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合同争议的解决
解决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的参与程度日益加深。
然而,随之而来的合同争议问题也日益突出。
解决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不仅有助于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我国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声誉和地位。
本文将从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个方面探讨解决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的方法。
一、协商协商是解决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方式。
当合同双方发生争议时,首先应通过友好协商,寻求共识,达成和解。
协商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合同双方应保持冷静,客观分析争议的原因和双方的责任。
2. 双方应充分沟通,交换意见,以求达成共识。
3. 合同双方可以寻求第三方的专业意见,以帮助解决争议。
4. 协商结果应书面记录,并由双方签字盖章确认。
二、调解如果协商未能解决争议,调解可以作为下一步的选择。
调解是通过中立第三方(调解员)协助合同双方达成和解的一种方式。
调解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调解员,以确保调解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2. 调解过程中,双方应充分陈述自己的立场和诉求,同时尊重对方的意见。
3. 调解结果应为双方自愿接受,并在书面协议上签字盖章。
三、仲裁仲裁是解决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的重要方式之一。
合同双方在发生争议时,可以约定仲裁作为解决争议的方式。
仲裁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公正、独立的仲裁机构,以确保仲裁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 仲裁过程中,双方应充分陈述事实和证据,以便仲裁委员会作出公正的裁决。
3. 仲裁结果是终局的,双方均应遵守。
四、诉讼诉讼是解决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的最后手段。
当协商、调解和仲裁均未能解决争议时,合同双方可以选择将争议提交至法院进行诉讼。
诉讼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具有国际管辖权的法院,以确保诉讼的顺利进行。
2. 充分准备诉讼材料,包括证据、证人等,以支持自己的诉求。
3. 注意诉讼时效,以免丧失诉讼权利。
ADR模式在国际工程合同争议中的应用

ADR模式在国际工程合同争议中的应用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即另类争议解决)模式是指在争议解决中采用非诉讼方式,通常包括调解、仲裁和协商等方式解决合同纠纷。
在国际工程合同争议中,ADR模式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ADR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国际工程合同争议。
相较于传统的诉讼方式,ADR模式更加灵活快速,并且节省成本。
这在国际工程合同争议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涉及多个国家和司法制度的特殊情况,导致诉讼程序较为繁琐,时间周期长,并且费用较高。
而ADR模式则更加注重快速解决争议,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同时也能更加满足各方当事人的需要和利益。
其次,ADR模式能够保护双方合作关系。
在国际工程项目合作中,合作双方需要长期合作和协作,维护良好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一旦出现争议,诉讼方式的处理可能会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
而ADR模式则强调的是双方协商,促进共赢解决方案,使得争议得到更好的解决同时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得以维护。
另外,ADR模式在国际工程合同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合同履行效率。
通过ADR模式解决争议,可以快速得到解决,从而避免因争议而影响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
同时,ADR模式也更加灵活,允许双方自行商定、确定解决争议的方式,更加符合各自的需求和利益,进而提高合同的履行效率。
最后,ADR模式的应用能够增强国际工程工程合同争议解决方案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在ADR模式中,争议解决过程更加开明透明,因为具体的解决方案是由双方在协商中确定的。
而在诉讼方式中,法庭往往会有更多的限制和局限,解决方案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可能会减弱。
综上所述,ADR模式在国际工程合同争议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保护双方合作关系、提高合同履行效率、增强争议解决方案的透明度和可控性等方面,ADR模式都能够带来显著的好处。
因此,在国际工程合同中,ADR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风险,而且还能够提高合同的履行效率,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国际工程合同是指跨国公司之间签订的合同,用于指导和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的实施。
在国际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项目的顺利实施产生负面影响。
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国际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本文将对国际工程合同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可能会导致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产生误解和冲突。
在一些国家,时间观念较为灵活,而在另一些国家,时间观念十分重要。
这种文化差异可能导致在合同约定的工期上产生歧义和误解,从而影响项目的推进和实施。
2. 法律法规国际工程合同可能涉及到多个国家的法律法规,可能存在矛盾或冲突。
这就需要双方对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合同中进行合理的约定和规定。
否则,一旦出现争议,可能会导致双方陷入无法解决的僵局。
3. 财务风险国际工程项目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并且需要面对汇率变动、通货膨胀等财务风险。
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没有合理的财务安排和条款,也容易导致项目资金周转困难,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
4. 沟通问题跨国工程项目中,双方之间存在着语言、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畅、误解和误解。
这就需要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强调沟通,确保双方能够清晰地理解对方的要求和期望,避免沟通问题成为项目的障碍。
1. 文化融合在国际工程合同管理中,双方需要充分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通过培训和沟通,逐步融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
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文化差异方面的解决方式,以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
3. 财务安排在国际工程合同中,双方需要充分考虑财务风险,并在合同中约定相应的财务安排和风险分担方式。
双方可以约定汇率锁定、通货膨胀调整等条款,以降低财务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涉及到许多问题,需要双方充分重视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国际工程合同承包争议案例

