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写作背景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写作背景
《桃花源记》写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锐,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加之,他对东晋政府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不满而归隐,面对这些惨痛的现实,于是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
《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环境优美,怡然自乐。
在这样的理想社会,没有君主,没有战乱,没有贫穷,没有欺诈。
人们淳朴厚道,和睦相处,过着自食其力,康乐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陶渊明以浪漫主义手法写的世上乌有的桃花源。
这个桃花源理想,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黑暗的旧社会的抗议和憎恨。
写桃花源里“靡王税”的安乐,正是要说明现实社会君主制度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陶渊明因为自己的理想、抱负已在现实生活中破灭了,而又耳闻目睹了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愿望,才写下了这篇划时代的杰作。
解读《桃花源记》中的文化隐喻与深层含义-教案
解读《桃花源记》中的文化隐喻与深层含义-教案一、引言1.1《桃花源记》的历史背景1.1.1东晋时期的动荡社会1.1.2陶渊明的隐逸思想1.1.3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的关联1.1.4《桃花源记》的文学地位与影响1.2作品的主题与风格1.2.1乌托邦的理想追求1.2.2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1.2.3隐喻手法的运用1.2.4清新脱俗的语言风格1.3教学目的与意义1.3.1理解作品的文化隐喻1.3.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1.3.3深化对和谐社会的认识1.3.4启发学生对理想生活的思考二、知识点讲解2.1作品的情节解析2.1.1渔人偶入桃花源2.1.2桃花源中的理想生活2.1.3渔人离源后的迷失2.1.4桃花源的再次寻觅与失落2.2文化隐喻的解读2.2.1桃花源与理想国的对应2.2.2自然景观与人文理想的融合2.2.3人物形象与道德追求的象征2.2.4失落与寻觅的主题深化2.3深层含义的探讨2.3.1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反思2.3.2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2.3.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2.3.4对人生价值的深度思考三、教学内容3.1作品背景与作者介绍3.1.1陶渊明的生平与创作3.1.2东晋时期的政治与社会环境3.1.3《桃花源记》的创作背景3.1.4陶渊明其他相关作品的关联3.2作品内容解析3.2.1桃花源的自然环境描绘3.2.2桃花源中的人物与社会结构3.2.3渔人在桃花源的经历3.2.4桃花源的失落与象征意义3.3作品主题与深层含义3.3.1理想与现实的冲突3.3.2自然与人文的和谐3.3.3社会批判与理想追求3.3.4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启示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理解《桃花源记》的故事情节4.1.2分析作品中的文化隐喻和深层含义4.1.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4.1.4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4.2.2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体验4.2.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4.2.4通过情境模拟,加深学生对作品情感的理解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4.3.2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4.3.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4.3.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作品中文化隐喻的理解和解读5.1.2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5.1.3作品深层含义的挖掘和讨论5.1.4学生对作品情感和价值的个性化理解5.2教学重点5.2.1作品情节的梳理和分析5.2.2作品中文化隐喻的识别和解释5.2.3作品深层含义的引导和探讨5.2.4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6.1.2教学课件(包含作品背景、情节分析等)6.1.3作品文本(提供给学生阅读和分析)6.1.4白板和彩色笔(用于记录和展示学生讨论成果)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重点和心得)6.2.2文言文词典(帮助学生理解生僻词汇)6.2.3小组讨论材料(用于小组合作学习)6.2.4写作练习纸(用于写作练习和创作)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桃花源记》的兴趣7.1.2简要介绍作品背景和作者,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7.1.3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7.1.4分发作品文本,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做好标记7.2作品情节解析7.2.1学生分享对作品情节的理解和感受7.2.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关键情节和转折点7.2.3小组讨论作品中的文化隐喻和深层含义7.3作品主题探讨7.3.1学生分享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看法7.3.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理想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等主题7.3.3小组讨论作品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7.4写作练习与创作7.4.1学生根据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写作练习或创作7.4.2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7.4.3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7.5.1学生分享对本次课程的学习心得和收获7.5.3学生提出对下次课程的期待和建议7.5.