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2015 版)

合集下载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妇女恶性肿瘤,也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变化,乳腺癌的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因此,为了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于2019年发布了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一、乳腺癌的诊断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根据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指南明确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诊断要点: 1. 个人病史和家族史的评估:了解患者的个人病史和家族史,对于发现高风险人群和早期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2. 体检:提倡每年进行一次乳腺体检,包括乳房触诊和乳房超声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进行更频繁的乳腺影像学检查。

3. 乳腺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是乳腺癌的常用初筛工具,乳腺磁共振成像(MRI)适用于高风险人群和特定人群。

对于可疑病变,可进行乳腺钼靶、乳腺磁共振或者乳房穿刺活检确诊。

4.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指南明确了乳腺癌病理诊断的准则和方法,包括乳腺穿刺细胞学、乳腺针吸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

二、乳腺癌的治疗乳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和分子分型,指南明确了治疗的策略和原则。

1. 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包括乳腺癌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同时,对于有可疑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2. 放疗治疗:乳腺癌的放疗包括术后放疗和保乳放疗。

指南明确了放疗的适应症和治疗剂量等。

3. 内分泌治疗:根据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状态,指南给出了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应用原则。

4. 化疗治疗:乳腺癌的化疗主要针对高危人群和晚期乳腺癌患者。

指南详细列出了化疗药物的使用和方案。

5. 靶向治疗:对于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指南明确了靶向治疗的选择和应用原则。

三、乳腺癌的康复和随访乳腺癌治疗后的康复和随访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引言乳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引起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抗癌协会于2015年发布了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旨在指导临床医生在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规范化操作,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诊断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指南明确了乳腺癌诊断的各个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

1. 临床表现:指南要求医生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特别是有无乳腺癌家族史或其他乳腺癌高危因素。

同时,对乳房肿块、溢血、痛感等症状进行全面评估,并进行体格检查和淋巴结触诊。

2. 影像学检查:乳腺癌的诊断离不开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摄影、乳腺超声和乳腺磁共振成像)和活检技术的应用。

指南对这些检查方法的适应症、操作要求和评价指标都给出了详细的说明。

3. 病理学诊断:乳腺癌的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包括细针穿刺或切片检查等。

指南提出了每种检查方法的适应症、使用技巧和判别标准,以确保准确的诊断结果。

二、治疗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和患者的特点,指南提出了乳腺癌的综合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放疗、药物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1. 手术治疗:手术是早期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式,根据肿瘤的大小、转移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指南详细介绍了乳腺癌手术的手术切口、范围和对淋巴结的处理等,并提出了术后的康复护理建议。

2. 放疗治疗:放疗被认为能够减少乳腺癌的局部复发率和死亡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指南明确了放疗的适应症、剂量和频次等,同时也提出了放疗期间和后期的护理建议。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指南详细介绍了各种药物的使用指南、剂量调整、联合用药等,并对不同亚型乳腺癌的药物治疗进行了分类说明。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新一代的抗癌治疗方法,能够更精准地攻击乳腺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中文版NCCN指南(2015_v 2版)

中文版NCCN指南(2015_v 2版)

T4: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或皮肤(溃疡或 皮肤结节) N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为固定或相互融 合;或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临床 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 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病灶>2.0 mm pN2b: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 转移 任何T N3: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 或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腋窝淋巴结转移; 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 转移 N3a: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N3b:同侧内乳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转移 N3c: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pN3:≥10个腋窝淋巴结转移
原发肿瘤≤0.5 cm或 原发肿瘤微浸润 pT1, pT2,或 pT3; pN0或pN1mi(腋窝 淋巴结转移灶≤2 mm)
pN0 PN1mi
组织学类型: 导管癌 小叶癌 混合型癌 化生性癌
BINV-5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浸润性乳腺癌
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的全身辅助治疗
原发肿瘤≤0.5 cm 或原发肿瘤微浸润 pT1, pT2,或 pT3; pN0 或 pN1mi(腋窝 淋巴结转移灶≤2 mm) 组织学类 型: 导管癌 小叶癌 混合型癌 化生性癌 pN0 PN1mi 考虑辅助内分泌治疗(2B类) 辅助内分泌治疗(2B类) ±辅助化疗(2B类)
• • •
专家普遍认为,大于10 mm的切缘属阴性(但此切缘宽度也许过大,而且可能影响美观) 小于1 mm的切缘被认为不足够 对于范围在1~10 mm之间的切缘,一般切缘越宽,局部复发率越低。但是对于位于乳腺纤维-腺分界部 位(如靠近胸壁或皮肤)的肿瘤,手术边缘不足1mm并不一定要进行再次手术,但可以对肿块切除部 DCIS-1 位进行较大剂量推量照射(2B类)。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钼靶收费价目表

钼靶收费价目表

钼靶检查所需要的费用在100-150元左右,要依据患者所就诊医院的级别不同,而有所差别。

比如,如果患者就诊的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行钼靶检查,所需要的花费在100块钱左右。

但是,如果患者就诊的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做钼靶检查,所需要的费用在150块钱左右。

这是因为医院的级别越高,做钼靶检查所需要的费用也就越高。

钼钯片主要适用于女性乳腺癌的常规筛查,有临床症状女性的影像学检查以及有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定期随访。

钼钯检查作为一种筛检手段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由于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平均年龄较轻,因此一般推荐从35岁左右就开始行钼靶检查。

每一年到一年半检查一次。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推荐对40~49岁的妇女每年1次钼钯检查;对50~69岁的妇女,每1~2年进行1次钼钯检查,对70岁及以上妇女,每2年进行1次钼钯检查。

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

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

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使得乳腺癌的诊治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乳腺癌的诊治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应运而生。

本指南旨在规范乳腺癌的诊治流程,提高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指南内容1、早期筛查:本指南强调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包括乳腺B超、X线摄影等。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长期雌激素治疗等,应提前开始筛查。

2、诊断:指南详细描述了乳腺癌的诊断流程,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面。

同时,强调了医生应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漏诊和误诊。

3、治疗:本指南提供了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指南强调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随访:指南规定了乳腺癌患者的随访计划,包括定期检查项目、检查间隔时间等。

随访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指南的意义本指南的制定和实施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避免漏诊和误诊;2、为医生提供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3、降低乳腺癌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医疗效率。

