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故事
德育数学案例

德育数学案例在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
以下是一个关于德育数学的案例。
在一次初中数学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例题是这样的:某果园有 100 棵桃树,一棵桃树平均结 1000 个桃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桃树以提高产量。
试验发现,每多种一棵桃树,每棵桃树的产量就会减少 2 个。
如果要使产量增加 152%,那么应多种多少棵桃树?老师并没有直接开始讲解解题步骤,而是先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个问题背后所反映的现实情况。
“同学们,想想看,这就像我们的生活,当我们想要获得更多的某样东西时,可能会伴随着一些牺牲或者付出。
就像多种桃树能增加总产量,但每棵桃树的产量又会减少。
那在我们的人生中,是不是也经常面临这样的抉择呢?”同学们纷纷陷入思考,有的说:“比如想要考个好成绩,就得放弃玩耍的时间努力学习。
”有的说:“想要学会一种乐器,就得坚持每天练习,不能偷懒。
”老师微笑着点头,“大家说得都很好。
那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个数学问题该怎么解决。
”同学们开始认真计算,经过一番努力,得出了答案:应多种 20 棵或 380 棵桃树。
老师接着问:“那如果是你们来做这个果园的主人,会选择多种 20棵还是 380 棵呢?”同学们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的说多种 20 棵,因为管理起来比较方便;有的说多种 380 棵,虽然管理难度大,但产量增加得多。
老师这时说道:“同学们,这就像我们在面对机会和挑战时的选择。
选择多种 20 棵,相对稳妥,但收获可能有限;选择多种 380 棵,虽然风险大,但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这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去权衡。
同时,这也告诉我们,在做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要有全局观念。
”还有一次,在讲解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时,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小组任务: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并计算如果要重新铺设草坪,需要多少费用。
同学们分成小组,拿着尺子、计算器等工具,认真地测量和计算。
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

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最新版)目录1.引言: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的重要性2.案例一: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3.案例二:数学家庭作业中的德育教育4.案例三:数学测试中的德育教育5.总结: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的意义和影响正文【引言】在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特别是在七年级的数学教育中,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通过三个案例,探讨在七年级数学教育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案例一: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案例二:数学家庭作业中的德育教育】数学家庭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
教师在设计数学家庭作业时,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的题目,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批改作业,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培养他们的诚实守信的品质。
【案例三:数学测试中的德育教育】数学测试是检验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组织数学测试时,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让他们在测试过程中,自觉遵守考试规则,诚实回答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学生的测试成绩,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培养他们的拼搏精神。
【总结】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七年级的数学教育中,德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初中数学课堂育人故事分享

初中数学课堂育人故事分享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不仅仅是学习了解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里是一则关于初中数学课堂育人故事分享。
在一个普通的初中数学课堂上,有一个叫做杰克的学生,他原本是一个数学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
每次上数学课堂,他总是显得有些不屑一顾,甚至有点懒散。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个难题,让学生们在黑板上解答。
杰克看了题目后依然无动于衷,把手伸到了头顶上,慵懒地打了个哈欠。
老师看不过去了,便说:“杰克,你怎么这么不认真呢?这个问题很简单,我相信你可以解出来的。
”杰克却仍然懒散地回答:“老师,这个问题太难了,我不会。
”老师笑了笑,鼓励道:“其实,数学并不难,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勤奋。
你也可以做到的。
现在,我给你十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然后站到黑板前把你的解答告诉我们。
”杰克听了老师的话,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兴奋的样子。
但他还是坐在座位上,埋头苦思起来。
在老师给的十分钟时间内,杰克绞尽脑汁,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发现,通过不断地试错和思考,他渐渐发现了问题解答的线索。
最终,当老师宣布时间到,让杰克站到黑板前解答问题时,他丝毫没有害怕,反而自信满满地走向了黑板。
站在黑板前,杰克清晰地、自信地把他的解答呈现在了黑板上。
全班同学都屏住呼吸,等待着老师的评判。
老师看了一眼杰克的解答,微笑着点了点头,称赞道:“杰克,你做得很出色,你的努力和坚持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杰克听到老师的赞扬,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自豪和喜悦。
从那一天起,杰克改变了对数学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认真。
他开始在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努力复习,主动解答问题。
他的数学成绩慢慢提高了,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
这件事情也给了其他同学深刻的启示。
他们明白了,只要有耐心、勤奋和坚持,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从此以后,全班学生都对数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变得更加有自信,更加勤奋地学习数学知识。
杰克的这次故事,也在学校和家长之间传开,许多老师和家长都对他表示了肯定和赞扬。
初一数学德育案例陈琳

初一数学德育案例乔司镇中陈琳认识楚已经是初一上学期期末的时候了,她是个插班生。
