(-) 筛检 ECT
局部 症状
无 有
ECT (+)
确诊检查 •X平片 或 •CT 或 •MR 或 •PETCTc 选择 检查 骨活检
未确诊 骨转移
密切观察 定期复诊
骨转移
•常规检查:全 面体检,血常 规、血生化、 血钙和电解质 •选择检查:骨 代谢生化指标
10
骨转移常见症状
剧烈骨痛50%-90% 病理性骨折10%-52% 脊髓压迫<10% 活动严重受限 高钙血症10%-20%
骨细胞生理学
破骨细胞前体 RANK—RANKL
增殖 活化
成骨细胞
占据吸收空洞 合成
OPG
H+ 蛋白水解酶
破骨细胞
H+
骨基质 钙盐沉积 溶解的骨盐 消化的有机质 动态平衡 钙盐沉积的骨
一、综述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疾病进展的晚 期阶段,尤以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 结直肠癌等肿瘤常见,其发生率高达15 %~70%,其中骨转移患者1年内病理 骨折发生率为22%~52%%。骨转移伴 发的疼痛、骨折、功能障碍、心理障碍 等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转移的诊断标准
骨转移的诊断标准骨转移是指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部位,导致骨骼系统的破坏和功能障碍。
骨转移的诊断对于确定肿瘤的治疗方案和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骨转移的诊断标准:●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以下症状和病史:●疼痛:骨转移患者通常会有局部骨骼疼痛,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可能因转移部位和程度而异。
●乏力:骨转移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疲劳等全身症状。
●病理性骨折:骨转移可能导致骨骼脆弱,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其他症状:骨转移还可能引起其他症状,如肢体麻木、肌肉萎缩等。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对骨骼系统的检查。
检查可能包括对关节活动度的测量、肌肉力量的评估以及神经功能的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骨转移诊断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可以发现骨质的破坏和异常阴影。
●CT扫描:可以更准确地发现骨质破坏和软组织异常。
●MRI检查:对骨骼系统的软组织异常非常敏感,能够发现早期的骨转移。
●PET-CT检查:通过PET与CT的结合,能够早期发现肿瘤细胞在骨骼系统的转移。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提供肿瘤标志物和骨代谢指标等信息,有助于骨转移的诊断。
常见的血液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测: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癌胚抗原(CEA)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肿瘤细胞转移。
骨代谢指标检测:如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等,反映骨代谢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骨转移。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骨转移诊断的金标准。
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活检,可以获取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骨转移。
恶性骨肿瘤诊断与治疗PPT
化学治疗
化疗药物: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卡铂、紫杉醇等
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化疗方案,如单药化疗、联合化疗等
化疗副作用:化疗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需要及时处理
化疗效果:化疗对恶性骨肿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如手术、放疗 等。
其他治疗方法
化疗:使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 放疗:使用放射线照射肿瘤部位,杀死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使用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质的药物,杀死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使用免疫细胞或药物,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反应
03
恶性骨肿瘤诊断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观察骨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和骨破坏程度
CT检查:显示骨肿瘤的立体结构和内部结构,有助于诊断和分期
MRI检查:显示骨肿瘤的软组织侵犯和神经血管受压情况,有助于诊断和 分期 核医学检查:如骨扫描、PET-CT等,有助于诊断和分期,以及评估治疗效 果
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 检查:通过 显微镜观察 肿瘤组织形 态,判断肿 瘤类型和恶 性程度
免疫组织化 学检查:通 过检测肿瘤 组织中特定 蛋白质的表 达,辅助诊 断肿瘤类型 和恶性程度
基因检测: 通过检测肿 瘤组织中特 定基因的突 变,辅助诊 断肿瘤类型 和恶性程度
细胞遗传学 检查:通过 检测肿瘤组 织中染色体 的异常,辅 助诊断肿瘤 类型和恶性 程度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检查与随访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肿瘤筛查,早期发现病变 随访:对已确诊的骨肿瘤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肺癌骨转移最好的治疗方案
肺癌骨转移最好的治疗方案第1篇肺癌骨转移最好的治疗方案一、背景概述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病程进展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骨转移,导致严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针对肺癌骨转移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制定合法合规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诊断与评估(1)完善相关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胸部CT、全身骨扫描、MRI、PET-CT 等,明确肺癌原发病灶及骨转移灶的位置、大小、数量和范围。
