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基础知识及重量计算例题
各种管材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各种管材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b215a71a45177232f60a226.png)
各种管材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其中:π= 3.14 L=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7.8 所以,钢管的重量=0.25×3.14×(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7.8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钢的密度为:7.85g/cm3钢材理论重量计算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
其基本公式为:W(重量,kg )=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名称(单位)计算公式符号意义计算举例圆钢盘条(kg/m)W= 0.006165 ×d×dd = 直径mm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螺纹钢(kg/m)W= 0.00617 ×d×dd= 断面直径mm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方钢(kg/m)W= 0.00785 ×a ×aa= 边宽mm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扁钢(kg/m)W= 0.00785 ×b ×db= 边宽mmd= 厚mm边宽40 mm ,厚5mm 的扁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六角钢(kg/m)W= 0.006798 ×s×ss= 对边距离mm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八角钢(kg/m)W= 0.0065 ×s ×ss= 对边距离mm对边距离80 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
管材重量计算方法表
![管材重量计算方法表](https://img.taocdn.com/s3/m/00a1584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f.png)
管材重量计算方法表摘要:一、管材重量计算的重要性二、管材重量计算方法1.钢管重量计算公式2.塑料管重量计算公式3.复合管重量计算公式三、实例解析四、注意事项五、总结正文:一、管材重量计算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等领域,管材的重量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管材的重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施工的难度以及后续的使用效果。
因此,掌握管材重量计算的方法是每一个相关人员必备的技能。
二、管材重量计算方法1.钢管重量计算公式钢管的重量计算公式为:重量(kg)= 钢管外径(mm)× 钢管壁厚(mm)× 钢管长度(m)× 钢管密度(kg/m)2.塑料管重量计算公式塑料管的重量计算公式为:重量(kg)= 塑料管外径(mm)× 塑料管壁厚(mm)× 塑料管长度(m)× 塑料管密度(kg/m)3.复合管重量计算公式复合管的重量计算公式为:重量(kg)= 复合管外径(mm)× 复合管壁厚(mm)× 复合管长度(m)× 复合管密度(kg/m)三、实例解析以下以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管材重量的计算方法:假设我们需要购买一批钢管,已知钢管的外径为100mm,壁厚为5mm,长度为10m,密度为7850kg/m。
根据钢管重量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重量(kg)= 7850kg/m × 100mm × 5mm × 10m = 3.925×10kg四、注意事项1.在进行管材重量计算时,要确保使用的密度数据准确无误。
2.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换算,确保数据的统一。
3.对于复合管,还需考虑各种材料的密度差异,以精确计算重量。
五、总结掌握管材重量计算方法,对于工程预算、施工安排以及材料选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钢管、塑料管和复合管的重量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管材的重量。
管道面积、重量-计算公式
![管道面积、重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8fcaf0f376baf1ffc4fad6d.png)
工程量(面积)计算公式1、除锈、刷油工程。
(1)设备筒体、管道表面积计算公式:S=π×D×L式中π——圆周率;D——设备或管道直径;L——设备筒体高或管道延长米。
(2)计算设备筒体、管道表面积时已包括各种管件、阀门、法兰、人孔、管口凹凸部分,不再另外计算。
2、防腐蚀工程。
(1)设备筒体、管道表面积计算公式同(1)。
(2)阀门表面积计算式:(图一)S=π×D×2.5D×K×N图一式中D——直径;K——1.05;N——阀门个数。
(3)弯头表面积计算式:(图二)图二S=π×D×1.5D×K×2π×N/B式中D——直径;K——1.05;N——弯头个数;B值取定为:90°弯头B=4;45°弯头B=8。
(4)法兰表面积计算式:(图三)S=π×D×1.5D×K×N图三式中D——直径;K——1.05;N——法兰个数。
(5)设备和管道法兰翻边防腐蚀工程量计算式:(图四)图4S=π×(D+A)×A式中D——直径;A——法兰翻边宽。
(6)带封头的设备防腐(或刷油)工程量计算式:(图五)图五S=L×π×D+(D[]22)×π×1.5×N式中N——封头个数;1.5——系数值。
3、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033δS=π×(D+2.1δ+0.0082)×L图五式中D——直径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钢管(套管)重量计算公式-钢管知识大全
![钢管(套管)重量计算公式-钢管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aaafdb31a37f111f1855bd4.png)
钢管知识大全钢管理论重量计算经验公式:无缝钢管重量计算、螺旋焊接钢管重量计算:钢管重量kg/m = (外径- 壁厚) ×壁厚×0.02466 钢管理论重量计算推导公式:钢管的计算方法: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其中:π = 3.14 L=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7.8所以,钢管的重量=0.25×3.14×(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7.8*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钢管材质、规格、标准及用途列表钢管材质、规格、标准及其用途列表钢管的生产工艺流程1.无缝管工艺流程卫生级镜面管工艺流程:管坯→检验→剥皮→检验→加热→穿孔→酸洗→修磨→润滑风干→焊头→冷拔→固溶处理→酸洗→酸洗钝化→检验→冷轧→去油→切头→风干→内抛光→外抛光→检验→标识→成品包装工业管工艺流程管坯→检验→剥皮→检验→加热→穿孔→酸洗→修蘑→润滑风干→焊头→冷拔→固溶处理→酸洗→酸洗钝化→检验2.焊管工艺流程开卷→平整→端部剪切及焊接→活套→成形→焊接→内外焊珠去除→预校正→感应热处理→定径及校直→涡流检测→切断→水压检查→酸洗→最终检查→包装各类钢管材质说明各类钢管材质说明:1、钢材的概念: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我们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
