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应用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和实现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和实现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和实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的课程设计。

我们的目标是为一个虚构的大学设计并实现一个全面的校园网络方案,包括网络架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以及安全措施。

二、网络架构设计我们将采用分层的网络架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负责高速数据传输,连接各个汇聚层设备;汇聚层负责将接入层的数据汇总并传输至核心层;接入层负责连接用户设备,为用户提供网络接入。

具体来说,核心层将由两台高性能交换机组成,负责高速数据传输。

它们之间通过冗余线路进行连接,保证网络的高可用性。

汇聚层将由多台交换机和路由器组成,连接核心层和接入层。

每个汇聚层设备将负责一定区域内的数据汇总和路由。

接入层将由多台接入交换机和无线接入点组成,为用户设备提供网络接入。

三、硬件设备选择在核心层,我们将选择具有高性能和高速端口的光纤交换机,如Cisco 4000系列。

在汇聚层,我们将选择具有多层交换和路由功能的交换机,如Cisco 3000系列。

在接入层,我们将选择具有基本交换和无线接入功能的交换机和无线接入点,如Cisco 2000系列和Cisco AP 系列。

四、软件系统设计我们将采用思科的的网络操作系统,如Cisco IOS,来进行网络管理和配置。

系统将采用DHCP协议为用户分配IP地址,采用VLAN技术隔离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NAT技术实现公网和私网之间的转换。

此外,我们还将配置基本的网络安全策略,如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以保护网络免受攻击。

五、网络安全设计为了保障网络安全,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部署防火墙以过滤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

2、使用入侵检测系统(IDS)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发现异常行为及时报警。

3、实施访问控制策略,限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

综设附件3 网络应用综合设计报告(学生填写)

综设附件3 网络应用综合设计报告(学生填写)

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综合设计报告设计名称:网络应用综合设计设计题目:学生学号: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韩晓民(讲师)学业导师(职称):学生成绩:完成时间: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制说明:1、报告中的第一、二、三项由综合设计负责人在综合设计开始前填写并发给每个学生。

2、学业导师负责批改学生的设计报告,并给出相应的得分。

同时,就设计报告质量撰写评语。

3、指导教师就学生在设计期间的表现及设计完成情况分别给出相应的得分。

同时,就此两项情况撰写评语。

4、设计的总评成绩由上述各部分累加得出,由指导教师汇总,并填写于报告的封面。

5、设计报告正文字数一般应不少于5000字,也可由综合设计负责人根据本项综合设计的具体情况酌情增加字数或内容。

6、此表格式为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提供的基本格式(适用于学院各项课程设计),各专业也可根据本项综合设计的特点及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并上报学院批准。

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学号:班级:目录(以下章节名称为参考)摘要 (II)Abstract (II)第一章课题背景(或绪论、概述) (1)1.1 XXXX (1)1.2 XXXX (x)第二章设计简介及设计方案论述 (x)2.1 XXXX (x)2.2 XXXX (x)2.3 XXXX (x)第三章详细设计 (x)3.1 XXXX (x)3.1 XXXX (x)第四章设计结果及分析 (x)4.1 XXXX (x)4.2 XXXX (x)4.3 XXXX (x)总结 (x)致谢 (x)参考文献 (x)附录主要程序代码 (x)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目的、依据、方法、概要工作及其结果与结论,摘要中尽量不要出现“本文、我们、作者”之类的词汇,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摘要正文为小4号宋体)关键词(小4号黑体顶格):关键词用小4号宋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用“;”,结尾没有标点。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和实现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和实现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和实现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计XXX姓名: XXX学号: XXXXXXXXX小组成员:姓名名、姓名名、姓名、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一、具体设计任务(1)题目: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与实现(2)任务:某高校现有两个地理位置分离的分校区,每个校区入网信息点有2000多个,现准备通过科教网接入因特网,但从科教网只申请到4个C类网络(222.191.1.0——222.191.4.0),为了安全,要求每个分校区的学生公寓子网和教师子网不在同一广播域。

同时,学校有若干台应用服务器,同时对内和对外提供Web等网络服务。

(3)要求:(1)分析以上情况,结合实验室条件,完成需求分析;(2)列出所需设备,设计完成网络拓扑结构图;(3)在实验环境下完成设备的具体配置;(4)调试验证。

二、基本思路及所涉及的相关理论(1)相关理论:●虚拟局域网VLAN的划分;●网络地址转换NA T(静态NA T配置、动态NA T配置及端口多路复用PAT);●路由表的配置(回址路由和默认路由);●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2)基本思路:●虚拟局域网VLAN[1]主要为了解决交换机在进行局域网互连时无法限制广播的问题。

这种技术可以把一个LAN划分成多个逻辑的LAN——VLAN,每个VLAN是一个广播域,VLAN内的主机间通信就和在一个LAN内一样,而VLAN间则不能直接互通。

所以通过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可以很好地达到把每个分校区的学生公寓子网和教师子网分在不同的广播域。

这样,广播报文被限制在一个VLAN内,使得学生公寓子网和教师子网不能直接通信。

所以,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不但增强了局域网的安全性,同时也灵活于构建虚拟工作组,用VLAN可以划分不同的用户到不同的工作组,同一工作组的用户也不必局限于某一固定的物理范围,所以也很好解决了该高校有两个地理位置分离的分校区的问题,使得网络构建和维护更方便灵活。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背景。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设计和应用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网络设计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中设置一些难点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设计中设置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三、设计内容。

