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看待余华的先锋创作中技法
浅析余华《活着》艺术特色
浅析余华《活着》艺术特色摘要: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运用独到的“局外人”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在面对历史大变局下,以徐福贵为代表的中国底层百姓一生中的坚韧和无奈、求生意识与苦难意识。
其中,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有力地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塑造、勾勒出历史背景下的世情百态以及留给读者探讨的多元化主题。
本文将以作者角度分析论证《活着》的艺术特色,并结合阅读感受与文本内容加以解读关键词:“局外人”视点;象征;主题多元一、“局外人”视角的独特作用在文学作品中,但凡拥有独特视角创作的作品都会在文学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活着》则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视点对故事加以叙述。
小说中的“我”是一位民间采风人,偶遇到主人公老者福贵,客观地以“零度写作”的叙述方法再现其所述的苦难的人生经历:少爷福贵挥霍无度败光家产从地主变为贫农、气死父亲之后,心生忏悔继而发生转变成为了一个有醒悟与改变的人。
在他转变的人生中妻子、儿子、女儿、女婿以及外孙接连死去,而他则是以一个目送的姿态去见证世事变迁,不失坚忍地活着。
整个叙事的主导是福贵,他在用朴实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人生,而在叙述的关键处不时穿插“我”的见解与体会。
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融入于这个故事,不至于产生单纯以福贵的角度叙事而出现的牵强与虚构之感,进而增加了故事本身的客观存在的特征此外,“局外人”的视角更有利于架构一种历史空间,让读者不至于产生一种疏离感。
进而在浓厚的历史感、时代感中深层探讨生与死之间,互为依存的复杂关系,以及发掘人物背后所蕴含的人性。
从而使作品所表现的人性内容更加富有底蕴、引人思考。
此外客观、冷静的叙事风格也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并可以此激发出悲悯这一主题。
“局外人”视角的另一个好处是以小见大,借一个时代的缩影来管中窥豹,以个体来展现整个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百态,而历史感也是由此而来二、象征意味的叙述方式余华在《活着》的全书中多次运用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是连接文章主旨与内容的桥梁,作者在不直接点明文章主旨的前提下,对读者进行深层次的心理引导,便是象征的精髓。
从《活着》看余华写作风格的转型(中文系本科论文)
从《活着》看余华写作风格的转型(中文系本科论文)从《活着》看余华写作风格的转型xxx(xxxxxxx中文系05级汉本3班)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华的小说创作开始由先锋写作向现实写作转型。
这一转型在整个先锋文学寻求突围的大背景下,具有一定代表性。
他将前期揭示“人性恶”的主题转到诠释“人性善”,体现了他对“人”的关注点的转移。
不仅如此,小说趣味性和故事性的增强,加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对现实和历史的反思,还增强了作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活着》是余华这一转型的标志性作品。
关键字:余华;写作风格;转型80年代中后期,马原、洪峰、余华、苏童、叶兆言等青年作家纷纷登上文坛,他们以独特的话语方式进行小说文体形式实验,被评论界冠以“锋派”称号。
毋庸置疑,先锋派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
“他们改写了当代中国小说的一系列基本命题和小说本身的定义。
”从肇始之初的“先锋实验小说”到所谓的“返璞归真”,先锋派的作家们走出了一条饶有意味的文学创作之路。
①P3-4马原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首次突破了传统小说重点在于作品内容的模板,将叙事置于故事之上,开始对小说叙事技法进行探索,由热衷于“写什么”变为探讨“怎么写”,先锋文学由此拉开帷幕。
然而先锋作家们将着力点锁定在“怎么写”这个单一方向上,以至不可避免的走向“语言的狂欢”,它在使创作者获得语言快感的同时也付出了文本意义丧失的沉重代价。
②P95-97到了90年代,苏童、余华先后发表了《米》、《妻妾成群》、《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小说,预示着先锋小说作家开始关注人物命运,并以较为平实的语言将小说人物生活展现,表现出现实主义的锋芒。
在现实主义的写作中,作品侧重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其不仅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性,而且具有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同时在主题中还贯穿了人道主义思想。
探究余华先锋小说《存活》
探究余华先锋小说《存活》《存活》是余华的一部先锋小说,通过对一个丧失亲人的男子的生活进行描写,探索了生存的意义和人性的本质。
本文将对这部小说进行探究。
首先,小说通过描写男主角的生活经历展现出生存的重要性。
男主角在丧失妻子和儿子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但他仍然努力生活下去。
小说通过描述他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示了生存的困难和挑战。
这种描写使读者产生了对生存的思考和反思,引发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存意义的思考。
其次,小说通过男主角与其他人的互动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
在小说中,男主角经历了与各种人物的交流和冲突。
与亲人、邻居、陌生人的互动中,人性的复杂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中有善良、有恶意,有关心和帮助他的,也有歧视和排斥他的。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刻画,小说呈现了人性的多样性和矛盾性,引发了读者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此外,小说还通过男主角的思考与支撑他生活的展现了人的精神面貌。
男主角在丧失亲人后经历了失落和绝望,但他仍然寻找着生活的意义。
他尝试通过回忆和思考,寻找自己与亲人相处的意义,也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积极面对生活的精神,使他能够在悲痛中继续前行。
小说通过展现男主角的内心世界,呈现了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勇敢,给予读者一种鼓舞和启示。