四、结论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是中国医学界在乳腺癌诊治方面的权威指南,对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的推广和应用将有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我们也呼吁广大女性朋友积极参与到乳腺癌的筛查中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使得乳腺癌的诊治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乳腺癌的诊治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应运而生。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

为了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于2017年发布了《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

乳腺癌的诊断一直以来都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挑战。

指南中指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

因此,常规的乳腺癌筛查试验相当重要。

根据指南的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都应该接受乳腺X线摄影检查,以及每两年进行乳腺超声检查。

对于高风险群体,如家族中有乳腺癌史的人群或携带乳腺癌相关基因突变的人群,应更频繁地进行检查。

指南还规范了乳腺癌的分期与分级。

早期的乳腺癌,指南强调了乳腺癌的局部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和乳房保留治疗。

根据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和靶向治疗的药物敏感性,指南为每种疾病分期提供了明确的治疗建议。

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指南介绍了常规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的方法。

此外,对于转移到骨骼的乳腺癌,指南中强调了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以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除了诊断和治疗方法,指南还特别提到了乳腺癌的康复管理。

康复管理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指南中明确了康复管理的重要性,包括术后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等。

此外,指南还特别提到了乳腺癌的预防与早期干预。

预防乳腺癌的关键在于提高人们对乳腺癌风险因素的认知,并积极采取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戒烟、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

对于高风险群体,指南还推荐进行药物预防。

总之,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而规范的指导。

其中包括诊断,分期和治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这对于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减少乳腺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和实践的积累,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标准和方法综上所述,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而规范的指导。

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2015版

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2015版

乳腺癌全身治疗
乳腺癌全身治疗
• HER-2 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 • (1)可以用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联合环
磷酰胺,每 21 天 1 次,共 4 个周期,序贯每 周 1 次紫杉醇 12 次或多西他赛 4 个周期,紫 杉类药物同时应用曲妥珠单抗周疗剂量为 2 mg/kg(首次剂量为 4 mg/kg),或 3 周 1 次剂 量为 6 mg/kg(首次剂量为 8 mg/kg),共 1 年。 或者采用剂量密集方案每 2 周 1 次的化疗方案: 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 4 个周 期序贯紫杉醇 4 个周期,紫杉醇同时应用曲妥 珠单抗,靶向治疗持续 1 年(剂量如上)。
• (1)原发肿瘤最大直径大于等于 5 cm,或肿瘤侵 及乳腺皮肤、胸壁。
• (2)腋窝淋巴结转移大于等于 4 枚。 • (3)淋巴结转移 1~3 枚的 T1/T2,目前的资料也
支持术后放疗的价值。其中包含至少下列一项因素 的患者可能复发风险更高,术后放疗更有意义:年 龄小于等于 40 岁,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小于 10 枚 时转移比例大于 20%,激素受体阴性,HER-2/neu 过表达等。
乳腺原位癌治疗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疗
• 在晚期乳腺癌中,骨转移的发生率为 65%~75%,而首发症状为骨转移者占 27%~50%。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 (SREs)及生活质量降低是乳腺癌骨转移常 见的并发症。
• 骨放射性核素扫描(ECT)可以作为初筛检 查,X 线、CT、MRI 可以明确有无骨转移, PET/CT 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乳腺癌全身治疗
• HER-2 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 • 2)不适合蒽环药物的患者可以用 TCH:多西
他赛 75 mg/m2,卡铂 AUC6 ,每 21 天为 1 个 周期,共 6 个周期,同时曲妥珠单抗周疗, 化 疗结束后曲妥珠单抗 6 mg/kg,3 周 1 次,至 1 年。 • 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的疾病进展治疗策略:拉帕 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曲妥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 曲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替尼;继续使用曲妥珠单 抗,更换其他化疗药物。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1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1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1版)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在2011年发布了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这些指南依托于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成果,旨在帮助医生们更好地把握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提高病患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诊断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指南强调通过健康教育普及,提高女性对乳腺癌的认知,并提倡定期自检和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肿块、触痛、皮肤改变、乳头溢液等。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评估。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家族史阳性或有遗传突变,建议进行定期的乳腺磁共振扫描和BRCA1/2基因检测。

二、分期与分型乳腺癌的分期可根据国际乳腺癌分期系统(TNM分类法)进行,包括原发肿瘤(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三个方面的评估。

乳腺癌的分型一般按照WHO模式进行,包括非浸润性和浸润性乳腺癌两大类。

这些评估将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

三、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早期乳腺癌可选择全乳切除术或乳腺癌保乳手术,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指南还对辅助乳腺保乳术、血管神经结合技术等进行了介绍,以提高保乳手术的成功率。

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手术主要以姑息手术为主,旨在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四、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和化疗。

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主要采用电视中的CAF方案,即环磷酰胺、阿霉素和5-氟尿嘧啶。

放疗可用于乳腺癌的术前和术后治疗。

放疗不仅可以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还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对于转移性乳腺癌,还可以采用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

五、康复与随访乳腺癌治疗结束后,康复与随访显得尤为重要。

指南提出多个方面的建议:1)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锻炼和心理疗法等,以减少癌症风险和提高生活质量;2)关注问题,详细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3)进行相关检查,包括乳房B超、磁共振等;4)指导患者进行乳房自检,提醒其观察自身身体状况;5)加强病友会建设,提供互助支持。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一 乳腺癌筛查指南二 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三 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四 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五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六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七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八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九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射治疗临床指南十 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十一 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十二 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十三 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十四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十五 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十六 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附 录《中国癌症杂志》2015年第25卷第9期 CHINA ONCOLOGY 2015 Vol.25 No.9一 乳腺癌筛查指南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以及分类 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作诊断。

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

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⑶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o p p o r t u n i s t i c screening)和群体筛查(mass screening)。

机会性筛查是妇女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乳腺筛查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群体筛查是社区或单位实体有组织地为适龄妇女提供乳腺检查。

2 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⑴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岁开始,但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参见附录I)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20岁。

⑵群体筛查国内暂无推荐年龄,国际上推荐40~50岁开始,目前国内开展的群体筛查采用的年龄均属于研究或探索性质,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的不同年龄成本效益分析数据。