1. 网络拓扑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小型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主机、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连接方式和布局。

2. IP地址规划,要求学生为局域网中的每台主机和设备规划合理的IP地址,要求考虑到网络的扩展性和管理的便利性。

3. 网络服务配置,要求学生配置局域网中的基本网络服务,如DHCP服务、DNS服务等,使局域网内的主机能够正常通信和访问互联网。

4. 网络安全设置,要求学生设置基本的网络安全策略,包括防火墙配置、访问控制策略等,保障局域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5. 网络故障排除,设计一些故障场景,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网络故障,提高他们的故障排除能力。

四、设计要求。

1. 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提交完整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实施步骤、配置截图等内容。

2. 实际操作,学生需要在实际的网络设备上进行配置和实验,完成设计要求。

3. 问题解答,学生需要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总结,形成经验和教训。

五、设计评价。

1. 设计报告评价,评价学生的设计报告是否完整、清晰、符合要求。

2. 实际操作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问题解答评价,评价学生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的解答和总结是否合理、深入。

互联网应用系统课程设计

互联网应用系统课程设计

互联网应用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互联网应用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功能与分类;2. 使学生掌握互联网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3. 帮助学生了解互联网应用系统在日常生活和行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设计简单的互联网应用系统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应用系统进行信息检索、数据分析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互联网应用系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素养,遵循道德规范,合理使用互联网资源;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其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对互联网应用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系统设计尚缺乏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实践,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互联网应用系统概述- 系统概念、功能与分类- 互联网应用系统的基本架构2. 互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原理- 设计原则与方法- 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流程与步骤3. 互联网应用系统实践案例- 社交媒体应用系统- 电子商务应用系统- 在线教育应用系统4. 互联网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 界面设计- 数据库设计-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5. 互联网应用系统测试与优化- 测试方法与策略- 系统性能优化- 用户反馈与持续改进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互联网应用系统概述第二周:互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原理第三周:互联网应用系统实践案例第四周:互联网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第五周:互联网应用系统测试与优化本教学内容基于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本内容进行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充分掌握各个知识点。

ASP网络应用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ASP网络应用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ASP网络应用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一、前言本文档主要是针对ASP网络应用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所编写,旨在提供一份良好的项目文档,方便开发者了解项目的需求、实现过程和技术框架等相关信息。

二、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互联网进行各类交互操作和信息交流。

然而,现有的许多信息服务平台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开发一个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ASP网络应用程序。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开发一个多功能的ASP网络应用程序,其中包括以下主要功能:•用户注册、登录和个人中心管理功能。

•实现用户发布信息、浏览信息和关注功能。

•实现后台管理功能,包括对用户信息、内容管理和数据统计功能。

四、项目技术需求为实现项目的目标,我们需要使用以下技术框架和工具:•:采用作为核心技术框架,实现页面呈现和数据交互等功能。

•C#:使用C#编程语言实现部分核心功能。

•HTML/CSS/JavaScript:使用前端技术,美化页面、实现页面交互和数据校验等功能。

•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作为项目数据库。

五、项目流程5.1 需求分析本项目主要分为用户前端展示和后台管理两个方面。

用户可以在前端页面进行注册、登录、发布信息、关注和浏览信息等,而管理员则可以在后台管理页面对用户和内容进行管理和统计。

5.2 概要设计本项目采用经典的三层架构,即UI表现层、BLL业务逻辑层和DAL数据访问层。

其中UI层主要实现前端页面的显示和用户交互等功能,BLL层主要负责业务流程的实现,而DAL层则主要负责数据的读写操作。

5.3 详细设计5.3.1 数据库设计本项目涉及到的数据表主要包括:•用户表:用于存储用户注册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邮箱、地址等。

•信息表:用于存储用户发布的信息,包括标题、内容、图片等信息。

•关注表:用于存储用户的关注信息,包括用户ID和关注对象ID。

5.3.2 页面设计本项目涉及到的页面主要包括:•首页:用于展示热门信息和用户列表。

《网络方案设计》课程总结报告

《网络方案设计》课程总结报告

《网络方案设计》课程建设总结报告《网络方案设计》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面向网络工程设计岗位,培养学生网络工程规划设计的应用能力,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的课程。

本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承担着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任务。

2007年被立为示范性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重点建设课程以来,课程组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共同进行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主要成果有: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调整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编写有特色的校本教材等。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现总结如下。

一、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一)课程性质《网络方案设计》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面向网络工程设计岗位,培养学生网络工程规划设计的应用能力,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的课程。

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承担着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任务,如下图所示。

课程针对的工作任务是网络方案的规划和设计,所需要的能力包括:网络设备的选型与购置能力、网络系统方案的分析、设计能力、网络系统集成设计和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能力等,还包括网络组建与系统配置的能力。

专业课程与岗位能力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历史沿革与课程改革思路1.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系于2006年为06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网络方案设计与实现》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技术选型、设备选型、综合布线等方面内容。

针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1)对课程教学的第一次改革为了使课程教学更有实效,我们按照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教学过程推行“目标任务驱动法”、项目/案例式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的针对性更强,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

2)对课程教学的第二次改革与思科公司、H3C公司、常州蓝联公司、东大金智公司等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网络应用开发jsp课课程设计

