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长与孩子人格上的平等,同样需要相互的尊重!
培养孩子尊重师长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尊重师长的好习惯教育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在培养他们正确价值观和良好习惯方面更是至关重要。
其中,尊重师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习惯,它不仅有助于孩子的个人成长,也对他们今后的社会交往和职场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培养孩子尊重师长的好习惯。
一、树立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家长应确立几个基本原则,即:尊重孩子、关心孩子、以身作则、理解孩子,同时还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通过这些原则的贯彻,孩子才能够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
二、师长的尊重教育1. 示范尊重态度: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向孩子展示尊重师长的正确态度。
在与老师交流时,家长要注意语言文明、尊重敬意,并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会、家长志愿者工作等,树立良好榜样。
2. 强调尊重重要性:家长应当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向他们解释尊重师长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分享类似的故事或例子,告诉孩子尊重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礼仪,是为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认识到尊重是正确的行为,有益于个人成长。
3. 规范行为准则:制定一些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孩子在学校中尊重师长。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行为守则,例如:不打断老师讲话、不随意离开座位、不互相打闹等。
同时,还要鼓励孩子自觉遵守这些规范。
三、建立与师长的积极合作关系1. 与老师保持沟通:家长要与孩子的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
定期参加家长会、家长讲座等活动,积极与师长合作,以达到共同关心孩子成长、培养尊重师长习惯的目的。
2. 共同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在学校存在某些不尊重师长的行为,家长和老师要密切配合,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双方要相互支持,共同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奖励和榜样效应1. 及时表扬鼓励:当孩子在学校中表现出尊重师长的行为时,家长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意识到尊重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进步。
这种及时的正向反馈有助于孩子形成固定的良好行为模式。
教师平等育儿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育的本质是关爱与引导,而平等则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日常的育儿工作中,我始终秉持着平等的原则,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平等意味着尊重。
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实现平等育儿的基石。
在幼儿园,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
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因他们的家庭背景、学习成绩或性格差异而对他们有所偏见。
例如,在面对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时,我不会一味地批评,而是耐心地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其次,平等要求教师公正无私。
在幼儿园,我努力做到对待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
在分配任务、组织活动时,我会尽量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能力,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同时,在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时,我会公正地分析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理解和宽容,而不是简单地评判对错。
再者,平等育儿要求教师具备同理心。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情绪,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例如,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不会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平等育儿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与家长的沟通是平等育儿的重要环节。
在沟通时,我会保持平等的态度,尊重家长的意见,同时也分享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通过有效的沟通,我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还能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形成教育合力。
在实际工作中,我还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平等育儿:1.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2. 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孩子学会合作、分享和关爱他人。
3. 建立班级公约,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4. 定期开展家长会,与家长分享孩子的成长点滴,共同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总之,平等育儿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
家长要教育孩子尊重师长
家长要教育孩子尊重师长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教育和引导我们的孩子尊重师长。
尊重师长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社会行为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如何有效地教育孩子尊重师长,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首先,家长应该以身作则。
孩子往往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所以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我们应该始终尊重并礼貌地与师长进行交流,并对他们的指导表示感激之情。
当孩子看到家长对师长的尊重和敬意,他们自然会学会如何与师长进行沟通并表达尊重。
其次,家长可以从小事做起,教育孩子尊重师长。
这可以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常规活动来实现。
例如,鼓励孩子在和老师交谈时用礼貌的语言,如“请”和“谢谢”。
还可以教导他们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如按时到校、完成作业等。
这些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是培养孩子尊重师长的基础。
此外,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孩子可能存在不理解或不满意某些教学方法或行为,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家长应该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意见,并与他们一起讨论如何适当地表达和解决问题。
这样,孩子会意识到与师长之间的沟通是相互的,学会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定。
