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是指1m3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用量,或各组成材料之重量比。
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为满足以下四项基本要求:1.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2.满足设计的强度等级,并具有95%的保证率。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4.经济合理,最大限度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为了达到混凝土配合设计的四项基本要求,关键是要控制好水灰比(W/C)、单位用量(W0)和砂率(Sp)三个基本参数。
这三个基本参数的确定原则如下:1.水灰比。
水灰比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确定。
确定原则为:在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选用较大水灰比,以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
2.单位用水量。
单位用水量主要根据坍落度要求和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确定。
确定原则为:在满足施工和易性的基础上,尽量选用较小的单位用水量,以节约水泥。
因为当W/C一定时,用水量越大,所需水泥用量也越大。
3.砂率。
合理砂率的确定原则为:砂子的用量填满石子的空隙略有富余。
砂率对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影响很大,也直接影响水泥用量,故应尽可能选用最优砂率,并根据砂子细度模数、坍落度要求等加以调整,有条件时宜通过试验确定。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体积法(又称绝对体积法);二是重量法(又称假定表观密度法),基本原理如下:1. 体积法基本原理。
体积法的基本原理为混凝土的总体积等于砂子、石子、水、水泥体积及混凝土中所含的少量空气体积之总和。
若以Vh、Vc、Vw、Vs、Vg、Vk分别表示混凝土、水泥、水、砂、石子、空气的体积,则有:(4-32)若以C0、W0、S0、G0分别表示1m3混凝土中水泥、水、砂、石子的用量(kg),以分别表示水、水泥的密度和砂、石子的表观密度(g/cm3),10 表示混凝土中空气体积,则上式可改为:(4-33)式中,为混凝土含气量百分率(%),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可取a=1。
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一、背景介绍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而配合比则是混凝土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对于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提高混凝土使用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制定背景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旨在规范混凝土设计和使用,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二、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主要内容2.1 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普通混凝土,但不包括特殊混凝土和特殊性能混凝土。
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 矿物掺合料的使用- 骨料的选用- 掺合料的选用- 水灰比的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2.3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混凝土各组分的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2.4 配合比实施前的试配- 配合比实施前的试验对象- 试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三、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应用3.1 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根据该规程的要求,建筑单位应当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程要求,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2 在相关领域的推广该规程的制定不仅对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混凝土生产企业、建筑材料研究机构、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结语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出台,对于规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使用,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各建筑单位和相关行业应当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该规程,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也希望在今后的实践中,可以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更新,进一步提升这一规程的适用性和指导性,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施工配合比调整(建筑材料)
8.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后,按下列步骤进行校正:
①按上述方法确定的各组成材料用量按下式计算
混凝土的体积密度计算值ρc,c:
ρc,c=mc+mf+mg+ms+mw 式中:ρc,c——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计算值(kg/m3); mc——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3); mf——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用量(kg/m3); mg——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m3); ms——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m3); m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m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kg/m3);
• (二)拌制仪器设备
强制搅拌机——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试验用搅 拌机》JG 244的规定
搅拌方法:搅拌方式、投料方式和搅拌时间与工程实 际相同。
拌合物的用量:试配的最小搅拌量不应小于搅拌机公 称容量的1/4且不应大于搅拌机公称容量
试验环境:符合混凝土拌合物试验和力学性能、耐久 性检验的要求。(17~25℃,相对湿度不低于50%)
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
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mm)
拌合物数量(L)
≤31.5
20
40.0
25
(二)确定混凝土试拌配合比
1.在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应进行试拌。计算水胶比宜保持不 变,并应通过调整配合比其他参数使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符 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然后修正计算配合比,提出试拌配合 比。
2.调整配合比其他参数依据 测定拌合物稠度(坍落度、扩展度、维勃稠度),并检查 其粘聚性和保水性能 (1)如实测坍落度小于或大于设计要求,可保持水胶比 不变,增加或减少适量浆料数量 (2)如出现粘聚性和保水性抗离析性不良,可适当提高 砂率或者外加剂;每次调整后再试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普通配合比设计规程
普通配合比设计规程普通配合比设计在混凝土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为了规范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GB 50010-2010),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围绕着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按照规程进行设计和施工。
一、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1. 按照强度等级确定配合比: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然后按照相应的强度等级确定配合比。
2. 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混凝土的抗渗、抗冻融、收缩、裂缝控制等工作性能,并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3. 合理选用原材料: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要求合理选用水泥、骨料、粗细骨料等原材料,并严格遵守相关标准。
4. 采用节水配合比设计:在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节水配合比设计,以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二、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步骤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条件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 确定骨料的配合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确定混凝土所需的骨料配合比,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的配合比。