国际工程合同承包争议案例假设有一家中国建筑公司(以下简称“承包方”)与一家美国开发商(以下简称“业主”)签订了一份关于在美国建设一座大型购物中心的工程合同。
合同约定了工程的范围、质量标准、工期以及价格等关键条款。
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设计变更,双方产生了争议。
承包方认为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超出了其预期范围,根据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应当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
而业主则认为价格上涨属于正常的市场风险,承包方应在投标时考虑这一因素,因此不同意调整合同价款。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要求对部分设计进行变更,这导致了承包方不得不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承包方要求按照变更工作的复杂程度和所需时间追加相应的费用。
但业主认为设计变更是在合理范围内,且合同中已有规定,承包方应无条件执行业主的变更指令。
面对这些争议,双方首先尝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在协商过程中,承包方提供了详细的成本分析报告,以证明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其造成的实际影响;同时,承包方也展示了因设计变更而产生的额外工作量和成本。
业主则聘请了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这些数据进行审核。
在经过几轮协商后,双方仍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随后,承包方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将争议提交至国际商会(ICC)进行仲裁。
仲裁庭在审理案件时,综合考虑了合同条款、双方的实际行为以及国际商事惯例。
最终,仲裁庭作出裁决,认定原材料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确实构成了不可抗力事件,承包方有权要求调整合同价款。
同时,对于设计变更导致的额外工作量,仲裁庭认为业主应当承担相应的费用,但具体数额应根据实际工作量和合理性原则来确定。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国际工程合同承包争议中,以下几点是至关重要的:1. 明确合同条款:合同中应明确规定价格调整机制、设计变更流程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等关键条款。
2. 保留证据: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承包方应详细记录成本变化、工作量增减等情况,以备不时之需。
3. 沟通协商:遇到争议时,双方应首先通过沟通协商寻求解决方案,这有助于维护合作关系并减少争议解决成本。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索赔争端的解决程序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索赔争端的解决程序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索赔争端的解决方式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DRB方式和DAB方式是介于工程师处理争端和仲裁诉讼处理争端之间的一种解决争端的方式。
期争端的解决程序,并不影响工程师处理争端的程序,当任一方对工程师的决定不满意时,均可将争端事项提交DRB或DAB.且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任一方仍不满意DAB或DRB 的建议,还可提交提交仲裁或提起诉讼。
否则,DRB或DAB的决定将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运用DAB与DRB解决争端快捷省时,对项目的干扰小,所需费用低。
DRB与DAB的成员均是双方认可的技术专家,双方认可和接受,并得到执行。
1、争端评审委员会方式(DisputeReviewBoard,简称DRB)是在国际工程承包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种新的解决争端的方式。
它最早是由世界银行在1995年1月出版的“工程采购标准投标文件”附录中借鉴美国的经验而提出的。
DRB的出现代替了工程师解决争端的作用,同时也克服了工程师自己解决争端的种种弊病。
DRB是一种介于工程师处理和仲裁或诉讼处理争端之间的解决争端方式。
这种在国际工程承包业中特有的解决争端的方式,本质上属于一种非诉的性质,即ADR(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性质的解决争端方式。
通常的争端评审委员由3名成员组成,由业主方与承包商各指定一名成员,再由该两名成员聘请第3名成员。
如双方决定采用DRB方式,则应在合同正式开始改造之前组成争端评审委员会(DRB),并在合同签订之后开始工作。
2、争端裁决委员会方式(DisputeAdjudicationBoard,简称DAB)也是一种ADR,即非诉性质的争端解决的方式。
它是对DRB方式改进而形成的一种更合理、更完善的解决争端的方式。
DAB方式最早是在FIDIC系列合同条件中的“DAB)也是一种ADR,即非诉性质的争端解决的方式。
国际工程争议解决的方案有

国际工程争议解决的方案有引言在国际工程领域,由于复杂的项目需求、跨国企业参与及不同国家法律体系的差异等因素,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争议。
这些争议可能涉及合同履行、质量问题、工程变更、付款纠纷以及知识产权等多个方面。
解决这些争议需要高效的方式和工具,以减少争议对项目进展、成本和声誉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国际工程争议解决的方案,包括谈判、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多种方式。
第一部分:谈判谈判是解决国际工程争议的一种常见方式,它能够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成本内就特定问题达成一致。
在谈判过程中,各方可以就争议的解决方案进行直接协商,以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协。
然而,在国际工程项目中,谈判并非总能取得理想的结果,因为当事人可能存在权力不平衡、信息不对称和跨文化沟通等问题。
因此,在谈判争议解决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和合同条款,合理评估各方立场和资源,提前做好谈判策略,以增加达成协议的可能性。
第二部分:调解调解是指利用第三方中立人(调解员)帮助当事人解决争议。
调解员的主要职责是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而非作出裁决。
国际工程争议中的调解通常由专业调解机构或组织提供,同时调解员通常也是有专业背景和行业经验的专家。
调解的好处在于它通常比诉讼和仲裁费用低,时间短,并且能够建立双方合作关系。
然而,调解不适用于所有工程争议。
例如,如果一方拒绝妥协或在双方之间存在重大权力差异,调解可能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此外,调解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双方的意愿和调解员的中立性,因此有时可能无法达成良好的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仲裁仲裁是国际工程争议解决的一种常见方式,特别适合跨国工程项目。
它是一种将争议提交给单一或多名独立仲裁员,并最终做出裁决的过程。
仲裁的优点在于它的快速性、保密性和灵活性。
仲裁庭的裁决具有最终和强制执行性质,这有助于避免长时间的诉讼程序和异地诉讼可能带来的问题。
不过,仲裁也有其缺点,比如费用高昂、因地区法律体系不同和执行困难等问题。
因此,在选择仲裁方式时,需充分考虑案件的特点、地点、当事人和争议的性质。
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争议有效解决

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争议的有效解决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工程项目中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合同争议的发生在所难免。
有效的解决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争议,不仅有助于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和地位。