此外,孩子应该被鼓励参与学校活动和社区服务。
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师长为他们所做的付出和辛勤工作。
例如,参加学校的义务工作或志愿者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到师长的努力和责任感。
通过这样的经历,孩子将更加懂得尊重和欣赏师长的价值。
最后,家长要赞扬和鼓励孩子尊重师长的行为。
当我们发现孩子对师长表现出尊重和感激之情时,我们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这将强化孩子尊重师长的积极行为,并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这种行为。
总之,家长要教育孩子尊重师长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我们需要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在沟通中倾听孩子的想法,并通过参与学校活动和社区服务来培养孩子尊重师长的意识。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师道尊重教育中的平等与尊重
师道尊重教育中的平等与尊重师道尊重教育中的平等与尊重是一个重要而又常被忽视的教育原则。
教育作为一种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过程,应该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品德成长。
本文将从师生关系、教学环境和课堂实践等方面探讨师道尊重教育中的平等与尊重。
一、师生关系中的平等与尊重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师道尊重教育中,平等是师生关系的基础。
师者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论其背景、能力和成绩。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潜力,应该得到平等的尊重和对待。
师道尊重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和互相信任的关系,师者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
二、教学环境中的平等与尊重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它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在师道尊重教育中,教学环境应该是一个充满平等与尊重的环境。
学校和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公正和谐的学习环境,不偏袒任何一方,并为学生提供公平的机会和资源。
同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表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三、课堂实践中的平等与尊重课堂实践是师道尊重教育的核心环节,它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直接互动和沟通的场所。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该以平等和尊重为原则,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互动环境。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发言,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的理解和尊重,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设积极乐观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总结师道尊重教育中的平等与尊重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它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应该以平等为前提,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价值,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发展。
课堂实践中,教师应该以平等和尊重为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师德尊师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尊敬师长
师德尊师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尊敬师长师德尊师,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尊敬师长近年来,师德尊师教育备受关注,这是因为在教育领域中,一系列不端行为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对于教育者来说,以身作则、尊敬师长,是建设教育环境的基础,也是塑造学生品格的核心。
本文将详细探讨师德尊师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践师德尊师的原则。
一、师德尊师教育的重要性师德尊师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途径。
尊敬师长是一种社会道德标准,不仅仅体现了一个人对他人的尊重,更是一种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力量。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作为教育者,他们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榜样。
首先,教育者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
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增强教学技能,成为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受到启发的好老师。
其次,教育者要注重自身的品行修养。
言行举止要符合道德规范,严守师徒礼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最后,教育者要勇于承担责任。
在工作中,要对学生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积极投入工作,兢兢业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尊敬师长,建设和谐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互动过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学生尊敬师长不仅表现为言语上的尊重,更体现在行动上。
教育者应该注重细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习成长的环境。
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学生的成长问题,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
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才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展现真正的个性。
四、实践师德尊师的原则1. 以身作则:教育者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学习的榜样。
2. 倾听学生:教育者要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和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
3. 关心学生:教育者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问题,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帮助和指导。
孩子的礼仪教育培养尊重师长的态度
孩子的礼仪教育培养尊重师长的态度孩子的礼仪教育:培养尊重师长的态度在当今的现代社会中,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并培养出尊重师长的态度。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家庭教育的转变,孩子们日益缺乏对师长的尊重。
因此,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进行孩子的礼仪教育,以促使他们培养出尊重师长的态度。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的社会单位,也是孩子们形成行为习惯和态度的重要场所。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培养孩子尊重师长的态度,家长应该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树立良好的行为范例。