在以前那个班,她犯过错误,受过处分,来到了我们班。
一个聪明,直率并且有稍许偏激的孩子,在来我们班的那天,就说,她已经被毁了。
原因很简单,她受了处分,打了老师。
认识她的第一天开始,我便下定决心,要和她好好相处,不顾忌她以前所做的,所说的。
我没有放弃她,更没有冷落她,而是给她更多的关注,因为我知道,好学生需要老师的关爱,问题学生也不例外,而且这种需要在她们身上表现的更为强烈。
从此,我对楚投去了更多关注的目光:上课时,我有意的让她回答问题,如果她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我会先叫她,答对了给予表扬,使她获得进步的喜悦,答错了进行鼓励,给她以信心。
渐渐的,楚和我交谈的话多了,虽然其中也有不少废话,我并不厌烦她,我想这正是她表达自己情感的途径。
很庆幸,我们在初一上半学期相处的不错,她的数学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由于性格的弊端,楚还是沉浸在受处分的那件事情当中,她对自己会失去信心,以致于到了初一下半学期,两次数学考试都不是很理想。
她说她丧失了信心,没有喜悦感,和优越感,没有学习了数学的热情,我很担心,安慰过她,开导过她,但是都无济于事,因为她说反正她的人生完了,学不学都无所谓了,上课会不听,会讲废话。
一个在我看来是相当脆弱的孩子,因为她承受不了压力,容易自暴自弃。
就像她写给我的反思一样,我想好,但是没有动力,我什么都懂就是管不住自己。
接下来的一堂数学课,我想是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昨天,同学们的回家作业,做的不太好,说明没有掌握到位”,我说道。
“放屁”,楚说。
这一句“放屁”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委屈,伤心,生气,回忆气过往的种种,我是怎样用我的真心,用心对待眼前这批看似纯洁的孩子们的,而在他们眼中我却什么都不是。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话是放屁的话,那请你出去,你可以不听我上课。
”我和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发生了冲突,并且是在课堂上,我清楚我不该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育叙事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育叙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数学,作为一门严谨且晦涩的学科,常常让人觉得枯燥乏味。
正是在这样的学科中,我们可以发现数学的德育渗透教育。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价值观的培养。
数学的德育渗透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念。
下面,我将通过叙述一位初中数学老师的故事,来探讨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育的重要性。
张老师是一位资深的初中数学教师,他以其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富有创造力的教学方法著称于校。
在数学课堂上,张老师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品德养成。
他在教学中常常以生动有趣的案例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在课堂之外,张老师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数学竞赛和活动,鼓励他们勇于挑战自我。
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张老师对数学德育渗透教育的认识和坚持。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数学作为一门具有挑战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学生往往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在张老师的课堂上,他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并且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克服困难的能力。
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不断克服挑战,逐渐建立了自信心和责任感。
他们渐渐明白,数学不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而是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常需要相互交流和合作,才能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张老师在课堂上倡导“鼓励合作,促进共同进步”的理念,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互助学习。
在数学竞赛和活动中,他也组织学生们组成小组,共同备战,共同竞争。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逐渐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明白了团队的力量和价值。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坚韧和耐力。
数学学习往往需要耐心和毅力,解决数学问题常常需要反复推理和思考。
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逐渐培养了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的坚韧品质。
他们明白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

以下是一个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案例名称:数学中的对称美背景信息: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数学有了基本的认识,他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运算和几何知识。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对数学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和兴趣。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通过介绍数学的对称美,来引导学生们认识数学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目标:1. 让学生们理解对称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们认识到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通过对称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和创造力。
4.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活动内容:1. 教师向学生介绍对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们探索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 教师准备一些对称和非对称的图形,让学生们进行分类和比较。
3. 教师引导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些对称的图案或作品。
4. 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设计和创作思路。
5.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对称的美学价值和实用性。
德育元素:1. 通过对称的教学,培养学生们的美学意识和创造力。
