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

合集下载

(完整版)《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

(完整版)《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的内容。

主题图呈现的分别是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得数相等,可以用“="连接,然后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进而发现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再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2、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中,研究数地运算,在给出运算的定义后,最主要的基础工作就是研究该运算的性质。

在运算的各种性质中,最基本的几条性质,就是“运算定律”,可见,运算定律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都有过浅显的认知基础,只是没有明确的概括,本节课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是要将学生以前比较零散的感性认识经过整理、明晰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

但是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难点,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从研究确定的数到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比较抽象,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更多的想的是,如何让学生自然地经历由用数到用字母表示的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理解、感悟、体验中感受字母表示的优越性,从而为后面的其他运算定律的教学,以及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有了上面的想法,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具体的数学计算,让学生在仿写之中观察、比较和分析,归纳出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2、发现和理解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在验算中的作用.3、让学生在经历发现和归纳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的过程中,学习“猜测—验证”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类比、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是: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以及理解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三.说设计意图:设计本节课时,我一直在思考:教师怎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总结规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不是应该“浓墨重彩”去渲染?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又或者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运算律教学说课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运算律教学说课课件

62+53=115 53+62=115
62+53=53+62
我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 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探究新知
分别观察淘气、笑笑写的式子,请你照样子再写一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7×9=63 9×7=63
7×9=9×7
我发现两个数相乘,交换 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探究新知
用a,b代表两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想一想,认一认。
a+b=b+a
加法交换律
a×b=b×a
乘法交换律
探究新知
你能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你的发现吗?
学校
少年宫
电影院
35米
42米
42+35=35+42
从电影院到学校的距离和从学校 到电影院的距离是一样的。
探究新知
你能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你的发现吗? 6×5=5×6
每排6把 有5排
每列5把 有6列
扩展延伸
减法和除法也满足交换律吗?举例试一试。
思考:减法,除法有交换律吗?
探究新知
你能结合今天所学习的探知究识解新释下知面计算的道理
吗?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探交究换律新填一知填。
45+76= 76 +45 28+13= 13 + 28 128 + 32 = 32 + 128 45×102=102× 45 296×200= 200 × 296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前导入
这┄
等式18+12=12+18 为什么成立呢? 12×2=2×12呢?
观察下面的式子课课,你前前能导照样入子再写一组吗?
你发现了什么? 课 前 导 入
两个加数没变 两个算式的和一样
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 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结果是不变的

第3课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3课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3课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探索加法和乘法的基本性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课时中的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指的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乘法交换律指的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1.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

2. 能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证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实际的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将以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例如:“如果有2个苹果和3个香蕉,那么交换它们的位置后,我们还是有几个水果?”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加法交换律的概念。

2. 讲解:在讲解加法交换律时,我会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如2+3=5,那么3+2也等于5。

同样,我也会用类似的例子讲解乘法交换律,如2×3=6,那么3×2也等于6。

3. 练习:在讲解完概念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同学们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计算,以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同学们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或者如何安排时间等。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进行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定义、公式以及一些实际的例子。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的交换律。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说说我对本课的理解。

一、说教材本课是所有运算律的起始课,开辟了其他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的知识教学,也为后续小数、分数运算中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打下基础。

可见本课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二、说学情对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学生在第一学段中其实已经有了初步认识。

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对运算律有所体会,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和计算题中,学生能够凭借直觉有所运用,是自然渗透、自觉运用阶段,只是没有出现具体概念与结论。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特点,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知识技能:1、经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交换律。

2、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提高数学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过程总结出加法交换律,知识迁移总结出乘法交换律。

五、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准备采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用观察法找到加法交换律的基本特征,动手操作法感悟算式的特征,在比较概括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运用规律。

我努力使教法、学法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识过程中。

六、说教学过程:为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从孩子们你们喜欢看课外书吗?这一个问题开始本课的教学。

从大家侃侃而谈看了哪些课外书到老师带来的两本课外书。

用学生身边事情导入本课,给运算律的学习提供了现实背景,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加法交换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加法交换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任课教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第四单元加法交换和乘法交换律》。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b + a。

