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立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分析(ppt 38页)

合集下载

教育投资ppt学习动画教案

教育投资ppt学习动画教案

学习时间:建议安排2-3个 课时
学习目标:掌握教育投资PPT 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评估方式:通过考试、作业、 课堂表现等方式进行评估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 析、小组合作等
教学手段:PPT、视频、音频、 图片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结合:根据教 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方 法和手段
风险评估方法:采用 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 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 行评估和预测。
风险防范措施:针 对识别出的风险, 制定相应的防范措 施,降低投资风险 。
风险监控与调整:对 投资项目进行持续的 风险监控,及时调整 投资策略,确保投资 安全。
风险防范措施制定与实施建议
建立完善的风险 评估机制:对教 育投资项目进行 全面、客观的风 险评估,识别潜 在的风险因素。
色彩搭配与排版设计
色彩搭配原则:对比鲜明、协调统一、符合主题 排版设计技巧:标题醒目、内容简洁明了、图文并茂 字体选择:清晰易读、风格统一 图片选择:与主题相关、清晰度高、无水印
制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确定主题和内容:明确PPT 的主题和内容,确保与教育 投资相关。
设计布局:选择合适的模板, 合理布局页面,使内容清晰 易读。
片、图表等
幻灯片母版:统一整个 PPT的布局和格式,提高
制作效率
图表制作:使用专业的图 表工具制作图表,提高数
据可视化效果
字体选择:使用清晰易读 的字体,提高观众的阅读
体验
文字、图片与动画的运用
文字:简洁明了,突出重点,避免过多的文字堆砌。 图片:选择清晰、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增加视觉效果,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内容。 动画:适当使用动画效果,突出重点内容,增加观众的注意力。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投资结构概述38页PPT

投资结构概述38页PPT
– 在农业时代,第一产业投资比重占绝对优势, 随着农业向工业化的转变,第一产业的投资比 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投资比重逐渐提 高。
投资结构的演变规律
• 投资部门结构的演变:
– 在工业时代,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占绝对优势,第一产业和第三 产业投资比重较小。
– 在后工业时代,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迅速上升。
• 基本建设投资与更新改造投资之间的比例关系;
• 基础工业投资与加工工业投资之间的比例关系;
• 建筑工程投资、设备及其安装工程投资之间的比例关系;
• 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金投资之间的比例关系;
• 大型项目、中型项目和小型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
• 按技术水平高低来分的投资项目的技术结构等等。
投资结构概述
种融资渠道并存的格局; – 三次产业之间的投资比例趋于合理,产业结构水平不断提升 ;
– 投资结构的调节由过去单一的指令性计划转变为计划与市场双重调节; – 兼并收购投资发展迅速,资产存量结构调整加快,企业组织结构有所优化
我国投资结构的演变与优化
• 我国投资结构的演进中存在的问题 :
– 城乡分割制度导致农业投资不足 – 市场结构不合理导致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同时
算和预测的基础,并要以某种价值标准作为最优规划的目标函数。 除此之外,这种方法的最大难点还在于获得大量的可靠数据
我国投资结构的演变与优化
•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投资结构的演变 • 改革开放时期投资结构的演变 • 市场经济时期投资结构的演变
我国投资结构的演变与优化
•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投资结构的演变:
投资结构概述
• 投资的使用结构的理解:
• 投资的使用结构(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讲的投资结构),是指用于国民经济

教育投资影响因素研究ppt教育投资影响因素的

教育投资影响因素研究ppt教育投资影响因素的
教育投资影响因素研究ppt教育投资 影响因素的
n 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n 其中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率是经济
发展目标的主要指标。教育投资 超前增长的速度必须加快。其中 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率是经济发展 目标的主要指标。
教育投资影响因素研究ppt教育投资 影响因素的
二、人口因素 :
n 教育投资是用于培养人的费用, 是提高劳动力质量的投资,因此 人口因素是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 直接相关因素
生就有1名管理人员。这导致高
校经费支出中,行政经费比例过
大。
教育投资影响因素研究ppt教育投资 影响因素的
n 2.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 法
影响因素的
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因素: 靳希斌的观点 n 1.经济因素 n 2.人口因素 n 3.科技因素 n 4.政治因素
教育投资影响因素研究ppt教育投资 影响因素的
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因素:
靳希斌的观点
一、经济因素:一个国家教育投资 比例的大小,首先取决于一个国 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程度 和速度,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 平和经济实力。国家在考虑教育 投资比例时,需要考虑同投入社 会其他部门的资金协调、平衡。 国家要宏观综合协调与平衡。因 此在考虑确定教育投资比例时, 还必须注意到经济实力的承受能 力与可能程度。
教育投资影响因素研究ppt教育投资 影响因素的
微观的学校管理体Βιβλιοθήκη 因素.n 1、在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上。
普遍地存在着管理机构庞大,冗
员过多,职能机构之间责权不明
的现象。从而导致了管理的低效
益高成本。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
学校行政人员与教师之比为1:
2.3,与学生之比为1:17.4 (也
就是说平均2.3名教师和17.4名学