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让他们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尊重,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 通过展示学生们自己的作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创造力和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 通过点评和总结,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避免出现被动接受的情况。
2. 在点评学生作品时,要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同时也要指出不足之处,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故事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故事案例分析事件一:该同学从升入初中以来对学习没有兴趣,对校规校纪不遵守。
在刚升入七年级,学校屡次强调不准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该学生一次数学课上公然玩手机还发出了声音影响了我的讲课,我将其手机收到讲桌上,该学生直接站起来走到讲桌上拿起了自己的手机,在我管教的过程中锁上了教室的门,并与我动手将我的手抓伤。
事件二:该同学一次和同学产生矛盾,两人大打出手,事后被政教处批评教育,再此过程中,该学生不仅不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将班级所有学生平时的一些没有被老师发现的小问题都揭发一遍,被班级学生知道后引起了公愤,导致在班级没有声望没有朋友。
事件三:该学生在一次假期中没有完成数学作业,开学第一天早上到校后在楼梯值日,突然跑回教室,拿起自己藏在书包里的手机给他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说自己没有完成作业不想念书了,之后并未请假,翻墙出了学校私自坐车回家。
事件四:七年级上学期该学生在校园附近的商店赊欠零食等共计金额一百余元,七年级下学期不仅没有还钱,还继续赊欠,家里并不知道该情况,一次因为家里给的零花钱少了还对其母亲大声呵斥,将母亲给拿的上学要交的伙食费扔在家里,扬言要辍学外出打工。
该学生还有很多问题行为,再此不一一列举。
解决方案第一:我与该学生也多次交谈,经过几次交谈后该学生打开心扉,向我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他说自己对学习没有兴趣,所以不爱学习,课堂上还想要得到老师的关注所以违反纪律。
对此,我告诉该学生,要向老师记住你关注你,可以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得到老师的夸奖,他说自己爱读课外书,我建议他到图书室多借一些课外书,他说自己爱劳动,我建议他多帮助其他同学、帮助班级做一些劳动,这样有助于化解他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获得友情。
第二:我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上经常由数学问题发展到现实问题并上升到道德知识。
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他。
并且对他多多的关注,让他找到自身的价值,不断发现其闪光点。
多鼓励他,让他找到自己的优点,多展示自己。
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

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案例背景在中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德育渗透是指将德育元素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案例描述案例一:数学课上的公平原则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的教学时,注重强调公平原则。
他在讲解数学问题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公平性,并与学生一同探讨公平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他引用了分配公平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有限的资源。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理解了数学概念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公平意识和价值观。
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更加注重平等和公正,并能够在面临选择时做出公平的决策。
案例二:数学竞赛中的团队合作一所小学举办了一场数学竞赛,其中有个题目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来解决。
这个题目需要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
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发挥个人的数学能力,还要和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他们需要协商解决方案,分工合作,并最终达成共识。
通过这个竞赛,学生们不仅提高了数学水平,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他们学会了互相信任,尊重他人的意见,并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案例总结以上两个案例展示了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
通过在数学课堂中注重公平原则和团队合作,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德育渗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还能增强他们的学科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在数学教学中适用,也可以在其他学科中进行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

标题:数学德育案例,如何通过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引言: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科,通过有趣而富有挑战的数学德育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德育案例,并分析其实施效果。
第一部分:案例一,数学拼图游戏(400字)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一张数学拼图,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数字和符号将拼图正确组合起来。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和思考能力来寻找正确的解法。
此外,每个小组内的学生要相互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这个案例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实施这个案例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分享思路和解法。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进行讨论,总结各小组的解法,分享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题策略。
第二部分:案例二,数学应用实践活动(400字)这个案例是通过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如测量校园内指定区域的面积、周长等。
学生需要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利用测量工具来进行实地测量,并计算出相应的数值。
这个案例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数学运用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施这个案例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选择测量工具、如何测量并记录数据,并进行计算。
