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窃读记》导学案
《窃读记》导学案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窃读记》——体会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表情达意2、达成目标: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3、学习方法建议:先弄懂什么是“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以及“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等,再去体会作者运用这些描写多要表达的情感。
4、学习形式预告:先找句子,接着抓关键词理解句子,最后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二、学习任务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动作描写一:“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从动词“跨进、踮起、钻过去、挤、寻找”,你体会到什么?动作描写二:“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这是一个什么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动作描写三:“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动作描写四:“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这句话中作者的动作是什么呢?我们平时站着,什么情况下才会“酸”,需要“支撑、靠”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心理描写一: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心理描写二: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心理描写三:“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你从作者的心理中感受到什么?心理描写四: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作者“快乐”的是什么?“惧怕”的又是什么?三、资源链接http://218.75.221.120:1684/wike/preEditWeclass.jspx?courseId=739 &pageNo=1。
《窃读记》优秀导学案(S版六年级下册)
《窃读记》优秀导学案(S版六年级下册)25 窃读记(第一课时)课堂寄语: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学习目标:1.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初步读懂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结构。
了解“我”在书店窃读的不便之处。
学习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结构。
学习难点:了解“我”在书店窃读的不便之处。
学法指导:自学、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一、自主学习1.正确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在读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时,要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2.自学本课生字、词语。
3.结合预习,说一说对课题的理解。
(1)窃读:(2)记:(3)交流资料,认识作者。
(窃读者)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在书店窃读时,有哪些不便之处?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5.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并给课文分段。
(在难点处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班级:六年级班小组:姓名: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小组长检查,老师抽查)【合作交流】一、小组合作交流1.文本再现。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 交流自主学习。
(1)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
(2)展示生字、词语以及自己积累的优美词句。
二、准备班内展示,明确任务你们组准备让谁来展示第几题?用怎样的方式展示?三、交流探索,成果展示1. 展示第1题。
(提示其他同学做好评价)2. 展示第2题,可以读出自己积累的优美词句。
3. 展示第3题,解题、认识人物。
4. 展示第4题,“我”在窃读时,有哪些不便之处?(以学困生展示为主,优秀生补充)5. 学生针对刚才的问题提出疑惑,师生共同归疑。
四、课堂小结在书店窃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不仅在精神上承受着害怕遭到书店老板驱逐的担忧与恐惧,而且在肉体上也承受着饥肠辘辘与腰酸腿麻的痛苦。
窃读记——导学案(八中)
《窃读记》导学案
班别姓名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一. 自己把握拼音字词
1.查字典或参照课下注释,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并理解词语的含义
尴尬
..()
难堪.()
贪婪.()
狼狈
..()
诅咒
..()
威风凛.凛()
众目睽睽
..()
煞.有介事()
废寝.忘食()
饥肠辘辘
..()
二. 走近作者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生于日本大阪,3岁返台,5岁来。
著名代表作《城南旧事》正是林海音以其温婉的文笔所书写出属于她北京童年的似水年华。
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
三. 整体把握
1.默读课文,梳理文脉,分析文章层次。
(1)课文讲什么内容(概括能力)
(2)划分课文:(梳理文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①.默默读书妙得门
②.
③.
④.
⑤.
第三部分:
2.本文以“窃读”为题,有何作用?(题目作用)
三. 精读课文,圈点勾画
圈点勾画是阅读批注的一种方式。
阅读时有意识地圈出关键词,画出关键句,或者圈画出你有疑惑的地方,喜欢的地方,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圈画的方式可以是个性化,加点、画横竖线,但要清晰,有意义。
任务之一:
请你圈点勾画出有关我“窃读”的语句,请挑出一句,进行分析。
句子是:
分析是:。
窃读记 导学案及答案
11窃读记
主 备
初一组
使用者
审 核
教研组
课 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授
时 间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学习重点
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学习难点
学法导航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学 习 活 动
环节一:激趣导入,目标领航(明标)
林海音出生在1918年,在她小时侯那个年代,读书是有钱人的享受,劳动人民因为生活贫困读不起书,一辈子与知识无缘。那些只供得起孩子上学的家庭,也没有余钱给孩子买课外书读。虽然林海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但是贫困的经济状况还是无法满足她那颗渴望读书的心,她是怎样读完一本又一本心爱的书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林海音的读书经历。
③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教(学)反思:
2、这种窃读的滋味──我很快乐,也很惧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多读一读。
结合画出的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环节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导学-查)
1、这篇文章我们已经读了好多遍了,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滋味产生,可有一件事我始终不明白,窃读又累又饿,可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呢?“窃读”算“偷”吗?