此外,家庭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礼仪教育:1. 尊重沟通: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平等而尊重的交流,培养他们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通过真诚地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培养孩子尊重他人观点的能力。
2. 规矩约束:家庭中要给孩子建立起一系列的规矩和约束,使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需要。
例如,不干扰他人休息时间,不打断他人发言等。
3. 谦和待人:教育孩子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无论是家人还是陌生人。
通过教导他们礼貌用语和行为,让他们懂得待人谦和、礼让有加。
二、学校教育的角色除了家庭教育外,学校也是培养孩子尊重师长态度的重要场所。
学校对于孩子的礼仪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学校可以采取的措施:1.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形成严格的纪律,让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如迟到、旷课等不端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和惩罚,从而让他们懂得尊重老师的教育权威。
2. 组织礼仪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安排一些专门的礼仪教育活动,如举办演讲比赛、礼仪培训、邀请专家讲座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增强对师长的尊重和战胜困难的能力。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除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社会环境也对孩子们的礼仪教育起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环境呈现出对师长尊重不足的情况时,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以保护孩子们免受负面影响。
1. 正面榜样的引导:通过引导孩子们接触一些有良好礼仪风范的人,如公众人物、社会名流等,让孩子们学习和模仿他们的礼仪表现。
尊重教育 教师与学生平等尊重的教育关系
尊重教育教师与学生平等尊重的教育关系尊重教育:教师与学生平等尊重的教育关系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于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尊重是建立良好教育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将从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尊重教师以及共同促进教育发展三个方面来探讨尊重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尊重学生教师作为教育的重要执行者,对学生的尊重不仅仅是一种道义上的要求,更是对学生个体价值的认同和尊重。
尊重学生首先体现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论其种族、性别、背景等差异。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特长和需求,理解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此外,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尊重学生的发言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只有通过真正尊重学生,教师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尊重教师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不仅仅是从教育道义出发的要求,更是对教师专业精神和对学生负责任的肯定。
学生应该尊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规则。
尊重教师可以表现在积极参与课堂,认真听讲并遵守纪律。
对于教师给予的批评和建议,学生应以积极的态度接受,认真思考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通过尊重教师,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并在学习中成长。
共同促进教育发展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尊重不仅仅是单向的,更是一种相互促进与依赖的关系。
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在尊重的基础上保持批判性思维,提倡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
而学生也应尊重教师的专业知识,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并共同努力,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
总结尊重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学生则应尊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规则。
同时,教师与学生应相互促进,共同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只有通过尊重教育,我们才能够培养出一个积极、健康、有创造力的新一代。
以上是关于尊重教育——教师与学生平等尊重的教育关系的探讨,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师长怎样真正做到爱孩子
师长怎样真正做到爱孩子师长们都很爱孩子,而且常常将对孩子满腔的爱,化作了热切的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一个无比顺利、无比灿烂的未来。
可是,如此深厚、如此强烈的爱,却未必能够得到孩子的回应。
爱孩子当然没有错。
但师长由于不懂孩子,不会爱孩子,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要求孩子,不断地抓住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加以指责、抱怨,逼着孩子立刻纠正,造成孩子的压抑和逆反。
其实,培育孩子一如农民种庄稼,只有遵循庄稼生长的规律,适时浇水施肥,才能获得丰收。
只有既掌握孩子成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又了解自己孩子独特的个性特点,洒在孩子身上的爱才能得到成功的回报。
尊重孩子是爱孩子的基本原则在许多成年人的眼中,孩子是年幼无知、缺乏能力、弱小无力、没有经验,完全需要成年人保护和教育的小东西。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过分看重了自己的权利而忽略了孩子的权利,忽略了孩子有着非常复杂、灵敏的感觉系统。
科学研究发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具备了灵敏的接受并感知外界信息的能力,他对长者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语气等都能感觉到,并作出迅速的判断:您对他是爱还是不爱?是尊重还是不尊重?然后作出相应的反应。
如果成人总是把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强加给孩子,置孩子的自身需要于不顾,不尊重孩子,完全忽视孩子的权利,那只能导致孩子越来越激烈的叛逆。
因此,一定要认识到,成人之间需要平等和相互尊重,成人与儿童之间也需要平等和相互尊重,成人与儿童,尽管知识、能力差异很大,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做为师长更应当尊重孩子。
师长在教育态度上,要坚持尊重、信任、理解三条原则,其中,尊重孩子是最基本的原则。
不管是怎样的孩子,被尊重是他们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孩子成绩好也罢、成绩差也罢,都应当给予尊重、信任和理解。
这样的爱才有力量,才能使孩子心灵得到舒展,才能让孩子得到努力上进的动力、信心和勇气。
信任是发现孩子潜能的金钥匙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充其量开发不足10%,每个孩子,哪怕是残障孩子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尊重师长的习惯
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尊重师长的习惯尊重师长是培养小学生优良品德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