网络应用开发jsp课课程设计

网络应用开发jsp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JSP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网络应用开发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JSP的背景、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JSP的基本语法和指令,熟悉JSP的内置对象和常用标签,了解JSP的运行机制和配置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使用JSP编写简单的Web应用程序,能够运用JSP技术进行的动态页面设计和功能实现,能够进行JSP页面的调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网络应用开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使学生认识到JSP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JSP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

1.JSP的基本概念:介绍JSP的背景、特点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JSP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2.JSP的基本语法和指令:讲解JSP的语法结构、指令的作用和用法,使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JSP页面。

3.JSP的内置对象和常用标签:介绍JSP的内置对象和常用标签的功能和用法,使学生能够运用JSP技术实现Web应用程序的基本功能。

4.JSP的运行机制和配置方法:讲解JSP的运行机制和配置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JSP页面的执行过程和配置要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JSP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使学生掌握JSP技术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JSP应用程序案例,使学生了解JSP技术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动手编写JSP页面,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JavaServer Pages》作为主要教材,系统地介绍JSP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

2.参考书:推荐《JSP标准教程》等参考书,供学生深入学习JSP技术。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组建校园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组建校园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001 指导教师:高学号: 0811xxxxxx姓名: ahhfyinyun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 3 -1.1 设计目标...................................................................................................................... - 3 -1.2设计依据....................................................................................................................... - 3 -1.2.1 可行性分析...................................................................................................... - 3 -1.2.2 客户需求分析.................................................................................................. - 4 -1.2.3校园局域网特点............................................................................................... - 4 -1.3设计意义....................................................................................................................... - 5 -二. 网络拓扑结构....................................................................................................................... - 5 -2.1 网络拓扑图.......................................................................................................................... - 5 -2.1.2总体结构安排................................................................................................... - 5 -2.1.2办公,教学区安排........................................................................................... - 6 -2.1.3学生居住区安排............................................................................................... - 6 -2.2 网络拓扑说明............................................................................................................ - 7 - 三.项目使用的硬件配置.......................................................................................................... - 7 -3.1服务器(配置单)....................................................................................................... - 7 -3.2客户端(配置单)........................................................................................................... - 8 -3.3网络连接设备(设备列表)....................................................................................... - 9 - 四.网络解决方案.................................................................................................................. - 10 -4.1总布线规划................................................................................................................. - 10 -4.2详细布线说明............................................................................................................. - 10 -4.3 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方案................................................................................... - 12 - 五.项目使用的网络平台........................................................................................................ - 15 -5.1服务器端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 15 -5.2服务器端网络服务..................................................................................................... - 17 -5.2.1 DHCP的安装与配置....................................................................................... - 17 -1.目的及意义................................................................................................ - 17 -2 实现方法.................................................................................................... - 17 -5.2.2 DNS服务器安装与配置................................................................................. - 21 -1.目的及意义................................................................................................ - 21 -2. 实现方法.................................................................................................. - 21 -5.2.3 Web服务器安装与配置................................................................................. - 27 -1. 目的及意义.............................................................................................. - 27 -2. 配置步骤.................................................................................................. - 27 -5.3客户端操作系统:Windows7家庭高级版................................................................ - 31 - 六.校园网的安全和维护........................................................................................................ - 31 -6.1 校园网的安全............................................................................................................ - 31 -6.1.1 问题................................................................................................................ - 31 -6.1.2 解决方法........................................................................................................ - 31 -6.2 校园网的维护............................................................................................................ - 32 -七. 心得.................................................................................................................................. - 32 -组建校园局域网摘要:针对组建校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用户需求分析,基于需求分析,进行网络规划,详细描述组网过程,并进行相关安全维护服务,确保网络顺畅运行。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网络协议与应用程序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网络协议与应用程序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项目名称:网络协议与应用程序设计系:专业::实验地点:实验日期:一、目的与要求基于典型的网络协议和网络应用的源代码进行分析,通过本科目,使学员了解网络通信流程,掌握网络通信程序的设计以及通信协议的应用技能,培养学员网络协议与网络应用的设计实现能力。

二、实验环境Visual C++6.0三、程序设计3.1 IP报头格式typedef struct tagIPINFO{u_char Ttl; // Time To Liveu_char Tos; // Type Of Serviceu_char IPFlags; // IP flagsu_char OptSize; // Size of options datau_char FAR *Options; // Options data buffer}IPINFO, *PIPINFO生存时间+服务类型+标识字段+数据报大小+数据报缓存区3.2 ICMP报头格式typedef struct tagICMPECHO{u_long Source; // Source addressu_long Status; // IP statusu_long RTTime; // Round trip time in millisecondsu_short DataSize; // Reply data sizeu_short Reserved; // Unknownvoid FAR *pData; // Reply data bufferIPINFO ipInfo; // Reply options}ICMPECHO, *PICMPECHO;源地址+IP状态+往返延迟+返回数据大小+未知接受数据+返回数据缓存+返回IP报头数据函数流程设计//初始化模块:初始化全局标量,初始化加载库。

