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考点探究
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多个问题的探究

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多个问题的探究摘要: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解法和根与系数的关系是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在中高考中应用较普遍,也是初中数学竞赛的常考点。
本文从不同角度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多个问题做了分析探究,权当做是抛砖引玉。
关键词: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中考数学竞赛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用方程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落脚点之一,也是中考和数学竞赛中的重要考点。
下面,笔者将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探究一元二次方程在解决不同问题时的方法。
问题一:解方程x2-3x+1=0。
解析: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常用配方法和公式法来解,易得x=。
问题二:已知x2-3x+1=0,求x5-5x4+5x3+3x2+x+5的值。
解析:最直接的方法是先解方程求得x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x5-5x4+5x3+3x2+x+5求值,但因为次数高计算难度大,所以不可行。
能否降次?这是问题的关键。
对于x2-3x+1=0的理解可以有另外两种情形:x2-3x=-1,x2=3x-1,这样就不拘泥于它是一元二次方程,而可以用这两个式子通过等量代换来达到降次的目的。
方法一:用x2=3x-1进行代换。
x5-5x4+5x3+3x2+x+5=x(x2)2-5(x2)2+5x?x2+3x2+x+5=x(3x-1)2-5(3x-1)2+5x(3x-1)+3(3x-1)+x+5=9x2-36x2+36x-3=9x(3x-1)-36(3x-1)+36x-3=27x2-81x+33=27(x2-3x)+33=6方法二:通过构造x2-3x+1用0代换。
x5-5x4+5x3+3x2+x+5=x5-3x4+x3-2x4+6x3-2x2-2x3+6x2-2x-x2+3x-1+1+5=x3(x2-3x+1)-2x2(x2-3x+1)-2x(x2-3x+1)-(x2-3x+1)+6=6方法小结:从以上两种方法来看,用x2=3x-1来降次,虽然简单,但计算量偏大。
《一元二次方程》总复习、练习、中考真题【题型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总复习考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且系数不为0,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ax2+bx+c=0(a≠0〕。
注意:判断某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时,应首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考点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对形如(x+a〕2=b〔b≥0〕的方程两边直接开平方而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x+a= ± b ∴ x1 =-a+ b x2 =-a- b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k≠0〕的一般步骤是:①化为一般形式;②移项,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③化二次项系数为1,即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④配方,即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化原方程为(x+a〕2=b 的形式;⑤如果b≥0就可以用两边开平方来求出方程的解;如果b≤0,那么原方程无解.3.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通过配方推导出来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x = - b ± b 2 - 4ac (b2-4ac≥0)。
步骤:①把方程转化为一般形2a式;②确定 a,b,c 的值;③求出 b2-4ac 的值,当 b2-4ac≥0时代入求根公式。
4.因式分解法: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理论根据:假设ab=0,那么 a=0 或b=0。
步骤是:①将方程右边化为 0;②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③令每个因式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公因式、公式法、十字相乘法。
5.一元二次方程的考前须知:⑴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要注意,强调a≠0.因当a=0 时,不含有二次项,即不是一元二次方程.⑵应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应注意:①先化方程为一般形式再确定a,b,c 的值;②假设b2-4ac<0,那么方程无解.⑶ 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时,方程两边绝不能随便约去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如-2(x+4) 2 =3〔x+4〕中,不能随便约去 x+4。
一元二次方程讲义全

一元二次方程讲义全一元二次方程讲义考点一、概念1)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就是一元二次方程。
2)一般表达式:ax^2+bx+c=(a≠0)注:当b=0时可化为ax^2+c=0,这是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式。
3)四个特点: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次数最高次数是2;是整式方程。
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
如果能整理为ax^2+bx+c=(a≠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4)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时,应满足(a≠0)。
4)难点:如何理解“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①该项系数不为0;②未知数指数为2;③若存在某项指数为待定系数,或系数也有待定,则需建立方程或不等式加以讨论。
典型例题:例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
(x+1)^3=2(x+1)B。
2√x+1-11=0C。
ax^2+bx+c=0D。
x^2+2x=x^2+1变式:当k≠0时,关于x的方程kx^2+2x=x^2+3是一元二次方程。
例2、方程(m+2)x^m+3m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值为。
考点二、方程的解⑴概念: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⑵应用:利用根的概念求代数式的值;典型例题:例1、已知2y^2+y-3的值为2,则4y^2+2y+1的值为。
例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x^2+x+(a^2-4)=0的一个根为-2,则a的值为。
说明: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对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的限制。
例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系数满足a+c=b,则此方程必有一根为-1.说明: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对“代数式形式”的观察,再利用特殊根“-1”巧解代数式的值。
例4、已知a,b是方程x^2-4x+m=0的两个根,b,c是方程y^2-8y+5m=0的两个根,则m的值为。
完整版)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考点题型总结)

完整版)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考点题型总结)一元二次方程专题复考点一、概念一元二次方程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
一般表达式为ax^2+bx+c=0,其中a不等于0.关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该项系数不为0;二是未知数指数为2;三是若存在某项指数为待定系数,或系数也有待定,则需建立方程或不等式加以讨论。
典型例题:例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
2x^2+11x-2=0B。
ax^2+bx+c=DC。
2x=x+1变式:当k时,关于x的方程kx+2x=x+3是一元二次方程。
例2、方程m+2xm+1=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 的值,并写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针对练:1.方程8x^2+3m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值为多少?2.若方程m-2x=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的值,并写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3.若方程(m-1)x+m·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多少?4.若方程nx+x-2x=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下列不可能的是():A。
m=n=2B。
m=2.n=1C。
n=2.m=1D。
m=n=1考点二、方程的解方程的解是指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根的概念可用于求代数式的值。
典型例题:例1、已知2y+y^2-3的值为2,则4y+2y^2+1的值为多少?例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x^2+x+a-4=0的一个根为2,求a的值。
例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系数满足a+c=b,则此方程必有一根为多少?例4、已知a,b是方程x^2-4x+m=0的两个根,b,c是方程y^2-8y+5m=0的两个根,则m的值为多少?针对练:1.已知方程x+kx-10=0的一根是2,则k为多少?另一根是多少?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x-2=0的一个解与方程(x+1)/(x-1)=3的解相同,求k的值,并求方程的另一个解。
一元二次方程考点透视

责 任 编 辑 : 二 喜 王
一
i 艟 j 方 } 二
透 点 彻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是 中 考 必 考 内 容 .现 以 近 年 的 中 考 题 为 例 , 将
其 主 要 考 点 归 纳 如 下 , 你 复 习 时参 考 . 供
考 点 一 考 查 一 元 二次 方 程 的 根 的 定 义 例 1 m是 方 程 + 一 = 1 0的根 , 代 数 式 m + m + 0 则 2 20 7的 值
—
—
;
C = P2
— —
方 程 2 3 = x O的 根 是 : = l
—
—
,
,
贝 l = 0 +2 C P
—
—
, l — 2
—
;
C P 2=
— —
方 程 p x 2 0的根 是 :l c 3+ = 2 C P=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贝 l 2 0 + =
—
—
,
C P P I 2= C
两根 之 积 的 符 号 , 定 两 根 是 同号 还 是 异 号 . 确
考 点 四 考 查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的 根 与 系数 的 关 系
例 4 ( ) 空: 1填
考 试
方 程 2 2 0的根 是 : = = 。
—
—
,
X 2=
— —
,
贝 l = 0 +2
—
—
,
X l 2: X
转 化 为 常 规 运 算是 求 解 的 关键 . 考 点 三 考 查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根 的判 别 式
一元二次方程中考考点

一元二次方程中考考点
一、基本形式和定义
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形式是ax²+bx+c=0(a,b,c 是常数,且a≠0)。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 的整式方程。
二、解法
直接开平方法:对于形如ax²=b(a,b 是常数,a≠0)的方程,可以使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方程两边同时开平方,即可得到x 的值。
因式分解法:将方程右边化为0,左边分解因式,然后利用两数相乘积为0,则两因式中至少有一个为0 的规律,再进一步求解。
