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筛查项目_B超部分1

合集下载

乳腺癌检查报告

乳腺癌检查报告

乳腺癌检查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检查结果编号:[编号]概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威胁到女性健康。

早期检测和诊断对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篇报告将对你的乳腺癌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解读。

检查项目本次乳腺癌检查涵盖了以下项目:1.乳腺超声检查2.乳腺X-光片(乳腺钼靶)检查3.乳腺磁共振检查检查结果解读乳腺超声检查根据超声检查结果,你的乳腺组织显示一些异常,可能存在乳腺异常(如囊肿或肿块)的风险。

然而,这种结果并不能证明你患有乳腺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仍然是必要的。

乳腺X-光片(乳腺钼靶)检查乳腺X光片显示了乳房的结构和组织密度情况。

根据检查结果,未观察到明显的乳腺异常,这是一个正常的结果。

乳腺磁共振检查乳腺磁共振检查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详细的乳腺影像。

检查结果显示乳腺组织密度均匀,未发现明显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磁共振检查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进行最终的确诊,医生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临床病史。

随访建议根据你的检查结果,我们建议你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乳腺自检:每月进行乳腺自检,重点关注乳房的异常肿块、异样分泌物等情况。

2.注意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3.健康管理: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注意与医生的沟通和咨询,及时进行乳腺癌筛查。

如果你有任何乳腺异常的症状或担忧,建议尽快预约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检查。

结论根据本次乳腺癌检查的结果,目前尚未发现明显的乳腺异常,乳腺癌的风险相对较低。

然而,由于乳腺癌的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你继续关注乳腺健康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随访和检查。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及时与医生联系。

参考文献1.Mammographic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data-driven diagnosticdecision rules for women with dense breasts,作者:Wernli KJ, et al.,出版时间:2013年。

关于乳腺超声你知道多少?

关于乳腺超声你知道多少?

关于乳腺超声你知道多少?受现代社会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乳腺出现问题的女性朋友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乳腺是女性比较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确诊、早治疗。

目前我国乳腺检查常用方法包括超声检查、钼靶、乳管镜检查、核磁共振、穿刺活检等。

其中,超声检查是乳腺筛查的首选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乳腺超声检查相关知识吧!一、什么是乳腺超声检查乳腺超声是一种乳腺的常规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扫描乳腺,通过仪器接受折返信号并处理,来显示乳房内图像。

通过其能够判断乳腺肿块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血流状况,还可以在其引导下进行活检或术前定位。

医生再根据声像图中的信息,如病灶的大小、轮廓边界、形态、回声类型、回声内部情况、后方衰减情况等信息,对患者的病情做一个判断。

乳腺超声的检查涉及到很多项内容,首先会检查乳腺内是否存在肿块,如果存在肿块,也会检查清楚肿块的形态、大小、位置、超声回声的特点等。

同时也会对肿块的良性和恶性做一个鉴别,并对恶性肿瘤的侵害范围进行判断;针对于良性的肿块可定期进行随访,对恶性结节的疗效进行跟踪。

最后还会应用介入超声,在超声的引导下,医生可以进行穿刺做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对脓肿或囊肿进行穿刺引流以及对良性肿块进行微创治疗等。

二、乳腺超声检查的优点1、超声在乳腺筛查中是一种比较好的检查方式,乳腺超声检查对受检者不会带去任何的痛苦,并且无任何放射性损害,是完全可以短期多次反复进行,包括妊娠期和哺乳期,超声检查能清楚地显示乳腺结节还有结节形态、大小以及血供的情况,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是一种适应性比较强、无刺激、无射线的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孕期及30岁以下乳腺致密的女性。

2、检查方便快捷,受检者通常无需进行特殊的准备,操作较为简单,无检查盲区,对于乳房边缘、发育不良的小乳房或胸壁肿块等,超声都可以显示。

3、价格便宜,大部分患者都可接受。

乳腺彩超分级标准

乳腺彩超分级标准

乳腺彩超分级标准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乳腺彩超作为一种无创、无放射线的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疾病的筛查和诊断。

而乳腺彩超分级标准则是对乳腺彩超图像进行分级评估,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乳腺彩超图像的特征,乳腺彩超分级标准通常包括了乳腺组织的密度、结构、血流情况等方面的评估。

一般来说,乳腺彩超分级标准可以分为四个等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Ⅰ级乳腺彩超表现为乳腺组织呈均匀的低回声,结构清晰,无异常血流信号。

这种情况通常是正常的乳腺组织,属于无异常情况。

Ⅱ级乳腺彩超表现为乳腺组织呈现不均匀的低回声,结构不清晰,但无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乳腺组织的囊性改变或纤维腺瘤等良性疾病引起的。

Ⅲ级乳腺彩超表现为乳腺组织呈现不均匀的低回声,结构不清晰,且伴有异常血流信号。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乳腺增生、囊肿、乳腺炎等疾病引起的。

Ⅳ级乳腺彩超表现为乳腺组织呈现高回声,结构不清晰,且伴有异常血流信号。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引起的。