3. 确定水灰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工作性能要求和原材料的特性确定水灰比,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4.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合比:在确定初步的配合比后,应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和实验室试验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5. 编制配合比设计说明:根据以上步骤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并编制配合比设计说明,包括材料用量、混凝土配合比、搅拌时间、浇筑方法等内容。
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注意事项1. 合理选用材料: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用。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03 改 善 混 凝 土 的 孔隙 结 构: 在混 凝 土中掺入适量引气剂,可改善混 凝土内部的孔结构,封闭孔隙的 存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抗冻性及抗侵蚀性。
经济性
在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前 提下,合理地使料,降低成 本。
JGJ53 基本规定(最大水胶比)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规定。
(控制水胶比是保证耐久性的重要手段,水胶比 是配比设计的首要参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不同环境条件的混 凝土最大水胶比作了规定。
混凝土结构暴露的环境类别
3 基本规定(最小胶凝材料)
2 术语、符号
大体积混凝土:体积较大的、可 能由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 应力导致有害裂缝的结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也可以定义为,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 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 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 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 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 术语、符号
2.1掺.1合1 料胶的凝总材称料。: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 2.1量.1和2 矿胶物凝掺材合料料用用量量:之混和凝。土中水泥用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01 合 理 选 择 混 凝 土的 组 成材 料: 根 据混凝土工程特点或所处环境条 件,选择水泥品种;选择质量良 好、技术要求合格的骨料。
02 提 高 混 凝 土 制 品的 密 实度 :严 格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选择级配良好的骨料及合理砂率, 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掺入适量 减水剂,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操作。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报告配合比是指在一定强度要求下,各种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的组成比例关系。
在混凝土工程中,合理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可施工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针对C30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报告。
C30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是强度等于30MPa,这里我们采用常用的水胶比法进行配合比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水胶比,水胶比是水和胶凝材料质量之比。
水胶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要根据可得水胶比范围来选择。
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C30普通混凝土的水胶比通常在0.45到0.55之间。
本次设计我们选择水胶比为0.50,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水灰比(质量配比)。
水灰比是指水和水泥质量之比。
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水灰比应根据试验和经验进行选择。
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C30普通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在0.55到0.65之间。
本次设计我们选择水灰比为0.60,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再次,我们需要确定砂石比(质量配比)。
砂石比是指砂和骨料质量之比。
砂石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要根据试验和经验进行选择。
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C30普通混凝土的砂石比一般在2.0到2.5之间。
本次设计我们选择砂石比为2.3,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最后,我们根据前面得到的水胶比、水灰比和砂石比来计算各种原材料的配合量。
比如可以根据水胶比和水的质量确定水的用量,然后根据水泥的用量和水灰比可以确定水泥的用量,再根据砂石比可以确定砂的用量和骨料的用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掺合料的添加,如粉煤灰、矿渣粉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在C30普通混凝土中,一般可以选择适量的粉煤灰掺入,控制在20%以内。
总之,在C30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我们应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可施工性和经济性等因素,采用合理的水胶比、水灰比和砂石比,同时考虑掺合料的添加,以满足工程要求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普通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规4
5
格
6
混合料级配组成
集料规格
掺配率 (%) 37.5
累计筛余百分率(%)
31.5 26.5 19.0 16.0 9.5 4.75 2.36 <2.36
1 4.75-16mm 30.0 0.0 0.0 0.0 2.5 5.2 9.1 27.4 30.0 30.0
2 16-31.5mm 70.0 0.0 2.9 12.7 25.3 70.0 70.0 70.0 70.0 70.0
1086.0
抗 压 强 度
(MPa)
48.3
平 均 值
(Mpa)
150×150×150 150×150×150 150×150×150
35 42.5
0.39 610 1295 153 392
##### 65 20 2460 7 1125.0 50.0 49.3
1116.0 49.6
1022.0 45.4
k g
618
k g
1315
k g
3.64 k g
A水
2泥 水
用 砂
用 石
用 外
加
392
k g
153
k g
610
k g
1295
k g
3.92 k g
满足
0.03
% ,
砂 率
施
工
A水
3泥 水
用 砂
用 石
用 外
加
340
k g
153
k g
626
k g
1331
k g
3.40 k g
4 、
1 ) 检
试配号
试配1
合同号: A3 试验编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一、规范的引言二、设计原则1.满足强度要求:混凝土强度是根据工程结构的荷载要求和预计使用性能来确定的,应根据强度等级确定配合比设计。
2.保证耐久性:混凝土在使用寿命内应保持结构强度和稳定,不出现裂缝和腐蚀现象。
应合理选择材料,调整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3.确保施工性能:混凝土应具备适宜的流动性和可浇筑性,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材料要求1.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其强度等级应与工程强度等级相适应。
2.骨料:应选用质地坚实、清洁无尘、粒径分布合理的骨料。
砂和石子的颗粒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3.水: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水源。
4.外加剂:根据需要选用适宜的减水剂、增塑剂、缓凝剂和其他外加剂。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强度等级:根据工程结构的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计算材料用量:按照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理论用量计算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的用量。
3.制定配合比: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和材料用量,制定初步配合比。
初步配合比应满足强度要求和耐久性要求。
