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动物模型制备注意事项
构建福尔马林动物模型的方法
构建福尔马林动物模型的方法
福尔马林动物模型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动物模型,在生命科学研究中
得到广泛应用。
构建福尔马林动物模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下面我们
将一步一步来介绍构建福尔马林动物模型的方法。
1. 材料准备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福尔马林液、动物、注射器、麻醉剂等。
其中,福尔马林液是构建福尔马林动物模型
最为重要的材料之一,一定要购买优质的福尔马林液。
2. 动物准备
在进行实验前,我们需要对动物进行处理。
这些处理包括饲养、检查
健康状况、体重测量等步骤。
如果动物的体重过轻或者身体状况不佳,就不能作为实验对象。
3. 剖腹手术
在进行福尔马林动物模型实验时,常常需要进行剖腹手术。
在手术前,需要将动物进行麻醉处理,确保其在手术过程中不感到疼痛。
4. 福尔马林注射
在进行剖腹手术后,我们需要将福尔马林液注入动物体内。
注射时,
要注意注射量和注射位置,确保福尔马林液能够充分覆盖到目标组织。
5. 检查结果
实验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查。
这些检查包括动物是否
存活、模型的准确性等。
如果发现问题,就需要进行修正。
总之,构建福尔马林动物模型需要仔细准备材料,进行动物准备,进
行剖腹手术和福尔马林注射,并进行实验结果的检查。
只有在每一个步骤上,我们才能够保证福尔马林动物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制备动物模型的注意事项
制备动物模型的注意事项设计动物模型时除了要了解、掌握上述一些原则外,还要注意下列问题。
一、注意模型要尽可能再现所要求的人类疾病复制模型时必须强调从研究目的出发,熟悉诱发条件、宿主特征、疾病表现和发病机制,即充分了解所需动物模型的全部信息,分析是否能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时,草食类动物兔需要的胆固醇剂量比人高得多,而且病变部位并不出现在主动脉弓。
病理表现为纤维组织和平滑肌增生为主,可有大量泡沫样细胞形成斑块,这与人类的情况差距较大。
因此要求研究者懂得各种动物所需的诱发剂量、宿主年龄、性别和遗传性状等对实验的影响,以及动物疾病在组织学、生化学、病理学等方面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差异。
要避免选用与人类对应器官相似性很小的动物疾病作为模型材料。
为了增加所复制动物疾病模型与人类疾病的相似性,应尽量选用各种敏感动物与人类疾病相应的动物模型,可参考相关文章《各种敏感动物与人类相似的疾病模型》。
二、注意所选用动物的实用价值模型应适用于多数研究者使用,容易复制,实验中便于操作和采集各种标本。
同时应该首选一般饲养员较熟悉而便于饲养的动物作研究对象,这样就无需特殊的饲养设施和转运条件,经济上和技术上容易得到保证。
此外,动物来源必须充足,选用多胎分娩的动物对扩大样本和重复实验是有益的。
尤其对慢性疾病模型来说,动物须有一定的生存期,便于长期观察使用,以免模型完成时动物已濒临死亡或毙于并发症。
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观察有助于正确评价自然发病率和病死率,但记录困难,在实验条件下维持有一定难度,且对人和家畜有直接和间接的威胁,使用时要特别加以注意。
因此,复制模型时必须注意动物种群的选择,要了解各类动物种群的特点和对复制动物的影响。
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动物种群,可按其遗传成分及其环境被研究人员控制的程度,分为3种基本类型:①实验室类型:它们可提供最大程度的遗传和环境操作;②家养类型:无论是乡村或城市饲养的,人类对其干扰的程度不同,且动物环境与人类环境可为能极为接近;③自然生态类型:几乎没有人为的干扰。
动物实验室的标准
动物实验室的标准
一、实验室设施
1.实验室应具备适宜动物生活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等。
2.实验室应具备必要的实验设施和仪器设备,如动物笼具、实验台、通风设备、照明设备、实验仪器等。
3.实验室应具备安全防护设施,如紧急出口、灭火器、安全柜等。
二、动物管理
1.实验室应按照动物的种类、规格、健康状况等进行分类管理。
2.实验室应制定动物引进、饲养、繁殖、试验、处死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3.实验室应定期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动物的健康状况良好。
三、人员资质
1.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具备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
3.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四、实验操作规范
1.实验室应制定实验操作规程,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实验后的处理等。
2.实验室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实验结束后,实验室应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实验室的环境卫生。
五、实验动物模型
1.实验室应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实验动物模型,如大鼠、小鼠、豚鼠、兔等。
2.实验室应按照动物的种类和规格,提供适宜的饲料和水源。
3.实验室应定期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估和筛选,确保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六、饲料与饮水
1.实验室应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确保动物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2.实验室应定期检查饲料和饮水质量,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一、设计原则生物医学科研专业设计中常要考虑如何建立动物模型的问题,因为很多阐明疾病及疗效机制的实验不可能或不应该在病人身上进行;常要依赖于复制动物模型,但一定要进行周密设计,设计时要遵循下列一些原则;一相似性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模型;目的在于从中找出可以推广外推应用于病人的有关规律;外推法Extrapolation要冒风险,因为动物与人到底不是一种生物;例如在动物身上无效的药物不等于临床无效,反之也然;因此,设计动物疾病模型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所复制的模型应尽可能近似于人类疾病的情况;能够找到与人类疾病相同的动物自发性疾病当然最好;例如日本人找到的大白鼠原发性高血压就是研究人类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模型,老母猪自发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研究人类冠心病的理想模型;自发性狗类风湿性关节炎与人类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十分相似,也是一种理想模型,等等;与人类完全相同的动物自发性疾病模型毕竟不可多得,往往需要人工加以复制;为了尽量做到与人类疾病相似,首先要注意动物的选择;例如,小鸡最适宜做高脂血症的模型,因它它的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游离脂肪酸水平与人十分相似,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