根据乳腺彩超分级标准的评估结果,医生可以进一步判断乳腺疾病的性质和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乳腺彩超分级标准也可以帮助医生进行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乳腺彩超分级标准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医生早期发现乳腺疾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乳腺彩超分级标准的应用,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认识,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保障女性乳腺健康。

乳腺超声分类标准

乳腺超声分类标准

乳腺超声分类标准乳腺超声分类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BI-RADS分类:这是一种乳腺超声诊断应用的分级标准,用来评价乳腺病变良性、恶性的程度。

BI-RADS分类一共分为7个等级,包括0-6级,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 0级:较为特殊,临床上认为本次检查结果无意义,需再次进行检查。

* 1级:指的是超声检查没有看到乳腺病变,检查结果为阴性。

* 2级:指的是虽然看到了乳腺有病灶,但是可以确定为良性病变。

* 3级:指良性病变可能性比较大,恶性风险较小(小于2%)。

* 4级:4级又分为4A、4B和4C三个级别,指的是怀疑这个结节可能恶变,4a的恶性几率大概在10%,4b的恶性几率大概在30%,4c的恶性几率大概在50%。

* 5级:指的是高度怀疑乳腺结节为恶性,也就是恶性的可能性可以达到90%,基本上可以确诊为乳腺癌,需要尽早进行治疗。

* 6级:如果超声检查结果提示乳腺病灶的等级为6级,基本可以确定是乳腺癌,而且应该不属于早期的乳腺癌,因为在超声下表现得比较典型,说明乳腺癌处于进展期,需配合医生及早治疗。

2. 常规分类:* 1类:也称为正常乳腺,就是正常女性乳腺,在乳腺内没有发现异常结构或异常肿块。

* 2类:是良性的乳腺结构或异常,常见于乳腺囊肿或乳腺钙化灶,乳腺的良性钙化和乳腺囊肿属于良性。

* 3类:认为高度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

恶性风险非常低,3类的恶性风险<2%,3类更倾向于良性。

* 4类:4类比较广泛,可能是恶性的乳腺结构异常或乳房肿块,4类又分4A、4B、4C,恶性的风险逐渐上升,总体恶性的风险在2%-90%。

* 5类:高度怀疑是恶性乳房结构或乳房肿块,这种情况高度怀疑乳腺癌,恶性风险在95%以上。

乳腺癌筛查项目技术方案

乳腺癌筛查项目技术方案

附件二乳腺癌筛查项目技术方案乳腺癌是妇女发生最多的癌瘤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发病率居妇女恶性肿瘤的前列,对广大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

乳腺癌的二级预防,近年已被公认是恶性肿瘤中最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群防措施,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多个西方国家早在1963年已开始乳腺癌普查研究,并从中受益。

我国乳腺癌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发病率相对较低,妇女乳腺的生理结构如大小、致密度等也与之不同,根据我国的现状,卫生部拟在全国30个省(区、市)53个县(区)开展妇女乳腺癌筛查工作。

上海市徐汇区和南汇区作为项目区,将各完成1万名适龄妇女的筛查工作。

本项目的筛查对象为35-69岁的当地妇女。

采用乳腺临床体检、乳腺钼靶X线摄片和乳腺超声检查相结合的筛查方案。

所有病变的诊断及转归的判定均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依据。

以早诊率、生存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为观察指标进行绩效评价,并进行独立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以便进一步完善筛查方案,试图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妇女生物学特性的乳腺癌筛查的模式,使乳腺癌病人得到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一、人群的选择(一)队列的建立本项目是以人群为基础的筛查工作,要求项目开展前就要明确筛查人群,建议从当地公安机关户籍部门获得目标人群总人口数和人口结构的详细信息,建立待筛查对象的详细人口档案(见附表1)。

(二)筛查人群的选择首先在指定的区内根据所需筛查的人口数(至少12500名适龄妇女)确定参加筛查的街道。

在街道内由居委会或村委会提供所辖区域人员名单,对所有符合标准的妇女全部进行普查。

若有不愿参加者,应记录其拒绝的原因,顺次继续抽取,直到满10000人为止。

如若所抽取的街道仍不能满足所要求的筛查人数,应再重新确定一个新的街道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1、入选条件筛查对象为35-69岁的当地妇女(入选条件:现住址居住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无乳腺恶性肿瘤史,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者)。

2、对研究对象进行编号的方法本项目的编号系统是按照研究对象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编号,该编号采用十位数字进行,前两位数字为筛查区号(即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号),上海为“09”;第三、四位数为筛查点号(即区编号),徐汇区为“01”,南汇区为“02”;第五、六位为街道居委会或村号,第七到第十位是个人号。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

《中国癌症杂志》2017年第27卷第9期 CHINA ONCOLOGY 2017 Vol.27 No.91 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⑴ 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作诊断。

⑵ 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其最终目的是要 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⑶ 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和群体筛查(mass screening)。

机会性筛查是妇女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乳腺筛查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群体筛查是社区或单位实体有组织地为适龄妇女提供乳腺检查。

1.2 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⑴ 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岁开始,但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