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们彼此分享测量结果,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结论:通过以上的案例,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在实施这些案例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德育故事论文

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德育故事网户学校蒿永侠在教学中永远具有教育性,并且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准则。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怎样使产业升级,这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人才,因此如何在教好书的同时培育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和大家来分享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的几个故事。
故事一: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结合0x=0,x不管取什么数,只要和0在一起,它注定只能为0。
要想判断一个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就要看他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有一个孩子被父母遗弃,他一直和狼生活在一起,当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他不会站立,像狼一样四肢着地,不会讲人类的语言,只会像狼一样嚎嚎的叫。
有着人的身体,但是他的行为、习惯都在向人们表明:是一只狼。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如果你和“0”在一起,不论你怎么努力,(在黑板上指着x),你还是逃脱不了“0”的命运。
对,下面有位同学说的对:跟社会不良少年在一起,极有可能慢慢也成不良少年了。
反思:“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 ?――对学生的交往进行教育故事二: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题目:一个矩形花坛草坪,AB长4米,BC长3米。
从A走到C。
就有些同学为少走2米而踩草坪,大家怎么看,我还不如不踩呢!不差这2米,把草坪踩坏了小草寸寸生命,踩之怎么忍心。
为了自己快捷一些,使小草痛苦,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坏事,不管怎么小,都会伤害到他人,因此再小的坏事都不能做。
反思:“勿以恶小而为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故事三:在学习直角坐标系时,我向同学们讲了一下故事,大家听得兴趣盎然。
1619年,笛卡儿在多瑙河德国南部的一座小城--诺伊堡的军营。
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他终日沉迷在深思中,考虑数学和哲学问题。
1619年11月10日,白天,笛卡儿生病了,遵照医生的嘱咐,躺在床上休息。
突然,笛卡儿眼睛一亮,原来正在天花板上爬来爬去的一只蜘蛛引起了他的注意。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案例一:个人道德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研究和互动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例如,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协作探讨,培养他们的友爱精神和相互尊重的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选取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并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判断和行为准则。
案例二:社会公德的培养数学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与社会公德相关的话题,引发学生对公平、公正等价值观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在解决分配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情景,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分配资源,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通过这样的研究,学生可以理解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并明白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应如何行为,做到公平、公正。
案例三:责任意识的培养在数学研究中,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例如,通过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数学任务或项目,要求学生自己负责整个过程的实施与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对待任务,具备组织、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责任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项目展示和分享,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案例四:诚信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考试中,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例如,通过讲解学术诚信原则、考试纪律等内容,引导学生明确诚信的重要性,并提醒他们在考试中要自觉遵守规则。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能够诱发学生违规行为的操作,让学生自己思考违反诚信原则的后果和影响,从而树立起诚信意识。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渗透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们应当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伦理问题,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综合素质。
这种德育渗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促使他们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用心去感化孩子——一个数学教师的德育故事

用心去感化孩子——一个数学教师的德育故事
我们的学校有一位叫陈老师的数学老师,他是一位十分受学生们欢迎的老师,他的教学不仅娴熟,而且经常用有趣的方式来让学生们理解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总是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语来感化孩子们,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
有一次,陈老师教完一节课,发现一个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而是在跟同学们聊天,于是陈老师就走到他身边,把他拉到一边,然后把他的耳朵拉到自己的嘴边,说:“你听着,我今天讲的课,你要记住,这对你的学习很重要,你要用心去听,要把它记牢,不要让它溜走了。
”