本文将从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争议的常见类型、解决方式及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争议的常见类型1. 工程进度争议:包括工程延期和加速施工等问题。
2. 工程质量争议:包括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控制和质量验收等问题。
3. 工程变更争议:包括工程变更的原因、变更内容和变更费用等问题。
4. 合同价款争议:包括合同价款的计算、支付和调整等问题。
5. 赔偿责任争议:包括事故原因、责任划分和赔偿金额等问题。
6. 合同解除争议:包括合同解除的条件、程序和解除后的责任等问题。
二、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争议的有效解决方式1. 协商解决:合同双方通过自行协商谈判,达成一致,是最常见、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2. 调解解决:在合同双方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邀请中立第三方进行调解。
3. 仲裁解决:当协商和调解不成时,仲裁是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的常用方式。
仲裁地点可以选择在工程所在国、被诉方所在国或合同中约定的第三国。
4. 诉讼解决:作为最后的手段,合同双方可以选择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争议的具体操作1. 强化合同管理:合同双方应加强对合同的管理,明确合同条款,确保合同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
2. 完善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沟通机制:合同双方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传递。
3. 加强工程现场的管理和监督:合同双方应加强对工程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4. 及时处理合同变更:合同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处理工程变更,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5. 严格合同解除程序:合同双方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解除合同,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总之,有效的解决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争议,需要合同双方共同努力,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及时解决争议,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国际工程施工索赔的方式

国际工程施工索赔是承包商在承包工程项目过程中,由于业主或其他相关方面的原因,导致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增加额外费用或遭受损失,依据合同条款,通过合法程序向业主或其他相关方面要求赔偿的行为。
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施工索赔是常见且必要的现象,合理的施工索赔对维护承包商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国际工程施工索赔的方式。
一、延长工期索赔延长工期索赔是指由于非承包商原因导致工程进度延误,承包商依据合同条款要求延长工期并相应增加工程成本的索赔。
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工期延误往往会导致承包商承担额外的经济损失,如人员成本、设备租赁费用等。
因此,承包商有权依据合同规定,向业主提出延长工期索赔。
二、额外费用索赔额外费用索赔是指由于业主或其他相关方面的原因,导致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增加额外费用,承包商依据合同条款要求业主赔偿的行为。
这类索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恶劣自然条件或环境导致的额外费用:如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使得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遭受额外费用。
2. 工程变更导致的额外费用:由于业主或其他相关方面的要求,导致工程变更,从而增加承包商的施工成本。
3. 第三方责任导致的额外费用:如由于设计失误、监理不力、安全事故等原因,导致承包商遭受额外费用。
三、工程质量索赔工程质量索赔是指由于业主或其他相关方面的原因,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承包商依据合同条款要求业主赔偿的行为。
这类索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质量问题:由于设计失误、计算错误等原因,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2. 材料质量问题:由于业主提供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3. 施工质量问题:由于承包商的施工原因,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四、合同争议解决在国际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合同条款不明确、双方理解不一致等原因,可能导致合同争议。
合同争议解决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协商解决:双方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解决合同争议。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是国际工程项目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涉及到合同的签订、执行和结算等各个方面。
在国际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合同履行风险大、合同语言不明确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合同履行风险大
解决合同履行风险大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合同风险评估:在合同签订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项目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府政策风险等,充分了解项目的风险情况,从而在合同中进行明确规定。
2.合理分配风险责任: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理分配风险责任,如在工程变更或延期方面进行规定,以减少合同履行风险。
3.建立合同履行监控机制:在合同执行阶段,建立合同履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合同履行中的问题,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
二、合同语言不明确
合同语言不明确是国际工程合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争议和误解。
以下是解决合同语言不明确的对策:
1.精确表达意思:在合同起草阶段,尽量使用明确、具体的语言表达合同各项条款,避免使用模糊、模棱两可的词句,如使用具体的数量、时间等来描述合同内容。
2.参考国际通用合同范本:对于国际工程合同,可以参考国际通用合同范本,如FIDIC合同、ICC合同等,这些合同范本中有规定明确的条款和标准,对于语言不明确的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加强交流与沟通:在合同履行阶段,加强与合同当事方的交流和沟通,及时验证合同是否存在歧义,尽早消除合同语言不明确的问题。
国际工程合同争议的原因及常见的解决方式

国际工程合同争议的原因及常见的解决方式最近几年,在国际工程合同项目中出现的争议越来越多。
这些争议可能涉及到质量问题、时间限制、费用预算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概述国际工程合同争议的常见原因,并介绍一些解决争议的常用方法。
1.合同规定含糊不清在国际工程合同项目中,如果合同中的规定含糊不清,双方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例如,如果合同只是要求完成一个“高品质”的工程,但并没有定义“高品质”的具体标准,那么两个团队的理解可能就会不同。
此时,当项目交付后,质量问题就有可能引发双方的争议。
解决方法:在签订国际工程合同之前,确保所有条款都明确并且具体。
需要保证合同中的规定不含糊不清,可以请专业的律师来起草合同以避免误解。