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3.1 乳腺X线检查 ⑴乳腺X 线检查对降低40岁以上妇女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 认可。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2024版PPT课件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2024版PPT课件
选择治疗手段
根据治疗目标和患者病情,选择 适合的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 、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
04
手术技巧与术后康复管理
各类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分析
适应症
包括早期乳腺癌、局部晚期乳腺癌、炎性乳腺癌等各 类乳腺癌的手术治疗适应症,以及患者身体状况和手 术耐受性的评估。
禁忌症
详细列出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的情况,如远处转移、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以确保手术安 全。
05
放射治疗和化疗方案优化
放射治疗原理及设备介绍
放射治疗原理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放射线,如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等,通过直接损伤DNA 或间接产生自由基等方式杀灭癌细胞。
设备介绍
现代放射治疗设备包括直线加速器、钴-60治疗机、后装治疗机、伽马刀、质子 重离子治疗系统等,这些设备能够精确控制放射线的剂量和分布,提高治疗效 果并减少副作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用机制
通过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激 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伤肿瘤细胞。
应用前景
在乳腺癌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未来有望成为乳腺癌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试验结果解源自和实际应用价值临床试验结果解读
多项临床试验证实,靶向治疗和免疫 治疗在乳腺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 获益,且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 有所延长。
联合放化疗时机把握和效果评估
联合放化疗通常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 情、身体状况和治疗目标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放化疗时机和顺序。
时机把握
效果评估
通过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手段,定期评估联合放化疗的效果。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症 状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
访
指南强调了患者管理与随访的重 要性,提供了详细的患者管理建 议和随访计划,以确保患者获得 持续、全面的诊疗服务。
指南结构框架简介
01
02
03
04
总论
介绍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危险 因素、预防策略等基础知识。
诊断篇
详细阐述乳腺癌的诊断方法、 标准与流程,包括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 等内容。
100%
乳房切除术
对于不适合保乳手术的患者,乳 房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可 彻底切除肿瘤组织。
80%
前哨淋巴结活检
对于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 ,前哨淋巴结活检可准确评估淋 巴结状态,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淋 巴结清扫。
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系统治疗方案
01
02
03
化疗
对于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 患者,化疗是主要的治疗 方式,可缩小肿瘤、缓解 症状、延长生存期。
乳腺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多为无痛性肿块,质地 较硬,边缘不规则。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 、浆液、乳汁、脓液。
肿瘤侵犯皮肤或胸肌筋膜 时,可出现皮肤凹陷、水 肿、发红或橘皮样改变。
乳头回缩、凹陷、糜烂、 破溃等。
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 结肿大,质硬、散在、可 推动。
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
乳腺X线摄影
心理支持在并发症管理中作用
心理评估与干预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心理 问题,提供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
心理教育与指导
心理支持与关怀
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缓解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 量。
加强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提高 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
05
患者教育与康复指导
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

徐玲-乳腺癌与基因检测

徐玲-乳腺癌与基因检测
• 小于等于50岁的乳腺癌患者,伴一个近亲发生乳腺 癌年龄小于等于50岁
• Ashkenazi犹太人后裔的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小于 等于50岁
• 乳腺癌女性患者,伴两个或者多个近亲有乳腺癌 (尤其其中一例年龄小于等于50岁)
• 未受累女性,一个近亲适应前面高风险的标准
中国指南提出乳腺癌高危人群标准
Annual review of medicine 1998; 49: 425-36.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2001; 10: 705-13.
Oncology reports 2013; 30: 1019-29.
权威指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
2017 NCCN
基因诊断 基因治疗 疾病易感基因识别 药物研发 生物芯片 疾病及药物筛选模型 ……
乳腺癌易感基因
1990 年代
发现了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位于17号染色体,随后几年便确定 了BRCA1的基因序列
1995年
用连锁分析,Michael Stratton发现了BRCA2基因,他发现一名男性 乳腺癌患者的乳腺-卵巢癌家族,没有17q21(BRCA1位点)的突变, 而发现了位于13q12的BRCA2基因
如何检测BRCA突变 科学预防乳腺癌
家族性乳腺癌&遗传性乳腺癌
• 古希腊曾发现家族聚集性乳腺癌,但首先完整的报道是在1866年,由 法国神经病理学家Paul Broca报道了他妻子家族四代的10例患乳腺癌, 这就不能用偶然解释了。
• 大量的研究者确定和收集了乳腺癌家族的病例,小于乳腺癌总体的25%。 分析这些病例,发现家族性乳腺癌不同与非家族性乳腺癌的几方面, 包括:1.患病年龄早;2.双侧发病率高;3.其家族发生其他恶性病变 有相关性;4、纵向传递。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要点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要点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要点[摘要]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乳腺癌现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2007年首次制订《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07版)》以来共更新8版,指南一直与时俱进, 兼顾证据的权威性、知识的前沿性和在广大基层医疗机构的适用性。

本次制订的《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在2021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更新,纳入了乳腺癌诊断和分类的新理念、精准治疗的新工具、手术操作的新规范和综合治疗的新方案,旨在为乳腺癌防控及诊治领域的医务工作者提供指导和依据。

1乳腺癌筛查指南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为诊断。

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和群体筛查。

1.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1 )此本指南建议一般风险人群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

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之前。

(2)对于乳腺癌影像学筛查的终止年龄,本指南认为老年人是否停止筛查需要考虑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预期寿命及各种合并症情况。

如果合并症多,预期寿命有限,则可适当减免乳腺癌筛查。

因此,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考虑机会性筛查。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1.3.1 乳腺X线检查乳腺X线检查对降低4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建议对每侧乳房常规摄2个体位,即头足轴(CC)位和内外侧斜(MLO) 位。

乳腺X线影像应经过2名以上专业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

乳腺X线筛查对50岁以上亚洲妇女诊断的准确性高,但对40岁以下及致密乳腺诊断的准确性欠佳。

2015年第3版NCCN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

2015年第3版NCCN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

2015 年第3 版NCCN 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一、概述乳腺癌目前仍是美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2014 年全美共有235030 名女性被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40430 名患者死于乳腺癌。