⑵ 群体筛查国内暂无推荐年龄,国际上推荐40~50岁开始,目前国内开展的群体筛查采用的年龄均属于研究或探索性质,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的不同年龄成本效益分析数据。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1.3.1 乳腺X线检查 ⑴ 乳腺X 线检查对降低40岁以上妇女乳腺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1 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2 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3 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4 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Ⅳ)5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6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7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8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9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10 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11 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12 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13 乳腺原位(内)癌治疗指南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15 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16 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附 录 [关键词] 乳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DOI: 10.19401/ki.1007-3639.2017.09.004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3639(2017)09-0695-66695696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癌死亡率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乳腺癌筛查究竟怎么做

乳腺癌筛查究竟怎么做

乳腺癌筛查究竟怎么做作者:吕霞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21年第02期乳腺癌筛查是指通过经济、有效的检查工作,对无症状患者开展乳腺癌筛查工作,以便能够尽快发现患者病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终能够有效降低我国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

本文主要内容科普有关乳腺筛查的相关知识,希望女性群体能对此引起重视,定期前往医院进行体检,保证自身生命健康。

一、乳腺癌筛查的类型有哪些?(一)机会性筛查女性自愿前往医疗机构接受乳腺癌筛查,通常建议四十岁以上的女性定期前往医院进行筛查,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建议将筛查年龄提前到20周岁。

(二)群体普查群体普查指代的是为单位或者社区等组织,为适龄女性提供乳腺癌筛查。

但是根据国内情况来看,目前有关乳腺癌的群体普查仍旧处于研究阶段,缺乏对女性群体年龄成本效益分析的信息。

根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数据信息来看,农村妇女接受免费乳腺癌检查的年龄应该为35~65岁,以超声筛查为主要手段。

二、乳腺癌筛查中的乳腺钼靶筛查与超声筛查哪个更好?乳腺癌作為我国女性群体中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一种恶性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命健康的关键。

因此定期前往医院体检,做好乳腺癌筛查工作十分重要,对于保障女性生命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合以往我国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大多数患者都是选择乳腺钼靶,这一检查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欧美地区的乳腺癌早发现率,但是对于亚洲国家而言,该手段并不是最佳手段。

对于我国女性群体而言,因为腺体多、脂肪少的缘故,乳腺癌类型大多都是致密性乳腺,而钼靶检查不适合该类型乳腺癌的筛查。

相比较而言,超声更适合我国女性,根据临床研究来看,钼靶检查对脂肪性乳腺的敏感度高达98%,但是对于致密性乳房的敏感度只有48%。

这一现象导致在临床筛查工作中,钼靶检查时难以对致密性乳腺穿透,导致病灶容易被掩藏,乳腺漏诊率较高。

对于超声筛查而言,效果明显优于钼靶筛查,成像清晰,更容易检测出患者乳腺健康状态。

B超还是钼靶,乳腺癌筛查怎么选

B超还是钼靶,乳腺癌筛查怎么选

防癌治癌近年来,全球乳腺癌的死亡率有下降趋势,这除了与乳腺癌综合治疗的疗效提高有关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普遍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

然而,在全球乳腺癌死亡率下降的大背景下,我国乳腺癌的死亡率没有明显下降,这可能与我国女性对乳腺癌的危险意识及筛查重要性的认知水平较低、乳腺癌筛查工作没有很好推广有关。

肿瘤筛查,是针对那些还没有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健康”人群进行的医学检查。

其目的是通过对人群的普遍检查,筛出那些尚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早早期”乳腺癌患者,以便达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进而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提高保乳率的目的。

有数据表明,若乳腺癌早期发现并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95%以上,Ⅱ~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能达到70%,而晚期患者只有30%~40%。

然而,我国女性的乳腺癌筛查意识不强,国家也未实施覆盖全人群的筛查,我国妇女早期乳腺癌(Ⅰ期)检出率约占20%~25%,大多数发现时已属中晚期;而欧美等国早期发现率达80%以上。

总的来说,乳腺癌的筛查属于二级预防,是乳腺癌最有效的预防策略,应该大力推广。

筛查1:乳腺自我检查即每个月进行一次乳腺自检。

虽然欧美及中国的指南都指出:乳腺自检并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检出率和降低死亡率,但却有助于增强女性的乳房健康意识,对于发现一些乳腺癌的信号有一定积极意义。

因此,推荐并鼓励女性以正确的方法每月进行一次乳腺自我检查。

筛查2:乳腺临床体检即到正规医院请专科医师体检。

单纯请专科医生触诊是否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和降低死亡率目前尚有争议,因为这与医师的诊断水平有关。

但医生一般会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建议做相应的辅助检查,这会很有帮助。

因此,建议您每年至少见一次乳腺专科医生。

筛查3:乳腺钼靶检查乳腺的一种X 线检查。

目前,大数据证实确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临床筛查手段,尤其对导管原位癌(乳腺癌的最早期)的检出有显著作用。

临床上90%的导管原位癌是通过乳腺钼靶发现的,欧美国家普遍采用这种筛查模式。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死亡率则逐渐下降。

