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知识指导
成语知识点总结(谦词敬辞)
成语知识点总结(谦词敬辞)一、谦词。
1. 愚。
- 释义:用于自称的谦辞,如“愚兄”(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对自己的谦称)、“愚见”(自己的见解)。
- 例句:愚见以为此事当从长计议。
2. 拙。
- 释义:拙作(自己的作品)、拙荆(自己的妻子)等。
“拙”表示自己的东西粗陋、不高明。
- 例句:这是拙作,还请您多多指教。
3. 敝。
- 释义:敝人(自己)、敝校(自己的学校)等。
有破旧、不好的意思,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
- 例句:敝校虽小,但学风严谨。
4. 家。
- 释义:家严(自己的父亲)、家慈(自己的母亲)、家兄(自己的哥哥)等。
用于对自己家人的谦称。
- 例句:家严近日身体欠佳。
5. 舍。
- 释义:舍弟(自己的弟弟)、舍妹(自己的妹妹)等。
用于对自己家里比自己小的家人的谦称。
- 例句:舍弟年幼无知,如有冒犯,请多包涵。
6. 小。
- 释义:小女(自己的女儿)、小儿(自己的儿子)等。
表示自己的晚辈。
- 例句:小女不才,让您见笑了。
7. 鄙。
- 释义:鄙人(自己)、鄙见(自己的看法)。
有浅陋的意思。
- 例句:鄙人学识浅薄,还望您不吝赐教。
二、敬辞。
1. 令。
- 释义: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等。
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 例句:令尊大人一向可好?2. 惠。
- 释义:惠顾(光临,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惠赠(对方赠予,是敬辞,区别于谦辞“馈赠”)。
- 例句:这是我的新书,请您惠存。
3. 垂。
- 释义:垂询(询问,多用于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垂爱(关爱,多用于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爱)、垂念(挂念,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挂念)。
- 例句:感谢您的垂询,我一定如实回答。
4. 赐。
- 释义:赐教(给予指教)、赐复(请对方给予回复)等。
表示请求对方给予。
- 例句:还请您多多赐教。
5. 高。
- 释义:高见(高明的见解)、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高龄(用于询问老人的年龄,如“老人家高寿”)等。
成语方面知识点总结归纳
成语方面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成语的定义成语是由一定的词汇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习用语。
成语中的词语,在普通用法中可能并不相通,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成为成语时,它们的含义就不同了。
成语的语言风格在金属、木、水、火、土五行中反映出来。
成语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的存在是建立在语言的特性、文化的传统、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历史的沉淀的基础上的。
成语分为四字成语、典故成语、俗语成语、典故成语四种。
1、典故成语:最初形成并流传下来的成语,往往有着源远流长的典故或者故事,这些成语大多来源于古典文学、宗教典籍、历史文献、民间传说等。
2、俗语成语:是指源远流长,流传广泛许多俗语变成的成语,它们形象生动、鞭辟入里,深刻反映了人民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评价、习惯,是汉语的瑰宝。
3、典故成语:是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积累的,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成语,这类成语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地方特征。
4、谜语成语:谜语成语的起源最早是古老的谜语。
古时,一些比较聪明的人往往在特定的场合引导下,让大众猜谜,谜语成语就是由这些谜语中的一些短语发展而来。
谜语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之一,在社会生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二、成语的功能成语在语言交际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是中国语言的精华,通过成语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更可以使文章意境更加明确,加深表达的内涵,在写作中,运用得当,可以使文章更富有文采,增强感染力、吸引力、传播力。
成语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能够起到点睛的作用,让读者在刹那间理解、领悟文章的意义所在。
充实具体,丰富抽象,加深文化底蕴。
成语是对历史文化、文学作品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它体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为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三、成语的特点1、精炼性:成语语言精炼,富有雕琢,四字之间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或历史典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表达的层次。
2、形象性:成语具有形象的特点,往往具有集中表达,言简意赅,基本语汇已经相当完成,纯粹的表达思想和感情。
成语的知识点
成语的知识点成语是汉语言中独特的表达方式之一。
它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是珍贵的词汇资源。
在平时的口语和写作中运用恰当的成语,不仅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还能增加表达的文采。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成语的知识点。
一、成语的来源成语的来源非常广泛,可以来源于历史典故、民间故事、古代典籍等多种渠道。
它们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记录着古代人民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社会习惯等方面的内容,是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
例如,“牛刀小试”这个成语就来源于《史记》中的故事。
汉高祖刘邦在打胡峨山战役时,因为手下将领战死,麻烦不断。
这时,一位名叫陈汤的士兵上前自荐:“陛下,某不才,愿以牛刀一试。
”刘邦信任了他,让他率领部队出战,并最终获胜。
这个典故中的“牛刀小试”就是指先试着小打一仗,看看对方的实力如何。
二、成语的构成成语是由多个汉字组成的固定词语,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被人们广为流传。
成语在语言结构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成语的字数一般较少,多为四个字或者六个字,有时也会出现五个字或者七个字的成语。
2. 成语的字序通常固定不变,不能随意颠倒。
例如,“气喘吁吁”这个成语,如果说成“吁吁气喘”,就会变得不通顺。
