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参考::扩权强县试点推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精品范文】.doc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目录第一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第二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第三篇:关于我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情况的调研报告第四篇:2014年市政府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工作情况报告第五篇:扩权强县工作第二次督查情况调研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省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全省三次扩权强县座谈会精神,按照冀政办传[2014]94号文件要求,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人事厅、省卫生厅等十一个省直部门组成的五个扩权强县工作督查组,于2014年8月16日—26日,对扩权强县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
这是继今年3月和7月面上和系统督查之后进行的第三次督查。
从各设区市及扩权县(市)反映的情况看,经过全省上下半年多的努力工作,扩权强县的主要政策基本到位,上下关系基本理顺,放权效应开始显现,扩权强县工作取得了阶段效果。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各设区市加强协调,及时调度,扩权政策基本到位按照省政府三次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的要求,省进一步完善了扩权政策,对扩权县(市)反映的问题作了明确答复。
各设区市及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放权工作推进力度,对70项扩权政策逐项进行了认真研究,有的转发了省直部门的实施意见,有的制定了本部门具体的操作办法,各项放权措施基本得到落实。
石家庄市近期召开了全市扩权强县工作汇报会,听取33个市直部门和两个扩权县(市)的工作汇报,并对梳理出的项目配套资金比例、证照发放等9个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市长和分管副市长还分别到辛集市和平山县调研,帮助协调解决放权中的具体问题。
唐山市再次召开了全市贯彻落实扩权强县政策调度会,听取了11个放权任务相对较大的市直部门工作汇报,对扩权强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协调,同时,对于该由设区市统筹规划和统筹管理的交通、社会保险等事项,继续加强了统一规划管理,做到有序放权、放而不乱。
关于我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情况的调研报告省政府确定对户县、韩城等15个县(市)实施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三年来,效果究竟如何,围绕这一问题,最近我们深入省级有关部门,以及华县、凤翔等试点县进行了跟踪调研。
一、扩权强县(市)改革效果良好调研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我省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行政效能。
调查发现,扩权改革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减少了项目审批的层次和环节,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行政效能,有效避免了管理效率递减。
三年多来,15个扩权县(市)直接办理的审批、核准、备案类项目逐年大幅增加。
比如,华县金钼集团移民新村项目,从2009年提出立项到开工,仅仅用了10天时间,而此前这类项目一般需要8个月到一年时间。
与老百姓利益直接相关的证照,在县(市)可直接办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随着权限的逐步扩大,扩权县(市)政府,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工作作风、服务质量,以及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此外,省级职能部门与扩权县(市)之间的业务对接关系渐趋理顺,扩权县(市)从省上获得项目信息的机会、以及申报项目成功率也有了一定提高,一批事关扩权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好项目,如华县丁二醇项目,凤翔县污水处理厂及排污主管网建设项目等,被列入全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对推动扩权县(市)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县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07年15个扩权县(市)GDP平均增幅达17%,2008—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及深度影响下,平均增幅仍高达18.5 %和1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和1.2个百分点,其中凤翔、韩城等4县(市)去年增幅在16%以上,高陵县增幅高达27.1%。
2009年,扩权县(市)GDP超过100亿元的,由2007年的3个增加到2009年的5 个。
华县县域经济总量由扩权前的37.2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扩权前的2006年2.67亿元,提升到2009年的4.88亿元,年均递增25%。
关于扩权强县强镇的调研报告
关于扩权强县强镇的调研报告寨圩镇关于扩权强县强镇的调研报告根据自治区扩权强县强镇的要求,为加快城镇化跨越发展,自治区将大力推进扩权强县,将总共下放县级管理事项721项,同时还将设立强镇扩权试点,扩权内容涉及11个部门的几十种权限。
下放到县级的721项权限占自治区、设区市全部管理事项的54.8%,在这些权限中,行政许可353项,非行政许可368项,属于全部下放县级政府的98项,部分下放县级政府的467项,委托下放县级政府的156项。
下放权限内容涉及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如项目审批、土地预审等。
与此同时,自治区还将选取一批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镇,作为强镇扩权试点,赋予扩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扩权强县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行政效率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行政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一种客观要求。
因此,我们要坚定扩权强县改革的决心,不断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进程。
一、“扩权强县”与“强镇扩权”的意义和经验借鉴1、政府间纵向权力配置必须着眼于强化地方治理绩效“扩权强县”与“强镇扩权”具有共同点,都着眼于强化地方治理绩效,把该下放的权力全部下放,减少政府管理层次,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行政效率,发挥基层政府创新积极性。
“扩权强县”改革的实施,将有利于县级政府转变职能,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更直接、高效地为企业和百姓提供服务,并减轻他们的负担。
同时,权力配置的向下转移有利于地方政府有针对性地了解本地区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偏好,可以灵活运用手中的权力,实现地方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给。
总的说来,“扩权强县”与“强镇扩权”的权力配置模式,较好地激发了各级政府创新的积极性,使县级政府具有了其他地区所没有的自主性和制度创新空间,为基层政府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自然禀赋和历史禀赋创造了良好条件。
关于扩权强县政策体制的建议材料