综上所述,余华的先锋小说《存活》通过对一个丧失亲人的男子的生活进行描写,探索了生存的意义和人性的本质。
这部小说通过描绘生活的困难和挑战、展示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展现人的精神面貌,引发了读者对生存和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它呈现了余华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能力,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学作品。
浅谈XXX先锋小说《活着》
浅谈XXX先锋小说《活着》作家的创作状态往往像一艘在大海中颠簸的航船,不断地在浪尖和谷底中前行。
XXX也不例外。
在1995年前后,他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微妙的时期。
1997年,XXX做出了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来说是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
然而,实际上这一决定在1995年就已经注定了。
当时,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XXX和XXX也做出了类似的决定。
XXX宣布放弃先锋小说,成为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当时他刚刚完成了另一部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
这部作品与XXX早期的作品有相当明显的变化。
然而,XXX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是轰动一时的《活着》。
因此,《活着》可以看作是XXX创作的一个过渡。
它证明了一个真理:写作需要天赋。
XXX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
然而,另一个真理是写作不能完全依靠天赋。
XXX的先锋性写作在1995年左右彻底陷入低潮。
从这个角度看,《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
不过,作者自己可能不同意这个观点。
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随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
XXX可能像孩子信手涂鸦一样写下一个开头,这个开头对照XXX的自身经历,具有惊人的真实性。
事实上,当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XXX写作的最初动因。
在XXX创作《活着》之前,他可能并不算是在创作。
写作只是他的一种惯,而当他的创作陷入低谷时,他写作的意义仅仅在于惯而已。
《活着》是一篇随意完成的小说,对于读者和作者来说,它就像所有好作品一样,是一种偶然的发现,或者说是一种运气。
活着》是一篇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
读者会感到一种隐隐的不适,但这并不是因为小说中的故事残酷,例如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等,这些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
与此同时,XXX并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他从不渲染过度表达。
他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
《活着》看待余华的先锋创作中技法
从《活着》看待余华的先锋创作中技法中国的文学演进,在当代的苦难中断层,掠过了英雄的时代,又在政治的挤压和文 化的扭曲中悲惨的抽离出一段历史上的真空。
而后的文人,倔强地起 身,期许着重新将 这中华的文字表述续弦,但回看期间,路何其茫茫。
伤痕、反思、先锋都是在苦难的真 空之后坚强起步的文学样式。
伤痕与反思在还原历 史,反思当代的鲜明话语中显得功不 可没,而先锋小说则是在深究人性、感悟 精神世界的表达中铁骑突出,它植根于以中国 文化内部消解和反叛为旗帜的文 化结构运动之中,就必然的与传统文化相隔,而自然的 深究作为思想和情感个 体的人,并浓墨重彩的铺写人的生存与死亡、欢愉和苦难。
余华 的作品正是这 样的表达的领军,在冷峻尖刻的态度中看待生死,在生存的粗线条勾勒下 凸显生命,正如余华自己对于《活着》的一句简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在常规的价值判断中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农民经 历了一生的苦难终于将苦难磨平,我们也在其中领悟人如何承受这巨 大的苦难,领悟苦 难的丰富与宽广,领悟绝望的不存在,领悟人活着的本意就 在于活着。
通观余华的整体 创作脉络,这部《活着》就镶嵌在他的文学风格完 全定型、叙事艺术臻于纯熟的尖节时 期,而深究《活着》的意义表达、叙述手 段、思想内涵都不仅对于余华的话语探讨大有 裨益,也必然的对于先锋小说的阶段性研究有所贡献。
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作家群体,多数经历过现代中国的多重灾难,在文学的考量中 这样的苦难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少年时代的苦难给予了作家们深 刻的痛苦记忆,这 在成人之后的创作中真实的再现到当今的作品中,它犹如记 录历史与文化历程的一段胶 片,当灾难来临的历史中记录,在灾难平息后安静 的放映,在波浪不惊的表述中展露批 判性的雄健锋芒;而另一方面,在民族的困苦中寻之中的文人叫苦不迭,他们没 有办法连接起经典文化中的传统,自然的无从溯源文化 发展历程里的雄厚基 业,但传统的中华文化丰满到渗透过来,又让作家们没有办法不受熏染而另起 炉灶。
浅析余华小说《活着》的叙事艺术特色
浅析余华小说《活着》的叙事艺术特色
。李梦石 刘国文
(佳木斯大学 人文学院,黑龙江 佳木 斯 154007)
【摘 要】余华作为大陆地 区先锋派 小说 的代表作 家,其作 品叙 事 的语言特色及作 品的写作风 格一直是
独 树 一 帜 的 。《活 着 》作 为余 华 一 生 创 作 的经 典 作 品之 一 ,对 余 华 特 殊 的叙 事 语 言 、叙 事 视 角 和 叙 事 方 法 展 现
《活着》坚持并贯彻了余华一 向的叙事语言 特色 ,那 种真 因失血 过多而死 ,医院的医生 向匆匆赶来 的福贵问 的问题却
实而又冷静的叙述让读者的 内心深受故事情节转折 、起 伏的 是 “你有几个儿 子”和“你为什么只生一个儿子 ”。这种语 言上
折磨。余华对作品中彰显人物个性的语言 的描述 ,以及 对语 的描写 不仅仅是对 于医生的冷漠的刻画 ,也是对当时那个社
单单 以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 的视角进行叙 述 ,而是采 用了 时间 ,这些时 间的巧妙拿捏 、取舍总会 在作 品中以各种形 式
以第一人称叙述 为主 、第三人称叙述为辅 的叙事模式 。这两 展现 出来 。比如对福 贵父 亲和母亲 的死亡 描写 ,并没有 泼洒
个视 角便是 去民间采集歌谣 的“我”以及作 为主人公 的福贵 , 过多的笔 墨 ,甚至对福贵母亲 的去世 ,仅仅 用了“我离 家两 个