另外2013 年有64640 名女性被诊断为原位癌(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

过去十年乳腺癌的发病率稳步上升,死亡率却在下降,这得益于早期诊断及更有效的治疗。

二、更新要点本次指南在晚期乳腺癌诊疗上的更新不多,主要包括: 1 、乳腺癌转移患者,应对转移灶再次活检以确定ER/PR 及HER2 状态。

如果无法安全取得活检样本,则按照原发肿瘤的ER/PR 及HER2 检测结果治疗。

2、唑来膦酸的最佳使用方案是1 月1 次,持续12 个月后减为3 月1次。

3、有限的研究显示,ER 、HER2 阳性并且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绝经后患者中加用曲妥珠单抗或者拉帕替尼,在无进展生存期(PFS )方面有所获益,但无证据显示总生存期(OS )延长。

4、已经接受化疗和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乳腺癌转移患者,可考虑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治疗的方案,同时结合或者不结合细胞毒药物(如长春瑞滨、紫杉醇)。

三、病情检查与评估 1 、怀疑乳腺癌复发或转移患者,建议行胸部CT 和腹部±骨盆CT 或MRI 检查。

2 、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建议行脑部MRI 检查。

3 、当PET/CT 在PET 和CT 两部分都清楚提示骨转移时,可不必行骨扫描或氟化钠PET/CT 检查。

4、专家组不推荐使用氟化钠PET/CT 作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检查手段,除非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评估目前病情。

5 、初次复发与疑似转移的病灶需再行组织活检。

6 、对遗传性乳腺癌高风险患者应进行遗传咨询。

7 、由于原发肿瘤ER/PR 及HER2 检测可能存在假性结果,因此建议再次检测转移灶ER/PR 及HER2 状态,特别是在初始未知或初始阴性或未过表达的情况下。

四、局部/区域复发治疗 1 、局部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如可能则行手术再切除。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_2015版_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_2015版_