脂质构成也与人相似;其次,为了尽可能做到模型与人类相似,还要在实践中对方法不断加以改进;例如结扎兔阑尾血管,固然可能使阑尾坏死穿孔并导致腹膜炎,但这与人类急性梗阻性阑尾炎合并穿孔和腹膜不一样,如果给兔结扎阑尾基部而保留原来的血液供应,由此而引起的阑尾穿孔及腹膜炎就与人的情况相似,因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如果动物型与临床情况不相似,在动物身上有效的治疗方案就不一定能用于临床,反之也然;例如,动物内毒性性休克EndotoxinShock,单纯给动物静脉输入细菌及其毒素所致的休克与临床感染性脓毒性休克SepticShock就不完全一样,因此对动物内毒素性休克有效的疗法长期以来不能被临床医生所采用;现在有人改向结扎胆囊动脉和胆管的动物胆囊中注入细菌,复制人类感染性休克的模型,认为这样动物既有感染又有内毒素中毒,就与临床感染性休克相似;为了判定所复制的模型是否与人相似,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例如有人检查了动物压、脉率、静脉压、呼吸频率、动脉血pH、动脉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静脉血乳酸盐浓度以及血容量等指标,发现一次定量放血法造成的休克模型与临床出血性休克十分相似,因此认为些法复制的模型是一种较理想的模型;同理,按中医理论用大黄喂小鼠使其出现类似人的“脾虚症”,如果又按中医理论用四君子汤把它治好,那么就有理由把它看成人类“脾虚症”的动物模型;二重复性理想的动物模型应该是可重复的,甚至是可以标准化的;例如用一次定量放血法可百分之百造成出血性休克,百分之百死亡,这就符合可重复性和达到了标准化要求;又如用狗做心肌梗死模型照理很合适,因为它的冠状动脉循环与人相似,而且在实验动物中它最适宜做暴露心脏的剖胸手术,但狗结扎冠状动脉的后果差异太大,不同狗同一动脉同一部位的结扎,其后果很不一致,无法预测,无法标准化;相反,大小白鼠、地鼠和豚鼠结扎冠脉的后果就比较稳定一致,可以预测,因而可以标准化;为了增强动物模型复制时的重复性,必须在动物品种、品系、年龄、性别、体重、健康情况、饲养管理;实验及环境条件,季节、昼夜节律、应激、室温、湿度、气压、消毒灭菌;实验方法步骤;药品生产厂家、批号、纯度规格、给药剂型、剂量、途径、方法;麻醉、镇静、镇痛等用药情况;仪器型号、灵敏度、精确度;实验者操作技术熟练程度等等方面保持一致,因为一致性是重现性的可靠保证;三可靠性复制的动物模型来应该力求可靠地反映人类疾病,即可特异地、可靠地反映某种疾病或某种机能、代谢、结构变化,应具备该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经化验或X光照片、心电图、病理切片等证实;若易自发地出现某些相应病变的动物,就不应加以选用,易产生与复制疾病相混淆的疾病者也不宜选用;例如铅中毒可用大白鼠做模型,但有缺点,因为它本身容易患动物地方性肺炎及进行性肾病,后者容易铅中毒所致的肾病相混淆,不易确定该肾病是铅中毒所致还是它本身的疾病所致;用蒙古沙土鼠就比较容易确定,因为一般只有铅中毒才会使它出现相应的肾病变;四适用性和可控性供医学实验研究用的动物模型,在复制时,应尽量考虑到今后临床应用和便于控制其疾病的发展,以利于研究的开展;如雌激素能终止大鼠和小鼠的早期妊娠,但不能终止人的妊娠;因此,选用雌激素复制大鼠和小鼠终止早期妊娠的模型是不适用的,因为在大鼠和小鼠筛选带有雌激素活性的药物时,常常会发现这些药物能终止妊娠,似乎可能是有效的避孕药,但一旦用于人则并不成功;所以,如果知道一个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活,用这个化合物在大鼠或小鼠观察终止妊娠的作用是没有意义的;又如选用大小鼠作作实验性腹膜炎就不适用,因为它们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较高的抵抗力,很不容易造成腹膜炎;有的动物对某致病因子特别敏感,极易死亡,也不适用;如狗腹腔注射粪便滤液引起腹膜炎很快死亡80%24小时内死亡,来不及做实验治疗观察,而且粪便剂量及细菌菌株不好控制,因此不能准确重复实验结果;五易行性和经济性在复制动物模型时,所采用的方法应尽量做到容易执行和合乎经济原则;灵长类动物与人最近似,复制的疾病模型相似性好,但稀少昂贵,即使猕猴也不可多得,更不用说猩猩、长臂猿;幸好很多小动物如大小鼠、地鼠、豚鼠等也可以复制出十分近似的人类疾病模型;它们容易作到遗传背景明确,体内微生物可加控制、模型性显着且稳定,年龄、性别、体重等可任意选择,而且价谦易得、便于饲养管理,因此可尽量采用;除非不得已或一些特殊疾病如痢疾、脊髓灰白质炎等研究需要外,尽量不用灵长类动物;除了在动物选择上要考虑易行性和经济性原则外,而且在模型复制的方法上、指标的观察上也都要注意这一原则;二、注意事项研究者的设计动物模型时除了要了解掌握上述一些原则外,还要注意下列一些问题:一注意模型要尽可能再现所要求的人类疾病复制模型时必须强调从研究目的出发,熟悉诱发条件、宿主特征、疾病表现和发病机理,即充分了解所需动物模型的全部信息,分析是否能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时,草食类动物兔需要的胆固醇剂量比人高得多,而且病变部位并不出现在主动脉弓;病理表现为纤维组织和平滑肌增生为主,可有大量泡沫样细胞形成斑块,这与人类的情况差距较大;因此要求研究者懂得,各种动物所需的诱发剂量、宿主年龄、性别和遗传性状等对实验的影响,以及动物疾病在组织学、生化学、病理学等方面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差异;要避免选用与人类对应器官相似性很小的动物疾病作为模型材料;为了增加所复制动物疾病模型与人类疾病的相似性,应尽量选用各种敏感动物与人类疾病相应的动物模型,可参考表9-1;表9-1 各种敏感动物与人类相似的疾病模型二注意所选用动物的实用价值模型应适用于多数研究者使用,容易复制,实验中便于操作和采集各种标本;同时应该首选一般饲养员较熟悉而便于饲养的动物作研究对象,这样,就无需特殊的饲养设施和转运条件,经济上和技术上容易得到保证;此外,动物来源必须充足,选用多胎分娩的动物对扩大样本和重复实验是有益的;尤其对慢性疾病模型来说,动物须有一定的生存期,便于长期观察使用,以免模型完成时动物已频于死亡或毙于并发症;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观察有助于正确评价自然发病率和死亡率;但记录困难,在实验条件下维持有一定难度,且对人和家畜有直接和间接的威胁,使用时要特别加以注意;因此,复制模型时必须注意动物种群的选择,要了解各类动物种群的特点和对复制动物的影响;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动物种群,可按其遗传成分和其环境被研究人员控制的程度,分为三种基本类型:⑴实验室类型,它们可提供最大程度的遗传和环境操作;⑵家养类型,不论是乡村或城市饲养的,人类对其干扰的程度不同,且动物环境与人类环境可为能极为接近;⑶自然生态类型;几乎没有人为的干扰;可能某种动物啮齿目、食肉目、兔形目可按所有三类类型进行研究,这就增加了对环境和遗传因素作比较研究的可能性;在选用三类动物种群复制动物模型时,必须了解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可参考表9-2;表9-2 不同类型的动物种群的优点和缺点三注意环境因素对模型动物的影响复制模型的成败往往与环境的改变有密切关系;拥挤、饮食改变、过度光照、噪音、屏障系统的破坏等,任何一项被忽视都可能给模型动物带来严重影响;除此以外,复制过程中固定、出血、麻醉、手术、药物和并发症等处理不当,同样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恶果;因此,要求尽可能使模型动物处于最小的变动和最少的干扰之中;四不能盲目地使用近交系动物,不然会导致不能控制的因素进入实验例如自发性糖尿病大鼠BB、Wistar除具有糖尿病临床特征外,还发现多种病理变化外周神经系统严重病变、睾丸萎缩、甲状腺炎、胃溃疡、恶性淋巴瘤等;因此要有目的地选择;半个世纪以来,近交系的开发不断提供着新的动物模型材料,大、小鼠疾病作为模型在医学使用量已高达70~90%;利用近交系作动物模型时还必须认识到:1.动物形成亚系后不应该再视为同一品系;要充分了解新品系的特征和背景材料;2.即使作为已形成模型的品系,由于不适当的育种方法和环境改变,还可发生新的基因突变和遗传漂变;即存在着变种甚至断种的危险;3.