2.文化及语言障碍如果国际工程合同项目的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那么由于沟通问题可能会引起很多差异。
特别是在诸如语言、宗教等问题上,可能会导致巨大的误解和分歧。
解决方法:请一名专业翻译以避免由于语言问题所导致的问题,加强沟通以解决双方文化上的分歧。
3.工程延误在国际工程合同项目中,如果糟糕的管理导致了工期延误,那么在双方之间可能就会出现争议。
因为项目延迟可能会导致额外的费用增加,并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解决方法:确保项目管理成为整个项目计划的重要部分。
这包括使用计划工具及透明度的追踪系统,以确保整个项目的准备工作和进度都得到监控和及时跟进。
4.关于费用的争议在国际工程合同项目中,如果双方对于费用预算产生了分歧,那么就会出现财务问题的争议。
此时争议的涉及范围与复杂性都比较高。
解决方法: 经验丰富的律师可以帮助合同双方确定合适的奖励,以确保在整个工程期间工程双方都可以满意。
总之,虽然国际工程合同争议的原因非常复杂且多样化,但是如果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共同遵守合同规定并明晰,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进行透明沟通,加强工程的管理,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争议的发生,进一步保证工程以及双方合作的成功。
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争议解决的方式

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争议解决的方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在国际工程领域的参与程度日益加深。
在国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合同争议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以期为我国企业在面对国际工程合同争议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协商解决协商解决是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争议中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当合同双方发生争议时,可以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互相让步,折中解决合同争议。
协商解决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关系友好的优点,有利于维护双方的合作关系。
因此,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双方应积极履行合同义务,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预防和化解争议。
二、调解解决当协商解决无法达成一致时,双方可以邀请中间人进行调解。
调解具有灵活、保密、节约时间和成本等优点,但调解结果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在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中,调解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
通过调解,双方可以在中立第三方的协助下,摆事实、讲道理,达成共识,从而解决争议。
三、仲裁解决仲裁是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争议解决的重要方式。
当协商和调解无法解决争议时,双方可以达成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委员会进行审理。
仲裁具有专业化、保密性、高效性等优点,且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在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中,仲裁是解决争议的重要手段。
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仲裁地点、仲裁效力等事项,以确保在发生争议时能够顺利进行仲裁程序。
四、诉讼解决诉讼是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争议解决的另一种方式。
当双方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无法解决争议时,任何一方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诉讼解决具有程序严谨、公正性高等特点,但相较于仲裁和协商,诉讼解决的成本较高,时间较长。
因此,在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中,双方应尽量避免采用诉讼方式解决争议。
五、DAB解决争端裁决委员会(DAB)是FIDIC 1999版合同文本中约定的一种争议解决机制。
其实质类似一个预裁判,只不过裁判员是合同约定规则产生的,而裁决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双方如果对裁决不满,可以在裁决作出后进一步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
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途径分析

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途径分析在工程承包合同中,由于合同的复杂性和项目参与方的多元性,争议在所难免。
解决争议,不仅关系到合同双方的利益,更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因此,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途径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实践经验,对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途径进行分析。
一、协商解决协商解决是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的首选途径。
合同双方在发生争议时,应进行友好协商,以达成一致意见。
协商解决具有程序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执行等优点。
同时,协商解决能够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保持合作关系。
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可自行拟定解决争议的协议,或请第三方调解员协助调解。
二、调解解决调解解决是指在争议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由第三方调解机构或调解人员对争议进行调解,从而达成解决协议。
调解解决具有灵活性高、周期短、效果好等特点。
在我国,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调解机构主要有仲裁机构、行业调解组织和专业调解机构。
调解协议经双方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三、仲裁解决仲裁解决是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的重要途径。
当合同双方发生争议,且协商、调解无法解决时,可约定仲裁。
仲裁具有保密性、专业性和国际性等特点。
在我国,仲裁机构分为民间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仲裁机构。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仲裁程序中,双方可选择仲裁员,确保仲裁的公正性。
四、诉讼解决诉讼解决是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的一道防线。
当协商、调解、仲裁均无法解决争议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解决具有程序严格、证据要求高、周期较长等特点。
在我国,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诉讼应提交项目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诉讼过程中,双方应遵守法院的审判规定,履行生效判决。
五、其他解决途径除了上述四种途径外,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1.专家咨询:在争议解决过程中,当事人可寻求专家的意见,以辅助解决争议。
专家咨询具有专业性强、灵活性高、成本较低等特点。