3. 成语含义通常与字面意思无关,在理解和运用时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和文化背景进行推敲和理解。
三、成语的分类成语有着广泛的使用领域,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类别的成语,才能达到恰到好处的表达效果。
1. 形容词性成语,如“满腹经纶”,“肝肠寸断”。
这类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素质、情感等。
2. 动词性成语,如“手不释卷”,“借酒消愁”。
这类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的行为、状态等。
3. 名词性成语,如“亡羊补牢”,“开门见山”。
这类成语主要用来指代一些固定的概念或者对象。
4. 副词性成语,如“井井有条”,“谈笑风生”。
这类成语主要强调特定的状态或者情感。
四、成语的使用成语在平时的口语和写作中使用频率很高,但是需要掌握运用的技巧,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小学语文成语运用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成语运用知识点总结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成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词汇,它既有固定的词义,又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正确运用成语能够丰富语言表达,提高语文素养。
以下是小学语文成语运用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一、成语的基本概念成语是汉字组成的词组,由两个或更多的汉字组成。
成语具有独特的意义和用法,是汉语的精华之一。
例如,“半途而废”、“井井有条”等。
学习成语需要掌握成语的词义、用法和造句技巧。
二、成语的记忆方法1. 理解词义:通过对成语词义的理解能够帮助记忆。
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成语的含义。
2. 了解来源:了解成语的来源故事,有助于记忆成语。
例如,“井井有条”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农村的农田排灌系统。
3. 比画记忆:成语中的词语往往有具体的意象,可以通过比画记忆的方法帮助记忆。
例如,“如鱼得水”中的“鱼”与“水”的形象。
4. 活学活用:灵活运用成语是记忆成语的好方法。
通过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共同使用成语,会加深记忆。
三、成语的运用技巧1. 适当地运用:成语具有一定的程度和语境限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不可生搬硬套,要注意成语与语境的匹配。
2. 造句练习:根据学习的成语积累,进行造句练习。
通过练习,更好地理解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3. 联想记忆法:通过联想成语与其他相关词语或事件进行关联,有助于记忆成语。
例如,“一箭双雕”可以联想到射箭的场景。
四、成语知识的应用1. 作文表达:在写作文的过程中,适当地使用成语能够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文采。
但要注意成语的用法是否准确,是否与文章内容相符。
2. 阅读理解:在阅读理解题目中,经常会出现与成语相关的问答题。
通过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3. 口头表达:在日常口语中,使用成语能够使语言更为地道和优美。
但要注意场合和听众,不要过度使用成语。
总之,成语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学习成语能够提高语文素养,丰富个人语言表达。
成语知识积累及解题技巧
成语知识积累及解题技巧一、成语不可貌相俗话说:“人不可貌相”,其实,有许多成语也是如此,不可以“貌”取其词,望文生义,否则,将要贻笑于大方之家。
高考试题中曾考过的“万人空巷”“首当其冲”“炙手可热”“莘莘学子”“差强人意”等成语,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用错的成语。
对成语的使用,由于很多时候人们已习非成是,这就给正确判断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下面梳理出在日常生活中极容易用错的成语例,供大家复习。
同时,大家中依此思路,注意这类成语的用法,以不断强化积累。
1、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11、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常误用为贬指。
12、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身无长物:指人贫困。
表面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15、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成语用法归纳知识点
成语用法归纳知识点一、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成语,又称为"熟语"或"惯用语",是汉语中凝练、具有特殊意义的固定词组。
它们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珍贵财富,富含了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积淀。
成语在表达时能够起到简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作用,被广泛运用于文章、演讲、对话等场合,给语言增添了色彩和韵味。
二、成语的分类根据语言材料和成语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成语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形容词成语:这类成语以形容词为主,常用来描述人或物的特点或状态,如"高人一等"、"强弩之末"。
2. 动词成语:这类成语以动词为主,常用来表示行为动作或方式,如"脱颖而出"、"感慨万端"。
3. 名词成语:这类成语主要由名词构成,用来表示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如"人山人海"、"波澜壮阔"。
4. 副词成语:这类成语主要由副词构成,常用来表示程度或方式,如"时时刻刻"、"纤尘不染"。
5. 代词成语:这类成语主要由代词构成,用来表示特定人或事物,如"掌上明珠"、"囊中之物"。
三、常用成语及其用法1. "亡羊补牢":用来形容事情发生错误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的行为。
例句:他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立刻采取措施亡羊补牢,结果仍收到了好的效果。
2. "画蛇添足":用来形容在已经完美的事物上再去做一些无用的增加。
例句:他在家装修完成后,又不满意,又花了大笔钱画蛇添足地又重新装修了一遍。
3. "一夜暴富":用来形容某人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然发财。
例句:他通过投资股票,一夜暴富,成为了身家过亿的富翁。
4. "守株待兔":用来形容只等待运气,不主动努力的行为。
成语用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成语用法知识点总结大全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语,多为四字或者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
