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诗词《寄黄几复》赏析
古诗词:《寄黄几复》原文译文赏析

古诗词:《寄黄几复》原文译文赏析《寄黄几复》宋代: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想见一作:想得)【译文】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
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注释】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
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
“我居”句:《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作者在“跋”中说:“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四立壁:《史记·司马相如传》:“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蕲:祈求。
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
瘴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
【赏析】“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势突兀。
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各缀一“海”字,更显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
作者跋此诗云:“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寄雁传书谢不能”,这一句从第一句中自然涌出,在人意中;但又有出人意外的地方。
两位朋友一在北海,一在南海,相思不相见,自然就想到寄信;“寄雁传书”的典故也就信手拈来。
李白长流夜郎,杜甫在秦州作的《天末怀李白》诗里说:“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强调音书难达,说“鸿雁几时到”就行了。
黄庭坚却用了与众不同的说法:“寄雁传书——谢不能。
”意谓:我托雁儿捎一封信去,雁儿却谢绝了。
《寄黄几复·黄庭坚》原文与赏析

《寄黄几复·黄庭坚》原文与赏析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这是山谷寄赠友人的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
黄几复,名介,江西南昌人,少年时就同山谷交游,后来又是同科进士,所以两人交谊很深。
诗人曾自跋此诗说:“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起句飘然而来,借典故成语喻两人居处,不经意中显得贴切。
《左传·僖公四年》载楚子传言齐侯,中有“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的话,诗一经化用,就在交代住地的同时,流露出一股海天相隔,南北遥望的怀念之情。
由此自然引出下句的“寄雁传书”之思。
但诗人却来个句中转折,别开生面,拟人于雁,以达讯息不通之痛,说雁儿因为自己只能飞到衡阳回雁峰,无法传书至四会而深表憾意。
谢,谢绝,推辞。
这一联中,“南海”、“北海”是《左传》语,“寄雁传书”典出《汉书·苏武传》,“谢不能”语出《汉书·项籍传》。
以经传散文语言入诗,使律诗具有古朴意味;信手拈来熟典,又以新奇构思出之,这都表现了诗人避熟生新、脱弃凡近的“点铁成金”手法的成功运用。
黄庭坚和黄几复在熙宁九年(1076)一起登科,曾有过京华欢娱、春风得意、诗酒流连的一段生活。
颔联上句就是对这段生活的追忆和怀恋。
下句则写一别十年,江湖流荡,“风波”险恶,每每夜雨空阶,孤灯独对,表达了别后想念的心情。
这一联不用一个动词,全以名词构成,却在工整、流走的对仗、强烈的对照中表现出鲜明的意境,寄寓着友朋间深厚的情谊。
颈联也包含着两个典实。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时,相如“家徒四壁立”,一贫如洗。
诗中就借此颂扬友人身为县令,却具有廉洁奉公、安于贫贱的品质。
下句以“治病”喻指为官行政。
蕲,祈求,“三折肱”,语出《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原意是多次跌断胳膊,多次医治,积累了经验,也就成了好医生。
黄庭坚《寄黄几复》赏析

修辞手法
黄庭坚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 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使 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意象分析
自然意象
诗中出现的“桃李”、“春风”、“ 江湖”、“夜雨”等自然意象,都带 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友 人的深深思念和感慨。
人文意象
黄庭坚在诗中还通过“古道”、“长 亭”、“离别”等人文意象,表达了 对友人命运的关切和感慨。
排比
诗中运用了排比手法,如“持家 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增强了诗歌的气势和感染力。
用典
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四立 壁”、“三折肱”等,丰富了诗 歌的内涵和表现力。
语言风格
简练自然
01
诗人的语言简练自然,不事雕琢,表现出一种质朴自然之美。
生动形象
02
诗人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如“桃李春风”、“江湖夜雨
通过对黄几复的思念,我深刻体会到友情的珍贵。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 但真正能够交心的朋友并不多。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与朋友相处的时光,用心去经营和
维护这份友情。
人生感悟
这首诗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会经历各种风景和遭 遇。通过这首诗,我领悟到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不断成长
对作者的贡献
提升声誉
这首诗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成功发表和广泛传播,大大提升了黄庭坚的 声誉,使其成为宋代文坛的重要人物。
奠定地位
该诗的成功发表也奠定了黄庭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使其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人 物之一。
05 读者感悟
阅读体验
语言精练
黄庭坚的诗歌以语言精练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每个字、 每个词都有深刻的含义,读来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语言的驾 驭能力。
黄庭坚《寄黄几复》赏析