(2)病理学检查:通过支气管镜、经皮穿刺等方式获取病理学诊断,明确肺癌的组织学分型。
(3)分子生物学检测:包括EGFR、ALK等基因突变检测,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2. 内科治疗(1)化疗: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如顺铂+长春瑞滨、卡铂+紫杉醇等。
(2)靶向治疗:针对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如EGFR突变、ALK重排等,选用相应的靶向药物。
(3)免疫治疗:评估患者是否符合免疫治疗条件,如PD-L1表达情况,可选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4)支持治疗:包括止痛、抗骨溶解、补充钙和维生素D等,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3. 外科治疗(1)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且无其他远处转移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内科治疗。
(2)对于脊柱转移导致的神经压迫,可行减压手术,缓解症状。
4. 放射治疗(1)外照射:针对骨转移灶进行姑息性放疗,缓解疼痛,控制病情。
(2)放射性核素治疗:如钐[153]治疗,适用于多发骨转移的患者。
5. 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治疗反应及并发症,制定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治疗手段:(1)化疗与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
(2)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
(3)骨转移灶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的结合。
三、治疗监测与评估1. 定期复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评估治疗效果。
2. 影像学检查: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身骨扫描或CT检查,了解病情变化。
《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床诊疗专家共识》
骨转移的临床特征
• 通常为多发转移
– 单发转移者仅占10%
• 转移部位:
– 多发生在中轴骨,如脊椎和骨盆,约占80% – 其次是肋骨、股骨、肱骨
• 生存期:
– 中位OS:3~12月不等 – 影响预后因素:原发肿瘤部位、KPS、有无伴发内脏转移、有
无高钙血症、年龄等
Mizumoto M, et al. IJROBP 2011.
– 直接改变破骨细胞的形态学,干扰破骨细胞功能 – 在骨表面形成一个浓度梯度,干扰其他细胞对破骨细胞
的激活 – 改变骨基质的活性
双膦酸盐的疗效
• 双膦酸盐治疗骨转移和骨痛,效果明显,可减少
30%~50%SRE的发生
• 长期用药安全性好
• 不能取代常规抗肿瘤治疗及止痛治疗,但可作为恶 性肿瘤骨转移综合治疗的基础用药
骨转移治疗:双膦酸盐的适应症
证据水平 推荐级别
治疗骨转移疼痛: I
A
降低骨相关事件: I
A
治疗高钙血症:
I
A
推荐
共识推荐 共识推荐 共识推荐
常用双膦酸盐分类及使用方法
不含氮类 口服&静脉
含氮类 静脉
氯膦酸盐(固令) 帕米膦酸盐
1500mg iv 4h 1600mg 1/d
60/90 mg iv
伊班膦酸盐 6 mg iv
• 一般在放疗后3-6周开始,高峰在2-3月
放疗的疗效
• 放疗缓解骨痛的疗效:
– PR+CR:59~88% – CR:20~50% – 对于骨痛缓解者,55~70%的患者不会在原治疗区域复发 – 尚无明确证据证实骨痛缓解率与病理类型相关
• 放疗显效时间:
– 约50%的骨痛在放疗开始后1~2周内出现缓解 – 约90%的疼痛在3月内达到缓解 – 放疗显效前仍需使用止痛药物治疗
骨转移瘤临床诊疗指南
骨转移瘤临床诊疗指南1 【制定规范的依据】《临床诊疗规范—关节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 【概述】前列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肺癌、肾癌等常易发生骨内转移。
转移途径有:直接侵犯、血行转移、淋巴转移。
近年来由于对恶性肿瘤治疗的进展,患者生存年限延长,骨内转移性肿瘤的发生率也随之降低。
3【临床表现】3.1 患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3.2 脊柱、骨盆、股骨、肱骨、肋骨、颅骨等为其好发部位,其次为胸骨、肩胛骨及锁骨。
3.3 主要症状为疼痛,早期疼痛较轻,呈间歇性,逐渐变为持续性剧痛。
常伴有肿胀、肿块、压痛、肢体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等。
3.4 脊椎受累时,可出现脊髓及脊神经根的压迫症状。
晚期出现严重贫血及恶病质。
4【辅助检查】4.1 X线骨转移瘤可有溶骨性、成骨性、或兼有溶骨和成骨等不同表现,以溶骨性表现为多见。
溶骨性骨转移瘤表现为不规则的溶骨破坏,边界模糊不清,骨皮质也可受侵蚀。
很少出现骨膨胀、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
常发生病理性骨折。
病变可为多发或单发。
椎体转移瘤可使椎体变扁或呈楔形,但相邻的椎间隙保持正常。
成骨性骨转移瘤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致密阴影,边界不清,其间骨小梁紊乱、增厚、粗糙。
4.2 ECT对骨转移诊断非常重要,不容易遗漏。
可早期发现病灶,但必须排除假阳性。
4.3 CT及MRI可清楚显示病灶大小范围和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特别是对于骨盆、脊柱等部位的肿瘤的诊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4.4 实验室检查除贫血及血沉增速外,在溶骨性转移性肿瘤中,血清钙,磷增高,而成骨性转移性肿瘤,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4.5 病理学检查与原发肿瘤关系密切,大多数为灰白色或暗红色。
镜下:多系腺癌,只有少数分化较好的转移癌,可识别出其组织来源。
5【诊断】5.1 40岁以上发病,脊柱、骨盆等处出现疼痛、肿胀、肿块、压痛、肢体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等。
5.2 典型X线、CT、MRI表现。
5.3 病理学检查及找到原发病灶。
6【治疗】治疗目的是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保存一定的功能,以姑息疗法为主。
骨转移瘤诊疗规范
骨转移瘤诊疗规范一、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一)概述骨骼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随着抗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患者出现骨转移及骨骼并发症的风险也随之明显增加。