这位学生被陈老师的话感动了,他赶紧把耳朵远离老师的嘴,点头答应,从那以后,他每次上课都非常认真,他也成为班上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陈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语,让孩子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也让孩子们明白了要用心去感化别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初中数学教师师德故事

初中数学教师师德故事
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上,有一位老师,他的名字叫李老师,他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李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教育者,他总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
他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数学的能力,只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鼓励。
他常常说:“数学不仅仅是数字和公式,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
有一次,班级里的一位学生因为数学成绩不好,感到非常沮丧,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李老师找到这位学生,耐心地鼓励他不要放弃,并告诉他:“学习是一个过程,我们需要耐心和坚持。
你可以的,我相信你。
”在李老师的鼓励下,这位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最终他的数学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李老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成长。
他常常在课后与学生们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兴趣爱好。
他总是以一种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还有一次,班级里的一位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得了低分,心情非常低落。
李老师发现后,主动找到这位学生,帮助他分析试卷上的错误,并鼓励他:“这次考试并不代表你的全部,只是你成长中的一个过程。
只
要你努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
”在李老师的帮助下,这位学生不仅数学成绩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他重拾了对学习的信心。
李老师的言传身教,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学生。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师德,什么是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用心去感化孩子——一个数学教师的德育故事

用心去感化孩子——一个数学教师的德育故事王先生是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他乐于分享知识,乐于与学生分享笑声。
他的课堂气氛融洽友好,每次上课,学生们都来报名参加。
多年来,王先生一直秉承着“用心去感化孩子”的理念,他认为孩子们是不完整的,还需要老师指导和引导。
例如,在课堂上,他以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和案例,让学生们实际体验到数学的深刻意义,让学生们认识到学习数学是为了改善生活,这就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一次月考中,发现有一名学生考得很差,王先生很关心他,不让他因此低落,让他坚持学习,继续努力奋斗,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并给他安慰,鼓励他继续努力,坚持改进。
此外,王先生也经常鼓励孩子们多做课外活动,去了解更多的知识,他相信多接触知识,能够增加孩子们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在学习上有更多的收获。
此外,王先生还大力鼓励学生们从中发现人生和价值观,他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要习得知识,发现生命的真正价值。
他还会不时地分享自己的经历,让学生们看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努力的回报,让学生们受到鼓舞,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通过王先生的耐心教导,多年来他的学生们学习成绩都获得了显著提升,而且他们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开始有了自己的理想和梦想,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更加充满力量,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进。
从教育层面来看,王先生以自己的用心去感化孩子,使学生从心理上受到鼓舞和激励,而最后得到的成果也是令人欣慰的,他也收获了学生的支持、爱戴和认可。
用心去感化孩子,这是一个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师的特权。
作为一个教师,王先生用他那些温暖的眼神,用他的话语去感化孩子,最终实现了他用心去感化孩子的理想。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老师可以通过用心去感化孩子,去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让孩子们在艰苦的学习中找到力量,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

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摘要:一、引言二、案例介绍1.学生背景2.数学课堂表现3.德育问题出现三、解决策略1.教师引导2.家庭教育配合3.课堂管理优化四、案例反思1.德育教育的重要性2.教师角色的转变3.家校合作的效果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德育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将以一个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为例,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学生背景本案中的学生小王,性格内向,成绩一般,家庭环境较为复杂。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对他的关爱和管教不足,导致他在生活中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2.数学课堂表现在数学课堂上,小王表现得不积极主动,时常走神,作业质量也不高。
同时,他对待老师和同学的态度也比较冷漠。
3.德育问题出现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王被发现作弊。
面对老师的质疑,他表现得极为抵触,拒绝承认错误。
这一行为引起了教师的关注,教师决定以此为契机,对小王进行德育引导。
三、解决策略1.教师引导教师首先以关爱的心态与小王展开沟通,了解他的内心想法。
在沟通中,教师发现小王对家庭和学业产生了负面情绪。
2.家庭教育配合教师及时与小王家长取得联系,向他们反映情况。
家长表示会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共同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3.课堂管理优化教师在课堂上加强了对小王的关注,鼓励他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的课堂活跃度。
同时,教师还调整了课堂氛围,使学生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1.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本案表明,德育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2.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从传统的教书匠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引路人,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关爱的心态与他们沟通交流。