这归功于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的普及,以及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

为了进一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应运而生。

本篇文章将详细解读这个指南,为广大女性朋友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旨在提高乳腺癌防治效果,通过推荐筛查方法和早期诊断策略,帮助女性及时发现并治疗乳腺癌。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权威的指导和建议。

乳腺癌筛查主要包括乳腺视诊、乳腺触诊、乳腺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法。

根据指南,女性朋友应从20岁开始定期接受乳腺检查,40岁以后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

同时,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

早期诊断乳腺癌,需要及时观察和发现乳腺癌的症状,包括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改变等。

每月一次的自我检查也是及早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手段。

当怀疑有乳腺癌可能时,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医疗机构检查,以便尽早确诊和治疗。

根据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乳腺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具体采用哪种治疗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由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推荐。

在选择治疗方式时,一定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各种治疗手段的优缺点,再做出决策。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为广大女性朋友提供了权威、实用的参考。

通过遵循这个指南,女性朋友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及早发现乳腺癌,提高治疗效果。

在进行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和早期诊断策略,并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以便获得最佳治疗方式。

要重视乳房自我检查,及时观察和发现乳腺癌的症状,以便尽早接受专业治疗。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对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广大女性朋友应积极并遵循本指南,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女性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乳腺良恶性病变(第一部分常见良性病变1)

乳腺良恶性病变(第一部分常见良性病变1)
乳腺良恶性病变B超鉴别
常见良性病变 (第一部分)
常见良性病变(一) 乳腺炎
临床表现 • 本病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以初产妇为多。产后 3~4周,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而引起急 性乳腺炎。开始时,病人有高烧、寒战、乳房红 肿及疼痛。炎症多位于乳腺的外下象限,形成硬 结,有压痛。继而在短期内软化形成脓肿,患侧 腋窝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如治疗不 当或反复感染,可形成慢性化脓性乳腺炎,炎症 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增厚,形成肿块。
常见良性病变(二) 乳房囊性增生病
鉴别诊断 • 1.本病如为单侧性,应与乳腺癌相鉴别。前者呈 弥漫性增大,病程长,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后 者肿物多局限,界限不清,有浸润,病程短,发 展快。超声显示:局限性低回声肿物,边界不整, 后方有衰减;彩超显示动静脉瘘及新生血管,两 者易于鉴别。 • 2.本病与乳腺囊肿相鉴别。后者为哺乳期,导管 阻塞,乳汁淤积所致,超声显示为单纯性囊肿声 像表现,一般无临床症状,与月经周期无关。
常见良性病变(五) 乳腺纤维腺瘤
声像图 • 1. 二维图像表现:典型纤维腺瘤具有以下特征 :
①多为低回声 , 病灶内回声均匀; ②形态规整,多为椭圆形,长轴与乳腺腺体平面方向平行, 纵横比值(即前后径/横径)小于1; ③①边界清晰,多有完整苞膜; ④部分包膜回声较强时,可有典型的侧方声影 ( 图7A, 图 7B); ⑤病灶后方的腺体多数回声,少数回声增强; ⑥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没有粘连; ⑦探头加压时,可有一定程度的压缩(前后径减小); ⑧病灶内一般无钙化。
常见良性病变(二) 乳房囊性增生病
• 声像图 • 1.两侧乳房增大,但边界光滑、完整。 • 2.内部质地及结构稍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呈粗 大光点及光斑。 • 3. 3.如有囊性扩张,乳房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 区,其后壁回声稍强,有时可见蝌蚪尾征 ( 图 1~ 图3) 。 • 4.有的呈现致密增强回声,腺体增大增厚 , 并无 囊性扩张现象 , 临床称乳腺腺病。

乳腺癌超声诊断标准

乳腺癌超声诊断标准

乳腺癌超声诊断标准
一、形态学标准
1. 肿块边界:乳腺癌肿块的边界一般不清晰,边缘不光滑,呈“蟹足状”或“毛刺状”。

2. 内部回声:乳腺癌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可伴有点状、斑片状、条索状或囊状无回声区。

3. 纵横比值:乳腺癌肿块的纵横比值一般大于1。

4. 钙化灶:乳腺癌可出现微小钙化灶,表现为针尖样、簇状分布的强回声光点。

二、血流动力学标准
1. 血流信号:乳腺癌可表现为丰富的血流信号,呈“火海征”。

2. 血流速度:乳腺癌的血流速度一般较快,可伴有湍急的血流频谱。

3. 阻力指数:乳腺癌的阻力指数多大于0.70。

三、超声弹性成像标准
1. 硬度分级:乳腺癌组织的硬度一般较高,可表现为5级硬度。

2. 弹性图表现:乳腺癌组织的弹性图可表现为蓝色为主,也可呈“网格状”。

四、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标准
1. 彩色血流分布:乳腺癌肿块的彩色血流分布多不均匀,可呈“斑驳状”。