骨转移常见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肾癌、甲状腺癌、宫颈癌、骨及软组织肉瘤等恶性肿瘤。
晚期恶性肿瘤的骨转移发生率:乳腺癌65%〜75%,前列腺癌65%〜75%,鼻咽癌67%〜75%,肺癌30%〜40%,甲状腺癌60%,黑色素瘤14%〜45%,肝癌13%〜41%,肾癌20%〜25%,结直肠癌1%〜7%,胃癌13%,其他头颈癌25%。
多发性骨髓瘤累及骨骼所致的骨病发生率为70%〜95%。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弄清。
癌细胞转移至骨骼导致RANK/RANKL系统的平衡破坏被认为是恶性肿瘤骨转移和骨破坏的主要发病机制。
恶性肿瘤细胞转移到骨骼并释放可溶介质,激活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
激活的破骨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又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分泌骨溶解介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导致严重的骨疼痛和多种骨并发症,其中包括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 SREs)。
骨相关事件是指骨转移所致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为缓解骨疼痛进行放射治疗、为预防或治疗脊髓压迫或病理性骨折而进行的骨外科手术等[12]。
骨转移所致的骨骼病变及骨相关事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威胁患者的生存。
恶性肿瘤骨转移虽然都是肿瘤疾病晚期预后差,但是合理的治疗对患者仍然有积极意义。
止痛药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均在骨转移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常常需要接受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因此,深入认识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综合治疗骨转移病变可减少骨转移并发症,减少或避免骨相关事件,是改善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策略。
(二)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一旦出现骨疼痛、病理性骨折、碱性憐酸酶升高、脊髓压迫或脊神经根压迫或高钙血症相关症状等临床表现,应进一步检查排除骨转移病变。
骨转移癌诊断与治疗PPT
放射治疗方法:包括外照射 和内照射
放射治疗原理:利用放射线 杀死癌细胞
放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控 制骨转移癌的进展
放射治疗副作用:包括皮肤 反应、骨髓抑制等
手术目的:切除肿瘤,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和辅助性手术 手术适应症:肿瘤体积较大、疼痛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 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原理: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骨转移癌的形态、大小和位置 优点:无辐射,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骨转移癌的边界和内部结构 缺点:价格较高,检查时间较长,对钙化病灶显示不清晰 适应症:适用于骨转移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以及治疗后的随访观察
骨扫描检查是诊断骨转移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骨扫描检查可以检测到早期骨转移癌,提高诊断准确性 骨扫描检查可以评估骨转移癌的严重程度和范围 骨扫描检查可以指导骨转移癌的治疗方案制定
肿瘤细胞类型:腺癌、 鳞癌、小细胞癌等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 高分化、中分化、低 分化
肿瘤细胞增殖指数: Ki-67、PCNA等
肿瘤细胞侵袭性:侵 袭性指数、转移指数 等
患者年龄、性别、身 体状况等
定期复查:每3-6 个月进行一次全 身检查,包括影 像学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
药物治疗:根据 病情和医生建议, 定期服用抗肿瘤 药物
骨转移癌的诊断方 法
原理: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通过观察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像来判断是否存在骨转移癌
优点: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可重复性强 缺点:对早期骨转移癌的诊断效果较差,容易漏诊 注意事项: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如CT、MRI等
CT检查是骨转移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骨转移癌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CT检查可以评估骨转移癌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 CT检查可以指导骨转移癌的治疗方案制定
骨转移瘤诊疗规范
骨转移瘤诊疗规范一、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一)概述骨骼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随着抗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时 间不断延长,患者出现骨转移及骨骼并发症的风险也随之明显增加。
骨转移常见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肾癌、甲状腺癌、宫颈癌、骨及软组织肉瘤等恶性肿瘤。
晚期恶性肿瘤的骨转移发生率:乳腺癌65%〜75%,前列腺癌65%〜75%,鼻咽癌67%〜75%,肺癌30%〜40%,甲状腺癌 60%,黑色素瘤14%〜45%,肝癌13%〜41%,肾癌20%〜25%,结直肠癌1%〜7%,胃癌13%,其 他头颈癌25%。
多发性骨髓瘤累及骨骼所致的骨病发生率为70%〜95%。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弄清。
癌细胞转移至骨骼导致RANK/RANKL系统的平衡 破坏被认为是恶性肿瘤骨转移和骨破坏的主要发病机制。
恶性肿瘤细胞转移到骨骼并释放可溶介质,激活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