3.家校合作的效果本案中,家校合作的成功开展使得小王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这充分说明了家校合作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五、结论通过本案,我们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故事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故事在当今社会,德育一直是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而初中数学教学也充分尊重以德育为依托的教育理念。
在制定的教学教案中,德育故事也是有计划的进行讲述的。
比如,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无量大数组,有一段关于贝克勒斯夫人说:“就好像贝克勒斯夫人一样,有一个巨大的家庭,也曾经有一个大家庭一样的家人,每个人都在做他们最想做的事情,而这个大家庭依然和睦,给每个人带来安宁和温暖。
”这个故事有助于学生们认识到,大家庭里的和睦和安宁,是需要全家人一致行动,相爱正直,勤俭持家,共同努力,才能够保持的。
另外,在数乘除中,我们经常用到“乘以龙”的故事来引导学生们认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乘的概念。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男子因为遇到危险,负着重重任务只身奔赴深山,期间他遇到一只凤凰,凤凰替他解了一个谜题,那就是有一头龙需要他一枚硬币来分割,然后他一枚硬币就可以分成9份,每份给龙吃,龙颜悦色。
这个故事给我们提出一个献身,勤恳尽责,进行工作的警示,从而增强学生们的勤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再如,在数的加减法中,我们经常教给学生们一些关于贪婪,贪心会带来悲剧后果的故事。
比如,有一个乡下小喽,他贪图得到一种梨,想把所有梨都拿走,于是他想出一个主意,把很多梨堆到一起,把一个梨留在原地,然后他就把剩下的梨拿走了,结果他把梨拿走了,发现梨已经腐烂了,他发现:只有一个梨留下来,才能保证它是新鲜的!这个故事给我们警示,贪心会带来悲剧的后果,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我们需要有理性的把握和取舍。
以上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些常见的德育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思想也是有其深刻的意义和作用。
只有将德育思想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才能真正起到激发、引导学生思维的作用,让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也内化相关的德育道理,养成更好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出良好的个性。
德育故事初中数学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初中数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德育故事,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重量单位换算,掌握曹冲称象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德育故事,让学生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理解数学中的重量单位换算。
2. 掌握曹冲称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曹冲称象的原理。
2. 将德育故事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曹冲称象》的德育故事、课件、数学教材。
2. 学生准备数学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讲述《曹冲称象》的德育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曹冲为什么能称出大象的重量?这背后有什么数学原理?二、新课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重量单位换算的知识。
2. 通过课件展示大象的图片,提出问题:如何称出大象的重量?三、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曹冲称象的方法。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曹冲称象的方法1. 教师讲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强调数学原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德育故事与数学知识相结合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曹冲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精神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总结:曹冲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德育故事的意义。
2. 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分享自己的收获。
七、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2. 收集与德育故事相关的数学问题,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德育故事《曹冲称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同时,将德育故事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感受德育故事的同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初中数学师德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在我国,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青少年数学素养、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任务。
然而,近年来,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态度不端正、对学生的关爱不够、教学方法单一等。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师德水平,本案例以某初中数学教师为例,通过师德教育案例的分析,探讨如何加强初中数学教师的师德教育。
二、案例描述(一)教师基本情况张老师,某初中数学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多年。
在工作中,张老师教学成绩优秀,但师德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具体表现为:1. 教学态度不端正。
张老师上课时经常迟到、早退,甚至请假。
对学生缺乏耐心,对待学生的问题敷衍了事。
2. 对学生的关爱不够。
张老师很少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对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不足。
3. 教学方法单一。
张老师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低。
(二)师德教育案例为了提高张老师的师德水平,学校开展了师德教育活动。
以下是具体案例:1. 组织师德培训。
学校组织张老师参加师德教育培训,邀请优秀教师和专家进行授课。
培训内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心理学等。