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八、板书设计8.1作品背景与作者介绍8.1.1陶渊明生平与创作简介8.1.2东晋时期社会背景8.1.3《桃花源记》文学地位8.1.4陶渊明其他作品关联8.2作品情节解析8.2.1渔人偶入桃花源8.2.2桃花源中的理想生活8.2.3渔人离源后的迷失8.2.4桃花源的再次寻觅与失落8.3作品主题与深层含义8.3.1理想与现实冲突8.3.2自然与人文和谐8.3.3社会批判与理想追求8.3.4人生价值思考与启示九、作业设计9.1文本阅读理解9.1.2分析文化隐喻与深层含义9.1.3思考作品对当代社会的启示9.1.4写一篇关于理想社会的短文9.2小组讨论与报告9.2.1讨论作品中的文化隐喻9.2.2分析作品主题与现代社会关联9.2.3准备小组报告,分享讨论成果9.2.4提交小组报告,进行班级分享9.3写作练习与创作9.3.1根据作品主题进行写作练习9.3.2创作一篇关于理想生活的短文9.3.3分享写作成果,进行班级交流9.3.4提交写作作品,进行教师点评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10.1.2教学难点的解决效果10.1.3教学过程的互动与参与度10.1.4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10.2拓展延伸10.2.1推荐相关阅读材料10.2.2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文化遗址10.2.3开展关于理想社会的主题讲座10.2.4鼓励学生进行相关创作和展示重点关注环节补充和说明:1.作品情节解析:这是理解作品深层含义的基础,需要引导学生细致分析每个情节,理解其背后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桃花源记中的典故
桃花源记中的典故
《桃花源记》是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文章描述了一个虚构的理想境界——桃花源。
故事源于晋太元年间,武陵渔人沿溪捕鱼时,偶然发现了一个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深入探索,发现了一个隐蔽的山洞,穿过山洞后,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天地,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这里的人们穿着与外面的人相似,自称为是先世避秦时乱而来此定居的。
渔人在这里停留了数日,然后离开,但当他试图再次找到这个地方时,却再也找不到了。
这个典故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桃花源中的人们过着自给自足、和平安定的生活,没有战乱和压迫,这与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时期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外,桃花源这个典故在后世也被广泛引用和发挥,不仅成为了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和意象,也被用来形容理想的生活环境或境界。
例如,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之三十一中有“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的诗句,杜甫的《不寐》诗中有“多垒满山谷,桃源何处求?”的诗句,这些都体现了桃花源这个典故在文学中的深远影响。
《桃花源记》主旨与结构分析
《桃花源记》主旨与结构分析桃花源记借助于笔墨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情趣。
下面是《桃花源记》主旨与结构分析,随小编来看一下吧。
《桃花源记》主旨本文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打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桃花源记》结构分析《桃花源记》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首句至“欲穷其林”,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
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作品一开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紧紧抓住了读者,使你非跟着渔人这个导游走下去不可。
第二部分,从“林尽水源”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写渔人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
作者借人民不满秦始皇暴政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刘裕弑君篡位暴行的不满,并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
这是“记”中的主体和核心。
作者是通过形象的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来打动读者心灵的。
第三部分,从“既出”至末句,写渔人离开桃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
以此作结,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
这结尾,也可能是暗示读者:这美好的境界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的。
词句知识1.“然”字的用法“然”,在古汉语中,附在描写声容情态的词语之后,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
作“……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
“豁然开朗”中的“豁然”,是“开阔、敞亮的样子”的意思。
“屋舍俨然”中的“俨然”,是“整齐的样子”的意思(“俨然”在现代汉语中还有另一义为“十分象……的样子”,如“俨然一个正人君子”)。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赏析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赏析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赏析导语:《桃花源记》是作者笔下的一个世外桃源,表现出了作者的向往,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桃花源记》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作者介绍】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
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之一。
他的曾祖陶侃(kǎn)做过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一类的官,到陶渊明时,家境破落。
他自幼博览群书,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处在动乱社会,很难有所作为。