激活的破骨细胞释放细 胞因子又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分泌骨溶解介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导致严重的骨疼痛和多种骨 并发症,其中包括骨。
骨相关事件是指骨转移所致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 SREs)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为缓解骨疼痛进行放射治疗、为预防或治疗脊髓压迫或病理性骨折而进行的骨外科手术等[12]。
骨转移所致的骨骼病变及骨 相关事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威胁患者的生存。
恶性肿瘤骨转移虽然都是肿瘤疾病晚期预后差,但是合理的治疗对患者仍然有积极意义。
止痛药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均在骨转移治 疗中起重要作用。
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常常需要接受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因此,深入认识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综合治疗骨转移病变可减少骨转移并发症,减少或避免骨相关事件,是改善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策略。
(二)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一旦出现骨疼痛、病理性骨折、碱性憐酸酶升高、脊髓压迫或脊神经根 压迫或高钙血症相关症状等临床表现,应进一步检查排除骨转移病变。
肝癌晚期骨转移治疗方案
一、引言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肝癌患者常常伴有骨转移,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骨转移是肝癌晚期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病理性骨折、疼痛加剧、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
因此,针对肝癌晚期骨转移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肝癌晚期骨转移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肝癌晚期骨转移的诊断1. 临床表现:肝癌晚期骨转移患者常出现骨痛、局部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
2. 影像学检查: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骨转移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3. 骨同位素扫描:骨同位素扫描可以帮助发现早期骨转移,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血清学检查:如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等指标可以反映骨转移的程度。
三、肝癌晚期骨转移的治疗方案1. 放射治疗(1)外照射:适用于骨转移灶较大、数量较多的情况。
外照射可以减轻骨痛、预防病理性骨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近距离放射治疗:适用于单发骨转移灶,如椎体转移。
近距离放射治疗可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2. 药物治疗(1)镇痛药物:对于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等镇痛药物。
(2)靶向治疗:针对肝癌细胞和骨转移细胞的靶向治疗药物,如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等,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减轻骨转移症状。
(3)免疫治疗:如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肿瘤效果。
3. 手术治疗(1)病理性骨折修复:对于严重的骨转移导致的病理性骨折,可行手术修复,如钢板、髓内钉等内固定手术。
(2)骨水泥填充:对于椎体转移引起的压缩性骨折,可行骨水泥填充手术,以减轻疼痛、预防骨折。
4. 综合治疗(1)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中药在肝癌晚期骨转移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活血化瘀、止痛、抗肿瘤等作用。
可结合放疗、化疗等西医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2)心理支持:骨转移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支持治疗如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PPT
PET-CT可发现早期骨转移灶, 并有助于全身病情评估。
骨转移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
如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 19-9(CA19-9)等,可作为骨转 移的辅助诊断指标。
骨代谢标志物
如骨钙素、碱性磷酸酶等,可反 映骨转移活跃程度。
病理学诊断
穿刺活检
对可疑骨转移部位进行穿刺活检,获 取组织病理学诊断依据。
骨转移的预防与康复
04
预防措施
01
02
0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 是针对癌症等高危疾病, 以便早期发现骨转移迹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和控制原发疾病, 降低骨转移的风险。
改善生活习惯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 戒烟限酒等。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通过物理疗法如按摩、电 刺激等,缓解疼痛和肌肉 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
骨转移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可引 起肢体麻木、无力或活动障碍
。
全身症状
骨转移可引起贫血、消瘦、乏 力等全身症状。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平片可发现骨质破坏、骨折 等异常。
CT检查
CT可更清晰地显示骨质破坏程 度和范围,以及软组织侵犯情 况。
MRI检查
MRI对软组织和神经受压情况 显示更敏感,有助于早期诊断 。
精准医疗数据库
建立和完善精准医疗数据库,收集和分析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数据和 基因信息,为研究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支持。
THANKS.
