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期中考试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拉开序幕,在飞行表演的某个瞬间,甲、乙、丙三架飞机,甲中飞行员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飞行员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飞行员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

这三架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D.甲、乙、丙均向上,但丙比甲、乙都慢2.2021年7月29日,在东京奥运会女子4×200m自由泳接力决赛中,我国运动员打破世界纪录并获得冠军。

比赛泳道是长度50m的直线泳道,四名队员一组,参加接力比赛,每名运动员完成200m,则每名运动员的位移为()A.400m B.100m C.50m D.03.某学生在百米赛跑中,已知他在起跑瞬时的速度为4m/s,经过10s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8m/s,则该学生在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4m/s B.6m/s C.8m/s D.10m/s4.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力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如从解的物理量的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定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滑块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M+mM+msin2θgsinθ,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

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

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

请你指出该项()A.当θ=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B.当θ=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C.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D.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A.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B.保持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C.释放重物前,重物离打点计时器下端远些D.重物体积要小,材料可以选择木球、橡皮球或铁球6.2022年12月18日,卡塔尔世界杯决赛,法国对阵阿根廷,最终两队点球定胜负,阿根廷取得冠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

7.根据运动的具体特点,下列运动中可简化成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模型的是() A.冬季下雪时,雪花的下落 B.跳伞运动员下落的运动C.从桌边落下的钢笔的运动 D.从水面自由下沉到水底的石子8、关于弹力和摩檫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摩檫力的接触面上一定有弹力B、有弹力的接触面上一定有摩檫力C、摩檫力大小跟支持力大小成正比D、摩檫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力的方向垂直9、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B.质点沿不同的路程由A到B,其路程可能不同,位移也不相同的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是零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10.在下列图象中,可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AB B. AC C. AD D. BC11.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v0 >0,a< 0, 物体做加速运动 B.v0< 0,a >0, 物体做加速运动C.v0< 0,a< 0, 物体做减速运动 D.v0 >0,a >0, 物体做加速运动12.如图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线是一条抛物线,方程为x=-5t2+40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大位移是80mB.质点的初速度是20m/s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D.t=4s时,质点的速度最大13.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AB:BC等于()A. 1:l B.1:2 C.1:3 D.1:4第12题图二、填空与实验题(本题共有小题,共20分)14.(5分)如图所示,n块厚度均为d质量为m的相同砖块,靠在一起平放在地面上,今将它们一块一块向上叠迭起来,全部叠完这堆砖,砖的重心升高了_______ _。

15、(6分)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得到轻质弹簧的弹力F大小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1) 弹簧的原长是 cm(2)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3) 表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是图线16.(9分)在做“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7点,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2.73cm,1、2间的距离x2=3.12 cm,2、3间的距离x3=3.51 cm, 3、4间的距离x4=3. 90 cm,4、5间的距离x5=4.29 cm,5、6间的距离x6=4.68 cm (f=50Hz)(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根据上面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级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级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doc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第一学期高一级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请考生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B .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将地球看作质点C .研究跳高运动员的起跳和过杆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D .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冰上动作时,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2、“请确定物体在5 s 时的位置”,这里的“5 s 时”应理解为( )A .0到5 s 末这一段时间B .4 s 末到5 s 末这一段时间C .5 s 末这一时刻D .5 s 初,即4 s 末这一时刻3、小明家驾车去旅游,行驶到某处见到如右图所示的公路交通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路段平均速度不能超过60 km/hB .此处到宜昌的位移大小是268 kmC .此路段平均速率不能低于60 km/hD .此路段瞬时速度不能超过60 km/h4、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a 甲=4 m/s 2,a 乙=-4 m/s 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 .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C .甲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乙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D .甲、乙的速度值都是越来越大的5、以v =36 km/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刹车后获得大小为 4 m/s2的加速度,刹车之后3 s 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 ) A .12.5 m B .12 m C .90 m D .126 m6、一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则当它下落t2时,离地的高度为( )A. 34HB.H 4C. H 2D.32H7、以20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的汽车,制动后能在2m 内停下来,如果该汽车以40m/s 的速度行驶,则它的制动距离应该是( )(设两次制动过程中汽车产生的加速度相同)A.2m B.4m C.16m D.8m8、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 ( )A.20 m B.25 m C.24 m D.75 m二、双项选择题(本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2)前2s滑块运动的位移为:s0= at02=2m
2s末滑块的速度为:v0=at0=2m/s
细绳断裂后滑块对地位移为:s′=v0t=2×5m=10m
所以从小车开始运动到滑块离开车尾,滑块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是:s=s0+s′=(2+10)m=12m
(命题人:任会常)
2.C解析:“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意是:躺在船上看那满天云彩,一动不动,船行百里,竟没有觉察到云彩和乘船人都在向东。由此可判定当时情景是船、云都向东运动,运动的速度相同。C正确。
3.BCD
4.D解析:在0-5 s内速度向东逐渐减小,加速度向西,大小为a= =0.4 m/s2;在5-10 s内,速度向西逐渐增大,加速度向西,大小为a′= =0.4 m/s2.所以两段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一直向西,因而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一直向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山东沂源一中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D解析: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时,物体的速度一直增大,当加速度减小时,说明物体的速度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增加的数值依次减小,但总值是增大的。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D正确。
17.N=10 N(或N=17.3 N)
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2mg=2ma①
由①解得a=5 m/s2②
以一个球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究对象,受力如图D-4
图D-4
Tcos30°-mg=ma③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人教版必修一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人教版必修一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高一物理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第1~9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第10~12题为多选题,所给的选项中有几个符合题意。