对小学生来说,学会尊重师长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下面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来探讨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尊重师长的习惯。
一、在家庭中培养尊重师长的习惯家庭是孩子们性格养成的第一课堂,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关键作用。
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尊重师长的习惯,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以身作则。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们的榜样,自己首先要懂得尊重他人,尊敬师长。
在与孩子的日常交往中,要做到言行一致,不准嘴巴不敬师长,也不能对孩子做出不尊重师长的行为。
2. 引导孩子明白尊重师长的重要性。
通过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明白尊重师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可以通过讲述师长的重要作用,帮助孩子了解师长是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付出了很多努力。
3. 给予孩子正确的评价和表扬。
在孩子尊重师长的行为上,家长应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和表扬。
当孩子能够言语和行为上展现出尊重师长的态度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让孩子明白尊重师长是值得鼓励和赞扬的。
二、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对于小学生养成尊重师长的习惯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1. 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学校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和课堂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尊重师长。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班级议事会,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并理解师长的决策。
2. 提供正面的榜样。
学校可以通过专门的活动来表彰那些尊重师长的典范学生,以此激励其他学生学习。
同时,学校应该通过成立班级规章制度和学生守则等方式,明确告诉学生对师长要保持尊重和听从。
3. 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师生互动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师长的工作与付出,并培养他们尊重师长的习惯。
三、社会环境的塑造除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社会环境也对小学生养成尊重师长的习惯起到重要作用。
老师是孩子的镜子,这面镜子是相互的
老师是孩子的镜子,这面镜子是相互的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教师尊重了每一个学生,学生也就会尊重老师;教师了解了每一个学生,学生也就会了解教师;教师蹲下身来向学生学习,学生就会加倍向教师学习。
教师只有以自身形象、学识和人格魅力才能赢得学生的高“视”率。
以上这段文字摘自于《“事”说师生关系》一书,高尔基的这一句话让我感想颇深。
教师——一面镜子,一句多么真实而贴切的写照啊。
回想自己教师的生涯,回想孩子的一张张面孔,教师就是一面镜子,而孩子则如镜中的自己,无形中反映着自己的一言一行。
其实很多时候不用问别人自己有哪些不足,不用问别人自己有哪些优势,不用奇怪为何孩子今天特别开心,不用奇怪孩子今天为何于自己的交流不是那么的自然,不用奇怪为什么孩子今天那么乖巧,不用奇怪……其实一切源自于教师自己的情感态度,孩子只是一面镜子在真实地写照你的情感态度。
你的心情愉悦,那么传递给孩子的自然是宽松、快乐的心情,孩子敢于与你主动大方的交流。
反之,给孩子带来的只是害怕、恐惧,与你的互动自然不爽,这样则造成了恶性的循环,不论是老师,还是孩子,这都是不快的,是煎熬的时光。
于此这样,不如充分利用自己的这面镜子,让其充分发挥她原有的魔力,显现她真实的魅力,给人美得享受,在愉悦中无形地习得。
我们要坚持微笑。
微笑——多么简单,谁不会。
可是你真地学会了吗?你真地懂得微笑的价值了吗?你真地做到长期坚持了吗?你的每个微笑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流露了吗?如果你都做到了,恭喜你,打开孩子心灵大门的钥匙早已恭候你随时的来访。
您的到访会让孩子意外地惊喜,会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
微笑久了,就成为了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的获得,是成功者的奠基石,是自信的表现,是传播爱、获得爱的强有力方式,所以充分地运用这面微笑的镜子吧。
学会欣赏每个孩子,及时发现、表扬孩子的闪光点。
教师的赞扬、欣赏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大的肯定。
老师一句短小的肯定话语,孩子都会永记心头,如“萌萌画画进步真大,尤其是涂颜色,涂的真细心。
培养孩子的尊重师长的习惯遵守师长规定
培养孩子的尊重师长的习惯遵守师长规定尊重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礼仪,而尊重师长更是我们作为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品质。
遵守师长的规定则是对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的起码要求。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孩子尊重师长并遵守师长规定的习惯。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社会的地方,也是孩子性格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培养孩子尊重师长的习惯,家长应重视以下几点:1. 充当榜样: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应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
父母要言听计从,对待长辈、对待老师要示范出尊重的态度。
2. 建立良好家风:家庭应有一定的规矩和秩序,父母要负责起家庭的规定和纪律,教导孩子尊重家中长辈。
在家庭中弘扬孝道,并用适当的方式提醒孩子尊重长辈。
3. 与孩子进行交流: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交流,了解孩子的感受、需求和困惑,并积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师长。
鼓励孩子倾听师长的教诲,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也是孩子开始接触师长的地方。
在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尊重互动对培养孩子的尊重师长的习惯至关重要。
学校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1. 倡导尊重师长:学校应建立尊重师长的教育理念和文化氛围,加强对师生关系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认识师长的辛勤付出和专业能力。
2. 着重师生互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活动,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帮助学生了解师长的工作和生活,培养出对师长的敬重之情。
3. 设立学校规章制度: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定的重要性,并将规章制度教育融入课程中,让学生明白规定是为了维护学校秩序和个人安全。
三、社会影响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也起着重要影响。
孩子身处社会中,接触到各种信息和社会规范。
为了培养孩子的尊重师长的习惯,社会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引导:1. 社会价值观的传递:社会各界应大力宣传尊重师长的重要性,引导人们树立良好的尊师敬长的价值观,形成社会共识。
幼儿行为习惯学会尊重师长
幼儿行为习惯学会尊重师长幼儿期是一个孩子性格塑造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尊重师长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项行为习惯。
尊重师长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本文将从尊重师长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师长的方法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该主题。
