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合集下载

3 细菌的理化性状与代谢

3 细菌的理化性状与代谢

需要
周浆间隙 受体蛋白 离子梯度 透性酶泵 磷酸转 移酶系
能量
高能磷酸 键(ATP) 电势能 高能磷酸键

营养物质的获取实施、完成,必经由生物膜半透性 完成
(三)细菌生长的条件因素

营养物质和能量 适宜的环境因子

营养物质和能量
– 碳源、氮源、水、无机离子、生长因子 – 提供原料、能量

– 肉汤培养基 – 普通琼脂培养基 – 蛋白胨水

增菌培养基(enrichment medium):基础培 养基中加入一些特殊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营 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

迟缓期 (lag phase): 适应、活化期 对数期 (logarithmic phase):迅速生长期,典型性 稳定期 (stationary phase):新生、死亡平衡特征产物积累期

衰亡期 (decline phase):营养少,代谢物蓄积,菌体死亡
细菌群体的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吲 哚 试 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阳 性
乙型副伤寒沙门 氏菌和变形杆菌
H2S试 验
含硫氨基酸 硫化氢 遇铁或铅
硫化物
试尿 验素 酶 对 照 阳 性 阴 性
变形杆菌 (尿素酶)
尿素
氨(碱性)
(2)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A 、具致病作用
1 、热原质(pyrogen) —— G—的内毒素(脂多糖);G+的致热性多糖 致热性 0.001ug/公斤 发热 耐热性 180℃ 2hr 250℃ 30min 去除方法:干烤、高压18磅 3hr、过滤吸附
附:细菌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
摄取营养的 方式
浓度方向 高——低

细菌生理学

细菌生理学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光学性质:细菌为半透明体。。 表面积 带电现象
与染色、凝集、抑杀菌有关系 半透性 渗透压
6
二、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一) 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和碳源的不同, 将细菌分为两大营养类型——自养菌和异养菌。 •自养菌(autotroph):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合成 菌体成分。化能自养和光能自养菌 •异养菌(heterotroph):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合成 菌体成分并获得能量。异养菌包括腐生菌(saprophyte) 和寄生菌(parasite)。
2
基本内容
细菌的理化性状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细菌的人工培养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3
Hale Waihona Puke 一、 细菌的理化性状(一) 细菌的化学组成 成分 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 元素 特有化学组成
4
化学组成

75-90%
5
蛋白质、糖类、脂质 核酸、无机盐
肽聚糖、胞壁酸、 磷壁酸、D型AA、 DAP、吡啶二羧酸
色氨酸
吲哚(靛基质)
+
二甲基氨 基苯甲醛
玫瑰吲哚(红色)
26
(+) (—)
IMViC:常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 吲哚(indol)、甲基红(methyl red) 、VP 及 (citrateutilization)试验的合称. 例如 大肠杆菌为“+ + - -”
产气杆菌为“- - + +”
27
(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

10
营养成分 糖类
功效作用 合成菌体成分;供给能量
氨基酸、蛋白质
合成菌体成分
磷、硫、钾、钠、 钙、镁、铁、钴、 锌、锰、铜等

2017年初级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讲义第3章细菌的生理

2017年初级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讲义第3章细菌的生理

细菌的生理细菌的生理是研究细菌的营养、代谢、菌体各成分的生物合成、生长繁殖与生命活动的规律,以及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一)细菌的化学组成细菌和其他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相似,由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组成。

细菌体内还含有一些特有的化学物质,如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D型氨基酸、脂多糖(LPS)等。

细菌含有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种核酸。

RNA主要存在于胞质中;DNA则存在于染色体和质粒中。

DNA作为细菌的遗传物质,是细菌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卵黄双抗培养基(EPV)细菌的DNA碱基配对是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胞嘧啶(C)与嘌呤(G)。

每种细菌DNA中的G+C含量摩尔百分比有一定范围,变化不大,不受菌龄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故可作为细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1.带电现象细菌的蛋白质和其他生物细胞的蛋白质相似,具有两性解离的性质,当蛋白质分子所带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时,为等电点。

革兰阳性菌等电点低,为pH2~3,革兰阴性菌的等电点稍高,pH为4~5。

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其pH高于细菌的等电点,细菌均带负电荷,尤以革兰阳性菌带负电荷更多。

细菌的带电现象与细菌的染色反应、凝集反应、抑菌和杀菌作用有密切关系。

2.表面积细菌体积虽小,但单位体积的表面积远比其他生物细胞要大。

有利于菌体内外界的物质交换。

3.光学性质细菌细胞为半透明体,当光线照射在菌体上,一部分光被吸收,另一部分光被折射,故细菌悬液呈混浊状态。

菌数越多,浊度越大。

4.半透性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都有半透性,使细菌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二、细菌的营养和生长繁殖(一)细菌的营养1.营养类型根据细菌对营养物质需要的不同,将细菌分为两大营养类型:(1)自营菌:能以简单的无机碳化物、氮化物作为碳源、氮源,合成菌体所需的大分子,其能量来自无机化合物的氧化(化学能),也可通过光合作用而获得(光能),如固氮菌。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3)流动蒸汽消毒法
(4)间歇蒸汽灭菌法 应用:适用于不耐高温的营养物质的灭菌
(5)高压蒸汽灭菌法
应用最广泛,灭菌效果最好 压力—103.4KPa(1.05kg/cm2) 温度—121.3℃ 维持时间—15~20分钟
应用:适用于耐高温、耐潮湿物品的灭菌
相同温度下,湿热的灭菌效力比干热大,原因: 1、蛋白质在有水的条件下,易变性 2、湿热穿透力强 3、湿热存在潜热
3.鉴别培养基 利用细菌分解糖类 和蛋白质的能力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 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底物和指示剂, 通过指示剂的反应不同来鉴别细菌。
如:单糖发酵管、伊红-美蓝琼脂 培养基、克氏双糖铁琼脂等。
4.选择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剂,抑 制标本中的杂菌生长,利于所需细菌的生长。
如: SS琼脂
麦康凯培养基
第六节 细菌的分类
一、分类原则与层次
❖ 原则:传统分类、种系分类 ❖ 层次:界、门、纲、目、科、属、种 ❖ 在细菌中常用属和种、亚种、型(噬菌体
型、血清型、生物型等)
❖ 不同来源的同一菌种的细菌称为该菌的不 同菌株(strain)
❖ 标准菌株或模式菌株:具有某种细菌典型 特征的菌株
❖ 最具权威的:《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殖体(包括结核杆菌)、真菌和大多数病毒 (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
含碘消毒剂:
皮肤黏膜、物体表面等
醇类消毒剂:
3、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灭
细菌芽胞、结核杆菌及某些抵抗力较强的真 菌和病毒 (包括季铵盐类消毒剂(新洁尔灭)、氯己定 (洗必泰)、高锰酸钾等)
皮肤黏膜、物体表面、 地面等
(二)辐射杀菌法
1、紫外线 波长:265~266nm 原理:损伤细菌DNA 特点:杀菌力强、穿透力弱