4.试验和调整:根据初步配合比,制备混凝土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配合比,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五、配合比设计内容1.水胶比:根据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确定适宜的水胶比。
2.骨料用量:根据骨料和胶凝材料的粘结性能,确定适宜的骨料用量。
3.水和外加剂掺量: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确定适宜的水和外加剂掺量。
4.细集料用量:根据配合比公式或施工经验,确定适宜的细集料用量。
5.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结构荷载和使用要求,确定适宜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六、配合比调整根据混凝土试验强度结果和施工处理情况,进行适当的配合比调整。
不得随意调整配合比,应经过合理的论证和试验,保证混凝土的品质。
七、施工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完成后,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和浇筑。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搅拌比例、施工温度、浇筑方式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C
S’=S· (1+a%)
G’=G· (1+b%)
W’=W-S·a%-G·b%
例1.某框架构造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30,施工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为30~50㎜,根据施工单位历史资料统计,混凝土强度原则差σ=5MPa。所用原材料情况如下: 水泥:42.5级一般硅酸盐水泥,水泥密度为ρc=3.10g/cm3,水泥强度等级原则值旳充裕系数为1.08; 砂:中砂,级配合格,砂子表观密度ρos=2.60g/cm3; 石:5~30mm碎石,级配合格,石子表观密度ρog=2.65g/cm3;试求: 1.混凝土计算配合比; 2.若经试配混凝土旳和易性和强度等均符合要求,无需作调整。又知现场砂子含水率为 3%,石子含水率为1%,试计算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5)拟定砂率(βs) 查表4.0.2,对于采用最大粒径为40㎜旳卵石配制旳混凝土,当水灰比为0.47时,其砂率值可选用26.8%~32.1%,(采用插入法选定)现取βs= 30%。(6)计算砂、石用量(ms0、mg0)假定表观密度法计算,将mc0=362㎏;mw0=170㎏代入方程组
计算配比:C: 362kg, W:170kg, S:561kg, G:1307Kg, W/C=0.4715升用量:C:4.34kg,W:2.04kg,S:6.73kg,G:15.68kg第二组:W/C=0.47+0.05=0.52: W:170kgmc0=170/0.52=327kg砂率:31%,mg0=2.23ms0解得:S=589kg, G=1314kg, W=170kg, C=327kg第三组:W/C=0.47-0.05=0.42: W:170kgmc0=170/0.42=405kg砂率:28%,mg0=2.57ms0解得:S=511kg, G=1314kg, W=170kg, C=405kg每 种配比制作两组强度试块,原则养护28d进行强度测定。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最新要求规范)
6.1.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来确定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如某配合比:水泥240kg,水180kg,砂630kg,石子1280kg,矿物掺合料160kg,该混凝土1m3总质量为2490kg;另一种是以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掺合料=1∶2.63∶5.33∶0.67,水胶比=0.45。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基本要求市政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须满足以下五项基本要求:(1)满足施工规定所需的和易性要求;(2)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3)满足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要求;(4)满足业主或施工单位渴望的经济性要求;(5)满足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性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参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胶凝材料、水、砂和石子这四种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三个比例关系:(1)水与胶凝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水胶比表示;(2)砂与石子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砂率表示;(3)胶凝材料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单位用水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来表示。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配合比计算、试配和调整、施工配合比的确定等。
(1)初步配合比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 cu,o)。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规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①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f cu,o≥f cu,k+1.645σ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②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f cu ,o ≥1.15f cu ,k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应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其计算公式如下:n 22cu i cu i 1n n 1f mf σ=-=-∑,式中 f cu ,i ——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 组试件的强度值,MPa ;mf cu ——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 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 ;n ——统计周期内同品种混凝土试件的总组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
水灰比(
W C
):用水量与水泥用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水灰比是确定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参数,也
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因素。
2 砂率(Sp ):砂的用量与石子用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通常以砂用量占砂、石总量的百分数表示(即砂率)。
砂率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参数。
▲
目录
▲
3
3、单位用水量(W)
混凝土中水泥浆用量与骨料用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可用每
(2)计算水灰比(W/C)
因水泥无实测强度,也可取γc = 1.0 fce = γc ×fce,k = 1.0 × 32.5=32.5MPa
W /C
a fce
0.48 32.5
0.47
fcu,0 a b fce 28.2 0.48 0.33 32.5
目录
▲
16
▲
(3)确定用水量(mw0) 查表4-24,对于最大粒径为40㎜的卵
m'c mc 296 kg m's ms (1 0.01a) 631 (1 0.01 3) 631kg m'g mg (1 0.01b) 1340 (1 0.011) 1340 kg m'w mw ms 0.01a mg 0.03b 160 631 0.01 1340 0.03 113 kg
施工配合比为:水泥 m'c 296 kg
砂 m's 631kg
石 m'g 1340 kg
水 m'w 113 kg
目录
▲
▲
14
例2.某框架结构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20,施工要求混 凝土坍落度为50-70㎜,施工单位无历史统 计资料,所用原材料情况如下: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一、综述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碎石构成的多种组成部分(混合料)经过搅拌后,能够获得一种特殊的细的原料,形成一种介于粉末状和稠状悬浮有机体的状态,可以供各种建筑结构形成受力组件使用的特殊材料。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1. 数值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计算,是以总质量比作为准确衡量配合比的标准。
要求该总质量比应符合混凝土混合料的需要,结构性能最佳。
2. 质量比在复合料中,水泥、砂和碎石各自的质量比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计算的主要依据。
通常以重量比来衡量,即质量的比例。
3. 扩充料按照使用的程度可以加入填充料和扩充料,比如说改善性能和稳定性的种类,微型矿粉,粉煤灰和火山石等。
三、混凝土抗压强度1. 抗压强度的需求混凝土配合比模式的设计,就是要满足混凝土应用结构的抗压强度的要求,要根据混凝土的施用环境、工期安排、施工条件来计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应考虑重新估算混凝土的配合比,以满足设计要求。
2. 内部组织结构要求混凝土的内部组织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颗粒布置状态,晶粒类型等。