国外经常取用二种近交系的杂交一代F1作为模型;其个体之间均一性好,对实验的耐受性强,又多少克服了近交系的缺点;但盲目引进F1代动物对复制所要求的模型是缺乏意义的;五动物进化的高级程度并不意味着所有器官和功能接近于人的程度复制动物模型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考虑选用与人相似、进化程度高的动物作模型;但不能因此就认为进化程度越高等的动物其所有器官和功能越接近于人;例如,非人灵长类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时,病变部位经常在小动脉、即使出现在大动脉也与人类分布不同;据报导用鸽WhiteGameauPigeon作这类模型时,胸主动脉出现的黄斑面积可达10%,镜下变化与人也比较相似,因此也广泛被研究者使用;六正确地评估动物疾病模型应该懂得没有一种动物模型能完全复制人类疾病真实情况,动物毕竟不是人体的缩影;模型实验只是一种间接性研究,只可能在一个局部或几个方面与人类疾病相似;因此,模型实验结论的正确性只是相对的,最终必须在人体身上得到验证;复制过程中一旦出现与人类疾病不同的情况,必须分析其分岐范围和程度,找到相平行的共同点,正确评估哪些是有价值的;总之,动物疾病模型这门新兴的科学正吸引着各个领域专业人员投身于这项开发工作;无论医学家、兽医学家还是生物学家,要复制动物模型还必须学习有关知识,精于选用已知的各种模型和开发新的模型,这也应该是研究者的一项基本技能;。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一、设计原则生物医学科研专业设计中常要考虑如何建立动物模型的问题,因为很多阐明疾病及疗效机制的实验不可能或不应该在病人身上进行。
常要依赖于复制动物模型,但一定要进行周密设计,设计时要遵循下列一些原则。
(一)相似性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模型.目的在于从中找出可以推广(外推)应用于病人的有关规律。
外推法(Extrapolation)要冒风险,因为动物与人到底不是一种生物.例如在动物身上无效的药物不等于临床无效,反之也然.因此,设计动物疾病模型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所复制的模型应尽可能近似于人类疾病的情况。
能够找到与人类疾病相同的动物自发性疾病当然最好。
例如日本人找到的大白鼠原发性高血压就是研究人类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模型,老母猪自发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研究人类冠心病的理想模型;自发性狗类风湿性关节炎与人类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十分相似,也是一种理想模型,等等。
与人类完全相同的动物自发性疾病模型毕竟不可多得,往往需要人工加以复制。
为了尽量做到与人类疾病相似,首先要注意动物的选择.例如,小鸡最适宜做高脂血症的模型,因它它的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游离脂肪酸水平与人十分相似,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脂质构成也与人相似。
其次,为了尽可能做到模型与人类相似,还要在实践中对方法不断加以改进。
例如结扎兔阑尾血管,固然可能使阑尾坏死穿孔并导致腹膜炎,但这与人类急性梗阻性阑尾炎合并穿孔和腹膜不一样,如果给兔结扎阑尾基部而保留原来的血液供应,由此而引起的阑尾穿孔及腹膜炎就与人的情况相似,因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如果动物型与临床情况不相似,在动物身上有效的治疗方案就不一定能用于临床,反之也然。
例如,动物内毒性性休克(Endotoxin Shock,单纯给动物静脉输入细菌及其毒素所致的休克)与临床感染性(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就不完全一样,因此对动物内毒素性休克有效的疗法长期以来不能被临床医生所采用。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
1. 替代、减少和优化(Three Rs)原则,这是实验动物伦理的
基本原则,即替代(Replace)、减少(Reduce)和优化(Refine)。
即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替代方法,如细胞培养、计算机模
拟等代替动物实验;在必须使用动物实验时,要尽量减少动物数量
和避免动物痛苦,同时优化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以减少动物的痛
苦和苦难。
2. 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在进行实验动物模型设计时,应根据
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和品系,确保其生物学
特性和实验目的相符合。
3. 动物福利保护,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遵循动物福利保护法
规和伦理规范,提供适当的饲养环境和生活条件,确保动物的健康
和福利。
4. 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在设计实验动物模型时,应考
虑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包括样本量的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
设置、随机分组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数据共享和透明度,在进行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和实验过程中,应遵循数据共享和透明度的原则,及时公开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
结果,以促进科学研究的开放和合作。
总之,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是在保障科学研究的同时,最大
限度地保护动物福利和权益的一系列原则和规定,是科学研究和动
物保护之间的一种平衡和妥协。
动物细胞模型制作方法
动物细胞模型制作方法
1. 准备所需材料:细胞培养基、细胞培养皿、培养罩、细胞培养箱、显微镜、细胞抽提试剂。
2. 从实验室中购买所需的细胞培养基和细胞培养皿等材料。
3. 在无菌条件下,将细胞培养基倒入细胞培养皿中。
4. 将细胞抽提试剂加入细胞培养皿中的细胞培养基中,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受损。
5. 将细胞培养皿放入细胞培养箱中,维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6. 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7.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对细胞进行多种实验,如药物筛选、基因表达分析等。
8. 至此,动物细胞模型制作完成。
动物医学专业的科研实验技巧与方法
动物医学专业的科研实验技巧与方法动物医学专业涉及到对动物健康状况、疾病预防、治疗和研究等方面的学科。
科研实验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动物医学科研实验中常用的技巧与方法。
一、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制备在动物医学科研实验中,选择与制备合适的动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家们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在生态、病理、生理等方面进行选择。
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猪、狗等。
在实验前,需要对动物进行适当的饲养与管理,以确保动物的生理状态良好,模型的可靠性。
