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一次函数》教材分析
一次函数说课教案
《一次函数》说课教案一次函数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二单元第二小节的教学内容。
本教案是第二课时的说课教案。
一、说教材1.一次函数的地位和意义教科书在前面首先安排了正比例函数的内容,讨论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等,接着学习一次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和函数解析式,为后面学习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也是将来学习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a、理解直线y=kx+b与直线y=kx之间的位置关系b、会利用两个合适的点画一次函数的图像c、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2)数学思考a、通过对应描点来研究一次函数的图像,经历知识的归纳,探究过程b、通过一次函数的图像归纳它的性质,体验数形结合的应用(3)解决问题通过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研究,体验数形结合在问题中的作用,并能运用性质.图像及数形结合解决相关函数问题。
(4)情感态度a、通过画函数的图像,并借助图像研究函数的性质,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函数图像的简洁美。
b、在探究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中,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究性的问题,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5)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图像(6)教学难点运用一次函数的图像归纳出的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对性质的理解。
二、说学法根据教材编排特点,为了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遵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拟菜用质疑思考法,归纳法为主,设计出带启发性和思考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归纳,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教法教师给学生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从已知的知识入手,在“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归纳——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获取进入新知识的钥匙,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一)活动1提出问题(复习)1、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有什么关系?3、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什么形状?有什么性质?本次活动中,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回答问题的勇气,能否理解直线的变化趋势与函数性质之间的对应关系。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6.2《一次函数》教学设计1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6.2《一次函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6.2《一次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后,对函数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以及如何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究一次函数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实数、方程、不等式等基础知识,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可能仍存在模糊之处,对一次函数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特点。
2.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一次函数图像的特点。
3.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一次函数,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点。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反馈评价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一次函数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和实例等。
2.练习题:准备一次函数的相关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应用题和拓展题。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直尺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一次函数的概念,如“某商品的原价是80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如y=kx+b(k≠0,k、b为常数)。
通过动画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次函数的图像特点,如直线、斜率、截距等。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3《一次函数》说课稿(2)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3《一次函数》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3《一次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直线方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象和应用。
本节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认识一次函数,并通过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直线方程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背景理解不够深入,对一次函数的性质探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一次函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究一次函数性质的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象,能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让学生经历一次函数性质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象。
2.教学难点:一次函数性质的探究,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探究、讲解、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认识一次函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发现一次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讲解一次函数的性质:教师讲解一次函数的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 函数》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 函数》教案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 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后,对函数概念、性质和应用进行初步了解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函数的定义、函数的性质和函数图像的识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函数有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实数、方程、不等式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函数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函数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函数的定义,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
2.能够识别和绘制简单的函数图像。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2.函数图像的识别和绘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函数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讲授法:讲解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引导学生理解。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制函数图像,加深对函数的理解。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函数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及实例。
2.练习题:包括简单函数的识别和绘制。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引入函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种变化关系?引出函数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讲解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引导学生理解。
用PPT展示函数图像,让学生观察、分析。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绘制一些简单函数的图像,如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
在绘制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函数图像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识别和绘制函数图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一次函数的应用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本节课通过引入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代数知识,对数学概念和符号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一次函数的应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感到困惑,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和练习,掌握一次函数的应用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自信心,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一次函数的应用方法。
2.教学难点: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理解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展示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一次函数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一次函数的应用。
2.新课导入:介绍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应用方法。
3.课堂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板书,展示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引导学生直观理解。
4.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解答疑问,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次函数的应用方法,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方法。
一次函数说课稿
一次函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新教材第八年级册(上)第十四章第2节。
在此之前,学生在初一年级已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变量与函数和正比例函数,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继续学习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高中代数、解析几何及其他数学分支的重要基础部分,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据承上启下的地位。
教材先从学生熟悉的几个问题引出对一次函数的认识,在学生发现问题的共同点中得出一次函数的定义,这种处理方式遵从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了循序渐进,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二、数学方法与教材的处理: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及现有的知识水平,本节课我准备采用激发诱导、探索交流、讲练结合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设疑——讨论、探索——解惑”的过程,再加上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纲要》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信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法上,通过学生动手、动口、动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灌输: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以及它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②能根据问题的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能利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过程中发展抽象的思维及概括能力,体验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过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利用函数观点逐步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说课稿(张欣)
y
Y=2x-1
1
·· ·
0
(1,1) (1,0.5)
x
Y=-0.5x+1
-1
·
1
y 3x 2
2 y x 1 3
y增大 x增大
(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上升;
y x 2
y减少
x增大
(2) 当k<0时,y随x的 增大而_____ 减小,这时函数 下降 . 的图象从左到右_____
再见!