【4' ̄ 'lWl#l李梦石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 院汉语言文学 (s)专业2013级1班学生。刘 国文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 院教师 。
69
l孽
厂作 冢作 品
但是 ,这种 转变也让 《活着》有 了 自己的特色 。余华 没有 概要 、场景 、停 顿等手法来 调节故事 文本 的叙事 时间和故 事
《活着的艺术特色探析4200字》
《活着》的艺术特色分析余华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人之一。
其代表作《活着》,善于运用独特视角下的民间艺术语言,文中的内容并不是文学性的进行一系列的环境描写和人物方面的刻画,而是通过主人公福贵的回忆,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小说苦难情节娓娓道来,有着非凡的艺术效果,这是难得的一部将中国大跃进时期与先锋精神相结合,并且再现了乡村生活的文学作品。
余华的作品《活着》以小见大,能够将一个家庭经历的种种苦难放置于一个大的历史洪流中。
福贵的一生经历起起伏伏,算得上是十分精彩。
年轻时的福贵确实是生活优渥,虽然本性不坏,却是自甘堕落,沉沦到吃喝嫖赌样样都做,那个时候的他无忧无虑,也像极了现如今的一些年轻人,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度日。
功利心在福贵身上还体现得并不明显,他是个没有理想抱负、只想过安稳日子的“富二代”,却在不经意的人生中屡次“遭遇”死亡,晚年的福贵是悲苦的孤单人生。
福贵身上的忍耐和宽容是中国农民普遍有的文化性格,它源于中国乡土文化的影响和积淀。
通过富贵我们可以看到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他们生活在苦难和困境中,然而无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和战争,只要自己的生命还在,无论有多大苦难都能承受,因此他们是乐观坚强的。
正如余华所说,“活着就是忍耐。
他同时也有着相当乐观豁达的心态,家庭没落的痛苦、父母双亡的痛苦、战争中恐惧和死亡的痛苦、饥饿的痛苦、妻子儿女离去的痛苦、外孙和女婿死亡的痛苦,这些人生悲痛福贵承受住了,他一个人好好地活了下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震撼。
虽然《活着》这部作品中的所有人物都生活在大跃进、文革等一些列特殊的社会历史大环境下,但是小说立意的着重点却并不是将重心放在揭露社会问题,而是想展现人性在面对灾难时所闪现出的光辉,人性在那一刻所体现的闪光点将会在苦难的烘托下更显珍贵。
一、在写作方式上以小见大,表达宏观的人道主义温情具体而言,《活着》的“死亡系列”情节,推动着主人公去进行蜕变,文中渗透出的生存意识与生命哲学的巧妙结合,体现了人的坚韧不拔与极限。
《活着》写作手法
《活着》写作手法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部小说,其写作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叙事方式: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来展现故事情节,增强读者
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
2.真实写实:小说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依托,以农民家庭的生活为切入点,真实展现
了中国农村的苦难和变迁。
3.笔触细腻:余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通过细节展现
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4.叙事结构:小说采用了线性叙事结构,通过主线故事和插叙等手法展现了主人公的
成长和命运起伏。
论余华小说《活着》中的客观叙述
论余华小说《活着》中的客观叙述摘要:余华小说具有非理性叙述和理性叙述的特征,非理性叙事统一在理性叙述之中,形成理性秩序下的叙述方式。
这种客观叙述,不但受到西方当代小说的影响,同时也是很中国化的叙述,具有中国传统小说说书艺术的特征。
关键字:余华;活着;人物生存;忍耐;乐观。
余华小说的客观叙述方式是他小说创作的一贯特征和策略,这既是他的叙述方式,又是他的写作方法,本文就余华小说《活着》的客观叙述方法进行论述,以请教于同行。
一、理性秩序下的客观叙述余华在《活着》中写作时尽量站在作者角度来写,使叙述者与叙述对象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使作者看起来冷漠无情,然而正是这份“冷漠”造就了他理性的思维和叙述。
余华的理性叙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要减少作者的干预。
由于存在着叙事的逻辑,叙述的本身就不按照作者的意识而转移,而是根据人物关系变化。
余华称自己是“愤怒而冷漠”的叙述者,在小说《活着》中人物的命运被宿命所控制,作者借助“宿命”的无可奈何性减少了自我感受。
因此,作者和作品产生了距离。
另一方面,作品的寓言性反映了人的生命常常受到偶然,宿命,逻辑因果的影响,经常使人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这就为文学的反讽性提供了依据,余华小说,反讽性是他的一个写作特色,是作者对生命世界的把握和对是非观念的理解。
在《活着》中随着富贵亲人一个一个的死亡,我们大都能够猜到小说后面人物的命运结局。
对于人物命运的这种叙述我们甚至感到荒诞和不真实,怎么这么多的不幸降临于他,好像《活着》给我们讲一个并不真实的寓言故事。
其实余华的小说大多都有寓言特性。
寓言在是一种比较好的写作方式,给人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余华小说具有非理性叙述和理性叙述的特征,非理性叙事统一在理性叙述之中,形成理性秩序下的叙述方式。
余华的作品《活着》,叙述了一系列非理性的事件,表达了他对中国现实社会和民间生活深刻的理性思考。
二、双重叙述人设置客观叙事在《活着》这部小说中,余华采用双重叙述人的叙述结构,叙述视角有着不同的变化。
先锋到现实叙事的转变——以余华《活着》为例
10神州文学先锋到现实叙事的转变——以余华《活着》为例刘玮依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会计学院摘要:我国许多作家早年都以先锋作家身份出场,作品多在揭露人性的阴暗与丑恶,带有较强的实验性。
而经历时代的变迁,又逐渐由曲折的形式探索,过渡到严肃的生活思考,转型之路满载着当代作者艰辛不易。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由先锋到现实叙事的转变轨迹,对于文学创作有着极大的帮助。
因此,本文选取余华作者的小说《活着》,研究先锋到现实叙事的转变,希望能为文学创作与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先锋到现实;叙事转变;方案;《活着》余华是当代文学中颇具影响力与争议的著名作家,写作多年依然保持着创作的鲜活力量,其早年以激进的先锋创作姿态闻名,后期峰回路转,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写实特征。
观之前后作品叙事方法悬殊,风格大相径庭,给现代文坛制造了热议许久的重要课题。