钢材是国家建设和实现四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应用广泛、品种繁多,根据断面形状的不同、钢材一般分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属制品四大类、为了便于组织钢材的生产、订货供应和搞好经营管理工作,又分为重轨、轻轨、大型型钢、中型型钢、小型型钢、钢材冷弯型钢,优质型钢、线材、中厚钢板、薄钢板、电工用硅钢片、带钢、无缝钢管钢材、焊接钢管、金属制品等品种。
2、钢材的生产方法大部分钢材加工都是钢材通过压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钢(坯、锭等)产生塑性变形。
管件重量体积表
![管件重量体积表](https://img.taocdn.com/s3/m/8079a1503b3567ec102d8a3a.png)
常用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常用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使用说明1本表的管件重量依据ASME B16.9/ASME B16.11等相关规范使用的外径和壁厚进行计算,计算中适当考虑了工艺选料和制造情况对产品重量的影响(如厚度补偿);故此表所列重量为单件产品的近似净重,供参考。
表格中管表号带S的为不锈钢管件重量,其余为碳钢重量;在查阅不锈钢管件重量时应注意同一管表号的壁厚值碳钢与不锈钢可能不同。
2 90°弯头重量计算公式:W=9.685*10-6R(D2-d2)式中:W — 90°弯头重量,kg;R —弯头的曲率半径(结构尺寸),mm;D —弯头外径,mm;d —弯头内径,mm。
弯头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
45°、180°弯头的重量分别按90°弯头重量的1/2和2倍计算。
3钢管重量计算公式:W=0.02466T(D-T)式中:W —钢管每米长度的重量,kg/m;T —钢管壁厚,mm;D —钢管外径,mm。
钢管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奥氏体不锈钢管的重量为上式重量的1.015倍。
4对焊管件的重量表中列出的为常用规格的重量,对于未列入表中的同一公称通径、不同壁厚的产品重量,可用估算公式进行重量的大致估算:Q=Wt/T式中:Q —估算的对焊管件重量,kg;W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重量,kg;t —估算的对焊管件的产品壁厚值,mm;T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壁厚值,mm。
5本表所列体积为单件产品外部轮廓体积并考虑了装箱时所占的空间,即表中所示的近似体积为单件产品所占包装物的近似体积,供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套装时体积的计算以及小件产品体积是否需要考虑等因素。
1 对焊管件2 承插焊和螺纹管件3 支管座附录A钢管的壁厚和每米重量21。
管径及管件重量计算,只读版
![管径及管件重量计算,只读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63f911a8114431b90dd87e.png)
重量 281
重量 18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风量 风速 管径 修正 动压 λ /d 标准管径号 标准管径 80000 23 1109.1362 1110 320.045 14 32572 4.499995568 1600 12.25123 圆管重量计算 8143.0081 18 400 管径(mm) 密度(t/m3) 壁厚(mm) 管长(mm) 缩放系数 重量(kg) 820 7.85 6 1000 1 122 圆管弯头管道重量计算 管径(mm) 密度(t/m3) 壁厚(mm) 半径(mm) 度数 缩放系数 重量(kg) 1400 7.85 8 1400 90 1 608 天方地圆变径管重量计算 方管端长 方管段宽 圆管管径 长度 密度 厚度 缩放系数 重量 600 1200 400 460 7.85 4 1 36 三通管道计算 主管大管径 主管小管径 主管长 支管管径 支管长 厚度 密度 缩放系数 950 950 1477 400 1227 6 7.85 1 方管重量计算 断面长 断面宽 管长 密度 厚度 缩放系数 重量(kg) 1300 1800 400 7.85 8 1 156 圆管大小头管径重量计算 大径 小径 长度 密度 厚度 缩放系数 重量(kg) 2200 2000 800 7.85 8 1 332 方管大小头风管重量计算 A1 B1 A2 B2 长度 密度 厚度 缩放系数 1300 1800 2000 3800 3256 7.85 8 1 方弯头管道重量计算 端面长 端面宽 密度 壁厚 半径 度数 缩放系数 重量 1000 700 7.85 6 700 90 1 177
不锈钢弯头管件重量计算方法
![不锈钢弯头管件重量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47fbf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2.png)
不锈钢弯头等管件因为材质不同,导致重量不同,在重量的计算方法上有几种方法。
(外径-壁厚)*壁厚*0.02466(此为材料密度)=每米材料的重量。
结果再*三通的下料长度就是三通的重量,弯头也是一样的算法。
或者这样算也可以0.02466*(S+1.5)(D-S-1.5)(3C-D/2)/1000C为主管长度D为外径S为壁厚或者90°弯头计算公式; 0.0387*S(D-S)R/1000 式中S=壁厚m m D=外径mm R=弯曲半径mm弯头现在国际通用的标准是美国的国家标准ANS IB16.9和16.28。
该标准的外径尺寸范围是1/2”~80”,一般24”以内的都是用无缝钢管为原材料,26”到80”的都是用钢板冲压以后再焊接。
壁厚最大可达60mm,最小到1.24mm。
钢种用的最多的是碳素钢(20#)、合金钢和不锈钢,共24个钢种。
锅炉上用的CrM°钢像15Cr,用量比较大。
三通,外径范围在2.5”-60”,从26”-60”为焊接三通。
壁厚28-60m m。
大小头规格范围,常规上先说大头规格,再说小头规格,大头最小0.75”,小头最小0.5”,大头最大60”,小头最大48”,20-60”为焊接的,壁厚2.8-4.5m m。
下面我来讲一下弯头的分类方法,按它的曲率半径来分,可分为长半径弯头和短半径弯头。
长半径弯头指它的曲率半径等于1.5倍的管子外径,即R=1.5D。
短半径弯头指它的曲率半径等于管子外径,即R=D。
式中的D为弯头直径,R为曲率半径。
若按压力等级来分,大约有十七种,和美国的管子标准是相同的,有:Sch5s、Sch10s、S ch10、Sch20、Sch30、S ch40s、STD、 Sch40、Sch60、Sc h80s、XS;Sc h80、S ch100、Sch120、Sc h140、Sch160、XXS,其中最常用的是ST D和 XS两种。
管件重量的计算
![管件重量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f3a09b0b4a7302768e993958.png)
管件重量的计算 (仅供参考)------------------------冉启昆作各种受热面、连接管。