细菌生理学

细菌生理学

沙门菌、变形杆菌+
Pb2S/FeS黑色沉淀
H2S 试验
(7)尿素分解试验
• 变形杆菌有尿素酶,能分解尿素产氨, 使培养基变碱,以酚红为指示剂则变红, 为+。
• 沙门菌尿素分解试验-。
尿

对照
阳性
阴性




(二)细菌的合成代谢
• 合成代谢的特殊产物 • 致病作用:热原质、毒素或毒性酶类 • 鉴别作用:色素、细菌素 • 治疗药用作用:抗生素、维生素等
+1.5~2.5%琼脂
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观察细菌动力 大量繁殖细菌 细菌的分离和纯化
短期保存菌种
2、按形式不同分类:
固体平板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固体斜面培养基 半固体高层培养基
3、按用途分类:
(1)基础培养基 (2)营养培养基 (3)选择培养基 (4)鉴别培养基 (5)厌氧培养基
• (1)糖发酵试验
• 不同微生物利用糖的能力不同,即使同一种 糖,代谢途径不同、分解终末产物不同。


pH值下降,指示剂改变颜色,
试验+
酸+气
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




(2)甲基红试验(methyl red)
葡萄糖
丙酮酸
各种酸类(甲酸、乙酸、)
pH≤4.5
指示剂甲基红变红,试验+
阳性
阴性
甲 基 红 试 验
4.气体 多数细菌生长繁殖需要O2与CO2 。 O2用以氧化营养物质产生能量,供细菌生长 繁殖之用。 CO2与体内某些有机酸结合参与 三羧酸循环和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大部分 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2即可满足自身需 要,但少数细菌,如布氏菌、脑膜炎球菌等 在初次分离时需提供5%10%的CO2 。

细菌的基本性状

细菌的基本性状

厚度
肽聚糖层数 肽聚糖含量 (占胞壁干重) 磷壁酸
20~80nm
可达50层 50%~80% 有
5~10nm
1-2层 5%~20% 无
外膜
结构

三维空间 (立体结构)

二维空间 (平面结构)
G+菌
G-菌
青霉素
抑制
转肽酶
溶菌酶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3. 细菌的L型 L型细菌:细胞壁缺陷的细菌。 常发生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 根据细胞壁缺陷程度分: 原生质体(完全失去细胞壁,见于G+菌,仅在高 渗环境中存活) 原生质球(细胞壁部分缺损,见于G-菌,在高渗 或非高渗环境中均能存活)
中介体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三)细胞质(cytoplasm) 1.核糖体(ribosome):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超微颗 粒,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胞质颗粒(如:白喉杆菌异染颗粒)
3.质粒(plasmid) 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一段环状闭合的双 链DNA分子。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或高渗环境抑制、杀灭细菌。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4. 半透性
♦ 特点:细菌细胞壁、细胞膜都有半透性, 可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
♦ 意义:有助于细菌吸收营养、排除代谢
产物。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5. 表面积
♦ 特点:细菌细胞个体小,单位体积内表
面积巨大。
♦ 意义:有利于菌体内外物质交换,故细 菌代谢旺盛、繁殖迅速。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 细菌群体生长繁殖的规律:生长曲线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C
吲哚试验
试剂:蛋白胨水培养基
原理:分解色氨酸产生 吲哚,与吲哚试剂形成 红色化合 结果判断: 阳性:上层变红 阴性:不变色 (—) 吲哚试验 (+)
I 大肠埃希菌 产气杆菌 + -
M + -
Vi +
C试验 +
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与医学有关的产物)
利用分解代谢的产物和能量,合成新的物质
合成 产物
back
back
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基:是由人工方法培配置而成的,专供微 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按其营养组成和用途分类:基础培养基、营养培 养基、 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按其物理状态分类: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中
--分离培养
菌落(R型)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学
主要内容: 1.细菌的理化性质;
2.细菌的生长代谢;
3.细菌的人工培养; 4.细菌的分类;
细菌的理化性状
一、化学组成
水: 占细胞总重等 无机离子: 钾、钠、铁、镁、钙等
特有成分: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等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水 蛋白质 糖类 无机盐 脂类 核酸
殖 的 条 件
①对氧气要求:专性需氧菌 微需氧菌 4、对气体要求 兼性厌氧菌 专性厌氧菌 ②对CO2要求: 5% CO2
(六)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细菌以二分裂法进行无性
繁殖,多数细菌每20-30分
钟繁殖一代,少数细菌如结
核杆菌的代时为18-20小时。
• 若以大肠杆菌每20min分裂一次的速度计算, 一个细胞连续分裂48h或144代之后,可以 产生2.2×1043个子细胞,其质量将超过 2.2×1025吨,约为地球质量的3680倍。显 然这种条件是不可能在自然界存在的。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八章 细菌的基本特性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八章 细菌的基本特性

(三)细菌变异的机制
1.基因突变 突变是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不 可逆转的改变,从而导致的遗传性变异。
2.基因转移与重组 遗传物质由一个细菌(供菌)转移 至另一个细菌(受菌)体内的过程,称基因转移。转 移后的基因与受菌体的基因组重新整合在一起称重组, 并使受菌获得某些供菌的特性。基因转移有四种方式:
细菌细胞壁的功能: 1.维持菌体固有形态 2.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的外环境 3.参与菌体内外物质交换 4.决定菌体的抗原性 5.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1)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原核生物细胞 所特有的物质。其结构由聚糖骨架、四链侧链和五肽交 联桥三部分组成。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肽 聚糖结构如图:
(1)转化:供菌游离的 DNA片段被受菌直接摄取,并 与自身 DNA 进行整合重组,使受菌获得某些供菌的生 物学特性。
(2)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将遗传物质 (质粒)从供菌转移给受菌,从而使受菌获得新的生 物学性状。 (3)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遗传 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体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生物 学性状。 (4)溶原性转换: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重 组,导致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利用密闭的蒸汽容器灭菌,通常在 103.4Kpa(1.05Kg/cm2) 蒸汽压力下,容器内温度可达到灭菌目的。凡耐高温、耐湿 热的物品均可用此法灭菌。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效果好,这 是因为:湿热比干热穿透力强;湿热中细菌的菌体蛋白 较易凝固;湿热蒸汽含有大量潜热,能迅速提高被灭菌 物品的温度。
黏附作用; 鉴别细菌。
2.鞭毛 某些细菌表面附着的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帮助运动
鞭毛功能 与致病性有关 鉴别细菌

微生物常见考点总结

微生物常见考点总结

微生物常见考点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微生物的分类及命名1、微生物的分类等级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分类系统是伯杰分类系统。

2、根据微生物的大小、结构和组成不同,分为三大类型:(1)非细胞型微生物:此类微生物无细胞结构,由一种核酸和蛋白衣壳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