第六讲 教育投资

第六讲 教育投资

普通高等教育生均经费
普通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
17100 16800 16500 16200 15900 1560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年度
单位:元
教育经济学
23
大学学费制度
❖ 双轨→单轨
❖ 由按国家任务招生计划和调节性招生计划形式分别划定两条录取分数线招生,转为 按总的招生计划划定一条分数线进行录取,在同一省(市、自治区)实行同一录取标 准。
❖ 在发达国家中,伴随着经济增长而产生了反对生育孩子的趋向。增 加的孩子的“价格”是较高的,因为孩子对于他们的父母而言不仅 没有作为直接劳动投入的价值,而且父母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也很 高,父母们因此不愿意增加生育孩子的数量,而是在教育、住房以 及其他物品上增加支出,以提高他们和其现有孩子的生活质量。
教育经济学
18
❖ 5. 多效性 ❖ 美国学者哈夫曼和沃尔夫(Haveman & Wolfe) 认为教育有10多
种外溢作用: 提高子女的品质
提高家庭内部劳务生产的生产率 改善受教育者本人的健康状况
改善配偶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 降低生育率
提高消费者选择效率 提高劳动力市场双向选择的效率
婚姻选择更具效率 提高储蓄率 降低犯罪率
中国大学学费制度的改革:
生均学费增长情况
5000
生 4000 均 3000 学 2000 费 1000
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在1989年以前,高等教育在中国 是免费的,是一种纯公益的消费;
1989年,中国一部分大学开始对 一定比例的学生收取学费和住宿费, 每年100元到300元 ;

教育投资.ppt

教育投资.ppt

关于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使用这一标准作为检验教育投资比例是 否合理的依据,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教育投资计算口径必须统一 不能完全用这一标准衡量不同地区的教
育投资比例是否合理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四类地区
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 高类地区: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 江苏、浙江、山东、广东; 中类地区:河北、内蒙古、安徽、福建、 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 低类地区:广西、贵州、云南、西藏、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1—1993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2、1993、1994年版。
表4 1979年以来中央财政收入 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的变化
资料来源: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编《当前几项重大经 济体制改革》,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表5 1988年45个国家中央财政收入 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
18.01
-0.16
8642
16.7
-4.67
9853
13.9
1.41
11444
15.88
0.1
13395
17.05
-2.18
2001 2582.38
23.81
16386
22.33
1.48
2002 2003 2004
3114.24 3453.86 4027.82
20.6 10.91 16.62
18904 21715 26396
教育投资与人力投资、智力投 资的异同
共同点 都是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智力水平
不同点 人力投资:开发人的智力和体力的一 切投资 智力投资:开发人的智力的一切投资 教育投资:人力投资和智力投资的主 要部分

《高等学校教育融资》课件

《高等学校教育融资》课件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措施
加强预算管理:制定详细的预 算计划,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提高投资效益:通过投资优质 项目,提高资金的投资回报率
优化资金配置:合理规划教育 经费,确保资金用于最需要的 地方
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 管理体系,降低资金损失风险
减轻债务负担的方法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高校自身提高收入 银行贷款政策调整 社会捐赠与资助
银行贷款
类型:高校可以申请短期贷款、中 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等不同类型的银 行贷款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点:高校通过向商业银行等金融 机构申请贷款,可以获得一定期限 内的资金支持
申请流程:高校需要向商业银行等金 融机构提交申请材料,包括学校的基 本情况、贷款用途、还款计划等,经 过审核后,银行会发放贷款给高校
案例名称:斯坦福大学捐赠基金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融资方式:介绍斯坦福大学的捐赠收入、投资收 益等融资方式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案例背景:介绍清华大学的办学历史、规模和影 响力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融资效果:介绍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对于学校发 展的贡献和影响 国外高校教育融资案例 国外高校教育融资案例
高等学校教育融资问题 与挑战
银行贷款是高校教育融资的主要渠 道
融资渠道单一
发行债券是高校教育融资的另一种 方式
添加标题
添加Hale Waihona Puke 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
政府拨款是高校教育融资的重要来 源
高校教育融资渠道单一的原因分析
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资金使用不规范,存在浪费现 象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资 金使用效率低下