在汉语中,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文章、演讲、对话等各种语境中,具有概括、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
了解和熟练运用成语,对于提高汉语表达的准确性和美观度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为您总结一些常见的成语用法知识点。
一、用法:成语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成语可以用作句首、句中或句末的修饰语、主语、宾语、状语等。
下面举例说明:1. 成语用作句首修饰语: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这个例子中,成语“人生自古谁无死”起到句首的修饰作用,突出了死亡的普遍性和人们不灭的永恒。
2. 成语用作句中修饰语:例如:“爱屋及乌,他爱你就得爱你的家人。
”这个例子中,“爱屋及乌”用作句中的修饰语,表达了连带爱的意思。
3. 成语用作主语:例如:“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这个例子中,“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用作主语,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的意义。
4. 成语用作宾语:例如:“不可多得的机会就在眼前,你要抓住它。
”这个例子中,“不可多得”用作宾语,强调了机会的珍贵和难得。
5. 成语用作状语:例如:“他成年累月地努力学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例子中,“成年累月地”用作状语,修饰了“努力学习”的方式和持续的时间。
二、用法:成语的正反义有些成语有明确的正反义,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使用相关的成语进行表达。
下面举例说明:1. 相关成语的正反义使用:例如:“以德报怨”和“以怨报德”“以德报怨”表示用德行回报别人的怨恨;“以怨报德”表示以怨恩回报别人的恩情。
2. 成语正反义使用示例:例如:“有教无类”和“无眼无耳”“有教无类”表示无论身份和社会地位如何都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无眼无耳”表示没有眼睛和耳朵,比喻没有眼界和耳闻。
三、用法:搭配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成语的搭配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和丰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下面举例说明:1. 成语与名词的搭配:例如:“鸟语花香”和“韬光养晦”“鸟语花香”形容美好的环境和氛围;“韬光养晦”表示隐藏能力,等待时机。
高考语文必备成语及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必备成语及知识点总结高考语文必备成语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
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
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
“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正:同情;误:喜爱)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
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
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B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
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
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
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
(正:培育;误:树木)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
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
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
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
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5.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
比喻恶劣的环境。
鲍鱼:咸鱼;肆:店铺。
16.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
暴:损害。
殄:绝。
17.暴虎冯(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暴:徒手搏斗。
冯河:涉水过河。
18.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
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做完。
19. 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事业的艰辛。
筚路:柴车。
成语中的科学知识
成语中的科学知识成语是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传达深刻的道理和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成语中,有一些成语涉及到科学知识,这些成语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科学知识,而且可以启发人们的智慧和思考,下面介绍一些具有科学知识的成语。
1. 青出于蓝:青出于蓝,胜于蓝。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中,后来成为日常口语中的常用语。
成语的意思是指后来者能够超过前辈,比喻徒弟超过师傅。
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颜料制作的了解,青色这种颜料是从天然的蓝色中提取出来的,因为青色比蓝色更加鲜艳,所以成语中引用了这种科学知识。
2. 水到渠成:水到渠成是指事情自然而然地达成,就像水流到下游自然顺流而下一样。
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水流的了解,水总是沿着最佳的路径流动,并找到一个最适合它的位置。
3. 力不从心:人们通常认为力不从心是说身体不够强壮,但实际上这个成语蕴含了一定的科学知识。
科学研究表明,心脏的能力和力量很重要,因为它是推动血液循环的中心。
如果心脏的能力不够,就容易出现心脏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4. 与虎谋皮:与虎谋皮是指尽管知道会遭到损失和危险,但还是冒险做某些事情。
这个成语可以引起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反思。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在谈论为了利益而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这些行为就像与虎谋皮一样,悲剧总会发生。