一、尊重师长的意义尊重师长是孩子教育中的基本素养之一,其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尊重师长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权威观念,理解师长的指导和要求是出于对他们的关爱和教育意义,有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
其次,尊重师长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自制力,使他们能够遵守规章制度,明确自己的行为边界,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尊重师长还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促进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幼儿尊重师长的方法幼儿学会尊重师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协作,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培养。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家庭教育引导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教育的地方,家长在培养幼儿尊重师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应该树立自己的行为榜样,与孩子共同参与家务活动,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决策,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尊重他人的态度。
2.教师示范引导教师是幼儿师长的代表,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有很大的示范作用。
教师应该注重言传身教,尊重幼儿的个性和权益,耐心倾听并积极回应他们的需求,从而赢得幼儿的尊重和信任。
同时,教师要善于给予幼儿赞扬和鼓励,激发他们良好行为的习惯。
3.设立积极奖励机制为了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可以设立一套积极的奖励机制。
例如,制定奖励制度,对尊重师长、遵守规章制度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他们持续发展这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动力。
4.开展相关活动和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一些主题活动或教育课程,引导幼儿了解尊重师长的重要性。
通过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通过实践体验感受到尊重师长的好处,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案例分享以下是一个幼儿学会尊重师长的案例分享。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精选五篇)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精选五篇)第一篇: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相处的氛围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通,师生间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
师生间只有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才能营造出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师生相处有四要要热爱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却非常重要。
要尊重学生。
尊重比爱更为重要,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到自尊的存在,学生一但失去自尊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导致消沉。
要研究学生。
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
要改变自己。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
二、后进生转化放首位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三克服”:一克服性子急,二克服不仔细,三克服中途放弃。
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如果遇事不冷静,爱冲动,由着性子,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如果事事发脾气,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老师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志趣,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取得学生们的信任和配合,而不能靠使性子、发脾气。
对特殊学生的转变过程中,如果学生的进步不明显,老师常会对这类学生失去信心,从而对该学生不再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帮助教育,反而听之任之,置之不理。
这样的结果,经常使一些有了一点进步的学生再次退步,而使老师以前的努力功亏一箦。
三、特殊家庭要关注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有更多的缺陷,教师应更多地去了解,关爱这些最需要了解、关心的学生,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行为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沉默不语型,第二种是品德不良型,第三种是不安心上学型,在平时的工作中,老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单亲家庭的学生,教师要在尽量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工作,使学生真正摆脱内心的阴影,使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国旗下的讲话 尊重师长树立家教
国旗下的讲话尊重师长树立家教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在国旗下发表讲话。
作为学校的一员,我感到非常自豪,能够与大家一起成长,并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尊重师长和树立良好家教的思考。
尊重师长,作为一个合格的学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
师长代表着学校的荣誉和权威,他们是启发我们智慧的导师,是我们在求知道路上的引路人。
尊重师长不仅仅是出于对他们职业的尊重,更是出于对他们人格魅力和教育贡献的尊重。
我们应该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积极遵守校规校纪,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展示对老师的尊重。
同时,家庭教育在培养我们正确价值观和健康人格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父母是我们最早的老师,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亲近的人。
他们对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家中,我们应该学会倾听父母的意见和建议,理解他们的苦心和用心,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家教观念,我们才能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为社会的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尊重师长、树立家教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个人层面,更是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学校中,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只有不断提高师生之间的互信、尊重和合作,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在社会中,树立良好家教观念的重要性更为凸显。
一个家庭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子女的行为和品德。