对我国教育投入的分析及思考-PPT精品文档

对我国教育投入的分析及思考-PPT精品文档

从对教育的GDP投入方面来看,中国作为国际上的人口大国,然而与其 他国家相比,中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某些 发展中国家。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32 %,比2019年的3%增加了0.3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早在199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 “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 末达到4%。”但迄今为止,“4%”的政策目标尚未实现。专家指出,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 的基础线。据统计,在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 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9%左右,经济欠发达国家投入比例约为4%。 美国、日本、韩国、印度,GDP投入是4.7%~7.4%,如果中国低于美国、 日本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要低于印度(7.1%),低于韩国,这就 说不过去了。2019年中国委托联合国调查,我国教育经费占GDP2%,古 巴为11%,人均教育经费连穷国乌干达都比不上,比古巴更差。 中国人 口基数大,原本不足的教育经费分摊下来,所以人均教育经费更是远低 于其他国家。
这两方面的改革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个方面的 改革让地方政府更多的承担起教育财政的责任,这样就让我们的教育发展和教育 财政的供给和地方财政能力直接挂起钩来,实际上就导致了一个严重后果,就是 财政中立性的缺失——财政中立性指的是教育投入和地方财政无关,财政中立性 是为了保证教育的公平性;第二个方面的改革则使中国的教育经费越来越依赖于 预算外经费来源,尤其是高等教育,从1990年实行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制度,开 启了让家庭和学生承担学费的政策,高等教育的私人成本越来越提高。
(二)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结构 分析

教育投资.pptx

教育投资.pptx
案例二
某高校针对市场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这些举措使得 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社会培训投资成功案例
案例一
某培训机构针对职场人士的需求,开设了一系列实用性强、 针对性高的培训课程,如职业技能提升课程、管理培训课程 等。这些课程受到了广大职场人士的欢迎和认可,帮助他们 在职场上取得了更好的发展和晋升机会。
定义
特点
教育投资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多效性、滞后性等特点。它需要长期稳定的投入,且投资效果往往 在短时间内难以显现,但长期来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
教育投资的重要性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 物质基础,没有充足的教育投资 ,就无法保障教育事业的正常运
转和持续发展。
提高国民素质
考虑税收优惠政策
了解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教育储蓄计划、奖学金和助学金等 ,以减轻投资负担。
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
储蓄存款
通过银行储蓄存款,获 得稳定的收益,但收益
相对较低。
教育保险
购买教育保险,既可以 为孩子提供教育金保障 ,又可以享受一定的保
障和收益。
基金定投
通过定期定额投资基金 ,分散投资风险,长期 持有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根据教育阶段、学校类型 (公立或私立)和预期学 费等因素,设定所需的投 资额度。
规划投资时间
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确 定投资开始的时间和持续 期限,以确保在需要时能 够获得足够的资金。
评估自身条件
分析财务状况
评估个人或家庭的财务状况,包括收入、支出、储蓄和投资等方 面。
了解风险承受能力
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确定合适的投资方式和比例。

中国高等教育资金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资金来源

2.向高等教育需求方和消费者(学生)收费。高等教育 .向高等教育需求方和消费者(学生)收费。 的非义务教育和准公共物品属性决定高等教育的需求方 即学生)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得高等教育的消费。 (即学生)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得高等教育的消费。 目前,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高等教育都实行不同程度的收 收费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资金来源。 费,收费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资金来源。但由于国家也是 高等教育的重要受益者,并有义务维持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的重要受益者,并有义务维持教育公平,因而学 生又不可能承担全部高等教育培养成本(即便是私立高校 生又不可能承担全部高等教育培养成本( 也是这样),应按照成本分担原则、 ),应按照成本分担原则 也是这样),应按照成本分担原则、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 支付原则确定学生收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 支付原则确定学生收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世界各国的通 行做法是,在公立高校, 行做法是,在公立高校,学生缴费一般不超过教育经费的 20%(外国留学生除外),在私立高校,学生缴费一般不 ),在私立高校 (外国留学生除外),在私立高校, 超过教育经费的60%(外国留学生除外)。笔者认为,目 )。笔者认为 超过教育经费的 (外国留学生除外)。笔者认为, 我国高校学生缴费已处于较高水平,不宜再提高。 前,我国高校学生缴费已处于较高水平,不宜再提高。 按照现在的日常运行成本粗略计算, 按照现在的日常运行成本粗略计算,我国理工科人均培养 费用一年约1.5万元 文科每年约1.2万元至 万元。 万元, 万元至1.3万元 费用一年约 万元,文科每年约 万元至 万元。”按 最高不得超过25%计算,那么最高标准也为 计算, 最高不得超过 计算 那么最高标准也为3750元,而现 元 在收费都在4000——5000元 在收费都在 元
我国高校目前获得募款的形式主要是现金捐赠和有形资产捐赠这两种形式在人们经济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高校应通过丰富多彩的募款形式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让捐赠人名利双收在学校与捐款人之间创造出双赢的局面如让捐赠人拥有学校建筑物奖学金乃至院系冠名权等