施工设计或作受压件材料初估的设计人员,都要给出管子或管道的重量。
应该说,管件重量的计算是一件既简单又容易的事情。
但在我所接触的设计人员(包括东方锅炉,华西能源的人员)中,管件重量的计算方法不尽相同。
大致有两种,一是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同志,他们知道通过查取材料标准中给出的单重a (kg/m ),再乘以管件的展开长度或估计该管件所需的总长,便得所需的重量。
但若该规格的管件标准中没有时,a 将无从查得,仍需设计者自行计算。
二是来公司工作不久的新同志,他们有一部份人并不知道材料标准制中已给出单重a ,于是他们常采用的是[重量=密度×体积]的办法,这种方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本人觉得比较麻烦,下面介绍一种本人认为是求管件单重比较快捷的方法。
这种方法应用较广,且不受规格限制。
1 光管单重a 的计算这里所说的光管是指横截面为连续的,封闭的圆环形,内壁光滑的空心制品,如锅炉各种受热面管子、各受压组件间的连接管。
锅炉范围内汽水管道等等。
1.1 计算公式s s d a w )(024661502.0-= kg/m 3 (1)式中 w d —管子(或管道)的公称(或名义)外径,mm ; 式中s —管子(或管道)的公称(或名义)壁厚,mm ;1.2 (1)式的物理意义咋一看,(1)式右端的量纲是面积(mm 2)怎么会是kg/m 了?其实(1)式仍然是重量=密度×体积演变而来的结果。
其原理是将管子(或管道)当作钢板计算,只不过是此时的钢板变得比较特殊而已。
其过程如下:○1将管子(或管道)按中经展开的长π(dw-s )做为钢板的宽度;○2取管子(或管道)的长度L=1m 作为钢板的长度,式中已隐去;○3以管子(或管道)的厚度s 作为钢板的厚度;○4以锅炉上广为使用的碳钢和合金钢(不含不锈钢)一般取其密度ρ=7850kg/m 3;○5系数0.024661502有人以为是经验系数,其实不是,经验怎么会精确到小数点后九位数了,它是πρ之积换算而来的。
钢制管件理论重量表--
![钢制管件理论重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d89c63043968011ca30091e6.png)
常用钢制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使用说明1本表的管件重量依据ASME B16.9/ASME B16.11等相关规范使用的外径和壁厚进行计算,计算中适当考虑了工艺选料和制造情况对产品重量的影响(如厚度补偿);故此表所列重量为单件产品的近似净重,供参考。
表格中管表号带S的为不锈钢管件重量,其余为碳钢重量;在查阅不锈钢管件重量时应注意同一管表号的壁厚值碳钢与不锈钢可能不同。
2 90°弯头重量计算公式:W=9.685*10-6R(D2-d2)式中:W — 90°弯头重量,kg;R —弯头的曲率半径(结构尺寸),mm;D —弯头外径,mm;d —弯头内径,mm。
弯头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
45°、180°弯头的重量分别按90°弯头重量的1/2和2倍计算。
3钢管重量计算公式:W=0.02466T(D-T)式中:W —钢管每米长度的重量,kg/m;T —钢管壁厚,mm;D —钢管外径,mm。
钢管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奥氏体不锈钢管的重量为上式重量的1.015倍。
4对焊管件的重量表中列出的为常用规格的重量,对于未列入表中的同一公称通径、不同壁厚的产品重量,可用估算公式进行重量的大致估算:Q=Wt/T 式中:Q —估算的对焊管件重量,kg;W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重量,kg;t —估算的对焊管件的产品壁厚值,mm;T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壁厚值,mm。
5本表所列体积为单件产品外部轮廓体积并考虑了装箱时所占的空间,即表中所示的近似体积为单件产品所占包装物的近似体积,供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套装时体积的计算以及小件产品体积是否需要考虑等因素。
弯头理论重量表2012年09月01日更新发布:直径 壁厚(mm)mm33.544.555.566.5789101112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24 25 26 28 3018~220.06 0.07 0.07 0.09 0.10 - - - - - - - - - 说明:1、180°弯头按2倍计算,45°弯头按1/2计算;2、R=1.0DN 的弯头按2/3计算;3、表中未列出壁厚的重量,可取之相近的两个重量计算的平均值;4、90°弯头计算公式:0.0387*S(D-S)R/1000式中: S=壁厚(mm )、D=外径(mm )、R=弯曲半径(mm )25 0.10 0.11 0.12 0.14 0.15 0.16 0.17 - - - - - - - 27 0.11 0.12 0.14 0.15 0.16 0.17 0.18 - - - - - - - 32 0.13 0.15 0.16 0.18 0.20 0.21 0.23 0.24 - - - - - - 34 0.14 0.15 0.18 0.20 0.21 0.23 0.25 0.26 - - - - - - 38 0.20 0.22 0.25 0.28 0.31 0.33 0.36 0.38 0.40 - - - - - 42 0.22 0.25 0.28 0.31 0.34 0.37 0.40 0.42 0.46 - - - - - 45 0.29 0.34 0.38 0.42 0.46 0.50 0.54 0.58 0.62 0.69 - - - - 48 0.31 0.36 0.41 0.45 0.50 0.54 0.59 0.63 0.69 0.72 - - - - 51 0.33 0.39 0.44 0.49 0.53 0.58 0.63 0.67 0.72 0.80 - - - - 57 0.48 0.54 0.62 0.70 0.76 0.83 0.90 0.98 1.02 1.15 1.27 1.38 - - 60 0.50 0.58 0.66 0.73 0.81 0.88 0.95 1.02 1.09 1.22 1.35 1.47 - - 73 0.80 0.92 1.05 1.17 1.29 1.41 1.53 1.64 1.75 1.97 2.19 2.39 2.59 2.78 壁厚(mm)76 0.82 0.96 1.09 1.22 1.34 1.47 1.61 1.74 1.83 2.06 2.29 2.50 2.71 2.91 2.74 3.18 3.62 4.06 4.49 4.92 5.34 2022242526283089 1.20 1.39 1.57 1.77 1.95 2.13 2.31 2.49 2.65 3.01 3.34 3.67 3.99 4.29 - - - - - - - - - - - - - - 108 1.85 2.15 2.45 2.74 3.03 3.32 3.60 3.88 4.16 4.71 5.24 5.76 6.28 6.78 7.26 7.74 - - - - - - - - - - - - 114 1.96 2.28 2.59 2.90 3.21 3.51 3.81 4.11 4.41 4.99 5.56 6.12 6.66 7.20 7.72 8.24 - - - - - - - - - - - - 127 5.76 6.18 7.00 7.81 8.60 9.39 10.2 10.9 11.6 12.4 13.1 13.8 14.4 - - - - - - - - 1332.873.333.804.254.715.165.616.056.497.368.349.059.8710.711.512.113.013.814.515.2--------140 3.02 3.51 4.00 4.49 4.97 5.64 