环节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自学-查)
1、作者在哪儿读书,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
2、抄一抄一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句子(至少3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画出作者“窃读”滋味的句子。
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学-查)
1、“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作者快乐的是什么?惧怕的是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并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窃读记》导学案鄂教版(new)
1《窃读记》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生字词,感知文章内容。
2.能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学习重点感知文章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①结合导学案,关注学习目标,注意学习重点和难点.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可在书上批注(不少于3处),并独立完成“预习作业"题。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
②针对预习训练和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注意教师的点拨。
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出错的地方要用红笔及时纠错。
1。
填写拼音或汉字。
众目睽睽..( )尴.()尬煞.( )有介事踉踉..( )跄跄 jī cháng()辘辘( )qīng pén()大雨 diàn( )起脚尖支chēng( )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难堪尴尬难受), (涨羞映)红了脸.②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想法念头) (逼迫催)使我再度停下来.③有时我(挨靠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④我慌忙把眼睛(放搁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
二、交流展示问题1:“窃”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⑴偷;⑵暗中、偷偷地做一件事;⑶谦辞,古人用来谦虚地指自己的建议.在本文标题《窃读记》中,“窃”的含义是什么?题目《窃读记》如何理解?问题2:林海音童年时代有过不止一次偷偷去书店读书的经历。
快速默读全文的1——14自然段,找一找林海音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和方法呢?试着概括一下。
假装询问价钱—→()—→( )-→以雨天避雨为借口问题3:结合文本,说说作者林海音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教师点拨】三、引导探究探究1:“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作者快乐的是什么?惧怕的又是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窃读记》导学案(第一课时)
《窃读记》导学案(第一课时) 【教师寄语】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学习什么】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支撑”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怎样学习】通过默读、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书的热爱。
【体验学习】(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遇到不懂的问题标出来。
(达到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1.接读课文。
(再接读前,各小组在组内接读)2.接读的学生来说说读书的滋味;听的学生来说说听读的滋味。
3.根据自己对窃读的理解,对接读的同学进行评价。
由评价的 同 学 朗读一遍,全班接读完后在小组内进一步练读。
1、课文按照窃读的过程可以分成三大部分,怎样分?请概括段意。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作者为什么这样醉心于窃读,请自由读全文 找出两个关键句进行理解:(1)描写复杂矛盾心理的句子。
(2)体现读书重要性的句子。
自主、合作、探究:精 讲 点 拨【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
Chăo cài chōng zú jī’ è wū yán huán jìng ( ) ( ) ( ) ( ) ( ) Kǒng pà lĭ you zhī chēng gū lĭ jù pà( ) ( ) ()()()2、比一比,再组词窃()碗()酸()吵()窍()婉()俊()烧()3、根据意思写词语●饿的肚子直叫。
()●形容雨下得很大,像用盆子倒下来。
()●形容对人或地方十分留恋,不忍离去。
()【学习反馈】背诵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或诗歌。
. .。
2020窃读记导学案含答案
第十一课窃读记远襄镇一中高素萍【学习目标】1、了解“我”窃读的经历,增强梳理概括的能力。
2、圈划文中细致而复杂的人物描写词句,了解“我”窃读的滋味。
3、结合重要语句分析文章的主旨,激励自己珍爱读书,奋发向上。
【重点难点】1、圈划文中细致的人物描写词句,了解“我”窃读时复杂的滋味。
2、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1、试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
汗涔涔..()趁.着()跨.进()蹭.()腋.下() 尴尬..()难堪.()狼狈..()慕.名()枉.然() 贪婪..()屋檐.()弹簧.()撅.着()诅咒..() 威风凛凛..()众目睽睽..()煞.有介事()饥肠辘辘..() 踉踉跄跄....() 2、解释下面词语威风凛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众目睽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煞有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饥肠辘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踉踉跄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题目为《窃读记》,“窃”在字典的的义项有:①偷;②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占据;③偷偷地;④谦辞,用于称自己的行为,表示私自、私下。
文题中的“窃”可以理解为________(填序号)“窃读”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导学案