二、严格控制实验环境动物医学科研实验中,环境条件的控制对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有很大影响。
科学家们需要提前规划实验室的各项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严格监测和控制这些参数。
此外,实验设备的选择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与准确性。
三、样本采集与处理在动物医学科研实验中,样本的采集和处理是关键步骤之一。
科学家们需要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样本类型,如血液、组织、细胞等。
在样本采集前,需要进行合适的麻醉和无菌处理,确保样本的纯净性和可靠性。
采集后,样本需要根据实验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冷冻、固定、制片等。
四、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科学家们在进行动物医学科研实验时,需要合理设计实验过程,明确实验目标与步骤,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在实验设计中,要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保实验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
在数据分析中,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如均值比较、方差分析等,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评估和解读。
五、伦理和安全意识在动物医学科研实验中,伦理和安全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科学家们需要遵守相关伦理规定,在实验过程中尊重动物权益,并保障其福利。
同时,科学家们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如合理使用实验设备、遵守操作规程等,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六、交流与沟通动物医学科研实验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科学家们需要与同行、导师和研究团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及时汇报实验进展、讨论实验结果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助于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定制方案
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定制方案概述基因工程动物模型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动物进行人为改良,使其具有特定的遗传特征,以用于科学研究、药物研发等应用领域。
定制一种合适的基因工程动物模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基因编辑方法、目标基因的选择、动物品种的适用性等。
本文将从设计流程、技术路线、实验流程等方面对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定制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计流程1、确定研究目的定制基因工程动物模型的首要步骤是确定研究目的。
研究者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基因编辑方法和目标基因。
2、选择动物种类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可以包括小鼠、大鼠、猪、猴等多种动物种类。
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考虑到动物的生活习性、生长速度、繁殖能力等因素。
3、选择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9、TALENs、ZFNs等多种方法。
研究者需要根据目标基因的特性和编辑效率选择合适的基因编辑技术,以确保编辑效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选择目标基因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目标基因进行编辑。
目标基因可以是与某种疾病相关的致病基因、某种生理过程相关的关键基因等。
5、确定编辑方案在选择了目标基因和编辑技术之后,研究者需要设计具体的编辑方案,包括编辑位点的选择、编辑方式的确定等。
编辑方案需要考虑到编辑效率、编辑精准度、编辑后是否会引发其他不良影响等因素。
6、建立动物模型在确定了编辑方案之后,研究者需要进行基因编辑实验,将编辑后的细胞移植到动物的受精卵中,从而建立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建立动物模型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编辑效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二、技术路线1、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定制基因工程动物模型的核心部分。
研究者需要根据目标基因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是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之一,它具有编辑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动物种类。
对于一些特定的目标基因,也可以选择其他基因编辑技术,如TALENs、ZFNs等。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一、设计原则生物医学科研专业设计中常要考虑如何建立动物模型的问题,因为很多阐明疾病及疗效机制的实验不可能或不应该在病人身上进行。
常要依赖于复制动物模型,但一定要进行周密设计,设计时要遵循下列一些原则。
(一)相似性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模型。
目的在于从中找出可以推广(外推)应用于病人的有关规律。
外推法(Extrapolation)要冒风险,因为动物与人到底不是一种生物。
例如在动物身上无效的药物不等于临床无效,反之也然。
因此,设计动物疾病模型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所复制的模型应尽可能近似于人类疾病的情况。
能够找到与人类疾病相同的动物自发性疾病当然最好。
例如日本人找到的大白鼠原发性高血压就是研究人类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模型,老母猪自发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研究人类冠心病的理想模型;自发性狗类风湿性关节炎与人类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十分相似,也是一种理想模型,等等。
与人类完全相同的动物自发性疾病模型毕竟不可多得,往往需要人工加以复制。
为了尽量做到与人类疾病相似,首先要注意动物的选择。
例如,小鸡最适宜做高脂血症的模型,因它它的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游离脂肪酸水平与人十分相似,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脂质构成也与人相似。
其次,为了尽可能做到模型与人类相似,还要在实践中对方法不断加以改进。