他喜爱山水,不慕荣利,为了养家,做过祭酒、参军等小官。
41岁时任彭泽令,仅80余天,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为由离职,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直到去世。
著有《陶渊明集》。
陶诗约存120首,文10余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他热爱田园生活,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构思奇特,语言清新,质朴自然,个性鲜明,具有独特风格,对我国诗歌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解题】《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并记》的组成部分,写作年代大约是南朝宋永初二年(公元421),这时陶渊明已经57岁了。
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又由于他长期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记和诗内容一致,但重点和表现手法不同。
文章全用客观的记叙方法,虚构了一些人物和情节,而诗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美好淳朴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以记叙为主,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由于本文的创作,后来就用“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的地方,或与外界隔绝,脱离现实斗争的幻想境界。
在人类发展史上,“桃花源”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理想国度的蓝图之一。
【注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晋:这里指东晋(公元317──420年)。
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公元376──396年)。
武陵:郡名,现在湖南省常德市一带。
捕鱼为业:以打鱼为职业。
为:动词,作为。
《桃花源记》作者介绍
《桃花源记》作者介绍《桃花源记》作者介绍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
他本身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在他年轻时就已经当官,之后没几年,就选择了辞官归家。
正因为他本身很有才华,所以很多人请他回去,他也未曾回去。
只是在田园中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生活。
他也是一个非常有气节的人,他从不肯为了那五斗米去折腰,谄媚上司。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作者介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桃花源记》作者介绍陶渊明,晚年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死后由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我国第一位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
晋世名渊明,入刘宋后改名潜。
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
大约生于365年。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有《陶渊明集》。
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父名史不载,存疑。
)少年生活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
其母是孟嘉的女儿,孟嘉是陶侃的女婿。
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逯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远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刺史王凝之的祭酒。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完整版《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是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短篇散文。
本文将对《桃花源记》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杰作。
一、作品背景《桃花源记》写作于东晋时期,是陶渊明在当时政治动荡的局势下,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的产物。
通过描绘一个隐秘而宁静的理想乡村,作者传递了他对自然、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和态度。
二、故事梗概《桃花源记》故事发生在一个偶然的时机。
陶渊明偶然间迷入一个隐藏世外桃源,那里的居民与外界完全隔绝,过着和谐、快乐的生活。
他们不知世间的纷扰和恶劣环境,年复一年,代代相传,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社区。
陶渊明在这里度过了数月的时光,感受到了久违的宁静与自由。
最终,他决定告别桃花源,回到现实社会。
三、主要人物1. 陶渊明:本文的作者,文学家,也是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他代表了普通人对现实社会困苦生活的厌倦,对理想世界的渴望。
2. 桃花源居民:他们生活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世外桃源。
他们勤劳守望,与自然和谐共生,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四、主题思想1. 恢复原始生活:《桃花源记》表达了对原始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现实生活困顿的情况下,人们渴望回归自然,恢复纯真和宁静。
2. 乡村幸福:文中描绘了桃花源居民和谐、快乐的生活状态,强调了农村生活的优点与价值。
3.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桃花源记》通过隐喻的手法,批判了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反抗。
五、艺术手法1. 自然描写:《桃花源记》以丰富细腻的自然描写为主线,通过描绘桃花的盛开、山水的美丽、鸟语花香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的神秘而美好。
《桃花源记》ppt课件
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 离开。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 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呀。”