窃读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扎实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读精彩语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激情投入,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 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的阅读方法。
2. 要充分预习,品读重要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并认真做好批注。
本文的批注不少于4处,并写出你的理解。
反复朗读课文,力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 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4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1.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
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2.词语理解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
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文中是说作者在饿着肚子站着苦读中,也幻想着能够有钱;要求不高,只不过能吃上一碗面条,再坐下来舒服地读书。
这种最简单的需求对一个穷学生来说像“白日梦”一样难以实现。
【自学导航】1. 读一读,写一写。
(用你智慧的眼光发现课文中重要的字词--本课较难写的生字和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积累下来,再通过组内交流补充)2. 请认真品读,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的那句话并仔细品味。
《窃读记》优秀导学案
1.《窃读记》展练案【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我会有感悄地朗读课文。
我要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倍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3.我要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想,在車点部分作记号。
[学习重难点I1.课文主要rt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领悟一些表达的方法。
【学时安排】2教时。
【自学自练】(课前完成)1•通过上网、图书査阅林海音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有关背景,从而更好地了解、认识书籍《城南旧事》。
2•自读课文3遍以上(1遍有感悄朗读,2遍自山方式朗读人标记自然段, 并完成以下练习:(1)注音)窃炒锅踮哟饿惧充檐皱(2) 学习和理解以下词语:窃读炒菜锅勺饥饿惧怕充足屋檐—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我要多读儿遍。
)我把它们再写一写我能读准这些字词,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给加点字碗酸撑柜辨字组词。
3•通过学习生字词语,我能独立完成以下练习:以上词语中最难读的是(最难写的是((1)窃()锅()炒() 惧()踮() 砌()窝()秒() 俱()iffi( ) 切()蜗()妙() 飓()惦()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担忧()惧怕()充足()鼓励()(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贪婪()适宜()充足()饥肠辘辘(4.通过初步阅读课文,我能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再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林海音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读书的?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主要表现出了作者热爱读书、喜欢读书的?你从“贪婪、饥肠辘辘、倾盆大雨、依依不舍”等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2)作者为了要看到更多的图书,都采用了些什么方法?分别是:【课堂展练建议】第一课时主持人或老师: 介绍林海音。
《窃读记》导学案2(苏教版必修一教案)1
《窃读记》导学案2(苏教版必修一教案)专题五寻找精神家园《窃读记》一、学习目标1.学习文中刻画人物运用的细致的复杂的心理描写;2.进一步提高学生品味语言和理解句子的能力;3.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书对于作者巨大的吸引力, 通过与自己优越的读书条件进行对比, 加倍珍惜并充分利用我们现在的读书机会。
二、背景材料1.林海音, 原籍台湾, 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 不久即返台, 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 其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 举家迁居北京, 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
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 通过 20世纪20年代末, 北京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 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 有极强的社会意义。
林海音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 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
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 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
三、预习练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汗涔涔(cén )磨蹭(cèng )枉然(wǎng )威风凛凛(lǐn )踮起脚(diǎn )踉跄(liàng )煞有介事(shà )众目睽睽(kuí )饥肠辘辘(lù )四、质疑讨论1.文中多次写到自己的“窃读”的心情, 在文中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 看看作者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来写自己的情绪变化的?(指点学生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语句并进行圈画。
)(1)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 如“啊!它在这里, 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来表达终于发现书并没有卖出去, 又可以接着读的惊喜;“就像在屋檐下躲雨, 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利用这种借口, 自我安慰。