void main(int argc, char **argv){WSADATA wsaData; // WSADATAICMPECHO icmpEcho; // ICMP Echo reply bufferHANDLE hndlIcmp; // LoadLibrary() handle to ICMP.DLL HANDLE hndlFile; // Handle for IcmpCreateFile() LPHOSTENT pHost; // Pointer to host entry structurestruct in_addr iaDest; // Internet address structure DWORD *dwAddress; // IP Addressint nRet; // General use return codeIPINFO ipInfo; // IP Options structureDWORD dwRet; // DWORD return codeint x;// Check argumentsif (argc != 2){fprintf(stderr,"\nSyntax: pingi HostNameOrIPAddress\n");return;}// Dynamically load the ICMP.DLLhndlIcmp = LoadLibrary("ICMP.DLL");if (hndlIcmp == NULL){fprintf(stderr,"\nCould not load ICMP.DLL\n");return;}// Retrieve ICMP function pointerspIcmpCreateFile = (HANDLE (WINAPI *)(void))GetProcAddress(hndlIcmp,"IcmpCreateFile");pIcmpCloseHandle = (BOOL (WINAPI *)(HANDLE))GetProcAddress(hndlIcmp,"IcmpCloseHandle");pIcmpSendEcho = (DWORD (WINAPI *)(HANDLE,DWORD,LPVOID,WORD,PIPINFO,LPVOID,DWORD,DWORD))GetProcAddress(hndlIcmp,"IcmpSendEcho");// Check all the function pointers//功能控制模块:计算校验和填充数据报文、释放占用资源。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姓名:张志风学号:姓名:黄世昌学号:姓名:夏新民学号:专业班级: 1624601 系(院):理学院设计时间:三、酒店无线局域网组建酒店结构为回字形,分别时:E区有餐厅(一楼)国际会议厅(二楼)A区,商务客房158间B区,酒店接待(一楼);多功能厅(二楼)C区,标准客房300间国际会议厅,和每间客房都要设计信息点位。

我们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来进行网络覆盖……………IntE区交换机(会议厅……) C区交换机(客房)防火墙服务器总交换机,A区交换机交换机(客房)B区交换机(接待、多功能厅)…………Internet网络结构酒店内部网络结构前台收银、中餐厅收银……Sisco2950交换机酒店管理服务器中心交换机Sisco2950交换机财务室,总结里办公室……所需设备:RJ45接头:(水晶头),双绞线:有三类(符合ieee802.3 10base-t,用于10m网已逐渐退出网络市场,只用于电话),五类、超五类(用于100m网)之分,集线器(hub),rj45口网络接口卡(nic):有10m,100m或10/100m自适应之分;交换机(100M)。

.客户机的网络配置:1)安装网卡2)2、添加tcp/ip协议(xp)安装tcp/ip协议。

在控制面板网络配置选项卡中单击“添加”按钮,从列表框中选中“协议”后再次单击“添加”按钮,然后在“厂商”列表框中选中“microsoft”,在“网络协议”列表框中选中“tcp/ip”,单击“确定”按钮并根据提示插入windows XP安装光盘即可完成。

当然,您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以便使新的设置生效。

在安装完windowsXP 已经成功安装TCP/IP.所以很少存在要求继续安装TCP/IP现象。

3)指定ip地址。

右击网上邻居点击“属性”出现“本地连接”继续右击:“本地连接”点击属性网络连通测试。

开始-运行——服务器的网络配置:1、专线接入internet,需要安装两块网卡,例如3com网卡连局域网,dlink网卡连广域网;3、用交叉网线将dlink网卡与路由器直连可以节省一个hub。

网络课程设计

网络课程设计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网络工程系(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设计时间:设计地点:网络技术室1.5.2各楼宇信息点数量淮海工学院的本部分为办公区、教学区和生活区三部分。

经统计,各楼宇的房间数量以及需要的信息点数量如下表:2.3各楼宇的拓扑方案2.3.1 计算机楼拓扑方案计算机楼作为整个校园网的信息中心,故核心交换机就设置在计算机楼,并且核心交换机要与校内各楼宇相连,所以核心交换机至少要有17个以上的万兆光口。

为了保证网络的稳定性,放置另一台备用核心交换机,以备不时之需。

在信息中心需要将校园网和外网建立连接,由器与防火墙放置在此。

由于计算机楼本身有92个信息点,所以需要2台48口交换机,口交换机的48个口必须是千兆的电口,还要有4个万兆的光口,用于楼宇之间的连接(以下选用的交换机皆含有一定数量的光口,不再赘述)。

还要安装FTP服务器,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

2.3.7行政楼拓扑方案行政楼有168个信息点,需要配置4个48口的交换机。

由于行政楼主要从事的是行政工作,如进行财务管理与人事管理等,故将办公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放置在行政楼中,并配备合A2与A4都有192个信息点,每个楼用5个48口的交换机,采用相同的拓扑方案,最终连D9有159个信息点,D10有161个信息点,采用相同的拓扑方案,都配置4个48口的交换机,最终连接到位于D5的分布层交换机上。

2.4确定网络环境和网络互连方案在校园网络的整个网络规划当中,VLAN 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很好的利用VLAN技术的功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整个网络的性能也是事关重要的。

主要突出为以下几点VLAN划分,可以避免广播风暴,在骨干网络中尤为突出,在多媒体、视频点播等很容易引起广播信息;划分之后,VLAN 是广播只在子网中进行,不会做无意义的广播,消除了广播风暴产生的条件。