2.DAB(DisputeAdjudicationBoard)裁决:DAB裁决是一种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中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
解决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的方式

解决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的方式1. 预防措施预防胜于治疗。
在签订合同之初,双方应明确各自的义务与权利,尽可能详细地规定合同条款,包括工程质量标准、工期要求、支付条件等,以减少因理解不一致而产生的争议。
2. 争议解决方式的选择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主要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对于国际工程承包合同而言,仲裁因其效率高、保密性好、可跨国执行的特点而成为首选。
双方可以在合同中预先约定仲裁条款,一旦发生争议,直接提交至指定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3. 仲裁机构的选择选择一家具有国际认可度和权威性的仲裁机构至关重要。
国际上知名的仲裁机构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国际商会(ICC)国际仲裁院等,都是业界公认的专业机构。
4. 适用法律和仲裁地点在合同中应明确指定适用的法律及仲裁地点。
通常情况下,适用法律会是工程所在国的法律或是某一国际公认的商法,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
仲裁地点的选择则应考虑到地理位置的中立性、法律环境的成熟度以及双方的接受程度。
5. 语言和翻译鉴于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可能涉及多国参与,明确合同文本的官方语言以及必要时的翻译安排也是不可忽视的细节。
通常,合同会采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以确保沟通的顺畅。
6. 执行裁决获得仲裁裁决后,如何执行成为关键。
根据《纽约公约》,大多数签约国都承认并执行外国仲裁裁决,这为跨国执行提供了便利。
但双方仍需注意裁决的执行可能会受到执行国法律的限制。
7. 后续监督即使争议得到解决,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也不可忽视。
建议设立独立的监督小组,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双方均按照仲裁裁决或协商结果履行义务。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常用的adr有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常用的ADR方法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由于合同双方往往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文化和法律背景,因此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争议。
解决这些争议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替代性争议解决(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简称ADR)机制因其灵活性、高效性和经济性而被广泛采用。
以下将介绍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中常用的ADR方法。
一、协商协商是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中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
当争议发生时,合同双方可以通过沟通和谈判,寻求共识,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
协商的优点在于成本低、效率高,可以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有利于合同的继续履行。
但协商解决争议需要双方都有解决问题的意愿,且在双方利益平衡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二、调解调解是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选择一位中立的第三方(调解员)来协助解决争议。
调解员在了解双方立场和争议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协调沟通,帮助双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调解的优点在于保密性好、时间短、成本低,且调解结果具有灵活性。
但调解结果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双方对调解结果不满,仍可以通过诉讼或仲裁解决争议。
三、争议解决委员会(DAB)争议解决委员会(DAB)是FIDIC合同条件中规定的一种争议解决机制。
在合同签订时,双方约定一位或三位成员组成争议解决委员会。
当争议发生时,委员会成员会根据合同条款和相关法律,对争议进行审查和判定。
DAB的裁决具有约束力,双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执行。
如果双方对DAB的裁决不满,仍然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争议。
四、中立评估中立评估是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中的一种方法,双方当事人选择一位中立的专家,对争议进行评估和建议。
中立评估专家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给出评估报告,为双方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参考。
中立评估的优点在于成本低、时间短,但评估结果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五、仲裁仲裁是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中的一种常见方式。
ADR模式在国际工程合同争议中的应用

ADR模式在国际工程合同争议中的应用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即“非诉讼解决争议”)模式是指在国际工程合同争议中采用替代性的方式来解决纠纷,而非传统的诉讼程序。
ADR模式相对于诉讼模式,具有快速、高效、经济、保密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国际工程建设行业的重视和采用。
本文将介绍ADR模式在国际工程合同争议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ADR模式主要包括调解、仲裁和专家评审三种方式。
调解是指由第三方中立人通过沟通、协商等方式帮助各方达成共识;仲裁是指根据双方自愿同意并具有约束力的仲裁协议,由仲裁庭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专家评审是指由双方聘请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和裁决。
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ADR模式在国际工程合同争议中的应用具有快速高效的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诉讼程序,ADR模式能够缩短解决纠纷的时间周期,从而减少了各方的成本和损失。
特别是在工程项目中,时间的紧迫性使得ADR模式成为首选,能够迅速解决争议并恢复工程进度。
ADR模式在国际工程合同争议中能够保障商业保密和商业关系。
诉讼程序会公开审理案件,造成商业机密的泄漏。
而ADR模式能够在保持比较机密性的情况下解决争议,保护各方商业利益和商业关系的基础。
ADR模式在国际工程合同争议中还具有专业性好、灵活性强的优势。
ADR的仲裁庭和专家评审人员通常是在相关领域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士,能够根据具体的项目特点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裁决。
与此ADR模式灵活性强,各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自由选择ADR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ADR的程序和规则。
ADR模式在国际工程合同争议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ADR模式需要双方自愿选择和同意,如果一方拒绝参与ADR,则无法实施,只能通过诉讼程序来解决纠纷,从而增加了争议解决的时间和成本。
ADR模式的裁决结果并非最终裁决,也无法强制执行。