将所有符合题意选项的序号选出,填入答题卡中。

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B .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C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D .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物体有时也可以看作质点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 .由北京开往深圳的列车于22:18开出B .期中数学考试时间是2hC .数学考试9:40结束D .中央电视台每晚新闻联播节目19:00开播3、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同C .在曲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可能相同D .位移方向总是质点运动方向一致4、关于加速度的物理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表示速度增加B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C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D .加速度为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5、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的时间内位移变化相同B .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C .相同的时间内加速度变化相同D .相同的路程内速度变化相同6、质点做单向变速直线运动,经过A 、B 、C 三点,已知AB =BC = 6m ,经历的时间t AB = 3s ,t BC = 2s 。

则关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计算,错误的是( ) A.s m t AB V ABAB /2== B .s m t BC V BC BC /3== C. s m t t BC AB V BC AB AC /4.2=++= D. s m V V V BC ABAC /5.22=+= 7、如图2-1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为零)的是( )8、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 = 4t + 2t2(s的单位为m ,t的单位为s),则它运动的初速度v0和加速度a分别是()A.v0 = 0 ,a = 4m/s2 B.v0 = 4m/s ,a = 2m/s2C.v0 = 4m/s ,a = 1m/s2 D.v0 = 4m/s ,a = 4m/s29、关于重力加速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运动的快慢B.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的大小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的快慢D.轻、重物体重力加速度不同10、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B.对于匀速直线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1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用逻辑推理否定了亚里土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B.提出“自由落体运动是—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C.通过斜面上物体的匀加速运动外推出斜面倾角为90°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无关.D.总体的思想方法是: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说——逻辑推理——实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12、下列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中,可能存在的是()A.速度变化量很大,加速度却很小B.速度变化量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满分8分;将正确、完整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横线中)13、一个皮球从5m高的地方落下,碰撞地面后又反弹起4m ,此过程的路程是 m ,该球经过一系列碰撞后,最终停在地面上。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
(共100分时间90分钟)
孝感三中防伪图标
第I 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
..作为参考系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
..为参考系的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
...为参考系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
..为参考系的。

2、由变化率和变化量的概念,可知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B.速度是加速度的变化率
C.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
D.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的变化率
3、以下有关时间的概念,属于时刻的是()
A.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B.2008年8月8日晚8时8分8秒,北京奥运会在鸟巢拉开帷幕
C.9月21日,经过长时间伤病困扰的刘翔在上海以13秒51的成绩完美复出
D.“抱歉,路上车胎爆了,耽误了30分钟。

”。

人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2

人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2

人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平直道路行驶,以x表示它相对出发点的位移.汽车在0~40s内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则汽车A.10s~20s内做匀速运动B.前10s内速率是后20s内速率的两倍C.前10s内与后20s内运动方向相同D.始终沿同一方向运动2.如图所示为一个运动质点的x−t图像,则下列图中与之对应的v−t图像为()A.B.C.D.3.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大,则加速度一定大B.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可能大C.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D.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标量4.一辆急救车快要到达目的地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10m和6m,则刹车后4s内的位移是A.16m B.18m C.32m D.40m5.杂技演员有一个基本练习项目叫杂耍抛接球。

假设演员每隔0.4s从同一高度以8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假设小球在空中不相碰,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不计空气阻力,则第1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A.2B.3C.4D.5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B.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D.每个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7.关于摩擦力,有同学总结了以下四条“不一定”,其中正确的是()A.产生摩擦力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B.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一定与压力成正比D.产生滑动摩擦力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有相对运动8.下列关于相互作用力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地球的质量远远大于人的质量,因此地球对人的吸引力比人对地球的吸引力大得多B.若作用力是弹力,则反作用力也一定是弹力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其作用效果可以抵消D.物体在斜面下滑过程中,物体受到斜面对它的摩擦力和它对斜面的摩擦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9.在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A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

高一必修一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必修一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必修一物理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C.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 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其运动状态为:A.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匀速直线运动C. 静止D. 无法确定3.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A. 会改变B. 保持不变C. 会加速D. 会减速4. 下列关于重力的描述,错误的是:A.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B.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C.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D.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下列关于物体受力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 物体只受到拉力的作用B. 物体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C. 物体受到拉力和支持力的作用D. 物体受到拉力、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其速度v 与加速度a的关系为:A. v = atB. v = 2atC. v = 1/2atD. v = 1/2at^27.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时间t后,其下落的高度h与重力加速度g的关系为:A. h = gtB. h = 1/2gtC. h = 1/2gt^2D. h = gt^2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停止,其加速度a与初速度v0的关系为:A. a = v0/tB. a = -v0/tC. a = -2v0/tD. a = 2v0/t9. 一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经过时间t后,其水平位移x与竖直位移y 的关系为:A. x = yB. x = 2yC. x = y^2D. x = y^2/g10. 一个物体做圆周运动,下列关于向心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向心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B. 向心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C. 向心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成正比D. 向心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F与物体的质量m和加速度a之间的关系为:F = 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利川一中高一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20分)一、选择题(4分X12=4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者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者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不选均得0分,请将正确答案选项填入答题卡中)1.下列四个实验,哪些项能在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完成。