5.91 6.38 6.85 7.77 8.67 9.56 10.4 11.3 12.1 13.0 13.8 14.6 15.4 16.2 - - - - - - - - 159- - 5.49 6.16 6.82 7.48 8.14 8.78 9.43 10.7 12.0 13.2 14.4 15.6 16.8 18.0 19.1 20.3 21.4 22.5 23.6 24.6 26.7 - - - - - 168- - 5.81 6.52 7.22 7.92 8.61 9.30 9.99 11.3 12.7 14.0 15.3 16.6 17.9 19.1 20.3 21.6 22.7 23.9 25.1 26.2 28.5 - - - - - 219- - - - 12.6 13.9 15.1 16.3 17.5 20.0 22.3 24.7 27.0 29.3 31.6 33.9 36.1 38.3 40.5 42.7 44.9 47.0 51.2 56.3 58.3 62.1 65.9 273- - - - 19.8 21.7 23.6 25.5 27.5 31.3 35.0 38.8 42.5 46.2 49.9 53.5 56.1 60.7 64.2 67.7 71.2 74.6 81.5 88.1 91.5 94.7 101 108 325- - - - 28.3 31.1 33.9 36.6 39.4 44.9 50.3 55.7 61.1 66.4 71.7 77.0 82.2 87.4 92.6 97.7 103 108 118 128 133 138 147 157 355- - - - 36.1 39.7 43.2 46.7 50.3 57.3 64.3 71.2 78.1 84.9 91.7 98.5 105 112 119 125 132 138 151 164 170 177 189 201 377- - - - 38.4 42.2 45.9 49.7 53.4 60.9 68.3 75.7 83.1 90.4 97.6 105 112 119 126 133 140 147 161 175 182 188 202 216 406- - - - 47.3 52.0 56.7 61.3 65.9 75.2 84.3 93.5 103 112 121 130 139 148 156 165 174 182 199 217 225 233 250 266 426- - - - 49.7 54.5 59.5 64.4 69.2 78.9 88.6 98.2 108 117 127 136 146 155 164 173 183 192 210 228 237 246 263 281 457- - - - - - - - 83.6 95.4 107 119 130 142 153 165 176 187 199 210 221 232 254 276 287 298 319 340 480- - - - - - - - 87.9 100 113 125 137 149 161 173 185 197 209 221 233 244 267 290 302 313 336 358 508- - - - - - - - 103 118 132 147 161 176 190 204 218 232 246 260 274 288 315 343 356 370 396 423 529- - - - - - - - 108 123 138 153 168 183 198 213 227 242 257 271 286 300 329 357 372 386 414 441 610- - - - - - - - 150 171 192 212 233 254 275 295 316 336 357 377 397 417 458 498 517 537 576 615 630- - - - - - - - 154 176 198 220 241 262 284 305 326 348 369 390 411 432 473 514 535 555 596 637 660- - - - - - - - 175 200 225 249 274 298 323 347 371 395 419 443 467 491 538 585 609 632 679 725 711- - - - - - - - 203 232 261 289 318 346 375 403 431 459 487 515 543 571 626 681 708 735 790 844 720- - - - - - - - 206 235 264 293 322 350 380 408 437 465 493 522 550 578 634 690 717 745 800 855 762- - - - - - - - 234 267 300 333 365 398 431 463 496 528 560 592 624 656 720 783 815 846 909 971 813- - - - - - - - 266 304 341 379 416 453 491 528 565 602 638 675 712 748 821 893 929 965 1037 1108 820- - - - - - - - 269 306 344 382 420 457 495 532 570 607 644 681 718 755 828 901 938 974 1046 1118 864- - - - - - - - 301 343 386 428 470 512 554 596 638 680 722 763 805 846 928 1010 1051 1092 1173 1254 914- - - - - - - - 385 385 480 480 575 575 669 669 763 763 856 856 949 949 10421134 1226 1226 1317 1408 以上数据由武汉斯意诚贸易有限公司提供!三通理论重量表2012年09月01日更新发布:直径 壁厚(mm)mm33.544.555.566.5789101112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24 25 26 28 3018~220.06 0.07 0.07 0.09 0.10- - - - - - - - - 说明:1、表中所列重量均为等径三通重量; 1.1、二级变径均为0.94计算; 1.2、三级变径均为0.91计算; 1.3、四级变径均为0.89计算; 2、三通计算公式:0.02466*(S+1.5)(D-S-1.5)(3C-D/2)/1000式中: S=壁厚(mm )、D=外径(mm )、C=三通主管长度(mm )所有三通重量均为理论重量,仅供参考。
管件重量体积表
![管件重量体积表](https://img.taocdn.com/s3/m/8079a1503b3567ec102d8a3a.png)
常用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常用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使用说明1本表的管件重量依据ASME B16.9/ASME B16.11等相关规范使用的外径和壁厚进行计算,计算中适当考虑了工艺选料和制造情况对产品重量的影响(如厚度补偿);故此表所列重量为单件产品的近似净重,供参考。
表格中管表号带S的为不锈钢管件重量,其余为碳钢重量;在查阅不锈钢管件重量时应注意同一管表号的壁厚值碳钢与不锈钢可能不同。
2 90°弯头重量计算公式:W=9.685*10-6R(D2-d2)式中:W — 90°弯头重量,kg;R —弯头的曲率半径(结构尺寸),mm;D —弯头外径,mm;d —弯头内径,mm。
弯头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
45°、180°弯头的重量分别按90°弯头重量的1/2和2倍计算。
3钢管重量计算公式:W=0.02466T(D-T)式中:W —钢管每米长度的重量,kg/m;T —钢管壁厚,mm;D —钢管外径,mm。
钢管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奥氏体不锈钢管的重量为上式重量的1.015倍。