例如结扎兔阑尾血管,固然可能使阑尾坏死穿孔并导致腹膜炎,但这与人类急性梗阻性阑尾炎合并穿孔和腹膜不一样,如果给兔结扎阑尾基部而保留原来的血液供应,由此而引起的阑尾穿孔及腹膜炎就与人的情况相似,因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如果动物型与临床情况不相似,在动物身上有效的治疗方案就不一定能用于临床,反之也然。
例如,动物内毒性性休克(Endotoxin Shock,单纯给动物静脉输入细菌及其毒素所致的休克)与临床感染性(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就不完全一样,因此对动物内毒素性休克有效的疗法长期以来不能被临床医生所采用。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模型评价与鉴定实施细则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模型评价与鉴定实施细则实验动物模型是我国科学研究、生物医药和健康产品研发中不可替代的核心生物资源,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维系国家安全、发展医药卫生健康产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落实创新性国家战略,提高我国科学研究的原创能力,为我国医药卫生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客观规范、稳定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于2019年8月20日发布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模型鉴定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简称管理办法)和《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模型评价与鉴定实施细则(试行)》(简称实验细则)(中实动发[2019]53号)。
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发布半年来,得到了我国实验动物模型研发和应用领域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大力支持。
依据半年来实施过程中各申请人提出的意见,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组织实验动物模型鉴定与评价工作委员会对实施细则进行了讨论修改,现予以发布。
如有不一致的地方,以此次发布的修订稿为准。
一、申请材料的受理1、拟申请实验动物模型鉴定和评价的个人(单位),需首先填写实验动物模型鉴定与评价申请表(附件1)、申请材料清单(附件2)和实验动物模型研发报告(附件3)。
所有附件均需在规定地方签字和(或)加盖公章。
2、申请人(单位)提交的资料包括电子文档和纸质材料。
电子文档发送至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动物模型鉴定与评价工作委员会秘书处邮箱************@*******。
纸质材料只需提交附件1的原件材料1份,与电子版应为同一版本。
寄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号院中国实验动物学会,邮编:100050。
3、鉴定和评价的实验动物模型类型、分级及标准见《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模型鉴定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中实动发[2019]53号)。
二、材料编制要求1.申报资料按规定的资料顺序编号,申报资料首页为申报资料目录。
2.申报资料应使用A4纸格式,内容完整、清楚。
纸质材料不得涂改。
3.一个动物模型为一个文件目录。
动物模型构建服务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动物模型构建服务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动物模型构建服务是一项涉及到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工作,它也是一项具有风险的服务工作。
为了确保动物模型构建服务的安全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操作及保养规程。
1. 安全操作1.1. 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动物模型构建服务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保持高度的专注和安全意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实验的初始阶段和每个阶段之间,需要对所需实验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查,避免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1.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动物模型构建服务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鞋等。
同时,还需注意身体卫生问题,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卫生和清洁。
1.3. 严格操作规程在实验室进行动物模型构建服务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为了确保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应对实验流程进行动态监测,发现异常条件立即停止操作。
1.4. 废弃处理动物模型构建服务产生的废弃物资应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包括动物尸体、废弃试剂、废弃器械等,废弃物通常被分类别放入相应的标记盒或容器中,以便进行妥善处理。
1.5. 紧急情况处理任何紧急情况的发生都要立即通知相关人员,按照应急处理流程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实验室设备的完整性。
2. 保养规程2.1. 实验室环境保养实验室内环境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清洁和消毒。
实验室内的废弃物质必须经过妥善处理并分类存储,以便进行合理的废弃物质手续,洁净干燥的环境是实验室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2.2. 设备保养动物模型构建设备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动物模型构建设备必须按照使用的相关标准进行清洁和维护,并且每个设备都应该按照规定进行周期性保养和检查维护。
2.3. 实验材料保养动物模型构建服务人员必须保护实验材料,尤其是试剂。
试剂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类存储,尽可能避免试剂和其他实验室设备的接触和污染,同时试剂的保存也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存放和标签。
一种干燥综合征小鼠模型的造模方法
一种干燥综合征小鼠模型的造模方法引言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眼部干涩、口干、全身乏力及关节疼痛等表现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为了深入研究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以及探索治疗方法,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干燥综合征小鼠模型的造模方法。
本文将介绍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要点。
实验材料和设备1.4-8周龄的雌性C57BL/6小鼠。
2.放置冰片的无菌培养皿。