关于扩权强县政策体制的建议材料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和逐步落实到位,我省的扩权强县(市)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一些新的情况及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市管县”体制的影响还较大,部分管理权限下放不彻底;二是县(市)里垂直管理部门在扩权政策中的定位模糊,与体制改革的措施不配套;三是部分设区市在财政配套资金上对扩权县(市)的支持力度减弱,在养路费、交通规费等的征收中还与县(市)里争收,扩权县(市)工作程序重叠,难度加大;四是对约束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存在“由放而乱”的可能性;五是省级政府的管理半径增加,有可能造成省对县(市)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六是设区市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可能的范围内,会采取一些抵制改革深入的博弈手段;七是在涉及多个县(市)的抗旱排涝、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可能出现责任分担不到位,从而引发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缺位和区域性公共品供给短缺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按照党的十*大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省情,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协调扩权强县(市)试点中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体制改革的总体协调机制。
比如,目前有的应该下放到县(市)的管理审批权限没有下放,仍需到市里办理;有的实施意见过于原则,只涉及信息的发布、文件的下达;特别是还缺少扩权县(市)与设区市存在争议时的解决协调机制。
省有关部门应编制好本部门业务目录或实施细则,哪些业务扩权县(市)与设区市享有同样的管理权限,哪些业务需要省有关部门的授权等等,能明确的,要一一列明,确保各项扩权政策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要解决好“条”与“块”的矛盾,在扩权政策中对垂直部门的权力和管理,是扩还是不扩以及扩到什么程度,应有一个明显的界定和相应的改革配套措施。
二、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改革就全省而言,由于各县(市)在经济实力、地理区域、人口数量、社会发展方面差别很大,面临的问题千差万别,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也不尽相同。
基层反映:扩权强县试点推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基层反映:扩权强县试点推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今天,的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扩权强县试点推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郊区政协副主席王振涛,区政协委员王淑芹反映:202*年12月,我省启动了扩权强县试点工作,这一体制的变革为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加快综改试验区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扩权之后,试点县(市、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利用扩权强县优惠政策,在简化扩权事项审批流程、推动项目办理、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政务环境等方面做了积极努力,全省扩权强县工作正有序推进。
但是,我省的扩权强县工作在推进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其中有试点自身的问题,也有政策体制机制等客观因素。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实质权力下放不够。
虽然目前省政府已经下放一些管理权限,但是这些下放权限有不少是虚设,大多是审批次数较少,甚至“零审批”的权限,实质性权限的具体操作仍然在省级执行。
二、财政支出压力较大。
在目前国家财政分税管理体制下,县级政府承担着财力与事权不对称的管理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地方财政支出压力。
三、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县级职能部门受人员编制、业务水平、工作经验所限,在接受权限后还存在业务操作和政策层面应用上不足、操作不顺的问题,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只有正视存在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才能更好地推进我省的扩权强县工作。
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建议:一、充分放权,激活县域经济发展。
省政府应将能放的大量实质性行政审批权限直接下放到县区政府,切实赋予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权”。
省级部门应该加大对试点县(市)对接落实工作的协调指导,市级部门应尽快下放应该下放的各种审批权和收费权,特别需加强协调沟通,使得垂直管理部门下放权限进度相应跟进。
二、理顺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省级财政应提高对试点县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对省、市、县共同负担的项目,应适当降低县级负担的比例。
扩权强县试点的现状与建议
扩权强县试点的现状与建议一、起源为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避免地级市对县域经济的不合理干预,四川省自2007年实行了“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更好地促进扩权强县改革,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2007年7月,四川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主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四个跨越”,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决定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
省政府赋予扩权试点县与市相同的部分经济管理权限,包括计划直接上报、财政审计直接管理、税收管理权部分调整、项目直接申报、用地直接报批、资质直接认证、部分价格管理权限下放、统计直接监测发布等八个领域。
二、现状(一)利好1. 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2012年,泸县按照“攻坚突围、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强县,文化旅游兴城,产业新村富民”发展战略,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5.55亿元,增长15.0%,增速分别快于全国、全省、全市7.2、2.4、0.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64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115.75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41.16亿元,增长11.7%。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3%、76.3%、17.4%。
一是突出工业上项目。
精心组织实施一批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型、高新技术型工业项目。
三年来,共实施工业投资项目275个,完成投资54.37亿元。
二是围绕基础建项目。
对接泸州市大交通战略,主动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全力完善县内骨干公路网络,构建经济加快发展的快速通道,三年累计投资2亿元,建设水泥路618.03公里,成功实现水泥路“村村通。
全力抓好能源保障,开工建设2条110KV输变电工程和Φ219mm天然气管线及配气站工程。
三是全力招商引项目。