5.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是指等待意外的收获。
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植物的观察,只有耐心地等待,才有可能获得不同寻常的收获。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了这种观察方法的重要性,许多新的药品和材料都是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和发现而得到的。
6. 独善其身:独善其身是指一个人应该从自己做起,顾及自己的行为和道德准则。
这个成语也涉及到科学知识,因为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个体行为对于整个群体的健康和安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7. 锲而不舍:锲而不舍是指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不怕困难。
这个成语反映了科学家在追求新知识时所应持有的信念和态度。
形容老师教导有方的词语
形容老师教导有方的词语
1.指点江山: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正确的方向,讲解知识点时也能把握重点。
2. 见多识广:老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能够给予学生全面的指导。
3. 渊博知识:老师扎实的学识能够让学生深刻领略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受益匪浅。
4. 倾囊相授:老师用心传授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5. 严谨治学:老师教学态度认真,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术素养,让学生学到真正的东西。
6. 助人为乐: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耐心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也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7. 学富五车:老师的学识渊博,能够为学生解开知识迷雾,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8. 知无不言:老师具有开放心态,愿意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给予学生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 1 -。
成语知识点总结(谦词敬辞)
一、成语知识点总结(一)语法功能上只能用于否定句的成语1.望其项背:项,颈的后部。
背,脊背。
能够望到别人的颈项和脊背,比喻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句,表示远远赶不上或比不上。
例如:“神奇教练米卢的执教艺术,国内许多教练都难以望其项背。
”2.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
形容一样看待,相提并论。
常说成“不可同日而语”,表示否定意义。
3.青红皂白:皂:黑色。
青红皂白指青、红、黑、白四种颜色,比喻事情的缘由或是非曲直。
常用于否定句,说成“不分(问)青红皂白”,含贬义。
4.天高地厚:像天那样高,像地那样厚。
形容恩情深厚,也比喻事物艰巨、复杂。
多用做“不知”的宾语,常用于否定句中。
习惯上说“不知天高地厚”表示狂妄自大;5.一概而论:指不加区别,用同一个标准来对待或处理某一事物,多用于否定,常说“不能(可)一概而论”6.吹灰之力:意思是“比喻很小的力量”,习惯上说“不费吹灰之力”表示特别容易;7.等量齐观:意思是“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常说“不可等量齐观”表示要区别对待”。
8.混为一谈: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习惯上说“不能混为一谈”表示要有所区别;9.鹿死谁手:意思是“以追逐野鹿比喻争夺天下、进行比赛”,习惯上说“不知鹿死谁手”表示难以预测谁能获胜;10.一蹴而就:意思是“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习惯上说“不能一蹴而就”表示事情有一定的难度;11.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习惯上说“不能相提并论”以表示有差别;12.妄自菲薄:妄,不实在,过分的。
菲薄,轻视,过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妄自菲薄你自己”。
用于否定。
(二)常见谦敬词成语大全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人。
成语当中也有谦辞、敬辞之分,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成语用法知识点
成语用法知识点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通过精炼的语言形式表达出丰富的意义。
掌握成语的用法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成语用法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成语的使用。
一、成语的基本用法1.比喻与象征:成语通常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表达一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珠联璧合”比喻完美搭配。
2.惯用搭配:成语在使用时常常需要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形成固定的表达方式。
例如,“拔苗助长”中的“拔苗”不可分开,表示过早地干预可能适得其反。
3.修辞手法:成语在修辞上有时可以起到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
例如,“如雷贯耳”中的“如雷”形容声音之大,加强了形象的描述。
二、成语的常见用法1.用于修饰名词:成语可以用来修饰名词,起到形象生动的描述作用。
例如,“一针见血”中的“见血”修饰“一针”,形容直截了当。
2.用于比较、对立:成语可以通过比较、对立的方式来表达出事物的特点和差异。
例如,“才高八斗”中的“才高”和“八斗”形成了对比,强调才华出众。
3.用于警示、劝导:成语常常可以用来警示、劝导他人,通过成语的形象表达方式来加强语气和效果。
例如,“守株待兔”告诫人们要主动积极,不可过于依赖外在机会。
4.用于叙述、解释:成语也可以用来叙述事情的经过和解释一些现象或原因。
例如,“一曝十寒”的成语,可以解释一时得意忘形的后果。
5.用于标题、引语:成语也经常可以用作文章的标题或者引语,突出主题和点明观点。
例如,“忍辱负重”可以作为一个文章的标题,引发读者对文章内容的思考。
三、成语的运用技巧1.用多义成语:多义成语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灵活运用,增加语言表达的变化和丰富性。
例如,“兵强马壮”可以表达军队的实力,也可以用来形容身体健壮。
2.陈述与反问:在句子结构上,可以通过使用成语来加强陈述的语气,也可以用于反问,增强反讽的效果。
例如,“一败涂地!”表示完全失败,“一事无成?”表示事情没有任何成果。
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成语
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成语
以下是一些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成语:
1.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其发挥作用。
2.知行合一:将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达到更高的效果。
3.活学活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拘泥于死板的学习方式。
4.融会贯通:将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透彻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
5.举一反三:通过学习一个方面,能够推导出其他方面的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6.学思结合: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通过思考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7.知行相长:知识和实践相互促进,不断进步。
8.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所学的知识,亲身体验并加以运用。
9.运用自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感到困难或局限,十分自如。
10.读书明理:通过学习书本知识明白事理,并将所学知识用于指导实践。
这些成语都表达了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意义和作用,鼓励人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成语基础知识点讲解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成语基础知识点讲解整理
成语基础学问点讲解
当心翼翼:原指尊敬谨慎。
后形容非常谨慎,一点也不疏忽。
(词义)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留意病句似的重复)
明察秋毫: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晰。
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区分本义和引申义)
浪子回头:不务正业的.人改恶从善。
(留意适用对象)绝处逢生:形容在最危急的时候得到生路。
(留意程度)
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喧闹情景。
(留意适用范围,指乐器)
详细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外形和规模比较小些。
(词义)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也比方人精明敏捷。
(留意适用对象)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开心。
举世无双:全世界没有其次个。
(留意准确词义)
问心无愧: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擎天撼地:形容顽强、高大,有力气。
(留意程度)
第1页/共2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厉仰慕的感情。
(形容人)
【成语基础学问点讲解】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
成语的基本知识及运用
目录
• 成语的定义与特点 • 成语的来源与形成 • 成语的运用与技巧 • 成语的常见误区与辨析 • 成语的丰富与发展
01
成语的定义与特点
成语的起源与历史
01
成语起源于古代汉语,经过长期 演变和提炼,成为固定词组,具 有特定的意义和用法。
02
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语不断发 展丰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详细描述
例如,“美轮美奂”和“富丽堂皇”都形容房屋华丽,但 前者侧重于形容房屋高大美观,后者则侧重于形容房屋装 饰华丽。在使用时需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
总结词
近义成语在意思上非常接近,但用法和语境上存在差异。
详细描述
例如,“一日之计在于晨”和“一年之计在于春”都表示 计划和安排,但前者强调一天的计划要在早晨安排好,后 者则强调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安排好。在使用时需要根据 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
成语运用简练、形象、富有表现力,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增强说服力
在口语中运用成语能够增强说服力, 使说话更有力量,更有说服力。
成语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效果
01
02
03
比喻
通过比喻的方式运用成语, 可以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增强表达效果。
排比
通过排比的方式运用成语, 可以使语言更加有气势, 增强表达效果。
对偶
通过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可以使语言更加整齐、和 谐、优美,增强表达效果。
丰富语言表达
成语的运用可以丰富语言表达,使文章更加 丰富多彩,避免语言单调乏味。
突出重点
在写作中运用成语能够突出文章的重点,使 文章更加鲜明有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老师教育的成语
老师教育的成语
在我们的生活中,成语是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它们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而且还可以传递智慧和知识。
在我们学习成语的过程中,老师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老师教育的成语:
1. 以身作则:老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让他们模仿和学习。
2. 指导迷津:老师指引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疑问。
3. 力求精益求精:老师鼓励学生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4. 知识渊博:老师拥有广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和指导。
5. 勤勉好学:老师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榜样,鼓励学生要保持勤奋和好学的态度。
6. 博学多才:老师不仅在某个领域颇有造诣,还能涉猎多个领域,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知识和视野。
7. 一视同仁:老师不会因为学生的背景或能力差异而对待不同,会给每个学生同样的机会和待遇。
8. 言传身教:老师不仅通过口头的教导来引导学生,还通过自己的行为来给学生树立榜样。
总之,老师教育的成语是我们学习成语必备的一部分,它们通过丰富的语言形式和深刻的内涵,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成
语,也能够启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和领悟。