尊重师长和培养良好家教都是我们作为学生和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在社会中,只有更多的家庭注重家教,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够减少社会不良现象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最后,我希望学校及全校师生能够一起努力,共同营造尊重师长、树立良好家教的氛围。
尊重师长并不仅仅是背诵礼貌用语,而是需要我们从内心产生感恩之情,真正尊重和关爱每一位教育者。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成长,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会尊重师长 听从教师管理
学会尊重师长听从教师管理学会尊重师长,听从教师管理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尊重师长并听从教师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遵守师长的规章制度和教师的指导,我们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和人生经验。
本文将探讨学会尊重师长以及听从教师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学生在校园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尊重师长的重要性尊重师长是做一个有素质的学生必不可少的品质。
首先,尊重师长可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当我们尊重师长时,教师会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和认可,从而更愿意与我们进行良性互动,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其次,尊重师长可以培养学生的礼貌和待人之道。
尊重师长不仅仅是对教师的尊重,更是对他人的尊重。
学会尊重师长,我们也会在与同学相处中展现出礼貌和友善,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后,尊重师长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倾听和接受教师的意见和指导。
教师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他们的教诲对于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尊重师长,我们能够更加虚心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建议,从而帮助我们不断进步。
二、听从教师管理的必要性与尊重师长相辅相成的是听从教师管理。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是为了学校的正常运行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遵守教师的管理是每个学生的责任。
首先,听从教师管理可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教师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是为了维护学生的安全,保证学校的有序进行。
如果我们不听从教师管理,可能会发生许多安全问题,对我们和他人造成伤害。
其次,听从教师管理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和自律。
在校园中,我们要养成守时守纪的好习惯,这也是为了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做准备。
最后,听从教师管理可以促进个人成长。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为个人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议1. 尊重教师:对待教师要保持礼貌和尊重,遵守教师的要求和规定。
2. 虚心听取意见:教师给予的批评和建议是帮助我们进步的宝贵财富,要虚心接受,积极改正。
尊重师长教导孩子尊重和听从老师和长辈的意见
尊重师长教导孩子尊重和听从老师和长辈的意见尊重师长:教导孩子尊重和听从老师和长辈的意见孩子的教育始终都是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共同负责的重要任务。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导他们尊重和听从老师和长辈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对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交技能的培养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为何要尊重师长以及如何教导孩子做到尊重和听从老师和长辈的意见。
一、为什么要尊重师长尊重师长是中华文化和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长代表了智慧、学识和经验,他们是孩子们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引导者和榜样。
尊重师长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他人经验的认可,也是塑造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一种方式。
此外,尊重师长还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学校秩序和促进教育环境的健康发展。
二、如何教导孩子尊重师长1. 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家庭中,父母扮演着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父母应该注重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行动来示范对师长的尊重。
此外,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包括耐心倾听孩子的问题和困惑,并试图解决他们的困扰。
2. 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共读经典文化著作、故事书籍和观看优秀的影视作品等方式,向孩子传递尊重师长和听从长辈意见的重要性。
3.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学校中,老师是孩子的指导者和榜样。
教师应该努力树立良好的师道尊严,展示充分的专业素养和关爱之心。
同时,适度表扬和鼓励那些尊重师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以激发其他学生的效仿。
4. 建立健康的校园文化学校应该注重建立健康的校园文化,倡导尊师重教、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和校园活动,让孩子们自觉地理解和尊重老师,并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才能。
5. 指导孩子处理人际关系师长教育还需要教导孩子如何处理与师长和长辈之间的人际关系。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学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要,并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幼儿园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尊重师长
幼儿园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尊重师长一、了解幼儿园教育方针首先要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针,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尊重师长。
幼儿园一般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原则,家长要与教育机构主动沟通,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向,并根据家庭教育的需求和幼儿园的教育方法相结合,来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
二、树立权威形象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中的师长,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更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者,家长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树立权威形象,让孩子知道师长的重要性和地位,同时对教育工作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配合,避免情绪冲突,从而获得孩子对师长的尊重。