2. 血流形态:乳腺癌肿块的血流形态多不规则,可见较多分支状血流。

五、超声造影标准
1. 增强模式:乳腺癌肿块的造影增强模式多不均匀,可呈“快进快出”型。

2. 灌注强度:乳腺癌肿块的灌注强度一般较强,表现为高增强。

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标准
1. 穿刺技术:在超声引导下,采用细针穿刺活检技术,获取肿块组织样本。

2. 病理诊断:经过病理检查,如发现癌细胞,则可确诊为乳腺癌。

乳腺癌诊断与筛查流程

乳腺癌诊断与筛查流程

乳腺癌诊断与筛查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乳腺癌诊断与筛查流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李杰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这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除了提高治疗手段和治疗方法以外,筛查也是提高整个乳腺癌生存率的手段之一,通过筛查可以明显的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一、乳腺癌防控现状世界卫生组织提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对乳腺癌积极开展筛查工作。

乳腺癌是少数几个能够借助筛查而降低死亡率的恶性肿瘤,通过筛查我们可以发现早期的乳腺癌患者。

一旦发现早期乳腺癌患者,大多数病例可以缩小手术范围、甚至可以进行保乳的手术;早期病例,可以免于放疗、化疗等对身体损伤较大的治疗手段,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了医疗支出,节省了卫生资源。

乳腺癌筛查在西方国家早已广泛开展,近些年西方国家乳腺癌死亡率的下降也主要归功于有效的筛查。

7项随机实验,参加人数超过50 万,结果显示在 50岁以上的女性,乳腺癌死亡率下降20%-30%。

二﹑乳腺辅助检查方法的现状及优缺点目前常用的乳腺检查手段主要有 X 线检查、超声检查、核磁成像以及乳管内窥镜检查和病理学的检查。

(一)乳腺 X 线检查: X 线检查是乳腺基本的辅助检查,依据病变与正常乳腺组织间的密度差, X 线摄影下乳腺癌的表现为肿块结节影和钙化灶。

乳腺 X 线检查中细沙样、蠕虫形、成簇形的钙化影是早期乳腺癌特征性的表现,有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

新一代数字式乳腺钼靶 X 线摄影检查使图像更清晰,结果可信度更高,可以发现≤ 1.0cm 的乳腺癌微小病灶和部分隐匿性病灶,敏感度 85~90% ,而且降低了放射剂量。

( ppt8 )图片显示的是乳腺钼靶片,右侧大圈可以看到典型的簇状钙化灶,在左侧可以看到局限性致密性的侵润肿块。

1 .钼靶 X 线摄影的优点:操作简单、方便、灵敏度高,是诊断乳腺癌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乳腺癌的检查诊断

乳腺癌的检查诊断

乳腺癌的检查诊断作者:冯雪花来源:《家庭医学》2024年第10期乳腺癌通常以早期症状不明显为特征,导致该疾病被发现时较晚。

如果尽早查出乳腺癌,就能尽早防治,降低治疗难度。

今天我们就说一说乳腺癌检查与诊断方法。

大部分早期乳腺癌的症状不明显,多以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异常、乳头或者乳晕异常等局部症状为主,常因为临床表现不明显而容易被忽略。

乳腺肿块患者常无意中发现肿块,而乳腺癌的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乳房自检是乳腺肿块发现的重要方法。

以手指之指腹轻压乳房,感觉是否有硬块,硬块比正常乳腺纤维组织硬且有边界,而正常乳腺组织较柔韧。

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逐渐向外(约三四圈),至全部乳房检查完为止。

除了乳房,亦需检查腋下有无淋巴肿大。

最后再以大拇指和食指压拧乳头,注意有无异常分泌物。

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

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

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很有可能就是乳腺癌。

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乳房悬韧带(Cooper's韧带)后与皮肤粘连,出现“酒窝征”。

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

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形成“皮肤卫星结节”。

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

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

乳头湿疹样癌即乳头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甚至乳头回缩。

腋窝淋巴结肿大隐匿性乳腺癌体检摸不到肿块,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乳腺癌筛查》PPT课件

《乳腺癌筛查》PPT课件

3
伦理与法律问题
在推广新技术时,需要关注隐私保护、数据安全 等伦理和法律问题,确保技术的合规性和可持续 性发展。
06 总结与建议
提高公众对乳腺癌认识及重视程度
加强乳腺癌知识普及 通过媒体、社区活动、宣传册等多种途径,向公众普及乳 腺癌的基本知识、危险因素、早期症状等,提高公众对乳 腺癌的认识。
强调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向公众强调乳腺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以及早期发现、早 期治疗对预后的积极影响,提高公众对筛查的重视程度。
02 03
高风险人群
包括有乳腺癌家族史、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曾患乳腺良性 疾病等人群。对于这类人群,筛查起始年龄可提前,筛查频 率可增加,同时可结合乳腺超声、乳腺MRI等多种检查手段 进行综合评估。
特殊人群
如孕妇、哺乳期妇女等,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乳腺癌筛查。 对于年轻女性,虽然乳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不良生活习 惯、环境污染等因素都可能对身体造成潜在伤害,因此也应 保持警惕,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和接受医生检查。
鼓励自我检查 教育女性掌握自我检查的方法,鼓励她们定期进行乳房自 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乳腺癌筛查能力建设
01
提升基层医生乳腺癌诊疗能力
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生对乳腺癌的诊疗能力,确保他们
能够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02
完善筛查设备和技术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乳腺癌筛查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筛查设
挑战与前景
需要解决数据标注、算法泛化等挑战,未来有 望实现乳腺癌的自动化、智能化筛查。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1 2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 未来有望实现更加精准、个性化的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筛查课件