4对焊管件的重量表中列出的为常用规格的重量,对于未列入表中的同一公称通径、不同壁厚的产品重量,可用估算公式进行重量的大致估算:Q=Wt/T式中:Q —估算的对焊管件重量,kg;W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重量,kg;t —估算的对焊管件的产品壁厚值,mm;T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壁厚值,mm。
5本表所列体积为单件产品外部轮廓体积并考虑了装箱时所占的空间,即表中所示的近似体积为单件产品所占包装物的近似体积,供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套装时体积的计算以及小件产品体积是否需要考虑等因素。
1 对焊管件2 承插焊和螺纹管件3 支管座附录A钢管的壁厚和每米重量21。
各种管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各种管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619fde76c175f0e7dd1378f.png)
各种管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1、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2、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3、圆钢:每m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4、方钢:每m重量=0。
00786×边宽×边宽5、六角钢:每m重量=0.0068×对边直径×对边直径6、八角钢:每m重量=0.0065×直径×直径7、等边角钢:每m重量=边宽×边厚×0.0158、扁钢:每m重量=0。
00785×厚度×宽度9、无缝钢管:每m重量=0。
02466×壁厚×(外径—壁厚)10、电焊钢:每m重量=无缝钢管11、钢板:每㎡重量=7。
85×厚度12、黄铜管:每米重量=0。
02670×壁厚×(外径—壁厚)13、紫铜管:每米重量=0。
02796×壁厚×(外径-壁厚)14、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
96×厚度15、有色金属密度:紫铜板8.9 黄铜板8。
5 锌板7。
2 铅板11。
3716、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密度×厚度17、方管: 每米重量=(边长+边长)×2×厚×0.0078518、不等边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19、工字钢: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20、槽钢:每米重量=0。
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钢板、管件理论重量计算(最终版)
![钢板、管件理论重量计算(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b360e7856a561252d36fa6.png)
缩放系数
1
重量
0
管
缩放系数
1
重量(kg)
0
小头
缩放系数
1
重量(kg)
0
小头
密度
7.85
厚度
缩放系数
1
重量
0
头
度数 缩放系数
1
重量
0
;默认单位:毫米mm/千克kg。
大径 小径 长度 密度
7.85
厚度
方管大小头
A面长 A面宽 B面长 B面宽 长度
方弯头
端面长 端面宽 密度
7.85
壁厚
半径
注:在白色框内输入相应值,深蓝阴影红色字体为计算结果;默认单位:毫米mm/千克k
管
重量(kg)
0
弯头
缩放系数
1
重量(kg)
0
圆
厚度 缩放系数
1
重量
0
通
厚度 密度
7.85
圆管
管径(mm) 密度(t/m3)
7.85
壁厚(mm)
管长(mm)
缩放系数
1
圆管弯头
管径(mm) 密度(t/m3)
7.85
壁厚(mm)
半径(mm)
度数
方变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方管端长 方管段宽 圆管管径 长度 密度
7.85
三通
主管大管径 主管小管径 主管长 支管管径 支管长
方管
断面长 断面宽 管长 密度
7.85
厚度
圆管大小头
不锈钢管件重量计算公式
![不锈钢管件重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db3235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0.png)
不锈钢管件重量计算公式不锈钢管件是一种常用的连接管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化工、石油、电力等。
计算不锈钢管件的重量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评估材料的消耗和结构的承载能力。
本文将介绍不锈钢管件重量计算的公式和相关知识。
一、不锈钢管件重量计算公式不锈钢管件的重量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实现:重量(kg)=(外径(mm)-壁厚(mm))×壁厚(mm)×0.0248×长度(m)×密度(g/cm³)其中,外径是指管件的外侧直径,壁厚是指管件的壁的厚度,长度是指管件的长度,密度是指不锈钢材料的密度。
二、不锈钢管件重量计算实例以一个外径为50mm、壁厚为2mm、长度为1m的不锈钢管件为例,假设不锈钢材料的密度为7.93g/cm³,那么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进行如下计算:重量(kg)=(50 - 2)× 2 × 0.0248 × 1 × 7.93 = 9.84kg因此,该不锈钢管件的重量为9.84kg。
三、不锈钢管件重量计算注意事项在进行不锈钢管件重量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好所需计算的管件的外径、壁厚和长度,这些参数对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2. 密度是不锈钢管件重量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来说,不锈钢材料的密度为7.93g/cm³,但不同材质的不锈钢密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计算结果的单位是千克(kg),如果需要转换成其他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换算。
四、不锈钢管件重量计算的应用不锈钢管件重量计算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准确计算管件的重量,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管道系统的结构承载能力,从而避免过度负荷造成的安全隐患。
不锈钢管件重量计算还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评估材料的消耗,从而合理安排物资采购和施工进度,提高工程效率和节约成本。
(完整版)管道工基础知识
![(完整版)管道工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da916d2336c1eb91b375d6e.png)