(o p p o r t u n i s t i c screening) (mass screening)40 ( ) 2040~50X 40692DOI: 10.3969/j.issn.1007-3969.2015.09.010R737.9 B 1007-3639(2015)09-0692-636932 (CC) (MLO)X 2X 40 X 40 XX XX1 7 14 dX X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0类MRI XX1 X( c d ) B1 2 1 XB2 1 XB(20~40 ) 1 X MRI( ) 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 LCIS2015 25 9 694X X MLO CC MLO CCMLO CC (LM) (ML) (MCC) (LCC) (CLEO)X( ) 1 X X ( ) X X 375%25%( ) 4( ) ( ) ( 2.0 mm ) ( 0.5 mm 60 ) ( 0.5 mm) ( 0.5 mm)695( 1 mm 1.0 mm ) ( CC 90° ) ( ) ( 0.5 mm ) PPV 20% BI-RADS 4B 0.5~1.0 mm PPV 15% BI-RADS 4B 0.5 mm PPV 29% BI-RADS 4B 0.5 mm PPV 70% BI-RADS 4C( 2 cm3) 15 1 ( 2 cm3)11 1 180%12 1 115% PPV 12.8%2015 25 9 6961 cm 1XPPV 10%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12 2 4 4 12 63 9 ( ) 3 1/3 1/3 1/31 MRIX X X4 abc d X( )( )1697BI-RADSBI-RADS 0 (recall) ( MRI) 0BI-RADS 1 0%BI-RADS 2 ( ) ( ) X 0%BI-RADS 3 ( 1 6 ) 0% 2% 3 X ( 6 ) 6 12 2 2 3 3 ( ) 2 ( ) 2 1BI-RADS 4 2% 95% 4A 4B 4C 4A 2% 10% 4B 10% 50% 4C 5 50% 95%BI-RADS 5 ( ) 95%BI-RADS 6 BI-RADS BI-RADS 6 ( ) BI-RADS 3( ) 2( ) BI-RADS 4( ) 5( )2015 25 9 6987.5 10 MHz 10 15 MHz4( ) ( ) 2( BI-RADS) ( )2 3 mm6993 mm (Copper) 23.4.3.13.4.3.1.13.4.3.1.22 1 12 13.4.3.1.33.4.3.1.42~333.4.3.1.523.4.3.1.63.4.3.22015 25 9 700Cooper3.4.3.30.5 mm 0.5 mm3.4.3.4( ) (resistanc index RI) RI>0.703.4.5.13.4.5.23.4.5.32013 BI-RADSBI-RADS 0 ( X MRI )X MRI701X MRI——BI-RADS 1BI-RADS 26~12 ( 1 )BI-RADS 3(3~6 )X ( ) 2% X MRI ( )BI-RADS 42%~95% 4 4A 4B 4C 4A 2%~10% 4B 10%~50% 4C 50%~95%BI-RADS 595% ( )BI-RADS 63.6.3.1( ) ( 3 )3.6.3.2BI-RADS3.6.3.3( )3.6.3.4(2 10 mm ) 8 mm×6 mm(BI-RADS 3)X MRIMRI MRIMRIX MRI MRI( ) XMRIX MRIMRI XMRI MRI X MRI4.3.1.1( X )4.3.1.2 MRIMRI 2 ( 7 14 )4.3.2.11.5 T MRIMRI 4.3.2.24.3.2.3T1WI ( ) T2WI( ) ( 3 ) 3 mm 1.5 mm 2 min Gd-DTPA 0.1 0.2 mmol/kg 10 s 0.9% 10 mL4.3.2.4 -(ROI)( ) ROI - 2 min ( 50%) (50%~100%) ( 100%) 3 ( 10%) ( 10% ) ( 10%)BI-RADS -T1WI T2WI 35 mm DCIS 3%( ) ( ) ( )( ) ( )T1WI4MRI X MRI X X BI-RADS MRI 0~6 7BI-RADS 0 MRI 1 MRI XBI-RADS 1BI-RADS 2BI-RADS 3 3BI-RADS 4 2%~95%BI-RADS 5 ( 95%)BI-RADS 6 MRIX MRI ( ) ( ) (CNB) (V AB)BI-RADS 4 3X BI-RADS 4X BI-RADS 4 ( )3X(CNB VAB)X X7 15 Hz( 20 22 G)( 14 G) ( 8 11 G)X2 cm (2 cm ) 4 XX( )5 15 min24 h 1~2 d 2~4X4%( )ER PR HER-2 Ki-67( ) ( )( )( )( )( )6.3.1.16.3.1.23 Scarff-Bloom-Richardson 6.3.1.36.3.1.4( )6.3.2.16.3.2.2(ITC)ITC pN 0(i+)ER PR HER-2 Ki-67 HER-2 ++ ER PR (2015 ) HER-2 HER-2 (2014 ) Ki-67( )X B MRI ( )7.1.2.1 T 1 T 2 3 cm7.1.2.2 ( )5 cm( Paget )( BRCA 1 )( 1 )52%~3%( ) 1%( )( BRCA 1 BRCA 2 ) 7.1.6.1X ( MRI )X MRICooper's ligament) ( 1 2 cm) 20%~50%( )4 6 ( ) ( )( )(radial sections perpendicular to the margin) (shave sections of the margin)( ) ( )( 1)( 2)7.3.1.12/3 45~50 Gy 60 CALGB9343 70 PRIME 65 3 cm 7.3.1.28 4 2 4V25<10% 7.3.1.31 22 7.3.1.4X 1 cm 1 2 cm 2.5 cm 1.5 2 cm 6 MV X 8 10 MV X X X 45 50 Gy 1.8 2 Gy/ 5 / 2.66 Gy×16 42.5 Gy 2 3 cm 4 cm X (10 16)Gy/(1 1.5) 5 8 CT5 mm 1 mm 5 mm 5 mm 50 Gy/25 /5 60~66 Gy 2.66 Gy×167.3.2.1APBI APBI - APBI APBI (American Society of Radiation Oncology, ASTRO) 60 BRCA 1/2 T 1N 0 APBI 7.3.2.2APBI (clinical target volume CTV) RTOG0413 38.5 Gy/10 2 6 h34.5 Gy/10 2 X 5(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 SLNB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 SLNB SLN SLN SLN SLN ALNDSLNB SLNBSLNB SLNB SLNB ALND SLNB SLNB ALND ( 40 ) SLNB ALND SLNB 90% 10%SLNB SLNB ALND SLNSLNB 1 SLNB SLNBSLNB b : SLNB c : SLNB d : SLNB SLNB e : SLNB f : 2012 SLNB SLNBSLNB SLNB99m Tc 5~10 min 90% 0.5~1.0 mCi/0.5~2.0 mL 220 nm SLNB3~18 h 30 min 10~15 min SLNB SLN SLNSLNB SLN SLN SLN 10% ( ) SLN SLNSLN SLN ALND ( ) SLN SLN ALNDSLNSFDASLN SLN 2 mm HE 6 SLN SLN HE SLN(isolated tumor cells ITC) 1 2 mm ITC pN ITCSLNB SLN+nSLN<6 (sn) pN 1(sn) SLN 6 (sn)0.2 mm 2.0 mm 200( ) pN 1mi pN 1mi(sn)I T C 0.2 mm 200/ITC pN 0(i+) pN 0(i+)(sn) (RT-PCR) pN 0(mol+) pN 0(mol+)(sn)50% (nSLN) ALND ALND St. Gallen T 1-2 1~2 SLN ALND Z0011 AMAROS20% nSLN ( 5 mm ) (80%) ALND 15% 7% SLN ( ) ALND SLNITC nSLN 8%( 5 mm ) ALND 4% ITC ITC ALND SLNMRI5 - 1/3~1/4 5 cm4 1 3 T 1/T 2 40 10 20% HER-2/neu2~4 8 Gy80% T 3N 0HER-2 HER-250 Gy (5 25 ) ( ) 60 66 Gy/ 1 cm X 10 15°1 cmX X/ 6 MV X / 3 4 cm50 Gy(5 25 ) DT 50 Gy 50 Gy 6 MV X 1.5 cm - 1 cm0.5 1 cm 5 cm 2/3CT RTOG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pCR)8-23 4 10.1.2.12 cmHER-2 ( T 1a ) 3ER PR HER-2 Ki-67 10.1.2.210.1.2.370HER10.1.2.4( )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10.1.2.5 ( )CAF A(E)C FE 100C (C A E F ) (THP) THP 40~50 mg/m 2 TAC(T ) ) TC CMF (C M F )85% 1 20% 25% 21~2 2LVEF 3 1 LVEF<45% 15% cTnTLuminal-B(HER-2 ) ( ) 