一、余华小说《活着》的研究价值历经时代变迁、社会变革,创作的转变是每个作家都不可避免的问题。
在我国九十年代,先锋文学就经历了巨大转变,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
而作者余华的小说《活着》,成为了先锋文学转折的重要标志,从实验性、探索性的“技术世界”中抽离而出,转向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及精神境遇。
且力求在条理清晰的故事中,重构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的有效对话关系。
余华的《活着》减弱了先锋小说的创作模式及实验性,以较为平时的语言叙述人文精神的话题,故事情节完整,追求理性的深度。
对于探索文学创作由先锋到现实叙述的转变轨迹,有着较强的研究价值。
为当代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素材,是对文学自由探索精神的本质求索,这也是文学创作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余华《活着》由先锋到现实叙事得转变体现1、叙事由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在《活着》之前,甚至在开始创作《活着》的时候,作者余华还在沿用那种保持距离的冷漠式叙述方式。
据作者自己所述,他在这种叙述方式之下,发现创作《活着》时,越发难受,总感觉隔了一层东西。
而后他才开始使用第一人称,以人物自己的角度来发言。
浅谈《活着》的艺术特色
浅谈《活着》的艺术特色《活着》是先锋小说作家余华在90年代极具影响力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余华创作由冷漠血腥向温情转型的分水岭。
它向我们讲述了在中国近百年的动荡背景下,主人公福贵一生经受过的生活磨难,亲人离逝的无奈,最后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悲惨遭遇。
这些苦难与伤痛把主人公福贵历练得更加坚强,让他历经人世沧桑,看清人情冷暖,从而懂得活着的意义。
本文将从叙事技巧以及语言特色两方面作为切入点来浅析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
在叙事角度上,小说以“我”为第一视角进行回忆,这种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拉近了主人公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也增强了叙事的真实感。
“我”以一个民歌收集者的身份游荡在充斥阳光的乡村,在夏日的池塘边遇到了已是老人的福贵,同时十年前“我”的悠闲自得与福贵年轻时的不幸形成强烈的反差。
“我”是一个叙述者,福贵又是另一个叙述者,作者采取双重视角的叙事方式来拼凑出福贵悲剧的人生,通过双重叙述视角使得主人公福贵的形象更加鲜活,更增添了作品的代入感。
在叙事手法上,小说采用“以轻写重”和重复叙述,用平淡的语言掩藏内心的悲伤,以连续不断的死亡事件为内容进行重复叙述,让读者产生最直接的生命体验。
比如主人公福贵只是通过热度的消失来描述妻子家珍的死亡的场景,这样轻描淡写的重现妻子的死亡,在他那平静的语句中仿佛看不到一丝悲痛,殊不知背后隐含的却是生者对于死亡的无奈。
而在面对丧子之痛时,福贵只是对县长春生说了三句话:“春生,我儿子死了,我只有一个儿子”、“我要去看儿子了”、“春生,你欠我一条命,你下辈子再还我吧”。
从这三句短短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失去儿子的可怜父亲,在用这种平平淡淡的语句努力的压制着自己的内心悲痛与无助。
故事中接连不断的苦难和死亡在福贵平静的叙述中显得波澜不惊,但平淡的叙述却加强了故事本身的情感冲击力,把苦难和温情的主题向读者展露无遗。
此外,小说还采用以顺叙为主的基础上穿插倒叙的方式来讲述故事,使小说增添了许多戏剧化的波折,让小说更加引人入胜。
浅析《活着》的叙述动作 2
浅析《活着》的叙述动作摘要:余华是当代著名的先锋派作家,他于1992年发表了第二部长篇小说《活着》,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浅析《活着》的叙述动作。
在这部小说中,余华采用了双重叙述者的叙述结构,对词语、话语、事件和人物特征重复的叙述,都使得《活着》这部小说散发出重复叙述的艺术魅力,也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更加生动、丰满;并以其幽默诙谐、朴实平和的叙述声调,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亲切感,从而引起了读者与叙述者间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活着》;叙述者;重复叙述;叙述动作《活着》是余华于1992年发表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它是一部以先锋精神与中国沉重的乡村现实相结合的作品,余华在小说创作中一改以往小说叙述风格,由最早的零度叙述,到《活着》时的平静、温和的叙述,采用写实的手法,摒弃了写作形式的繁杂,以一种极为简单的叙事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位老人——“福贵”在经历亲人一次又一次的离去后,仍坚强乐观的活着的故事。
《活着》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韩文、日文、英文等)在国外出版、发行,而他的另一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被列入韩国中文大学的教材,足以证明余华在国内外文坛上的巨大影响。
法国《快报》称:“这对那永恒的中国时代老百姓生活的成功描写正是得益于中国新浪潮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余华。
”[1]近年来余华小说的叙述艺术备受评论界关注,为此,本文将从《活着》的叙述者、重复叙述的手法及其叙述声调三方面来浅析作品的叙述动作。
一、“真叙述者”和“伪叙述者”托多洛夫称叙述者为叙事文中的“陈述行为主体”,[2]而瑞蒙·科南则称它为“声音或讲述者”[3],《活着》的故事情节为:一位民间采风者在农村与一位名为福贵的老人相遇,采风人聆听了老人一生的苦难遭遇。
福贵本是一位地主家的少爷,拥有百亩地,却因赌博失去了所有的一切,将贫穷、不幸带给了家庭,在父亲因失望、惋惜逝去后,老人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开了人世,直到再剩老人一人,他不得不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余华创作的先锋性5则范文
余华创作的先锋性5则范文第一篇:余华创作的先锋性余华小说的先锋性表现摘要:余华是当代中国先锋作家中成就最突出的一位,他的作品突破传统小说在形式、语言方面的限制和常规模式,在叙述形式、叙述语言、叙述母题、叙述结构等方面体现出自己特有的品质。
本文将从他作品的先锋话语、暴力与死亡母题、叙述模式等几个方面探究其小说作品的先锋性表现余华小说的先锋性主要表现在:1先锋话语余华以一种先锋的姿态走上文坛后,便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出超越常规语体界限的叙事特征。
传统小说中的词语、句子是用来描摹客观实践的自然行程的,它的意义在于传达出现实世界的表象与内容,即作者直接用感官感觉到的世界形态。
