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专项训练:原因分析类题型专练 Word版含解析
2021新高考版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练十特征及成因分析型

专练十特征及成因分析型[2020·山东泰安二模]展现在眼前的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远处,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连绵的群峰,山坡上长满了盛开着紫红色、淡黄色花朵的仙人掌、仙人球;近处,草原广袤,翠绿的灌木丛散落其间,野草青青,花香阵阵,草原深处的几处湖水波光闪闪,山水之间,白云飘荡。
底部,平平整整,坦坦荡荡,牧草丰美,林木葱茏,生机盎然。
据此完成1~3题。
1.材料描述的地区最可能位于()A.横断山区B.亚马孙平原C.东非裂谷带D.科罗拉多峡谷2.“山坡上长满了盛开着紫红色、淡黄色花朵的仙人掌、仙人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坡向3.材料描写的区域()A.气温季节变化大B.全年高温多雨C.昼夜长短年变化最小D.湖水以雨水补给为主[2019·北京卷,4~5]读图,完成4~5题。
4.图示区域内()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湖泊水主要来自于运河C.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5.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0·江门模拟调研]读“北美洲西部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6~8题。
6.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降水年变率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7.M地有北美洲西岸的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水障B.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饵料丰富C.盛行离岸风,海水上泛带来大量营养盐类D.光照充足,水温较高,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多8.根据观察,①地的雪松、矮松等植被发育不良或变形,主要原因是()A.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B.深居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小C.海拔较高,气候寒冷D.冬季经常受来自北方风力强劲的干冷空气影响[2020·武汉市高三3月线上模拟]乌蒙山片区位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结合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人地矛盾突出,是国家新阶段14个“整村脱贫”的主战场之一。
2021年高三第二次统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二次统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我国第二大瀑布—壶口瀑布位于图1(a)中甲地,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图1(b)为某游客拍摄的壶口瀑布照片。
读图,回答第1—3题。
图11. 图1(a)中,冬季太原比大同气温高,其原因是太原①晴天较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②位于河谷,冬季风影响小③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④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弱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2.图1(a)中A.铁路线走向与山脉走向平行 B.太行山脉是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黄河流经秦晋交界段有凌汛现象D.铁路线连接主要煤炭产地,利于煤炭外运3.壶口瀑布①具有非凡性和可创造性②流水侵蚀作用明显③乘船观赏,感悟意境④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⑤此照片拍摄的季节可能是夏季A.①②④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图2为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4、5题。
4. 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同一海拔高度,北坡比南坡降水多C.南北坡山麓的水分不同造成基带不同D.南坡热量条件好,垂直自然带数目多南坡海拔(米)400030002000针阔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针叶林带灌丛草甸带北坡5.该山地位于A. 秦岭B. 太行山脉C.南岭D. 阴山山脉图3为2014年3月19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6题。
图36.图3中A.①地风向为西北风,风速比④地大 B.③地比④地云量多,日出早,白昼长C.②地被冷气团控制,气温比③地低 D.②地比①地气压低,正午太阳高度小读图4,回答第7、8题。
图47.图中A.R地比北京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大B.流经R地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C.巴黎下游河段冬季不冻可全年通航D.甜菜制糖工业宜布局在东南部地区8.法国地中海沿岸和新疆吐鲁番盆地(90°E、43°N),都是世界著名的葡萄产区,其共同的气候优势是A.雨热同期 B.夏季光照充足 C.降水丰富 D.气温年较差大图5为我国xx—2011年人口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9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综合题型3 原因分析型综合题