管道工基础知识 常用面积计算 正方形面积1米=10分米(dm )=100厘米(cm )=1000毫米(mm )=1000000微米(um ) A=a 2长方形面积A=a ×b三角形面面积A=1/2ab梯形面积A=1/2(a+b )×h 圆形面积A=∏r 2 =1/4∏d 2常用体积计算1立方米(m 3)=103立方分米(dm 3)=106立方厘米(cm 3)=109立方毫米(mm 3) 正方形体积 V=a 3 a -正方形边长 长方形体积V=abh a -长方形长边 b -长方形短边 h -长方形高 圆柱体体积V=∏r 2h r -圆柱体底面积半径 h -圆柱体高 球体体积V=4/3∏r 3 =1/6∏d 3 r -球半径 d -球直径管道施工工程图例直线――用于一张图内,只有一种管道 虚线――用图例表示管道类别J .X ――用汉语拼音字头表示管道类别管道施工图要先看设计要求,执行标准,并参考施工图图例,图纸有平面图、系统图、节点放大详图等。
注意标高、坡向、坡度、方位标、比例尺 管道连接规定符号 法兰连接承插连接螺纹连接 焊接连接管道管径标注方法管道工包括:给排水、采暖、供热、锅炉、压缩制冷、液压起重、压缩空气、氧气管道、乙炔管道、铝合金管道、铜合金管道、钛合金管道、铅合金管道、不锈钢管道、塑料管道等。
它是非社会化工种,在我们单位常用的是以水为介质的管道。
水的化学分子式是H2O,水是很特殊的流体,在4℃时密度最大,在4以下时,冷胀热缩,在4以上时,热胀冷缩。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气体。
水有三态,即液体、固体、气体。
了解管子:管子分:钢管、铸铁管、有色金属管、塑料管、混凝土管、陶管、橡胶管和玻璃钢管八种钢管分焊接钢管和无缝钢管焊接钢管分镀锌管和不镀锌管无缝钢管按制造方法来分有热扎管和冷扎管两类按用途分有一般无缝钢管和专用无缝钢管,如铁炉用20#钢的专用无缝钢管热扎管常用于管径757mm的工程,如高压高温管道,一般无缝钢管用于低工业管道管子的厚度是以工作压力决定的,焊接钢管的规格,下表中为不镀锌钢管的理论重量,镀锌钢管的理论重量需加3%~6﹪以上表格不包括加厚钢管1英尺≈30.5cm1/2英寸=4英分3/4英寸=6英分5/4英寸=1英寸2英分3/2英寸=1英寸半英分新型复合塑料管及复合管材常用种类PVC硬管聚氯乙烯管PVC硬排水管软管轻型聚丙乙烯管PPR重型聚乙烯管PE工程塑料ABS管耐酸酚醛塑料管硬聚氯乙烯给水管此管用于输送温度低于45°C以下室内外给水,承受压力与温度有关系。
不锈钢管重量算法
![不锈钢管重量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e0316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d.png)
不锈钢管重量算法不锈钢管的重量是计算管子的体积,并乘以不锈钢的密度来获得的。
以下是计算不锈钢管重量的算法。
首先,需要确定不锈钢管的几何形状。
常见的不锈钢管形状有圆形管和方形管。
不同形状的计算方法略有不同。
对于圆形不锈钢管,需要测量以下几个参数:1.外径(D):测量圆形不锈钢管外部的直径,单位为毫米。
2.壁厚(t):测量圆形不锈钢管壁的厚度,单位为毫米。
3.长度(L):测量不锈钢管的长度,单位为米。
计算圆形不锈钢管的体积:1.首先计算管子内部的直径,即内径(d)=外径(D)-2×壁厚(t)2.计算管子的体积:V=π×[(D/2)²-(d/2)²]×L最后,通过将管子的体积乘以不锈钢的密度来计算管子的重量:重量=V×不锈钢密度不锈钢的密度一般在7.9-8.0克/立方厘米之间,可以根据具体的不锈钢材质选择合适的密度值。
对于方形不锈钢管,需要测量以下几个参数:1.外边长(a):测量方形不锈钢管的外部边长,单位为毫米。
2.壁厚(t):测量方形不锈钢管壁的厚度,单位为毫米。
3.长度(L):测量不锈钢管的长度,单位为米。
计算方形不锈钢管的体积:1.首先计算内边长(b):b=a-2×t2.计算管子的体积:V=a×b×L最后,通过将管子的体积乘以不锈钢的密度来计算管子的重量:重量=V×不锈钢密度以上就是计算不锈钢管重量的基本算法。
请注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单位统一,例如将长度转换为米,密度转换为克/立方厘米。
此外,对于特殊形状的不锈钢管,可能需要使用其他公式或计算方法来得到准确的重量。
管件计算公式
![管件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0cd461a6bd97f192279e9c0.png)
1、钢管(包括无缝钢管及焊接钢管)(kg/m)W= 0.02466 ×S×(D – S ) (kg/m)D= 外径 (mm)S= 壁厚(mm)外径为 60mm 壁厚 4mm 的无缝钢管,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2466 ×4×(60 –4 )= 5.52kg /index.asp管网地址◆功率单位换算表◆热功单位换算表◆传热系数/热导率单位转换表◆质量单位换算表常用压力计量单位及其标识符号:▲兆帕(MPa); 千帕(kPa); 帕(Pa)※: 压力单位的兆帕符号为 MPa 不要书写为 Mpa mpa ; 千帕符号 kPa 不要书写为 KPa Kpa 或 kpa; 帕的符号 Pa 不要书写为 pa▲磅力/英寸 2 (lbf/in 2 , psi)※: 压力单位的磅力/英寸 2 符号为 lbf/in 2 , psi 不要书写为 Ibf/ln 2 Psi ;▲毫米汞柱(mmHg)※: 压力单位的毫米汞柱符号为 mmHg 不要书写为 mmhg ;▲英寸汞柱(inHg)※: 压力单位的英寸汞柱符号为 inHg 不要书写为 inhg ;▲毫米水柱(mmH 2 O)※:压力单位的毫米水柱符号为 mmH 2 O 不要书写为 mmh 2 O ;▲英寸水柱(inH 2 O)※: 压力单位的英寸水柱符号为 inH 2 O 不要书写为 inh 2 O ;▲千克力/厘米 2 (kgf/cm 2 )※: 压力单位的千克力/厘米 2 符号为 kgf/cm 2 不要书写为 Kgf/cm 2 ;▲物理大气压(atm)※: 压力单位的物理大气压符号为 atm 不要书写为 Atm ;▲巴(bar); 毫巴(mbar)※: 压力单位的巴和毫巴符号为 bar 和 mbar 不要书写为 Bar 和 mBar ;●托(Torr)※: 压力单位的托符号为 Torr 不要书写为 torr .● psiPSI英文全称为Pounds per square inch。
管道面积、重量-计算公式
![管道面积、重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35faad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5.png)
工程量(面积)计算公式1、除锈、刷油工程.(1)设备筒体、管道表面积计算公式:S=π×D×L式中π-—圆周率;D-—设备或管道直径;L——设备筒体高或管道延长米。
(2)计算设备筒体、管道表面积时已包括各种管件、阀门、法兰、人孔、管口凹凸部分,不再另外计算。
2、防腐蚀工程.(1)设备筒体、管道表面积计算公式同(1)。
(2)阀门表面积计算式:(图一)S=π×D×2.5D×K×N图一式中D——直径;K—-1.05;N—-阀门个数。
(3)弯头表面积计算式:(图二)图二S=π×D×1.5D×K×2π×N/B式中D——直径;K—-1。
05;N——弯头个数;B值取定为:90°弯头B=4;45°弯头B=8。
(4)法兰表面积计算式:(图三)S=π×D×1。
5D×K×N图三式中D——直径;K-—1。
05;N—-法兰个数.(5)设备和管道法兰翻边防腐蚀工程量计算式:(图四)图4S=π×(D+A)×A式中D——直径;A—-法兰翻边宽。
(6)带封头的设备防腐(或刷油)工程量计算式:(图五)图五S=L×π×D+(D[]22)×π×1。
5×N式中N——封头个数;1.5——系数值。
3、绝热工程量.(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033δS=π×(D+2。
1δ+0。
0082)×L图五式中D——直径1。
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0。
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②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管件重量的计算
![管件重量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f3a09b0b4a7302768e993958.png)