黄庭坚《寄黄几复》赏析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寄黄几复》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此时黄庭坚在山东德州德平镇。
黄几复,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当时在广东四会县当县令。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两人一南一北,相隔遥远,海天茫茫;想要托鸿雁传书,却被谢绝了,因为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夜雨思念着你。
这句诗在宋代时就非常有名。
上联追忆往日相聚之乐,桃李、春风点出季节,少年春风得意,知己相见,把酒言欢;下联抒写别后十年相思之深,江湖、夜雨,十年漂泊,每当下雨的夜晚,总是对着孤灯思念你。
桃李、春风、江湖、夜雨、一杯酒、十年灯,诗人黄庭坚精巧地用六个名词排列出十年间的情景,没有用一个动词,但是六个名词都能使人想象出特定的景象、特定的情境,写出老朋友间十年间的暂聚与久别,漂泊与思念,快意与失望,对比强烈,意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最后四句诗说的是黄几复的为人和处境。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黄几复为官清正廉洁,作为一个县的长官,家里却只有立在那儿的四堵墙壁。
他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于“治病”和“读书”,无心也无暇经营个人的安乐窝。
“治病”化用《左传》记载的一句古代成语:“三折肱,知为良医。
”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三次跌断胳膊,就可以断定他是个好医生,因为他必然积累了治疗和护理的丰富经验。
在这里,当然不是说黄几复会“治病”,而是说他善“治国”,《国语·晋语》里就有“上医医国,其次救人”的说法。
黄庭坚称黄几复善“治病”、但并不需要“三折肱”,言外之意是:他已经有政绩,显露了治国救民的才干,为什么还不重用呢?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在诗人的想象里,十年前在京城的“桃里春风”中把酒畅谈理想的朋友,如今已白发萧萧,却仍然象从前那样好学不倦!在荒凉的岭南,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黄庭坚《寄黄几复》诗词鉴赏

【导语】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道⼈,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县)⼈,北宋⽂学家、书法家,为盛极⼀时的江西诗派开⼭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宗)之称。
与张⽾、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
⽣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格,为“宋四家”之⼀。
下⾯是为⼤家带来的黄庭坚《寄黄⼏复》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寄黄⼏复 宋代: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杯酒,江湖夜⾬⼗年灯。
持家但有四⽴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隔溪猿哭瘴溪藤。
(想见⼀作:想得) 译⽂ 我住在北⽅海滨,⽽你住在南⽅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别已是⼗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思念着你。
你⽀撑⽣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此。
古⼈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贫⾃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了罢,隔着充满瘴⽓的⼭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的青藤。
注释 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年(1085),其时诗⼈监德州(今属⼭东)德平镇。
黄⼏复:名介,南昌⼈,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州四会(今⼴东四会县)县令。
“我居”句:《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处南海,惟是风马⽜不相及也。
”作者在“跋”中说:“⼏复在⼴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 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说岭南了。
四⽴壁:《史记·司马相如传》:“⽂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
” 蕲:祈求。
肱:上臂,⼿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为良医的说法。
瘴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
鉴赏 “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势突兀。
写彼此所居之地⼀“北”⼀“南”,已露怀念友⼈、望⽽不见之意;各缀⼀“海”字,更显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
黄庭坚《寄黄几复》之赏与析