实际施工中,地面施工条件影响着混凝土的细粒充填性和稠化,成功控制好混凝土的内部组织结构,也是在施工过程获得较好的结构性能前提。
四、配合比调整1. 砾石质量比调整不同建筑物的结构需要的抗压强度要求不同,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选择不同级别的混凝土。
砂的质量比就是最重大的常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 水泥质量比调整水泥质量比也有重大关系,高抗压强度的混凝土配合比要求水泥比大,它将提高水泥抗压强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3. 加水量调整加水量是控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重要因素,它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填充质量等级的变动,也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抗压强度。
4. 加入外加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可以控制通过添加一定量的外加剂,比如矿渣粉,这样可以使水泥强度提高,也能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统一普通混凝土合比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增长,确保混凝土工量且达到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汪与民用建筑及一秀构筑物所采用的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第1.0.3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第1.0.4条进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除应遵守本殊途同归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帛性标准的规定.2.1 术语第2.1.1条普通混凝土ordinary concrete3 干密度为2000-2800kg/m的水泥混凝土.第2.1.2条干硬性混凝土stiff concrete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长(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第2.1.3条混凝土plastic concrete混凝土物坍落度为10-90mm的混凝土.第2.1.4条流动性混凝土pasty concyete混凝土物坍落度为100-150mm的混凝土.第2.1.5条大流动性混凝土flowing concrete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等于或大于160mm的混凝土.第2.1.6条抗渗混凝土impermeable concrete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P6级的混凝土第2.1.7条抗击冻混凝土forst-strength concrete抗冻等级等于或大于F50级的混凝土.第2.1.8条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 cocrete强度等级为C6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第2.1.9条泵送混凝土pumped concrete混凝物坍落不低于100mm并用泵送施工的混凝土.第2.1.10条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混凝土拌合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或预计会因水泥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2.2 符号第2.2.0条 f---混凝土配制强度 (MPa); cu,0f---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cu,kf---水泥28d抗压旨度实测值(MPa); cef---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ce,gm---掺外加剂时每立方来混凝土中的的水泥用量(kg); wam---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来的粗骨用量(kg)' c0m---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来的细骨料用水量(kg); g0m---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来的细骨料用量(kg); s,0m---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的粗骨料用量(kg); w0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水量(kg); c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g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s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w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cpγ---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 cβ---外加剂的减水率(%);β---砂率(%); s3 ρ---水泥密度(kg/m); c3 ρ---粗骨料的表现密度(kg/m); g3 ρ---细骨料的表现密度(kg/m); s3 ρ---水的密度(kg/m); w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3 ρ---混凝土表现密度实测值(kg/m); c,t3 ρ---混凝土表现密度计算值(kg/m); c,cδ---混凝土配合比较正系数. 第3章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第3.0.1条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f+1.645σ (3.0.1) cu,0cu,k式中f---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cu,0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cu,k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第3.0.2条遇有下列情况时应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1.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有显著差异时;2.C30级及其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第3.0.3条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宜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应少于25组;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和C25级,其强芳标准差计算值不于2.5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级,其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0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3.0MPa.3.当无统计资料计算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时,其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取用.第4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第4.0.1条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4.0.1-1,4.0.1-2选取.3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 表4.0.1-1 拌合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10 20 40 16 20 40 项目指标16-20 175 160 145 180 170 155 维勃稠度 11-15 180 165 150 185 175 160 (s)5-10 185 170 155 190 180 1653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 表4.0.1-2 拌合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10 20 31.5 40 16 20 31.5 40 项目指标10-30 190 170 160 150 200 185 175 16535-50 200 180 170 160 210 195 185 175 坍落度(mm) 55-70 210 190 180 170 220 205 195 18575-90 215 195 185 175 230 215 205 195 注:1.本表用水量系用中砂时的平均取值.采用细砂时,每立方米浊绨土用水量可增加5-10kg ;采用粗砂时,则可减少5-10kg;2.掺用各种外加剂或掺合料时,用水量应相应调整.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以本规程表4.0.1-2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 用水量增加5kg ,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掺外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m=m(1-β) (4.0.1) waw0式中m---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wam---未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w0β---外加剂的减水率(%).3)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第4.0.2条当无历史资料可参考时,混凝土砂率的确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坍落度为10-60mm的混凝土砂率,可根据粗骨料品种.