但是余华看到世界并非一目了然,要想使得外部现实做最真实的表现,就要在语言上打破常规并做一些创新。
而语言的创新不是没有规则的,它来自心灵对这个世界的感觉。
在余华的小说中,语言不再依照客观逻辑,而仅仅是依据“叙述”本身的规则,而这个关于“叙述”的叙述使文本的传统界限受到严重的损毁,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寓言式书写。
在余华前期小说创作中表现出对远离现实的“幻觉”的着迷,如他的《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世事如烟》、《劫数难逃》等。
余华便用这种不确定性的语言将生活中那些只是概念化言语的所谓喜悦、悲伤、战栗、痛苦等形象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
通过整个的话语系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不曾被人感知过的世界。
如在《世事如烟》中,作者故意将故事中的人名以符号来代替:濒死者标号为“7”,负辱自杀的十六岁少女是“4”,与17岁粗壮孙子共眠的祖母为“3”,垂钓者是“6”。
余华说:“没有了姓名的男人和姑娘同时又有了无数姓名的可能”,犹如“没有被指定的交谈也同时表达了更多的可能重复的心理历程”。
符号式的不确定性语言更具寓言性。
2“疯狂的幻觉世界”———“小说的真实”对“再现现实的反拨” 余华在他的《虚伪的作品》一篇中这样说道,“事实上到《现实一种》为止我有关真实的思考只是对常识的怀疑”。
先锋性的自我颠覆与超越对余华转型之作《活着》的再解读
“主体性是指人在 一 切 对 象 性 关 系 中 作 为 主体所具 有 的 地 位、作 用 和 特 性 的 概 括。”[2]而 主体性观念作为近代历史和近代哲学发展的产 物,是寻求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的启蒙运动的精 神核心。
发生在 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是“处于中 国近代社会中的个体开发自身理性能力,以期建 立个体主体性的过程”,但由于“这场文化革命通 过反对家庭、家族、地方来追寻人类中‘真我’却没 有摆脱新的‘国家主义’权威的束缚”,“新文化运
《活着》自 1993年首版以来,这部带有温情和 悲悯的作品被视为余华由先锋向现实主义转型的 标志。对《活着》的研究也多从论证其转型以及探 究“活着”哲 学 两 方 面 展 开,很 少 有 学 者 挖 掘 《活 着》文本中先锋性的一面,也有学者对其后悲剧特 质、现代主义、极简主义、戏剧诗学等特点进行研 究论述,但数量极少。
第 29卷第 2期 2019年 4月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ofGansuRadio& TVUniversity
Vol29 No2 Apr2019
先锋性的自我颠覆与超越
———对余华转型之作《活着》的再解读
王 茜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一个乡间小人物普普通通的一生,一个简简单单的生死故事,余华却写出了人性的“宽广”与“高尚”。 这部自问世以来即被视为余 华 由 先 锋 向 现 实 主 义 的 转 型 之 作,虽 看 似 以 现 实 为 蓝 本,实 则 隐 藏 着 余 华 更 为 “先锋”的叙事野心。《活着》之于余华的意义或不在于向现实主义的转变,而更体现在由早期较为稚嫩的“形 式实验”抵达了对先锋性的自我超越,挖掘着更为深刻的“先锋”内涵。 关键词:余华;活着;先锋性;精神道路;叙事策略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30(2019)01-0029-04
活着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活着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题目:活着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正文:活着是余华所著的一部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了主人公福贵的人生经历。
在这部小说中,余华采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福贵的生活。
1. 叙述视角的多样性活着的叙述视角非常多样化,从福贵自身的角度,到他的妻子儿女的角度,再到他的邻居和朋友的角度,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视角和经历,使得小说具有了非常丰富的叙述视角。
这种叙述视角的多样性,使得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福贵的生活,以及他所经历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2. 细节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活着中的细节描写非常生动,福贵所经历的各种细节,包括日常生活、家庭矛盾、社会变迁等,都被余华生动地描绘出来。
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情节,也刻画了福贵这个人物形象,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3. 情感描写和人性的探讨活着中的情感描写非常丰富,从福贵对家庭、亲人和朋友的深情厚爱,到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反思,余华都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了他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这种情感描写和人性的探讨,使得小说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和人性的哲学作品。
4. 语言的运用活着的语言运用非常独特,余华使用了非常多的比喻、隐喻和象征,使得小说具有了非常独特的语言风格。
这种语言运用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小说更加贴近读者的心理,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感受小说中的情感和人生。
5. 主题的探讨活着的主题是关于生命的探讨,它通过对福贵的人生经历的描绘,表达了关于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小说通过福贵的经历,探讨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探讨了社会和人生的真相和面貌。
这种主题的探讨,使得小说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类生命和意义的深刻思考。
从《活着》看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型