成语知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成语知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引言成语是汉语中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它们是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成语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本文将对成语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成语。
一、成语的定义和特点1.成语是汉字组成的固定搭配,代表一种特定含义的词语。
通常由四个字组成,也有三个字或五个字的成语。
2.成语具有惯用性,即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改动成语中的字词顺序。
3.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凝练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二、成语的分类1.由字数分类:成语可以根据字数分为四字成语、三字成语和五字成语。
2.由意义分类:成语可以根据意义分为形容词成语、动词成语、名词成语等。
3.由来源分类:成语可以根据来源分为典故成语、历史文化成语等。
三、常用成语知识点归纳总结1.四字成语:–一帆风顺:形容事情顺利。
–四海为家:形容人到哪里都能感到像家一样的舒适。
–不可思议:形容事情出乎意料,难以理解。
–人云亦云:形容人没有独立思考,只是盲从他人。
–纸上谈兵:形容只在纸面上讨论问题,没有实际行动。
2.三字成语:–心照不宣:形容彼此心意相通,不用言语表达。
–无忧无虑:形容没有烦恼,心情自在。
–自言自语:形容一个人自己对自己说话。
–心灰意冷:形容非常失望和绝望。
–自相矛盾:形容说话或行为前后矛盾。
3.五字成语:–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形容事情虽然已经出了问题,但只要及时补救,仍然可以挽回损失。
–一视同仁:形容对待每个人都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
–心有余而力不足:形容有意愿但没有能力完成某事。
–闭门造车:形容只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或想法,没有实际经验或了解。
–深思熟虑:形容仔细思考、考虑问题。
4.典故成语:–锦上添花:出自《左传》,形容对优秀的事物再次进行完善。
–杯弓蛇影:出自《战国策》,形容因为过分警惕而产生的错觉。
–鸠占鹊巢:出自《列子》,比喻强占别人的住所。
–鸡犬不宁:出自《史记》,形容战争时百姓的生活非常困苦。
–画龙点睛:出自《庄子》,比喻在作品或文章的关键之处加上重要的一笔。
成语用法详解知识点
成语用法详解知识点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并具有固定的词义和惯用的搭配。
成语广泛应用于汉族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成语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知识点。
一、成语使用方法1.理解成语的意义:在正确使用成语之前,首先需要理解成语的意义。
成语往往由两个或以上的字组成,每个字都有独立的意义,但整个成语的意义通常与字面意思不完全一致。
因此,需要通过学习成语的出处、来源和用法来加深对成语意义的理解。
例如,成语“画龙点睛”字面上意思为在画龙时点亮龙的眼睛,但实际意义是在文章或作品中加入一句关键的话语,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
2.正确运用成语:成语往往有固定的搭配和用法,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遵循成语的惯例。
不能随意改变成语的语序或成分,否则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发生变化。
例如,成语“班门弄斧”指的是老师傅在木匠班门口摆弄斧子,意思是用自己的斧头在专业方面向专家炫耀。
如果将“班门”改成其他地点,或者将“弄斧”改成其他动作,就无法表达成语原本的意义。
3.恰当使用成语:成语虽然有一定的表达效果,但并不是所有场合都适用。
在正式的场合或者严谨的文体中,使用成语要谨慎。
在口语交流、幽默或者故事情节中使用成语则更为合适。
例如,在正式的商务会议中使用成语可能会显得不够正式和严肃,而在家庭聚会或者友好交流中使用成语则可以增加趣味和交流效果。
二、成语的相关知识点1.成语的来源:成语的来源通常有四种,分别是《诗经》、《论语》、历史典故和传说故事。
其中,《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里面留下了许多成语的雏形。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其中的一些经典语句也被后人发展成了成语。
2.成语的用法:成语可用于修辞、比喻、点题、判断、议论等方面。
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声势,使语言更具韵味。
3.成语的分类:成语按照词义可以分为形容词成语、动词成语、名词成语等,其中形容词成语最为常见。
成语有哪些知识点总结
成语有哪些知识点总结一、成语的定义成语指由固定的词语组成,语意固定,代表特定含义的语言成分。
成语来源于历史文化,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具有含蓄、凝练、形象、生动和易记等特点。
成语是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精髓的结晶,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内涵。
二、成语的特点1. 固定性:成语是固定的词语搭配,它的词序和词义都是固定不变的。
2. 含义丰富:成语所包含的内涵往往丰富多彩,具有深刻的思想和哲理。
3. 形象生动:成语表达生动形象,往往具有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风格。
4. 易于记忆:成语由于其具有规范化、标准化的特点,因此易于记忆和传播。
三、成语的分类成语按照语言形式、意义、来源等方面可以进行多种分类。
一般而言,成语可以分为固定成语、典故成语、近现代成语等。
固定成语是指构词固定的成语,如“井底之蛙”、“杯弓蛇影”等;典故成语是指含有特定典故或历史事件的成语,如“指鹿为马”、“东施效颦”等;近现代成语是指近现代产生并广泛应用的成语,如“一举两得”、“有备无患”等。
四、成语的应用1. 表达思想和情感:成语在文学作品和日常语言中广泛应用,可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丰富语言表达。
2. 论证和阐述:成语可以被用来论证和阐述某一观点,起到点睛和提炼作用。
3. 修辞手法:成语在修辞手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 文化传承: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成语的应用,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五、成语的演变成语在演变过程中会出现语义变化、词序调整等情况,有些成语的词义会有不同解释,有时成语也会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受到影响,产生新的用法和意义。
同时,一些成语也会因为社会环境的变迁而不再流行,甚至消失在人们的语言中。
总之,成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语言价值。
在学习和应用成语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其定义、特点、分类、应用和演变等相关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对中国语言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成语运用知识点总结