如果一方不服裁决结果,仍需通过诉讼程序来强制执行。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涉及到跨国企业的合作,涉及到国际法律法规的适用,管理和执行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的难度和复杂度都远远超过国内工程项目。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本文将围绕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
1. 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国际工程项目往往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之间的合作,而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可能会带来沟通障碍。
在合同管理过程中,由于语言、习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出现误解、误译和沟通不畅的问题,从而影响合同的执行和管理。
2. 法律法规的适用问题国际工程项目常常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的适用,尤其是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双方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不一致,或者对相应的国际法律体系不熟悉,导致在法律事务上出现问题,使得合同的管理和执行变得困难。
3. 交易货币的波动风险国际工程项目涉及到跨国企业之间的交易往来,而这其中的货币交易可能存在着汇率波动的风险。
如果在合同签订之初没有充分考虑到货币交易的波动风险,可能会导致在项目执行阶段因为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损失,并且也会给合同的管理和执行带来一定的不稳定性。
4. 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国际工程项目往往需要跨国企业之间的供应链合作,而供应链管理可能会面临语言、文化、质量标准、物流运输和信息系统等多方面问题,这些都可能给合同的管理和执行增加了困难。
5. 合同变更管理的难度在国际工程项目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市场环境、客户需求、技术变动等原因需要对合同进行变更,而国际工程项目的合同变更管理会涉及到跨国企业之间的协商、法律条文的适用、风险分担等复杂问题,因此合同变更管理的难度也是国际工程合同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以上几点都是国际工程合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却又是国际工程项目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化解这些问题,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执行国际工程合同。
如何解决国际工程合同争议

国际工程合同争议的解决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工程项目中去,随之而来的国际工程合同争议也日益增多。
解决国际工程合同争议,不仅关系到项目的顺利进行,也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和形象。
本文将介绍几种解决国际工程合同争议的方式,以供参考。
一、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争议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应该首选的最基本的方式。
双方依据合同,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互相让步,折中解决合同争议。
协商解决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保密性好、有利于维护双方关系等优点。
二、调解解决如果协商谈判达不成一致意见,可以邀请中间人进行调解。
调解具有灵活性、保密性、节约时间和成本等优点,但调解不成功则可能导致增加调解费用、拖延争议解决程序等问题。
三、仲裁解决当协商和调解不成时,仲裁是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的常用方式。
仲裁地点通常有以下三种选择:在工程所在国仲裁,在被诉方所在国仲裁,或在合同中约定的第三国仲裁。
仲裁具有程序效率高、周期短、费用少、保密性、专业化等优点,但仲裁裁决一般不具有强制执行力,需通过法院或其他机构承认和执行。
四、诉讼解决诉讼是解决国际工程合同争议的最后手段。
双方可以选择在工程所在国、被诉方所在国或合同中约定的第三国提起诉讼。
诉讼具有强制执行力,但程序复杂、周期长、费用高,且保密性较差。
五、其他非诉讼解决方式1. 纠纷审议委员会(DAB)裁决程序:DAB是FIDIC 1999版合同文本中约定的一种争议解决机制,其实质类似一个预裁判,只不过裁判员是合同约定规则产生的,而裁决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2. 工程师准仲裁:在FIDIC合同条件中,工程师具有一定的仲裁权。
当双方发生争议时,工程师可以做出决定,该决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3. NEC裁决程序:英国NEC合同条件中规定的一种争议解决机制,通过专门的裁决委员会对争议进行裁决,裁决结果具有强制执行力。
总之,解决国际工程合同争议的方式有多种,具体选择应根据合同条款、争议性质、双方合作关系等因素综合考虑。
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争议解决的方式

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争议解决的方式
一、协商解决
当出现争议时,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
这是最直接、最经济、最快捷的解决方式。
双方可以就争议的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节省时间和成本,还能维护双方的商业关系。
二、调解
如果协商无果,双方可以选择调解。
调解是一种非正式的争议解决方式,由第三方(即调解人)协助双方达成和解。
调解人通常不具有决定权,但他们可以通过提供中立的观点和建议,帮助双方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调解过程灵活,可以根据双方的需要进行调整。
三、仲裁
如果调解也无法解决争议,那么仲裁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
仲裁是一种更正式的争议解决方式,由一个或多个独立的仲裁员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对争议进行裁决。
仲裁的结果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不遵守仲裁裁决,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与诉讼相比,仲裁程序更为简单、快速,且保密性更强。
四、诉讼
如果以上方式都无法解决争议,或者一方不同意采用其他方式,那么诉讼可能是唯一的途径。
诉讼是在法院进行的正式法律程序,由法官根据法律规定对争议进行裁决。
虽然诉讼程序较为复杂和耗时,但它提供了一种最权威的争议解决方式。
国际工程的法律纠纷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日益深入,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多。
这些项目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往往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和利益冲突。
本文将探讨一个典型的国际工程法律纠纷案例,以期为我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案例简介某跨国公路建设项目合同纠纷案涉及我国某大型建筑公司(以下简称“我国公司”)与某中东国家政府(以下简称“中东政府”)签订的公路建设项目合同。
该项目合同金额为10亿美元,合同期限为5年。
根据合同约定,我国公司负责该公路的设计、施工、监理和试运营等全部工作。
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双方因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费用结算等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导致项目进度严重滞后,双方陷入长期的法律纠纷。
三、纠纷原因分析1. 合同条款不明确:合同中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费用结算等关键性条款规定不明确,为双方日后产生纠纷埋下了隐患。