粒径及水灰双按表4.0.2先取.混凝土的砂率(%) 表4.0.2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 水灰比(W/C) 10 20 40 16 20 40 0.40 26-32 25-31 24-30 30-35 29-34 27-32 0.50 30-35 29-34 28-33 33-38 32-37 30-35 0.60 33-38 32-37 31-36 36-41 35-40 33-38 0.70 36-41 35-40 34-39 39-44 38-43 36-41 注:1.本表数值系中砂的选用砂率,对细砂或粗砂,可相应地减少或增大砂率;2.一个单粒级粗骨料配制混凝土时,砂率应适当增大;3.对薄壁构件,砂率取偏大值;4.本表中的砂率系指砂与骨料总量的重量比.2.坍落度大于60mm的土砂率,可经试验确定,也可在表4.0.2的基础上,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予以调整.3.坍落度小于10mm的混凝土,其砂率应经试验确定.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表4.0.4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预应预应钢筋钢筋环境条件结构物类别素混凝力素混凝力混凝混凝土混凝土混凝土土土土正常的居住或办公用房屋不作规0.65 0.60 200 260 300 1.干燥环境内部件定高湿度的室内部件室外部件无0.70 0.60 0.60 225 280 300 冻在非侵蚀性土和(或)水中害的部件 2.潮湿环境经受冻害的室外部件有在非侵蚀性土和(或)水中0.55 0.55 0.55 250 280 300 冻且害冻害的部件3.有冻害的除经受冻害和冰剂作用的室0.50 0.50 0.50 300 300 300 冰剂内和的潮湿环境室外部件注:1.当用活性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时,表中的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即为替人前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2.配制C15级及其以下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要表限制.第4.0.3条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一>>(GBJ146),<<用于水泥与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等的规定.第4.0.4条当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表4.0.4中的规定.第4.0.5条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引气剂的掺入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含气量并经度验确定,混凝土的最小含气量符合表4.0.5的规定;混凝含气量亦不宜超过7%.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和细骨料应作坚固性试验.长期处于潮湿和严寒环境中混凝土的最小含气量表4.0.5粗骨料最大粒径(mm) 最小含气量(%)40 4.525 5.020 5.5注:含气量的百分比为体积比第5.0.4条回归α和α宜按下列规定确定: ab1.回归系数α和α应根据工程所使用的水泥,骨料,通过试验由建立的水灰比与混凝ab土强度关系式确;2.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其回归系数可按表5.0.4采用.回归系数α,α选用表表5.0.4 ab石子品种碎石卵石系数α 0.46 0.48 aα 0.07 0.33 b第5章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第5.0.1条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其计算公式和有关参数表格中的数值均系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当以饱和面干骨料为基准进行计算时,则应做相应的修正.注:干燥状态骨料系指含水率小于0.5%的细骨料含水率小于0.2%的粗骨料.第5.0.2条混凝土配合比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并求出相应的水灰比; cu,02.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量;3.选取砂率,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并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第5.0.3条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级时,混凝土灰比宜按下式计算:W/C=α.f/f+α.α.f (5.0.3-1) acecu,0abce式中1.α,α---回归系数; abf---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ce1.1.当无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时,公式(5.0.3-1)中的f值可按下式确定:cef=γ.f (5.0.3-2) cecce,g式中γ---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 cf---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ce,g2.f值也可d强度或快测强度推定28d强度关系式推定得出. ce第5.0.5条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m)可按本规程第4.0.1条的规定确定.w0第5.0.6条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可按下式计算: c0m=m/W/C (5.0.6) c0w0第5.0.7条混凝土的砂率可按本规程第4.0.2条的规定选取.第5.0.8条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重量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m+m+m+m=m (5.0.8-1) c0g0s0w0cpβ=m/m+m×100% (5.0.8-2) ss0g0s0式中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c0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g0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s0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w0β---砂率(%); sm---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其值可取2350-2450kg. cp2.当采用体积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m/ρ+m/ρ+m/ρ+m/ρ+0.01α=1 (5.0.8-3) c0cg0gs0sw0wβ=m/m+m×100% (5.0.8-4) ss0g0s0式中33 ρ---水泥密度(kg/m),可取2900-3100kg/m; c3 ρ---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 g3 ρ---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 s33 ρ---水的密度(kg/m),可取1000kg/m; w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α可取为1.3.粗骨料和细骨料的表观密度(ρ,ρ)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gs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和<<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规定的方法测定.6.1 试配第6.1.1条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混凝土的搅拌方法,宜与生产时使用的方法相同.第6.1.2条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应符合表6.1.2的规定;当采用机械搅拌时,其搅拌时不应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1/4. 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表6.1.2 骨料最大粒径(mm) 搅拌物数量(L)15 31.5及以下40 25第6.1.3条按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配时,首先应进行试拌,以检查拌合物的性能.当试拌得出的拌合物坍落或维勃稠度不能满足要求,或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时,应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相应调整用水量或砂率,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然后提出供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第6.1.4条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本规程的6.1.3条确定的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用水量应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当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与要求值的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可通过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第6.1.5条制作混凝土强度试验试件时,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粘聚性,保水性及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并以此结果作为代表相应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第6.1.6条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三块)试件,标准护到28d时试压.