赏析第三段 1.第三段:访问桃花源 2.第三段主要写什么的内容? 描写渔人与桃花源人之间的交往 3.表现桃花源人的什么特点? 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 系,表明他们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
同“邀”,邀请。
(桃花源中人)看见了渔人,就非常惊讶, 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 来款待他。
疏通全文
间:jiān 名词,例如空间、时 间、房间
jiàn 动词,例如间隔、间 隙、间谍、反间计
(9)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全,都 打听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 妻子和儿女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疏通全文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完,没有了
口,仿佛若有光。
隐隐约约 好像 看不真切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 了,(在那里)就看见了一座山,山 上有一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 有点亮光。
疏通全文
(5)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舍弃
只,仅仅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开阔敞亮的样子
(渔人)便离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 初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往前 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疏通全文
夹: jiā:在两者之间;两旁有物限制住 前后夹击 夹缝 夹心饼干 夹克衫 jiá:两层衣服 夹衣 夹被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溪水的两岸
别的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新鲜美好 花 繁多的样子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小溪两岸,长 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新鲜 美好,地上的落花繁多。
《桃花源记》阅读指南
《桃花源记》阅读指南1.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五言古诗《桃花源诗》前的一篇小记。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大诗人。
生活在政治黑暗、兵祸连结的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对现实是极其不满的,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田园生活,隐寓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及对太平生活的向往。
2.段落大意全文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表明桃林的发现实属偶然。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奇异的美景则引发了渔人的好奇心,为下文渔人走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和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2段:写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
“初极狭”旨在表明桃花源隐秘难寻。
而对自然环境和生活情况的描写,则表现了人们宁静、幸福的生活,展现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图景。
第3段:写桃花源中人的社会风尚。
“要”、“延”等表现了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
村中人的自述,写出人们厌恶战争、追求和平的愿望。
“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既说明他们珍惜和平,不愿让外人来打扰他们的生活,又为下文“不复得路”埋下伏笔。
第三部分(第4—5段):故事的结局——人们再也找不到这个桃花源。
先写渔人“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再写刘子骥“规往”,“未果”,既为桃花源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又含蓄地表明这种理想社会只是一种幻想。
3.中心思想。
这篇《桃花源记》用客观的记叙方式虚构了一些情节,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2024年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桃花源记》必考知识点全是精华
2024年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桃花源记》必考知识点全是精华这两天很多同学在后台私信老师,问我要《桃花源记》的学习资料,很多同学都知道,虽然《桃花源记》是八年级的知识点,但在中考时常常出现,所以为了不让同学们丢冤枉分,老师特意整理了一份《桃花源记》的必考知识汇总,同学们可要好好收藏哦。
一:写作背景于南朝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时年57岁。
当时正处于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生灵涂炭,陶渊明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虚构出一个与污浊的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二:作者简介1名: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2时:东晋(约365—427)3地:浔阳柴桑(现在江西九江)人。
4评:长于诗文辞赋,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及农村生活。
语言质朴自然,被称为“田园诗人”。
5作: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三:字音字形遂(suì)邑人(yì)间隔(jiàn ɡé)语云(yù)俨然(yǎn)阡陌(qiān mò)垂髫(tiáo)刘子骥(jì)诣太守(yì)舍船(shě)屋舍(shè)怡然(yí)豁然开朗(huò)便要还家(yāo)四:文章节奏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五:文章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抱负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静和乐、自由公平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追求美妙生活的抱负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以下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八班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部编版八班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学问点一、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第一位田园诗人。