从《活着》看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型第一篇:从《活着》看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型从《活着》看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型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华的小说创作开始由先锋写作向现实写作转型。
质朴温情的写作风格代替了冷漠、极端化的的话语方式。
本文将通过对余华转型代表作《活着》的解读,比较其与先锋作品的不同,分析余华写作转型的表现,并进一步研究余华写作风格转型的原因和意义。
关键词:余华《活着》转型意义引言: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三十年中,在二十年的时间余华总走在读者最注目的风口浪尖上。
以1989年为界,他的作品前期是以短篇小说为主的先锋创作,后期则转向以长篇小说为主的现实主义创作。
前期的创作文本充满了暴力、冷酷、残忍。
而后期的创作,余华一改往日“先锋话语”的写作状态,笔下不再充溢着恐惧、焦灼、战栗和仇恨,取而代之的是洗尽铅华的质朴和浓厚的人文主义关怀。
但是,前后期创作并非毫无联系,在他后期的作品中,我们在某些情节安排与发展上也能找到前期作品的影子。
为了更好地分析余华小说的创作转型,本文将以《活着》为切入点,从情节内容、人物形象、叙事风格、价值观念四个方面分析余华写作转型的表现,从而探究其转型的内在原因以及对中国文坛的影响。
(一)《活着》中转型的表现余华自1987年携其先锋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登上文坛以来,就显现出与传统小说迥然相异的创作理念。
他试图构建一种背离常规的认知方式,用极端的表达叙述去展现他眼中血淋淋的现实世界。
正如余华自己所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的疏远。
只有脱离常识,背离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
”①然而自1992 年长篇小说《活着》发表以来, 余华减弱了先锋小说的创作模式与试验, 开始关注人物的命运,,重视故事情节的完整,。
以较为平实的语言展开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从意义的消解到对理性深度追求,从而完成了由先锋向现实的转变。
[1]1.价值观念的转型苦难意识的衍生和升华。
苦难一直是全人类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余华也紧紧抓住了这一点。
活着读书笔记文笔赏析
活着读书笔记文笔赏析《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写实主义风格和感人至深的情感描写,深受读者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活着》进行读书笔记文笔赏析,探讨余华的文学风格和创作技巧。
首先,我们要提到余华的文笔。
余华的文笔简洁明快,富有力量。
他善于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用平实的文字描绘出深刻的人性。
在《活着》中,余华通过对农民福贵一家的生活经历进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悲剧。
他的文字流畅自然,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却能深深触动读者的心灵。
这种简单而有力的文笔,正是余华作品的魅力所在。
其次,余华在《活着》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余华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在小说中,福贵一家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痛苦,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和对家庭的忠诚。
这种对比使小说更加生动和鲜明,也更加深刻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此外,余华在《活着》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
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使小说更加真实和生动,也使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在小说中,福贵一家吃草根、挨饿受冻的情景,以及他们面对的种种不公和磨难,都被余华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不禁为他们的遭遇而心痛。
这种细节描写正是余华作品的一大特色,也是其作品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原因之一。
最后,余华在《活着》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描写。
通过对话,余华展现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社会的不公。
在小说中,福贵一家的对话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抗争,这些对话既真实又感人,让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
通过对话描写,余华使小说更加生动和鲜明,也更加深刻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综上所述,余华的《活着》以其深刻的写实主义风格和感人至深的情感描写,深受读者喜爱。
在这部小说中,余华的文笔简洁明快,富有力量,他善于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用平实的文字描绘出深刻的人性。
通过对比、细节描写和对话描写,余华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先锋文学的中道而返_论余华_活着_中的时间美学
大 众 文 艺163摘要:余华的《活着》以其在自己的写作中前所未有的强调:“我的作品都是源于和现实时间的那一层紧张关系”,使《活着》成为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当代先锋文学风格的“真实”作品。
在《活着》的最后先锋文学的中道而返就像死亡命运这种个体生命时间的终结;使得《活着》的文本具有了开放的充满各种可能性的存在意义上阐释可能。
关键词:《活着》;先锋文学;现实主义;时间美学余华的创作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出现了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反映在余华一直都在强调的“我的作品都是源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1下的追求——“我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
2这种“真实”是存在于作家内心中的对于世界的个人理解。
余华对于“真实”的理解在八九十年代之间出现了变化。
在余华总结他八十年代创作的重要文章《虚伪的作品》中,他以决绝的姿态倡导文学创作对常识、秩序和日常生活经验的反叛,强调小说对“本质性真实”的发现,对现实世界的反叛激情溢于言表。