(2)此外, 作者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 “我跨进店门, 踮起脚尖, 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 把短发弄乱了, 没关系, 我总算挤到里边了。
《窃读记》优秀导学案
1.《窃读记》展练案【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要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3.我要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想,在重点部分作记号。
【学习重难点】1.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领悟一些表达的方法。
【学时安排】2教时。
【自学自练】(课前完成)1.通过上网、图书查阅林海音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有关背景,从而更好地了解、认识书籍《城南旧事》。
2.自读课文3遍以上(1遍有感情朗读,2遍自由方式朗读),标记自然段,并完成以下练习:(1)我能读准这些字词,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给加点字注音)窃炒锅踮哟饿惧充檐皱碗酸撑柜(2)学习和理解以下词语:窃读炒菜锅勺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以上词语中最难读的是()我要多读几遍。
最难写的是()我把它们再写一写3.通过学习生字词语,我能独立完成以下练习:(1)辨字组词。
窃()锅()炒()惧()踮()砌()窝()秒()俱()掂()切()蜗()妙()飓()惦()(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担忧()惧怕()充足()鼓励()(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贪婪()适宜()充足()饥肠辘辘()4. 通过初步阅读课文,我能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5.再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林海音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读书的?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主要表现出了作者热爱读书、喜欢读书的?你从“贪婪、饥肠辘辘、倾盆大雨、依依不舍”等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2)作者为了要看到更多的图书,都采用了些什么方法?分别是:【课堂展练建议】第一课时主持人或老师:介绍林海音。
1.导入:书不仅是开发人类智慧的工具,更是一种超脱凡俗的心灵寄托。
窃读记导学案一
《窃读记》导学案一、预习导学学法提示:利用工具书读懂字音,了解生词,给课文标号段落,多读课文。
1.我能为以下生字注音qiè yè yōlán jù lù chēng窃腋哟婪惧辘撑2.我可以写以下词语炒锅踮脚屋檐饥饿充足屋檐皱眉碗筷腿酸书柜3.我能辨认以下多音字并组词。
()()()兴发藏()()()4. 我能写出以下词语的意思,并找到相关的出处,近义词,反义词。
倾盆大雨: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
形容雨大势急。
【近义词】:大雨如注、大雨滂沱【反义词】:细雨霏霏、牛毛细雨饥肠辘辘:饥饿的肚子;辘辘:形容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
肚子饿得咕咕直响。
形容十分饥饿。
近义词:饥不择食反义词:丰衣足食依依不舍: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
形容很留恋、十分舍不得。
【近义词】:依依惜别、恋恋不舍、留连不舍、迟迟吾行、流连忘返。
【反义词】:一刀两断丶扬长而去。
5.“窃”字的意思有三种:①偷②偷偷地,私下③谦指自己在“窃读记”中选第②种解释,在“行窃”中选第①种解释,在“窃以为不可”中选第③种解释。
6.《窃读记》的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代表作是《城南旧事》。
课文的中心句是: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7.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遍,感受到。
第一课时上课导学案花雨丝路:课前3分钟演讲或思维口才训练(每人轮流上台)一、预习展示1.听写生字词以及优美句子。
(全员盖上书本,本组监督员做好监督工作,小组长收齐作业本)2.小组长展示预习成果:先组内结对互查互评,然后小组长汇总展示。
二、合作探究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阅读课文(朗读、默读),接着结对互读,对子之间互相评价。
各组①号同学展示朗读,全员评价。
2.通读课文后,小组谈论以下问题: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作者在哪读书?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③“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作者快乐的是什么?惧怕的是什么?从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勾画出来,谈谈你对句子的理解。
《窃读记》导学案及课时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窃读记》导学案及课时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按照2016年人教版新版而编写。
内附课时作业及导学案答案。
《窃读记》导学案编制人:李明茹审核人:教学目标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
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
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作客美国》,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长篇小说《春风》等。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她的的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3岁随父母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5岁举家迁居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
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
二、自学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窃读()踮脚()腋下()尴尬()()狼狈()贪婪()屋檐()撅着()诅咒()踉跄()()众目睽睽()煞有介事()饥肠辘辘()(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
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
辘辘,形容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
煞有介事: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
煞,很,极。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1窃读记》赛课导学案_0
《窃读记》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学习生字词。