管件重量的计算 (仅供参考)------------------------冉启昆作各种受热面、连接管。
施工设计或作受压件材料初估的设计人员,都要给出管子或管道的重量。
应该说,管件重量的计算是一件既简单又容易的事情。
但在我所接触的设计人员(包括东方锅炉,华西能源的人员)中,管件重量的计算方法不尽相同。
大致有两种,一是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同志,他们知道通过查取材料标准中给出的单重a (kg/m ),再乘以管件的展开长度或估计该管件所需的总长,便得所需的重量。
但若该规格的管件标准中没有时,a 将无从查得,仍需设计者自行计算。
二是来公司工作不久的新同志,他们有一部份人并不知道材料标准制中已给出单重a ,于是他们常采用的是[重量=密度×体积]的办法,这种方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本人觉得比较麻烦,下面介绍一种本人认为是求管件单重比较快捷的方法。
这种方法应用较广,且不受规格限制。
1 光管单重a 的计算这里所说的光管是指横截面为连续的,封闭的圆环形,内壁光滑的空心制品,如锅炉各种受热面管子、各受压组件间的连接管。
锅炉范围内汽水管道等等。
1.1 计算公式s s d a w )(024661502.0-= kg/m 3 (1)式中 w d —管子(或管道)的公称(或名义)外径,mm ; 式中s —管子(或管道)的公称(或名义)壁厚,mm ;1.2 (1)式的物理意义咋一看,(1)式右端的量纲是面积(mm 2)怎么会是kg/m 了?其实(1)式仍然是重量=密度×体积演变而来的结果。
其原理是将管子(或管道)当作钢板计算,只不过是此时的钢板变得比较特殊而已。
其过程如下:○1将管子(或管道)按中经展开的长π(dw-s )做为钢板的宽度;○2取管子(或管道)的长度L=1m 作为钢板的长度,式中已隐去;○3以管子(或管道)的厚度s 作为钢板的厚度;○4以锅炉上广为使用的碳钢和合金钢(不含不锈钢)一般取其密度ρ=7850kg/m 3;○5系数0.024661502有人以为是经验系数,其实不是,经验怎么会精确到小数点后九位数了,它是πρ之积换算而来的。
管子质量的计算
![管子质量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fcf9559195f312b3069a566.png)
第1节管子质量的计算一、管子质量的计算理论计算公式G= πL(D-δ)δρ单位:千kg式中 G—管子质量,千kg;L—管长,m;D—管外径,m;δ—壁厚,m;ρ—管材密度,kg/m3例:求φ219×10无缝钢管20m的质量。
解:已知L=10m δ=0.01mγ=7.85千kg/m3 D=0.219m 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理论公式:G= πL(D-δ)δρG = 20×3.14×(0.219-0.01)×0.01×7.85第2节管内流量计算一、体积流量Q=V.S m3/s (平均流速V(m/s),过流断面面积S,m2)某管线尺寸114x6mm,输送油品流量60m3/h,计算油品流速?解:已知DN114x6 =114-6X2=102mm Q=60m3/hV=Q/S 60/(0.785X0.1022)=7346m/h需要换算成m/s7346/3600=2.04m/s 计算管道的内径需要注意把流量换算成每秒多少立方例如:Q=60m3/h=60/3600=0.0167m3/S0.0167=2.04*0.785*d2=0.102m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出的数单位是m第4节管子热膨胀计算膨胀量计算公式ΔL=α.L.Δt式中ΔL—膨胀量,m;α—管子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或直接取1/℃。
钢1.2×10-5,( 0.012mm即每度1道)铜1.65×10-5,铝2.4×10-5 。
Δt—工作温度与安装温度之差,℃。
某段2Km供暖管线,施工温度20℃。
最高工作温度60℃,试求热膨胀量。
解:已知t2=60℃t1=20℃Δt=60-20=70℃L=2000m,供热管一般为钢管α=1.2×10-5/℃把数据带入ΔL=α.L.Δt=1.2×10-5×2000×(60-20)=0.96(m)答:这段管的总膨胀量为0.96m.管道专业施工相关热力计算第一部分管道热推力的计算一、管道热伸长计算管道的热伸长量的大小与管材的种类、管段的长度及温差数值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管道系统概述:为了输送液体或气体,必须使用各种管道,管道中除直管道用钢管以外,还要用到各种管配件: 管道拐弯时必须用弯头,管道变径时要用大小头,分叉时要用三通,管道接头与接头相连接时要用法兰,为达到开启输送介质的目的,还要用各种阀门,为减少热膨冷缩或频繁振动对管道系统的影响,还要用膨胀节。
此外,在管路上,还有与各种仪器仪表相连接的各种接头﹑堵头等。
我们习惯将管道系统中除直管以外的其它配件统称为管配件。
二.金属材料常识:金属材料是我们日常生活及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材料。
它主要分为钢﹑铁及有色金属等几类,而其中的钢又是应用最多最普遍的材料,钢中主要成份是铁元素,其余部分是人为添加的合金元素及各种杂质。
正是由于这些添加的合金元素的品种不同.数量不同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钢,如普通碳钢,不锈钢,合金钢等等,在这些添加元素中,碳C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1 钢中常见化学元素:各种钢中占多数百分比的为铁元素(Fe ),除之以外,通常还含有下列几种元素(通常称之为钢中的合金元素):C(碳) Si(硅)Mn(锰)P(磷)S(硫)以及Cr(铬)Ni(镍)Mo(钼)Ti(钛)V(钒)等等。
一般情况下,其中P, S 为杂质成份,越低钢材质量越好。
2.2 钢的分类:按照钢中添加的合金元素品种的不同,我们可以将钢简单地分为三大类:碳钢.合金钢.不锈钢.⑴碳钢:其中合金元素只有C, Si, Mn, P, S五种,其按照P, S杂质含量高低,又分为普碳钢(P, S 一般≤0.040%),和优碳钢(P, S一般≤0.03%),常见钢种有:普碳钢: Q215A.Q235BF.优碳钢: 20#.45#.16Mn等.这种钢强度及韧性一般,不耐腐蚀,可用于要求不高的场合,成本最低.⑵合金钢:除碳钢中含有的5种元素以外,还添加了10%以下的Cr Mo V 等元素,常见的钢种有:15CrMo 12Cr1MoV 1Cr5Mo 等.与碳钢相比,合金钢强度更高,耐温性能也提高,但抗腐蚀性能仍较差,因此,合金钢通常用于腐蚀不大的高温高压场合,如锅炉用钢,电厂热蒸汽输送等等,使用成本处于中等水平.⑶不锈钢:通常是在碳钢基础上.增加了高比例的Cr, Ni等合金而成,含量比例可达20%以上。
常见钢种有:304 ,304L, 321, 316,316L,1Cr18Ni9Ti,前几种用数字表示的钢号为日本、美国钢号表示方法,最后一种(1Cr18Ni9Ti)为国内钢号表示方法。
下面以数字表示法钢号为例,说明几种不锈钢成分之间的关系:作为一般性的了解,也为了便于初学者记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但不是十分准确的说法):304-------基本型钢种,只含(C<0.08%)、 Cr(~18%)、 Ni(~9%)304L-----超低碳C的304(C<0.05%)就叫 304L321------- 304 + Ti(~0.5%)316------- 304 + Mo(~2.5%)316L-----超低碳C的316(C<0.05%)就叫 316L不锈钢的强度、韧性指标是各种钢中最好的,其最特出的优点是抗腐蚀,在化工造纸等腐蚀性较强的场合就必须使用不锈钢,当然,其成本也是最高的。
2.3.钢的性能表示:一种钢性能的好坏,总要用一些指标来反映,来表示.对于钢,我们通常用其所含的化学成份,机械性能的数值来反映其质量和性能。