公式法:利用求根公式x=(-b±√(b²-4ac)/2a)求解。
求根公式是解决一元二次方程问题的核心,要熟练掌握。
三、根的判别式
根的判别式Δ=b²-4ac,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
当Δ>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
<0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四、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在中考中多以实际问题的形式出现,如距离、面积、商品定价等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利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在解题过程中,要充分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
专题08一元二次方程(含解析)讲解

专题08 一元二次方程一、解读考点二、考点归纳归纳 1:一元二次的有关概念基础知识归纳:1.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 一般形式:ax2+bx+c=0(其中a、b、c为常数,a≠0),其中ax2、bx、c分别叫做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b分别称为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基本方法归纳: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是整式方程;(2)必须只含有1个未知数;(3)所含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注意问题归纳: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要注意a ≠0.因为当a =0时,不含有二次项,即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例1】若x =﹣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5x ax a 02-+=的一个根,则a 的值为( )A . 1或4B . ﹣1或﹣4C . ﹣1或4D . 1或﹣4【答案】B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解一元二次方程. 归纳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基础知识归纳: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b a x =+2)(的一元二次方程。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222)(2b x b bx x ±=+±.3、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04(2422≥--±-=ac b aac b b x4、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基本方法归纳:(1)若一元二次方程缺少常数项,且方程的右边为0,可考虑用因式分解法求解;(2)若一元二次方程缺少一次项,可考虑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求解;(3)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且一次项的系数是偶数时或常数项非常大时,可考虑用配方法求解; (4)若用以上三种方法都不容易求解时,可考虑用公式法求解.注意问题归纳:用公式法求解时必须化为一般形式;用配方法求解时必须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的系数一半的平方.【例2】用配方法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x x(其中b2﹣4ac≥0).【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应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要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常数.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归纳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基础知识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1)b2-4ac>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b2-4ac=0⇔方程有两个的实数根;(3)b2-4ac<0⇔方程没有实数根.基本方法归纳:若只是判断方程解得情况则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断即可.注意问题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应用时必须满足a≠0;一元二次方程有解分两种情况:1、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例3】下列方程没有实数根的是()A.x2+4x=10 B.3x2+8x-3=0C.x2-2x+3=0 D.(x-2)(x-3)=1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方程变形为:x2+4x-10=0,△=42-4×1×(-10)=56>0,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82-4×3×(-3)=100>0,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2)2-4×1×3=-8<0,所以方程没有实数根,故C选项符合题意;D、方程变形为:x2-5x-6=0,△=52-4×1×(-6)=49>0,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根的判别式.归纳 4:根与系数的关系基础知识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有x1+x2=ba,x1x2=ca.基本方法归纳:一元二次方程问题中,出现方程的解得和与积时常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注意问题归纳: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时需满足:1、方程有解;2、a≠0.【例4】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6=0的两根,则α2+β2=()A. -8B. 32C. 16D. 40【答案】C.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归纳 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基础知识归纳:1、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列一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相同,即审、设、列、解、验答五步.2.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中,经济类和面积类问题是常考类型,解决这些问题应掌握以下内容:(1)增长率等量关系:A.增长率=×100%;B.设a为原来量,m为平均增长率,n为增长次数,b为增长后的量,则a(1+m)n=b;当m为平均下降率,n 为下降次数,b为下降后的量时,则有a(1-m)n=b.(2)利润等量关系:A.利润=售价-成本;B.利润率=利润成本×100%.(3)面积问题3、解应用题的书写格式:设→根据题意→解这个方程→答.基本方法归纳:解题时先理解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解方程最后检验即可.注意问题归纳:找对等量关系最后一定要检验.【例5】如图,某小区规划在一个长30m、宽20m的长方形ABCD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通道,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花草。
解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考点)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考点(解析版)

解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考点一站到底)知识点☀笔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1) 直接开平方法:如果()20x k k =≥,则x k =(2) 配方法:要先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然后方程两变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成左边是完全平方式,右边是非负常数的形式,然后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3) 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求根公式是24b b ac x -±-=()240b ac -≥; (4) 因式分解法:如果()()0x a x b --=则12,x a x b ==。
温馨提示:一元二次方程四种解法都很重要,尤其是因式分解法,它使用的频率最高,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选择最恰当的方法解。
根的判别式 定义: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过程中得到 2224()24b b ac x a a-+=,显然只有当240b ac -≥时,才能直接开平方得:22424b b ac x a a -+= 也就是说,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只有当系数a 、b 、c 满足条件240b ac ∆=-≥时才有实数根.这里24b 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式与根的关系在实数范围内,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由其系数a 、b 、c 确定,它的根的情况(是否有实数根)由24b ac ∆=-确定.设一元二次方程为20(0)ax bx c a ++=≠,其根的判别式为:24b ac ∆=-则①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1,24b b ac x -±-=. ②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22b x x a==-. ③0∆<⇔方程20(0)ax bx c a ++=≠没有实数根. 考点☀梳理解题指导:① 形如(x +m )2=n (n ≥0)的方程可用直接开平方法;② 当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且一次项系数为偶数时,可用配方法;③ 若方程移项后一边为0,另一边能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可用因式分解法;④ 如果方程不能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求解,则用公式法.⑤ 十字相乘法例如:解方程:x 2+3x -4=0.第1种拆法:4x -x =3x (正确),第2种拆法:2x -2x =0(错误),所以x 2+3x -4=(x +4)(x -1)=0,即x +4=0或x -1=0,所以x 1=-4,x 2=1.⑥ 换元法在已知或者未知条件中,某个代数式几次出现,可用一个字母来代替它从而简化问题,这就是换元法,当然有时候要通过变形才能换元.把一些形式复杂的方程通过换元的方法变成一元二次方程,从而达到降次的目的.考点1:直接开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必备知识点:①直接开平方法:如果()20x k k =≥,则x k =题型1 直接开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例1.(2022·新疆·沙雅县第五中学七年级期中)解方程:()216125x +=. 【答案】114x =,294x =- 【分析】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6,再开平方来求解.【详解】解: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6得()225116x +=, 开平方得514x +=±, 解得114x =,294x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理解直接开平方法是解答关键.例2.(2022·陕西安康·九年级期末)解方程:1250x --=. 【答案】16x =,24x =-【分析】由()21250x --=,得出2125x ,开方得15x -=±,即可解出【详解】∵()21250x --=,∵2125x ,∵15x -=或15x -=-,则16x =,24x =-.【点睛】本题考查直接开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将题给式子移项,化为2x a =的形式,再利用数的开放直接求解.练习1.(2022·广东·可园中学七年级期中)解方程:24(3)250x --=.