通过培训,张老师对师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开展师德讲座。
学校邀请师德标兵为张老师做专题讲座,分享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
张老师深受启发,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
3. 组织师德实践活动。
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志愿服务、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让张老师亲身体验到关爱学生的快乐。
在实践中,张老师逐渐改变了对学生的态度。
4. 强化师德考核。
学校将师德考核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体系,对张老师进行师德评价。
在师德考核中,张老师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决心改进。
5. 开展师徒结对。
学校为张老师安排了一位师德优秀教师作为导师,帮助他提高师德水平。
在导师的指导下,张老师的教学态度和关爱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案例总结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加强初中数学教师的师德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师德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故事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书首先要育人。
新课程的标准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和政教处的事情,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老师,也应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所以数学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下面我和大家来分享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的几个故事。
故事一:“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 ?——对学生的交往进行教育
在学习方程时:0x=0,x不管取什么数,只要和0在一起,它注定只能为0。
要想判断一个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就要看他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有一个孩子被父母遗弃,他一直和狼生活在一起,当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他不会站立,像狼一样四肢着地,不会讲人类的语言,只会像狼一样嚎嚎的叫。
有着人的身体,但是他的行为、习惯都在向人们表明:是一只狼。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如果你和“0”在一起,不论你怎么努力,(在黑板上指着x),你还是逃脱不了“0”的命运。
对,下面有位同学说的对:跟社会不良少年在一起,极有可能慢慢也成不良少年了。
故事二:“勿以恶小而为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题目:一个矩形花坛草坪,ab长4米,bc长3米。
从a走到c。
就有些同学为少走2米而踩草坪,大家怎么看,我还不如不踩呢!不差这2米,把草坪踩坏了小草寸寸生命,踩之怎么忍心。
为了自己快捷一些,使小草痛苦,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坏事,不管怎么小,都会伤害到他人,因此再小的坏事都不能做。
故事三:教育学生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细节
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方程的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型——系数化为1”。
在解含分母的方程,去分母时学生易漏乘。
例如题目:
18x+3(x-1)=3-2(2x-1)
18x+3x-3=3-4x+2
18x+3x+4x=3+2+3
25x=8
这道题如果第一步去分母时3没有乘以6就错了,即使其他步骤都没问题,结果仍是错。
有这样一个故事:1485年英国国王查理三世即将迎战里奇蒙德伯爵亨利,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将统治国家。
在打仗前,铁匠发现查理的战马的马掌少了一枚马钉,但是查理认为少个马钉没什么事,
不顾铁匠的劝说强行牵马离去,铁匠看着远去的马背影说:“少个马钉事关重大呢!”结果正如铁匠所言,查理在战场上冲锋的时候,少一颗马钉的马掌掉了下来,战马跌翻在地,查理也随之倒地,不明就里的士兵们以为查理受伤败阵,纷纷倒戈投降。
最终,里奇蒙德伯爵亨利赢得了战争。
少了一个马钉就丢了一个马掌;丢了一个马掌就倒了一匹战马;倒了一匹战马就摔了一位将军;摔了一位将军就输了一场战役;输了一场战役就丢了一个国家。
一颗马钉没了,导致一个国家被灭;一个知识点没掌握,导致整道题目全错,甚至失掉其他题目的大部分分值。
比如:去分母没有掌握好,含分母的方程第一步错了,下面就全错了;应用题,当列出来的方程时含有字母的,这道题会失去大部分分数。
望大家注重细节,克服粗心,不要认为有一点点知识点没落实好没关系,细节决定成败。
故事四: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教育
新学期开始,针对上学期学生学习数学懒散,畏惧难题,不愿意花时间。
我特意讲了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明朝中后期,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东南方的明军久无战事,军纪颓废,士无斗志,遇到倭寇不敢与之交锋,常有一百人的倭寇追着数千明军打。
戚继光针对这一情况,他首先认为这里的明军不可用,就自行去民风彪悍的义乌招募了4000名士兵,对其严格训练,士气高昂。
其次,他仔细分析了倭寇的特点:倭刀很锋利,倭
寇擅长近战肉搏,于是创造了鸳鸯阵法。
所部四千明军,在台州对阵两万倭寇,五战五胜,在以伤亡不足二十人的代价下歼敌五千五百余人。
被称为民族英雄。
问:戚继光带领下的戚家军为什么能打败凶悍倭寇成为民族英雄?而且还是在伤亡很少的情况下。
主要靠以下三点:1、士气高昂。
2、将有谋略,有克制倭寇的鸳鸯阵法。
3、严格训练。
学习数学好比打仗:1、士气对应的是学习态度,你对于学习数学是否斗志高昂,是否抱着一定要把数学学好的态度。
2、谋略、阵法对应学习方法,你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严格训练,对应你学数学花的时间,一天中除课堂外你还有多少时间花在数学上。
刚才我讲到数千明军遇到一百倭寇不敢打,不敢交锋,大家都笑了:这么差劲,数十个人打一个都不敢打、不愿打。
有些同学看到作业中的后面几道大题目,就暗自想我肯定不会做,我还是不做了。
这种恐惧心理不正是数千明军遇到几百倭寇时的恐惧心理吗?
你们是想做被倭寇追着砍的以多败少的明军还是想做英雄的以少胜多的戚家军呢?答案肯定是后者。
那你们遇到数学难题时是懦懦的逃走还是奋勇而上呢?当奋勇而上。
那想不出来怎么办?请教同学,请教老师。
对!学会合作交流很重要,(简单介绍一个鸳鸯阵法)鸳鸯阵克敌制胜的精髓就是合作默契,这11个人就是配合的毫无破绽。
互相交流,你的数学思维可以扩散,数学解题能力有
所提高,数学难题能够更快的攻克。
其实,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两者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思想与精神要融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在我们的教学中,及时捕捉好的素材,适时的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将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的整合,使两者成为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只要我们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一定会受到良好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