黄庭坚《寄黄几复》之赏与析诗人黄庭坚非常的崇拜杜甫,以杜甫为学习榜样,七律尤其如此。
其中诗人黄庭坚的这首诗《寄黄几复》,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艺术感染。
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赏析“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势突兀。
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各缀一“海”字,更显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
作者跋此诗云:“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寄雁传书谢不能”,这一句从第一句中自然涌出,在人意中;但又有出人意外的地方。
两位朋友一在北海,一在南海,相思不相见,自然就想到寄信;“寄雁传书”的典故也就信手拈来。
李白长流夜郎,杜甫在秦州作的《天末怀李白》诗里说:“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强调音书难达,说“鸿雁几时到”就行了。
黄庭坚却用了与众不同的说法:“寄雁传书——谢不能。
”意谓:我托雁儿捎一封信去,雁儿却谢绝了。
“寄雁传书”,这典故太熟了,但继之以“谢不能”,立刻变陈熟为生新。
黄庭坚是讲究“点铁成金”之法的,王若虚批评说:“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
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
”(《滹南诗话》卷下)类似“剽窃”的情况当然是有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上面所讲的诗句,可算成功的例子。
“寄雁传书”,作典故用,不过表示传递书信罢了。
但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秦观《阮郎归》云:“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黄庭坚的诗句,亦同此意;但把雁儿拟人化,写得更有情趣。
第二联在当时就很有名。
这两句诗所用的词都是常见的,甚至可说是“陈言”,谈不上“奇”。
张耒称为“奇语”,当然是就其整体说的;可惜的是何以“奇”,“奇”在何处,他没有讲。
其实,正是黄庭坚这样遣词入诗,才创造出如此清新隽永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

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意思:(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如今)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寄黄几复诗歌鉴赏

寄黄几复诗歌鉴赏寄黄几复黄庭坚〔宋代〕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想见一作:想得)译文我居住在北方的城市德州,而您却在遥远的南方广州四会,想要寄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桃李芬芳,春风拂面,常常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十年,常对着孤灯夜雨思念着你。
你维持生计只有四堵空墙;治疗疾病可以三折肱后成良医。
可以想见,你一直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斑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注释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
“我居”句:《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作者在“跋”中说:“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四立壁:《史记·司马相如传》:“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蕲:祈求。
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
瘴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
赏析这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怀人诗。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诗人监山东德州德平镇,因思念远在广州的友人黄几复,而写下此诗。
我居住在北方的城市德州,而您却在遥远的南方广州四会,想要寄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这是写“相隔之遥远”。
“北海”“南海”,两个地理方位,拉长了思念的距离。
“鸿雁传书”本是自然之事,妙就妙在“谢不能”,为何“谢不能”,因为遥远,因为有“衡阳雁断”之说。
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
此处是比喻距离遥远,音信不通之意。
桃李芬芳,春风拂面,常常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十年,常对着孤灯夜雨思念着你。
这是写“江湖之思念”。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
“桃李”对“江湖”,“春风”对“夜雨”,“一杯酒”对“十年灯”,不但对仗工稳,且意境雄浑,气象万千,感情深挚,当属“妙手偶得之”之佳句。
寄黄几复黄庭坚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寄黄几复黄庭坚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寄黄几复黄庭坚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寄黄几复黄庭坚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黄庭坚的寄黄几复诗的解释

黄庭坚的寄黄几复诗的解释
《寄黄几复》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这首诗的解释如下:
我在北方,你在南方,相隔甚远,连鸿雁也无法传递书信。
回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的情景,如今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
常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你支撑家计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你治理国家就像三折肱的良医一样,不需要去请求别人的经验。
想你清贫好学,而且干练有为,而对你现在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
如今仍然身处猿声悲切、瘴气弥漫的岭南之地,我实在为你忧心。
这首诗表达了黄庭坚对友人黄几复的深深怀念和对他才华的赞赏,同时也对其身处困境表达了同情和惋惜。
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寄黄几复黄庭坚(宋代)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译文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你治理国家就像三折肱的良医一样,不需要去请求别人的经验。
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注释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
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
“我居”句:《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作者在“跋”中说:“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四立壁:《史记·司马相如传》:“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蕲:祈求。
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
瘴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
黄几复,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不少诗。
此时黄几复知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县)。
当时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想友人,写下了这首诗。
鉴赏“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势突兀。
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各缀一“海”字,更显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
作者跋此诗云:“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寄雁传书谢不能”,这一句从第一句中自然涌出,在人意中;但又有出人意外的地方。
两位朋友一在北海,一在南海,相思不相见,自然就想到寄信;“寄雁传书”的典故也就信手拈来。
《寄黄几复》原文注释及简析