以达到治疗骨转移的目的。
肿瘤疫苗
研发针对骨转移的肿瘤疫苗,通 过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来预防和
治疗骨转移。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疗
肺癌骨转移治疗方案中医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肺癌骨转移是指肺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导致骨骼受损,严重时可引起骨折、疼痛等症状。
中医在肺癌骨转移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以下将从中医的角度介绍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论治中医治疗肺癌骨转移主要依据辨证论治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和症状进行个体化治疗。
以下为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案:1. 气虚血瘀证症状:面色苍白,乏力,食欲不振,疼痛隐隐,关节活动受限,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八珍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黄芪、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牛膝等。
2. 阴虚火旺证症状: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燥,疼痛剧烈,关节僵硬,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通络止痛。
方药:知柏地黄丸合二妙散加减。
常用药物: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药、泽泻、牡丹皮、山茱萸、苍术、黄柏等。
3. 湿热瘀阻证症状: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身重乏力,食欲不振,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三妙丸合四妙散加减。
常用药物: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牡丹皮、赤芍、桃仁、红花等。
4. 肾阳虚衰证症状: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肾阳,活血通络。
方药:右归丸合四物汤加减。
常用药物: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牛膝、当归、川芎等。
二、中医外治法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等作用,适用于肺癌骨转移患者。
常用穴位有:足三里、三阴交、肾俞、肝俞、脾俞、胃俞、大肠俞、肺俞、阿是穴等。
2.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
按摩手法有:按揉、拿捏、点穴、抖动等。
3. 灸法灸法具有温经通络、祛寒止痛等作用,适用于寒湿痹阻、肾阳虚衰的患者。
常用穴位有:肾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等。
恶性肿瘤骨转移
I、 抗肿瘤治疗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疾病发展的晚期阶段 ,多是全身性肿瘤转移的局部表现,对此 针对肿瘤的全身性治疗,应成为治疗和控 制肿瘤的主要选择。对于不同肿瘤其全身 治疗手段又有所不同。但不论哪一种肿瘤 骨转移的全身性治疗疗效评价,一定要依 据X光摄片、CT扫描结果,遵循排除既往 无效方案,优选未用过方案的思路,遵循 “效不更方,无效必改”的原则。
a : 骨转移的临床表现:骨疼痛、活动障碍、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脊神经压迫、高 钙血症等 b: 中晚期恶性肿瘤及高风险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 c. 由于PET-CT检查费用昂贵,因此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查
治疗前评估及治疗
X线
• 对早期骨转移敏感性较低 • >50%以上骨质脱钙&病灶>2cm
ECT
MR
影 像 • 较X线早3-6个月发现骨质改变 •学 阳性率为74.5%-97% 检 • 精确显示骨髓各部分 查 • 可很早发骨转移
• MR扫描
– 骨转移诊断敏感度高,特异度较高
注:由于骨转移影像学确诊的要点指标是骨破坏,而MR在此
方面不足,因此专家组对MR用于确诊骨转移尚存在争议
放射性核素检查: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
–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初筛诊断方法,非确诊
依据
– 敏感性62%~98%
– 假阴性率3%~8%
– 特异性仅66.7%~70% – 假阳性33~40%
概述:骨转移的影响
恶性肿瘤骨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
骨疼痛
骨损伤
•
骨相关事件
骨相关事件
skeletal-related events (SRE)
骨痛的重新出现或加剧 50%~90%
病理性骨折椎体压缩、变形
《恶性肿瘤骨转移及相关疾病床诊疗专家共识》
1、中国医药报,第B04;2011-02-22; 2、Jennie T.Chang ,et al .Renal failure with the of zoledronic acid pharm. D. The New Englang Journal of
Medicine ,2006-10-23; 3、房桂珍,李为民,刘东刚。双膦酸盐类药物引起的下颌骨坏死。中国肿瘤临床。2007.34(18)
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 移疼痛:疗效与安全性对比的Meta分析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June 25, 2010 Vol.14, No.26
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 移疼痛:疗效与安全性对比的Meta分析
骨转移的临床特征
• 通常为多发转移
– 单发转移者仅占10%
• 转移部位:
– 多发生在中轴骨,如脊椎和骨盆,约占80% – 其次是肋骨、股骨、肱骨
• 生存期:
– 中位OS:3~12月不等 – 影响预后因素:原发肿瘤部位、KPS、有无伴发内脏转移、有
无高钙血症、年龄等
Mizumoto M, et al. IJROBP 2011.