()A.用天平测物体质量B.用弹簧秤测物体重力C.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大气压强D.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辆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匀减速行驶了另一半,恰好静止,则此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2v/3B.v/2C.3v/2D.v/33.关于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而它的速度却可能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大,而它的速度却可能减小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其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D.物体只要有加速度,物体的速度一定改变4.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5.A、B两辆自行车在笔直马路上向东行驶.当t=0时,两辆车恰好相齐,它们的位移随时间t 变化规律如下:S A=12t,S B=4t+t2.在图1中哪个图线反映A、B车的速度图线:ABB.V :V =2:1 ab D.两球落地速度可能相等 6. —个物体在相互垂直的恒力片和F 2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撤去F 2,则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A. 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 物体做变加速曲线运动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沿F ]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7•从某一高处释放一块小石子,经过2.0s ,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块小石子,在第一个石子 到达地面之前,两个石子之间的距离()A.保持不变B.不断减小C.不断增大D.无法判断8•如图2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木板AB 上,当用力将木板的一端抬起(物体未发生滑动)的过程中()A. 木板对物体的作用力不变B. 木板对物体的摩擦力减小C. 木板对物体的作用力减小D. 木板对物体的摩擦力增大9•光滑斜面长为L ,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 ,贝肚)A.物体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L/tB. 物体在t/2时刻的瞬时速度是2L/tC. 物体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大于L/tD. 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斜面中点经历的时间为t/210•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的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恰离开水龙头,滴出n 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t ,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h ,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Ⅰ卷(40分,共10题)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有一个或多个正确
........选项,全对得4分,漏选和少选得2分,多选
或不选得零分)
1.研究物体运动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物理学中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等效替代B.理想化模型C.控制变量D.理想实验
2.在平直行驶的汽车内,一个乘客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考系向外观察,他看到的下述现象
哪个肯定错了?()
A .与汽车同向行驶的自行车向后运动
B .另一辆汽车总在自己的车的前面不动
C .公路两旁的树不动
D .路旁的房屋向后运动
3. 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 )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4. 如图1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
针指示在如左图所示的位置,经过7s后指针指示在如右图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加速度恒
定的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
A. 7.1m/s2
B. 5.7m/s2
C. 1.6m/s2
D. 2.6m/s2
图2 图1
5.某质点以大小为9.8m/s2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测评卷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测评卷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2023年8月10日12时03分50秒,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其搭载的“河南理工一号”AI智能遥感卫星飞行了876.3秒,随后星箭分离,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3年8月10日12时03分50秒指的是时间间隔B.876.3秒指的是时刻C.研究“河南理工一号”的运行轨迹时可以把其当作质点D.以“谷神星一号(遥七)”火箭为参考系,星箭分离前,“河南理工一号”是运动的2.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学,早上6:40从家中出发,6:50时经过一电线杆的速度大小为4 m/s,5 s后经过下一电线杆的速度大小为6 m/s。

已知两电线杆之间为平直路面,两电线杆间的距离为40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40”和“6:50”表示的是时间间隔B.该同学在两电线杆之间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该同学在两电线杆之间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D.该同学在两电线杆之间运动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0.4 m/s23.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一段时间后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与路程之比为1∶4,则对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与加速度可能同向B.初速度与平均速度可能同向C.初速度与末速度可能同向D.平均速度与加速度一定同向4.某物体在水平面内运动的速度-时间(v-t)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水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速度越来越小B.在0~t2时间内,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C.在t2时刻物体的加速度最大,速度最小D.在t2~t3时间内,物体平均速度的大小大于v1+v225.“翔龙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是中国新一代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

在某次飞行训练中,无人机沿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经过两段分别为x1和x2的位移的过程中,无人机的速度变化量均为Δv,则无人机的加速度为( )A.x2−x1(Δv)2B.(x2−x1)2ΔvC.(Δv)2x2−x1D.x2−x1Δv6.甲、乙二人同时从同地出发,他们运动的xt-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 s时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B.甲、乙的加速度大小相等C.1 s时甲、乙再次相遇D.2 s时乙返回原地7.有一架照相机,其光圈(进光孔径)随被摄物体的亮度自动调节,而快门的时间(曝光时间)是固定不变的。

2024年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B、速度等于位移除以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C、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慢。

D、平均速度可以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2、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在前半段时间内以速度v1匀速运动,在后半段时间内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A、(v1 + v2) / 2B、2(v1 + v2) / (v1 * v2)C、(v1 * v2) / (v1 + v2)D、无法确定,因为不知道v1和v2的具体数值。

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3秒内通过的距离为9米,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 1m/s²B. 2m/s²C. 3m/s²D. 4m/s²4、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力(F)作用,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若(F)大于(f),则物体的加速度(a)为:)A.(F−fm)B.(F+fm)C.(Fm)D.(fm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F,其质量为m,加速度为a,则下列哪个关系式是正确的?A、F = maB、F = m/vC、F = m^2/aD、F = mv^26、一个单摆摆长为L,摆球质量为m,从最大偏角θ0开始摆动,不考虑空气阻力和摆线质量,则下列关于单摆的周期T的公式中,正确的是:A、T = 2π√(L/g)B、T = 2π√(m/g)C、T = 2π√(g/m)D、T = 2π√(Lm/g)7、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恒定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加速,经过10秒后速度达到20米/秒。