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出名,有《陶渊明集》传世。
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二、故事背景本文大约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
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无法转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妙境界,以寄予自己的政治抱负。
桃花源记的写作背景
桃花源记的写作背景
一千五百多年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一篇千古名文。
说是武陵地方的一个渔夫,沿着一条小溪航行,忽然看到山中有一个缺口,就丢下船从这缺口里走进去,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土地平旷,房屋整齐,人民生活古朴而富裕,男女老少熙熙为乐,看到渔人大吃一惊,纷纷请他回家吃饭饮酒,自称祖先是为了逃避秦时的战乱,逃进桃花源来生活。
这些人不知道秦以后有过汉朝,汉朝以后又有晋朝。
渔人在这桃花源里住了好几天,想家了,就与他们告别。
出了桃花源,以后再去寻找,就找不到了。
这一“仙境”可能是诗人的理想世界,但是自从这篇文章产生以后,广大读者总想知道的“桃花源”的原型究竟在什么地方。
有人说在陶渊明家乡庐山的某一座山谷中,有人说在安徽古徽州的黟县。
说是这里有一座武陵岭,有武陵村,还有一块九十一平方公里的小盆地。
它的地理环境极像文章中描写的桃花源,而且这里还有姓陶的人家,从他们的家谱来看,他们的始祖就是陶渊明的子孙。
桃花源记写作背景及文章赏析
桃花源记写作背景及文章赏析桃花源记写作背景及文章赏析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写作背景及文章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写作背景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
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
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
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文章赏析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
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
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
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
《桃花源记》与《乌托邦》之比较
《桃花源记》与《乌托邦》之比较作者:陈进华来源:《神州》2012年第11期摘要:《桃花源记》是我国东晋时代伟大的诗人、散文家陶渊明的代表作,里面详细描绘了一个和平而恬静的世外桃源。
无独有偶,千年后的英国,莫尔在他的《乌托邦》中同样描述了一个类似的社会:人人从事生产劳动,按需分配,世代安居乐业。
通过对于《桃花源记》与《乌托邦》两部作品的介绍,比较其在创作背景、写作目的等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桃花源记》《乌托邦》异同1. 《桃花源记》的内容及创作背景1.1 《桃花源记》的内容介绍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以精炼的文字描述了武陵渔人来到桃花源的全过程,并按“游记”的时间顺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田园生活的图画。
“土地平旷,屋舍井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①这里没有喧闹与斗争,更没有灾难和不公平,没有阶级,也没有剥削,人们可以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小村庄。
“人人劳作,家家快乐”,简直就是人们世世代代一直所向往的人间的“仙境”。
1.2 《桃花源记》的创作背景根据史料的记载,陶渊明生活在东晋,那时政治矛盾尖锐,社会生活也动荡不宁。
《桃花源记》所描述的生活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是陶渊明及当时的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的生活,它体现了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现实社会之不满的心理。
②《桃花源记》反映出人民大众期待摆脱压迫和剥削的要求,具有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意义。
2. 《乌托邦》的内容及创作背景2.1 《乌托邦》的内容介绍远在欧洲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在1516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乌托邦》(Utopia)。
《乌托邦》借希斯洛蒂的旅行者之口,叙述他本人随航海家维斯普契(Amerigo Vespucci)到美洲,而又继续独自起航旅行,发现了完全不同于当时欧洲各个国家的一片海域,岛屿上有个国家的名字就叫乌托邦。
莫尔所描述的乌托邦是一个共产主义社会的雏形:一切生产资料归国民所有,日常用品按需分配。
桃花源记写作背景
桃花源记写作背景范文一: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桃花源记》的写作背景。
《桃花源记》是唐代陶渊明所撰的一篇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跟现实世界毫无关系的理想人间桃花源。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写作背景吧。
首先,作者陶渊明生活在唐朝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风气较为浮躁,朝廷腐败,民不聊生。
因此,陶渊明虽然生活在都市中,却总有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愿望。
这也是他写《桃花源记》的动机之一,希望人们能够从书中获得安宁和宁静。
其次,陶渊明的先辈们在汉朝时期就有写作清高、幽远的传统,而《桃花源记》的灵感很大程度上来自古代传说、神话,例如《山海经》的《齐面兽》、《离骚》中的「北风发雨,松柏泰然」等。