3.满足标准的实验室动物饲养设备。
4.干冰盒。
实验方法第一步:准备工作1.将小鼠放置在无菌环境下,并确保其适应环境至少一周。
2.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第二步:制备试剂1.准备好人工合成的干燥综合征自身抗体,浓度为1mg/m l。
2.制备盐水溶液,浓度为0.9%。
第三步:造模操作1.用放置在冰上的冰片麻醉小鼠,待小鼠完全麻醉后,移至培养皿中。
2.使用注射器,将人工合成的干燥综合征自身抗体以0.2m l/10g的剂量注射到小鼠腹腔内。
3.每隔两天,重复一次注射操作,连续注射14天。
4.在注射期间,每次注射后将小鼠恢复到温暖的环境中,并观察其行为变化。
5.在注射结束后,让小鼠自由饮用盐水溶液以保持其体液平衡。
结果分析行为观察在注射过程中,小鼠可能表现出口干、眼干、活动减少等症状,这与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相似。
病理检测可以通过检测小鼠的泪液分泌量、唾液分泌量以及相关器官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来评估小鼠是否成功建立了干燥综合征模型。
结论通过上述干燥综合征小鼠模型的造模方法,可以成功模拟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此模型可为研究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治疗方法提供有力的实验性依据。
参考文献1.Sm it hK.G.,Jo nes R.B.,Bu rn sS.M.,e t al.R at mo de ls ofA N CA-a s so ci at ed va sc uli t is.A rt hr it is Res T he r,2011,13(6):207.2.小鼠实验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标准操作规程,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14,22(6):590-591.。
实验动物模型
第章实验动物模型第一节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第二节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实验动物模型选择什么样的实验动物作实验是生物医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不能随便选用一种实验动物来作科学研究,因为在不适当的动物身上进行实验,常可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可靠,甚至使整个实验徒劳无功,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成败和质量。
事实上,每一项科学实验都有其最适宜的实验动物。
第一节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科学研究工作中实验动物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来选择,其次再参考是否容易获得、是否经济,是否容易饲养和管理等情况。
•在实验动物选择上必须注意三点,即实验动物的种类(Species);品种(Breed)或品系(Strain);质量和实验动物的健康状态。
尽量选择与研究对象的机能、代谢、结构及疾病特点相似的实验动物;•生物医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
因此,在选择实验动物时应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动物的种系发展阶段。
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选择那些机能、代谢、结构和人类相似的实验动物作实验。
一般来说,实验动物愈高等,进化愈高,其机能、代谢、结构愈复杂,反应就愈接近人类,猴、狒狒、猩猩、长臂猿等灵长类动物是最近似于人类的理想动物。
第二节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一、动物模型的意义和优越性•生物科学研究的进展常常依赖于使用动物模型作为实验假说和临床假说二者的试验基础。
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十分复杂的,要深入探讨其疾病的发病机理及疗效机理不能也不应该在病人身上进行。
可以通过对动物各种疾病和生命现象的研究,进而推用到人类,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以控制人类的疾病的衰老,延长人类的寿命。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s):是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所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似性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材料。
•使用动物模型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研究防治措施。
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行活体动物模型构建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行活体动物模型构建的操作步骤和技巧在生物学研究中,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简称mESCs)进行活体动物模型的构建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通过这种方法,科研人员可以研究不同疾病的发生机制、治疗方法以及新药的筛选等。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利用mESCs进行活体动物模型构建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首先,需要获取小鼠胚胎干细胞。
通常,科研人员会选择小鼠的早期胚胎作为胚胎干细胞的来源。
在实验室条件下,将小鼠受精卵取出放入培养皿中,培养合适的时长,使其发育到内细胞团阶段。
随后,将内细胞团取出,并经过适当的处理,分离出胚胎干细胞。
接下来,将获得的胚胎干细胞进行扩增。
通过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给予合适的培养基和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胚胎干细胞的增殖。
这个阶段需要控制好培养基的组分和培养条件,以确保胚胎干细胞的健康生长。
一旦胚胎干细胞经过扩增达到足够数量,就可以开始进行活体动物模型的构建了。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小鼠品系作为宿主动物。
常用的小鼠品系有裸鼠和免疫缺陷小鼠等。
这些小鼠具有较弱的免疫力,能够更好地接受外源细胞的移植。
将胚胎干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后,将其注射或移植到选择的宿主小鼠体内。
注射的部位可以根据具体实验需要来确定,常见的有皮下注射和体腔注射等。
如果是构建特定器官的模型,可以将胚胎干细胞移植到对应的器官内。
注射或移植完成后,需要对小鼠进行适当的后续处理。
这包括观察小鼠的行为、收集样本进行分析和实验等。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注射或移植过程对小鼠可能产生一定的创伤,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护理和监测,确保宿主小鼠的健康状况。
除了基本的操作步骤外,在利用mESCs进行活体动物模型构建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例如,在选择胚胎干细胞时,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胚胎干细胞,以模拟特定疾病的发生机制。