假设汽车的质量为1500千克,求在此过程中汽车受到的合外力大小是多少?(重力加速度g取10 m/s²)A. 150 NB. 200 NC. 300 ND. 400 N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下列关于物理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期中检测(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期中检测(word版含答案)

期中检测(测试范围;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І(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如图1所示为正在航拍的四旋翼无人飞机,下列过程中能将无人飞机看作质点的是A.调节飞机旋翼的转速B.调整飞机在空中的姿态C.观察飞机在空中的位置D.调节飞机上摄像机镜头的方向2.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式v=v0+at,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v0是时间t开始的速度,v t是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B.v一定大于v0C.at是速度的变化量D.a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的倾斜程度无关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到2v时经过的位移是x,则它的速度从3v 增加到4v时所发生的位移是A.32x B.52x C.53x D.73x4.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A.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m/s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C.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是20mD.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50m5.如图所2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4s这段时间内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m6. 某人驾车从“浙江省余姚中学”开往“浙江大学紫荆港校区”,导航地图如图3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B.“常规路线”中的“121.0km ”是指位移大小C.图中显示的“1小时41分钟”是指时间间隔D.高速公路某处路边竖有限速标志110km ,指的是车辆行驶在该路段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110km/h7.唐代诗人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以三尺为一米,可估算出水落到地面的速度为()A. 100m/sB. 140m/sC. 200m/sD. 1000m/s8.图4为“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照片中的数字是小球落下的距离,单位为cm ),为了根据照片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值一定要记录的是( )A. 小球的直径B. 小球的质量C. 频闪光源的频率D. 小球初速度为零的位置9.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t 1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 t 1~t 2内物体处于静止C. 0~t 1内物体的位移一定比t 2~t 3内的小D. 0~t 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比t 2~t 3内的小10.如图6所示,一个小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从a 经过b 到c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试卷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试卷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江苏省泗洪中学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刘涛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书的压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压力的直接原因是A.书的形变B.桌面的形变C.书和桌面的形变D.书受到的重力2.下列所研究的物体(题中加点的),可看作质点的是A.天文学家研究地球的自转B.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C.教练员对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进行指导D.在国际大赛中,乒乓球运动员王浩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3.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B.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C.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D.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4.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在0~22s时间内作直线运动的v-t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C.整个过程中,C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5.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大小是3m,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1m/s B.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m/sC.3秒末的瞬时速度是3.6m/s D.前3 秒的位移是6mD .物体M 可能不受摩擦力高一物理答题纸得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格,否则不能得分: 题 号 1 2 3 4 5 6 答 案 题 号 7 8 9 10 11 12 答 案三、简答题:共计17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相应的位置.13.(9分)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一小车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小车右侧与穿过电火花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小车在木板上向左运动。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物理试题(新高考通用)01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物理试题(新高考通用)01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新高考通用)01(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必修一第1章~第3章4.难度系数:0.7。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23-24高一下·浙江·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研究篮球进入篮筐的过程,可将篮球看成质点B.乙图中火车屏幕上显示了三个物理量,分别是时刻、速率、温度C.丙图中,运动员冲线时的速度为10.76m/s,该速度为平均速度D.丁图为牛顿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他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影响【答案】B【详解】A.甲图中研究篮球进入篮筐的过程,篮球大小形状不可忽略,不可看成质点,故A错误;B.乙图中火车屏幕上显示了三个物理量,分别是时刻、速率、温度,故B正确;C.丙图中,运动员冲线时的速度为10.76m/s,该速度为瞬时速度,故C错误;D.图丁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影响,使运动时间更容易测量,最后通过逻辑推理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故D错误。

故选B。

2.(23-24高一下·浙江杭州·期中)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在赛艇项目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中国选手.在比赛中,赛艇能加速前进是由于水推桨的力大于桨推水的力.整个赛艇比赛的路程一定等于位移的大小.赛艇到达终点后,虽然运动员停止划水,但由于惯性,赛艇仍会继续向前运动C .4m/s 211(3)(222g T g T =-解得T=0.2s则第3滴水的速度大小==v gT2m/s故选A。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徐水综合高中20xx---20xx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第I 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几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和有错误的得0分。

把选出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1.关于物体的下列运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 B .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C .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小时速度最大D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速度保持不变2.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 0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 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 0斜面倾角为300,如图所示。

则物体所受 摩擦力A .等于零 B.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C.大小为mg23,方向沿斜面向上 D.大小为mg ,方向沿斜面向上3.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 和B 紧挨着匀速下滑,A 与B 的接触面光滑。

己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 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

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A .32tan αB .32cot α C .tan α B .cot α4.A、B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υ-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0s内A、B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B.20~40s内A、B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减小C.在第20s末两物体相遇D.B物体的加速度为0.5m/s25.如图5所示,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微增大水平力F而物体和斜面仍保持静止,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B.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一定增大C.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一定增大D.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6.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不计摩擦,A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A.mg,(M-m)g; B.mg,Mg;C.(M-m)g,Mg; D.(M+m)g,(M-m)g。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伽利略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B .伽利略通过小球竖直下落数据测量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C .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体下落得出重的物体下落比轻的物体下落快D .在不计空气阻力情况下,不同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的重力无关2.某运动员(可看做质点)参加跳板跳水比赛,起跳过程中,将运动员离开跳板时作为计时起点,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 )A .由图线可知,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B .t 1时刻开始进入水面C .t 2时刻开始进入水面D .t 3时刻已浮出水面3.两个小孩各自最多能提起质量为m 的水(不计水桶质量)。