【答题模板】
地理 原因
分析要素
荒漠化
实例 黄河“地上
水资源短缺 河”
一般从纬度位置、气候干旱,风力
海陆位置、地形、强劲;河流欠发
水量有限,
地势、气候、水 育,流水作用微
自然
空间分布不
文、植被、土壤、弱;植被少,土
原因
均,时间分
矿产、洋流、板 壤发育差;土质
配不均
块运动等方面来 疏松,沙质沉积
分析
物多
综合题型3 原因分析型综合题
【题型解读】 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考生的思维过程,因 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和考查形式。命题形式上,常常以 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 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 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黄河下游流 经平原地区, 水流速度减 慢,河水携 带的泥沙大 量沉积下来, 使河床不断 升高
人为 原因
一般从历史
为了防止河
过度樵采,
条件、人口、
水外溢,人
过度放牧, 人口多,经
工农业、城
们不断地加
过度开垦, 济发展快;
市、交通、
高堤坝,久
水资源利用 人口素质偏
工程建设、
而久之,河
不当,工矿 低,环保意
典题试做 (2015·海南地理,22,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 列要求。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 省外人口。下图示意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 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概述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 征,并简述原因。
市场、政策、
统考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四篇解题技巧提升练题型二非选择题型常用解题技法非选择题专练一

非选择题专练一原因分析类【解题方法】(1)清楚每个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有哪些,并理解这些“因子”各自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即因子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2)明确分析的原因内容,比如地理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1.[2021·西安市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能源生产国,俄罗斯远东的伊尔库茨克州、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等地区所产油气均以出口为主,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点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稀少,能源开发以外籍劳务为主,主要城市间均有公路与铁路连接,水、电等设施相对完备。
中俄石油管道——泰纳线在两国能源合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下图)。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俄两国能源合作不只局限于上游的油气田勘探开发,在中游的油气管线建设及下游油气产品精炼化工等领域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合作。
(1)说明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能源合作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2)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石油管道最初方案是安大线,分析与安大线方案相比,俄罗斯最终确定泰纳线方案的原因。
(3分)(3)说明中方在中俄能源合作中实现中游和下游的各领域都进行合作的主要原因。
(3分)(4)分析中国企业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能源开发投资成本较低的原因。
(3分)2.[2021·福建省质检仿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腹地,海洋货物运输发达。
2019年3月23日,中国和意大利签署了“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并在基础建设、5G通讯、贸易等多个领域达成协议。
意大利的北方港口建设是重中之重,其中瓦多港、的里雅斯特港、威尼斯港、拉韦纳港等港口的建设成为中意主要合作项目。
下图示意意大利港口分布。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世界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世界地理知识点一、世界重要区域空间定位1.世界海陆分布的记忆方法利用经纬网进行海陆分布的记忆,是最基本且重要的方法。
以赤道和本初子午线为例,掌握记忆模式,熟记其经纬线穿过的海陆分布情况。
2.世界重要海峡的位置、轮廓特征知识点二、分析世界大洲自然地理特征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对于大洲复习的主要策略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具体来说就是突出亚洲,抓其他大洲的主要特点。
1.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具有显著的独特性。