【答案】1112x =,212x =【分析】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详解】解:24(3)250x --=,24(3)25x -=,225(3)4x -=, 532x ∴-=±, 1112x ∴=,212x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答案】x 1=16,x 2=﹣14【分析】根据直接开平方法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x ﹣1)2=225,∵x ﹣1=±15,解得x 1=16,x 2=﹣1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练习3.(2022·江苏·九年级专题练习)解方程:2x 2=6 【答案】x 13=,x 23=-【分析】直接开平方即可一元二次方程.【详解】解:226x =,23x =,3x ∴=±,13x ∴=,23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练习4.(2022·北京·通州区运河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用开平方法解方程:316m =. 【答案】134m =+,234m =-【分析】根据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2316m -=,34m -=±,34m =±, ∴134m =+,234m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考点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必备知识点:①当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且一次项系数为偶数时,可用配方法;题型2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例1.(2022·安徽合肥·八年级期末)用配方法解方程:21090x x -+= 【答案】19x =,21x =【分析】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先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然后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21090x x -+=,2109x x -=-,21025925x x -+=-+,2(5)16x -=,54x -=±,54x -=或54x -=-,19x =,21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步骤. 例2.(2021·河南南阳·九年级期中)用配方法解方程23210x x +-=. 【答案】11x =-,213x = 【分析】先将原方程配方,然后再整体运用直接开平方法,最后求出x 即可.【详解】解:原方程可化为:22133x x += 22221113333x x ⎛⎫⎛⎫++=+ ⎪ ⎪⎝⎭⎝⎭ 21439x ⎛⎫+= ⎪⎝⎭ 1233x +=±, 11x =-,213x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x 1=32,x 2=﹣4 【分析】移项,方程两边都除以2,再配方,开方,即可得出两个方程,再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解:2x 2+5x ﹣12=0,移项,得2x 2+5x =12,x 2+52x =6, 配方,得x 2+52x +2516=6+2516,即(x +54)2=12116, 开方,得x +54=±114, 解得:x 1=32,x 2=﹣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答案】11x =,23x =【分析】利用配方法解答,即可求解.【详解】解:2430x x -+=,配方得∵()221x -=,解得∵21x -=±,即11x =,23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3.(2022·安徽合肥·八年级期末)解方程:x 2-6x =8 【答案】12317,317x x =+=-【分析】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详解】解:268x x -=,26989x x -+=+,2(3)17x -=,317x -=±,317x =±,即方程的解为12317,317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如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换元法等)是解题关键.【答案】x 1=162+,x 2=162- 【分析】配方法的一般步骤:(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的绝对值一半的平方.【详解】解:2x 2﹣4x ﹣1=0x 2﹣2x 12-=0 x 2﹣2x +112=+1 (x ﹣1)232=∵x 1=162+,x 2=162-. 【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配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例1.(2022·广西贺州·八年级期中)请阅读下列材料: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求代数式的223x x +-最小值.()22222232111314x x x x x +-=+⋅+--=+- ()210x +≥∴当x =-1时,223x x +-有最小值-4请根据上述方法,解答下列问题:(1)(()2222352332x x x x x a b ++=+++=++,则a =__________,b =__________; (2)若代数式227x kx -+的最小值为3,求k 的值. 【答案】(1)3,2(2)2k =±【分析】(1)根据配方法直接作答即可;(2)根据题中材料告知的方法,先配方,再根据平方的非负性求解即可.(1)解:2235x x ++()222332x x =+⨯++ ()232x =++,3,2a b ∴==,故答案为:3,2;(2)解:227x kx -+22227x kx k k =-+-+()227x k k =--+, ∵2)0x k -≥(, ∵()227x k k --+的最小值是27k -+,∵代数式227x kx -+有最小值3,∵273k -+=,即24k =,∵2k =±.【点睛】此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以及平方的非负性,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练习1.(2022·山东泰安·八年级期中)在学了乘法公式“222()2a b a ab b ±=±+”的应用后,王老师提出问题:求代数式245x x ++的最小值.要求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同学们经过探索、交流和讨论,最后总结出如下解答方法;解:22222454225(2)1x x x x x ++=++-+=++,∵2(2)0x +≥,∵2(2)11x ++≥.当2(2)0x +=时,2(2)1x ++的值最小,最小值是1.∵245x x ++的最小值是1.请你根据上述方法,解答下列各题:(1)直接写出2(1)3x -+的最小值为_____.(2)求代数式21032x x ++的最小值. (3)你认为代数式21253x x -++有最大值还是有最小值?求出该最大值或最小值. (4)若27110x x y -+-=,求x +y 的最小值.【答案】(1)3(2)21032x x ++的最小值是7;(3)21253x x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8; (4)x +y 的最小值是2.【分析】(1)根据偶次方的非负性可求得;(2)根据题意用配方法和偶次方的非负性可直接求得;(3)根据题意用配方法和偶次方的非负性可直接求得;(4)根据7x -x 2+y -11=0,用x 表示出y ,写出x +y ,先根据题意用配方法和偶次方的非负性可求. (1)解:()213x -+,当x =1时,2(1)3x -+有最小值,是3;故答案为:3;(2)解:222221032105532(5)7x x x x x ++=++-+=++.∵2(05)x +≥,∵2(5)77x ++≥,当2(5)0x +=时,2(5)7x ++的值最小,最小值是7.∵21032x x ++的最小值是7;(3)解:21253x x -++有最大值,理由如下: ∵21253x x -++ 21(6)53x x =--+ =21(699)53x x --+-+ 21(69)353x x =--+++ 2133()8x =-++. 当21(3)03x -+=时,21(3)83x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8, ∵21253x x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8; (4)解:∵27110x x y -+-=,∵2711y x x =-++,∵22222271161163311(3)2x y x x x x x x x x +=-++=-+=-+-+=-+,∵2(3)0x -≥,∵2(3)22x -+≥,当2(3)0x -=时,2(3)2x -+的值最小,最小值是2.∵x +y 的最小值是2.【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和偶次方为非负数,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将代数式配成完全平方式的形式.265x x ++22223335x x =+⋅⋅+-+2(3)4x =+-∵ ()230x +≥,∵ 当x =-3时,代数式265x x ++的最小值为-4.请根据上述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1) 2261()x x x m n +-=++,则mn 的值为_______.(2)求代数式2265x x --+的最大值.(3)若代数式226x kx ++的最小值为2,求k 的值. 【答案】(1)-30(2)最大值为11(3)k =42±【分析】(1)利用配方法根据一次项的系数求出m 与n 的值,再相乘即可;(2)先提出代数式的负号,再进行配方,最后根据偶次方的非负性求出代数式的最大值即可; (3)先将代数式中的二次线系数提出来化为1,再进行配方,根据最小值为2求出k 的值即可.(1)解:261x x +-22223331x x =+⋅⋅+--2(3)10x =+-2()x m n =++ 解得m =3,n =-10,∵mn =-30.(2)解: 2265x x --+2(26)7x x =-++222(26(6)(6)5x x ⎡⎤=-+⋅⋅+-+⎣⎦2(6)11x =-++∵2(6)0x +≥,∵2(6)0x -+≤,∵代数式2265x x --+的最大值为11.解:226x kx ++22()62k x x =++ 22222()()6444k k k x x ⎡⎤=+⋅⋅+-+⎢⎥⎣⎦ 222()648k k x =+-+ ∵2()04k x +≥, ∵代数式226x kx ++有最小值为268k -. ∵代数式226x kx ++的最小值为2,∵2628k -=. 解得:k =4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将多项式进行配方化为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再利用偶次方的非负性求代数式的最大或最小值,准确的进行配方是解题的关键.已知2226100m m n n ++-+=,求m 和n 的值.解:将左边分组配方:()()2221690m m n n +++-+=.即()()22130m n ++-=. ∵()210m +≥,()230n -≥,且和为0, ∵()210m +=且()230n -=,∵m =-1,n =-3.利用以上解法,解下列问题:(1)已知:224250x x y y ++-+=,求x 和y 的值.(2)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满足228625a b a b +=+-且ABC 为直角三角形,求c . 【答案】(1)x =-2,y =1(2)5或7【分析】(1)先将等式左边化为两个完全平方式,根据非负数的和为零可得x 和y 的值;(2)同理可得a 和b 的值,再分类讨论,由勾股定理可得c 的值.(1)解:∵224250x x y y ++-+=∵()()22210x y ++-=∵x +2=0,y -1=0∵x =-2,y =1.(2)∵228625a b a b +=+-∵2286250a b a b +--+=∵()()22430a b -+-=∵a -4=0,b -3=0∵a =4,b =3∵ABC 是直角三角形∵22345c =+=或22437c =-=∵c 的值为5或7.【点睛】此题考查配方法的应用和非负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要学会拼凑出完全平方式. 练习4.(2022·江西上饶·八年级期末)在理解例题的基础上,完成下列两个问题: 例题:若2222440m mn n n ++-+=,求m 和n 的值;解:由题意得:()()2222440m mn n n n +++-+=,∵22()(2)0m n n ++-=,∵020m n n +=⎧⎨-=⎩,解得22m n =-⎧⎨=⎩. (1)若22228160x xy y y ++++=,求2x y -()的值;(2)若22126450a b a b +-++=,求32a b -的值. 【答案】(1)64 (2)24【分析】(1)已知等式整理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配方,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 与y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已知等式整理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配方,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 与b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1)由题意得:22228160x xy y y y +++++= ∵()()2240x y y +++=∵040x y y +=⎧⎨+=⎩解得:44x y =⎧⎨=-⎩∵()()224464x y -=+=. (2)由题意得:221236690a a b b -++++= ∵()()22630a b -++=∵6030a b -=⎧⎨+=⎩解得:63a b =⎧⎨=-⎩∵33322262162439a ab b -====-().