《寄黄几复》原文注释及简析
【原文】
《寄黄几复》①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②。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③,治病不蕲三折脑④。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⑤。
【简析】
①黄几复:黄介,是诗人的同乡好友。
②谢:辞谢。
③四壁立:这里指家徒四壁的意思。
④蕲:祈求。
三折肱:三次断臂。
此句意思是指一个人折了三次臂,就会成为治病的良医。
后常以喻阅历多,经验丰富的人。
这里说黄几复富有才能,治理政事不需多次遭受挫折,必能取得成就。
⑤瘴溪:传说岭南僻远之地多瘴气。
【注释】
诗在抒发怀友之情的同时,刻画出贫贱不移的操守气骨,其风格之清峻峭拔,堪称山谷七律的标志性作品。
首句以北海与南海之天各一方,写己任官之地与友所知之且(今属广东)相距遥远,次句复以雁
足传书及雁飞不过衡阳的故事拟雁辞谢寄书,表达音讯难通,巧用旧典,留帖生新。
颈联以司马相如之“家居徒四壁立”状友贫困,对句反用“三折脑知为良医”语赞其练达世事,以医事拟人情,迥出常思。
而“桃李春风”一联则纯以意象组合传达今昔之慨,对偶工切,音调流利,在全诗中尤觉风致摇曳,别饶情趣。
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

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意思:(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如今)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黄庭坚《寄黄几复》赏析.

黄庭坚《寄黄几复》赏析〔原诗〕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汇评〕张文潜尝谓余曰:“黄九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真是奇语。
”(〔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初二句为破题,第三第四句为颔联。
大凡颔联皆宜意对。
春风桃李但一杯,而想象无聊,窭空为甚,飘蓬寒雨十年灯之下,未见青云得路之便,其羁孤未遇之叹,具见矣。
其句意亦就境中宣出。
“桃李春风”、“江湖夜雨”,皆境也。
昧者不知,直谓境句,谬矣。
(〔宋〕普闻《诗论》)亦是一起浩然,一气涌出。
五六一顿。
结句与前一样笔法。
山谷兀傲纵横,一气涌现。
然专学之,恐流入空滑,须慎之。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十)次句语妙,化臭腐为神奇也。
三四为此老最合时宜语;五六则狂奴故态矣。
(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赏析〕本诗自注曰:“乙丑年德平镇作。
”山谷系元丰六年(1083)自太和县移监德州德平镇,据黄子耕《山谷先生年谱》卷七,元丰八年(乙丑年)春夏山谷犹在德平镇。
同据该谱卷一,可知黄几复的去世即在山谷写这首诗三年后。
诗之开头即写得飘逸不凡。
吴汝纶曰:“黄诗起处每飘然而来,亦奇气也。
”首句写二人相隔之远。
山东德州德平镇与广东四会县均是滨海之地,只是南海、北海相距万里。
友人离得太远了,连能传书的大雁也无法到达。
这两句已写到对友人的思念。
“桃李”一联将昔日的友情与十年的艰辛经历凝缩到这两句中。
昔日良辰美景几位友人对花畅饮,而随后是天涯飘泊,独对孤灯,一晃十年。
这一联不用一动词,而创造了独特的意境。
诚如霍松林先生所说:“‘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快意与失望,暂聚与久别,往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思念,都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出来,令人寻味无穷。
”(《宋诗鉴赏辞典》)“持家”一联,前句言其贫穷,家无长物空有四壁,后句意谓黄不愿从官场世故中去求得功名富贵。
黄庭坚的诗词《寄黄几复》赏析