而在九十年代完成《许三观卖血记》后,余华则说“我过去的现实更倾向于想象中的,现在的现实则更接近于现实本身”,3并提出“写的越来越实在,应该说是作为一名作家所必须具有的本领”。
4余华调整了对小说和现实之间关系的理解,把握这种调整的方向不得不考察他九十年代的创作。
进入九十年代后,余华创作了三部真正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对于小说与世界和现实关系全面修复的开始,《许三观卖血记》是这种修复的完成,《活着》是链接这种修复的桥梁。
余华艺术转型的逻辑前提和思维基础是他对于小说和现实关系理解上的变化。
现实或者说真实在余华创作中的面貌界定有一个关键坐标——时间。
时间本身有三个维度:过去、现在、将来。
余华在自己作品中创造的“真实”在很大的程度上依靠对这三种时间维度的不同安排而出现不同的面目。
余华对于时间在表现“真实”上的作用早有自觉。
他在阐释自己创作观念的文章中多次提到时间和过去、现在、未来三种美学范畴的时间维度。
【精品】活着叙事技巧浅析
【关键字】精品《活着》叙事技巧浅析摘要:余华在创作上是一位有着极为浓烈悲剧色彩的作家,他的小说几乎篇篇是悲剧。
而《活着》更是一部很能赚取人眼泪的悲剧。
除了对活着的生存哲学的揭示,《活着》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与其独特的叙事技巧也是分不开的。
叙事技巧很好的烘托了悲剧氛围。
本文就将从叙事技巧入手,对这一文本进行解读。
关键词:突转、视角、语言突转与苦难同样是对死亡主题的书写,相较于《现实一种》、《往事与刑罚》等作品,《活着》中少了暴力、血腥与杀戮,却多了一份更能触动读者内心的悲悯的情怀,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着》描写人物命运是对于“突转结构”的运用。
在《活着》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福贵与县太爷家的仆人遇到国民党官兵,被捉去“拉大炮”。
仆人不停的向那个连长求情,连长似乎发了善心要放他回去,但仆人一走,连长就用枪瞄准了他,好在他命大,连长“闭错了一只眼睛”,让他成功逃脱了。
福贵的命运与那个仆人实质上是一样的。
福贵一生都在遭受苦难,而生活好多次都有要放过他的假象,只是每一次,生活都没有“闭错眼睛”。
福贵在输光家产之后,浪子回头,开始踏踏实实过日子,家珍还给他生了个儿子,一家人刚过了几天安稳日子,他却被抓去当了兵,等他死里逃生回到家中,母亲早已去世,女儿凤霞也因发高烧变得又聋又哑;从战场捡回一条命,到了家龙儿又成了自己的替死鬼,福贵告诉自己“这下可要好好活了”,他觉得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却没料到一生的悲剧刚刚开端;家里的光景才刚刚好一些,家珍就生了重病,而有庆去献血却被医生抽血过量以致死亡,巨大的悲痛席卷着这个家庭;之后情况似乎有了好转,一直因为聋哑找不到婆家的凤霞嫁给了二喜,这是全书最温馨的一段。
没过量久,凤霞还怀上了孩子,全家人都在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这个新生命的降临,可是作者在这里再次让剧情突转,凤霞因为难产死在医院,紧接着家珍也去世了。
本是充满憧憬与希望的大喜之事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家始料不及的噩耗。
好在还给福贵还留下了一个孙子苦根,福贵和二喜、苦根三人相依为命,苦根很快就长大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活着》看待余华的先锋创作中技法中国的文学演进,在当代的苦难中断层,掠过了英雄的时代,又在政治的挤压和文化的扭曲中悲惨的抽离出一段历史上的真空。
而后的文人,倔强地起身,期许着重新将这中华的文字表述续弦,但回看期间,路何其茫茫。
伤痕、反思、先锋都是在苦难的真空之后坚强起步的文学样式。
伤痕与反思在还原历史,反思当代的鲜明话语中显得功不可没,而先锋小说则是在深究人性、感悟精神世界的表达中铁骑突出,它植根于以中国文化内部消解和反叛为旗帜的文化结构运动之中,就必然的与传统文化相隔,而自然的深究作为思想和情感个体的人,并浓墨重彩的铺写人的生存与死亡、欢愉和苦难。
余华的作品正是这样的表达的领军,在冷峻尖刻的态度中看待生死,在生存的粗线条勾勒下凸显生命,正如余华自己对于《活着》的一句简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活着》在常规的价值判断中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农民经历了一生的苦难终于将苦难磨平,我们也在其中领悟人如何承受这巨大的苦难,领悟苦难的丰富与宽广,领悟绝望的不存在,领悟人活着的本意就在于活着。
通观余华的整体创作脉络,这部《活着》就镶嵌在他的文学风格完全定型、叙事艺术臻于纯熟的关节时期,而深究《活着》的意义表达、叙述手段、思想内涵都不仅对于余华的话语探讨大有裨益,也必然的对于先锋小说的阶段性研究有所贡献。
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作家群体,多数经历过现代中国的多重灾难,在文学的考量中这样的苦难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少年时代的苦难给予了作家们深刻的痛苦记忆,这在成人之后的创作中真实的再现到当今的作品中,它犹如记录历史与文化历程的一段胶片,当灾难来临的历史中记录,在灾难平息后安静的放映,在波浪不惊的表述中展露批判性的雄健锋芒;而另一方面,在民族的困苦中,中国的文化出现了断层,这让苦苦探寻之中的文人叫苦不迭,他们没有办法连接起经典文化中的传统,自然的无从溯源文化发展历程里的雄厚基业,但传统的中华文化丰满到渗透过来,又让作家们没有办法不受熏染而另起炉灶。
于是在挣扎之中,文人的出路落在了普世的观摩之中,既是人的本性之中的抗争与真实性,消解与反消解。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中,文化的解构在文化内部的消解与反叛之中勃然而兴。
以余华为代表的先锋作家的解构方向即在于打碎了人的历史场景,将人的形象孤独的定位在本我的精神世界之中,历史的纵向背景变得模糊,而凸显出人的精神意象的光芒。
灰色的人生坐标如同《活着》一样,余华对于大部分作品的主人公并没有过于明显的褒奖或是贬斥,他所塑造的形象都是一个个的孤零零的站在自己的生命的原野之上。
如同富贵一样,他们拼命的生存,拼命的构建自己的生命,或是毫无保留的贡献给自己的情感,但是最终都难免安静地承受命运的支配,又都麻木到冷静地面向死亡。
在微小的视野中,这样的形象是无善无恶的,因为他们如同这地上的百万生灵一样,都只为活着而活着,而宏观地看待,这样的生命形式又是毫无依傍,孤立无助的,它在相对于命运的客我之中没有话语权,也就是本我的人生虚无。
《活着》中的富贵本是个浪荡浑噩的公子,但干尽纨绔之事后,富贵醒悟,并从此开始了人生中的无边无涯的苦难,经历一世的修行,富贵对于百般的痛苦已经麻木,再没有泉涌的热泪,在没有锥心的疼痛,只是漠然的面对生死,安静的讲述自己的疼痛,以至于忽略了苦难的分量。
(余华的小说除了表现暴力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表现人生的灰暗。
在余华描绘的灰色人生中,每个人都被搁置在孤独的生存荒原上。
摘自先锋浪潮中的余华)余华在这样的表现荒诞的写作技法中凸显了他所标榜的灰色的人生坐标。
若是富贵一味的享受世间荣华,或是彻头彻尾的是一个善良、质朴、勤劳、勇敢的农民形象,那么在于文学创作的表现上,他处于光亮的世界,若相反,主人公一世无恶不作且不得善终,那么创作者有是在塑造一个完全没有光泽可言的生命与世界。