2.其他大洲要抓住最主要、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1)欧洲: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广布;温带气候为主,海洋性特征典型;河湖众多,水量充沛;温带植被为主。
(2)非洲:高原大陆;热带气候;河湖少;草原为主。
(3)北美洲:纵向地形区;跨热、温、寒三带;河湖多;森林、草原植被广布。
(4)南美洲:山地、高原、平原地形完整;热带气候为主;水源丰富;森林、草原植被广布。
(5)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三大地形区分布;气候、自然带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干旱;河湖少,集中于东南部;草原广布。
(6)南极洲:海拔高,冰盖;酷寒,干燥;淡水资源丰富。
知识点三、五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分析知识点四、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知识点五、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知识六、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主要国家及其某个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一般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
同时区位条件又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下面以典型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区位条件分析的一般方法。
高频考点一世界地理总论例1、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
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
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
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图7(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02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专项训练:原因分析类题型专练

原因分析类题型专练1.[2020·安徽淮北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荷兰人口1 685万,国土面积4.15万平方千米。
该国是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历史上深受海潮之害。
1920年开始修建的长达30千米的须德海大坝,是荷兰近代最大的围海工程。
近年来,荷兰已减慢围海速度,甚至推倒部分堤坝,让一片围海造地生成的300公顷“开拓地”被海水淹没。
1996年荷兰在莱茵河河口修建挡潮闸,该闸由两个庞大的支臂组成,闸体平时停靠在河道两岸,需要时合拢以关闭河道。
(1)分析荷兰修建须德海大坝的原因。
(8分)(2)须德海大坝上建有泄水闸,透过闸门可调控艾瑟尔湖入海流量。
说明须德海大坝建设后坝内水域水的盐度变化及其原因。
(8分)(3)分析莱茵河河口不修坝而修闸的原因。
(6分)2.[2020·全国百所名校示范卷四]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法罗群岛(如图)由覆盖冰川堆石或泥炭土壤的火山岩构成,海岸线非常曲折,有峡湾。
岛上无天然树木,但在种植园里种植一些起着防护作用的耐风树木。
1月平均气温为3.4 ℃,7月为10.3 ℃,年均降水量1 168 mm。
沿海盛产鱼类,捕鱼和鱼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鱼产品占出口总额的96%以上。
(1)解释法罗群岛冬季气温高于0 ℃的主要原因。
(6分)(2)分析法罗群岛岛屿众多,海岸线非常曲折的原因。
(8分)(3)分析法罗群岛无天然树木的自然原因。
(4分)(4)指出鱼产品加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并说明原因。
(6分)原因分析类题型专练1.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荷兰为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历史上深受海潮之害,再加上人口众多,从而导致该地土地资源紧张;而且从纬度位置来看,该地全年受西风影响,风浪大,地势低,多受风暴潮影响。
为了防止海水入侵,保护现有土地,在沿海地区修建了须德海大坝,而且大坝的建设还能够减小风浪,便于围垦的进行。
2021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1+word版含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十一)(建议用时:45分钟)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纳帕海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县城西北约8 km处。
每年夏末秋初,雨水频降,湖面增大,秋末至次年夏秋,湖水下落,形成大片沼泽草甸。
近年来,为了发展畜牧业,人们排干湖水,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小。
下图为纳帕海位置示意图。
(1)近年来,纳帕海面积缩小、水质恶化,附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试说明其原因。
(2)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保护纳帕海?[解析]第(1)题,近年来,人们为了发展畜牧业,排干湖水,使湖泊水量减小,面积萎缩,湖水自净能力下降;城市发展,城市大量污水排入湖泊,导致湖泊水质恶化;发展旅游业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乱丢垃圾等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管理不善,制度不健全,损坏、采挖景区植被,破坏生态环境。