需要时可同时制作几组试件,供快速检验或较早龄期试压,以便提前定出混凝土配合比供施工使用.但应以标准28d强度或按现行行业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一>>(JGJ28)等规定的龄期强度的检验结果为依据调整配合比.6.2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第6.2.1条根据试验得出的混凝土强度与其相对应的灰比(C/W)关系,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f)相对应的灰水比,并按下列原则确定每立方米cu,0混凝土的材料用量:1.用水量(m)应在基准配合比用水量的基础上,根据制作强度试件时测得的坍落度w或维勃稠度进行调整确定;2.水泥用量(m/)应以用水量乘以选定出来的灰水比计算确定; c3.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m和m)应在基准配合比的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基础上,gs按选定的灰水进行调整后调整后确定.第6.2.2条经试配确定比后,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校正:1.应根据本规程第6.2.1条确定的材料用量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计算值ρ: c,cρ=m+m+m+m (6.2.2-1) c,ccgsw2.应按下式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较正系数δ:δ=ρ/ρ (6.2.2-2) c,tc,c式中3 ρ---混凝土表观密度计算值(kg/m); c,c3 ρ---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kg/m); c,t3.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按本规程第6.2.1条确定的配合比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当二者之差坡过2%时,应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经校正系数δ,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第6.2.3条根据本单位常用的材料,可设计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备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情况及混凝土质量检验的结果予以调整.但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1.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2.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3.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7.1 抗渗混凝土第7.1.1条抗渗透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2.细骨料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3.外加剂宜采用防水剂,膨胀剂,引气剂,减水剂或引气减水剂;4.抗渗混凝土宜掺用矿物掺合料.第7.1.2条抗渗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试配步骤除应遵守本规程第5章和第6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总量不宜小于320kg;2.砂率窒为35%-45%;3.供试配用的最大水灰比应符合表7.1.2的规定.抗渗混凝土最大水灰比表7.1.2最大水灰比抗渗等级 C20-C30混凝土 C30以上混凝土 P6 0.60 0.55P8-12 0.55 0.500.50 0.45 P12以上第7.1.3条掺用引气剂的抗渗混凝土,其含气量宜控制在3%-5%.第7.1.4条进行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尚应增加抗渗性能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2.试配时,宜采用水灰比最大的配合比作抗渗试验,其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式要求: P?P/10+0.2 (7.1.4) t式中P---6个试件中4个未出现渗水时最大水压值(MPa); tP---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值.3.掺引气剂的混凝土还进行含气量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7.1.3条的规定. 7.2 抗冻混凝土第7.2.1条抗冻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选用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2.宜选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其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3.细骨料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4.抗冻等级F100及以上的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和细骨料均应进行坚固性试验,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及<<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5.抗冻混凝土宜采用减水剂.对抗冻等给F100及以上的混凝土应掺引气剂,掺用后混凝土的含气量应符合本规程第4.0.5条的规定.第7.2.2条抗冻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试配步骤除应遵守本规程第5章和第6章的规定外,供试配用的最大水灰比应符合表7.2.2条的规定.第7.2.3条进行抗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尚应增加抗冻融性能试验. 抗冻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表7.2.2 抗冻等级无引气剂时掺引气剂时 F50 0.55 0.60 F100 - 0.55- 0.50 F150及以上7.3 高强混凝土第7.3.1条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对强度等级为C60级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对强度等级高于C60级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0%,含泥量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的规定;3.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6,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其他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4.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掺用高效减水剂或缓凝高效减水剂;5.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掺用活性较好的矿物掺合料,且宜复合使用矿物掺合料.第7.3.2条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步骤除应按本规程第5章规定进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准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可根据现有试验资料选取;2.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3.计算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时,其用水量可按本规程第4章的规定确定;3 4.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大于550kg/m;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应大于3600kg/m.第7.3.3条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与确定的步骤应按本规程第6章的规定进行.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其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0.03;第7.3.4条高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尚应该配合比进行不少于6次的重复试验进行验证,其平均值不应低于配制强度.7.4 泵送混凝土第7.4.1条泵送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针片状颗粒不宜大于10%;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宜符合表7.4.1的规定;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表7.4.1 石子品种泵送高度(m) 粗骨料最大粒径比与输送管径比<50 ?1:3.050-100 ?1:4.0 碎石>100 ?1:5.0<50 ?1:2.550-100 ?1:3.0 卵石>100 ?1:4.03.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应少于15%;4.泵送混凝土应掺用泵送剂或减水剂,并宜掺用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合料,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第7.4.2条泵送混凝土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应按下式计算:(7.4.2) T=T+?T tpT---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 tT---入泵时要求的坍落度值; pT---试验测得在预计时间内的坍落度经时损失值.