• 一般在放疗后3-6周开始,高峰在2-3月
放疗的疗效
• 放疗缓解骨痛的疗效:
– PR+CR:59~88% – CR:20~50% – 对于骨痛缓解者,55~70%的患者不会在原治疗区域复发 – 尚无明确证据证实骨痛缓解率与病理类型相关
• 放疗显效时间:
– 约50%的骨痛在放疗开始后1~2周内出现缓解 – 约90%的疼痛在3月内达到缓解 – 放疗显效前仍需使用止痛药物治疗
骨转移治疗方案
1.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
2.心理干预:针对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
3.社会支持:鼓励家属参与患者治疗,提供情感支持。
四、治疗监测与评估
1.定期评估患者骨痛程度、生活质量、活动能力等。
2.定期监测血钙、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3.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CT、MRI等),评估肿瘤进展情况。
2.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功能恢复锻炼,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五)心理支持
1.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提供个性化心理支持。
2.心理干预:针对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给予心理干预。
3.社会支持:鼓励家属参与治疗,提供情感支持。
四、治疗监测与评估
1.定期评估患者骨痛程度、生活质量、活动能力等指标。
2.定期检测血钙、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第2篇
骨转移治疗方案
一、前言
骨转移癌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形式,多发生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原发肿瘤。患者常面临严重的骨痛、骨折风险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本方案旨在为骨转移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治疗策略,以减轻症状、提升生存品质、延长生存期。
二、治疗原则
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原发肿瘤类型、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4.靶向治疗:根据肿瘤基因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厄洛替尼等。
5.免疫治疗:如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提高患者免疫力,抗击肿瘤。
(二)放射治疗
1.外照射放疗:缓解骨痛,改善生活质量。对于局部骨转移灶,可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
2.骨转移灶姑息性放疗:对于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严重症状,可进行姑息性放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诊断与治疗(一)概述骨骼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随着抗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患者出现骨转移及其骨骼并发病的风险也随之明显增加。
骨转移常见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肾癌、甲状腺癌、宫颈癌、骨及软组织肉瘤等恶性肿瘤。
解放前期恶性肿瘤的骨转移发生率:乳腺癌65%~75%,前列腺癌65%~75%,鼻咽癌67%~75%,肺癌30%~40%,甲状腺癌60%,黑色素瘤14%~45%,肝癌13%~41%,肾癌20%~25%,结直肠癌1%~7%,胃癌13%,其他头颈25%[1~3]。
多发性骨髓瘤累及骨骼所致的骨病发生率为70%~95%。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弄清。
癌细胞转移至骨骼导致RANK/RANKL系统的平衡破坏,被认为是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破坏的主要发病机制。
恶性肿瘤细胞转移到骨骼并释放可溶介质,激活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
激活的破骨细胞因子又进一步促时肿瘤细胞分泌骨溶解介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导致严重的骨骼病变,包括骨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骼病变,包括骨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 SRE)。
骨转移的骨骼病变及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威胁患者的生存。
恶性肿瘤骨转移虽然都是肿瘤疾病晚期,预后差,但合理的治疗对患者任然有积极意义。
止痛药治疗、双膦酸盐类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均在骨转移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常常需要接受多种方式综合治疗。
因此,深入认识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综合性治疗骨转移病变,是减少骨转移并发症,减少或避免骨相关事件,是改善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策略。
(二)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一旦出现骨疼痛、病理性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脊髓压迫或脊神经根压迫、或高钙血症相关症状等临床表现,应进一步检查排除骨转移病变。