此外,需要控制合适的细胞数量和注射或移植的时间点,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哮喘动物模型的制作及注意事项
哮喘动物模型的制作及注意事项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以影响人类和动物。
为了深入了解哮喘的病理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经常使用动物模型来模拟哮喘病理过程。
下面介绍一种常用的哮喘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并提供一些注意事项。
1.哮喘动物模型制作方法:(1)选择合适的动物:大多数实验室使用小鼠作为哮喘模型的动物,因为小鼠更容易操作,并且基因解析的种类较多。
(2)感染准备: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在实验组中,使用合适的方法感染小鼠,如使用孵化的混浊液鼻腔喷射感染,或者使用刺激性药物吸入。
(3)模型监测:在感染后的不同时间点,对小鼠进行病理学分析,如病理性炎症指标的测定,呼吸道超声检测等。
(4)治疗方法:可以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实验组的小鼠,如药物治疗或其他新的治疗方法。
然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2.注意事项:(1)伦理问题:在进行动物模型研究时,需要遵循动物实验的伦理原则,确保动物的福利和保护动物权益。
确保合适的实验动物数量,提供适当的饲养环境和食物,并定期检查它们的身体状况。
(2)模型选择: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对哮喘研究非常关键,因为不同的动物可能对特定的刺激物或治疗方法有不同的反应。
确保选择的动物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人类哮喘的病理过程,并具有相似的症状和结果。
(3)技术和方法选择:在制作哮喘动物模型时需要使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如感染方法、病理学分析方法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以参考相关文献和专家的建议,以获得最佳的实验条件和结果。
(4)数据分析和解释:在进行哮喘动物模型实验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统计学方法和模型评估技术可以用来分析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明确实验结果对哮喘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的贡献。
总之,制作哮喘动物模型是研究哮喘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
在制作哮喘动物模型时,需要注意伦理问题,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和技术方法,并合理地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实验动物模型的预处理
实验动物模型的预处理
—、动物造模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在做实验前应该实验室的卫生问题,尤其是在研究某一种菌体的时候更需要不会存在破坏实验的因素存在,并且提前摆放好所需要用到的物品。
而需要用到的动物造模也要提前处理好,在做实验的时候再将其进一步处理,不影响实验判断。
二、动物造模前动物的种类应该提前确定好。
实验者提前将自己需要做的实验以各种方式寻找资料,通过自己准备的资料来确认哪—种动物比较适合这个实验。
三、动物造模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验的过程中为了能有的对比性,实验者需要将未进行实验的动物做一个观察总结,并且实验的过程中加入了需要研究的药剂之后要及时记下随笔,并且在结束后动物的状态也需要登记起来。
为了给实验一个比较明显的对比,造模前和造模后都需要给药,实验的对比效果才会比较明显。
尤其使学生在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更需要一个详细的数据才可以更有效地分析实验中的结论。
四、动物造模实验后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
在实验结束后实验者应该将实验室的清洁工作做好,比如研究肾脏方面的实验中就有可能会存在一些影响到身体的病菌,避免细菌在实验者走后继续繁殖,影响整个实验室的环境,对下一次的研究也会造成影响。
荷瘤小鼠制备
荷瘤小鼠制备
荷瘤小鼠制备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模型,用于研究肿瘤生长、转移和治疗等方面。
荷瘤小鼠制备的方法包括植入肿瘤细胞、移植人类肿瘤组织、转基因技术等多种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植入肿瘤细胞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选取适宜细胞株、培养、收集、计数、制备细胞悬液、移植等。
荷瘤小鼠制备需要注意动物伦理及实验安全问题,并对荷瘤小鼠进行定期观察和处理。
荷瘤小鼠制备是实验室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动物模型之一,对于深入探究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 1 -。
动物实验可以分批次购买造模
动物实验可以分批次购买造模摘要:1.动物实验的重要性2.批次购买造模的优势3.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4.结论正文: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于揭示生物学原理、评估药物安全性以及评估新型医疗技术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分批次购买造模是一种常见的策略,本文将详细介绍这种方法的优势以及具体操作步骤。
一方面,分批次购买造模有助于节省实验成本。
大批量采购动物模型可能导致浪费,而分批次购买可以根据实验进度进行调整,确保实验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不同批次的动物模型在遗传背景、生理状态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分批次购买可以降低实验结果受到批次效应的影响,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分批次购买造模还有助于提高实验效率。
实验动物的饲养和处理需要一定的周期,分批次购买可以让实验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设计和准备工作,从而提高整体实验效率。
同时,分批次购买动物模型可以避免实验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减轻实验室的负担,降低动物福利风险。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明确实验需求:根据实验目的和预期结果,确定所需的动物模型种类、数量和性别比例等。
2.选择供应商:挑选具有良好信誉和质量保证的动物供应商,了解其提供的动物模型种类、繁殖能力、饲养条件等信息。
3.分批次购买:与供应商协商,确定分批次购买的时间节点和数量,确保动物模型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4.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对不同批次的动物模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观察,记录实验数据。