第(2)题,保护措施主要是规范旅游业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退牧还湖,扩大湖泊面积,提高自净能力;综合利用草场资源,合理发展畜牧业;加强有关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
[答案](1)人们为了发展畜牧业而排干湖水,使湖泊水量减小,面积萎缩,湖水自净能力下降;城市污水排放导致水质恶化;发展旅游业导致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2)规范旅游业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退牧还湖;综合利用草场资源;加强有关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
2.(2020·银川市4月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塑料通常是指粒径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颗粒,包括碎片、薄膜、纤维等。
目前,我们认识到微塑料主要有两个来源:生产时尺寸就在微米级的原生微塑料,主要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大塑料经过光照、氧化、机械磨损等作用降解而成的次生微塑料。
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瓶装水、自来水、食盐、海产品、外卖包装以及大气中都检测到了数量不同、形状各异的微塑料颗粒,微塑料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列举我们日常生活中应采取的“限塑”行为?[解析]我们日常生活中应采取的“限塑”行为可以从减少使用、分类回收和宣传教育方面分析。
统考版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1含解析.doc

选择题专练(一)“住房供需匹配度”是指年均住房需求面积预测值与年均住房供给面积预测值的比值。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自2018年开始未来五年年均住房供需匹配度,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城市中,未来五年住房供需关系相对稳定的是( )A.北京B.大同C.保定D.鄂尔多斯2.鄂尔多斯未来五年住房供需结构严重失衡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干燥多风B.劳动人口外迁C.生态环境恶化D.经济转型缓慢3.研究住房供需匹配度的主要目的是( )A.估算城市未来住房供应面积B.预测城市未来住房建设收益C.衡量城市未来居民购买能力D.确定城市未来土地开发方向1.C 2.D 3.A [解答该题组需从材料中获取“住房供需匹配度”的含义、导致不同城市住房供需匹配度差异的原因等信息。
第1题,解答该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住房供需匹配度”的含义。
依据材料可知,如果住房供需匹配度接近1.0,说明年均住房需求面积与年均住房供给面积相对平衡,即该地未来住房市场供需关系相对稳定;如果住房供需匹配度大于1.0,说明年均住房需求面积大于年均住房供给面积,即该地未来住房市场供不应求;如果住房供需匹配度小于1.0,说明年均住房需求面积小于年均住房供给面积,即该地未来住房市场供过于求。
本题关键词是“相对稳定”,选项中只有保定接近1.0,符合题意。
第2题,鄂尔多斯地处内陆,气候干燥多风对住房的供需关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非根本原因,A错;鄂尔多斯属于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单一,住房需求少,这是鄂尔多斯住房供需结构不平衡的根本原因,D对;劳动人口外迁是经济结构失衡而导致的结果,并非原因,B错;与其他地区相比,该市生态环境并未表现出明显恶化的趋势,C错。
第3题,解答本题的关键仍在于理解“住房供需匹配度”的含义,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住房供需匹配度”主要反映住房面积的供求关系。
而该题的关键词是“研究……的主要目的”,设问关键词与“住房供需匹配度”的这一内涵吻合。
专题60 常考成因类综合题之渔场的成因分析(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60 常考成因类综合题之渔场的成因分析【方法指导】渔场的成因:1)岛屿众多:为鱼类供良好栖息地;2)温度适宜:有利于鱼类的⽣长;3)浅海⽣陆架:光照充⽣,利于浮游⽣物的⽣长;4)陆地径流⽣海⽣:从陆地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5)寒暖流的交汇处:海⽣扰动明显,利于营养物质的上泛;6)上升补偿流处:冷海⽣上涌,带动营养物质的上泛;秘鲁寒流【拓展练习】1.读世界渔场分布图,回答问题。
(1)描述“大范围渔场”分布特点。
(2)图中A处的北海道渔场和B处的秘鲁渔场都是世界著名的渔场,简析它们形成原因的差异。
(3)目前,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普遍萎缩,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答案】(1)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
(2)A渔场是北海道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形成大渔场。
B渔场是秘鲁渔场,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
(3)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酸雨等。
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导致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水域污染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重大工程的不利影响。
对策: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人口增长;防治水体污染;改善海洋环境。