乳腺癌筛查课件
• 目前,乳腺癌的致病因素尚不清楚,遗传、环境因素的改变,比如环 境污染、食物的污染等都可能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但目前并没有 发现任何一个直接影响其发病的因素,它不像宫颈癌,有明确的致病 病毒——人乳头瘤病毒(HPV),可以作为癌症筛查的明确检测指标。
• 乳腺癌发病一般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45~55岁,第二个高峰就
作为乳腺筛查的联合检查措施,以避免乳腺X线筛查的遗漏
• 鉴于中国人乳腺癌发病高峰较靠前,绝经前患者比例高,乳腺相对致
密,超声可作为乳腺筛查的重要手段
一般人群乳腺癌筛查
20-39岁 40-49岁 50-69岁
不推荐对非高危人群进行乳腺筛查
① 适合机会性筛查 ② 每年一次乳腺X线检查 ③ 推荐于临床体检联合 ④ 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乳腺的发育
• 胚胎及胎儿期 : 胚胎第六周在胚胎腹侧形成“乳线”继续发育乳线上 出现“乳腺始基”,胚胎第九周“乳腺始基”逐渐退化仅胸前一对乳房 继续发育,形成“实心乳腺芽”最后形成“乳头芽”,“乳头凹”。至胎儿 第三个月时乳头芽基部上皮细胞向下生长,形成乳腺芽并延伸成为输 入管原基,乳头凹的上皮逐渐形成乳洞,乳腺芽向下生长形成乳腺管, 开口于乳洞处。胎儿六个月时输乳管原基进一步增值、分支形成15-
乳腺组织结构示意图
乳腺的生理调节
乳腺作为女性生殖系统的一部分,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以卵 巢和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影响最大,也受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内分泌 激素的调节。多种激素的相互作用使乳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这些 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孕激素、糖皮质激素等,还包括崔产素、催乳素、 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激素、胰岛素等
处理,多在1-2年后退化消失。
乳腺的发育
性成熟期:随着内分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乳腺的形态和组织学结构 也随之发生周期性改变。

乳腺癌最怕的三个“改变”

乳腺癌最怕的三个“改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乳腺癌最怕的三个“改变”
导语:临床中,有部分女性年纪很轻却患上了乳腺癌,更有甚者已到了中晚期,这都源于平日对自己的乳房健康“不管不问”;而一些女性则是过分敏感,
临床中,有部分女性年纪很轻却患上了乳腺癌,更有甚者已到了中晚期,这都源于平日对自己的乳房健康“不管不问”;而一些女性则是过分敏感,深怕乳腺小叶增生会癌变。

其实,对于乳腺癌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不应轻视乳腺癌的早期筛查,也不必谈之色变,过分敏感。

乳腺小叶增生莫敏感
大约10%的女性都会有乳腺小叶增生的经历,而疑问最多的就是“ 乳腺小叶增生是否会变成乳腺癌?”
医学上来说,乳腺小叶增生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乳腺的一种生理性变化。

在绝经期之前,乳腺受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调控,会有周期性的胀痛。

雌激素会使乳腺的腺体、腺管增生,而孕激素会促使它退出、复旧,所以乳腺每个月受雌激素、孕激素调控会有增生和复旧的过程。

然而,内分泌还会受身体的其他状况,如疲劳、心理状态、工作劳累等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使机体的内分泌环境发生变化。

所以,可能上个周期复旧还没有完全过去,下个周期的增生就已经到来了。

同时,也有一些其他的刺激因素可使乳腺细胞不定期、不规则地增生。

不少乳腺小叶增生患者都会过度恐慌,担惊受怕。

事实上,乳腺小叶增生是不需要治疗的,其癌变率也很小。

如果在月经来潮前后乳房有胀痛或有块样感觉,应到医院检查以确诊。

而35岁以上伴有乳腺小叶增生的患者应定期每年到医院做钼靶检查,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晚婚晚育女性莫轻视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门诊部健康体检套餐设计考核试卷