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分析

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高等教育经费形成了多渠道筹措的基本格局。

多元化下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由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两大块构成,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

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学杂费、社会捐资集资、承接科研课题或与企事业单位进行科研合作所取得的收入、学校贷款和从资本市场上取得的利息收入等,简称为“财、税、费、产、社、基、科、贷、息”。

我们小组查找了《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上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的数据,现对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和结构进行分析。

一、 财政性教育经费变化及原因分析21世纪全球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新时代。

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投资,高等教育由此获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

然而,由图一可以看出,我国在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却趋于下降,自筹经费的比例逐年大幅度上涨。

等教育经费结构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数量上连年增长,且在2006和2007年其所占比例也是继2002年之后首次出现回升的趋势(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全部经费比例,自1993年的82.4%开始逐年降低,至2003年跌破50%,此后自2003年至2005年该部分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至2005年跌至46.02%,而后在2006年开始复苏)。

经过分析,财政性教育经费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 国民收入的分配向个人倾斜, 政府可支配的财力比例在逐年减少。

国民收入的分配明显由原来的“藏富于国”转向于“藏富于民”。

而自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收入虽然大幅增长,但教育经费来源中的政府预算比例却逐年减少,说明当时高校预算内的教育经费很大一部分可能来源于地方政府,教育事业由地方政府主管并负责经费筹措与分配。

教育投入与保障PPT课件

教育投入与保障PPT课件

社会捐 资经费
其 他
2003 年
68.5
4.8
2.3
2004 年
69.9
4.9
2.0
2005 年
71.1
5.2
1.3
0.8
9.3
4.1
0.6
9.2
4.3
0.5
8.4
4.5
1.8 8.3 1.5 7.8 1.3 7.7
2006 年
76.1
5.2
1.0
0.4
5.0
4.6
1.1 6.7
2007 年
特点
82.1
.
8
例:中国2003-2007年义务教育总投入状 况(来源和构成)
1、2003-2007年义务教育总投入持续增加, 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基本未变
——义务教育经费总量:2743亿元- 5046亿 元,增加 2303亿元
——平均年增幅:15.1% ——占教育总经费比例:44%-42%
.
9
2、 2003-2007年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稳步增长
48.16
25.7 51.18
(2)基建拨款
2.45
3.08 2.36
(3)科研经费拨款
1.11
6.07 0.45
(4)其他经费拨款
7.33
2.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 税费
4.35
(1)城市教育费附加
3.46
22.32 5.31 4.93 3.93
(2)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
0.16
0.18
(3)地方教育费附加
5400 5000
小学
4600
经额 4200
(元)
3800 3400

高等学校教育融资34页PPT

高等学校教育融资34页PPT
要的改革之一 ● 成本补偿成为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手段
fees
二、我国高等教育融资发展阶段
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制度变迁
高等教育融资机制的产生 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
国家财政投入为主 融资渠道单一
实行中央财政统一拨款 条块结合 以块块为主等拨款方式
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至今
高等教育融资机制的改革 与探索时期
20C80 挑战
政府财政性拨款总量不足 学费收入增长的可能性受抑制 非制度化决策极易导致寻租行为
地方高校出现债务危机
三、国外经验借鉴
世界各国教育经费数据对比
2010年02月21日 10:48 凤凰网教育
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美国为2684 美元,是中国的63.9倍。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因素 ,我们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 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0%, 是中国的7.44倍。日本为4.28%,韩国为3.01%。 俄罗斯为1.87%,是中国的2.28倍,巴西为2.29% ,是中国的2.79倍。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 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教育投入 也排在末位 。
(高等教育)
● 公共性:教育对整个社会的功能
劳动生产率 科技发展 政治参与等
● 私人性:教育对个人的功能
就业机会 经济收入
● 教育服务的私人性
● 高等教育融资是准公共产品 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
1979年诺贝尔奖获得西奥多.舒尔茨是公认的公认的资本理论构建者。19 60年作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演说,阐述了许多无法用经济理论解释 的经济增长问题,正式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并指出其是当今时代国 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其家庭以学杂费的形式来分担 • 公立大学的学杂费占总收入平均不到20%,但私立大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PPT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PPT