【解析】(1)根据图中分布的位置直接判断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区,总结特点.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2)A是北海道渔场,是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寒暖流交汇会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
B为上升补偿流形成的秘鲁渔场,冷海水上泛把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丰富,适合鱼类生长。
(3)世界海洋渔业资源萎缩的影响因素,可以从自然和人为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某些因素导致海水温度上升或降低,如厄尔尼诺现象或全球气候变暖使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拉尼娜现象使海水温度降低;②某些自然原因是海水受到污染,如酸雨;都会使渔业萎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分析类题型专练
1.[2020·安徽淮北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荷兰人口1 685万,国土面积4.15万平方千米。
该国是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历史上深受海潮之害。
1920年开始修建的长达30千米的须德海大坝,是荷兰近代最大的围海工程。
近年来,荷兰已减慢围海速度,甚至推倒部分堤坝,让一片围海造地生成的300公顷“开拓地”被海水淹没。
1996年荷兰在莱茵河河口修建挡潮闸,该闸由两个庞大的支臂组成,闸体平时停靠在河道两岸,需要时合拢以关闭河道。
(1)分析荷兰修建须德海大坝的原因。
(8分)
(2)须德海大坝上建有泄水闸,透过闸门可调控艾瑟尔湖入海流量。
说明须德海大坝建设后坝内水域水的盐度变化及其原因。
(8分)
(3)分析莱茵河河口不修坝而修闸的原因。
(6分)
2.[2020·全国百所名校示范卷四]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法罗群岛(如图)由覆盖冰川堆石或泥炭土壤的火山岩构成,海岸线非常曲折,有峡湾。
岛上无天然树木,但在种植园里种植一些起着防护作用的耐风树木。
1月平均气温为3.4 ℃,7月为10.3 ℃,年均降水量1 168 mm。
沿海盛产鱼类,捕鱼和鱼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鱼产品占出口总额的96%以上。
(1)解释法罗群岛冬季气温高于0 ℃的主要原因。
(6分)
(2)分析法罗群岛岛屿众多,海岸线非常曲折的原因。
(8分)
(3)分析法罗群岛无天然树木的自然原因。
(4分)
(4)指出鱼产品加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并说明原因。
(6分)
原因分析类题型专练
1.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荷兰为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历史上深受海潮之害,再加上人口众多,从而导致该地土地资源紧张;而且从纬度位置来看,该地全年受西风影响,风浪大,地势低,多受风暴潮影响。
为了防止海水入侵,保护现有土地,在沿海地区修建了须德海大坝,而且大坝的建设还能够减小风浪,便于围垦的进行。
第(2)题,读图可知,须德海大坝可阻止海水进入坝内水域;该地位于盛行西风带,流域内降水丰富,
河流注入淡水量大;大坝上具有闸门,因此湖内咸水通过泄水闸逐渐排出。
第(3)题,莱茵河航运繁忙,可以通过闸门的开关来调节河流的水量,从而保证正常通航,同时通过闸门的关闭,可以减小海水对河口的入侵,从而减少海水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关闭闸门可以减小风力,从而减轻风暴潮的危害。
★答案★:(1)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张;全年受西风影响,风暴潮多发;围垦区地势低,防止海水入侵,保护现有土地;风浪减小,利于继续围垦。
(2)盐度变小。
大坝阻止海水进入坝内水域;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注入淡水量大;湖内咸水通过泄水闸逐渐排出。
(3)莱茵河航运繁忙,闸可打开以确保正常通航;可减小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关闭闸门减轻风暴潮的危害。
2.解析:第(1)题,法罗群岛冬季气温高于0 ℃与该地的位置、洋流有关。
由图可知,法罗群岛四面环海,海水热容量大,冬季降温慢;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作用。
第(2)题,地貌形成与内外力作用均有关。
该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岩浆活动形成众多火山岛,地形崎岖,多基岩海岸;纬度高,冰川广布,冰川作用侵蚀形成峡湾广布;该岛屿风大浪高,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明显。
第(3)题,法罗群岛无天然树木源于岛屿处于西风带内,西风强劲,不适宜树木生长;岛上火山岩及冰川广布,土壤发育程度低,不利于森林生长。
第(4)题,法罗群岛沿海地区渔业资源十分丰富;鱼类等水产品保鲜费用高,不便长途运输,应就地及时加工。
鱼产品加工业的主导因素是原料。
★答案★:(1)法罗群岛四面环海,海水热容量大,冬季降温慢;北大
西洋暖流的增温作用。
(2)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岩浆沿地壳断裂处上升喷发形成众多火山岛,地形崎岖,多基岩海岸;岛屿地势高,纬度高,降水丰富,冰川作用侵蚀形成的峡湾广布;该岛屿风大浪高,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明显。
(3)强劲的西风侵袭,不适宜树木生长;土壤发育程度低,不利于森林生长。
(4)主导因素:原料。
原因:沿海地区渔业资源十分丰富;鱼类等水产品保鲜费用高,不便长途运输,应就地及时加工。
感谢您的下载!
快乐分享,知识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