【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非负数的性质,以及负整数指数幂,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考点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必备知识点:①如果方程不能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求解,则用公式法. 题型3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例1.(2022·北京·通州区运河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用开平方法解方程:(2316m =.【答案】134m =+,234m =-【分析】根据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解:()2316m -=,34m -=±, 34m =±,∴134m =+,234m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11193x +=,21193x -=【分析】先找出a ,b ,c ,再求出24b ac ∆=-的值,根据求根公式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23260x x --=, ∵3a =,2b =-,6c =-,∵()()224243676b ac ∆=-=--⨯⨯-=,∵()()22224364223b b ac x a±--⨯⨯--±-==⨯22196±=1193±=∵11193x +=,21193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根据方程的系数特点灵活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求解是解题的关键.练习1.(2021·上海市南汇第四中学八年级期末)解方程:x 2﹣25x ﹣4=0. 【答案】x 1=5+3,x 2=5﹣3【分析】先找出各项系数,求出判别式,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a =1,b =﹣25,c =﹣4, Δ=b 2﹣4ac =(﹣25)2﹣4×1×(﹣4)=36>0,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x =24253653221b b ac a -±-±==±⨯,即x 1=5+3,x 2=5﹣3.【点睛】本题考查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根据方程的特点,选择恰当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390x x --=【答案】13352x +=,23352x -=【分析】根据公式法即可求解. 【详解】解:∵1a =,3b =-,9b =-, ∵93645∆=+=>0,∵243453352212b b ac x a -±-±±===⨯, ∵13352x +=,23352x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5x 2-6x +1=0(公式法) (2)x 2+8x -2=0(公式法) 【答案】(1)121,15x x ==(2)12432,432x x =+=-【分析】(1)根据题意,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根据题意,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解.(1)解:5x 2-6x +1=0中,5,6,1a b c ==-=,24362016b ac ∴∆=-=-=,2464210b b ac x a -±-±∴==,解得:121,15x x ==;(2)x 2+8x -2=0,28=2x x +,281618x x ++=,()2418x +=,432x +=±,解得:12432,432x x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2219x x -+= ; (2)22310x x -+=. 【答案】(1)124,2x x ==- (2)1211,2x x ==【分析】(1)用直角开平方法解答即可; (2)用求根公式解答即可.(1)解:2219x x -+=,原方程可化为2(1)9x -=,直接开平方,得13x -=±,∵124,2x x ==-. (2)22310x x -+=,∵98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2314x ±=,,1211,2x x ==.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题关键是能够正确地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必备知识点:①若方程移项后一边为0,另一边能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可用因式分解法; 题型4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例1.(2022·安徽合肥·八年级期末)解方程:23543x x x【答案】121,4x x =-=【分析】先整理可得2340x x --=,再利用因式分解法解答,即可求解. 【详解】解:23543xx x∵239120x x ,即2340x x --=, ∵()()140x x +-=, 解得:121,4x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例2.(2022·安徽安庆·八年级期末)解方程:2212x x x -=-. 【答案】12x =或1x =- 【分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详解】解:2x 2-x =1-2x , ∵2x 2+x -1=0,∵(2x -1)(x +1)=0, 2x -1=0或x +1=0, ∵12x =或1x =-.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1.(2022·安徽合肥·八年级期末)解一元二次方程:()()323x x -=-. 【答案】x 1=3,x 2=5【分析】通过移项,因式分解再求方程的解即可. 【详解】解:(x -3)2=2(x -3) 移项得(x -3)2-2(x -3)=0,因式分解得(x -3)(x -3-2)=0, (x -3)(x -5)=0, ∵x 1=3,x 2=5.【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关键是运用因式分解使解方程变得更简洁. 练习2.(2022·上海市罗星中学八年级期末)解方程:24830x x -+=【答案】1231,22x x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 【详解】24830x x -+= (23)(21)0x x --=∵230x -=或210x -=1231,22x x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选择合适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22311-=-x x (2)()3122x x x -=- 【答案】(1)10x =,212x = (2)123x =,21x =【分析】(1)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后求解; (2)利用提公因式分解因式后求解. (1)解:()()22311-=-x x()()223110x x ---=()()3113110x x x x -+---+=()2420x x -=10x =,212x =. (2)()3122x x x -=-()()31210x x x ---=()()3210x x --=∵320x -=或10x -=, 解得,123x =,21x =.【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重要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1)2x x = (2)21090x x ++=【答案】(1)10x =,21x =; (2)11x =-,29x =-【分析】(1)利用移项,提公因式求解即可; (2)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1)解:∵2x x =,∵20x x -=,∵x (x -1)=0,∵x =0或x -1=0,∵10x =,21x =; (2)∵21090x x ++=,∵(x +1)(x +9)=0,∵x +1=0或x +9=0,∵11x =-,29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考点5: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必备知识点:①在已知或者未知条件中,某个代数式几次出现,可用一个字母来代替它从而简化问题,这就是换元法,当然有时候要通过变形才能换元.把一些形式复杂的方程通过换元的方法变成一元二次方程,从而达到降次的目的.题型5 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例1.(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解方程:()()2226x x x x +++=.【答案】122,1x x ==-【分析】利用换元法可将原方程降次求解,再根据分类讨论思想对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x 2+x =y ,则原方程变形为y 2+y -6=0, 解得:y 1=-3,y 2=2.①当y =2时,x 2+x =2,即x 2+x -2=0, 解得:x 1=-2,x 2=1;②当y =-3时,x 2+x =-3,即x 2+x +3=0, ∵∵=12-4×1×3=1-12=-11<0, ∵此方程无解;∵原方程的解为x 1=-2,x 2=1.【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够掌握换元法将原方程降次,熟练运用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例2.(2022·江苏·九年级课时练习)转化是数学解题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数学思想,实质是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例如,解方程x 4-3x 2-4=0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换元法,设x 2=y ,将原方程转化为y 2-3y -4=0,解方程得到y 1=-1,y 2=4,因为x 2=y ≥0,所以y =-1舍去,所以得到x 2=4,所以x 1=2,x 2=-2.请参考例题解法,解方程:223320x x x x +-+=. 【答案】x 1=1,x 2=-4【分析】利用题中给出的方法设23x x +=y ,把方程转化为含y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y 的值,再求解无理方程,求出x 的值.【详解】解:设23x x +=y ,则x 2+3x =y 2, 原方程可化为:y 2-y -2=0, ∵y 1=-1,y 2=2 , ∵23x x +=y ≥0, ∵y 1=-1舍去 , ∵23x x +=2, ∵x 2+3x =4, ∵x 2+3x -4=0, ∵x 1=1,x 2=-4.【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换元法,掌握换元法的一般步骤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换元法的一般步骤:设元(未知数),换元,解元,还原四步.解方程42540x x -+=,这是一个一元四次方程,根据该方程的特点,它的解法通常是: 设2x y =,那么42x y =,于是原方程可变为2540y y -+=①,解得11y =,24y =. 当1y =时,21x =,1x ∴=±;当4y =时,24x =,2x ∴=±; ∴原方程有四个根:11x =,21x =-,32x =,42x =-.仿照上面方法,解方程:222(3)4(3)30x x x x +++=+. 【答案】1352x -+=,2352x --=.【分析】设x 2+3x =y ,则原方程变为y 2+4y +3=0,求出y =-1,或y =-3,再分别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x 2+3x =y ,则原方程变为y 2+4y +3=0, ∵(y +1)(y +3)=0, 解得y =-1,或y =-3,当y =-1时,x 2+3x =-1,即x 2+3x +1=0,解得x =12353522x x -+--==,,当y =-3时,x 2+3x =-3,即x 2+3x +3=0,因为∆=32-4×3<0,所以方程没有实数根,舍去; ∵原方程有两个根:1352x -+=,2352x --=.【点睛】此题考查了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正确理解已知中的解题方法并仿照解题是解题的关键. (1)2x -2x =99(2)2(21)x -+3(2x -1)=0 (3)22()x x --5(2x -x )+6=0. 【答案】(1)111x =,29x =- (2)112x =,21x =- (3)12x =,21x =-,31132x +=,41132x -=【分析】(1)根据配方法求解即可; (2)根据因式分解求解即可;(3)先令x 2-x =y ,得到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根据因式分解法求出y ,再把y 的值代入x 2-x =y 求解即可. (1)解:2x -2x =99, ∵2x -2x +1=99+1 ∵2(1)100x -=, ∵110x -=±, ∵111x =,29x =-; (2)解:2(21)x -+3(2x -1)=0,∵(21)[(21)3]0x x --+=,即(21)(22)0x x -+=, ∵210x -=或220x +=, ∵112x =,21x =-; (3)解:22()x x --5(2x -x )+6=0, 令2x x y -=,则原方程为2560y y -+=∵(2)(3)0y y --=, ∵20y -=或30y -=, ∵y =2或3当y =2时,22x x -=, ∵220x x --= ∵(2)(1)0x x -+=, ∵x -2=0或x +1=0, ∵12x =,21x =-; 当y =3时,23-=x x , ∵230x x --=, ∵1141(3)11322x ±-⨯⨯-±==, ∵31132x +=,41132x -=. 