现两人一起提质量为2m 水,若胳膊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θ最大为A .30︒B .37︒C .45︒D .53︒4.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位移内以速度1v 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位移内以速度2v 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1v 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2v 做匀速直线运动(12v v ≠),则A .甲的平均速度大B .乙的平均速度大C .甲、乙平均速度相等D .无法比较平均速度大小5.如图所示,相距为2L 的两质点A 、B 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别以速率v 和2v 在同一平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过程中,A 、B 间的最短距离为A .LB .2LC .255LD .455L6.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 、B 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上,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

则A .A 物体可能受到4个力的作用或2个的作用B .A 物体不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C .B 物体只能受到2个力的作用D .绳子可能对A 物体没有拉力7.如图为两个物体A 和B 在同一直线上沿一方向同时做匀加速运动的v -t 图线。

2024年新教材高中物理期中达标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4年新教材高中物理期中达标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期中达标检测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实行.连接北京赛区和张家口赛区的京张高铁最高设计速度为350 km/h,将两地通行时间压缩至56 min.如图所示,有人在运行的高铁上立硬币测试高铁的稳定性.图片中描述硬币纹丝不动选择的参考系是( )A.铁轨B.铁路沿线的电线杆C.走动的列车员D.高铁窗台【答案】D 【解析】图片中描述硬币纹丝不动选择的参考系是高铁的窗台,故选D.2.杭州亚运会将于2024年9月10日至25日实行,目前已经确定竞赛大项增至37个,包括28个奥运项目和9个非奥运项目.届时将向全国人民奉献一届精彩的亚运会,在考察运动员的成果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答案】D 【解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态对于所探讨的问题可以忽视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体操、跳水、双杠都须要看运动员的肢体动作,即运动员大小和形态不行忽视,而马拉松竞赛可以忽视掉物体的大小和形态,故选D.3.如图所示,某人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摄影时,恰好把窗外从高处落下的一个小石子拍摄在照片中(图中白色竖线).已知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是0.02 s,窗户的实际高度为100 cm,试估算曝光时刻石子的运动速度约为( )A.0.4 m/s B.4 m/sC .10 m/sD .20 m/s【答案】C 【解析】图中白色竖线长约20 cm ,曝光时间是0.02 s ,石子的运动速度约为v =s t =0.2 m 0.02 s=10 m/s ,故选C . 4.(2024年湖州名校检测)如图所记录的是一名婴儿身高随时间增长的状况,图中11到34个月所对应的线段为始终线.若将身高的增长类比为物体的运动,身高增长速度类比为物体运动的速度,则( )A .该婴儿最初4个月生长了65厘米B .婴儿刚诞生时身高增长的速度小C .11到34个月,婴儿的身高增长速度匀称增大D .4到34个月,婴儿身高增长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17厘米/月【答案】D 【解析】该婴儿最初4个月生长了15 cm ,故A 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婴儿身高增长的速度,由图可知婴儿刚诞生时身高增长的速度大,11到34个月,婴儿的身高增长速度不变,故B 、C 错误;4到34个月,婴儿身高增长的平均速度为v -=Δh Δt =100-6534-4厘米/月≈1.17厘米/月,故D 正确.5.在高速马路上有两种测速监控,分别是定点测速和区间测速,如图所示是一段区间测速路段的标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区间测速过程,汽车可以视为质点B .“22.8 km”是指位移C .“60”标记是指汽车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超过60 km/hD .有区间测速,该路段就不必设置定点测速【答案】A 【解析】区间测速过程,汽车尺寸大小远小于区间的总长度22.8 km ,所以可以将汽车看作质点,故A 正确;因为道路不行能是一条直线,所以“22.8 km”是指路程,故B 错误;“60”标记是指汽车瞬时速度的大小不能超过60 km/h ,故C 错误;有区间测速,该路段也可以设置定点测速,以防止汽车瞬时速度超过限定速度,故D 错误.6.下列说法中指时刻的是( )A.列车8:00到站B.列车起动前1 s内C.列车起动后的第3 s内D.列车在石家庄站停8 min【答案】A 【解析】列车8:00到站,8点是指时刻,A正确;列车起动前1 s内,1 s 内是指时间间隔,B错误;列车起动后的第3 s内,第3 s内是指时间间隔,C错误;列车在石家庄站停8 min,8 min是时间间隔,D错误.7.“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多数山.青山遮不住,终归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菩萨蛮》.词中“终归东流去”所选的参考系是( )A.江水B.江中的小船C.青山D.鹧鸪【答案】C 【解析】词中“终归东流去”的主语是清江水,水向东流,是以固定的青山为参照物的,A、B、D错误,C正确.8.钓鱼岛到温州的直线距离为356 km,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于某天早上7点20分从温州动身去钓鱼岛巡航,航行了480 km,历时8小时20分到达钓鱼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7点20分”是指时间间隔B.“8小时20分”是指时刻C.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356 km,路程为480 kmD.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480 km,路程为356 km【答案】C 【解析】“7点20分”是指时刻,A错误;“8小时20分”是指时间间隔,B错误;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356 km,路程为480 km,C正确,D错误.9.一坐标轴如图所示,下列描述的运动过程中,位移最大的是( )A.从O运动到AB.从O运动到B再回到AC.从O运动到DD.从O运动到D再回到O【答案】C 【解析】从O运动到A,则位移的大小是1 m;从O运动到B再回到A,位移的大小也是1 m;从O运动到D,则位移的大小是2 m,但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从O 运动到D再回到O,位移大小为0.