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b × a。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基本运算,对运算定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和发现运算定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能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能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加法和乘法的基本运算,引导学生发现加法和乘法运算中的一些规律。

例如,2 + 3 = 3 + 2 和 2 × 3 = 3 × 2。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

2. 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证明方法。

鼓励学生运用操作、画图、计算等方式,验证运算定律。

3. 课堂讲解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课堂讲解。

详细讲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定义、证明方法和应用实例。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运算定律的应用。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数学计算,观察、比较和分析,归纳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同时,通过验算的例子,让学生发现和理解这两个运算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是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以及理解这两个运算律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类比、分析和概括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如“猜测-验证”,为后续的运算定律教学和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基础。

在第三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使用个性化的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我让学生从具体的数字中抽象出符号,例如用a+b代表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的和,然后再交换位置,用b+a表示,观察它们的关系,发现它们是相等的。

最后,我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加法交换律的符号表示式,即a+b=b+a。

四)巩固练。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些练题,让学生巩固加法交换律的知识。

我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完成一些加法计算,然后交换加数的位置,再次计算,观察结果是否相等。

同时,我也提供了一些挑战性的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规律。

我认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

这个规律指的是交换两个加数或因数的位置,和或积不变。

虽然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但他们往往只是零散地掌握,没有系统的表达。

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入了个性化的符号或字母,让学生逐步掌握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直接进入法,通过口算练引发学生的猜想。

我让学生分别计算几道加法和乘法题,然后交换加数或因数的位置再次计算,观察结果是否相等。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逐渐发现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两个规律。

在探究新知的环节中,我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并组织他们总结出规律。

然后,我引导学生使用个性化的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让他们逐步掌握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 4.3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 4.3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 4.3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北师大版一、前言加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运算,学习加法交换律可以更好地理解加法。

同理,乘法也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运算,学习乘法交换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乘法运算。

二、教学目的1.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和意义;2.不同形式情境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概念的深入理解;2.不同形式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知识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重点难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和意义;•不同形式情境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教学目标】•知道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并能正确运用;•锻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本环节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实际生活环境,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如学生购物时的加法运算、绘画比例时的乘法运算等。

(2)巩固练习法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课堂互动,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巩固并加深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认识和理解。

3. 教学步骤3.1 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和意义加法交换律是指任意两个数相加,其结果不变。

例如:3+5=5+3。

这种性质是因为加法具有交换律。

对于两个数 a 和 b 进行加法运算,其结果一定是 b+a,即 a+b=b+a。

因此,不论如何调换各个数的顺序,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3.2 加法交换律的应用通过购物的例子来深入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认识。

例如:小明去商场买东西,他先买了一个价值为8元的文具盒,然后买了一个价值为15元的棒球,最后买了一个价值为10元的书。

现在,我们可以分别算出三个物品的总价钱,也可以把他们放在一起算。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一、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含义;2.掌握应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含义;2.掌握应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应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2.如何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数线板;–教学PPT。

2.学生需要准备的学习用具:–铅笔;–作业本。

五、教学步骤1. 课前热身1.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2.引导学生回忆加法和乘法的含义。

2. 引入新知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并让学生们自己组成一个加法算式;2.让学生们交换数字卡片的位置,重新组成算式,并让学生们对比两个算式的结果。

通过这种方式引出加法交换律;3.对于乘法交换律的引入,同理以数线板为例展示。

3. 讲解新知1.讲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含义和公式,并进行示范;2.教师通过PPT展示练习题,让学生结合交换律答题。

4. 练习应用1.让学生们结合实际问题应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2.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算式并进行交换,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5. 课后练习1.教师布置课后练习;2.学生在家里自行完成练习,整理好突出问题并在下一节课进行讨论。

六、教学实施总结1.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具和实例演示,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理解交换律;2.学生在日常的练习中,应该多思考并应用交换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第【1】篇〗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教学目标:1.经历教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过程,认识运算律丰富的现实背景,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现应用意识。

说教学重点:经历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渗透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

说教学难点: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出示主题图,向学生介绍“爱心助学大行动”,某商店为帮助贫困山区学生特别举行义卖活动把营业额全部献给希望小学。