综上所述,12x =,21x =-,31132x +=,41132x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阅读材料:像13x x -=这样,根号内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我们称之为无理方程. 13;x x --;两边平方:x ﹣1=9﹣6x +x 2. 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x 1=2,x 2=5检验所得到的两个根,只有 是原无理方程的根. 理解应用:解无理方程1122x x +=. 【答案】2x =;x =3【分析】阅读材料:通过检验可确定原方程的解; 理解应用:先移项得到1212x x -=+,再两边平方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然后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然后进行检验确定原无理方程的根. 【详解】解:阅读材料: 经检验2x =是原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2x =; 理解应用:移项:1212x x -=+, 两边平方:()214414x x x -+=+,解得154x =,23x =, 经检验原无理方程的根为3x =.【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方程:解无理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无理方程转化为有理方程来解,在变形时要注意根据方程的结构特征选择解题方法.用乘方法(即将方程两边各自乘同次方来消去方程中的根号)来解无理方程,往往会产生增根,应注意验根. 必备知识点:①根的判别式: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过程中得到 2224()24b b ac x a a -+=,显然只有当240b ac -≥时,才能直接开平方得:22424b b acx a a -+=±也就是说,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只有当系数a 、b 、c 满足条件240b ac ∆=-≥时才有实数根.这里24b 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式与根的关系在实数范围内,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由其系数a 、b 、c 确定,它的根的情况(是否有实数根)由24b ac ∆=-确定.设一元二次方程为20(0)ax bx c a ++=≠,其根的判别式为:24b ac ∆=-则①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1,24b b acx -±-=. ②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22b x x a==-. ③0∆<⇔方程20(0)ax bx c a ++=≠没有实数根.题型6 根的判别式的应用例1.(2022·江苏扬州·八年级期末)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12200kx k x k k .(1)求证:无论x 取何值,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该方程的两根都是整数,求整数k 的值. 【答案】(1)见解析 (2)±1【分析】(1)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即可求解;(2)用公式法求出方程的两根,1211,2x x k=-=-,再由该方程的两根都是整数,且k 为整数,可得11k -为整数,即可求解. (1)解:根据题意得:231422k k k2296188k k k k =++--221k k =-+()210k =-≥∵无论x 取何值,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解:2312200kxk x k k , ∵()()3112k k x k-+±-=, ∵1211,2x x k=-=-, ∵该方程的两根都是整数,且k 为整数,∵11k-为整数, ∵整数k 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当240b ac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240b ac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240b ac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例2.(2022·安徽滁州·八年级期末)已知关于x 的方程().(1)小明同学说:“无论m 为何实数,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请说明理由.(2)若方程的一个根是-2,求另一个根及m 的值. 【答案】(1)有道理,理由见解析(2)另一个根为2,5m =-【分析】(1)根据Δ=b 2-4ac >0,即可得证;(2)将x =-2代入方程,求出m 的值,再将m =-5代入方程,解方程即可确定方程的另一个根.(1)解:有道理,理由如下:∵()()()222245416213120b ac m m m m m ∆=-=+-+=++=++>∵无论m 为何实数,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将2x =-代入方程得()42510m m -+++=解得5m =-∵原方程为240x -=∵2x =±∵另一个根为2,5m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解题的关键.练习1.(2022·江苏南京·八年级期末)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x 2﹣3mx +m 2+m ﹣3=0(m 为常数).(1)求证:无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x =2是方程的根,则m 的值为_____. 【答案】(1)见解析(2)552m +=或552-【分析】(1)先计算判别式的值得到∆=(m -2)2+8>0,然后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结论;(2)将x =2代入方程,解方程即可.(1)解:∵∆=9m 2-4×2(m 2+m -3)=(m -2)2+8>0,∵无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将x =2代入方程,得8-6m +m 2+m ﹣3=0,整理得,m 2-5m +5=0,解得552m +=或552-, 故答案为:552m +=或55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的判别式∆=b 2-4ac :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 210x kx k ++-=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答案】见解析【分析】根据Δ=2224(2)41(1)40b ac k k -=-⨯⨯-=>判断即可.【详解】∵关于x 的方程22210x kx k ++-=,a =1,b =2k ,c =21k -,∵Δ=2224(2)41(1)40b ac k k -=-⨯⨯-=>,∵无论k 取何值时,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3.(2022·山东青岛·八年级期中)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50x mx m -+-=.(1)求证:无论m 取何值,方程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有一根为25m 的值.【答案】(1)见解析(2)4m =【分析】(1)根据根的判别式求出∆的值,即可得到结论;(2)把x =25+代入方程,得出关于m 的方程,解之可得.(1)证明:24(5)m m ∆=--2420m m =-+24416m m =-++2(2)16m =-+∵2(2)160m ∆=-+>∵方程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将25x =+代入原方程,得2(25)(25)50m m +-++-=(15)445m +=+∵4m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的判别式Δ=b 2−4ac :当Δ>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方程没有实数根.练习4.(2021·河南南阳·九年级期中)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0x k x k -++=(1)求证:无论k 取何值,该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等腰ABC 的一边长1a =,另两边b 、c 恰好是该方程的两个根,求三角形另外两边的长.【答案】(1)见解析(2)三角形另外两边长为2,2【分析】(1)检验根的判别式的正负情况即可得证.(2)∵ABC 是等腰三角形,若b =c ,即∆=0,解出k 后代入方程,解方程可得另外两边长;若a 是腰,则a =1是方程的根,把1代入方程解出k 后,再解出方程另一个解,检验是否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 (1)证明:2(2)42k k ∆=+-⨯2448k k k =++-2(2)0k =-≥所以此方程总有实根.(2)解:①若b c =,则此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此时20k -=,则2k =,原方程为:2440x x -+=,122x x ==,∵另外两边长为2和2,②若a c =,则1a =是方程2(2)20x k x k -++=的根,∵21(2)20k k -++=,∵1k =,原方程为2320x x -+=,解得:11x =,22x =,而1、1、2为边不能构成三角形.所以,三角形另外两边长为2,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等腰三角形存在性、三角形三边关系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及考点精析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及考点精析一、知识结构: 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根的判别解与解法二、考点精析(1)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③整式方程....就是一元二次方程。
(2)一般表达式:)0(02≠=++a c bx ax 其中2ax 是二次项,a 叫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叫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都是方程在一般形式下定义的,所以求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时,必须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①该项系数不为“0”; ②未知数指数为“2”;③若存有某项指数为待定系数,或系数也有待定,则需建立方程或不等式加以讨论。
典型例题:例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12132+=+x xB 02112=-+x xC 02=++c bx axD 1222+=+x x x 变式:当k 时,关于x 的方程3222+=+x x kx 是一元二次方程。
例2、方程()0132=+++mx x m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为 。
★1、方程782=x 的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2、若方程()021=--m x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⑴求m 的值;⑵写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
★★3、若方程()112=•+-x 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4、若方程nx m +x n -2x 2=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下列不可能的是( )B.m=2,n=1C.n=2,m=1D.m=n=1⑴概念: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⑵应用:利用根的概念求代数式的值;例1、已知322-+y y 的值为2,则1242++y y 的值为 。
例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4222=-++-a x x a 的一个根为0,则a 的值为 。
例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系数满足b c a =+,则此方程必有一根为 。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含方法技巧归纳,易错辨析)

初中数学⼀元⼆次⽅程知识点总结(含⽅法技巧归纳,易错辨析)
考情分析⾼频考点考查频率所占分值
1.元⼆次⽅程的概念★7~12分
2.⼀元⼆次⽅程的解法★★★
3.⼀元⼆次⽅程根的判别式★★
4.⼀元⼆次⽅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5.利⽤⼀元⼆次⽅程解决实际问题★★★
1⼀元⼆次⽅程的定义及⼀般形式
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最⾼次数是2(⼆次)的⽅程,
叫作⼀元⼆次⽅程.