10.1.3.1ER ( )PR 10.1.3.210.1.3.310.1.3.4 ( )3 ( 35 )1 1 B 5 ( ) 10 5(TEXT SOFT )2~55 510.1.3.5ER ( )PR 20 mg/d×55 ( ) 2 3 5 5 5 5 2~3 520 mg/d×5 1 B(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 LHRH-a) 6 1 T- (T-Score) T-Score 2.5 T-Score 2.5~ 1.0 D T-Score 1.010.1.4.11.0 cm HER-2 0.5~1.0 cm 0.5 cm HER-2HER-2 +++ (in situ hybridization ISH) HER-2 ++ ISH 10.1.4.2 LVEF<50%10.1.4.3HER-2/neu (HER-2 ) 110HER-2 10.1.4.4HER-2 ( )( )10.1.4.56 mg/kg ( 8 mg/kg) 3 2 mg/kg( 4 mg/kg) 1 6 2TCH ( APT ) 4 8 h( ) 3 1 LVEF LVEF<50% 16% LVEF 50%10.2.1.1 A ( T 3 N 1 M 0) B CA B A ( T 3 N 1 M 0)10.2.1.2ER PR HER-2/neu Ki-67(<5%)pCR210.2.4.1( )X ( MRI )CT ( LVEF)( ) ( )——10.2.4.2 ( ) 10.2.4.2.1CAF FAC AC CEF FEC (C A E F )A(E)T TAC(T ))PC(P )10.2.4.2.2HER-2 HER-25 885% 1 20% 25%210.2.4.31 1 22 3 RECIST WHO CR PR SD PDCR PR ( ) ( 6 8 )10.2.5.110.2.5.2pCRpCRpCR pCR ER PR HER-2 1 ER PR HER-2 10.2.5.36 81 ER PR HER-210.3.1.1E R ( )P R210.3.1.210.3.1.3( ) ( ) ( ) ( ) ( ) ( ) ( )LHRH ( ) ( ) ( ) ( ) 10.3.1.4110.3.1.5( ) (500 mg)ER10.3.2.1 ( 1 )10.3.2.210.3.2.3LVEF LVEF10.3.2.4 ( )(FAC/CAF) (FEC) (CTF) (AC) (EC) (AT) (CMF)LVEF 3 1 LVEF<45% 15% 70%10.3.3.1HER-2/neuH E R -2 ASCO/CAPHER-2/neu +++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chromogen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CISH) HER-2HER-2 ++ FISH CISH10.3.3.2 LVEF<50%LVEF 15%10.3.3.3PFS10HER-2/neu 10.3.3.4HER-2/neu HER-2 ( )( )10.3.3.5 +HER-23 1 LVEF 10.3.3.6 HER-2 HER-2( )TDM-1610.4.4.1± ± ± ± ±( ) 10%~20%( ) ( )-()( ) ( )5- ( ) ( )( ) ( ) ( )( ) ()1~2 d 3~4 d 5~7 d ( ) 8~10 d 90° 10 d2 7 d 2 1 50 mL ( )3 cm 3 5 cm 5 cm(A m e r i c a n C a n c e r Society ACS) 2.0~3.0 1.5~2.0 43% ( )150 min 1 2253 (selectiveestrogen receptor modulaors SERM)( ) 1~2 3 1 3~4 4~6 1 5 1~2X ( 1 ) ( 1~2 ) ( )CT MRI2000( ) ( )2 cm Paget/ 4 6( ) ( )(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alis musculocutaneous flap TRAM) (free-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alis musculocutaneous F-TRAM) TRAM(muscle s p a r i n g -t r a n s v e r s e r e c t u s a b d o m i n a l i s musculocutaneous flap MS-FTRAM)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perforator DIEP) (superior glute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 SGAP)LCIS LCIS LCIS (atypical lobular hyperplasia ALH) LCIS (terminal ductal lobular unit TDLU) TDLU 50%LCIS 50% ALHDCIS TDLU DCIS DCIS 3 DCIS DCIS DCIS , DCISLCIS ALH LCIS 5%~32% 8% LCIS LCIS LCIS LCIS LCIS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DCIS IDC DCIS IDC DCIS DCIS IDC 14%~53%LCISLCISDCISLCIS MRI ( ) LCIS DCIS LCIS 4 TDLU LCIS LCIS DCIS E- P120MRI 90% DCIS 10% 6% DCIS MRI B DCIS DCISDCIS DCIS 25% IDC LCIS 17%~27% DCISALH LCIS DCISLCIS DCIS LCIS IDC DCIS LCISLCIS LCIS2013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20 mg/d 5 ) ER ER(60 mg/d 5 ) ER(25 mg/d 5 ) (1 mg/d 5 ) ERER MAP.3 3 ER 65% IBIS- 5 53%35 ( ) 4 2014 NCCN 190%~95% LCIS ( BRCA )98% DCIS 10 mm 10% 20 mm 72% DCIS 11% 54% DCIS NCCN()+ (NCCN ) ( ) NCCN 1 mm 2015 St. Gallen IDC ( ) DCIS ( 10 mm)DCIS ( )50% “ ” (NCCN 2B )DCIS DCIS5( ) ER ER DCISDCIS ( ) 2.3HER-2 DCIS HER-2 NSABP B-43 2 000 HER-2 DCIS8~10 4%~20% 2%~9% + 50 van Nuys (van Nuys prognostic index VNPI) ( 4 12 ) VNPI VNPILCISDCIS 6~12 1 5 1 12 1 X ( 6~12 1 )( )VNPI DCIS VNPI DCIS 4 1 ( ) 3 ( ) 4 4 ( ) 12 ( ) VNPI 10 12 VNPI 4 6 VNPI 7 9 VNPIHER-2 HER-2 HER-2 2007 2013 T-DM1 HER-2 HER-2HER-2 HER-2HER-2 HER-2HER-2 +++ ISHHER-2为+++ HER-2 HER-2为++ ISH HER-2为+ HER-2为 HER-2HER-2 FISH FISH ASCO/CAP 2.0 HER-2 6 HER-2 HER-2 4 6 ISHHER-2 HER-2 HER-2 ISHHER-2 ( ) H E R -2 NCCN HER-2HER-2 ER/PR HER-2NCCN T-DM1HER-2HER-2 HER-2HER-2( ) 21 1 4 1 12 4 2 mg/kg( 4 mg/kg) 3 1 6 mg/kg( 8 mg/kg) 1 2 1 ( ) 4 4 1 ( )TCH 75 mg/m 2 AUC 6 21 1 6 , 6 mg/kg 3 1 1 80 mg/m 2 12 1HER-2 1 6 2 ( 23 )NSABP B-31 N9831 HERALVEF 3 ( 6 8 1 ) 4 4 1 LVEF LVEF 16%LVEF 10%4 8 LVEF LVEF 15% LVEF ( 8 ) 3HER-2 pCR (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 (overall survival OS) pCR pCR Buzdar CEF pCR 65.2% 26%(P =0.016) HER-2pCR pCR 1 HER-2/ -(ER PR HER-2) CT MRI (PET/CT) 18FDG PET/CT CT CT60% 70% 5 85% ~ +( )/30%60%~75%50% 2/3 /-// /CT50 Gy 25 60 Gy 60 Gy- HER-2 -65% 75% 27% 50% (skeletal -related events SREs) SREs ( ) (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ECT)ECT T 3N 1M 0 ECT MRI CT X ECT MRI CT( ) XPET/CT FDG-PET PET/CT ECT X CT MRI PET/CTXSREs( 3)SREs(ER/PR) HER-2 HER-2 ( ) ER( )PR( 2 )( ) 1 ( ) ER ( )PR6 (CR+PR)3 3 ( )ER PR ( / )30%23 300 cGy/ 10 400 cGy/ 5 800 cGy/ 31259%~88%4 2.5 cm 50% 4WHO63% ( ) 5% 10%16.5.1.2SREs SREs SREs(NICE) SREs 3 30 mg/L 16.5.1.3302 400 mg/d3 d 1 600 mg/d 34 160 90 mg 2 h 3 4 1。