2. 沟通不畅:双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沟通不畅,导致信息不对称,误解和矛盾不断累积。
3. 文化差异:中东地区与我国在宗教、文化、法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双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摩擦。
4. 项目管理不善:我国公司在项目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如施工组织混乱、工程质量控制不严等,导致项目进度滞后。
5. 政治因素:中东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定,对项目实施造成了一定影响。
四、纠纷解决过程1. 协商谈判:双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多次进行协商谈判,试图解决分歧,但均未能达成一致。
2. 仲裁:由于协商无果,双方决定将纠纷提交国际仲裁机构解决。
仲裁过程中,双方提交了大量证据,包括合同文本、工程进度报告、费用结算单等。
3. 仲裁裁决:仲裁机构在充分考虑双方证据和事实的基础上,作出裁决。
裁决结果对双方均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力。
4. 执行裁决:双方在裁决生效后,积极履行裁决内容,逐步解决纠纷。
五、案例分析1. 合同条款的重要性:本案例表明,合同条款的明确性和严谨性对项目实施至关重要。
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充分了解对方需求,确保合同条款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仲裁方式解决国际工程合同的优点

仲裁方式解决国际工程合同争议的优点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日益繁荣,相应的合同争议也不断增多。
仲裁作为解决国际工程合同争议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诸多优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仲裁方式解决国际工程合同争议的优点。
一、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效率高相较于诉讼方式,仲裁程序效率更高。
仲裁机构通常会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仲裁员组成仲裁庭,仲裁程序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当事人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安排仲裁时间和地点。
仲裁程序不受到法院排期和证据收集等问题的影响,因此可以更快地解决争议。
在解决国际工程合同争议中,仲裁的高效率可以降低当事人的时间成本,有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保密性好仲裁程序具有较好的保密性。
仲裁过程和裁决结果一般不会公开,从而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誉。
在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中,涉及到大量的技术和经济信息,这些信息对当事人来说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争议,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些信息泄露给竞争对手,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三、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专业性强仲裁员通常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往往精通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工程建设的流程和惯例。
因此,在解决国际工程合同争议时,仲裁员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争议的焦点,更加公正地作出裁决。
此外,仲裁机构一般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选择知名的仲裁机构可以增加裁决的可信度和执行力。
四、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灵活性好仲裁程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约定仲裁地点、仲裁语言、仲裁程序等。
这有利于当事人更好地参与仲裁程序,提高解决争议的效果。
此外,仲裁程序中,当事人可以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仲裁员也会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从而保证了裁决的公正性。
五、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执行力强仲裁裁决具有较高的执行力。
在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中,仲裁裁决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承认和执行。
虽然存在一些国家的仲裁裁决承认和执行制度不如其他国家完善,但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仲裁裁决都可以得到有效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工程合同争议的解决篇一: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的解决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的解决□在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履行过程中,争议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
从合同重大原则问题到工地上琐细的日常事务,从工程的进度、质量到滋工方法及完成工作的计量,雇主、工程师、承包商、分包商、供货商、雇主雇用的其他承包商、地方当局以及与合同相关的其他机构和实体出于维护各自利益的需要,都会适当或不适当地强调自己的作用、影响和优先地位,从而导致工程项目矛盾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毋庸讳言,与任何其它经济合同一样,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履行过程是一个包容着利益的对立和统一、冲突与和解、斗争与合作的矛盾过程。
工程也正是在这种不断地产生争议和解决争议的过程中向前推进。
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日常发生的争议可以通过当事人之间的沟通和协商达成谅解或妥协,重要的问题则可由当事方通过磋商解决。
仅当发生重大原则问题,当事方之间的利害关系无法调和时,才有可能启动争议解决程序。
尽管这些争议的发生可能与工程进度、材料、设备、施工方法、安全、质量、计量以及对合同的解释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究其实质,无不归结于两大范畴,即:工期(时间)和付款(尽管工期最终仍可解释为与付款相关)。
它们不仅是合同索赔与反索赔的终极目的,也是一切合同争议的实质所在。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以FlDlC红皮书为例,对雇主与承包商之间的争议解决方式予以简要的探讨。
□一、协商(COnSUItatiOn)□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双方的协商是可以不拘形式、不分场合进行的。
从实践意义上理解,协商应该是广义的。
在启动争议解决程序之前,任何为消除双方分歧的往来函件、正式或非正式会议、索赔谈判、承包商的施工人员与工程师现场代表的日常交流等,都可以视为协商的不同形式。
协商的内容可以是技术方面的,也可以是商务方面的,甚至是法律方面的。
总之,凡与合同履行相关的一切问题都可能涉及,只是随着协商的问题的性质不同,参与协商的人员的身份和交流的层面有所不同而已。
实践证明,这种协商对于消除争议的根源或减少争议的发生是十分有益的。
正因为如此,FlDlC在红皮书中将协商确立为一种合同机制,依据这种机制,工程师在对那些涉及合同双方利益的问题做出确定(DeterminatiOn)前,应与当事方进行协商,协商也因此成为工程师合同管理职责的一部分。
在红皮书的第四版中,“协商”一词共在25处被提及。