第7.4.3条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步骤应按本规程第5章和第6章规定进行外,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送混凝土的用水量与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之比不宜小于0.60;3 2.泵送混凝土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小于300kg/m;3.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5%-45%;4.掺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其混凝土含气量不宜大于4%.7.5 大体积混凝土第7.5.1条大体积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廷缓水热的释放;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3.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酬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第7.5.2条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酬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第7.5.3条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步骤应按本规程第5章和第6章的规定进行,并宜在配合比确定进行水化热的验算或测定.附录A 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概述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指对普通混凝土施工中用到的材料,包括水、水泥、砂子、碎石及助剂等的比例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配备一定量的水、水泥、砂子和碎石等建构材料,所能够形成的配合比。
2、具体设计
具体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混凝土的用途,混凝土要符合构建工程的要求,在有限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和性质要求,避免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而影响施工质量。
(1)水泥的数量
水泥用量的设计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不同种类的混凝土,用水泥的数量不同,但都有共同的原则:保证水泥和水泥泥浆的稠度是混凝土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2)砂子和碎石的比例
砂子和碎石的质量比也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砂子和碎石的比例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它们的比例必须和混凝土的要求相匹配。
一般来说,砂子的含量大,混凝土的剪切强度就大;碎石的含量大,混凝土就有较高的抗压性能和整体性能。
(3)助剂的使用
助剂是指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外加剂,它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耐磨性,降低
混凝土的收缩率等。
只有采用正确的助剂,才能提高混凝土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性能。
3、总结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指对普通混凝土施工中的材料进行比
例设计,以保证混凝土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性能要求。
施工中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考虑水泥、砂子和碎石的比例,以及助剂的使用,以获得有效的性能。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 当流动性太大时,可保持砂率不变,合 适增长砂、石用量。
3. 如出现含砂不足,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 时,可合适增大砂率。
此时拟定旳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
混凝土旳基准配合比其强度不一定符合设 计要求,应检验混凝土旳强度:
检验措施:
采用三个不同旳配合比,其中一种为基 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旳水灰比, 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长及降低0.05, 其用水量应该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率 值可分别增长或降低1%。每种配合比旳 混凝土制作一组(三块)试块,原则养 护28d后,进行强度试验。
(二)配合比旳调整及拟定p96
灰水比(C/W) 用水量(mw) : 水泥用量(mc): 粗、细骨料用量(ms和mg) :
(三)混凝土配合比旳校正
c,c mc mg ms mw
c,t c ,c
(四)施工配合比旳计算
计算配合比是以干燥状态旳骨料为基准旳,
指细骨料旳含水率不不小于0.5%,粗骨
(六)计算粗、细骨料旳用量(mg0,ms0) 1.重量法
mc0+mg0+ms0+mw0=mcp
s
ms0 ms0 mg 0
100%
2.体积法
mc0 mg0 ms0 mw0 0.01 1 c g s w
s
ms0 ms0 mg 0
100%
二、配合比旳试配、调整及拟定
(一)配合比旳试配
按计算配合比称取材料进行试拌→产生 新拌混凝土→测定流动性,检验粘聚性 及保水性:
(二)计算水灰比(W/C)
▪ 鲍罗米公式:
f f cu = a• ce ( C/W – b )
fcu——混凝土28d抗压强度(MPa) fce —— 水泥旳实测强度(MPa) C/W——灰水比 a 、b ——与骨料种类有关旳回归系数: 对于卵石: a=0.48 ; b =0.33; 对于碎石: a=0.46 ; b =0.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来确定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如某配合比:水泥240kg,水180kg,砂630kg,石子1280kg,矿物掺合料160kg,该混凝土1m3总质量为2490kg;另一种是以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掺合料=1∶∶∶,水胶比=。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基本要求市政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须满足以下五项基本要求:(1)满足施工规定所需的和易性要求;(2)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3)满足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要求;(4)满足业主或施工单位渴望的经济性要求;(5)满足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性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参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胶凝材料、水、砂和石子这四种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三个比例关系:(1)水与胶凝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水胶比表示;(2)砂与石子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砂率表示;(3)胶凝材料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单位用水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来表示。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配合比计算、试配和调整、施工配合比的确定等。
(1)初步配合比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 cu,o)。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规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①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f cu,o≥f cu,k+σ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②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f cu,o≥,k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应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其计算公式如下:σ=式中f cu,i——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组试件的强度值,MPa;mf cu——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n——统计周期内同品种混凝土试件的总组数。
当具有近1个月~3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资料,且试件组数不小于30时,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应按上式进行计算。
对于强度等级不大于C30的混凝土,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不小于时,应按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取值;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时,应取。