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从O运动到D,位移的大小是2 m,是四个选项中最大的.故C正确,A、B、D错误.10.(2024年衢州名校检测)如图所示,方方乘车旅游经过某路段,导航仪提示“前方7.0千米拥堵,估计须要40分钟通过”,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40分钟指时刻B.7.0千米指路程C.此时汽车的速度约2.9 m/sD.通过前方7.0千米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5 km/h【答案】B 【解析】前方7.0千米拥堵,估计须要40分钟通过,40分钟是指一段时间,是时间间隔,A错误;前方7.0千米拥堵,估计须要40分钟通过,7.0千米是指的路程,B 正确;依据导航仪的提示,不能推断出汽车此时的运动状态,C错误;因为路程是7.0千米,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求得的是平均速率,则汽车的平均速率为10.5 km/h,D错误.11.某无人驾驶汽车利用超声波测距躲避障碍物的原理简图如图所示,当车辆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时,若汽车正前方的障碍物与汽车之间的距离达到设定距离,则汽车刹车.已知在测试状态下汽车的最大加速度可达到5 m/s2,则该车应设定的最小平安距离约为( )A.70 m B.50 mC.40 m D.10 m【答案】C 【解析】汽车刚刹车时的速度大小为v=72 km/h=20 m/s,由题意可知该车应设定的最小平安距离应等于汽车的总刹车距离,即x=v22a=40 m,故选C.12.关于速度、速度的变更量、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更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肯定越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为零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行能很大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肯定很快变大【答案】B 【解析】物体的速度变更大,但所需时间更长的话,物体速度的变更率可能很小,则加速度就会很小,故A错误;运动物体的速度很大,其加速度可能为零,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运动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如刚起先放射的火箭,故C错误;加速度很大时,其运动物体的速度变更肯定越快,而不是速度肯定很快变大,故D错误.13.中国年仅14岁的跳水小将全红婵,在奥运会上力压其他国家的选手获得女子单人10米跳台跳水冠军,如图所示.若把全红婵10米跳水的空中下落过程近似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则下列推断最符合实际状况的是( )A .全红婵在空中的下落时间约为2.5 sB .全红婵在空中的下落时间约为1.5 sC .全红婵落水时的速度大小约为10 m/sD .全红婵落水时的速度大小约为20 m/s【答案】B 【解析】空中下落过程近似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全红婵跳起后的最高点距跳板高度取1 m ,则最高点离水面h =11 m ,则有h =12gt 2,解得t =1.48 s ,与1.5 s 接近,A 错误,B 正确;依据v 2-0=2gh ,代入数据可得v ≈15 m/s,C 、D 错误.14.汽车在距路口100 m 处遇红灯起先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路口停留30 s 后,匀加速起动至速度复原到刹车前的速度,下列v-t 图像可以表示此过程的是( )【答案】A 【解析】v-t 图像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汽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匀称减小,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在路口停留30 s 后,汽车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零,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匀称增大.故选A .15.下列关于直线运动的甲、乙、丙、丁四个图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甲图中在x 1~2x 1位移段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v 202x 1B .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0~t 1时段通过的位移为x 1C .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t 1~t 2时段速度的变更量为a 0(t 2-t 1)D .若丁图中所描述的物体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的加速度为4 m/s 2【答案】B 【解析】依据速度位移公式结合图像得0-v 20=-2ax 1,解得a =v 202x 1,A 正确;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0~t 1时段通过的位移为x 1-x 0,B 错误;由公式Δv =a Δt 可知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t 1~t 2时段速度的变更量为a 0(t 2-t 1),C 正确;依据丁图可知x t=2t+2,整理得x =2t 2+2t ,结合x =v 0t +12at 2,可知加速度大小为4 m/s 2,D 正确. 16.某物理爱好小组打算制作一把“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如图所示,某材料制成的直杆竖直放置,甲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杆的顶端,乙同学在底端O 点做捏杆的打算,但手不遇到杆.甲同学放开手指让杆竖直下落时,乙同学马上捏住杆.依据手指捏住杆的位置,可以获得乙同学的反应时间.将杆的相应位置标注为时间刻度,使它成为“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g 取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杆的材料对测量精确度没有影响B .杆的质量越大,测量精确度越高C .杆上A 点处应标注的反应时间为0.2 sD .杆上标注的时间刻度匀称分布【答案】C 【解析】依据图中的数据,可知下降的距离为h =20 cm ,依据h =12gt 2,则反应时间t =0.2 s ,C 正确;依据h =12gt 2,解得t =2h g ,可知反应时间与杆的质量没关系,杆的材质对测量精度有影响,因为材质光滑时不易捏住杆,杆下滑,测量的h 不准,杆上标注的时间刻度不匀称分布,A 、B 、D 错误.17.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 =t 2+3t +2(m),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1 m/s 2,初速度为v 0=3 m/sB .质点在2 s 末的速度为v =6 m/sC .质点在前2 s 内的位移为x =8 mD .