这些古代传说中,总是有一些离群索居、安于淡泊的人物存在,他们不受尘世烦扰,追求自我价值的升华。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也表现出了这种情怀——主人公们宁可与社会隔绝,寻找自我精神的自由和个性。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诗经》的一句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里所表现出的「行役未见君,泪湿胡马嘶。
」的情感就非常贴切地概括了《桃花源记》中的人物。
“落霞”和“孤鹜”代表着孤独和寂寞,而“秋水”和“长天”则呈现出浩渺和广袤的景象。
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形象化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主人公们的内心情感。
这也是文艺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方式。
综上所述,《桃花源记》的写作背景主要来自于唐代社会的风气、陶渊明对于自然与文化的诉求、以及古代传说和诗歌的启迪。
这种背景赋予了文本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让它成为了后世读者思考、感悟的重要素材。
写作重点:文化传承、情感的表达用词分析:对比、象征、形象化表达。
《桃花源记》写作背景
《桃花源记》写作背景
《桃花源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部散文集,以极具诗意的
语言描述了一个桃花源让众生仿佛都置身其中,安居乐业,和谐传承历史,赞美大自然壮
美风貌,表达诗人精神活力,从而影响了诸多诗人、文化家,并为他们使用一种迁就自然,守望古老天地的审美思维而凝练出来的旨趣,这种宗鼓圆梦的古老思想,是中国古典文学
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具有极强的历史性,因其中的“欢雅”习俗与人们的社会观念
很接近,被传颂了二千多年,为后世开辟了一条新的文化道路,使艺术家在创造性思考中
更加深入和广大。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越过了实际生活,超然物外而看待周围事物的杰作,主要描写
的是传说中的桃花源,一座古老而神秘的乡村,生活在一片内心浩然的宁静和安宁中,陶
先生也在描绘中融入了他自己对家和乡情的追求和思考。
在写作背景上,陶渊明写《桃花源记》之际,宋朝刚刚结束与辽代兴盛时期,而辽朝
建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也在陶渊明写这部作品时面
临着许多有利条件,丰富了他的社会概念以及思考意识,也为他创作了很多素材,让他能
够描摹出一片宁静幽雅、神秘而美丽的田园生活。
让《桃花源记》更加出彩的,是陶渊明在文字的表达上较之以往作品有了很大的突破,他采取了回忆复述的手法,完美诠释了“宁静”的情怀,将读者引向灵性茫茫的宇宙,也
赋予人们更多的内心空间,安抚灵魂的喘息,使作品更加精彩。
《桃花源记》诗意赏析
《桃花源记》诗意赏析《桃花源记》诗意赏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欢迎参考!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源记》
复古倾向,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
而它只是一种空想。这又是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
的反映。
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 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 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 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 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1、理解以下句子含义,在括号里填上 适当的省略部分,再试着翻译句子。
初读课文,正确朗读
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 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 牵强暗记。” ——朱熹 语
学生朗读
桃花源记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豁然( huò )
.
俨然(
阡陌( qiānmò )
·· 垂髫( ) · 缘( ) · 刘子骥( ·
tiáo yuán
诣( )
· 邑人( · 语云( ·
皆出 酒 食。 停数日, 辞 “ 不足为外人道也。”
去。此中人语云:
都拿出好酒好菜招待。打鱼人住了几天后,就告别 (他们)回去。桃花源的人对他说:“这里的一切不 值得对外面的人说起。”
[幻灯片 22板书]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 处处 志之。及郡下, 诣太守,说如 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见渔人, 乃大惊,问所从 来, 具 答 之。便要还 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 境,不 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隔 。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 晋 。此人一 一为具言 所闻 ,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
看见打鱼人,(他们)竟然非常惊异,问从什么地方来, 打鱼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他们)就邀请(打鱼人)到 他们家里,摆酒杀鸡热情款待。村中听说来了这么个 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述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 避秦时的战乱,带着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 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 了来往。问(打鱼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 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打鱼人一件一件地给 他们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事,(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不 已。其余的人各自都又请打鱼人到他们家中做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写作背景
年轻时的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
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义熙元年(405),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
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
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