VLAN划分,可以增加网络的安全性,在不同的VLAN之间不能随意通讯,只限与本子网间通讯,不会对其他的子网产生干扰。

网络应用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网络应用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网络应用程序设计课程设计1. 简介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是一种以Web技术为基础的开发方式,主要实现在Web上的各种应用程序。

本课程设计旨在掌握基本的Web应用程序技术,熟悉Web应用程序设计的流程,掌握常用的Web开发工具和框架,掌握HTTP协议和Web安全问题。

2. 课程主要内容2.1 Web基础知识包括Web的基本概念、Web服务器和浏览器的工作原理、HTTP协议等内容。

2.2 Web开发工具和框架介绍常用的Web开发工具和框架,如Sublime Text、Eclipse、NetBeans、Bootstrap、jQuery等。

2.3 Web应用程序设计学习Web应用程序设计的流程和各种工具,包括HTML、CSS、JavaScript、PHP 等。

2.4 Web安全问题包括Web应用程序的安全问题、Web服务器的安全问题等。

3. 课程设计要求3.1 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Web应用程序,实现一个简单的在线销售平台,包括用户注册、商品购买、订单管理等功能。

3.2 设计过程1.确定Web应用程序的需求和功能。

2.设计Web应用程序的界面,包括导航栏、主页、商品列表、购物车、订单管理等页面。

3.实现用户注册功能,包括用户基本信息的收集、用户数据的存储、用户的登录和登出等。

4.实现商品购买功能,包括商品的浏览、选择、加入购物车、购买等。

5.实现订单管理功能,包括订单的查询、修改、删除等。

6.测试Web应用程序的功能,并进行调试、修改和改进。

3.3 设计工具和技术本课程设计中使用的工具和技术包括:1.编辑器:Sublime Text或其他文本编辑器。

2.Web开发框架:Bootstrap和jQuery。

3.服务器环境:Apache和MySQL。

4.语言:HTML、CSS、JavaScript和PHP。

3.4 实施方案1.按照设计过程中的步骤,逐步实现Web应用程序的功能,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2.在实施过程中,遵循Web应用程序的开发规范和安全性要求。

网络应用基础课程设计 (2)

网络应用基础课程设计 (2)

网络应用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网络应用基础课程是应用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它主要面向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

本课程旨在通过授课、编程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发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本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基础、常用协议、Web编程、云计算平台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如下:1.确立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发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2.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3.掌握常用的网络编程和Web编程技术。

4.学会使用云计算平台进行Web应用的部署和管理。

三、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网络传输层协议:TCP、UDP•网络应用层协议:HTTP、FTP、SMTP等第二部分常用协议•DNS协议•DHCP协议•ARP协议•ICMP协议第三部分 Web编程•HTML、CSS、JavaScript语言基础•jQuery、Ajax等常用库和框架•PHP、等Web编程语言第四部分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基础•云计算平台选型和使用•PaaS平台的部署和管理四、课程实践实验一: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本实验基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网络通信应用。

实验二:Web编程实验本实验是一个Web应用的设计和开发项目,通过实践,学习Web开发的基本流程和常用技术。

实验三:云计算平台实验本实验通过云计算平台的选型和部署、Web应用的迁移和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加深学生对云计算的了解和掌握。

五、课程评价本课程评价主要基于学生平时表现和课程实践的成果,包括:1.平时作业:针对课程内容设计的小型作业和综合性大作业。

2.实验报告:针对每个实验设计的一份实验报告,涵盖实验目的、实验设计、实验结果等重要信息。

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团队本课程由多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共同设计和授课,他们专业严谨、富有经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校园网构建方案的设计和实现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校园网构建方案的设计和实现

XX 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校园网构建方案的设计和实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一.设计任务及要求1.任务:某高校现有三个地理位置分离的分校区,每个校区入网信息点有 2000 多个,现准备通过教科网接入因特网。

而从教科网只申请到 4 个C 类网络(222.191.1.0-222.191.4.0),为了安全,要求每个分校区的学生公寓子网和教师子网不在同一个广播域。

同时,学校有若干台应用服务器,同时对内和对外提供 web 等网络服务。

设计网络构建方案并实施该校园网络。

2.要求:(1)根据具体情况,完成需求分析(2)列出实验所需设备,完成网络拓扑结构图(3)完成各项设备的具体配置(4)调试运行二.基本思路及相关理论1.基本思路:(1)由于每个校区入网信息点有 2000 多个,C 类网络无法满足该数量级的主机地址需求,因此在三个校区以及服务器区中使用 B 类私网地址 172.16.0.0。

(2)由于校园网内使用的是私网地址,所以需要在边界路由器上配置网络地址转换(NAT),校园网内主机访问外网时使用动态地址转换,内网服务器使用静态地址转换来给外网提供服务。

(3)由于每个校区入网信息点有 2000 多个,若手动为每台主机配置 ip 地址,那么工程量是极大的,而且主机的添加与删除对网络的影响也较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且便于网络管理,需要配置 DHCP 服务。

(4)任务要求每个分校区的学生公寓子网和教师子网不在同一个广播域,那么使用 VLAN 技术来满足这一要求,创建两个 VLAN,分别是 VlanStudent 和VlanTeacher。

(5)使用三层交换机来实现 VlanStudent 和VlanTeacher 之间的通信,使用路由器来实现不同校区之间的通信。

(6)配置 DNS 服务器给校园网内的 WEB Server 和FTP Server 提供域名解析,给用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课程设计任务书 (1)