看,小胖和小亚也来帮忙了问: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探究阶段:1.投影演示:(果汁)师:小亚和小胖各有多少罐果汁?合起来桌上有几罐果汁?谁能列式计算?师:谁能说出两道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提问: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两个加数分别是8和18,和都是26,而不同处只是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师:因为8+18=2618+8=26所以8+18=18+8师:有谁能模仿这道题目的形式举出类似的例子?同桌两组相互交流。

(1)根据我们举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提示:这些例子都是几个数相加?两者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归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启发学生用符号或字母)例:◆+●=●+◆甲数+乙数=乙数+甲数a+b=b+a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3)竖式计算74+641师:运用加法交换律,我们还可以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74验算:641+641+74715715小结:验算时,可以将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再加一遍。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课程目标
1.确定加法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

2.掌握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并通过练习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案和练习册。

2.打印的练习题。

3.黑板和彩色粉笔。

4.引导问题和练习问题。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出问题
1.用一个例子来引导学生思考加法交换律。

–7 + 3 = ?
–3 + 7 = ?
2.用一个例子来引导学生思考乘法交换律。

–4 × 6 = ?
–6 × 4 = ?
第二步:发现规律
1.让学生在黑板上列举其他相似的例子。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阐述交换律的定义:加法和乘法中,改变加数或乘数的顺序不影响得数的大小。

第三步:练习题
1.给学生分发练习册和打印的练习题。

2.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后完成练习题。

第四步:讲解解答
1.让学生交作业并强调学生理解答案的正确性。

2.解释和辅导学生理解练习题中错误的答案。

3.提问和解决学生错误的疑惑。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全体学生掌握了加法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并能够通过练习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为这是更重要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动和加强课程的实践性。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两个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交换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归纳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基本运算,对于简单的计算问题能够独立解决。

但是,对于交换律这样的概念性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自己发现和总结交换律的规律,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两个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两个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发现和总结交换律的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计算器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法和乘法运算中是否存在交换律。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分析教材中的例题,发现并总结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规律。

3.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明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并给出运用这两个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4.实践: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交换律进行计算,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5.总结: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强调。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说课稿【第1篇】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

下面我将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数学思想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四个方面来进行详细说明。

教材分析中的思考一、编排顺序对比引发的思考:人教版: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苏教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北师版: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青岛版: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思考一:先学习交换律还是结合律?前三版教材都是先学习交换律,从易到难?为什么青岛版教材要先学习结合律,是不是先学习难的结合律,积累活动经验,简单的交换律就直接放手验*?思考二:先学习加法运算律,再学习乘法运算律;还是先学习加乘交换律、再学习加乘结合律?北师版先学习交换律,因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之间本质的意义都是一样的,同理结合律也如此。

二、探究流程对比引发的思考:北师版:呈现一组算式,观察算式—仿写算式—解释规律—表示规律—应用规律苏教、人教、青岛:具体问题情境引出实例---举例验*—归纳概括—应用规律思考三:先抽象再具体、还是先具体再抽象?我想,先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便于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更好地理解运算律的意义。

为了将这一点做得比较充分,我觉得在让学生举例验*时,可以举一个到两个这样带有现实背景的问题,做更进一步的补充。

学情分析中的思考本单元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是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思考四:学习运算律的意义是什么呢?学习运算律的目标是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但学完运算律进行应用,尤其是进行简便运算时,却是学生最易出错、老师也最头疼的时候。

学生往往看到怎样计算怎样简便的要求,就胡乱往一起凑。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1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1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1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北师大版在数学学科中,除去数的概念,运算是最重要的一环。

而加法和乘法作为数学中的两个最基本运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而在加法和乘法的学习中,交换律是非常重要的。

学好了交换律,可以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更加灵活,应变能力更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篇说课稿主要讲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4.1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内容。

学习目标通过本次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会正确运用加法交换律;2.掌握乘法交换律的概念,会正确运用乘法交换律;3.能够灵活运用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掌握加法和乘法的基本概念;2.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

学习难点:1.能够正确且灵活地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用具体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感知加法和乘法;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辨认加法和乘法。