对于强度等级大于C30且小于C60的混凝土,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不小于时,应按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取值;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时,应取。
当没有近期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资料时,其强度标准差σ可按表6-3取值。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值 表6-32)计算水胶比(W /B )。
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混凝土水胶比应按下式计算:a b cu o a b b +W f B f f ααα=,式中 αa 、αb ——回归系数,回归系数可由表6-4采用;f b ——胶凝材料28d 胶砂抗压强度,可实测,MPa 。
回归系数αa和αb 选用表 表6-4当胶凝材料28d 抗压强度(f b )无实测值时,其值可按下式确定:f b=γf·γs·f ce式中γf、γs——粉煤灰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按表6-5选用;f ce ——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可实测,MPa。
粉煤灰影响系数γf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γs表6-5注: 1.采用Ⅰ级、Ⅱ级粉煤灰宜取上限值;2.采用S75级粒化高炉矿渣粉宜取下限值,采用S95级粒化高炉矿渣粉宜取上限值,采用S105级粒化高炉矿渣粉宜取上限值加;3.当超出表中的掺量时,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应经试验测定。
在确定f ce值时,f ce值可根据3d强度或快测强度推定28d强度关系式得出。
当无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时,其值可按下式确定:f ce=γc·f ce,g式中γc——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当缺乏实际统计资料时,可按表6-6选用;f 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γc)表6-63)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①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水胶比在~范围内时,根据粗集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6-7、表6-8选取。
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单位:kg/m3)表6-7塑性魂混凝土的用水量(单位:kg/m3)表6-8②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A.以表6-8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
当坍落度增大到180mm以上时,随坍落度的相应增加的用水量可减少。
B.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m wa=m wo(1-β)式中m wa ——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m wo——未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β——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混凝土的试验确定,%。
4)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m bo )的确定。
根据已选定的混凝土用水量m wo 和水胶比(W /B )可求出胶凝材料用量:wobo =m m W B每立方米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用量(m fo )的确定:m fo =m bo ·βf式中 βf ——矿物掺合料掺量(%),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分别符合表6-9和表6-10的规定。
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
采用掺量大于30%的C 类粉煤灰的混凝土应以实际使用的水泥和粉煤灰掺量进行安定性检验。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表6-9预应力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表6-10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m co)的确定:m co=m bo-m fo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由以上计算得出的胶凝材料用量还要满足有关规定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的要求,如算得的胶凝材料用量少于规定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则应取规定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值。
5)砂率的确定。
砂率可以根据以砂填充石子空隙,并稍有富余,以拨开石子的原则来确定。
根据此原则可列出砂率计算公式如下:so go V V P '''=''so so so ''''go so so go go'''''so go so ''''''''so go go go so go s so m V m m V V V P P V P V P ρβββρρρρββρρρρ===++=++式中 βs ——砂率,%;m so ,m 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及石子用量,kg ; V 'so ,V '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及石子松散体积,其中V 'so =V 'go P ',m 3;ρ'so ,ρ'go ——砂和石子堆积密度,kg/m 3;P ′ ——石子空隙率,%;β ——砂浆剩余系数(一般取~)。
6)粗集料和细集料用量的确定。
①当采用质量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m co +m fo +m go +m so +m wo =m cpso s so go100%m m m β=⨯+式中 m co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 fo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用量,kg ;m go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集料用量,kg ; m so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集料用量,kg ; m wo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m cp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其值可取2350~2450kg ),kg ;βs ——砂率,%。
②当采用体积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goco fo so wo''c f g s w +++++0.01=1m m m m m ρρρρρso s so go100%m m m β=⨯+式中 ρc ——水泥密度(可取2900~3100kg/m 3),kg/m 3;ρf ——矿物掺合料密度,kg/m 3;ρ′g ——粗集料的表观密度,kg/m 3;ρ′s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kg/m 3;ρw ——水的密度(可取1000kg/m 3),kg/m 3; α ——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α可取1)。
粗集料和细集料的表观密度ρg 与ρs 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规定的方法测定。
7)每立方米混凝土外加剂用量(m ao)的确定。
每立方米混凝土外加剂用量(m ao)应按下列计算:m ao=m bo·βa式中m a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m3;m b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m3;βa——外加剂掺量,%,应经混凝土试验确定。
(2)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1)配合比的试配、调整。
以上求出的各材料用量,是借助于一些经验公式和数据计算出来的,或是利用经验资料查得的,因而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必须通过试拌调整,直到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符合要求为止,然后提出供检验混凝土强度用的基准配合比。
2)配合比的确定。
由试验得出的各胶水比值时的混凝土强度,用作图法或计算求出与f cu,o相对应的胶水比值,并按下列原则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①用水量(m w)和外加剂用量(m a)。
在试拌配合比的基础上,用水量(m w)和外加剂用量(m a)应根据确定的水胶比作调整;②胶凝材料用量(m b)。
胶凝材料用量(m b)应以用水量乘以确定的胶水比计算得出;③粗、细集料用量(m g 及m s )。
粗、细集料用量(m g 及m s )应根据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进行调整。
3)混凝土表观密度的校正。
其步骤如下: ①计算出混凝土的计算表观密度值(ρc ,c ):ρc ,c =m c +m f +m g +m s +m w②将混凝土的实测表观密度值(ρc ,t )除以ρc ,c 得出校正系数δ,即c t c cρδρ=,,③当ρc ,t 与ρc ,c 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ρc ,c 的2%时,由以上定出的配合比,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若二者之差超过2%时,则要将已定出的混凝土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δ,即为最终定出的设计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