板书设计: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
一
二 三
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条直线 简单画法:两点法 性质: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少。
评价说明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不断调动学生的认知 需求和探索心理,通过生生“对话”,生师 “对话”,“做数学,议数学”,让学生参 与知识的发生、发现和运用的全过程,在宽 松的学习环境中展示自己,建立自信,体验 发现的乐趣,感受数学思想。
(3)一次函数y=kx+b经过第一、二、三 象限,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A k>0,b>0 B k>0,b<0 C k< 0,b>0 D k< 0,b< 0
(4)已知关于x、y的一次函数y=(m-1)x-2 的图象经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一、 三、四象限,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m>1. (5)如果一次函数y=kx+k-1的图象经 过第一、二、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 是
函数
k,b 取值 k>0
大致图象
y
经过的象 限 一、三
函数性质 y随x增大 而增大 y随x增大 而减小
y=kx (k≠0)
o
教案研究设计
一次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一次函数的图像这节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2节内容。
二、设计思想(一)指导思想、设计理念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函数图象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接受一次函数图象是直线这一事实,在实践中体会“两点法”的简便,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生动形象的变化来发现两个一次函数图象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关系。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为探索一次函数性质作准备。
(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1、由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认识,学生能接受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结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学生能画出一次函数图象。
2、根据学生抽象归纳能力较差,学习直线y=kx+b(k、b是常数,k≠0)常数k和b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的影响有难度。
所以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操作,突出图象变化特征的探索过程,自主探索出其规律。
3、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目标(1)能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2)结合图象,理解直线y=kx+b(k、b是常数,k≠0)常数k和b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的影响。
2、能力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动手和归纳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索一次函数的特征,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动手操作去经历、体会规律形成的过程。
四、教学重点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研究一次函数的性质的基础,是本节课的重点。
五、教学难点直线y=kx+b(k、b是常数,k≠0)常数k和b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难点。
关键是通过学生的直观感知、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其规律。
《一次函数相关的面积问题》说课稿
《一次函数相关的面积问题》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一次函数是八年级上册第14章的内容,本次授课是在学习新知识之后进行的系统复习。
一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常见数学模型之一,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点,一次函数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考察一次函数关系式的确定、图像和性质的分析以及实际应用等。
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面积综合在一起的问题,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热点题型,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焦点,它充分体现了数学解题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和整体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方程思想。
此部分内容是学习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后的巩固与延伸,又为高中乃至以后学习更多函数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思想方法基础。
2、课时安排:教材中一次函数涉及到面积问题的练习很少,无论是例题还是习题都没有归类,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设计时把它分为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常见类型,一次函数相关的面积问题3课时,本节是第3课时。
3.学情及学法分析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以后,对函数的思想已有初步认识,对分析问题的方法已会初步模仿,能识别图象的性质,能用简单的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会求简单图形的面积,但是近年来坐标系下不规则三角形(四边形)面积一类问题频频出现,成为中考命题的高频热点.这类问题涉及知识面广,往往与相似、函数、方程等知识融为一体,考查学生在探索图形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把相关线段的长与恰当的点的坐标联系起来,灵活地将待求图形的面积进行分割,即选择一条恰当的直线,将三角形(四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便于计算面积的三角形,学生若对这类问题的实质把握不清,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本文以近几年中考题为例,归纳其类型与解法,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符合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呈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一次函数》教材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一次函数》教
材分析
一、课程学习目标及达成度分析
1.以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为背景,经历“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
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2.结合实例,了解常量、变量和函数的概念,体会“变化与对应”的思想,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能利用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简单的函数关系;
3.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会画它们的图象,能结合图象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分析和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方程(组)及不等式等内容的认识,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二重点难点
1. “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2.一次函数与方程,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3.树形结合的思想的理解
三本章课时安排
1.变量与函数
2. 一次函数(与上一课共一课时)
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一课时)四教材特色及教学建议
1、反映函数概念的实际背景,渗透“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2、从特殊到一般地认识一次函数;
3、注重联系实际问题,体现数学建模的作用;
4、重视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
5、加强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体会函数观点的统领作用;
6、注重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基本能力。
一次函数教学反思
一次函数教学反思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函数的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学习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方法。
下面是为大家了一次函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2.2节一次函数(第一课时)。
本节课是已学习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用了多个例子说明了一次函数的实际背景。
首先通过“登山”等问题引入一次函数,然后通过比较观察,找出共同点,进而确定一次函数的概念,并应用一次函数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节课在函数的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一次函数概念的学习,加深巩固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是学习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前提。
作为实用的数学模型,函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基于学生刚接触一次函数,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认知水平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表达的能力不强。
所以本节课一开始从一个身边的实际问题引入,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细心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每一个变化,努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善于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㈠知识技能:1、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2、能根据实际问题情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能利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㈡数学思考:1、通过对问题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过程,体会建立一次函数的模型。
2、通过一次函数概念的探索归纳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体验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
㈢解决问题:1、能够运用一次函数概念,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构成一次函数关系。
2、会利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㈣情感态度:经历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一次函数的概念;2、根据实际问题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一次函数》教材分析
一、课程学习目标及达成度分析
1.以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为背景,经历“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2.结合实例,了解常量、变量和函数的概念,体会“变化与对应”的思想,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能利用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简单的函数关系;
3.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会画它们的图象,能结合图象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方程(组)及不等式等内容的认识,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二重点难点
1. “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2.一次函数与方程,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3.树形结合的思想的理解
三本章课时安排
1.变量与函数
2. 一次函数(与上一课共一课时)
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一课时)四教材特色及教学建议
1、反映函数概念的实际背景,渗透“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2、从特殊到一般地认识一次函数;
3、注重联系实际问题,体现数学建模的作用;
4、重视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
5、加强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体会函数观点的统领作用;
6、注重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