曾经相当长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不交学费的制度, 这不仅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而且致使公民只有较少的 入学机会,有失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同时也不利于激发 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公共财政学的公平问题是指支付者与受益者之间的 适当平衡, 而不交学费的高等教育结果是,高等教育的 直接受益者不承担教育成本,而间接受益者———纳税 人却要为学生背上沉重的负担。此外,对世界上一些国 家和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公共支出的主要受 益者是中高收入群体。这样,免费的或在很大程度上由 政府给予补贴的高等教育成了一种通过税收把穷人的收 入向富人转移的不公平机制。高等教育作为混合产品, 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受教育者以学费形式进行经 费投入显得尤为必要。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万人239132230851223179214466202102188490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在校学生数万人142709134966126561117985110422102430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在校学生数万人964226795885019661797964805991680428605924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预计毕业生数万人32311253113087286821126629625284942324882普通高等学校专科预计毕业生数万人32864983248092332245321117928896152910293普通高等学校毕结业生数万人624733860815655754245531102351194984477907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结业生数万人303847327962292590535245535922567831995944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结业生数万人32088653285336316371285566428627152481963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授予学位数万人29661482707934243586722982208255818205162008年2007年2006年2011年2010年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排他性极强没有通过大学入学资格的人无法享受到正规的高等教育

教育投资来源及构成

教育投资来源及构成

教育投资来源及构成教育投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主要包括国家投资、社会投资和受教育者家庭或个人投资。

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实行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团体和劳动群众多渠道筹集的方针。

(1)国家财政拨款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资,即国家财政拨款,这是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也称主渠道。

①我国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a.国家财政预算内的教育事业经费;b.国家财政预算内的教育基本建设投资;c.国家政府各部门用于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d.国家各种专项资金用于教育的支出;e.国家财政偿还教育外资贷款的支出;f.国家财政其他预算内资金用于教育的支出;g.中央和地方政府机动财力用于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的费用。

②我国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包括以下几个特点:a.我国财政教育拨款最终是来源于国民收入,来自于社会收入部分。

b.我国财政教育拨款由两大部分构成,即教育事业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c.教育事业经费含在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经费项目中,属于社会消费部分,最终构成社会消费基金;教育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属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最终构成社会积累资金。

d.教育事业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分别由人民银行和建设银行支付。

(2)社会集资社会教育集资主要包括:社会用于教育的税收和教育费附加;社会厂矿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提供的资金和劳务等;学校勤工俭学、社会有偿服务,以及校产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教育的开支等。

①用于教育的社会税收。

社会税收用于教育的部分,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社会开征的各种税收直接用于教育;另一部分是国家和社会对教育单位的各种减免税。

②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是扩大地方教育投资来源的主要措施。

③社会集资捐资。

这是我国筹措教育经费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厂矿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集资捐资办学,设立各种教育基金、国内外个人捐资助学等。