对于某些高风险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等中晚恶性肿瘤患者,可考虑把排除骨转移的临床检查作为常规检查工程。
骨转移筛查及检查方法主要是依据影像学检查(RM-1)[4-10]。
1、检查方法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ECT):ECT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初筛诊断方法,但不作为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依据。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转移的敏感为62%-98%,假阴性率3%-8%;特异性66.7%-70%,假阳性33%-40%[4,5]。
X线平片:X线平片检查是确诊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主要方法[4,5]。
X线平片早期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性低,仅44%-50%。
当骨小梁破坏达50%以上,并且直径达1.0-1.5cm时,才可能形成在X线平片上可见的骨转移灶。
X线检查用于骨转移诊断尽管敏感性低,但是有X线检查的影像空间分辨率高,应用范围广泛,操作简便,价格低廉,辐射量比较小,因此X线检查仍然是诊断骨转移的主要检查方法。
CT扫描:CT扫描也是确认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方法,其诊断灵敏度高于X线平片[6]。
CT扫描检查可确认藉此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阳性而X线平片阴性患者的骨转移病灶。
对于需要骨活检的病灶,CT引导下病变处穿刺活检,可提高了骨转移病灶穿刺活检率部位的准确性及操作的安全性。
MR扫描:MR扫描是目前诊断骨转移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诊断方法,MR扫描诊断骨转移的敏感性为82%~100%特异性为73%~100%[7]。
MR 扫描灵敏显示骨髓腔内早期转移灶有特殊优势,MR扫描还能准确显示骨转移侵犯部位、范围及周围软组织受累情况。
由于影像学检查确认骨转移的可知指标是骨破坏,而MR检查不是判断骨破坏的最可靠方法。
因此专家组对MR用于骨转移确认检查存在争议。
PET—CT扫描:PET—CT扫描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 ron emissin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与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相结合的影像学新技术,一次成像既可获得PET图像,又可获得CT图像。
PET显像通过检测局部葡萄粮代谢活性变化而发现肿瘤病灶。
因此,PET-CT可能较灵敏显示骨髓微转移灶,早期诊断骨转移病变。
PET-CT诊断的敏感性62~100%,特异性96~100%[8~10]。
PET-CT扫描诊断骨转移及全面评估肿瘤病性有特殊优势,由于检查费用昂贵,因此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骨活检:组织病理学或细胞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可靠方法。
针对可疑骨转移灶,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或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对于未获得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的。
骨代谢生化指标:骨代谢生化指标是近年探索用于骨转移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新方法。
反映溶骨性骨代谢生化指标:Ⅰ型胶原碳端肽(ICTP),Ⅰ型胶原氮端肽(NTX),Ⅰ型胶原碳端肽(CTX),骨唾液酸糖蛋日(BSP)等。
反映成骨性骨代谢生化指标:骨特民性碱性磷酸酶(BALP),总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氮端前肽(PINP)等[11]。
研究显示,尿NTX等骨代谢标志物对骨转移诊断及病情监测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该类指标尚不能作为骨转移诊断的可靠方法。
2.诊断要点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扫描是初步诊断骨转移的筛查方法,进一步确诊尚需根据情况选择X线平片、或MR扫描,或CT 扫描等方法检查,必要时还可考虑骨活检。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标准需同时具备两项条件:○1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恶性肿瘤,或骨病灶穿刺活检或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骨转移;○2骨病灶经X线平片,或MR扫描,或CT扫描,或PET—CT扫描诊断为恶性肿瘤骨转移。
(三)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目标[12]:○1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2预防或延缓骨相关事件的发生。
是否将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作为治疗目标,需视病情而定。
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的总体策略是采用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姑息治疗。
对于预期抗肿瘤治疗有效的患者,应根据病情进行合理的抗肿瘤治疗。