点拨
对定义的理解抓住三个条件:“⼀元”“⼆次”“整式⽅程”,缺⼀不可,同时强调⼆次项的系数不为0.
⽤公式法解⼀元⼆次⽅程的记忆⼝诀
要⽤公式解⽅程,⾸先化成⼀般式.
调整系数随其后,使其成为最简⽐.
确定参数
,计算⽅程判别式.
判别式值与零⽐,有⽆实根便得知.
若有实根套公式,若⽆实根要告之.
3因式分解法
通过因式分解,使⼀元⼆次⽅程化为两个⼀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次式分别等
于0,从⽽实现降次,这种解⼀元⼆次⽅程的⽅法叫作因式分懈法.
因式分解法体现了将⼀元⼆次⽅程“降次”转化为⼀元⼀次⽅程来解的思想,运⽤这种⽅法的步
骤:
(1)将所有项移到⽅程的左边,将⽅程的右边化为0;
(2)将⽅程左边分解为两个⼀次因式的乘积;
(3)令每个因式分别等于零,得到两个⼀元⼀次⽅程;
(4)解这两个⼀元⼀次⽅程,他们的解就是原⽅程的解.。
中考《一元二次方程》经典例题及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般形式:20ax bx c ++=(其中,,a b c 为常数,0a ≠),其中2,,ax bx c 分别叫做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 b 分别称为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注意:(1)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要注意0a ≠,因为当0a =时,不含有二次项,即不是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必须是整式方程;②必须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所含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适合于2()()0x a b b ±=≥或22()()ax b cx d ±=±形式的方程.2.配方法:(1)化二次项系数为1;(2)移项,使方程左边只含有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 (3)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4)把方程整理成2()()0x a b b ±=≥的形式; (5)运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3.公式法:(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即20ax bx c ++=;(2)确定,,a b c 的值;(3)求出24b ac -的值;(4)将,,a b c 的值代入x =即可. 4.因式分解法:基本思想是把方程化成()()0ax b cx d ++=的形式,可得0ax b +=或0cx d +=. 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关系1.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是否有实数根,由24b ac -的符号来确定,我们把24b 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当240b ac ->时,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240b ac -=时,方程2(0)0ax bx c a ++=≠有1个(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当240b ac -<时,方程2(0)0ax bx c a ++=≠没有实数根.3.根与系数关系: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其中,,a b c 为常数,0a ≠),设其两根分别为1x ,2x ,则12b x x a +=-,12c x x a=. 四、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步骤和列一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步骤一样,即审、设、列、解、验、答六步.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经济类和面积类问题是常考内容.1.增长率等量关系(1)增长率=增长量÷基础量.(2)设为原当m 为平均下降率时,则有(1n a m -2.利润等量关系:(1)利润=售价-成本3.面积问题(1)类型1:如图1所示的矩形ABCD ()(22)a x b x --.(2)类型2:如图2所示的矩形ABCD (3)类型3:如图3所示的矩形ABCD 为()()a x b x --.图1 4. 碰面问题(循环问题)(1)重叠类型(双循环):n 支球队互相之∵1支球队要和剩下的(n -1)支球队比赛∵存在n 支这样的球队,∴比赛场次为:∵A 与B 比赛和B 与A 比赛是同一场比赛∴m =( −1)(2)不重叠类型(单循环):n 支球队,∵1支球队要和剩下的(n -1)支球队比赛∵存在n 支这样的球队,∴比赛场次为:∵A 与B 比赛在A 的主场,B 与A ∴m = ( −1)经典1.若关于x 的方程220x ax +-=有一个【答案】1【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解析】解:把x=1代入方程2x ax +=a 为原来量,m 为平均增长率,n 为增长次数,b 为增长)b =.成本.(2)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BCD 长为a ,宽为b ,空白“回形”道路的宽为x ,CD 长为a ,宽为b ,阴影道路的宽为x ,则空白部分的BCD 长为a ,宽为b ,阴影道路的宽为x ,则4块空 图2 图互相之间都要打一场比赛,总共比赛场次为m 。
“一元二次方程”中考考点透视

j - - 错赣 数攀
考 点 2 一 元二 次 方 程 的 解 法
二次方程 应用 中的增长率 问题. 一 般 表 示
增 长 前 的量 X( 1 + 增长率 ) , 例2 ( 2 0 1 3 ・ 山 东滨 州 ) 一 元 二 次 方程 为 增 长 后 的量 = 如 果 设 这 个 增 长 率 为 . 根 据 “ 五 月 份 的 利 2 _ 3 + 1 = 0 的 解 为
而解 得 m的值 为 一 1 . 故 选B .
题作 简单 的阐述 . 希 望 对 同学 们 今 后 的 学
习有 所 帮 助 .
【 点评 】 本 题 有 时 还 会 让 同学 们 求 出此
方程的另一个根 . 只 要 把 m= 一 1 重 新 代 入 原 方程 . 求 出一 元 二 次 方 程 的根 即 可 .
e
0
鞋
l l 鲑
“
一
元 二次 方
丹Hale Waihona Puke 市云阳学校 谢 月 华 中考考点透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是 中 学 数 学 的 一 个 重 要
例1 ( 2 0 1 2 , 贵 州安 顺 ) 已知 l 是 关 于
) .
B.一1
内容 . 它 在 每 年 中 考 中 占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地 的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 m一 1 ) x 2 + x + l = 0 的一个根 , 位 . 它既 有独 立考查 的试题 . 更 有 广 泛 渗 则 m的 值 是 ( 透到其他方 面的综合考查 . 它 也 是 高 中 阶 段学 习的基础 . 在 整 个 中学 数 学 学 习 中起 着 承 上 启 下 的 作 用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主 要 有 三 部 分 内容 . 分 别 是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的 概 的应 用 . 下 面 就 近 年 中 考 试 卷 中 出 现 的 例
部编数学九年级上册专题01《一元二次方程》重难点题型分类(解析版)含答案

专题01 《一元二次方程》重难点题型分类专题简介:本份资料专攻《一元二次方程》中“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求字母的值”、“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求字母的值”、“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求代数式的值”、“赋值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定根”、“根据面积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重点题型;适用于老师给学生作复习培训时使用或者考前刷题时使用。
考点1: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方法点拨:一元二次方程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整式方程,二是只含一个未知数,三是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指数是2。
1.(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为( )①220x -=;②221x y +=;5=;④12x x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A【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直接判断即可.【详解】解:220x -=是一元二次方程;221x y +=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二次方程;5=未知数在根号内,不是一元二次方程;12x x +=未知数在分母中,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明确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为2次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关键.2.(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面关于x 的方程中:①220ax x ++=;②()()223911x x --+=;③1x x x +=;④20x a -=(a 为任意实数);1x =-.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A .1B .2C .3D .4【答案】B 【分析】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答.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二次项系数不为0;(3)是整式方程;(4)含有一个未知数.由这四个条件对四个选项进行验证,满足这四个条件者为正确答案.【详解】解:①220ax x ++=,0a =时不是一元二次方程;②223(9)(1)1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③13x x+=是分式方程;④20(x a a -=为任意实数)是一元二次方程;1x =-,是根式方程,是无理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综上所述,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2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看是否是整式方程,然后看化简后是否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3.(2021春•仓山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x 的方程:①ax 2+bx +c =0;②x 24=0;③2x 2﹣3x +1=0;④x 2﹣2+x 3=0.其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答案】A【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①ax 2+bx +c =0,当a =0时,该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②x 24=0属于分式方程;③2x 2﹣3x +1=0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④x 2﹣2+x 3=0的最高次数是3,属于一元三次方程;综上所述,其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1个.故选:A .【点睛】本题利用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 2+bx +c =0(且a ≠0).特别要注意a ≠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4.(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判断下列各式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________.①21x x ++;②2960x x -=;③2102y =;④215402x x-+=;⑤2230x xy y +-=;⑥232y =;⑦2(1)(1)x x x +-=.【答案】②③⑥【分析】直接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21x x ++不是方程;②2960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③2102y =是一元二次方程;④ 215402x x -+=不是整式方程,故不是一元二次方程;⑤ 2230x xy y +-=含有2个未知数,不是一元方程;⑥232y =;是一元二次方程;⑦ 2(1)(1)x x x +-=化简后没有二次项,不是2次方程.∴②③⑥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故答案为:②③⑥.【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辨别,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考点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求字母的值方法点拨: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时刻记住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次项系数不能等于0。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以及考点分析(可编辑修改版)

x2
b 2a
;
当 b2 4ac 0 时,方程无实数根.