三、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幼儿园里一般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家长要先从自己做起,让孩子遵守规矩、尊重师长,从而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
同时,可以通过与孩子深入沟通,让孩子了解师长的职责、责任及需要承担的压力,让孩子从心里理解,尊重师长是必须的。
四、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孩子身处幼儿园,由于师长的要求及同伴关系等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了解的到自己的感受是重要的,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在正确的时间和方式下予以支持和尊重,以此鼓励孩子尊重师长。
五、肯定孩子的进步幼儿园管理中,有许多方面会赞扬孩子的行为,这些肯定不仅对孩子的情感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会让孩子形成规矩平等和尊重的价值观念。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游戏、学习、争执等活动,培养孩子与人交往应有的礼貌,同时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让孩子成为有自信、有礼貌、尊重师长的人,从小开始培养良好的家风和社会风气。
六、与师长合作家长与师长之间的合作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之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只有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尊重师长,并培养孩子的品质和能力等方面。
七、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应注重孩子的问题,尤其关注孩子在幼儿园教育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时与师长沟通并关闭,从而及时分享幼儿园教育经验,帮助孩子尊重师长,更好地发挥学习作用,适应健康成长。
养成孩子尊重师长和同学的习惯
养成孩子尊重师长和同学的习惯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基本素养,尤其对于孩子来说,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尊重师长和同学的习惯至关重要。
孩子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本文将就如何培养孩子尊重师长和同学的习惯进行探讨。
一、营造尊重的家庭环境孩子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家庭教育,因此,为了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习惯,首先要在家庭中营造尊重的环境。
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以身作则: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应该成为他们学习尊重的榜样。
父母要展示出对长辈和他人的尊重,不要在孩子面前说粗话或者不尊重他人的言行。
2. 关心倾听: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倾听,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意见。
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从而增强他们对他人的尊重。
3. 约束规范:父母要制定一些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这些规定不仅仅是对孩子的约束,更是对他人尊重的教育。
比如禁止孩子在师长或同学面前说粗话或者挑衅行为。
二、建立师长的权威形象尊重师长是培养孩子尊重他人习惯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中,师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行为和言行会对孩子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下面是一些建立师长权威形象的方法:1. 建立积极正面形象:作为师长,要向孩子展示正面的行为和态度。
要保持耐心、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袒和歧视。
2. 留出空间尊重学生:师长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尊重学生的做法,会让学生更加愿意尊重师长。
3. 与学生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师长应该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既是学习上的良师益友,也是生活中的倾诉对象。
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师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
三、倡导和营造尊重同学的氛围除了尊重师长,尊重同学也同样重要。
一个充满尊重的班级氛围,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以下是一些倡导和营造尊重同学氛围的方法:1. 开展尊重活动:学校和班级可以组织一些尊重相关的活动,例如演讲比赛、尊重教育讲座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认识尊重的重要性。
尊重师长,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师长,学会尊重他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师长是我们最亲近的伙伴和引路人。
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其他长辈,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知识、品德和社会规范的重要人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忽略对师长的尊重,并且对周围的人表现出不尊重的态度。
学会尊重师长,也意味着学会尊重他人。
这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成熟和谦逊的表现。
尊重师长是我们应该从小培养的品质之一。
师长们为我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和技能。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师长们都在关心、引导和教育我们。
他们传授给我们道德观念,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因此,我们应该对师长们怀有感激之情,并且以礼貌和尊重的方式与他们沟通交流。
尊重师长并不仅止于表面上的言语和行为,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态度。
尊重师长意味着我们要真正地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批评和指导。
师长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他们的建议往往来自于对我们最真实的关心。
当我们能够尊重师长的意见时,我们也会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
这样的态度能够帮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和谐和善良。
同时,学会尊重他人也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不同的背景、观点和习惯。
尊重他人意味着我们要对待每一个人都充满尊重和善意,不论对方是年长还是年幼,是有权势的人还是普通民众。
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并且尽量避免对他人进行歧视、侮辱或伤害。
只有当我们尊重他人,才能够建立起真正的友谊和互相理解的关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对师长和他人缺乏尊重的行为。
有些人对待师长抱有不敬而甚至挑衅的态度,他们不尊重老师的教学和管理,也不听从家长的规定和安排。
此外,有些人对待他人时充满了傲慢和轻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关心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这样的行为反映了一种不负责任和自私的态度,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
为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尊重师长和他人的品质是非常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长与孩子人格上的平等,同样需要相
互的尊重!