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课程设计任务书 (1)

《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名称: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课程设计
二.性质和目的
通过网络应用软件课程设计,加深对动态网页编程的认识,更加熟练应用java 语言编写应用程序,提高程序设计的能力。

掌握并熟练应用JSP动态网页制作技术,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具有使用价值的信息系统,能够合作开发企业级的信息管理平台。

三.课题及详细要求
1、熟练掌握Java基本语法知识,JSP动态网页设计技术,JDBC数据库访问技术。

2、按照软件工程流程,设计开发出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软件项目。

1)对项目进行需求分析,描述项目的使用价值和总体功能;
2)概要设计,分析项目个模块功能;
3)详细设计,重点分析两到三个模块的功能实现流程;
4)编码,分析一到两个模块功能实现的代码;涉及数据库的模块代码必须分析;
5)运行与调试,截图显示项目运行效果;
6)结论与展望,总结并分析该项目的优点及尚需改进之处。

四.技术要求
1.熟悉课题:首先了解题目的含义,要求和指标
2.编写实训报告书
1)封面
2)教师评语
3)目录
4)正文:基础知识与项目开发两部分
1>详细介绍该系统的设计过程,要突出亮点,关键模块代码分析写上注释;
2>结果展示:展示出该系统的完成图,并介绍其功能,截图不少于5幅,不多于7
幅;、
5)参考文献
5.实训报告书正文格式:宋体,五号,单倍行距;实训报告书正文不得少于4000字。

6.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双方均作不及格处理。

指导老师:董明
计算机工程系
2013年5月。

网络工程实践课程设计报告- 校园网网络课程设计

网络工程实践课程设计报告- 校园网网络课程设计

网络工程实践课程设计报告课题: 校园网网络课程设计姓名:学号:同组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设计时间: 2011年上学期第1周评阅意见:评定成绩: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内容摘要本设计简要地讨论了校园网络规划设计中涉及到的网络技术、规划设计方法、网络性能及应用分析等问题,为校园网络的规划、设计等方面在技术及应用上提供参考,以使在建或规划中的校园网络具备较高的整体性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各种数据形式的信息需求和交流的不断增长,使得当今的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从传统的数据处理设备(如计算机)和管理工具中驳离出来,担当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与获取、共享和交流信息的主要工具,并成为人们在当今社会生活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经过了几年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在很多方面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Web浏览、E-mail、QQ(上网聊天)、VOD(视频点悉播)、文件传输、远程诊断、电子商务、网络大学及虚拟学校等无一不与计算机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基于网络的各种应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展,几乎渗透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校园网络(CAN ,Campus Area Network)与其它园区局域网络一样,由于它属于单位自有,学校拥有自我建设、自我管理和自我使用的权利,因此,受经费、技术水平及其它方面的影响,校园网络在规划设计、资源建设和应用上很不平衡,差别很大,特别是在IT界目前还未实施网络工程监理的条件下,造成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校园网络的规划设计有多种解决方案,依学校的类型规模和性质的不同,以使网络的设计方案有所不同,体现在技术、应用上更是不同。

在传统的语音服务(诸如电话、蜂窝移动电话)无法满足人们的各种信息需求的今天,对图形、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已成为人们依赖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的重要资源。

学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对一个高速的、资源丰富的和应用多方面的校园网络的需求是迫切的、必需的。

安卓课程设计报告

安卓课程设计报告

安卓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Android基本概念、开发环境搭建、应用程序设计、界面布局、多媒体应用、网络编程和数据存储等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实际的Android应用开发能力。

1.理解Android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架构;2.熟悉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及应用项目结构;3.掌握Android界面布局和控件使用;4.了解Android多媒体应用开发;5.掌握Android网络编程和数据存储技术。

6.能够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并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7.能够使用Android Studio进行项目管理和代码调试;8.能够设计并实现Android界面布局和交互功能;9.能够开发Android多媒体应用,如音乐播放器、图片浏览器等;10.能够进行Android网络编程和数据存储,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开发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遵守软件开发规范,注重用户体验。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Android基本概念和架构:Android发展历程、Android系统架构、Android应用组件等;2.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Android Studio安装与使用、模拟器调试、代码编译与调试等;3.Android界面布局和控件使用:线性布局、相对布局、绝对布局、常用控件属性及使用方法等;4.Android多媒体应用开发:音频、视频、图片、相机等媒体资源的获取和处理;5.Android网络编程:HTTP通信、JSON解析、XML解析、网络请求等;6.Android数据存储技术:SharedPreferences、文件存储、SQLite数据库等;7.实际项目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并改造现有应用,完成个人作品的开发与发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设计成绩单A:90分~100分;A-:85分~89分;B+:82~84分;B:78~81分;B-:75分~77分;C+:72分~74分;C:68分~71分;C-:64~67分;D:60~63分;F:0分~59分。

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制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网络应用开发专业:网络工程班级: 2013级 03班学号: ************ *名:**指导老师:**一、设计目的《网络应用开发》是一门实用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学生在学完本门课程后,不仅要掌握Web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网页设计、高级编程语言及数据库知识,具有实际开发动态网站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小型的Web应用系统,实现从网站规划、设计、编码和调试的全过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开发网站的动手能力。