□在99版红皮书中,包含协商内容的条款共有21个,范围涉及迟到的图纸与指示(1.9)、承包商进入现场的权利(2.1)、放线(4.7)、不可预见的外界条件(4.12)、化石(4.24)、停工的后果(&9)、未能通过竣工检验(9.4)、雇主接收部分工程(10.2)、对竣工试验的干扰(Io.3)、承包商未能修补缺陷(11. □4)、承包商的调查(11.8)、计价(12.3)、省略(12.4)、价值工程(13.2)、相应于法律变更的调整(1□ 3.7)、付款程序表(14.4)、终止时的估价(15.3)、承包商停工的权利(16.1)、雇主风险的后果(17.4)、不可抗力的后果(19.4)、承包商的索赔(20.1)等。
□不难看出,上述条款涉及的均为与雇主和承包商利害攸关的问题。
在与承包商协商的过程中,工程师大多情况下是以雇主代表的身份出现的,因此这种协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是雇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协商。
此时,承包商将有机会向工程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其合理部分可能被工程师所采纳;同时工程师在协商过程中通过调查研究,可以更为全面地考虑事件的客观起因和发生的背景,减少其决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达到消除或减少双方分歧的目的。
□在实践中,如果工程师疏于履行合同规定的职责,致使合同规定的协商程序被忽视,承包商有权对工程师的行为提出批评或质疑。
例如,当承包商对工程师的某项决定不满时,他可能提出如下问题:工程师履行了协商的职责吗?协商过程如何?是否流于形式?为使双方达成一致,工程师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吗?如果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工程师最终的决定是根据合同做出的吗?如果是,他考虑了''相关的情况”吗?他做出□的确定公平吗?等等。
如果上述问题的答案長否定的,而工程师又拒绝重新考虑他做出的决定,那么承包商就可能启动合同规定的争议解决程序。
□总之,如果可能,通过协商解决争议对合同双方来说都是首选的选择。
它不仅节约时间和财务开支,而且通过协商解决问题还有利于维护合同当事方既有的合作关系。
对于雇主来说,协商解决争议不至于影响合同工程的进展,也免使自己陷入旷日持久的纠纷之中;对于承包商来说,仲裁不仅耗时耗财,而且最后的结果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即使最终胜诉也没有把握得到全额赔偿,而协商解决争议则有可能使他非常便捷地将双方达成一致的索赔金额纳入进度付款证书,并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得到支付。
□二.工程师/争议裁决委员会(DAB)的决定(DeCiSiOn)□如果说协商机制是“防患于未然”的话,那么争议程序的启动则是从当事方将某项争议提交工程师/争议裁决委员会开始的。
一般情况下,争议程序的启动意味着双方协商的失败。
□在FlDIC红皮书第四版中,启动争议解决程序的第一步是将争议提交工程师做出决定。
不难理解,采取这一步骤想要取得的客观效果是:(1)提请工程师确认其对争议事项所持的立场和观点;(2)工程师的决定使得启动争议程序的一方重新审视已方的立场和观点,对自己的索赔(或反索赔)能力做出评估,然后制定下一步的策略:是接受工程师的决定?还是继续争议解决的进程?如果承包商已经进行了必要的法律或技术咨询,确信其索赔是被无理拒绝的,那么他就可能对仲裁充满了信心,从而将争议解决程序向仲裁阶段推进。
□“工程师的决定”的另外一个作用是确认“争议”的确成为争议。
国际商会(ICC)案例6238(1989)及6535(1992)都曾强调这样一个问题:在争议事项被提交仲裁之前,“争议”必须成其为争议。
仲裁庭认为:在一项索赔或抗辩被提交仲裁之前,它必须是已根据合同提交并被否决过的。
这意味着任何一方意欲通过仲裁解决合同中的争议事项,他必须首先将该事项提交工程师做出决定,仅当该决定未能成为最终时才可提交仲裁。
按照红皮书的规定,如果当事方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对工程师的决定表示不满,工程师的决定即成为最终。
如果一方对工程师的决定不满,他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另一方发出表示不满意的通知,这是当事方将争议事项提交仲裁的必要前提。
□1996年,世界银行将“争议评审团(DRB)W机制纳入《工程采购》中的标准招标文件,FlDlC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反应。
在99版红皮书中,FlDIC规定由“争议裁决委员会”(DAB)取代工程师对争议事项做出决定。
此外,新的红皮书还向合同双方提供了将争议事项提交DAB征询“意见(OPiniOn),,的机会。
征询DAB的意见,有时可能成为解决争议的最简便的一种方式。
可以想象,DAB 在表达自己的意见之前,为了能够公平、公正地解决问题,完全可能在合同双方之间进行斡旋和调解,尽力将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
因此,当合同双方就某一事项产生争议,并一致同意向DAB征询“意见”时,这种意见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DAB对该争议所持的观点,即使任何一方随后根据合同规定的程序要求DAB做出决定,同一裁决人对于同一争议事项也很难做出迥然相异的解释。
除非随着时间的推移,争议事项的情况和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从这种意义上讲,DAB 的意见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非"决定”形式的决定,虽然没有约束力,但它足可使合同当事方在启动争议解决程序之前预知DAB决定的可能结果,然后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和评价,从而改变或放弃原来的主张。
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即合同任何一方拒绝接受DAB的“意见”而执意启动争议解决程序的时候,前述的征询及表达意见的过程也可以为DAB此后的正式决定节约大量的时间。
除了争议事项外,双方还可向DAB征询任何与合同有关的其它事项。
□三、友好解决(AlniCabIeSettIement)□从红皮书第四版开始,FIDIC引入了友好解决机制。
按FlDlC自己的指南中的解释,之所以在合同争议程序中引入友好解决机制,是因为有些国家的法律强调,如果合同中没有提及用友好方式解决,负责执行合□同的人就无权进行此类尝试。
通常,争议程序的启动固然意味着当事方之间矛盾的深化和利益冲突的加剧,但仍不排除通过协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红皮书规定的这种机制再次为双方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争议创造了条件,任何一方不必担心因主动提出重开?谈判長向对方“示弱”的表现。
这显然是FIDlC为尽可能避免合同当事方将争议提交仲裁所做的又一努力。
□四、仲裁(ArbitratiOn)□按红皮书的规定,仲裁是争议解决的最终阶段。
仲裁人不仅有权揭示、复查并修改与争议有关的工程师的任何证书、确定、指示、意见或估价,而且有权复查并修正工程师/DAB的任何决定。
□长期以来,不同格式的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大都规定仲裁应在工程竣工之后进行,这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第一是为了避免工程竣工之前的仲裁影响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因为仲裁毕竟会不可避免地牵涉到当事方关键人员的时间和精力;第二是避免对每一单项争议分别提交仲裁,而是在工程竣工后将所有问题一次解决,以达到节约时间和费用的目的。
虽然这种安排无可非议,但实践中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当争议涉及的付款和工期延长的本身给工程的竣工构成威胁时,仲裁就会变得十分紧迫。
当然,除非万不得已,任何一方都没有必要在工程竣工之前提起仲裁。
□关于仲裁机构,FlDIC红皮书推荐的是国际商会(ICC)仲裁院。
ICC的仲裁规则和程序为业界所熟知,此不赘述。
以下仅将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1.为什么FIDlC将争议解决的最终方式设计为仲裁而非诉讼呢?可以认为主要出于以下两个原因:(1)一般情况下,仲裁所花的时间和费用将远远低于诉讼;(2)权威的国际仲裁机构拥有国际上相关专业领域内一流的专家学者,他们的丰富经验和智慧使他们能够恰如其分地处理那些牵涉到复杂的商务、法律及工程技术背景的争议问题,这是一般的法庭所难以企及的。
□ 2.证据问题。
“谁主张,谁举证(HeWhOassertsmustprove)”是一个国际公认的基本原则,它同样适用于仲裁。
翔实、充分的证据是支持当事方主张的坚实基础。
只不过与诉讼相比,仲裁对取证范围规定得更为广泛。
对于一个土木建筑工程合同而言,证据主要包括费用记录、进度记录、现场指示、来往函件、会议纪要、施工日志以及工程照片等。
需要注意的是,时间是证据的大敌。
时间拖得越久,证据的收集就越发困难,索赔事件的详情也会被当事人逐渐遗忘。
并且,随着人事的更迭,相关人员的召集也越发不易。
□ 3.仲裁是否使争议双方走上一条“单行道”呢?答曰: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