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主要内容

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主要内容

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主要内容乳腺癌筛查1. 筛查年龄: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 岁开始,但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 岁以前。

乳腺癌高危人群: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既往行胸部放疗。

2. 筛查方法:X 线检查、乳腺超声检查、MRI 检查。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1. 外科手术适应证:临床I 期、II 期的早期乳腺癌和III 期非炎性乳腺癌。

绝对禁忌证:(1)妊娠期间放疗;(2)病变广泛或弥漫分布的恶性特征钙化灶,且难以达到切缘阴性或理想外形;(3)肿瘤经局部广泛切除后切缘阳性,再次切除后仍不能保证病理切缘阴性者;(4)患者拒绝行保留乳房手术;(5)炎性乳腺癌。

2. 术后放疗(1)放疗剂量:全乳照射剂量45~50 Gy,1.8~2.0 Gy/ 次,5 次/ 周。

在无淋巴引流区照射的情况下也可考虑大分割方案治疗,即2.66 Gy×16 次,总剂量42.5 Gy。

在全乳照射基础上可通过瘤床加量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率,剂量为(10~16) Gy/(1~1.5) 周,共5~8 次。

(2)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无辅助化疗指征的患者放疗建议在术后4~8 周内进行;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应在末次化疗后2~4 周内开始。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SLNB 是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的标准腋窝分期手段。

适应证:早期浸润性乳腺癌;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单灶或多中心性病变;导管内癌接受乳房切除术;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新辅助治疗后。

禁忌证:炎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穿刺证实为转移且未接受新辅助治疗;腋窝淋巴结阳性新辅助治疗后仍为阳性。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1. 适应证:(1)原发肿瘤最大直径大于等于5 cm,或肿瘤侵及乳腺皮肤、胸壁;(2)腋窝淋巴结转移大于等于4 枚;(3)淋巴结转移1~3 枚的T1-2;(4)T1-2 乳腺单纯切除术,如SLN 阳性,当不考虑后续腋窝清扫时,推荐术后放疗;如不考虑放疗,则推荐进一步腋窝清扫。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引言:乳腺癌是目前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各国均呈上升趋势。

中国抗癌协会作为中国涉及癌症领域的重要机构,发布了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以提高诊治水平,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乳腺癌的分类与诊断1. 分类:乳腺癌可分为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两类。

非浸润性癌包括原位癌和非浸润性癌,不侵犯其他组织;浸润性癌发展到侵犯其他组织器官,具有更严重的病情。

2. 早期诊断:通过乳腺自检、乳腺彩超、乳腺钼靶等方式可以早期追踪和发现乳腺癌,提高早期诊断率。

3. 病理诊断:乳腺癌的病理诊断是确诊的关键,需要通过组织切片、免疫组化等方法,结合临床病史和病理学特征,鉴别乳腺癌的类型和分子亚型。

二、乳腺癌治疗的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分子亚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

2. 早期治疗:乳腺癌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早期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

3. 综合治疗: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旨在最大程度地消灭肿瘤细胞,减少病情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三、手术切除的方法和指征1. 扩大切除:对于非浸润性癌,可以选择扩大切除或保乳手术,根据病情评估决定最合适的方式。

2. 约束性手术:对于浸润性癌,建议进行约束性切除,同时考虑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四、辅助治疗的方法与效果评估1. 化疗:根据分子亚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通过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减少或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

2. 放疗:放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直线加速器放射源或负荷子宫腔放疗等方式,照射乳房区域和淋巴结区域,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五、内分泌治疗的指征和方法1.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对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包括使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和去势。

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_CABC2015_.

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_CABC2015_.
关键词:进展期乳腺癌;专家共识;指南;中国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1877/j.issn.1672-1535.2015.13.03.01
Chinese Guideline for Advanced Breast Cancer 2015(CABC 2015)
China Medical Women′s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Oncology 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of Breast Cancer
在 乳 腺 癌 患 者 的 治 疗 领 域 中 ,早 期 诊 断 技 术
和 新 药 研 发 都 出 现 了 蓬 勃 发 展 的 态 势 ,尤 其 是 一 系 列 新 药 的 出 现 ,更 让 乳 腺 癌 的 治 疗 得 到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进 步 ,即 便 是 进 展 期 乳 腺 癌 包 括 的 原 发 局 部晚期乳腺癌(即诊断时不能 R0 切除)、局部复发 乳 腺 癌 和 转 移 性 乳 腺 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MBC)仍 然 有 很 多 方 法 可 以 治 疗 。 目 前 进 展 期 乳 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 2~4 年[4-5],但不同亚 型和不同转移部位的结果完全不同。有文献报道 并分析了 544 例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其中位生存 时间为 33 个月(13.6~53.4 个月)[6];另一篇文献则 报道,146 例单纯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激素受 体(HR)阳 性 患 者 的 中 位 生 存 时 间 为 65 个 月 ,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和三阴性(ER 阴
Key words: advanced breast cancer; experts consensus; guideline; China Prog Oncol, 201年 升 高 ,这 部 分 患 者 的 治 疗越来越受乳腺肿瘤科医生的重视。在新发乳腺 癌患者中,有 6%~7%的患者初次诊断即为进展 期乳腺癌(advanced breast cancer,ABC)[1],而最初 诊 断 为 早 期 乳 腺 癌 的 患 者 在 接 受 辅 助 治 疗 后 ,其 中有 30%的患者最终会出现复发转移[2-3],这就意 味 着 在 今 后 的 几 年 内 ,我 国 进 展 期 乳 腺 癌 的 比 例 也会增加,并会出现一个较大的群体。目前认为, 进 展 期 乳 腺 癌 还 不 能 被 治 愈 ,但 可 以 被 治 疗 ;所 以 ,治 疗 是 以 延 缓 疾 病 进 展 、改 善 生 活 质 量 、延 长 生存为目的的。进展期乳腺癌虽然没有绝对的标 准治疗方案,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附 1)。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解读 PPT课件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解读 PPT课件