公式法的一般步骤:①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式;②确定 a, b, c 的值;③代入 b2 4ac 中计算其值,
判断方程是否有实数根;④若 b2 4ac 0 代入求根公式求值,否则,原方程无实数根。
(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计算量。另外,求根公式对于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适用,其中也包括不完全的 一元二次方程。) (4)因式分解法: ①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依据: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 0,那么这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为 0,即:
(3) 8x 2
10x 3
0 ( x1
1 4 , x2
3 2
)
(2) y 2 4 y 45 0 ( y1 9, y2 5 ) (4) 7x 2 21x 0 ( x1 0, x2 3 )
(5) 6x 2 3 3x 2 2x
6 ( x1
3 2
, x2
2 3
)
(6) (x 5)2
2.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待定系数或其它字母的值
(1) m 为何值时,关于 x 的方程 (m 2)x m2 (m 3)x 4m 是一元二次方程。( m 2 )
(2)若分式 x 2 7x 8 0 ,则 x x 1
(x 8)
3.由方程的根的定义求字母或代数式值
(1)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 1)x 2 x a 2 1 0 有一个根为 0,则 a
3.增长率问题(下降率):在此类问题中,一般有变化前的基数( a ),增长率( x ),变化的次数( n ),
变化后的基数( b ),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a(1 x)n b 表示。
4.其它实际问题(都要注意检验解的实际意义,若不符合实际意义,则舍去)。 (五)新题型与代几综合题 (1)有 100 米长的篱笆材料,想围成一矩形仓库,要求面积不小于 600 平方米,在场地的北面有一堵 50 米的旧墙,有人用这个篱笆围成一个长 40 米、宽 10 米的仓库,但面积只有 400 平方米,不合要求,问 应如何设计矩形的长与宽才能符合要求呢? (2)读诗词解题(列出方程,并估算出周瑜去世时的年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数人物,而立之年督东吴,英年早逝两位数,十位恰小个位三,个位平方与 寿符,哪位学子算得准,多少年华属周瑜?(36 岁)
《一元二次方程》学习要点

一元二次方程学习要点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会识别一元二次方程及各部分名称。
2.会用估算的方法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或近似解。
学习重难点:重点:1、认识产生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的必要性。
2、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或近似解。
难点:1、列方程的探索过程。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学习要点:学习目标11.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从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知,一元二次方程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即未知数有且只有一个。
如果方程中未知数的个数多于1个,那么它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2)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即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不能低于2,也不能高于2。
但方程中是否存在一次项或常数项,并没有提出要求。
因此,可将方程进行降幂排列,观察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否为2。
(3)方程的两边是整式。
整式是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
说明分母不能含有未知数,被开数不能含有未知数。
只要某个方程不符合以上三条中的一条,那它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反之,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它就一定满足以上三个条件.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相关概念及剖析概念:把方程化成形式ax 2+bx +c =0(a ≠0),这种形式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即一般形式为:20(,,0)ax bx c a b c a ++=≠为常数,.各部分名称:,,分别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 ,b 分别称为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
剖析:(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将方程变形和整理后的一种很有规律的表达形式,它的左边是未知数的二次三项式的降幂排列,且其中a 通常写成大于0的形式,而右边是0.(2)当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后,左边的三个单项式ax 2,bx ,c 分别叫做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且常数a ,b 分别叫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用配方法或公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基础.4.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时应注意的问题(1)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应以化简后的结果为准。
一元二次方程(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B、ax2+bx+c=0C、(x﹣1)(x+2)=1D、3x2﹣2xy﹣5y2=0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专题:方程思想。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二次项系数不为0;(3)是整式方程;(4)含有一个未知数.由这四个条件对四个选项进行验证,满足这四个条件者为正确答案.解答:解:A、由原方程,得x4+1=0,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4;故本选项错误;B、当a=0时,即ax2+bx+c=0的二次项系数是0时,该方程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C、由原方程,得x2+x﹣3=0,符号一元二次方程的要求;故本选项正确;D、方程3x2﹣2xy﹣5y2=0中含有两个未知数;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看是否是整式方程,然后看化简后是否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2x+1=0B、y2+x=1C、x2+1=0D、x2=1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4x+2=0的解为()A、x1=1,x2=﹣1B、x1=x2=1C、x1=x2=﹣1D、无解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专题:计算题。
分析:因为本题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所以m2+1=2解得m=±1因为m+1≠0不符合题意所以m=1,把m=1代入原方程得2x2+4x+2=0,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出x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m2+1=2∴m=±1又m=﹣1不符合题意∴m=1把m=1代入原方程得2x2+4x+2=0解得x1=x2=﹣1.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要特别注意二次项系数a≠0这一条件,当a=0时,上面的方程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了.4、关于x的方程ax2﹣3x+3=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的取值范围是()A、a>0B、a≠0C、a=1D、a≥05、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A、3(x+1)2=2(x+1)B、C、ax2+bx+c=0D、x2+2x=x2﹣1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二次方程》考点探究【考纲要求】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简单应用.4.会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命题趋势】结合近年中考试题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考查主要有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与其他知识综合命题时常为解答题.【考点探究】考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例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x 2+1x 2=0B .ax 2+bx +c =0C .(x -1)(x +2)=1D .3x 2-2xy -5y 2=0 解析:由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知选项A 不是整式方程;选项B 中,二次项系数可能为0;选项D 中含有两个未知数.故选C .答案:C方法总结 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是整式方程;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④二次项系数不等于0.容易忽略的是条件①和④.触类旁通1 已知3是关于x 的方程x 2-5x +c =0的一个根,则这个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A .-2B .2C .5D .6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例2】解方程x 2-4x +1=0.分析:本题可用配方法或公式法求解.配方法通常适用于二次项系数化为1后,一次项系数是偶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任意的一元二次方程,只要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就可以直接代入公式求解.解:解法一:移项,得x 2-4x =-1.配方,得x 2-4x +4=-1+4,即(x -2)2=3,由此可得x -2=±3,x 1=2+3,x 2=2- 3.解法二:a =1,b =-4,c =1.b 2-4ac =(-4)2-4×1×1=12>0,x =4±122=2±3. 方法总结 此类题目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优化选择,常常涉及到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选择解法时要根据方程的结构特点,系数(或常数)之间的关系灵活进行,解题时要讲究技巧,尽量保证准确、迅速.触类旁通2 解方程:x 2+3x +1=0.考点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例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 -2)x +m +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值是( )A .0B .8C .4±2D .0或8解析:b 2-4ac =(m -2)2-4(m +1)=0,解得m 1=0,m 2=8.故选D.