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又称朊粒)。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此类微生物由单细胞组成,细胞核分化程度低,无核膜、核仁,染色体为裸露的DNA分子,缺乏完整的细胞器。

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此类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完整的细胞器。

如真菌、单细胞藻类。

3、每种细菌DNA中的G(鸟嘌呤)+C(胞嘧啶)含量摩尔百分比有一定范围,变化不大,DNA(G+C)mol%可以作为细菌分类的一个重要依据。

4、微生物命名由属名和种名组成,中文命名种名在前,属名在后。

拉丁文则相反。

如: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中文名: 种名+ 属名例: 结核分枝杆菌二、微生物的发展1、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微生物。

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3、1929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1940年Florey和Chain将青霉素分离提纯,应用于临床。

5、德国医生郭霍证明了微生物是传染病的致病因子。

第二章细菌的基本性状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1、细菌个体微小,通常以微米作为测量单位。

2、细菌的基本形态有三类:球菌、杆菌、螺形菌。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1、细菌的基本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

2、根据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结构不同,用革兰染色将细菌分为G+和G-两大类。

3、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结构,壁磷壁酸为革兰阳性菌的重要表面抗原,膜磷壁酸为黏附因子。

4、外膜层是革兰阴性菌特细胞壁的特殊成分,从外向内依次是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

微生物学 细菌的生理

微生物学 细菌的生理

气体 根据细菌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要与否, 可以分为四类。
1.专性需氧菌 (obligate aerobe) 具有 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受氢体以 完成需氧呼吸,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如结 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
2 . 微 需 氧 菌 (microaerophilic bacterium) 在低氧压 (5%~6%) 生长最好, 氧浓度>10%对其有抑制作用。如空肠弯曲菌、 幽门螺杆菌。
各类无机盐的功用如下:①构成有机化合物, 成为菌体的成分;②作为酶的组成部分,维持 酶的活性;③参与能量的储存和转运;④调节 菌体内外的渗透压;⑤某些元素与细菌的生长 繁殖和致病作用密切相关。
生长因子 许多细菌的生长还需一些自身不 能合成的生长因子 (growth factor),通常为 有机化合物,包括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 嘧啶等。少数细菌还需特殊的生长因子,如流 感嗜血杆菌需要X、V两种因子,X因子是高铁 血红素,V因子是辅酶I或辅酶Ⅱ,两者为细菌 呼吸所必需。
枸橼酸盐利用 (citrate utilization)
枸橼酸盐利用 (citrate utilization) 试验 当某些细菌 (如产气肠杆菌) 利用铵盐作为唯一 氮源,并利用枸橼酸盐作为唯一碳源时,可在 枸橼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分解枸橼酸盐生成碳 酸盐,并分解铵盐生成氨,使培养基变为碱性, 是为该试验阳性。
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热原质 (pyrogen) 或称致热原。是细菌合 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的物质。热原质即其细胞壁的脂多糖。热原质 耐高温,高压蒸气灭菌 (121℃、20min )亦 不被破坏,250℃高温干烤才能破坏热原质。
毒素与侵袭性酶 细菌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 两类毒素。外毒素 (exotoxin) 是多数革兰阳 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 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内毒素 (endotoxin) 是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解后 游离出来。

病原生物学提纲

病原生物学提纲

病原生物学提纲总论一.绪论1. microorganism的概念?根据微生物大小、结构、组成等,可把微生物分成几大类?特点如何?2. 简述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种类与特征。

二.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形态学1、简述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的种类、概念、特点或功能及临床意义。

2、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G+ 及G- 菌细胞壁结构有何区别?3. LPS plasmid L型细菌中介体异染颗粒的概念4、青霉素和溶菌酶为什么能杀灭革兰阳性菌?三.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1.据细菌对氧需求不同的分成哪几类?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有哪些?在医学上的意义?3.试述细菌的生长繁殖的方式及条件,人工培养细菌的生长曲线的分期的特点及比较?4.试解释热原质、生长曲线、生长因子、生化反应?四.细菌的遗传和变异1. 试述质粒DNA的特征?2. 试比较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区别?3. 试述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4. 试解释变异、转位因子、基因转移、接合、转化、转导、溶原性转换概念。

5.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6. 毒性噬菌体的增殖周期及其噬菌现象和温和噬菌体的溶原性及溶菌性周期,溶原性转换。

五.消毒与灭菌1.名词解释: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2.了解常用的物理、化学消毒方法及使用时注意事项3.紫外线杀菌原理、波长、杀菌特点及注意事项4.下列常用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手术器械、废弃物、微生物学实验用接种环、血清、乳类、空气等六.细菌的感染1、细菌致病机制。

2、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结构和物质。

3、细菌外毒素特点及种类。

4、细菌内毒素的特点、致病作用。

5、正常菌群的致病条件和生理意义。

5、名词解释:菌血症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侵袭力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七.抗细菌感染免疫1.抗胞外菌、胞内菌、外毒素感染免疫的特点?八.细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治1. 标本采集与送检时应注意什么?2.试解释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微生物学检验重点知识归纳总结(超详细)(精华版)

微生物学检验重点知识归纳总结(超详细)(精华版)