早期诊断方法及评价标准
01
乳腺X线摄影
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对于40岁以上女性,建议
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检查。
02
乳腺超声
乳腺超声对于致密型乳腺和年轻女性的乳腺癌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可作
为乳腺X线摄影的补充检查手段。
03
乳腺MRI
对于高危人群和乳腺X线摄影或超声检查结果可疑的女性,可进一步行
内分泌治疗药物选择与疗程管理
内分泌治疗药物选择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包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等。在选择内分泌治疗 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副作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疗程管理
内分泌治疗的疗程通常较长,一般为5-10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 化、药物副作用等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健 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加强患者教育和科普宣传
加强对乳腺癌患者的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和生活质量。同时,向社会公众普及乳腺癌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THANKS
1 2 3
乳腺癌家族史
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建议从35岁开始每 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筛查。
遗传易感基因
携带BRCA1/2等遗传易感基因的女性,筛查年龄 应提前至25岁,并结合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 进行联合筛查。
乳腺良性疾病史
曾患有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 等)的女性,应加强自我检查,并定期接受专业 筛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射治疗
• 1. 适应症:全乳切除术后,具有下列预后因素之一, 则符合高危复发,具有术后放疗指征,该放疗指征 与全乳切除的具体手术方式无关: • (1)原发肿瘤最大直径大于等于 5 cm,或肿瘤侵 及乳腺皮肤、胸壁。 • (2)腋窝淋巴结转移大于等于 4 枚。 • (3)淋巴结转移 1~3 枚的 T1/T2,目前的资料也 支持术后放疗的价值。其中包含至少下列一项因素 的患者可能复发风险更高,术后放疗更有意义:年 龄小于等于 40 岁,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小于 10 枚 时转移比例大于 20%,激素受体阴性,HER-2/neu 过表达等。
乳腺癌全身治疗
• 5.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 • 晚期乳腺癌包括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是 不可治愈的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 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存期。
乳腺癌全身治疗
乳腺癌全身治疗
• HER-2 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治疗 • 靶向抗 HER-2 药物治疗的适应证:HER-2 阳 性浸润性乳腺癌。HER-2 阳性的定义,可以 是标准免疫组化 +++,或 ISH 阳性。
乳腺癌全身治疗
• HER-2 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 • 2)不适合蒽环药物的患者可以用 TCH:多西 他赛 75 mg/m2,卡铂 AUC6 ,每 21 天为 1 个 周期,共 6 个周期,同时曲妥珠单抗周疗, 化 疗结束后曲妥珠单抗 6 mg/kg,3 周 1 次,至 1 年。 • 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的疾病进展治疗策略:拉帕 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曲妥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 曲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替尼;继续使用曲妥珠单 抗,更换其他化疗药物。
乳腺癌全身治疗
乳腺癌全身治疗
• HER-2 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 • (1)可以用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联合环 磷酰胺,每 21 天 1 次,共 4 个周期,序贯每 周 1 次紫杉醇 12 次或多西他赛 4 个周期,紫 杉类药物同时应用曲妥珠单抗周疗剂量为 2 mg/kg(首次剂量为 4 mg/kg),或 3 周 1 次剂 量为 6 mg/kg(首次剂量为 8 mg/kg),共 1 年。 或者采用剂量密集方案每 2 周 1 次的化疗方案: 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 4 个周 期序贯紫杉醇 4 个周期,紫杉醇同时应用曲妥 珠单抗,靶向治疗持续 1 年(剂量如上)。
乳腺原位癌治疗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疗
• 在晚期乳腺癌中,骨转移的发生率为 65%~75%,而首发症状为骨转移者占 27%~50%。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 (SREs)及生活质量降低是乳腺癌骨转移常 见的并发症。 • 骨放射性核素扫描(ECT)可以作为初筛检 查,X 线、CT、MRI 可以明确有无骨转移, PET/CT 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2015 版)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
• 适应症:I、II 期早期乳腺癌和 III 期非炎性 乳腺癌
• 绝对禁忌症:妊娠期间放疗者;病变广发 或多中心病灶难以达到切缘阴性者;局部 广泛切除后切缘阳性再切除不能保证切缘 阴性。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SLNB)
• 循证医学 Ⅰ 级证据证实,SLNB 可准确评估 腋窝淋巴结病理学状态。对于腋窝淋巴结 阴性的患者,可安全有效地替代腋窝淋巴 结清扫术(ALND),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适应证:早期浸润性乳腺癌;临床腋窝淋 巴结阴性;单灶或多中心病变;肥胖;此 前细针穿刺、空心针活检或切除活检阴性。 • 禁忌症:炎性乳腺癌;N2 期腋窝淋巴结。
乳腺癌全身治疗
• 常用含蒽环类和紫杉类的联合化疗方案: • (1)以蒽环类为主的化疗方案,如 CAF、 FAC、AC、CEF 和 FEC 方案(C:环磷酰胺;A: 多柔比星,或用同等剂量的吡柔比星;E:表 柔比星;F:氟尿嘧啶)。 • (2)蒽环类与紫杉类联合方案,如 A(E)T、 TAC(T:多西他赛)。 • (3)蒽环类与紫杉类序贯方案,如 AC→P 或 AC→T(P:紫杉醇)。 • (4)其他,如 PC(P:紫杉醇,C:卡铂)。
乳腺癌全身治疗
• 1. 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的分
乳腺癌全身治疗
• 2. 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患者的推荐治疗
பைடு நூலகம்
乳腺癌全身治疗
• 3. 乳腺癌术后治疗策略
乳腺癌全身治疗
• 4.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 适应证:临床分期为 ⅢA(不含 T3、N1、 M 0)、B、ⅢC 期。临床分期为 ⅡA、ⅡB、 ⅢA(仅 T3、N1、M0)期,对希望缩小肿 块、降期保乳的患者,也可考虑新辅助化 疗。
乳腺癌筛查
• 1. 一般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筛查
• 2.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 乳腺癌高危人群: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 叶原位癌患者、既往行胸部放疗。 • 建议提前进行筛查(25~40 岁),筛查间期 推荐每年 1 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常 用的临床体检、彩超和乳腺 X 线检查之外,还 可以应用 MRI 等新的影像学手段。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射治疗
• 2. 照射靶区:胸壁和锁骨上是术后放疗的 主要靶区,对于内乳淋巴结转移可能较大 的患者,推荐内乳野照射。 • 3. 照射剂量:所有术后放疗靶区原则上给 予共 50 Gy(5 周,25 次)的剂量,影像学 上高度怀疑有残留或复发病灶的区域可局 部加量至 60~66 Gy。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疗
乳腺癌筛查
• 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 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 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筛 查分为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 40 岁开始, 高危人群提前到 20 岁)和群体筛查(国际 上推荐 40~50 岁开始)。 •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乳腺 X 线、乳腺 超声、乳腺 MRI、临床体检和自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