1. 加法交换律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8 + 5 = 13,然后问学生“如果我交换一下8和5的位置,结果是否会变化?”,引导学生回答为不变化;2.以多种形式由教师进行类似的操作,最后引出加法交换律的概念;3.解释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和定义,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4.练习加法交换律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来体验加法交换律。

2. 乘法交换律1.以介绍“花瓶送花”为例,引导学生感受乘法的意义;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3 × 4 = 12,然后问学生“如果我交换一下3和4的位置,结果是否会变化?”,引导学生回答为不变化;3.探究其他有规律的乘法运算结果可被交换的关系,引出乘法交换律;4.解释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和定义,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5.练习乘法交换律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来体验加法交换律。

拓展延伸在实际生活中,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板块三、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 一、应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填空。 1、81╳62=62╳( ) 2、398+648=648+( ) 3、625+( )=93+( ) 4、( )╳564=979╳( )
二、下面等式各用了什么运算律?
1、65+18=18+65运用了(
)。
2、37╳46=46╳37运用了(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较强,喜欢动手、动脑,有很强的好 奇心和探索愿望,有一定的视察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因此掌握必要的 学习方法,培养集中注意的能力,有计划的提高注意品质,进一步激发 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1、经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和乘法交换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能运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能灵活运用交换律来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周密性和 灵活性。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 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课文 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 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 指正。
一、说教材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 元的课文内容。本节课内容是让学生从具体的计算中发现两个算式中的 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计算结果却相同。通过不断地猜测验证从一般 现象上升到普通现象,从而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针对课程 标准,认真发掘教材资源,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把重点放在通过使学 生经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和乘法交换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乘除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具体的生活实例中,对运算定律有所接触,有所体会,教材中也多次渗透了运算律和简便运算的一些方法,所以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活动经验。

本课作为5个运算定律的起始课,学习方法对后续学习将起引领作用。

教材中把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整合编排在一起,以平行的方式出现。

书中以四个问题串形式呈现,主要从观察发现,生活背景,规律本质和应用意识等方面明晰交换律的认识。

练习以简单的理解,应用为主,最后一题中提出思考题目:减法和除法也满足交换率吗?本节课的知识看起来学习比较容易,但是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难点,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从研究确定的数到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比较抽象,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

2、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本单元所学习的几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

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们仍然成立。

因此,这些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而加法、乘法交换律又是这数学大厦基石中的基石。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乘法交换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交换律。

(2)经历观察、猜想、计算、验证、联想、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能有条理的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举例验证)。

(3)经历加法交换律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4)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索发现并理解加法、乘法交换律。

5、教学难点:会用个性化的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乘法交换律。

二、说设计理念设计本节课时,我一直在思考:教师怎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总结规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会,只是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表达。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2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1)|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2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1)|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2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1)|北师大版一、引入大家好,我是XX,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4.2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1)。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理解其含义并掌握运用。

二、知识点讲解1. 加法交换律要理解加法交换律,我们先来看一下以下的算式:12 + 5 = 17对于这个算式,我们可以使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变换。

即:5 + 12 = 17相信大家已经意识到了,在这里,我们改变了数的顺序,但结果并没有发生改变。

这就是加法交换律的基本概念——对于任意两个数 a 和 b,a + b = b + a。

接下来,我们将利用实例来加深对加法交换律的理解。

例1:如果有6个苹果和4个香蕉,那么它们一共有多少个水果?我们可以使用加法交换律来解决这个问题。

即:6 + 4 = 4 + 6 = 10所以,这些水果加起来一共有10个。

例2:甲、乙、丙三人玩摇摆球游戏。

甲比乙多得5个球,甲比丙多得8个球。

如果乙和丙各摇了10下,甲最少要摇多少下才能比乙和丙的摇摆次数多?这里需要用到加法运算和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这样计算:甲比乙多5个球,乙摇了10下,那么甲至少要摇15下。

甲比丙多8个球,丙摇了10下,那么甲至少要摇18下。

要想比乙和丙多摇,那么甲就至少要摇15+18=33下。

2. 乘法交换律了解了加法交换律,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乘法交换律。

对于下面这个算式:3 ×4 = 12我们同样可以使用乘法交换律进行变换,即:4 × 3 = 12依然是改变了数的位置,而结果依然没有发生变化。

这就是乘法交换律的基本概念——对于任意两个数 a 和 b,a × b = b × a。

接下来,我们也使用实例来加深对乘法交换律的理解。

例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30°、60°和90°,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的度数之和是多少?我们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解决这个问题:30 + 60 = 9030 × 2 = 6060 + 90 = 150所以,这个三角形的总和是150度。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1《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1《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1《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应用。