但余华的作品中永远不给予这样的至善与至恶,也永远没有大喜或大悲,所有的人物都深陷在光亮与黑暗之间的灰色地带,他们的人生并没有确定的下一步的悲哀,也没有完全意义的令其标榜的欢喜。
一生探索,一生不可预知,又在终其一生的探索与不可知中毫无意义的终结。
这样的意义表达是余华独有的对于生命的理解,余华在自己亲眼所见的苦难与死亡背后构划自我的表达。
也正是因为余华所要表达的范畴提升到了人的生存与死亡的本性的高度,也就注定了余华的故事诉说背景总是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
余华的大部分故事背景定格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的农村,在简单的环境勾勒里模糊了历史的纵深感,又在普遍意义的叙事中避免了现实的牵绊。
这些努力不但凸显了余华作品的灰色的人生坐标,也巧妙地使得小说具有了永恒的普遍意义和超越时空的神奇魔力。
苦难意识的表达与死亡悲剧的削平余华的作品讲述的永远是人的故事,但终其所有的表达,还是对于苦难的讲述。
中华的传统文学里,多是对于传统权贵的描述,偶有平民的文学样本,也都在人物走到穷途末路的时候千篇一律地将人物英雄化或神魔化。
余华的创作在历史中的文化沉寂之后,颠覆了之前的历朝历代的英雄史诗,在简单直白的表述之中消解了大写的“人”,所以我们在他的作品里完全的寻找不到英雄的形象,有的只是木讷、冷漠但一生困苦的平凡人。
然而对于这平凡人的描述余华的风格也不同以往,总的来说,余华的苦难意识的表达风格是冷漠、中性与真切。
早年作为医生的余华眼见过丰富多彩的死亡,有的绚烂,有的安静,但没有传统文学里那样的神圣感。
余华的冷漠来源于他看待人生的通透,余华作品中有大量血腥的描写,很多学者对此做过批评,但余华认为,真正的血腥就是真实,而真实在作品中的表现永远没有那么真实。
这样看来,余华表现苦难意识的冷漠态度既是他永远希望自己的表述能够还原真实意义上的苦难。
而这种中性的表述态度则更多的留给了读者自我的反思空间,作者在中性的表述中完全没有任何评论,对于苦难人生的挖掘既不似鲁迅先生给予祥林嫂的丰富的同情,也没有沈从文对于翠翠的溺爱般的赞美,有的只是直接的言语,用鲜血的颜色泼洒死亡,用大声的哀号高歌疼痛,然后给予读者一段安静,留足你回味与感悟的空间。
《活着》如同作者的其他作品一样,在描写死亡的时候冷静客观,但让人不寒而栗。
似乎这样大的死亡就发生在读者自己的生命里,而余华对于这样的真切的拿捏也就表现在一字一句的斟酌的功力上。
在富贵的儿子有庆死后,富贵回望乡间的道路,余华费尽心机想象用以契合心境的词语来形容月光下的小路,苦难降临,小路却显得格外安静,余华本可以说月光洒在路上,像是铺满了银子,但为了显得真切,作者在反复揣摩主人公的心境之后,选择了“盐”这一意象,毕竟这时的富贵早没有之前的挥金如土,沉痛的心境与人物的意象构成恰到好处的契合,都是余华对于苦难的真切表现。
余华笔下的死亡不计其数,作者反复的诉说死亡,以至于死亡变得并不似常规意义中的悲剧的终结。
在多数的作品中,善与恶或悲与喜自然地将生死分开两边,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死亡,但在余华的作品中我们没有这样的感受。
死亡贯穿在人物生命的整个历程,并且以丰富多彩的样式一步的削弱人物的抗争。
在常规的悲剧之中,我们对于人物的悲惨可以有悲痛的理由,但最终的悲剧总会终结在人物的死亡里,在宗教渲染下的剧情之中,死亡甚至变成了重生的契机,但在余华的叙事之中,悲剧是永远没有终结的,它在一次次的死亡里起伏跌宕的奔涌向前,而最终人物的结局已经不再是悲剧的重点。
可以说,余华的叙事在用死亡将悲剧削平,在正常的生命历程中剥夺人们所有的光荣、幸福与梦想,彻底的理想破灭,而拒绝给人以常理上的安慰。
作者在《活着》的最后有这样的诉说,“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
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女儿,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余华将所有的生命的悲歌又重新的归还给了自然的生命之中,用这种失去温情,不带有一丝血色但深隐着痛楚的诉说表达着另一种形式的悲剧的终结。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处高地,中间是一个叫沮丧的弧度。
摘自余华研究资料)精神真实与深隐的人生关怀余华将自己创作上的思考定位在了人生的不可控制和命运的灰暗上,也就注定了他的诉说时可以忽略历史背景的真实和人物个性的束缚的。
在具体情节上的真实上放弃了自己的权利,但更深层次上加深了作品的普遍意义。
包括《活着》在内的诸多作品,虽然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但作者要诉说的绝对不是一段历史的苦难。
换言之,富贵的困苦是可以放大到整个历史进程中的“人”的历程的,人的一生是受着社会、命运等各种力量支配的,或许人拥有抗争的愿望,但终将被控制力消解掉这样的愿望。
如同腐败,当它传染到整个社会的时候,便成为了一种规则,洁身自好的人或许会嗤之以鼻,但违背了规则就等同于被命运抛弃。
而余华在这一方面力图达到真实,外在的物质世界拥有太多的形式于装裱,探究到内核的真实是很困难的,但余华的视角永远择取在精神的高度,而返本到物质世界时,真实是用苦难、暴力、血腥、欲望来实现的。
在构架好了精神真实的框架之后,再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得以表现精神真实的意象也就显得轻而易举。
在这样的现实表现中看待,似乎余华本身就是一个麻木的生灵,直面生死而冷静陈说。
但是这样的冷静恰是余华表现自我的人生关怀的方式,先锋文学在变革之后的和平年代兴起,人们忘记历史中长久的悲痛而沉迷在物欲社会的享乐之中,余华的表现则恰恰的填补了人们无视命运的苦难劫数真空。
冷静的描写血腥,越是冷静就越有诉说的力度,越是血腥越有警示的功效,在余华的作品中,人物在生死路途的支配下变得麻木,我们也就在此反思自己,是否已经僵化了自己感知疼痛的肢体。
从这一角度上看,余华的作品是拥有精神上的延展意义的。
就如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罗夫斯基所说的,“那种被成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式为了唤回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成其为石头。
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像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
艺术的程序是事物的…反常化‟程序,是复杂化形式的程序,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
也正是这样的警示与揭示效能让我们看到了延展的意义,也就是余华作品中所深隐的人生关怀。
(写作手法上的别样镌刻一、叙事视角余华的作品很注重叙事视角的变化,很多时候,余华不会选择常人的叙事视角,精神病、儿童的视角是常见的,在表现精神真实的建构中这样的视角的表现力士强大的。
《活着》中,余华选择了第三人称倾听的叙事视角,这让人想起《呼啸山庄》中倾听者的表现形式,最先出场的并不是主人公,而是作者假定的一个故事的听众,这就很自然的成为了读者的假象替代者,他很容易的走进故事的真实,也就自然的将读者带入真实,而拉近了读者与真实的距离。
倾听者感受苦难,也就是教化着读者接受苦难,而最终的表现也就更有说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