为骨转移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目标,不仅能切实有效地缓解骨转移患者的痛苦,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而且有利于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
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方法包括:止痛药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对症支持与康复治疗;化疗、内分泌及分子靶向治疗等抗肿瘤治疗。
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所导致的症状和并发证,改善生活质量,及控制肿瘤病情进展,常常需要接受多种方法综合治疗(BM—2)。
骨转移姑息性治疗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明确治疗目标;个体化综合治疗;动态评估病毒情及调整治疗方案。
1、对症支持治疗遵循晚期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基本原则,针对骨转移及期并发症等病情治予对症处理最佳支持治疗。
积极缓解肿瘤及骨转移所致躯体症体,提供心理及精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
预防和治疗骨转移患者因活动受限而长期卧床或活动减少所引起的各种病变或伴随症状,提高个体活动能力,帮助患者恢复骨骼自主活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指导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洋意避免对骨骼影响较大的动作和活动,以减低发生病理性骨折的风险。
例如,活动时避免突然扭转脊柱或肢体,避免负重及提重物,预防跌倒(包括必要的装置配备和改装、浴室安全性等)。
对于床上翻身、身体转移和站立走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部分受限的患者,需要医疗陪护人员辅助完成,必要时配置支具及矫形支具等康复器具,帮助患者适当增加活动能力。
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可酌性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
2、双膦酸盐药物治疗双膦酸坡度是内生性焦磷酸盐的同分子异构体。
第一代双烯酸盐以氯膦酸二钠为代表。
第二代是含氯的双膦酸盐,以帕M膦酸、阿仑膦酸钠为代表。
第三代为具有杂环结构的含氯双膦酸盐,以唑来膦酸、伊班膦酸为代表。
双膦酸盐类药物与骨有高度亲和力,并能优先被转运到骨形成或吸收加速的部位。
双膦酸盐被骨骼的破骨细胞选择性吸收、并选择性抵制破骨细胞活性,诱导破骨细胞凋亡,从而抑制骨吸收[12~14]。
双膦酸盐通过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作用,减轻骨疼痛,降低发生骨相关事件的风险。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双膦酸盐可降低骨转移患者的骨相关事件发生风险。
双膦酸盐降低骨转移口才的椎体骨折、非椎体骨折、复合型骨折、高钙血症等风险有显著性意义。
双膦酸盐改善骨骼健康善及降低骨相关事件风险的疗效可靠,长期用药安全性好,而且适于与化疗、放疗、手术、内分泌治疗等常规抗癌治疗联合应用,也可与阿片类止痛药联合用药。
因此,双到盐虽然不能取代常规抗肿瘤治疗及止痛治疗,但可作为恶性肿瘤骨转移综合治疗的基础用药[12~22]。
目前临床常用的双膦酸盐类药物活性差异很大,但是临床疗效相似。
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肾功能、胃肠功能、给药途径及患者意愿决定药物的选择及给药途径。
常用于骨转移治疗的双膦酸盐药折的用量与用法如下:1、氯膦酸二钠1600mg/d,口服;或氯膦酸二钠注射液300 mg/d,iv,>2小时,连续5天,之后改为口服制剂;2、帕M膦酸90mg,iv>2h,每3~4周重复;3、唑来膦酸4mg,iv>15min,每3~4周重复;4、伊班膦酸6mg iv ,每3~4周重复。
一旦确诊恶性肿瘤骨转移,即建议开始双膦盐酸治疗。
对于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阳性疑似骨转移的患者,不推荐常规给予双膦盐酸治疗。
关于骨转移患者接受双膦盐酸治疗的持续用药时间问题,大多数临床研究的双膦盐酸治疗时间都在6个月以上,但缺乏用药2年以上的安全性资料。
有报道氯膦酸二钠连续4年的临床应用报告。
建议,情况允许时,双膦盐酸用药时间6个月以上[12-22]。
停药指证:出现不可耐受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14]。
双膦盐酸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疲乏、寒战、骨关节痛和肌痛);胃肠道反应(如恶心、消化不良、腹痛和食管疾病);无明显临床症状的低膦血症等。
肾功能不良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23]。
建议在双膦盐酸治疗前评估肾功能,对长期接受双膦盐酸治疗患者定期检查肾功能。
下颌骨坏死是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
下颌骨坏死的发病机制不明。
报告发生该不良反应的病例大多为长期接受高活性双膦盐酸治疗,近期接受过拔牙及口腔外壳手术治疗的患者。
建议双膦酸盐治疗前,常规口腔检查及预先处理口腔疾病;双膦酸盐治疗,保持口腔清洁及慎行口腔外科治疗[24]。
3、止痛药物治疗骨疼痛是骨转移患者的主要症状。
持续有效地缓解骨疼痛是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的主要策略。
缓解骨疼痛的止痛治疗方法包括:止痛药、放射治疗、双膦盐酸、抗癌治疗等。
尽管缓解骨疼痛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止痛药治疗在骨疼痛治疗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止痛药治疗是骨转移疼痛治疗的关键及基础性治疗用药。
骨转移疼痛的止痛药治疗应遵循WHO癌症疼痛治疗基本原则[25],针对病人的疼痛程度选择不同“阶梯”的镇痛药物(B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