绪论1. 微生物的定义与特点一,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 微生物的分类;1. 微生物(microorganism )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洁,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必需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至数万倍才能观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2. 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洁比表面积大,吸取多,转化快繁衍快,代谢强适应强,易变异种类多,分布广1. 微生物类型依据微生物大小,结构和组成不同分为三类型2. 病原微生物的定义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引起动物,植物或人类产生疾病的微生物;3. 医学微生物学的进展简史;.微生物的发觉与讨论(1)列文虎克创造显微镜,最早观看到微生物;微生物学讨论的创始人:巴斯德,科赫,李斯特第一章第一节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形状与结构1.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肽聚糖结构及其化学组成;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分(一)细胞壁化学组成与结构,革兰染色共有组分:肽聚糖特别组分:G+ 菌,G- 菌不同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别组分:磷壁酸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别组分:外膜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2.细胞壁的功能::聚糖骨架,四肽侧链(1)维护细菌固有形状和抗击低渗作用;(2)物质交换作用;(3)屏障作用;(4)免疫作用;(5)致病作用;(6)与细菌药物敏锐性有关;G+ 菌与G- 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细菌细胞膜的结构与真核细胞基本相同,. 细菌细胞膜可形成一种特有的结构,称2.细菌荚膜,鞭毛和菌毛的功能;荚膜:功能:由磷脂和多种蛋白质组成,中介体;但不含胆固醇;有抗吞噬和抗击杀菌物质的杀菌作用,增强细菌的侵袭力,构成细菌致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②具有免疫原性;③鉴别细菌和血清学分型鞭毛:功能:细菌的运动器官菌毛一般菌毛:具有黏附性,与细菌致病性有关;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变异相关3.芽胞结构特点,意义,与消毒灭菌的关系;细菌L 型的形状特点,检验要点;芽胞:某些细菌(主要为革兰阳性杆菌)在肯定条件下,细胞质浓缩脱水而形成一个折光性很强,具有多层膜状结构,通透性很低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L 型细菌:细胞壁缺陷的细菌;常发生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依据细胞壁缺陷程度分:原生质体(完全失去细胞壁,见于原生质球(细胞壁部分缺损,见于G+菌,仅在高渗环境中存活)G-菌,在高渗或非高渗环境中均能存活)4.G+ 菌和G- 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及其意义;其次节细菌的生理细菌的生长条件,生长周期及各期的特点;IMViC 试验的组成及机制;细菌分解及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意义;细菌的生长繁衍(一)细菌生长繁衍的条件1. 充分的养分物质2. 相宜的酸碱度3. 合适的温度4. 必要的气体环境包括:水,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多为~;多数病原菌为35℃~37℃;O2 和CO 2;主要是按细菌对O2 的需要与否,将细菌分为:细菌生长繁衍的规律细菌的繁衍方式:无性二分裂;细菌的繁衍速度:大多数细菌20~30 分钟即可分裂一次;2.细菌的养分类型和养分机制,自氧菌与异氧菌的概念;3.细菌的生长曲线及其特点;(一)能量代谢细菌猎取能量的途径——生物氧化;细菌能量代谢的主要类型:(二)分解代谢检测细菌糖分解产物的常用试验:糖发酵试验,甲基红试验,VP 试验等;检测细菌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产物的常用试验:吲哚(靛基质)试验,硫化氢试验,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等;其他检测细菌分解产物的常用试验:尿素分解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等;第三节细菌与环境1 正常菌群的概念和生理功能;条件致病菌的概念2.正常菌群的生理功能;条件致病菌的概念3.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等概念;高温消毒灭菌法及其应用;二,细菌的掌握(一)基本概念:消毒杀死物体或介质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杀灭物体或介质中所有微生物的方法;无菌无活菌存在的状态;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防腐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衍的方法;4.常用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方法及其应用;噬菌体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其次章真菌的基本性状真菌的概念真菌的分类真菌孢子与细菌芽胞的区分第三章病毒的基本性状病毒的大小病毒的结构病毒的增殖病毒的复制周期第四章微生物与感染细菌致病三大因素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分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全身感染的类型其次篇第五章第一节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技术细菌的检验技术细菌形状检验技术细菌染色的一般程序染色标本检查的一般程序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染色法的原理,方法; 2.革兰染色法【方法】其次节细菌的接种与培育技术调配—溶化—调Ph—过滤澄清—分装—灭菌—检定—储存细菌在各种培育基上的生长现象及观看要点;培育基的概念培育基的分类第三节细菌的生化鉴定技术糖( 醇,苷)类发酵试验,O/F 试验,MR 试验,VP 试验的原理,操作,结果判定要点及其应用;I 试验,C 试验,氧化酶,触酶,血浆凝固酶氢氧化钾拉丝试验及理,操作要领,观看结果要点及其应用;一,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1,糖(醇,苷)类发酵试验KIA 和TSI 的试验原原理:多糖→单糖→丙酮酸→酸性产物→pH ↓ →呈酸性变色(或显现气泡2,O/F 试验(或产气)原理:依据细菌在分解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中对氧分子需求的不同,将细菌分为氧化,发酵和产碱型三类3,甲基红试验原理:细菌发酵葡萄糖,产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生成大量混合酸,使培育pH 下降至以下,加入甲基红后,出现红色反应;为甲基红试验阳性;4,V-P 试验原理: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环境中,乙酰甲基甲醇被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胍基化合物结合,生成红色化合物,是为V-P 试验阳性;5,β-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 )原理:有的细菌可产生β -半乳糖苷酶,能分解邻硝基酚β-D 半乳糖苷(ONPG) 而生成黄色的邻硝基苯酚,该试验也称为ONPG 试验;6,七叶苷水解试验原理:某些细菌能分解七叶苷产生葡萄糖与七叶素,七叶素与培育基中的Fe2+结合后,形成黑色的化合物,使培育基变黑;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2,硫化氢试验硫化氢与培育基中的亚铁盐或铅盐结合生原理:细菌产生酶,分解含硫氨基酸生成硫化氢,成黑色化合物;3,尿素酶试验原理:细菌产生脲酶,水解尿素生成氨和二氧化碳,培育基呈碱性反应4,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使苯丙氨酸脱氨形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与三氯化铁作用,原理:细菌产生苯丙氨酸脱氨酶,形成绿色化合物三,碳源利用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解枸橼酸原理:有的细菌能利用培育基中的枸橼酸盐作为唯独的碳源,盐产生碳酸盐,使培育基呈碱性反应四,酶类试验1,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能将二甲基对苯二胺或四甲基对苯二胺氧原理:某些细菌具有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化生成红色的醌类化合物2,触酶试验继而形成氧分子显现原理:细菌产生的触酶(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放出初生态氧,气泡;3,凝固酶试验(试管法)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凝固酶,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4,凝固酶试验(玻片法)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凝固酶,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5,硝酸盐仍原试验原理:某些细菌能仍原培育基中的硝酸盐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醋酸作用,生成亚硝酸,亚硝酸与试剂中的对氨基苯磺酸作用生成重氮磺酸,再与α-萘胺结合,生成N- α-萘胺偶氮苯磺酸(红色化合物第六章真菌检验技术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检查原就第七章病毒检验技术病毒标本的采集和运输留意事项;第八章细菌对抗菌药物敏锐试验药物敏锐试验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抗菌药物敏锐试验方法纸片扩散法稀释法E-test 