(3)学校自身投资学校的自身投资,在中小学主要是勤工俭学收入用于教育的投资,在高校主要是学校的基金收入用于教育的投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公立高等教育投资来源“多元论”
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沈百福通过对地
方教育投资的研究,指出从我国地方教育投资的来源 结构看,各地教育投资来源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并在逐步完善。但是,各来源渠道在教育投资总量上 应占什么样的份额,仍是未解决的难题,并且在这方 面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二)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存在 的问题的剖析
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增多,尽管国家对教育投资总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基数在逐年增加,但其增加的速度赶不上高校扩招
发展的步伐,有限的教育投资仍显得捉襟见肘,教育
经费短缺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难题。要
解决这一问题,有赖于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的来源结
构进行研究和分析。
至今,理论界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做了
许多研究,在此将对这些研究成果做出综述。
(3)马范文,李云等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来源构成的一个最为显著的变化是 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对教育成本补偿的份额明显加大。 1992年我国的经济体制开始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大学 生资助及学费制度也随之发生较大变革,面对教育经 费供给不足的现实,我国需要开辟广泛的教育经费来 源,实行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样化。但从各项来源结构 所占的比例来看,国家财政拨款仍是教育经费来源的 主渠道。各项来源可详见表2:
1.各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职能不完善
(1)杨葆琨、范先佐等人指出首先我国国家高等教育 投资的主渠道不到位,企业、社会团体缺少投资、捐 资教育的热情和意愿,个人尽管近几年开始交部分学 费,却存在民众经济能力承受度的问题。这些是我国 教育投资短缺存在的原因。
(2)曹文等大批学者通过我国与世界其它国家政府教 育投入的对比性研究,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存在着 政府教育投入的增加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不相 适应,政府投入不足与社会投入渠道不畅的问题并存, 总投入不足与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并存。详细比 较可见表2,表3,表4和表5:
互关系。
3.我国公立高等教育投资主要来源结构
根据教育部财务司的统计口径,当前我国公立高等教 育经费来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 (2)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 (3)企业办学经费 (4)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中用于教育
的经费 (5)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 (6)社会捐(集)资经费 (7)学费和杂费 (8)其他教育经费
个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偏低,而且绝大多
数民办高校没有依靠国家财政经费来源,主要是依靠
举办者投入、境外捐款、收取学费、校办产业以及服
务收入等方式,从社会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因此,
本综述研究的对象定位为公立高等教育的投资来源结
构。
2. 公立高等教育投资来源及其结构
公立高等教育投资来源,也可称为公立高等教育投
(2) 刘剑等认为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的高等教育投资 模式容易导致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和社会不平等状 况的进一步恶化。
二、我国公立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 研究成果综述
(一)对我国公立高等教育投资的来源、来源 结构的形成及现状研究
1.公立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为主论” (1)1995年全国人大第八届三次会议通过的《教
育法》,从法律地位确立了我国高等教育以财政拨款 为主,其他多种教育经费筹措渠道为辅的体制。学术 界大多数学者也持这种观点,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投资 来源结构是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渠道为辅。
我国公立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 构研究综述
组长: 李霞 发言人:廖容 组员: 曹思芹 王金利 张丽
内容框架
引言
一、我国公立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相关 概念的界定
二、我国公立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研究 成果综述
三、我国公立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改革 趋势
结束语
引言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随着学校办学规模
资供给,它表明一定水平的公立高等教育投资规模或教
育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来源何处,怎样筹集以及由谁提供。
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投资总体中所含各要素的内
在联系和数量比例。投资来源结构是反应不同来源渠道
投资资金的相互关系及其数量比例。公立高等教育投资
的来源结构是指各种公立高等教育投资来源在整个公立
高等教育投资来源中所占的份额,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相
表3:1995-2001年美国公立高等学校经费来源构成(%)
表4:2001-2004中国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来源构成(%)
表5:1997-2004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例
2.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方面的漏洞
(1)蒲镜彦等学者指出我国已出台的筹措教育经费的 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难以得到全面落实,这是形成近 几年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得不到较好解决的重要原因。
2.公立高等教育投资来源“惟一论”
湖北经济学院教授吴少新认为:从宏观上看,高 校系统似有公立、民办以及民办公助等多元高校。但 是在单个公立高校系统中,并没有一个多元投资主体 和多元所有制下的多元资本结构的公立高校。即使存 在学生成本收费和社会捐助等,这些都不是公立高校 的日常经费筹集,他们并不形成对公立高校资本的所 有权。因此,在公立高校,目前资本形成仍然只有惟 一渠道:即政府公共教育投资。
本资料来源
一、我国公立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相 关概念的界定
1. 公立高等教育
公立高等教育是指国家和地方投入兴办和主管的
高等教育形式,它是与“民办”和“私立”高校相对
的。从高等教育投资的来源是否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
角度分析,可以将我国高等教育分为公立和私立高等
教育两类。由于我国民办高校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整
(2)李云等认为我国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开 始逐步打破国家财政全额负担局面,进入以个人分担 高等教育成本的过渡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来源开 始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和态势。并总结出我国高 等教育经费的六条主要来源渠道:即以财政拨款为主, 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收取学费,发展校办产业,支持社会集资办学和捐资 助学,建立教育基金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思路。 这一点,从我国的教育投资统计资料中可以得到比较 充分的反映,详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