机械性能通常有三个指标:抗拉强度(σb, TS):材料在拉断时能承受的最大外拉力。
. 屈服强度(σs, YS):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能承受的最小外拉力。
延伸率( ψ, EL):材料在拉断后,在长度方向上延长的百分比,此值越大,说明材料的塑性越好。
有时,还用硬度值、冲击韧性值等反映材料性能。
我们最常见的碳钢20#,Q235 及国外的 SS400,SS41, St37 等等,它们的性能是非常接近的,或者说基本可以相互替代,它们的有关参数大致如下:C:0.18-0.21% Si: 0.30% Mn:0.5% P,S 0.025%TS: ~550Mpa YS: ~260Mpa EL: ~ 25%2.4 钢的组织及其变化钢为什么会有性能的差别,其实与钢的内部组织结构有关。
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出,钢的内部是由许多不同的象细胞一样的小块块叠积而成的,再仔细观察,这些小块块其实归属于几种不同类别,我们通常将同一类的小块块称为一种“相”或一种“体”。
如我们平时所说的奥氏体、铁素体就是指钢中最常见的两种组织结构,也就是两种相。
一种钢中含有哪些相,每一种相所占的比例多少,相的形态如何,这些都直接影响钢的性能。
也就是说,如果钢中相的类型,比例,形态发生变化,钢的性能就要跟着发生变化。
那末,哪些因素会促使这些年变化呢?显然,钢的成分的变化肯定会影响钢的性能的变化,而对于成份固定的某一种钢来说,比如 20#钢,或者304L,当它们被进行形变加工,进行热处理时,其性能也会发生变化。
归纳起来,影响钢的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成份,变形和温度。
2.5钢的热处理:为了使某种钢达到我们所希望的最佳性能,必须使其内部组织结构稳定于某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对钢进行热处理。
因为我们的很多产品都是经过加工变形而成的,上面提到经变形的钢,其组织结构就要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钢的性能就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是我们所不愿意的,这时我们就必须采取热处理的办法来消除这些变化,恢复钢的本来特性。
当然,我们还有因为其他考虑,进行其它方式的热处理。
几种钢经冷,热变形后的热处理方法参见附表1 。
2.6 钢号表示方法:世界各国钢号表示方法不尽一样,但多数按两类方法来表示:一类以含有的合金之素及其含量来表示,一类以钢种代号及强度数值来表示。
例如:20#--表示含碳量为0.20%左右的优碳钢45#--表示碳量为0.45%左右的优碳钢1Cr18Ni9Ti—表示含碳量:0.1%以下Cr18%左右Ni 9%左右Ti: 含少许0Cr18Ni9—表示含碳量极低,≤0.08%Cr 18%左右Ni 9%左右Q235-----表示屈服强度>235MPA的普碳钢SS400---表示抗拉强度>400MPA的优碳钢2.7常用钢铁代号,成份性能按照碳钢、合金钢、不锈钢三大类,我们汇总如附表2:三.管道系统常识3.1 管道常用材料:管道中常用的原材料有:板材、管材和锻件。
⑴板材:常见板材有卷板、平板和开平板.卷板通常成卷交货,优点是可根据需要任意截取长度,缺点是必须有相应的开卷设备,板面平整度一般.平板通常是成张交货,优点是板面平整,便于运输,使用缺点是有时板材使用率较低.开平板是将卷板通过剪板机剪成一块块经板面平整后而成的.区分平板和开平板的方法,除观察其表面及边缘平整度,光滑度外,还有一简便方法:真正的平板,每张上均有钢厂出厂时的标记,如厂家、规格、钢号等字样,而在开平板上就没有这些记号.板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为:碳钢板理重 =长*宽*厚*7.85/106 (毫米为单位, 重量为公斤)不锈钢板理重 =长*宽*厚*7.91/106 (毫米为单位, 重量为公斤)例如: 一张 1500*6000*6 的不锈钢板:理重=1500*6000*6*7.91=71190000, 小数点前移6位=71.19Kg⑵管材:这主要指圆管,可分为焊管(直缝焊管、螺旋焊管)及无缝管.焊管(也叫有缝管)通常用于压力较低(20KG/CM2)的管道,其中螺旋焊管又主要用于大口径(如DN400以上)系统,因此,其壁厚一般较薄(通常SCH10以下).无缝管则一般用于压力较高的管道,由于无缝管生产工艺所限,我们常用的工业无缝管,通常是热轧而成,因此市场上可供热轧无缝管的壁厚,对于一定口径的管材,通常是有一定下限的(一般在SCH10以上),此如:Φ27-Φ48 壁厚≥2.0Φ57-Φ76 壁厚≥3.0Φ89-Φ159 壁厚≥3.5Φ168-Φ219 壁厚≥4.0(Φ168*3市场有,但较少)Φ273 壁厚≥6.0Φ325-Φ377 壁厚≥8.0Φ402-Φ426 壁厚≥9.0Φ530-Φ630 壁厚≥10.0管材每米理论重量计算公式为:碳钢管理重 =(外经-壁厚)*壁厚*0.02466 (毫米为单位, 重量为公斤)不锈钢管理重 =(外经-壁厚)*壁厚*0.02491 (毫米为单位, 重量为公斤))例如: 一根6米长 273*8的不锈钢管:每米理重=(273-8)*8*0.02491=52.81Kg6米一根理重=52.81*6=316.86Kg(3)锻件:锻件通常用于制造法兰,承插件及某些接头。
3.2 管系通径及壁厚的表示方法:(1) 最简单明了的表示方法是: 管道的实际外径*实际壁厚,例如:Φ114.3*6.02 即表示管道外径为114.3mm,壁厚为6.02mm。
但在很多情况下,为便于设计,管道口径多用公称通径来表示,例如DN100,4”等。
壁厚用管标号SCH××表示,如SCH80来表示。
这些数值不代表实际外径或实际壁厚,它们只是一种标识。
由于世界各国使用上的习惯,某种公称通径(如DN100)所代表示实际外径并不是唯一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称公制系列(B系列),一种称为英制系列(A系列)。
因此,如果只知道公称通径,而不知道属于A系列还是B系列,通常我们不能唯一确定它的实际外径。
例如DN100,如为A系列,则其代表管道外径为114.3mm,如果采用B系列,则某代表外径为108mm。
但DN100A就代表外径为114.3、DN100B 就代表外径为108。
至于壁厚通常按照给出的管标号(如SCH20、STD、XS),查询相关标准中的有关表格,即可查到其代表的实际壁厚。
(2) 有些老设计部门,尚沿用这样的习惯,以DN××表示的即为公制(B系列),以英寸表示的即表示英制(A系列)。
但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后一种情况,即“以英寸表示公称通径时,一般代表英制系列(A系列)”通常是正确的,但前一种情况已不再准确了。
目前较为流行的做法是。
不论公制英制均以DN××表示。
因此,凡以DN××表示通径而又未指出A系列、B系列的,必须明确其采用的管道系列,否则,就可能发生错误,如可能误将114.3的管道错成108管道。
(3) 管道常用规格详见附表3,其中详细介绍了,公称通径,实际外径(分A系列、B系列),不同管标号(如SCH30、STD)所对应的实际壁厚。
3.3 管件的分类:一般地讲,在整条管线中,除直管以外的各种配件可以统称为管配件。
不过习惯地,我们将弯头、三通、大小头、管帽及各种管接头径称为管件,同时将法兰、阀门、膨胀节、管道支架等分别称呼。
以下主要就管件进行细分:依据直管与管件焊接时的焊接方式不同,可将管件分为两大类:对焊类(BW):管件承插(SW)及螺纹(TH)类对焊类(BW)承插(SW)类及螺纹(TH)类弯头、三通、大小头、管帽弯头、三通、变径管、管帽各种管接头(由令、考贝仑、单头丝、双头丝、卜申、堵头等)依据管件表面是否带有焊缝,可将管件分为有缝管件和无缝管件两大类,. GB12459-90即为无缝管件标准, GB/T13401-92 即为有缝管件标准.3.4 管件标识:所谓管件标识,也就是对某一种管件品种,要知道哪些参数才能唯一确定,这种管件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