法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药物敏锐试验告);(K-B 法和稀释法的原理,方法,结果判定及正确发报第三篇第十章常见微生物鉴定技术需氧和兼性厌氧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的主要形状特点,培育特性,分类依据及分类;病原性球菌标本采集种类,检验鉴定程序,鉴定要点,检验鉴定依据及报告要点;第十一章革兰阴性需氧和兼性厌氧杆菌第一节肠杆菌科概述肠杆菌科细菌:杆菌,多数有鞭毛,菌毛2.发酵葡萄糖,兼性厌氧3.氧化酶阴性4.仍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5.触酶(+)肠道挑选性培育基:麦康凯琼脂,伊红美蓝琼脂,SS琼脂等肠杆菌科抗原:O抗原(菌体抗原),K 抗原(荚膜抗原),H抗原(鞭毛抗原)等肠杆菌科鉴定依据: 1.革兰染色2. 触媒,氧化酶,硝酸盐仍原3.KIA ,MIU ,IMViC , 其他生化反应4.血清玻片凝集(鉴定到种,型或血清型)IMViC 试验:吲哚(I ),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二,埃希菌属形状染色: 1. 短杆菌2. 革兰染色阴性3. 有鞭毛4. 有菌毛培育特性:符合肠杆菌特点EMB——紫黑色有金属光泽乳糖发酵菌落S-S ——桃红色乳糖发酵菌落生化反应:IMViC(++-- )大肠杆菌KIA:A A +-血清型表示法:O:K:HETEC肠毒素:耐热肠毒素(ST)o不耐热肠毒素(L T),65 C30min 被破坏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肠凝结性大肠埃希菌EAECEIEC 毒力测定试验:豚鼠眼结膜试验卫生学标准:每ml 饮水中细菌总数≤100 个,每1000ml 水中大肠杆菌菌群数≤ 3 个,每100 ml 瓶装汽水,果汁中,大肠杆菌菌群数≤三,沙门菌属5 个;对人类有致病性:肠热症;食物中毒;败血症-形状染色:G杆菌;周身鞭毛培育和生化反应:不分解乳糖分解葡萄糖;分解蛋白质,产生H2S伤寒沙门菌菌落特点(EMB,MA C):无色透亮菌落伤寒沙门菌菌落特点(SS):无色透亮或半透亮,中心黑色菌落伤寒沙门菌KIA:K A-+标本实行:第1-2W,血,骨髓;第2-3W,粪便,尿;全程取骨髓肥达反应: 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H 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H 抗原与病人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用以帮助诊断肠热症;TO≥1:80,TH≥1:160;PA,PB 均≥1:80 才有意义;动态观看:双份血清抗体四倍上升有诊断意义四,志贺菌属形状染色:符合肠杆菌特点,有菌毛,无鞭毛,无动力是本菌与其它肠道致病菌主要区分点培育特性:肠道鉴别培育基上的无色透亮,乳糖不发酵菌落抗原分类:依据O抗原分4 群,40 余型,我国常见 B 群A 群——痢疾志贺菌群——福氏志贺菌BC群——鲍氏志贺菌群——宋氏志贺菌D培育和生化反应:不分解乳糖分解葡萄糖菌落特点(EMB,MA C):无色透亮菌落KIA:K A--MIU:---外毒素: A 群(Ⅰ,Ⅱ型)产生志贺毒素(ST)有3 种生物活性1. 肠毒素:类似ETEC毒素,霍乱肠毒素作用——水样泻2. 细胞毒性:对人肝细胞,肠黏膜细胞有毒性,引起变性坏死3. 神经毒性:损耗动物神经系统(麻痹,死亡)快速诊断:荧光菌球试验;协同凝集试验六,变形杆菌属形状染色:有周鞭毛培育特性:扩散生长,有迁徙生长现象;在培育基中(含5%琼脂)加入%石炭酸就形成单个菌落;肠道挑选性培育基上形成无色透亮菌落变形杆菌KIA:K A+ +MIU:+ +/- +八,耶尔森菌属历史:三次世界性大流行,是我国重点监控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形状染色:G 球杆菌,两极浓染培育特性:一般培育基,生长缓慢,24-48h ,R 型“破草帽”状菌落菌落特点(EMB,MA C):无色透亮菌落甲类烈性传染病:鼠疫(黑死病)常见临床类型:腺鼠疫,败血型鼠疫,肺鼠疫标本采集:临床标本(淋巴结穿刺液,血液或痰标本);非临床标本(尸检取病变组织,鼠标本应严格消毒体表,再进行采集)其次节弧菌科一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或直杆状的革兰阴性细菌;具有一端单一鞭毛,运动快速;弧菌科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水中最为多见弧菌属(一)霍乱弧菌霍乱弧菌的疫源地:印度恒河三角洲(O1群,古典生物型);印尼苏拉威西岛(O1群,埃托生物型);孟加拉湾(O139 群)已发生七次世界性的霍乱大流行:均由霍乱弧菌的O1群引起,前六次为霍乱弧菌的古典生物型,第七次为埃尔托生物型形状:新从患者标本中分别出的细菌革兰染色阴性,弧形或逗点状;在患者“米泔水”样便中,可呈头尾相接的“鱼群”样排列;菌体一端有鞭毛,悬滴观看时呈“穿梭”样运动培育特性:养分要求不高,故用Ph8.4-9.2 碱性培育基;分别(挑选)能在无盐培育基中生长(区分其它弧菌);在的碱性胨水中经35℃4~6h 增菌后可在液体表面大量繁衍形成菌膜抗击力:较弱;水源性传播,水性爆发;怕酸,正常胃酸4min霍乱肠毒素(C T):最猛烈的致泻毒素吐泻期:猛烈吐泻,米泔样免疫力:病人愈后可获得坚固免疫O1 群霍乱弧菌的O 抗原:由A,B,C 三种抗缘由子组成;通过不同组合可形成三个型别:由AB组成小川型,AC组成稻叶型,ABC组成彦岛型常用的挑选性培育基:1. 硫代硫酸盐- 枸橼酸盐- 胆盐- 蔗糖(TCBS) 琼脂平板:霍乱弧菌发酵蔗糖产酸,菌落呈黄色2.4 号琼脂,庆大霉素琼脂:生长并将培育基中的碲离子仍原成元素碲, 形成灰褐色菌落中心3. 能在无盐培育基上生长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的区分试验:羊红细胞溶血;鸡红细胞凝集;V-P 试验;多粘菌素 B 敏锐试验;Ⅳ组噬菌体裂解;Ⅴ组噬菌体裂解标本采集和运输:在发病早期,尽量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取患者“米泔水”样便,亦可实行呕吐物或尸体肠内容物,或实行肛门拭子;标本应防止接触消毒液;实行的标本最好就地接种碱性胨水增菌;不能准时接种者可用棉签挑取标本或将肛门拭子直接插入卡-布运输培育基中动力和制动试验:直接取“米泔水”样便,制成悬滴( 或压滴) 标本后,在暗视野或相差显微镜下直接观看呈穿梭样运动的细菌;同法重新制备另一标本涂片,在悬液中加入 1 滴不含防腐剂的霍乱多价诊断血清( 效价≥1:64) ,可见最初呈穿梭状运动的细菌停止运动并发生凝集,就为制动试验阳性快速诊断:将标本接种于含有霍乱弧菌荧光抗体的碱性蛋白胨水中,经37℃4~6h,如有霍乱弧菌,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发荧光的菌球;本法适用于做大量标本的初筛SPA协同凝集试验:以霍乱弧菌IgG 型抗体与SPA阳性葡萄球菌结合作为试剂,与米泔水样便或增菌液作玻片凝集,立刻显现明显凝集者(+++)为阳性粘丝试验:将%去氧胆酸钠水溶液于霍乱弧菌混匀制成深厚菌液,1min 内悬液由混变清,并变得粘稠,以接种环挑取时可以拉出丝来(二)副溶血性弧菌具有嗜盐性形状: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极单毛)培育特性:在无盐培育基上不能生长,最适合生长的氯化钠浓度为 3.5%,超过8%不能生长TCBS琼脂平板: 蔗糖不发酵而呈蓝绿色菌落第三节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一大群不发酵葡萄糖或仅以氧化形式利用葡萄糖的需氧或兼性厌氧,无芽胞的革兰阴性杆菌一,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疾病:条件致病菌;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大面积烧伤创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生物学特性:革兰阴性,长短不一,单鞭毛,氧化酶阳性生长温度:25~42℃分别培育与鉴定: 1. 血平板上毛玻璃样,金属光泽,生姜味2. 