12-28
说起平等意味着父母要尊重子女的人格。
张口就骂、伸手就打势必会引起子女的反感、抵触以至直接对抗,弄不好还会使子女产生心理上的疾病。
家庭教育,其实是家长与孩子心理沟通的过程,是一场心理战,所以,讲究策略是必须的。
有些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认为孩子理所当然地应该听父母的,他们常常以自己为长辈而自居,习惯于对孩子居高临下,喜欢对孩子发号施令,要求孩子对自己惟命是从,稍有些不顺从,稍有些异议,便采取高压政策把孩子的嘴堵上。
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家长对子女任意发号施令、训斥、打骂、体罚,甚至轰出家门?有多少家长小到看电视换频道、吃什么穿什么,大到子女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把自己摆在“权威”的位子上,从不肯听听孩子的意见,完全是自己说了算。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景,皆源于父母的观念中,孩子是自己创造的“作品”,父母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时,就会通过言语、行动、表情等形式把不满传送给孩子。
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如果是这样,您就得自我反思了:您是将子女作为平等的人来对待的吗?当然,父母先于子女走上人生旅途,无论年龄、经济实力、知识经验、社会阅历与子女都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在这种情形下对子女的尊重才更加具有人性的光辉。
因为这种尊重是一种出于自觉自愿的行动,源于父
母内心对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的肯定,而不是出于许多功利的目的与考虑。
当然有许多父母并不是有意地压制子女,而是因为旧观念的影响或出于角色的习惯等原因而对子女处处呵护、不敢放手;也有因子女确实已形成不良品德习惯才对之严加管束。
但无论如何,平等才有尊严,而有尊严是一个人能够持续进步的动力。
但是这些家长忘了,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们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和想法,他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简单地服从和遵守家长的命令,当他们认为自己是对的时候他们会坚持自己的意见,当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家长公平待遇的时候他们会表示不满,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逆反行动。
因此,平等就意味着父母要善于听取子女的不同意见。
让子女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子女才能对父母讲心里话,父母才能了解子女,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同时,畅所欲言,能激发起子女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思维能力的正常发展;还能使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良好个性。
某些有经验的家长,善于把孩子真正当作家庭的一员,在家庭做出一些重要决定时,允许孩子参与意见,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做法。
相反,如果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总是独断专行,总是“一言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战争”迟早会爆发。
要想减少和孩子冲突的发生,家长必须改变原有的做法,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上,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孩子,像对待朋友一样与孩子沟通交流。
遇到事情时,应当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说的确实有道理,家长应该积极
地采纳并对孩子做一番表扬,即使孩子的观点不正确,家长也不能指责或者训斥孩子,而应当耐心地教育和引导,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利与弊,让他明白为什么应当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
孩子一定会理解父母的苦心,不仅不会发生冲突,相反父母会赢得孩子的尊重。
主动向孩子求教也是寻求平等的重要做法。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的最高意境就是培养出值得你崇拜的学生。
很多父母一直在研究同事爱听什么话,领导爱听什么话,而偏偏忽视孩子爱听什么话。
所以主动向孩子求教一些家庭教育的问题,不失为一种接近孩子、求得平等的好方法。
向孩子请教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对他的尊重、对他的关心,并且让他自己也参与到教育中,发挥互动作用。
譬如,父母主动询问孩子:希望爸妈做哪些改变?爸妈这样做你能够接受吗?一下子就能拉近两者之间的关系。
当然,这种求教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孩子不正确的要求,仍然要驳斥,只是在驳斥时要委婉一点,讲清道理。
再比如,对孩子容易犯的一些问题,像沉溺于看电视、玩游戏而不写作业,不是由家长来制定处罚措施,而是让孩子自己来想: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你说该怎么处罚?这种措施的出台就不是强硬地加在孩子身上,而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既收到了教育效果,又不伤孩子的自尊。
有的父母可能会担心:平等对待子女后,孩子会不会不尊重自己呢?在这里我们要把平等与没规矩区别开来,平等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妄为。
在这个前提下,父母能放下架子,认真听取、虚心接受子女的意见,给子女相应的自主权、选择权,向子女学习,子女会更加尊
重父母,一切教育措施才能更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