二、设计内容在线留言本1、用户能够注册2、用户登录后●查看并编辑用户注册信息●首页分页显示全部的留言主题●可以留言,或对他人的留言进行回复●对自己的留言进行修改或删除可增加的功能:下载专区功能,提供文件的上传、显示和下载三、系统总体设计四、数据库设计SQLServer新建数据库MessageBox,在其中新建3张表,分别为User(用户表)、Send(留言表)、Reply(回复表):2.用户经过登录页面Welcome.aspx登录时比对User表,信息核对正确即登陆成功3.用户经过编辑个人资料页面Edit.aspx修改个人信息时更新User表ID2.在个人留言记录Home.aspx页面对自己的留言及回复修改或删除的时候更新Send表复分配回复ID2.在个人留言记录Home.aspx页面对自己的留言及回复修改或删除的时候更新Reply表五、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1.Welcome.aspx留言板欢迎页面登录按钮点击事件: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GridView1.DataBind();if (Page.IsValid == true){Session["user"] = TextBox1.Text;Response.Redirect("~/showmessage.aspx");}}用户名检测验证功能:protected void CustomValidator1_ServerValidate(object source, ServerValidateEventArgs args){GridView1.DataBind();if (GridView1.Rows.Count == 0)args.IsValid = false;}2.Regist.aspx注册页面用户名检测按钮点击事件:protected void CustomValidator1_ServerValidate(object source, ServerValidateEventArgs args){GridView1.DataBind();if (GridView1.Rows.Count == 0)args.IsValid = true;elseargs.IsValid = false;}籍贯级联功能:private string[] hunan = { "常德市", "长沙市", "郴州地区", "张家界市", "衡阳市", "怀化市", "永州市", "娄底市", "邵阳市", "湘潭市", "湘西自治区", "益阳市", "岳阳市", "株洲市" };private string[] hubei = { "鄂州市", "恩施自治州", "黄冈市", "黄石市", "荆门市", "荆州市", "十堰市", "随州市", "武汉市", "咸宁市", "襄樊市", "孝感地区", "孝感市", "宜昌地区", "宜昌市", "郧阳地区" };protected void BindCity(String sheng,DropDownList ddl){if (sheng.Equals("湖南省")){ddl.Items.Clear();ddl.Items.Add(new ListItem("", ""));for (int i = 0; i < hunan.Length; i++){ddl.Items.Add(new ListItem(hunan[i]));}else if (sheng.Equals("湖北省")){ddl.Items.Clear();ddl.Items.Add(new ListItem("", ""));for (int i = 0; i < hubei.Length; i++){ddl.Items.Add(new ListItem(hubei[i]));}}}提交按钮点击事件: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string str="";string str1 = "";Session["username"] = username.Text;Session["password"] = password.Text;Session["pro"] = pro.SelectedValue;Session["city"] = city.SelectedValue;Session["sex"] = sex.SelectedValue;Session["email"] = email.Text;Session["phone"] = phone.Text;for (int i = 0; i < good.Items.Count; i++){if (good.Items[i].Selected){str1 += good.Items[i].Value + ",";}}try{str = str.Substring(0, str.Length - 1);}catch { }for (int i = 0; i < like.Items.Count; i++){if (like.Items[i].Selected){str += like.Items[i].Value + ",";}}{str = str.Substring(0, str.Length - 1);}catch { }birth.Text = Calendar1.SelectedDate.ToShortDateString();Session["good"] = str1;Session["likes"] = str;Session["birth"] = birth.Text;Session["extra"] = extra.Text;if (Page.IsValid){SqlDataSource1.Insert();Response.Redirect("~/Welcome.aspx");}}3.留言板主页导航栏四个按钮点击事件:protected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Response.Redirect("~/Edit.aspx");}protected void Button3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Response.Redirect("~/download.aspx");}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Response.Redirect("~/Home.aspx");}我要留言点击事件:protected void send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Panel1.Visible = true;}留言发表:protected void submit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Session["Ucreatetime"] = DateTime.Now.ToString();SqlDataSource2.Insert();Response.Redirect("~/showmessage.aspx");}选择留言触发事件:protected void GridView2_SelectedIndex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Session["Rid"] =GridView2.Rows[GridView2.SelectedIndex].Cells[1].Text;}回复按钮点击: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TextBox1.Visible = true;Button2.Visible = true;}protected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Session["Mbody"] = TextBox1.Text;Session["Mcreatetime"] = DateTime.Now.ToString();SqlDataSource2.Insert();Response.Redirect("~/main.aspx");}protected void GridView2_SelectedIndex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Session["Rid"] = GridView2.Rows[GridView2.SelectedIndex].Cells[1].Text;}}效果图:4.Home.aspx页面查看个人留言记录个人留言表选择触发事件:protected void GridView1_SelectedIndex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e){Session["id"] = GridView1.Rows[GridView1.SelectedIndex].Cells[1].Text;Response.Redirect("~/Todo.aspx");}效果:个人回复表选择触发事件:protected void GridView2_SelectedIndex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e){Session["Rid"] = GridView2.Rows[GridView2.SelectedIndex].Cells[1].Text;Response.Redirect("~/Todo.aspx");}}效果:5.Edit.aspx页面编辑个人资料直接使用数据源控件绑定更新User表的信息:<asp:SqlDataSource ID="SqlDataSource1" runat="server"ConnectionString="<%$ ConnectionStrings:messageConnectionString %>"SelectCommand="SELECT [Id], [username], [password], [sex], [procy], [Email], [phone], [good], [likes], [birth], [extra]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 UpdateCommand="UPDATE [User] SET username = @username, password = @password, sex = @sex, procy = @procy, Email = @email, phone = @phone, good = @good, likes = @likes, birth = @birth, extra = @extra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SelectParameters><asp:SessionParameter Name="username"SessionField="user" Type="String" /></SelectParameters><UpdateParameters><asp:QueryStringParameter Name="username" /><asp:QueryStringParameter Name="password" /><asp:QueryStringParameter Name="sex" /><asp:QueryStringParameter Name="procy" /><asp:QueryStringParameter Name="email" /><asp:QueryStringParameter Name="phone" /><asp:QueryStringParameter Name="good" /><asp:QueryStringParameter Name="likes" /><asp:QueryStringParameter Name="birth" /><asp:QueryStringParameter Name="extra" /></UpdateParameters></asp:SqlDataSource><asp:DetailsView ID="DetailsView1" runat="server"Height="169px" Width="420px" AutoGenerateRows="False"DataSourceID="SqlDataSource1" style="margin-left: 194px"DataKeyNames="Id"><Fields><asp:BoundField DataField="Id"HeaderText="Id" SortExpression="Id" InsertVisible="False" ReadOnly="True" /><asp:BoundField DataField="username"HeaderText="username" SortExpression="username" /><asp:BoundField DataField="password"HeaderText="password" SortExpression="password" /><asp:BoundField DataField="sex"HeaderText="sex" SortExpression="sex" /><asp:BoundField DataField="procy"HeaderText="procy" SortExpression="procy" /><asp:BoundField DataField="Email"HeaderText="Email" SortExpression="Email" /><asp:BoundField DataField="phone"HeaderText="phone" SortExpression="phone" /><asp:BoundField DataField="good"HeaderText="good" SortExpression="good" /><asp:BoundField DataField="likes"HeaderText="likes" SortExpression="likes" /><asp:BoundField DataField="birth"HeaderText="birth" SortExpression="birth" /><asp:BoundField DataField="extra"HeaderText="extra" SortExpression="extra" /><asp:CommandField ShowEditButton="True"/></Fields></asp:DetailsView>6.Download.aspx页面上传下载专区主要后台代码: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if(!Page.IsPostBack){string strfilepath=Server.MapPath("~/files/");//页面加载获取下载文件的存放目录DirectoryInfo dir = new DirectoryInfo(strfilepath);//获得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FileSystemInfo[] files = dir.GetFileSystemInfos();ListItem items;//将遍历的文件名称显示在LISTBOX控件中foreach (FileSystemInfo infofiles in files){items = new ListItem();//声明一个ListItem对象items.Text = ;items.Value = infofiles.FullName;ListBox1.Items.Add(items);//向ListBox控件中添加数据信息}}}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string saveDir = @"\files\"; //指定的文件夹要存在string appPath = Request.PhysicalApplicationPath;if (fuImage.HasFile){string savePath = appPath + saveDir + fuImage.FileName;fuImage.SaveAs(savePath);Label1.Text = "上传成功!";}elseLabel1.Text = "上传失败";}protected Boolean DownLoad(string fileURL){Boolean Dok = false;try{string FullPathURL = Server.MapPath(fileURL);//获取文件下载路径System.IO.FileInfo file = new System.IO.FileInfo(FullPathURL);if (file.Exists) //判断要下载的文件是否存在{Response.Clear(); //清空response对象中的内容Response.AddHeader("Content-disposition", "attachment;filename=" + HttpUtility.UrlEncode());Response.AddHeader("Content-Length",file.Length.ToString());Response.ContentType = "application/octet-stream";Response.WriteFile(FullPathURL); //通过对Response对象执行下载文件的操作Response.End(); //结束Response对象Response.Flush(); //刷新Response对象Response.Clear(); //清空response对象中的内容Dok = true;}else{this.Page.ClientScript.RegisterClientScriptBlock(this.GetType(),"success","<scrip t>alert('文件不存在!')</script>");}} catch (Exception) {this.Page.ClientScript.RegisterClientScriptBlock(this.GetType(), "success", "<script>alert('文件不存在!')</script>");}return Dok;}protected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获取下载文件的路径string downfiles;try{downfiles = "files/" + ListBox1.SelectedItem.Text;DownLoad(downfiles);}catch (Exception){this.Page.ClientScript.RegisterClientScriptBlock(this.GetType(), "success", "<script>alert('选择文件为空,请先选择要下载的文件!')</script>");}}六、课设小结本次课设让我们系统性的去巩固了.Net的知识,也更全面的利用所学知识加以应用,是个很好的锻炼实战机会和经验,其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对GridView的一些功能没有掌握好在重温了课程PPT才会捡起来怎样使用自带选择,编辑,删除的功能,同时更致命的是我们对数据库中表的个人信息这一部分更新的时候却全部改动了整个表而不是我们预想的对单条目进行改动,最终经过我们的讨论和认真探讨终于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不仅是删除语句要加上WHERE语句,更新的时候也要加上WHERE语句加以控制才能对单条目进行更新,总之这次课设是一个很棒的学习之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