2.认真的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3.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学习重点:感知文章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学习过程:一、基础过关:(10分钟)。
自学指导一:快速阅读作者资料,了解作者并识记加线内容。
林海音(1918—2001),台湾作家。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
后毕业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并担任《世界日报》记者。
著有短篇小说《城南旧事》等。
自学指导二:结合课本注释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尴尬()()难堪()狼狈()贪lan( ) 威风凛凛()畅xiao()诅咒()众目睽睽()饥肠辘辘()蹭()尴尬:贪婪:众目睽睽:饥肠辘辘:自学检测一:教师提问检测。
二、默读课文,思考问题:(20分钟)自学指导三: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1.“窃读”是什么意思?文中的“我”为什么要窃读?2.文中的“我”小时候经历了两次刻骨铭心的“窃读”经历:第一次:“我”在一家书店里“窃读”时,。
第二次:“我”在另一家书店“窃读”时,。
3.“我”窃读的滋味如何?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4.课文以为线索,写了放学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的离开和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的热爱和对的渴望。
自学检测二:集中展示,统一答案。
三、拓展延伸:(5分钟)1.你怎样看待作者的“窃读”行为?“窃”是“偷”吗?2.谈一谈你记忆深刻的读书经历。
四、课堂小结:(2分钟)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不一样”的人,她为了读书可以不吃美味佳肴,她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她为了读书可以象一匹“饿狼”,至此,我们一定明白“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五、当堂训练:(3分钟)积累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至少3句)课后反思:。
1.窃读记导学案doc
1、《窃读记》导学案麦市中学葛激文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握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体会作者热爱读书、渴望求知、渴望理解的情感,激发阅读的兴趣;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体味成长过程的苦和乐,乐观地走好每一步。
学习过程一、有感情地自读课文1、读准下列字音:涔涔.()尴尬..()()众目睽睽.()..()()踉跄2、理解下列词,并识记:尴尬: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众目睽睽:众人的眼睛都注视着。
煞有介事:指装模作样,像真有那回事似的。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声。
踉踉跄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3、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在二、三部分开头都有较明显的标志,请根据这些标志将课文分层,并概括其意。
①开头——,写“我”“窃读”遭遇的侮辱和尴尬。
②这部分开头的标志是,写。
③这部分开头的标志是,写。
二、点读课文(品读文章典型句段)本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
心理描写细腻生动,动作描写细致入微,神态描写淋漓尽致……。
请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2、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愧而尴尬,涨红了脸。
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
3、(我在书店“窃读”,突然过来一位店员)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煞有介事....地问价钱。
4、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
5、(下雨天,我找理由在书店“窃读”)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6、(我正在“窃读”,一个店员过来招呼)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
7、(我在书店找昨天看过的书)“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
”8、“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吞食下去了。
《窃读记》导学案
《窃读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如“窃读”“踮起脚尖”“贪婪”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复杂心情。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4、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复杂心情。
(2)学习作者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2、难点领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理解读书的意义。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感悟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过一些特别的经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窃读记》,作者林海音就为我们讲述了她小时候独特的读书经历——窃读。
那么,什么是窃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工具书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2、思考:课文围绕“窃读”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三)检查预习,积累字词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例如:“窃读”“踮起脚尖”“贪婪”“惧怕”“屋檐”“酸溜溜”“支撑”“饥肠辘辘”等。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等方法来理解。
(四)再读课文,体会情感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窃读时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用“____”画出来,并在旁边简单批注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互相分享自己找到的语句和感受。
3、全班汇报交流。