充分利用扩权强县政策优势,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突出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大力实施亲情感召,发展“归雁经济”,实现引资数量和质量的两大突破。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正文第一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省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全省三次扩权强县座谈会精神,按照冀政办传[20XX]94号文件要求,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人事厅、省卫生厅等十一个省直部门组成的五个扩权强县工作督查组,于20XX年8月16日—26日,对扩权强县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
这是继今年3月和7月面上和系统督查之后进行的第三次督查。
从各设区市及扩权县(市)反映的情况看,经过全省上下半年多的努力工作,扩权强县的主要政策基本到位,上下关系基本理顺,放权效应开始显现,扩权强县工作取得了阶段效果。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各设区市加强协调,及时调度,扩权政策基本到位按照省政府三次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的要求,省进一步完善了扩权政策,对扩权县(市)反映的问题作了明确答复。
各设区市及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放权工作推进力度,对70项扩权政策逐项进行了认真研究,有的转发了省直部门的实施意见,有的制定了本部门具体的操作办法,各项放权措施基本得到落实。
石家庄市近期召开了全市扩权强县工作汇报会,听取33个市直部门和两个扩权县(市)的工作汇报,并对梳理出的项目配套资金比例、证照发放等9个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市长和分管副市长还分别到辛集市和平山县调研,帮助协调解决放权中的具体问题。
唐山市再次召开了全市贯彻落实扩权强县政策调度会,听取了11个放权任务相对较大的市直部门工作汇报,对扩权强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协调,同时,对于该由设区市统筹规划和统筹管理的交通、社会保险等事项,继续加强了统一规划管理,做到有序放权、放而不乱。
秦皇岛市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扩权强县为契机,参照省对扩权县的放权政策,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将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区)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凡是县(区)能做的事情全部交给县(区),让各县(区)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基层反映:扩权强县试点推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基层反映:扩权强县试点推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基层反映:扩权强县试点推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工作,以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扩权强县试点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首先,扩权强县试点推进工作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权力下放不到位。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明确了一些权力下放的具体措施和范围,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中央层面的事务和权力仍然没有真正下放到基层。
这导致了一些基层需要解决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使得基层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其次,扩权强县试点推进工作还存在部门之间协调不足的问题。
在基层组织中,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和分工是明确的,但在推进扩权强县试点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合作和协调。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沟通渠道,部门之间的合作存在困难,信息交流不畅,导致工作进展缓慢和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另外,扩权强县试点推进工作还暴露出基层干部能力不足的问题。
基层干部是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负责组织和协调各项工作,直接面对群众和解决问题。
然而,由于一些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不足,他们在工作中常常无法妥善处理复杂的问题和矛盾,导致基层民众的诉求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此外,一些基层干部缺乏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工作模式单一,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基层治理需求。
鉴于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必须进一步加强权力下放。
在推进扩权强县试点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明确权力下放的范围和具体措施,确保权力下放落地生效,让更多的事务和权力真正下放到基层,解决基层面临的复杂问题。
其次,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和沟通渠道建设。
国家可以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方式,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形成合力,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强县扩权”的困境与出路
“强县扩权”的困境与出路摘要:“强县扩权”是顺应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所出现的新事物,其出现也顺应了减少行政层级的国际趋势。
然而,该事物的发展并不顺利,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内外强县扩权或类似改革的经验,初探强县扩权的出路如下:适当扩大县域政府权力,过渡阶段可采取省市共管策略;县域政府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执行能力和领导能力;加强“强县扩权”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不断健全省市政府等多元主体的联动机制建设。
关键词:强县扩权;起因;存在依据;困境;出路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14-02“强县扩权”在其本质上依旧是要通过上级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下放部分权力来维系政府既充当行政管理主体,又充当企业投资主体的双重角色,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对强县(市)进行财政、审批等主要经济管理和社会事务领域的权力扩张,有助于提高强县(市)社会经济管理与运行效率,从而进一步推动强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就其发展路径来说,该政策是对“市管县”体制的一种反制。
改革开放之后,很多沿海强县的经济逐步提高,迫切地需要摆脱市级政府的权力约束,急需与其发展能力相适应的政府权力来实现长足发展,因此就提出了权力扩张的内在要求和内在动力。
一、强县扩权的存在依据(一)宏观经济的新发展要求强县扩权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勃兴引领了中国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
然而,占国土面积约90%,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70%的县域地区,其经济贡献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一半左右。
换言之,在扩大内需等经济贡献方面,县域地区仍有很大潜力待发挥。
正如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可见,县域经济发展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又一驾马车。