5.数据分析:将不同批次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6.总结与优化: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分批次购买造模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轮实验提供参考。
在分批次购买造模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动物饲养环境的稳定性:确保不同批次的动物模型在饲养环境中得到充分的照顾,避免应激反应。
2.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加强实验技能培训,确保实验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数据记录和管理的规范性:建立完善的数据记录和管理体系,保证实验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给药训练程序
1、静脉插管手术
大鼠经2%戊巴比妥钠(腹腔给药)麻醉,将静脉插管置于右侧颈静脉,插管尖端位于右心房开口处。
静脉插管固定后经皮下穿过耳后置于颅骨上方,与静脉自我给药套管相连,用牙科水泥固定于颅骨上,水泥凝固后手术完毕。
术后当天静脉给于%的肝素钠只抗凝。
将大鼠单笼饲养,术后大鼠体重恢复至手术前即可进行实验。
每天静脉注射青霉素20万单位/只以防止静脉给药套管堵塞或发生感染。
2、自我给药训练
大鼠进行10天的自我给药训练,每天3小时,每小时之间暂停5分钟。
训练在大鼠的夜间周期进行。
训练采用FR1强化程序,每次给药之间有40秒的不应期,每次给药伴随有5秒的声音及灯光线索。
每个训练期以笼灯开启为信号,动物触碰有效鼻触后笼灯关闭,不应期结束后笼灯再次开启。
为防止动物给药过量发生死亡,每小时给药次数被限制在一定次数。
3、消退训练
根据不同的点燃方式选择相应的消退程序。
在由给药相关线索点燃的消退训练过程中,笼灯关闭,动物触碰有效或无效鼻触均不引起给药或条件相关线索(灯光-声音)或者药物。
动物进行消退训练直至触碰有效鼻触的次数降低到基线值的20%以下(基线值为自我给药训练最后3天的均值),且维持至少2天。
在由药物本身点燃的消退训练过程中,笼灯开启,动物触碰有效或无效鼻触均不引起给药,但是伴有与自我给药训练期间相同的条件相关线索(灯光-声音)。
动物进行消退训练直至触碰有效鼻触的次数降低到基线值的20%以下(基线值为自我给药训练最后3天的均值),且维持至少2天。
4、复燃测试
点燃方式可分为训练期间给药伴随相关线索点燃与药物本身点燃。
当动物的觅药行为消退至达到上述标准后,对动物进行给药相关线索复燃测试时,除了触碰有效鼻触不引起给药外,测试时的条件与训练期间相同,测试时间为30分钟,并由电脑同步记录测试期间动物触碰有效或无效鼻触的次数。
对动物进行药物本身的复燃测试时,根据药物的起效时间,选择恰当的给药途径提前给与点燃剂量的药物。
除了触碰有效鼻触不引起给药外,测试时的条件与训练期间相同,并由电脑同步记录测试期间动物触碰有效或无效鼻触的次数。
自身给药训练注意事项
1.训练前清洁训练箱;
2.酒精冲洗输液管;
3.再用盐水冲洗输液管,后测泵速;
4.测完泵速后,打开程序,确保程序运行正常;
5.训练中,每隔20分钟观察输液管以及大鼠鼻触情况;
6.每天静脉注射青霉素;
7.每天训练完后,清洗训练箱,并做好消毒工作,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
8.密切注意温湿度;
9.注意周围环境的影响,尽量保证安静的环境;
10.核团给药前三天疏通套管以确保微注射顺利进行;
11.每天抚摸大鼠,增加交流。
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实验程序
常见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分为三个步骤:前测(preconditioning)、条件性训练(conditioning)与测试(test)。
前测
在前测之前通常还可进行长短不同的适应期,以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暴露于实验装置的新奇感(novelty)与对动物造成的应激,也可不用,通过前测使动物适应测试环境。
前测时,将实验动物放入箱体中,让其在各箱体中自由活动并记录动物在每侧箱体停留的时间。
前测在各个实验室的设计中各不相同,比如可每天测试1次,每次15分钟,连续4天,第4天时记录动物在两侧箱体内的停留时间,若动物在一侧箱体内停留时间超过10分钟,说明动物对一侧环境具有天然倾向,应将动物从实验组中剔除,尽可能保证实验组的动物不具有天然倾向性。
这一挑选程序有时会剔除掉25%左右的动物。
在正式训练前检测非条件性偏爱(天然偏爱倾向),并根据前测的结果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被认为能够有效控制非条件性偏爱的干扰。
如上所述,前测不仅可以使动物熟悉实验装置,而且其基线数值是客观解释实验结果的依据。
条件性训练
使药物与箱体搭配,将实验动物注射药物后限制于一侧箱体内停留固定时间,使动物在药物与箱体间建立起关联。
药物可与任何一侧箱体搭配,但应保证某只动物生理盐水与药物分别搭配两侧,且整个训练过程中固定不变;此外通常将每组动物中的一半与药物搭配一侧箱体,另一半与药物搭配另一侧箱体(counterbalance)。
根据药物起效时间不同,注射药
物后将动物放入箱体前的预处理(pretreatment) 时间也不同,目的是保证动物进入箱体时药物已完全起效,这一方法也可以用来检测药物奖赏效应的时程曲线(time course)。
如果预处理时间较长,应在注射药物后将动物放回饲养笼中。
训练搭配的次数不同的研究不同,常见为训练8天,其中药物训练4天,生理盐水训练4天,各自间隔进行。
也有研究使用上午训练生理盐水,下午训练药物,反复数天的训练方法,这能够节省训练的时间。
条件性训练的次数不等,在一定范围内,搭配的次数越多,CPP越强,但也有报道药物与生理盐水各一次训练动物即已形成CPP。
测试
测试与训练时程序完全相同,只是动物可以在两个箱体内自由活动,测试通常在末次条件性训练24小时后进行,记录动物在两个箱体内分别停留的时间。
常见的测试时间是15
分钟。
核团立体定位手术标准程序
将大鼠用50%戊巴比妥钠(腹腔给药)麻醉后俯卧位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
将大鼠头顶颅骨结缔组织刮干净,并用止血弯夹暴露颅骨,调整至前卤与后卤水平。
用电钻钻3个孔,拧紧螺丝。
记录前卤点的数值后将持套管臂移到将套管埋入目的脑区(中脑腹侧被盖区、伏隔核中央部)。
根据Paxinos和Watson(1998)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选择相应的坐标。
套管经不锈钢螺丝和牙科水泥固定于颅骨上,不锈钢探针插入套管以保持通畅和预防感染,待水泥干燥后,将老鼠从定位仪上取下,并注射青霉素防止感染,单笼饲养,恢复7天后开始试验。
核团微注射标准程序
核团给药的前一天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模拟给药,目的是使大鼠熟悉第二天的操作。
将微注射器的针管与软管用去离子水和酒精洗净,晾干。
将针管与软管内充满生理盐水,并将气泡排出。
吸取药物前留一小截气泡,以免药物和生理盐水相混。
药物注射到气泡进入针头前停止,以免气泡进入动物脑内。
将针头插入大鼠头上埋好的管内,固定。
以l /min 的速度,推药 1分钟,并停留 1分钟。
将其从大鼠头上取下,并盖好套管的帽。
行为敏化操作标准程序
行为敏化的步骤:适应阶段--形成阶段--撤药戒断--表达阶段
适应阶段(共3天):目的是使所有大鼠适应箱中环境及腹腔注射过程。
基础值测试前
2天将所有大鼠放入自发活动箱中适应2h。
基础值测试前1天及基础值测试当天均给予所有大鼠注射%生理盐水(1ml/kg, .)并放入箱中适应2h。
基础值测试当天记录大鼠在箱中2h 的自发活动路程以备分组使用。
敏化形成阶段:每天给予大鼠生理盐水(1mg/ml,.)/药(1mg/kg,.)注射,并测定其自发活动 2h,连续 14天。
戒断期:行为敏化形成后,所有大鼠于饲养笼中撤药戒断1周或 2周。
敏化表达阶段:大鼠经 1 周或 2 周的撤药戒断期后,再次腹腔给药(1mg/kg,.)激发(challenge)并测试其自发活动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