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过去“要我学”为今天的“我要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过去“要我学”为今天的“我要学”
传统课堂上,老师是权威,是真理的化身,只注重“教好”的习惯教学方式。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已逐步出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方式,一直坐享其成听老师讲课的学生,很难适应当前的教改,很难适应当代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这就给自古以来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提出了新的标准。看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该变了。
不过,传统意义上的“教”针对于一些中学生也有其必要,当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时,用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甚至采用一些强制措施也是应该的。如给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限定时间内去完成,像大量背诵中国古文经典,对训练过人的记忆力,奠定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是有益无害的。刚步人中学的低年级学生,仍然一味地维持小学学习模式,只会查字典背生词,黑板上有字必抄,老师布置的作业即是同一个字,同一道题要求写五遍、十遍也照样完成的勤奋学生,在进入初中、高中阶段后,他们同样勤奋、努力,到头来获得的知识同对应的抽象理论和概念如同隔了一张纸、一堵墙,永远都捅不破,这类学生的学识只是一个拼盘,不是一桌全席。这就是“要我学”的结果。
这些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大脑还有能独立思考的功能,作为一个教育岗位上的老兵,我认为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就必须下决心去“洗脑”,变过去授课为今天的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
预习过程是自学的过程,就是凭自己的学习基础,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针对我所担任的语文课,具体步骤是:先给学生预习目标,再给学生一些预习方法(有独立完成或讨论完成),然后通过每个学习小组代表发言后,师生协商锁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剔除偏离目标的问题,再将问题又交给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预习交流,并对组内重点任务分工到人。具体负责,为后面展示做好充分准备。。
在预习中学生既有自主学习、自悟、自己总结,又有合作交流,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探究,学会学习,让他们真正懂得要解决课内目标,要学习哪些内容,通过对教材的挖掘,知识点的积累,解决问题时怎样渗透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回答时说出有个人特色的答案,从而就会体现出“个性张扬”。
当学生自觉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后,自身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我们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用心去思考,经过分析加工才会得出自己的成果,经过独立实践和练习应用,才算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能力。
不过,当一个预习学习过程结束后,要展示提升重显锋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完成一道有难度的习题,要联想许多相关的基本概念,对应的基本原理,这一结果不是三言两语说出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是在苦练加巧练下练出来的,为什么呢?用“疯狂英语”教育家李阳老师的话来说是“英语的好坏等于嘴巴动的次数”。想要速成英语,就必须在最短的时
间内嘴巴动最多的次数,李阳老师的全封闭式魔鬼训练,前后十天,强度特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终生受益。如每天三餐和一眠,只有过关的人才可享用,从而改变了“聋哑英语”,避免培养只会做选择题,听不懂,说不出英语的“怪胎”。针对我校实际状况,在我校实施预习加展示加反馈的模式,使我们的学生能先做后说,夯实基础知识,张扬个性,展示提升课程难度,提高学困生成绩,实现整体质量上升,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我们应该给学生经常提醒,学无止境,殊途同归,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遇事多提问为什么,应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在今后的课堂上要以能给老师提出问题的数目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态度。没有疑问的学生思维得不到发展,知识理解不算透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得较缓慢,作为一名老师当遇到学生向你发问学习疑难时,首先应给予鼓励,然后对他们的问题不需要直接告诉答案,而应提出解决问题的线索和思维方式,该问题与哪些知识点有联系,还应告诉他们需搜集哪一类资料,从而获得有关的信息,让学生清楚了线索,再现了知识点,扩展了相关内容,后请学生自己再想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过我认为上述上课过程过后,还应该督查,向学生提出问题,一旦是大家都知道的内容坚决不讲不问,学生易混淆的应该翻来覆去让学生互答互问,对于大多学生的学困点问题需要抽查。
社会在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教育教学理念该变了!应用预习加展示加反馈模式中,要变过
去“要我学”为今天的“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