可产生多种色素:荧光素与绿脓素血琼脂平板:透亮溶血环O/F 试验:氧化型第四节其他革兰阴性苛氧菌一,嗜血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疾病:原发化脓性感染及继发性感染,包括脑膜炎,鼻咽炎,关节炎,心包炎,鼻窦炎及中耳炎等生物学特性:革兰阴性短小球杆菌分别培育:需要X,V 因子;养分要求高,血琼脂平板培育基,巧克力琼脂培育基菌落特点:巧克力琼脂培育基, 小,无色透亮菌落卫星现象: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起培育时,靠近葡萄球菌菌落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远离葡萄球菌菌落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小四,布鲁菌属传染源:病兽,以羊,牛,猪多见传播途径:病兽的组织,尿,乳液等通过人体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易感人群:发病以青壮年为主,从事兽医,皮毛加工,屠宰的工人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及全身乏力,疼痛微生物特性:革兰阴性短小球杆菌培育特性:需氧菌,养分要求较高;生长缓慢(5~7 天)第十二章革兰阳性需氧和兼性厌氧杆菌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白喉棒状杆菌+形状与染色: G瘦长微弯的杆菌;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常排列呈V,L,X 等文字形;异染颗粒——形状上的鉴别特点培育特性:养分要求高,吕氏血清斜面或鸡蛋斜面亚碲酸钾BAP:挑选鉴别培育基,黑色菌落——鉴别依据毒力试验: 1. 体外法:琼脂平板毒力试验(Elek 平板毒力测定);SPA协同凝集试验;对流电泳2. 体内法:用豚鼠作毒素革兰阳性需氧芽胞杆菌属- 抗毒素中和试验其次节炭疽芽胞杆菌临床意义:炭疽是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等炭疽毒素:爱护性抗原,致死因子,水肿因子传染源:患病食草动物及其制品或被污染物传播途径: 1. 接触——皮肤炭疽食用——肠炭疽2.吸入——肺炭疽3.+形状染色: 致病菌中最大的G杆菌;两端平切,竹节状;有毒株可有明显荚膜芽胞: 1. 椭圆形,小于菌体,位于菌体中心2. 多在有氧条件下形成,25~30℃,在培育基中,土壤内,动物尸体解剖后暴露在空气中,都易形成芽胞3. 在活体或完整未解剖尸体内不形成芽胞,尸体严禁解剖培育特性: 1. 一般培育基上卷发状菌落:12~15h 不溶血,18~24h 稍微溶血3. 肉汤:絮状沉淀生长4. 明胶:37℃18~24h 表面液化成漏斗状,由于细菌沿穿刺线向四周扩散形成倒松树状;5.NaHC O3BAP:有毒株-- 黏液型菌落,挑取时呈粘丝状( 鉴别要点)无毒株—粗糙型菌落抗原构造: 1. 菌体多糖抗原:与毒力无关,耐热,耐腐败,长时间煮沸仍能与特异性抗体发生环状沉淀反应(Ascoli 热沉淀反应),特异性不高,可作追溯性诊断2. 荚膜多肽抗原:荚膜肿胀试验,对本菌鉴定有意义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死于败血症的动物,严禁宰杀和解剖,可消毒皮肤后割取耳朵,舌尖采集少量血液串珠试验: 炭疽芽胞杆菌在每毫升含有0.05-0.5U 青霉素的培育基中,可发生形状变异,形成大而匀称的圆球状并相连如串珠状第十三章分枝杆菌属分枝杆菌是一类瘦长略带弯曲的杆菌,含有分枝菌酸,有分枝生长的趋势而得名;具有抗酸性,故又称抗酸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疾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损耗的皮肤等多途径感染机体,引起多种脏器的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为多见致病物质:荚膜,脂质和蛋白质等菌体成分免疫性:有菌免疫或称传染性免疫,细胞免疫在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微生物特性: 1. 分枝状,略带弯曲的抗酸杆菌,抗酸性染色法染色后结核分枝杆菌呈红色,背景呈蓝色2. 专性需氧,养分要求较高,最适生长温度为35℃,生长缓慢, 2 ~5w 才显现肉眼可见的如菜花样粗糙型菌落;结核菌素试验:纯蛋白衍生物(PPD),注入皮内后如受试者已感染结核,就结核菌素与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形成迟发型超敏反应性炎症机体抗结核免疫特点:传染,免疫,超敏反应共存第十四章厌氧性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的形状特点,培育特性;厌氧性细菌的检验鉴定要点和报告方式;第十五章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第一节螺旋体螺旋体:是一种瘦长,松软,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钩端螺旋体所致疾病: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与储存宿主: 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为主要储存宿主传播途径: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含菌尿液污染的水源),血液传播,垂直传播生物学特性: 1. 螺旋一端或两端呈钩状2. 有两根周浆鞭毛,运动活泼-3. G,但不易着色,镀银染色成棕褐色梅毒螺旋体所致疾病:梅毒1. 先天性:母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2. 获得性:性传播获得性梅毒临床分期:分为三期1. Ⅰ期(初期)梅毒:感染后 3 周左右局部显现无痛性硬下疳,感染性极强;2. Ⅱ期梅毒:发生于硬下疳显现后2~8 周,全身皮肤,粘膜常有梅毒疹,全身淋巴结肿大3. Ⅲ期(晚期)梅毒:发生感染 2 年后,病变可波及全身组织和器官;基本损害为慢性肉芽肿;病损内螺旋体少但破坏性大-生物学特性:G,但不易着色,镀银染色呈棕褐色;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微生物学检查:标本:Ⅰ,Ⅱ期梅毒取下疳渗出液,梅毒疹渗液或淋巴结穿刺液;先天性梅毒取脐血其次节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形状上呈多样性,可通过细菌滤器,能在无生命培育基中生长-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因其生长后能形成分枝长丝,故命名为支原体;G,但不易着色,Giemsa 染色呈淡紫色;油煎蛋样的菌落所致疾病:支原体肺炎冷凝集试验: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患者血清中显现冷凝集素,能在0-4 ℃条件下凝集人红细胞(37℃时却无此效应);此凝集试验为非特异性的,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帮助诊断试验衣原体:是一类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具有特殊发育周期,且能通过细菌滤器的,介于立克次体与病毒之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第一胜利分别鉴定出沙眼衣原体:我国学者汤飞凡于1956 年能引起人类疾病的衣原体:主要有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立克次体:是一类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G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引起斑疹伤寒,恙虫Q病,热等传染病的病原体;与节肢动物关系亲密,大多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反应(外斐反应):大部分立克次体与一般变形杆菌某些菌株(X19,X k,X2)的Weil-Felix菌体抗原有共同的抗原成分,故可用这些变形杆菌的菌体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应,诊断立克次体病;第十六章常见真菌1.真菌的概念,生物学性状;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检查原就;皮肤癣真菌,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的形状特点及微生物学检验;2.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检查原就;皮肤癣真菌,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的形状特征及微生物学检验;第十七章常见病毒第一节呼吸道病毒1.正粘病毒(流感病毒)的结构,型别,抗原变异与流行的关系;微生物学检验;2.正粘病毒(流感病毒)的型别,抗原变异与流行的关系;其次节肝炎病毒1. HAV ,HBV ,HCV ,HDV ,HEV 五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验;2.乙肝五项的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第三节逆转录病毒HIV 的微生物学检验;1. HIV 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与防治原就;2.HIV 的生物学特性;第四节其他病毒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出血热病毒,狂犬病毒,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以上病毒的微生物学检验;2.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出血热病毒,狂犬病毒,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第五节肠道病毒1.肠道病毒的共性,种类;2.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微生物学检验;第十八章临床常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临床常见标本采集及运输,检验程序,报告方式,血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痰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2.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细菌学ppt课件