质点在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6 m/s【答案】D 【解析】将质点的位置与时间关系式x =t 2+3t +2(m),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 =v 0t +12at 2,对比可知质点的初速度v 0=3 m/s ,加速度为a =2 m/s 2,A 错误;质点在2 s 末的速度为v =v 0+at =7 m/s ,故B 错误;将t =0代入表达式x =t 2+3t +2(m),可知质点的初位置为2 m ,t =2 s 时,质点的位置为x =12 m ,所以2 s 内质点的位移为10 m ,故C 错误;第2 s 内的位移x 2=(22+3×2+2)-(12+3×1+2)=6 m ,依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质点在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x 2t=6 m/s ,故D 正确. 18.一同学坐火车从郑州回信阳,在火车进站前他发觉铁路边有等距电线杆,从第1根电线杆经过他面前(可视为该同学与电线杆相遇)时该同学起先计时,5 s 时第10根电线杆恰好经过他面前,火车在25 s 时停下,此时恰好有1根电线杆在他面前.若火车进站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火车速度为0时,铁路边的电线杆根数为( )A .18根B .22根C .25根D .26根【答案】D 【解析】设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l ,依据逆向思维,将火车的逆运动看作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为25 s ,取5 s 为一个周期,则每个周期内所走位移之比为1∶3∶5∶7∶9,第5个周期内的位移为9l ,则总位移为x =259×9l =25l ,即总共有26根电线杆,所以在地面前的电线杆的根数为第26根,A 、B 、C 错误,D 正确.19.甲、乙两质点某时刻从相距6 m 的两点,相向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质点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在第2 s 末运动方向不变B .甲、乙在第2 s 末相距4 mC .乙在前4 s 内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的大D .甲、乙在第4 s 末相遇【答案】C 【解析】速度图像在t 轴下方的为反方向运动,故2 s 末乙变更运动方向,故A 错误;2 s 末从图线与时间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可知乙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乙=12×3×2 m =3 m ,甲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甲=3×22m =3 m ,相向运动,此时两者相距Δx =6 m -3 m -3 m =0,故B 错误;从图像的斜率看,斜率大表示加速度大,故乙的加速度在4 s 内始终比甲的加速度大,故C 正确;4 s 末,甲的位移为x ′甲=6×42m =12 m ,乙的位移为x ′乙=-12×3×2 m+6×22m =3 m ,两车原来相距6 m ,故此时相距Δx ′=x ′甲-6 m -x ′乙=3 m ,故D 错误.20.从居民楼某楼层的窗台上掉下一苹果,目测落地前最终一秒的位移约为10 m ,忽视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苹果掉下时的楼层为(设每层楼高约2.5 m)( )A .第三层B .第四层C .第五层D .第六层 【答案】C 【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该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可得,最终1 s 的平均速度等于最终0.5 s 的初速度,可得v -=x t=10 m/s ,则苹果落地时的速度为v =v -+gt =(10+0.5×10) m/s=15 m/s ,由v 2=2gh ,可得h =11.25 m ,又11.252.5=4.5,得苹果掉下的楼层为第五层,C 正确,A 、B 、D 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21.(12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1)纸带上的计时点如图所示,试验时纸带的________(填“甲”或“乙”)端应和重物相连接.(2)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试验时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 2(保留2位小数).(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80 m/s 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可能的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乙 (2)9.60 (3)空气阻力的影响、摩擦阻力的影响、读数误差的影响等(答出一个缘由便可)【解析】(1)从图上看出,从乙端往甲端,相邻的计数点距离越来越大,也就说明纸带速度越来越大,由于重物下落速度渐渐变大,所以打点计时器先打出9点,而与重物相连的纸带一端在试验时是处于下端,也就是计时器先打点的位置,所以纸带的乙端与重物相连.(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s m -s n =(m -n )aT 2,则有a =s 2-s 75T 2= 3.94-2.02×10-25×0.022 m/s 2=9.60 m/s 2. (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 m/s 2,大于试验测出的加速度,所以重物下落过程中除了重力还受到了向上的阻力,这个阻力可能是空气阻力的、摩擦阻力、或者读数误差的影响等.22.(14分)跳伞运动员进行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下落了125 m 时打开着陆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减速运动10 s 后速度减小到6 m/s ,然后匀速下落5 s 后着地,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问:(1)着陆伞打开瞬间运动员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答案】(1)50 m/s (2)435 m【解析】(1)设跳伞运动员下落了125 m 时速度为v 1,由v 21=2gh 1,解得v 1=50 m/s. (2)打开着陆伞后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h 2=v 1+v 22t 2,解得h 2=280 m. 匀速下落的高度h 3=v 2t 3=30 m ,跳伞时离地高度h =h 1+h 2+h 3=435 m.23.(14分)假设甲、乙两列火车在同一条直轨道上沿同一方向前进,甲车在前且运行速度为v 1=20 m/s ,乙车在后且运行速度为v 2=30 m/s ,由于天气缘由,当两车相距x =500 m 时乙车司机才发觉前方的甲车,于是乙车司机马上刹车,此后乙车做匀减速运动,乙车需前进x 1=1 800 m 才能停下来.(1)求乙车刹车后产生的加速度;(2)若乙车刹车时甲车仍按原速率行驶,则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乙车制动后多久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答案】(1)-0.25 m/s 2(2)不会相撞 300 m【解析】(1)依据v 2-v 20=2ax ,则乙车刹车后产生的加速度a =0-v 222x =-3022×1 800m/s 2=-0.25 m/s 2. (2)当两车共速时v 1=v 2-at ,解得t =40 s.此时甲车的位移x 1=v 1t =800 m ,乙车的位移x 2=v 2t -12at 2=1 000 m , 因为x 2<x 1+d ,则两车不会相撞,最近距离为Δx =x 1+d -x 2=300 m.。