一、双面成语举例:1、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饥。
例1、这女子容貌娇好,秀色可餐,到哪里都犹如众星捧月一样地被男人宠爱着。
例2、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2、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例1、就在那次交谈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诗人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
例2、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3、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
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例1、他才思敏捷,一眨眼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千字的文章。
例2、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4、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例1、一时管弦嘈杂,钏动钗飞,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直到九点多钟,方才散席。
例2、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5、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例1、他们两个眉来眼去,早就好上了。
例2、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
6、处之泰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例1、面对剑拔弩张的阵势,他处之泰然,没有显露出任何惊慌之色。
例2、对这么严重的问题,有的同志还处之泰然,不以为意,我们有提醒这些同志引起注意的必要。
7、鬼斧神工像是鬼神所为。
形容建筑、雕刻技艺精湛高明,几乎不为人力所及。
也形容山石的奇形怪状,凌然峭立。
例1、全县都有石刻古迹,我们看了宝顶山和北山两处。
作为艺术品真是鬼斧神工,不可思议。
例2、黄山的怪峰奇石,形态千变万化,无怪乎人们要叹为鬼斧神工了。
8、左右逢源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为人处世圆滑。
例1、如果生活丰富,知识广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学号:成语运用“五看”:一看色彩(褒贬)二看范围(大小、轻重、上下等)三看对象(人、物、景\谦敬)四看语境(语法\语义)五看修饰语(成语做修饰语,成语前面有修饰语)一、成语误用主要类型◎望文生义成语的意义不仅仅是字面意义,有时用其引申义或比喻意义,如果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说话或文章里,就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
点滴积累:安土重迁(不愿迁移,形容留恋故土)、安步当车(从容步行当作坐车,形容很悠闲)、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文章悲惨动人)、惨淡经营(尽心竭力地从事某项事业)、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曾几何时(才过了多少时候,指没过多长时间)、从长计议(对事情慎重地考虑,不急于作决定)、大方之家(有专门学问的人)、地老天荒(经历的时间久远)、耳提面命(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地殷切教导)、风雨飘摇(比喻动荡不安或摇摇欲坠的局势)、祸起萧墙(比喻内部发生祸乱)、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或失去现实意义的事物)、目无全牛(技艺高超)、山高水长(喻恩德情义深厚)、特立独行(人的志行高洁)、下车伊始(指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罪不容诛(指处死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不刊之论(删改、修改,不是刊登)、不易之论(改变,不是容易)、不赞一词(添加,不是赞扬)、灯火阑珊(衰减、将尽,不是兴盛)、久假不归(借用,不是请假)、师出无名(理由,不是名声)、叹为观止(赞叹,不是叹息)、危言危行(正直的,不是危险的)、细大不捐(抛弃,不是捐资)等等。
《例》: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分析】句中成语“量入为出”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量入为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
二、断章取义(不能仅由成语中的一部分去推断整个成语的意思)点滴积累:不瘟不火(不是“不红火”)、功败垂成(不是“成功”)、毁家纾难(不是“毁了家”)、具体而微(不是“具体”)、开门揖盗(不是“打开门迎接”)、茕茕孑立(不是“孤孤单单地”)、炙手可热(不是“热门”)、不置可否(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空前绝后(以前不曾有过,以后也不会有)、人心向背(人们拥护或反对)、生死攸关(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等量齐观(对有差别的事物作同等看待)、鼎足之势(指三方面局势的对立或相持)、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如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不能用于亲身经历)、集腋成裘(〈好的东西〉积少成多)、济济一堂(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兼收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如数家珍(必须不是自己家里的东西)等等。
《例》:这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立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
(09四川卷)【分析】牛刀小试:比喻有大的才干,先在小事情上显一下身手。
而例句中“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可以说有“大的才干”,但“自立创业”“开创一番新事业”并不是小事,只取了“牛刀”,而忘了“小试”,所以说不合语境。
三、◎对象错位(成语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使用范围乱用,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一)用于男女之间的:比翼齐飞(也可表相互帮助共同前进)、海誓山盟、结为连理、举案齐眉、劳燕分飞(多指夫妻人或情侣离别)、两小无猜、破镜重圆、秦晋之好、琴瑟和谐、青梅竹马、相敬如宾等等。
(二)用于文艺作品的:别具匠心(文艺方面构思独特)、出神入化(技艺达到绝妙境界)、荡气回肠(形容乐曲、文辞等婉转动人)、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高超奇妙)、浩如烟海(文献资料等丰富)、绘声绘色(文艺作品描述生动)、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石破天惊(比喻文章或议论等新奇惊人,不同凡响)、天马行空(诗文、书法豪放无拘)、惟妙惟肖(模仿或描写得非常逼真)、下里巴人(通俗音乐)、栩栩如生(只形容艺术形象的生动,逼真)、阳春白雪(高雅音乐)等等。