细菌学ppt课件

3 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
3.1 营养物质:
水:70-90% 无机盐: 碳源: 氮源: 生长因子:细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 如:维生素、嘌呤、嘧啶、氨基酸。 流感嗜血杆菌: X因子(高铁血红素);V因子(辅酶Ⅰ或Ⅱ)
3.2 酸碱度(pH):
3.3 温度:
3.4 气体环境:氧气、二氧化碳
需氧菌(aerobe):
2.1.1.3 外膜 G-细菌在肽聚糖层外面还有三层结构
脂蛋白: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 外膜 脂质双层
类脂A 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无特异性 脂多糖 核心多糖 有属或组的特异性
寡糖重复单位 由3-5个单糖组成, 有种或型的特异性
脂质双层 是G-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占细胞壁干 重的80%,结构类似细胞膜,为液态的脂质双层, 又称外膜。
2.2.4.芽孢(endospore or spore): 定义 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胞浆脱水浓缩,在菌体 内形成的多层膜状结构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称为 内芽孢。简称芽孢,以别于真菌在菌体外形成的孢 子。 形成条件 缺乏营养物质(尤其是C,N,P元素不足),有 害代谢产物堆积。例外:苏云金杆菌形成芽孢则要 求适宜的生长条件。 性质 休眠状态,不是繁殖方式,不是细菌的特殊结构 。
质粒: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双股环状DNA 携带某些遗传信息,控制某些遗传性状 R质粒(resistance plasmid): 耐药性质粒 F质粒(fertility plasmid): 致育性质粒 Vi质粒 (virulence plasmid): 毒力质粒
2.1.4 核质(nuclear material)
2.2.2 鞭毛(flagellum) 定义:为附着在某些菌体上的细长而 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种类:单毛菌:如霍乱弧菌

01.2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01.2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死亡数超过活菌数,菌体自溶
stationary
lag phase log logarithmic phase stationary phase decline phase lag
decline
对数期细菌的大小、形态、生物活性最典型 稳定期形成外毒素、抗生素、芽胞等
培养
• 培养基:根据营养组成和用途
3. 细菌的繁殖方式与生长曲线 4. 细菌的生化反应及常见类型
细菌的生理
细菌的物理性质 1. 光学性质:半透明,用比浊法估计数量 2. 表面积相对较大 3. 带电现象:pI<7,中性溶液中带负电 G+:pI=2-3;G-:pI=4-5,G+与碱性染料结合更紧密 4. 半透性:细胞壁与细胞膜均为半透膜 5. 高渗透压:G+:20-25;G-:5-6 细菌的化学组成
甲基红试验
V-P试验
中为阴性对照
右侧为阳性(红色)
左侧为阳性(红色)
右侧为阴性对照
常见的生化反应
Summary
对 糖 的 发 酵 其 他 试 验
VP试验 甲基红试验
单糖发酵试验
对 蛋 白 质 的 发 酵
吲哚试验 硫化氢试验
尿素酶试验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本 节 要 点
1. 细菌的物理性状 2. 何谓菌落与热原质?
• 命名法—拉丁双名法
属名 种名 种名 属名
Staphylococcus aureus
金黄色 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
S. aureus
Escherichia coli E. coli
泛指某一属细菌,不特指其中某个菌种
• 属名后加sp. (单数)或spp. (复数)
• e.g., Salmonella sp. 表示沙门菌属中的细菌

微生物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学

微生物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学

细菌类型 生长范围 最适生长温度 嗜冷菌 -5~30℃ 10~20℃ 嗜温菌 10~45℃ 20~40℃ 嗜热菌 25~95℃ 50~60℃
26
3.氢离子浓度(pH)
H+影响代谢过程酶活性,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多 数细菌最适pH7.2-7.6。 每种细菌都有一个可生长的pH范围,以及最适生长pH。 嗜中性细菌生长的pH范围是6.0~8.0 嗜酸性细菌最适生长pH可低至3.0 嗜碱性细菌最适生长pH可高达10.5。 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7.2~7.6,在宿主体内极易生存; 个别细菌如霍乱弧菌在 pH8.4-9.2 生长最好 , 结核分枝 杆菌生长的最适pH为6.5-6.8.
系列生化反应。
5
(二)、无机盐:
占细菌重量的2%~3%; 常量营养元素:
P、 K、 Ca、 Mg、 Na、Cl、 S等 微量营养元素: Cu、 Fe、 Zn、 Mn、 Si、Al、Co等。 作用: 构成菌体成分 作为酶的组成部分,维持酶的活性 调节渗透压
6
(三)、有机物
1.蛋白质和含氮化合物:
第二章 细菌生理学
细菌的生理活动包括摄取和合成营养物质, 进行新陈代谢及生长繁殖。整个生理活动 的中心是新陈代谢,细菌的代谢活动十分活 跃而且多样化,乃至繁殖迅速是其显著的特 点。
研究细菌的生理活动不仅是基础生物学科 的范畴,而且与医学、环境卫生、工农业生 产等都密切相关。
1
2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4)化能异养菌:能量来源于化学反应,以有机物作为碳源。
病原菌
33
腐生型:利用无生命的有机物获得营养物质 寄生型:从活的寄生体内获取营养物质。
中间类型(兼性腐生或兼性寄生)如大肠杆 菌。