河北省邯郸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物理(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物理(含解析)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三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 质点是理想化的模型,质量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B. 飞机俯冲时,飞行员觉得大地向自己扑面而来,是取地面为参考系C. 运动员立定跳远成绩为,指的是脚移动的路程D. 运动员跑完比赛,指的是路程2. 如图所示,甲为位移—时间图像,乙为速度—时间图像,图中给出的四条图线1、2、3、4分别代表四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出发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时间内,汽车2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甲图中,时间内,汽车2的平均速度大于汽车1的平均速度C. 乙图中,汽车3的加速度大小为D. 乙图中,时间内,汽车3的平均加速度小于汽车4的平均加速度3. 一物体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式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前内位移为B. 物体从坐标原点出发的 2.9m 2.9m 800m 800m 04s -04s -25m /s 04s -()2425m x t t =-+2s 5mC. 物体运动时速度减为0D. 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4. 一辆汽车沿直线从点出发前进了到达斜坡底端的点,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

又沿倾角为的斜坡上行到达点,汽车从点到点共用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汽车从点到点的平均速度就是平均速率B. 汽车从点到点的平均速度大小是C. 汽车从点到点用时D. 汽车从点到点,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B. 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恒定C. 若物体,,的大小逐渐减小到0,则速度减小到最小值,以后做匀速直线运动D. 若物体,,则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6. 汽车紧急刹车时,会在路面上留下刹车痕迹,某次汽车紧急刹车后测得的刹车痕迹长为,假设制动后汽车做加速度大小恒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20xx-20xx普宁二中高一物理期中考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李锡轮
一、单项选择题(共32分,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1.以下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B.物体向下运动受到的重力较小༃
C.物体向上运动受到的重力较大༃
D.物体不论静止还是运动,受到的重力都一样
2.如图所示,甲、乙两质点沿各自轨迹由O点出发,最后均到达A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的路程比较小
B.甲的位移比较大
C.两者位移相同
D.两者路程相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
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平行
4.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
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5.下列物理量当中均是矢量的是( A )
A.位移、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 B.位移、速度、路程、摩擦力C.位移、时间、时刻、平均速率 D.加速度、瞬时速度、质量、弹力6.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甲、乙两同学做测定反应时间的小实验,甲同学的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上端,乙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下部做握住直尺的准备,但手没有碰到直尺。

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手后,立即捏住直尺,发现直尺下降了 20cm,若取g=10
m/s2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是( D )
A. 0.5秒
B. 0.4秒
C. 0.3秒
D. 0.2秒
7.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状态,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C )
A.随F的增大而增大
B.随F的减小而减小
C.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D.可能大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8.甲物体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运动到某一位置时,该处有另一物体乙开始做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甲,由上述条件(A)A.可求乙追上甲时乙的速度B.可求乙追上甲时乙走的路程
C.可求乙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时所用的时间D.可求乙的加速度二、双项选择题(共20分,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五分,只选一个正确的得3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


9.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BC )
A.静摩擦力一定发生在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
B.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压力的方向垂直
D.滑动摩擦力总是与重力成正比
10.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0— 2 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1 m/2s
B.0 —5 s内的位移大小为10 m
C.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1 s末与第5 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11.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4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B )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 B.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C.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1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
s ,设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1 ,这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为v2 ,则( BD )
A.物体作匀加速运动时,v1> v2 B.物体作匀加速运动时,v1< v2
C.物体作匀减速运动时,v1> v2D.物体作匀减速运动时,v1< v2
三、填空题。

(本题共3小题,共18分)
13.(10分)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给出了某次实验中的纸带,其中1、2、3、4、5、6、7都为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一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得:s1=1.60cm,s2=2.40cm,s3 =3.20cm,s4=4.00cm,s5=4.80cm,s6=5.60cm
①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s;
②若纸带的左端与小车连接,则小车在做
直线运动(填“匀加速”或“匀减速” );
③ 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打下点3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为m/s;
14.(4分)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物体受到两个水平推力F1=10N、F2=4N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填“向左”或“向右”)。

若将F1撤去,摩擦力大小变为 N,方向(填“向左”或“向右”)。

15.(4分)汽车以
12m/s行驶,刹车后减速行驶的加速度为1m/s2,则需经______s汽车才能停止,从刹车到停止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是______.
四.本题共3小题,共3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0分)一小钢球从离地80m高处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它到达地面所需的时间;
(2)下落2秒时的速度;
(3)落地前最后一秒内的平均速度。

17.(10分)一辆汽车沿着平直公路从甲站开往乙站,起步阶段的加速度为2
2s
m,加速行驶s5后匀速行驶min
/
50
2,然后关闭发动机,匀减速滑行m
后正好停在乙站。

求这辆汽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