门诊部健康体检套餐设计考核试卷
15. AB
16. AB
17. ABC
18. ABCD
19. ABC
20. .血脂检查、血压检查
4.宫颈涂片
5.肝功能检查、肝脏B超
6.骨密度检查
7.甲状腺B超
8.听力测试
9.肺功能测试
10.总胆固醇检查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2.通常在健康体检中,通过_______来检测肾脏早期损害。()
3.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常规项目包括_______和_______。()
4.女性健康体检中,用于筛查宫颈癌的检查方法是_______。()
5.门诊部健康体检中,用于评估肝功能的血液检查项目主要有_______和_______。()
6.下列哪项检查可以评估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风险?_______。()
B.肾功能检查
C.头部CT扫描
D.尿常规检查
2.下列哪种疾病在健康体检中通常通过胸部X线检查筛查?()
A.高血压
B.糖尿病
C.肺炎
D.心脏病
3.健康体检套餐中,以下哪个项目用于评估肝脏功能?()
A.血脂检查
B.肝功能检查
C.尿酸检查
D.胃肠道B超
4.以下哪个年龄段的人群不建议进行常规癌症筛查?()
A. 40-50岁
A.血脂检查
B.血糖检查
C.高血压检查
D.心电图
14.在健康体检中,以下哪些项目有助于发现早期呼吸道疾病?()
A.肺功能测试
B.呼气试验
C.胸部X线检查
D.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5.以下哪些检查项目适用于评估听力损失?()
A.听力测试
B.耳镜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部位对比) • 如果病灶靠近乳头,则使用“乳头蓝
色”规则
– 综合结果,并判断是更可能为良性、 恶性或介于二者之间/无法判断
功能成像
定量地诊断乳腺癌
乳腺计算机辅助 诊断、分级系统 (B-CAD )
•规范报告 诊断BIRADS标准化 •减少差异 保证诊断高一致性 •增强信心 提高诊断精确程度
What is CAD?
应该正确认识
正常和病理组织典型回声的幅度和衰减水平
组织
纤维 实质 脂肪 液体 良性 恶性
回声幅度
高 中等偏高
低 零 中等可变 低可变
衰减水平
高 一般
低 无 可变 高可变
腺体内脂肪
纤维瘤
纤维乳瘤腺癌
应该正确认识病变的原发性特征和继发性特征
原发性特征
病变的存在 邻近结构表现 内部回声 边界 透声良好 边缘声影 形态
超声在乳腺癌普查中的 应用及相关质量控制
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 李俊来
一、彩超的发展及物理基础
起始阶段 1983年11月
完善和提高阶段
1984-1989年 模数混合到全数字 化处理的发展阶段
1990-1995年
全数字化多功 能信息化阶段
1995年以后
医用超声频率及其应用范围
2~5MHz:心脏、腹部等
• 超声与X线获取图像时 对乳腺进行不同的施压动作
卧位时可能会导致皮肤深部 、和乳头的距离或两个病变 之间距离方面的位置改变, 但不会导致象限的位置改变
X线检查时,乳腺从胸壁往外 拉出,可能会导致象限的位置 改变
在应用中,超声的实时动态和无辐射性,更易对病灶进行准确定位
• 乳腺超声检查是用高频探头,不管探头 有多大,其视野是有限的,很难把感兴 趣区与对侧乳房进行完全对比,而X线检 查在这方面是有利的
5~10MHz:乳腺、甲状腺 、外周血管及眼科超声等
10~30MHz:皮肤、血管 内、内镜超声等
40~100MHz:声学显微镜
二、乳腺超声与X线检查的关系
• 超声是根据乳腺组织成 分声学特性的不同而产 生的反射和散射图像, 在高频超声的检查中得 到层次丰富的解剖和病 理细节;
• X线检查是根据放射性 的对比显示密度改变或 者回缩
导丝留置病灶
超声引导下囊肿抽液硬化治疗
• 对>1.5厘米 单纯性囊肿可采用此方法
• 有明显症状
超声引导下乳腺囊肿抽液治疗
超声引导下良性病灶微创旋切治疗
对<2.5厘米的良性病灶可采用此法
Dynamic Optical Imaging of Breast Cancer动态乳癌光学成像
CCD Camera CCD 摄像机 Soft Breast Holder 乳房软支架 LED Illuminators LED 照明装置
The ComfortScan® System
Operator Display 操作显示器
Mobile, Compact 小型可移动式
Proprietary Software & Hardware
自主知识产权的 软件和硬件
ComfortView 图像诊断阅读指南
• 如果没有蓝色区
– 调节对比度(不要为了寻找蓝色而 调节颜色过深 )
• 超声波在乳腺组织中传播的物理原理 • 乳腺的解剖和病理知识 • 乳腺的生理和临床表现知识 • 乳腺的物理体检 • 乳腺完善的超声扫查
(二)超声征象的合理解释
超声必须分析图像是正常的组织分 布还是异常病变的结构性改变
脂肪、实质和支持性结构是复杂的,因 人而异,甚至是同年龄组中也是如此。 在超声图像上区分正常脂肪和实质很重要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 病理组织学检查是乳腺癌确诊的金标准 也是早期诊断中的关键