黄庭坚的诗词《寄黄几复》赏析《寄黄几复》宋•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赏析】“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一联是黄庭坚的名句,亦是抒写友谊与人生的佳句。
这两句选用的名词都寻常意象,拆开来看,字字平常,算不上“奇语”;但整体上看,由这些意象组合而成的意境是非常独特的,能给人以强烈的感发。
据载,黄几复层与黄庭坚在京城相聚过,不久就分别了,一别十年。
上句所写的即是二人在京城相聚之乐。
当时正值大好春光,二人或促膝长谈,或携手游遍芳丛,或饮酒论文,总之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诗人写当时美景,仅以“桃李春风”四字便一语概括;写相聚之乐,则以“一杯酒”避之,既简洁利落,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此外,“春风”令人联想到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神情,而“一杯酒”则又包含了欢聚时间短暂的意思。
下句抒写别后,兼写自己一生的遭际。
“江湖”一词,容易使人联想到漂泊辗转,同时它又与“庙堂”(朝堂)相对,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带有仕途失意的意味。
“夜雨”,给人的感觉应是凄凉的,容易引起怀人的惆怅之情。
“夜雨”之时,需要点灯,而作者却拈出一个“十年灯”,增加了一种人生沧桑感,暗示流转江湖时间之久,处境之悲凉,思念之深刻。
这两句全由一系列名词组合而成,“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其中的每一个词都能使人想象出特定的情境,展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天地。
此外,上下两句有相互对照的意味:“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一杯酒”与“十年灯”,这是“短暂”与“漫长”的对照,也是“快意”与“落魄”的对照。
对照之中,深厚的友谊、殷切的思念、人生的感慨都自然呈现出来,令人寻味无穷,也许这就是张耒评为“奇语”的原因。
扩展阅读:黄庭坚的文学造诣江西诗派是北宋后期形成了一个以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即“一祖三宗”)的诗歌流派。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寄黄几复》意思-赏析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寄黄几复》意思|赏析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想见一作:想得)译文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
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作者:佚名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势突兀。
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各缀一海字,更显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
作者跋此云: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寄雁传书谢不能,这一句从第一句中自然涌出,在人意中;但又有出人意外的地方。
两位朋友一在北海,一在南海,相思不相见,自然就想到寄信;寄雁传书的典故也就信手拈来。
李白长流夜郎,杜甫在秦州作的《天末怀李白》诗里说: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强调音书难达,说鸿雁几时到就行了。
黄庭坚却用了与众不同的说法:寄雁传书谢不能。
意谓:我托雁儿捎一封信去,雁儿却谢绝了。
寄雁传书,这典故太熟了,但继之以谢不能,立刻变陈熟为生新。
黄庭坚是讲究点铁成金之法的,王若虚批评说: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
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
(《滹南诗话》卷下)类似剽窃的情况当然是有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上面所讲的诗句,可算成功的例子。
寄雁传书,作典故用,不过表示传递书信罢了。
但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秦观《阮郎归》云: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黄庭坚的诗句,亦同此意;但把雁儿拟人化,写得更有情趣。
第二联在当时就很有名。
这两句诗所用的词都是常见的,甚至可说是陈言,谈不上奇。
张耒称为奇语,当然是就其整体说的;可惜的是何以奇,奇在何处,他没有讲。
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范文精选

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意思:(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如今)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此句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
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释】(1)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
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
(2)“我居”句:《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作者在“跋”中说:“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3)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4)四立壁:《史记·司马相如传》:“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5)蕲:祈求。
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
(6)瘴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
【译文】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
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赏析】“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
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
这两句所描绘情景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强烈对比,从而更加凸现了思念之情。
黄几复是黄庭坚故交,但两人长久不见面了。
此时黄庭坚相念黄几复,明知书信难达,还是无限激情地回忆了当年相聚时佳酒助兴下的良辰美景,所以说是“桃李春风一杯酒”,其少年情怀,春风得意,可见一斑。
寄黄几复黄庭坚诗词及赏析