(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这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急切地想要读书的心情。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作者把自己比作饿狼,形象地写出了她对知识的渴望和读书时的急切。
(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最新推荐】窃读记导学案答案-推荐word版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窃读记导学案答案篇一:窃读记导学案及答案教(学)反思:篇二:人教版五年级上《窃读记》导学案编号:Wxyw201X01501 审核人:篇三:窃读记导学案《窃读记》《窃读记》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3.我能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课前热身】林海音出生在1918年,在她小时侯那个年代,读书是有钱人的享受,劳动人民因为生活贫困读不起书,一辈子与知识无缘。
那些只供得起孩子上学的家庭,也没有余钱给孩子买课外书读。
虽然林海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但是贫困的经济状况还是无法满足她那颗渴望读书的心,她是怎样读完一本又一本心爱的书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林海音的读书经历。
【预习导学】(课前15分钟完成)一、单元扫描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
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本组教材就以“我爱阅读”为专题。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常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窃读记》参考导学案 (2)
《窃读记》导学案名称窃读记课时两课时教材分析这篇文章是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
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有几分童稚,还有几分诡异。
在“窃读”这种氛围中,一方面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方面还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情变化,使人如临其境。
此外,作者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选择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朗读的方法和阅读形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他们有一定的情感积累,但课外阅读可能不够高,语言积累和语言感受力相对就比较缺乏。
通过这节课的共同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汉语言的魅力,对读书或者某一本书产生阅读兴趣。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采用“自主读书、合作学习、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
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
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读读、划划、议议、想想,合作探究来读懂课文,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自己探究感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我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要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要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重点: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动作,心理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体会读书的意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情景导入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它带给你哪些快乐和享受?你是怎样喜欢上读书的呢?今天我们走进一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看看她是怎样酷爱读书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课窃读记远襄镇一中高素萍【学习目标】1、了解“我”窃读的经历,增强梳理概括的能力。
2、圈划文中细致而复杂的人物描写词句,了解“我”窃读的滋味。
3、结合重要语句分析文章的主旨,激励自己珍爱读书,奋发向上。
【重点难点】1、圈划文中细致的人物描写词句,了解“我”窃读时复杂的滋味。
2、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1、试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
汗涔涔..()趁.着()跨.进()蹭.()腋.下()尴尬..()慕.名()枉.然()..()难堪.()狼狈贪婪..()..()屋檐.()弹簧.()撅.着()诅咒威风凛凛..()..()众目睽睽..()煞.有介事()饥肠辘辘踉踉跄跄....()2、解释下面词语威风凛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众目睽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煞有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饥肠辘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踉踉跄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题目为《窃读记》,“窃”在字典的的义项有:①偷;②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占据;③偷偷地;④谦辞,用于称自己的行为,表示私自、私下。
文题中的“窃”可以理解为________(填序号)“窃读”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通过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对那些给予“我”关爱的人的感激之情。
【课堂导学】一、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填写下表,体会店老板、店员对“我”窃读的态度。
3、思考:作者在什么地方窃读?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二、小组探究,互动解疑1、“窃读”的滋味是什么?“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作者为什么既“快乐”又“惧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多处写了“我”对读书的痴狂,试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