(三)用于其他特定对象的:楚楚动人(青年妇女美丽可爱)、大快人心(坏人受到应有惩罚而高兴)、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美轮美奂(多用于建筑物高大华美)、拍手称快(多指仇恨消除后的痛快)、萍水相逢(只用于陌生人)、起死回生(形容医术高明)、情同手足(非兄弟间)、十室九空(天灾人祸使人民流离失所的惨象)、舐犊情深(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天伦之乐(家人之间)、信手拈来(写文章时能熟练运用)、秀外慧中(外貌秀美,多指女性)、鳞次栉比(形容房屋、船只等密集排列)等等。
《例》: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分析】敝帚自珍:家里的破扫帚也被自己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却非常珍爱。
从意义可言看出“敝帚自珍”适用于对自己,而不能用于别人。
例句中的“作品”是“已故著名作家”的,而不是“编辑”自己的,当属于对象用错。
四、◎褒贬误用(有些成语是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的,不分辨出褒贬色彩,就会误用)褒义成语还有:惨淡经营、重整旗鼓、殚精竭虑、东山再起、凤毛麟角、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苦心孤诣、破釜沉舟、死得其所、危言危行、有口皆碑、雨后春笋等等。
贬义成语还有:半斤八两、长篇大论、彻头彻尾、处心积虑、道貌岸然、翻云覆雨、飞黄腾达、附庸风雅、改头换面、过江之鲫、虎视眈眈、卷土重来、连篇累牍、满城风雨、面目全非、评头论足、巧舌如簧、倾巢而出、罄竹难书、人满为患、始作俑者、拾人牙慧、死灰复燃、推波助澜、无独有偶、无所不为、舞文弄墨、一团和气、衣冠楚楚等。
《例》: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分析】“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
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情色彩不对。
五、搭配不当如“同心同德”“深思熟虑”等只能作谓语;有的成语只能作修饰语,如“不约而同”只能作状语等等。
有的成语是不及物动词(如“司空见惯”“耳濡目染”等),不能带宾语,如不注意这些用法,会造成语法功能混乱。
有些成语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而很少或不能用于肯定句中,如“望其项背”不能用于肯定句,如果不注意这种用法,也会造成搭配不当的毛病。
作不及物动词的成语还有:尘埃落定、出奇制胜、极其罕见、津津乐道、求全责备、视而不见、坐井观天等等。
多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的成语有:等量齐观、善罢甘休、无时无刻、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一概而论等等。
《例》: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筹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赢政上钩,就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晋见时奉献的礼品。
【分析】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与“行动方案”搭配不当。
六、前后矛盾《例》: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分析】前后矛盾、不合语境。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
此处灾害已经发生。
七、重复累赘人民生活的安居乐业(“安居”已含有“生活”)、人民的生灵涂炭(“生灵”是“百姓”的意思,与“人民”重复)、没想到的不虞之誉(“虞”是料想的意思,与“没想到”重复)、难言之隐的苦衷(“隐”指隐秘的事,与“苦衷”重复)、目前的当务之急(“当务”与“目前”语意重复)、使他好像如芒在背(“好像”与“如”重复)、真知灼见的意见(“意见”与“知、见”重复)、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重复)、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遍体”与“浑身”重复)、就显得相形见绌了(“形”与“显得”语意重复)、至今还记忆犹新(“犹”与“还”重复)《例》: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分析】“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很明显“津津乐道”已经包含了“说”这一动作,所以放在这里后面接着“谈论着”是不恰当的,八、不合语境(成语的使用要注意合乎语法,合乎语境,与句中语境的和谐,不能不合惯用句式,不能不合情合理)(1)形相近而义不同。
成语外形非常相似,有的甚至只有一字之差,意义相差也很大,所以要注意不同语素之间的差别。
这类成语迷惑性很大,最容易造成混淆。
一蹴而就、一挥而就、不容置疑、不容置喙;不孚众望、不负众望、不胜其烦、不厌其烦、不厌其详;不以为然、不以为意、海底捞月、海底捞针;目不交睫、目不见睫;事倍功半、事半功倍;无所不至、无微不至;一发而不可收、一发而不可收拾;一诺千金、一掷千金;一文不名、一文不值;自食其力、自食其果、前仆后继、前赴后继等等。
(2)形相近而义相似。
辨析它们时,应分析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从使用范围、使用对象、语意轻重、感情色彩、语意侧重点等方面去辨析。
如“良莠不齐”与“差参不齐”使用对象不同,“侃侃而谈”与“夸夸其谈”褒贬色彩不同,“另眼相看”与“刮目相看”语意侧重点不同等等。
《例》: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分析】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骇人听闻”是与“耸人听闻”相混淆。
九、谦敬错位(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
如果不明白成语的谦敬色彩,运用中就会产生错误。
)谦词: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千虑一得: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虑中也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
多用来表示自谦。
绵薄之力:微薄的力量,多用于谦辞。
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
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自己的东西不值钱舍不得扔掉)蓬荜生辉: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
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多用作谦词)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
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雕虫小技、东涂西抹、贻笑大方、问道于盲……敬词:汗马功劳: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
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