细菌

细菌
1878年,法国外科医生塞迪悦(Charles Emmanuel Sedillot,1804-1883)提出“微生物”来描述细菌细 胞或者更普遍的用来指微小生物体。
因为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用肉眼无法看见,需要用显微镜来观察。1683年,安东·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 e e u w e n h o e k , 1 6 3 2 - 1 7 2 3 ) 最 先 使 用 自 己 设 计 的 单 透 镜 显 微 镜 观 察 到 了 细 菌 , 大 概 放 大 2 0 0 倍 。 路 易 ·巴 斯 德 (Louis Pasteur,1822-1895)和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指出细菌可导致疾病。
发现
1683年,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mhoek,1632-1723)在一位从未刷过牙的老人牙垢上观 察到了细菌,当时的人们认为细菌是自然产生的,即自然发生论。
1828年,细菌这个名词最初由德国科学家埃伦伯格(Christian Gottfried Ehrenberg,1795-1876)提出, 用来指代某种细菌。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βακτηριον,意为“小棍子”。
简介
细菌的个体非常小,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菌只有0.2微米长,因此大多只能在显微镜下被看到。细菌一般是单细 胞,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细胞骨架以及膜状胞器,例如线粒体和叶绿体。基于这些特征,细菌属于原核 生物(Prokaryote)。原核生物中还有另一类生物称作古细菌(Archaea),是科学家依据演化关系而另辟的类 别。为了区别,本类生物也被称为真细菌(Eubacteria)。
5.渗透压 细菌体内含有高浓度的营养物质和无机盐,一般G+菌的渗透压高达20~25个大气压,G-菌为 5~6个大气压。细菌所处一般环境相对低渗,但因有坚韧细胞壁的保护不致崩裂。若处于比菌内渗透压更高的环 境中,菌体内水分逸出,胞质浓缩,细菌就不能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对气体要求
兼性厌氧菌 专性厌氧菌
细菌的基本性状②--细对菌的C生理O2要求: 5% CO2
(六)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细菌以二分裂法进行无性 繁殖,多数细菌每20-30分 钟繁殖一代,少数细菌如结 核杆菌的代时为18-20小时。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 若以大肠杆菌每20min分裂一次的速度计算, 一个细胞连续分裂48h或144代之后,可以 产生2.2×1043个子细胞,其质量将超过 2.2×1025吨,约为地球质量的3680倍。显 然这种条件是不可能在自然界存在的。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学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主要内容: 1.细菌的理化性质; 2.细菌的生长代谢; 3.细菌的人工培养; 4.细菌的分类;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细菌的理化性状
一、化学组成
水: 占细胞总重量75%-90% 有机物: 碳、氢、氮、氧、磷、硫等 无机离子: 钾、钠、铁、镁、钙等
衰老 产生外毒素 不用于研究 抗生素,芽胞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细菌生长曲线意义
• 迟缓期:细菌代谢活跃,但不繁殖。 • 对数期:细菌快速繁殖,数目呈几何级数
增加;细菌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最典 型、对抗生素最敏感。 细菌鉴定选用此期为佳。 • 稳定期:活菌数和死菌数几乎相等,代谢 产物形成较多。 • 衰亡期:细菌总数下降,代谢逐渐停滞。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细菌在适宜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过程有规律性,
在坐标图上可绘制出一条生长曲线。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规律
迟缓期 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
(lag phase)(logarithmic phase )(stationary phase )(decline phase )
称:细菌的生化反应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 附:硫化氢(H2S)试验 • 试剂:含有胱氨酸及
醋酸铅(或硫酸亚铁) 的培养基 • 原理:凡能分解含S氨 基酸细菌,可产生H2S, 与铅/铁离子结合后产 生黑色沉淀 • 结果判断: • H2S阳性 有黑色沉淀 • H2S阴性 无黑色沉淀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特有成分: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等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二、物理性状
光学性质 半透明
体表面积 体积小、表面积大
带电现象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pI pI
2~3 4~5
中性环境带负电荷
其带电现象与染色反应、凝集反应、抑菌和杀
菌作用等密切相关。
半透性
细胞壁、膜有半透性
渗透压
革兰阳性菌 20~25大气压 革兰阴性菌 5~6大气压
(二)细菌的营养类型
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和碳源的不同,细菌分为两大营养类型。
1. 自养型 2. 异养型 腐生型;寄生型。
病原菌都是异养菌。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三)细菌的营养物质
• 水:重要溶剂 • 碳源(糖):菌体成分、能源 • 氮源(氨基酸、蛋白胨):菌体成分原料 • 无机盐:菌体及酶的组分、能量储存及转运、
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与医学有关的产物)
利用分解代谢的产物和能量,合成新的物质
合成 产物
与致病性有关的合成代谢产物
热原质
毒素和侵袭性酶
用于细菌鉴定的合成代谢产物
细菌素
维生素
可被人体利用的合成代谢产物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细菌各个生长时期的比较
生长特点 迟缓期 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
维持时间
1-4h
8-18h
24h左右 24小时之后
活菌数量 稳定增加少 对数增长 维持平衡 逐步减少
生长速率 细胞代谢
适用范围
迟缓 非常活跃
培养初期
最大速率 活性高 而稳定 形态、染色 药物敏感 保存菌种
速率降低 死亡增加 活性稳定 活性降低,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细菌的生长代谢
(一)细菌的能量代谢:生物氧化
1. 发酵:以有机物为受氢体
基本途径:糖酵解途径 (Embden- Meyerhof parnas, EMP),厌氧途径
1葡萄糖 2丙酮酸
2ATP+2NADH2
2. 需氧呼吸:以无机物为受氢体
1葡萄糖 CO2+H2O+38ATP 3. 厌氧呼吸: 1葡萄糖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2ATP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七)细菌的代谢产物
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特点: 1. 代谢活跃;
2. 代谢类型多样化。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1.细菌分解性代谢产物及生化反应
细菌种类不同——细菌酶不同——分解物质能力不 同——代谢产物不同——鉴别作用
根据细菌具有不完全相同的酶, 能分解不同营养物质, 及产生不通代谢产物的特点, 借以区别和鉴别细菌种类的生化试验
C:发酵、产酸产气 +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AB C
吲哚试验 试剂:蛋白胨水培养基 原理:分解色氨酸产生 吲哚,与吲哚试剂形成 红色化合 结果判断: 阳性:上层变红 阴性:不变色
(—) 吲哚试验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
大肠埃希菌 产气杆菌
IM ++ --
Vi C试验 -++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H2S试验阳性
常见的生化反应

VP试验


甲基红试验
发 酵
糖发酵试验



吲哚试验

的 发
硫化氢试验

其 他
尿素酶试验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 附:单糖发酵试验 • 试剂:含不同单糖的蛋
白胨水培养基 • 指示剂-溴甲酚紫 • 内置一小倒管(观察有
无气体产生)
结果判断:
A: 不发酵 - B:发酵、产酸 +
高浓度
三个主动转运系统:
1. 依赖于周浆间隙结合蛋白的转运系统 2. 化学渗透驱使转运系统 3. 基团转移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①水
五、
②碳源

1、营养物质 ③氮源

④无机盐

⑤生长因子 有些细菌需要
长 2、温度 37℃

3、P气要求:专性需氧菌

微需氧菌

调节渗透压与繁殖及致病相关 •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细菌生长必需,而
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 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等 流感嗜血杆菌 X因子(高铁血红素)
V因子(辅酶Ⅰ或Ⅱ)
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四)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
被动扩散: 高浓度 浓度梯度 低浓度
主动运输:低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