寄黄几复黄庭坚诗词及赏析寄黄几复黄庭坚诗词及赏析寄黄几复黄庭坚宋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赏析】:李白长流夜郎,杜甫在秦州作的《天末怀李白》诗里说:“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强调音书难达,说“鸿雁几时到”就行了。
黄庭坚却用了与众不同的说法:“寄雁传书——谢不能。
”意谓:我托雁儿捎一封信去,雁儿却谢绝了。
“寄雁传书”,这典故太熟了,但继之以“谢不能”,立刻变陈熟为生新。
黄庭坚是讲究“点铁成金”之法的,王若虚批评说:“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
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
”(《滹南诗话》卷下)类似“剽窃”的情况当然是有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上面所讲的诗句,可算成功的例子。
“寄雁传书”,作典故用,不过表示传递书信罢了。
但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秦观《阮郎归》云:“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黄庭坚的诗句,亦同此意;但把雁儿拟人化,写得更有情趣。
第二联在当时就很有名。
《王直方诗话》云:“张文潜谓余曰:黄九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真奇语。
”这两句诗所用的词都是常见的,甚至可说是“陈言”,谈不上“奇”。
张耒称为“奇语”,当然是就其整体说的;可惜的是何以“奇”,“奇”在何处,他没有讲。
其实,正是黄庭坚这样遣词入诗,才创造出如此清新隽永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任渊说这“两句皆记忆往时游居之乐”,看来是弄错了。
据《黄几复墓志铭》所载,黄几复于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同学究出身,调程乡尉”;距作此诗刚好十年。
结合诗意来看,黄几复“同学究出身”之时,是与作者在京城里相聚过的,紧接着就分别了,一别十年。
这两句诗,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
诗人摆脱常境,不用“我们两人当年相会”之类的一般说法,却拈出“一杯酒”三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庭坚的诗词《寄黄几复》赏析《寄黄几复》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赏析】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一联是黄庭坚的名句,亦是抒写友谊与人生的佳句。
这两句选用的名词都寻常意象,拆开来看,字字平常,算不上“奇语”;但整体上看,由这些意象组合而成的意境是非常独特的,能给人以强烈的感发。
据载,黄几复层与黄庭坚在京城相聚过,不久就分别了,一别十年。
上句所写的即是二人在京城相聚之乐。
当时正值大好春光,二人或促膝长谈,或携手游遍芳丛,或饮酒论文,总之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诗人写当时美景,仅以“桃李春风”四字便一语概括;写相聚之乐,则以“一杯酒”避之,既简洁利落,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此外,“春风”令人联想到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神情,而“一杯酒”则又包含了欢聚时间短暂的意思。
下句抒写别后思念,兼写自己一生的遭际。
“江湖”一词,容易使人联想到漂泊辗转,同时它又与“庙堂”(朝堂)相对,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带有仕途失意的意味。
“夜雨”,给人的感觉应是凄凉的,容易引起怀人的惆怅之情。
“夜雨”之时,需要点灯,而作者却拈出一个“十年灯”,增加了一种人生沧桑感,暗示流转江湖时间之久,处境之悲凉,思念之深刻。
这两句全由一系列名词组合而成,“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其中的每一个词都能使人想象出特定的情境,展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天地。
此外,上下两句有相互对照的意味:“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一杯酒”与“十年灯”,这是“短暂”与“漫长”的对照,也是“快意”与“落魄”的对照。
对照之中,深厚的友谊、殷切的思念、人生的感慨都自然呈现出来,令人寻味无穷,也许这就是张耒评为“奇语”的原因。
扩展阅读:黄庭坚的文学造诣
江西诗派是北宋后期形成了一个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
道、陈与义为宗(即“一祖三宗”)的诗歌流派。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
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
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
黄庭坚的诗以唐诗的集大成者杜甫为学习对象,构建并提出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成为江西诗派作诗的理论纲领和创作原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宋代大诗人之一,黄庭坚对宋诗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一代大文豪苏轼。
苏轼作诗以气运笔、放笔纵意、纵横驰骋、大开大阖、变化莫测、结构复杂,无迹可求,所以苏诗成就虽高,师之者极少,未能形成流派。
黄庭坚的创作思路有迹可寻,甚讲法度,便于学习,所以其追随者很多。
黄庭坚的诗,法度严谨,说理细密,代表了宋诗的特点。
可以说,黄庭坚诗是宋诗艺术特色的,受黄庭坚影响形成的江西诗派,也影响了南宋一代诗风,并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句,可见推举之重。
扩展阅读:人物评价
苏东坡:①鲁直以平等观作欹侧字,以真实相出游戏法,以磊落人书细碎事,可谓“三反”。
②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
追配古人。
③苏轼称其诗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
宋音韵学家袁文:字之从水者,篆文作此字,盖水字也。
至隶书不作*字,乃更为三点,亦是水字,然三点之中,最下一点挑起,本无义,乃字之体耳;若不挑起,则似不美观。
本朝独黄太史三点多不作挑起,其体更道丽,信一代奇书也。
宋施宜生:行行当行止当止,错乱中间有条理。
意溢毫摇手不知,心自书空不书纸。
赵秉文:涪翁参黄龙禅,有倒用如来印手段,故其书得笔外意,如庄周之谈大方,不可端倪。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黄山谷词,用意深至,自非小才所能办。
惟故以生字、俚语侮弄世俗,若为金、元曲家滥觞。
冯煦:后山以秦七、黄九并称,其实黄非秦匹也。
若以比柳,差为得之。
盖其得也,则柳词明媚,黄词疏宕,而亵诨之作,所失亦均。
郑永晓:黄庭坚一生,历尽沧桑,几经政海波澜,从未显位执掌大权,他不苟附进,淡泊名利,批评时政,屡遭厄境。
在冤屈贬谪生涯中度生,其高风亮节为众敬仰,丰绩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