(写在书中)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还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文章结尾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四、拓展延伸,巩固反馈1、书是神奇的,对“我”充满了魔力般的诱惑。
窃读的滋味虽是苦乐交织,忧喜并存,但乐大于苦,喜大于惧,知识和智慧的丰收弥补了身体的劳累,读《神奇的书》。
2、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拓展阅读】县城小书店韩浩月①又看到那家小书店了。
牵着我小侄子的手,带他去买书,门口收钱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而柔顺的头发,面容清秀,露出温婉的气质,和我二十年前看到的那个书报亭的姑娘差不多,现在这个姑娘不会是过去那个姑娘的女儿吧?②想起我少年的时候,这个书店还只是电影院门前的一个书报亭,那是整个县城除了新华书店、图书馆之外最有文化的地方了。
那会儿我刚刚迈入文学爱好者的门槛,正处在阅读的饥渴期,但到这个书报亭买杂志,还是犹豫很久之后的事了。
③在去书报亭买杂志之前,我一直都是在图书馆阅读免费的报纸和杂志的。
图书馆很小,报纸和杂志就那么多,通常只用一天的时间,感兴趣的报刊就读完了。
没东西可读的日子,总是有点儿难过。
想去买本杂志来读,可觉得它们的定价实在是贵呀。
④所谓的贵,其实也就是一本两块钱吧。
那时候我帮六叔做杀猪的生意,但作为一个打工者,六叔却没有付我工钱。
至今我还拿这件事向六叔抱不平,他总是讪讪一笑,说,你那时小,要钱有什么用?⑤我一直没告诉他,我想去买那些杂志,那些叫《诗歌报月刊》《星星诗刊》的杂志。
那会儿,如果稍稍去晚了几天,这两本文学杂志就卖光了。
卖杂志的姑娘会用她干净而柔软的眼神看我一下,意思大概是,下次早来几天吧。
⑥那时的我,总觉得和报亭姑娘的世界相隔得太远。
想一想,人家是在报亭工作的姑娘,应该是多有文化的人啊,报亭的那个玻璃橱窗,就足以把我们远远隔开了。
⑦所以,我常一直远远地望着书报亭。
在每个月当中的几天时间里,忙完六叔杀猪的生意,我会用水和香皂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换上白衬衣,骑着自行车来到报亭前,从窗口递过去两块钱,从那姑娘手里接过一本崭新的、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有时甚至来不及回家,就在街角把整本杂志从头到尾翻了一个遍。
⑧我仔细回忆了一下,除了有人来买杂志,其余的时间她都是埋头在一本杂志或书里,仿佛阅读才是她的工作,看守书报亭是额外的事情。
我也不晓得她记不记得我。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离开家乡数年后,重新再看到她时,她的眼睛一亮,似乎想和我说句什么话,但最终什么都没说。
⑨作为我在家乡的牵绊之一,这个书报亭寄托着我的某些感情,这些感情和梦想有关,和未来有关。
因此,在离开县城的前一天,我像往常那样去了那个书报亭。
这次我没有买书,只是静静地在那儿看了一会儿。
她也一直静静地读着书。
这样的情景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我不记得当时是什么心境,也许什么情绪也没有,只是前来完成一个简单的告别。
⑩在离开家乡的最初五六年,我每次春节回家都会到书报亭那里去待一会儿——后来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小书店,我在书店里翻几本书,消磨上一小段时光然后离开。
在书店门口收钱的有时还是那个姑娘,有时则是一位老大爷。
我是一个陌生的客人,没人知道我内心静静流淌的情感。
○112012年秋天,我牵着小侄子的手离开那家书店,手里拎着厚厚的一摞新书。
《星星诗刊》等已经买不到了,文学类书籍也被教辅类书籍挤到了一个角落里。
离开书店的时候,心情仍然是平静的,曾经的一点点惆怅也消失了。
书店在我心里,已经只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存在,那个曾驻在我心里的书报亭,已经成为永远而恒定的过去式。
(选自《作文通讯·锦瑟》2013年第2期,有删改)1、请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
2012年秋天,“我”带小侄子去买书→少年的时候,→离开县城的前一天,→离开家乡最初五六年,→2012年秋天,带小侄子离开书店。
2、按要求回答问题。
⑴第②段划线句子中,作者“犹豫”的原因是什么?⑵二十年的时光,人们对待文学阅读的态度已发生巨大的变化。
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人们二十年前后不同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二十年前:二十年后:3. 请结合描写..的相关知识,品析第⑦段“我会用水和香皂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就在街角把整本杂志把从头到尾翻了一个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二十年,书报亭变成了书店。
“我”对现在的书店和曾经的书报亭怀有怎样的情感,请分.别.简析。
5.“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我”的两个特点。
答案【课前预习】1、2、略3、③偷偷地读书4、窃读“我”两次截然不同的窃读遭遇“我”对知识的渴求【课堂导学】一、1、“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2、3、略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态度店老板威风凛凛冷笑势利或冷酷店员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向我,轻轻地点点头友善或有爱心二、1、“快乐”是因为窃读之后获得了书中的知识,“惧怕”是因为怕自己窃读被别人发现。
2、示例:第⑥段“啊!终于和你相见!”一句,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传神地表达出再次成功窃读的欣喜以及对书的钟爱。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作者用“我”发愁的表情与快乐的内心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的程度。
4、起到总结的作用.画龙点睛,点明文章主旨。
“吃饭长大的\”指的是人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指的是人精神、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拓展阅读】1.(6分)“我”读书买书的经历简单告别书报亭和姑娘每次春节回家都到小书店消磨一小段时光(每空2分)2.(8分)⑴(4分)①觉得书报太贵。
②觉得报亭的姑娘很有文化,而“我”是个杀猪的帮工,与她的世界相隔得太远(或“觉得报亭的那个玻璃橱窗,足以把‘我’与报亭姑娘远远隔开”)。
(每点2分)⑵(4分)如果稍稍去晚了几天,这两本文学杂志就卖光了。
《星星诗刊》等已经买不到了,文学类书籍也被教辅类书籍挤到了一个角落里。
(每句2分)3.(3分)通过“洗”“换”“递”“接”“翻”等动作的细致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我”对阅读的虔诚和痴迷。
(答“热爱”“如饥如渴”“急切”也可)(紧扣文句内容1分,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1分,“虔诚和痴迷”1分)4.(3分)现在的书店,只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存在,“我”的情感是平静的(1分);而书报亭成为了“永远而恒定的过去式”,“我”对其充满惆怅和眷念(答“热爱”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