答案:D方法总结 由于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可得根的判别式b 2-4ac =0,从而得到一个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求得m 的值即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不解方程,判定根的情况;(2)根据方程根的情况,确定方程系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3)应用判别式证明方程根的情况.触类旁通3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x 2+nx +k =0(m ≠0)有两个实数根,则下列关于判别式n 2-4mk 的判断正确的是( )A .n 2-4mk <0B .n 2-4mk =0C .n 2-4mk >0D .n 2-4mk ≥0考点四、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例4】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k -1)x +k 2=0有两个实数根x 1,x 2.(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x 1+x 2|=x 1x 2-1,求k 的值.解:(1)依题意,得b 2-4ac ≥0,即[-2(k -1)]2-4k 2≥0,解得k ≤12. (2)解法一:依题意,得x 1+x 2=2(k -1),x 1x 2=k 2.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x 1+x 2≥0时,则有x 1+x 2=x 1x 2-1,即2(k -1)=k 2-1,解得k 1=k 2=1.∵k ≤12, ∴k 1=k 2=1不合题意,舍去.②当x 1+x 2<0时,则有x 1+x 2=-(x 1x 2-1),即2(k -1)=-(k 2-1).解得k 1=1,k 2=-3.∵k ≤12,∴k =-3.综合①②可知k =-3. 解法二:依题意,可知x 1+x 2=2(k -1).由(1)可知k ≤12,∴2(k -1)<0,即x 1+x 2<0.∴-2(k -1)=k 2-1,解得k 1=1,k 2=-3.∵k ≤12,∴k =-3. 方法总结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把给定的代数式经过恒等变形化为含x 1+x 2,x 1x 2的形式,然后把x 1+x 2,x 1x 2的值整体代入.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前提为:①a ≠0,②b 2-4ac ≥0.因此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方程的系数中所含字母的值或范围时,必须要考虑这一前提条件.触类旁通4 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4x +3=0的两个根,则x 1x 2的值是( )A .4B .3C .-4D .-3考点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实际问题【例5】汽车产业是我市支柱产业之一,产量和效益逐年增加.据统计,2008年我市某种品牌汽车的年产量为6.4万辆,到2010年,该品牌汽车的年产量达到10万辆.若该品牌汽车年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从2008年开始五年内保持不变,则该品牌汽车2011年的年产量为多少万辆?解:设该品牌汽车年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由题意,得6.4(1+x )2=10,解得x 1=0.25,x 2=-2.25.∵x 2=-2.25<0,故舍去,∴x =0.25=25%.10×(1+25%)=12.5.答:2011年的年产量为12.5万辆.方法总结 此题是一道典型的增长率问题,主要考查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把握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最后还要注意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不符合的要舍去.触类旁通5 商场某种商品平均每天可销售30件,每件盈利50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每件商品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设每件商品降价x 元.据此规律,请回答:(1)商场日销售量增加__________件,每件商品盈利__________元(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2)在上述条件不变、销售正常情况下,每件商品降价多少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到 2 100元?【经典考题】1.用配方法解方程x 2+4x +1=0,配方后的方程是( )A .(x +2)2=3B .(x -2)2=3C .(x -2)2=5D .(x +2)2=5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a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值是( )A .1B .-1C .14D .-14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c =0的两根分别为x 1=1,x 2=-2,则b 与c 的值分别为( )A.b=-1,c=2 B.b=1,c=-2 C.b=1,c=2 D.b=-1,c=-2 4.一件商品的原价是100元,经过两次提价后的价格为121元,如果每次提价的百分率都是x,根据题意,下面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A.100(1+x)=121 B.100(1-x)=121 C.100(1+x)2=121 D.100(1-x)2=121 5.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解为__________.6.把一张边长为40 cm的正方形硬纸板,进行适当地裁剪,折成一个长方体盒子(纸板的厚度忽略不计).(1)如图,若在正方形硬纸板的四角各剪掉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将剩余部分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①要使折成的长方体盒子的底面积为484 cm2,那么剪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②折成的长方体盒子的侧面积是否有最大值?如果有,求出这个最大值和此时剪掉的正方形的边长;如果没有,说明理由.(2)若在正方形硬纸板的四周剪掉一些矩形(即剪掉的矩形至少有一条边在正方形硬纸板的边上),将剩余部分折成一个有盖的长方体盒子.若折成的一个长方体盒子的表面积为550 cm2,求此时长方体盒子的长、宽、高(只需求出符合要求的一种情况).【模拟预测】1.关于x的方程(m2-2)x2+(m+2)x=0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A.m≠2 B.m≠±2C.m≠ 2 D.m≠± 22.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5=0时,原方程应变形为()A.(x+1)2=6 B.(x+2)2=9 C.(x-1)2=6 D.(x-2)2=9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A.a<2 B.a>2 C.a<2且a≠1 D.a<-24.关于x的方程x2+px+q=0的两根同为负数,则()A.p>0且q>0 B.p>0且q<0 C.p<0且q>0 D.p<0且q<05.若x=2是关于x的方程x2-x-a2+5=0的一个根,则a的值为__________.6.孔明同学在解一元二次方程x2-3x+c=0时,正确解得x1=1,x2=2,则c的值为__________.7.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6x-5=0的两根为a,b,则1a+1b的值是__________.8.解方程:x(x-2)+x-2=0.9.菜农李伟种植的某蔬菜计划以每千克5元的单价对外批发销售,由于部分菜农盲目扩大种植,造成该蔬菜滞销.李伟为了加快销售,减少损失,对价格经过两次下调后,以每千克3.2元的单价对外批发销售.(1)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2)小华准备到李伟处购买5吨该蔬菜,因数量多,李伟决定再给予两种优惠方案以供选择:方案一:打九折销售;方案二:不打折,每吨优惠现金200元.试问小华选择哪种方案更优惠,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考点探究】触类旁通1.B 把3代入原方程得c =6,解原方程得另一个根是2.触类旁通2.解:∵a =1,b =3,c =1,∴Δ=b 2-4ac =9-4×1×1=5>0.∴x =-3±52. ∴x 1=-3+52,x 2=-3-52. 触类旁通3.D 因为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即有两个相等的或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判别式n 2-4mk ≥0.触类旁通4.B 因为a =1,c =3,所以x 1x 2=c a=3. 触类旁通5.解:(1)2x 50-x(2)由题意,得(50-x )(30+2x )=2 100,化简,得x 2-35x +300=0,解得x 1=15,x 2=20.∵该商场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则x =15不合题意,舍去.∴x =20.答:每件商品降价20元,商场日盈利可达2 100元.【经典考题】1.A 原方程变为x 2+4x +4-4+1=0,所以(x +2)2=3.2.B 因为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22-4(-a )=0,所以a =-1.3.D b =x 1+x 2=1-2=-1,c =x 1x 2=-2.4.C 因为每次提价的百分率都是x ,则两次提价后价格是原价的(1+x )2,所以列方程为100(1+x )2=121.5.3或-1 解方程:x 2-2x +1=4,∴(x -1)2=4,x -1=±2,∴x 1=3,x 2=-1.6.解:(1)①设剪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则(40-2x )2=484,即40-2x =±22,解得x 1=31(不合题意,舍去),x 2=9.∴剪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9 cm .②侧面积有最大值.设剪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盒子的侧面积为y cm 2,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4(40-2x )x ,即y =-8x 2+160x =-8(x -10)2+800,∴当x =10时,y 最大=800.即当剪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0 cm 时,长方体盒子的侧面积最大为800 cm 2.(2)在如图的一种裁剪图中,设剪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从而有2(40-2x )(20-x )+2x (20-x )+2x (40-2x )=550,解得x 1=-35(不合题意,舍去),x 2=15.∴剪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5 cm .此时长方体盒子的长为15 cm ,宽为10 cm ,高为5 cm .【模拟预测】1.D 由题意知,m 2-2≠0,得m ≠± 2.2.C 因为x 2-2x -5=x 2-2x +1-6=0,所以(x -1)2=6.3.C 因为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判别式(-2)2-4(a -1)>0,且a -1≠0,解得a <2且a ≠1.4.A 因为方程两根为负,所以两根之和为负,即-p <0,所以p >0;两根之积为正,即q >0.5.±7 因为把x =2代入原方程得a 2=7,所以a =±7.6.2 因为a =1,c a=x 1x 2=2,所以c =2. 7.-65因为a +b =6,ab =-5, 所以1a +1b =a +b ab =6-5=-65. 8.解:提取公因式,得(x -2)(x +1)=0,解得x 1=2,x 2=-1.9.解:(1)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 .由题意,得5(1-x )2=3.2.解方程,得x 1=0.2,x 2=1.8.因为降价的百分率不可能大于1,所以x 2=1.8不符合题意,符合题目要求的是x1=0.2=20%.答: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是20%.(2)小华选择方案一购买更优惠.理由:方案一所需费用为3.2×0.9×5 000=14 400(元),方案二所需费用为3.2×5 000-200×5=15 000(元).∵14 400<15 000,∴小华选择方案一购买更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