• 适应症 超声不能除外恶性 微创或无创治疗前 新辅助化疗前
右乳包块:大小约9.0x5.3cm
超声引导下小病灶定位切除
临床触摸不清 超声显示清楚
需手术治疗时 可采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 指导切除
导丝进入瘤体后退针鞘动态图
数据采集
三维重建
图像分割与处理
显示三维图像
直观显示组织的立体形态和结构
显示该组织的任何剖面(A、B、C平面)
易辨认异常结构
超声引导下穿刺时易精确定位
A、B、C平面
• A平面-矢状面 • B平面-横状面 • C平面-冠状面
刀口下积液三维图像
3D Rtation Cine(静态三维旋转电影回放)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描述术语应简单、易懂、规范
应该制定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标准
以下标准可供参考
良性肿块诊断标准
①形态圆形或椭圆形 ②边界 清楚 ③回声均匀 ④内有粗大 钙化 ⑤后方回声增强或无变 化 ⑥内部无血流或少见血流
恶性肿块诊断标准
①边界不规则②有锯齿或蟹足 样改变 ③回声不均匀 ④内有 微粒样钙化 ⑤后方回声减低 ⑥向周围组织或皮肤浸润 ⑦内 部血流丰富
继发性特征
皮肤轮廓 皮肤增厚 COOP’S韧带 浅筋膜的改变 皮下脂肪的改变 腺体组织的改变 乳房后筋膜的改变
应该正确认识囊性、实性病灶,现代超声 已能区别2-3mm的囊肿和大于5mm的实性结节
(三)规范化乳腺超声报告
我们应该把超声报告描述和诊断结论标
准化,但至今仍未统一,因此我们建议:
将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超声诊断 统一于BI-RADS-US分类中
3、扫查全面,不易漏诊;
4、适合与CAD配合使用;
5、减少主观性,便于普及,适于筛查;
扫查
识图
分析
报告
• 超声可通过多普勒超声提示血管信息 • X线钼靶检查不提供此信息
• 对于激素替代治疗或术后乳房,用超声检 查是方便的
• 对于乳头溢液的患者,用超声进行放射状 扫查容易发现扩张的导管和其内的结构
• 穿刺活检、术前导丝定位在超声引导下 易于操作;但对于含微钙化但超声不显 示的病灶应在X线下进行引导穿刺
根据不同组织的弹性系数不同 用自相关法进行综合分析 以灰阶或彩色编码成像
乳腺病弹性图病灶 完全为绿色覆盖(Ⅰ级)
纤维腺瘤 弹性图显示病灶内 蓝绿相间 ,以绿色为主(Ⅱ级)
导管内原位癌 弹性图显示病灶内蓝绿 相间(以蓝色为主), 周边呈绿色(Ⅲ级)
浸润性导管癌 弹性图显示病灶 完全为蓝色覆盖(Ⅳ级)
– 打开动态图像设置 – 如果仍没有蓝色,则判读为良性
• 如果看到蓝色
– 考虑邻近规则
• 如果它不是很接近可疑区,则判读为 良性
• 如果它非常接近可疑区,则继续分析
– 放置参考区和病灶ROI,并根据需 要调节
– 评估病灶特征
• 位置(邻近) • 空间(空间特征) • 时间(时间特征) • 背景(将病灶曲线与参考曲线和乳腺
通过时间---强度曲线 观察肿瘤的灌注特点
便于区分手术疤痕 还是复发病灶
用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 可能对病灶的鉴别诊断提供
新的信息
化疗前
化疗后
曲线分析
10.02,2.55
10秒时开始增强,18秒时增强达高峰,峰值17.26 肿块增强程度明显高于周围腺体
乳腺三维成像
• 利用电子计算机将一系列按一定规律采 集的二维图像信息进行
What is CAD?
B-CAD 报告
SONOCINE标准化 半自动乳房筛查超声系统
扫 描 过 程
扫描软件
扫 描 过 程
读图软件
SONOCINE联合B-CAD 自动化辅助诊断乳腺病变流程
仪器优点:
1、超声检查和诊断过程分开,使医师从检 查操作中解放出来,专心从事诊断工作; 2、完整存储图像,便于复诊,便于对照;
• 超声对于腋窝、锁骨上区和乳内淋巴链 易于显示,但X线检查不易探及
• 病灶的大小、形状和边界在超声和X线图 上都可显示,但超声可以通过旋转探头 进行三维评估,测量大小时与外科标本 更为接近
• 超声图像的显示依据于一定量的声学界 面,对于病灶的微钙化不易检出,但这 正是X线检查的优势;X线发现微钙化, 但未明确结节时,超声可根据微钙化的 位置发现病伤和急性炎 症时,超声检查是首选
致密型乳腺 导管扩张伴炎性改变
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有良好互补性
三、乳腺超声的质量控制
乳腺超声检查的结果,需要二个方面 来保障,一是确保所使用的设备能够达到 其本来的性能;二是对超声图像的判读能 够达到统一
(一)超声组培训计划
符合良性或恶性3条或3条以上标准时,则归入相应类别
(四)超声设备性能的衡量
设备性能要始终确保高质量成像是首要要求
仪器能够保证质量有如下参数
测量精度、系统灵敏度、动态范围、几何扭曲度和 硬拷贝功能等
可以采用小器官仿体模型来监测
这些设备参数应该定期监测
四、乳腺检查新技术
乳腺超声造影
通过血管内注入声学造影剂 提高肿瘤血管的显示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