这是小学数学中非常基础的知识点,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学情分析面对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

2.能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例证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这两个交换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加法计算,引发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思考。

2.讲解:详细讲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练习,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和心得。

5.总结: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总结,强调它们的运用和意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简洁明了,突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和应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2.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练习的正确率等多个方面进行。

重点关注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的内容。

主题图呈现的分别是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得数相等,可以用“=”连接,然后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进而发现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再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2、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中,研究数地运算,在给出运算的定义后,最主要的基础工作就是研究该运算的性质。

在运算的各种性质中,最基本的几条性质,就是“运算定律”,可见,运算定律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都有过浅显的认知基础,只是没有明确的概括,本节课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是要将学生以前比较零散的感性认识经过整理、明晰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

但是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难点,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从研究确定的数到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比较抽象,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更多的想的是,如何让学生自然地经历由用数到用字母表示的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理解、感悟、体验中感受字母表示的优越性,从而为后面的其他运算定律的
教学,以及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有了上面的想法,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具体的数学计算,让学生在仿写之中观察、比较和分析,归纳出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2、发现和理解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在验算中的作用。

3、让学生在经历发现和归纳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的过程中,学习“猜测—验证”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类比、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是: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以及理解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三.说设计意图:
设计本节课时,我一直在思考:教师怎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总结规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不是应该“浓墨重彩”去渲染?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又或者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就会,只是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表达,这样的活动是不是教者自娱自乐、自作多情?既然本课的难点是学生会用个性化的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怎么引出字母表示式?是像旧教材上在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后,直接出示用字母α+b=b+α,a×b=b×a表示,还是让学生经历“具体的数——个性化的符号——学会数学的表示”这一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否应该不仅关注“是什么”和“怎样做”,
还应该引导学生去猜想、去探究“为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是不是应该带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们数学老师是否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模式,让学生“知道怎样思维”,让学生感悟一些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四部分教学。

(一)口算练习,引发猜想。

采用直接进入法,上课铃一响,我就直奔主题:“听说咱们班同学的口算能力特别强,敢不敢挑战一把?比一比谁的口算能力强!”随即出现一组口算题:
4+6= 6+4= 62+53= 53+62= 3×5= 5×3= 7×9= 9×7=,指名汇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在新课教学中,共分4个环节进行。

1、举例说明。

在第一个环节之后,我提出质疑:我们完成了几道计算题,发现上下两个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计算结果却是相同的。

那在加法中,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呢?学生模仿刚才的练习,在草稿纸上分别试写。

2、概括规律。

“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周围的同学交流
交流。

”学生在做了大量的口算题后,急于想表达、想交流,这时的同桌交流就满足了他们的愿望,然后再在全班交流,进而组织学生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概括出发现的规律,即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和不变。

3、个性展示。

《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数学学习内容。

通过大量的仿写,使学生发现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总也举不完,再用特定的数已经满足不了这种需要,造成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适时提出“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我们发现的规律?”启发学生探究新的表达方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紧接着组织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到这样的表达方式的,待全部汇报完后,再把这些个性化的符号、字母表示的加法交换律和用具体的数以及语言文字表示的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有什么感受?这样,就使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变化规律,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的优越性,还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统一字母。

在学生汇报用不同的符号或字母表示的加法交换律后,我向学生说明,为了沟通和交流的方便,数学上通常把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随后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5、继续引发学生思考,乘法中是否也有交换律?启发学生用刚才举例验证的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总结出乘法交换律:a ×b=b×a。

五、巩固应用,类比拓展
回归教材,课件依次出示:
1、教材50页情境图“你能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这两个规律吗?”和教材51页“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既能检验新知,又能加强学生初步感知学习运算律的作用。

2、教材51页“练一练”第4题,思考:减法、除法中是否也有交换律?启发学生继续用举例验证的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