因而,适度扩大特定县级政府的权力,是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必要保证,也是带动城乡经济发展,最终消除城乡分割,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
xx年市政府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工作情况报告
xx年市政府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工作情况报告我市自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以来,我市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的相关文件精神,积极下放管理权限,支持两县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扩权强县试点工作,探索扩权后的办事规则和运行程序;认真研究清理政策,积极搞好权限变更和工作对接,扩权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均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工作及其成效:我市在扩权强县试点改革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积极支持两县主动向上对接,建立对接机制,适应“扩权”要求。
二是支持两县用好扩权政策,夯实强县基础。
三是定位两县特色产业,提升两县经济实力。
四是通过统筹城乡改革,支持两县改善基础条件。
五是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规范市级部门行政行为。
加强行政监督,规范决策程序,及时制止或纠正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行为。
通过两年多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对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1、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
于扩权县被赋予了市级经济管理权和审批权,实现了省与县的“直通车”,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报批更加便捷,省级部门对县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各试点县项目资金和国债资金均较往年有较大增加;在确保试点县发展用地需要、金融机构的融资贷款等方面也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在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和投入上,也将试点县纳入其中通盘考虑,为各试点县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快发展氛围更加浓厚,经济发展更加快速。
2、缓解了县财政困难,提高了县财政预算管理质量理顺地方财政体制关系是我国经济改革重大任务之一,县级政府财权的确立是“省管县”改革的关键环节。
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后,于可使县级财政困难直接反馈到省财政,使省财政及时解决县财政的困难,各试点县的财政支出规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财政省直管县提高了省对县的调控能力,使信息和资金都得以顺畅直达,省级财政更加关注县域的经济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研究帮助措施和办法,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扩权强县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
扩权强县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扩权强县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一、引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县级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责任,实施了“扩权强县”的政策。
然而,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扩权强县政策的有效实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本文将围绕扩权强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扩权强县政策提供参考。
二、问题分析1. 权力过度集中问题在扩权强县政策下,一些县级地方政府在权力集中方面存在过度倾向。
过多的权力聚集在少数人手中,导致决策效率不高、容易愈发贪腐和滥用职权。
2. 资金分配不公问题扩权强县政策赋予县级地方政府更大的财政自主权,但有些地方政府在资金分配上没有公平合理进行,导致资源过度集中在腹地城市,边远地区面临发展困境。
3. 城乡发展差异问题扩权强县政策在加强县级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责任的同时,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指导,导致城乡发展差异加大,农村地区长期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流失等问题。
4. 体制机制不健全问题扩权强县政策要求县级地方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但相关配套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缺乏完善。
一些地方政府在法规制度建设和工作机制上存在不足,导致扩权强县政策执行困难。
5. 缺乏绩效评估问题在扩权强县政策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县级地方政府绩效的全面评估,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在承担责任时不够积极主动,无法形成有效的动力和推动力。
三、建议1. 完善权力制衡机制建议建立健全权力制衡机制,将决策权、审批权、监督权等进行分权,避免权力过度集中。
同时,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2. 资金分配要公平合理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资金分配公平合理。
加强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协调,合理划分地方财政的收入与支出,确保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3. 优化城乡发展政策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政策扶持和指导,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的投入力度。
扩权强县存在的问题建议
扩权强县存在的问题建议一、引言随着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断现代化,扩权强县政策逐渐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通过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行政权力和财政资源,扩权强县旨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正视扩权强县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二、问题分析1. 权限倾斜问题在扩权强县政策下,部分地方政府将更多的权限和资源倾斜给了县级市,而对区域内其他乡镇进行权限削减。
这种现象导致一些乡镇资源匮乏,基础设施滞后,使得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因此,如何平衡中心地区与边远地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资金管理问题扩权强县意味着地方财政将面临更大压力和责任。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财政收入不够稳定、开支审计制度缺失以及对项目资金的监督不力等问题都存在。
这些现象可能导致财政资源的浪费和滥用,甚至引发腐败行为。
3. 地方政府能力不足问题扩权强县要求地方政府能够承担更多的职责和权力,并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
然而,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在管理和服务能力上存在不足,表现为执行能力差、协调能力弱、创新意识淡薄等。
这些问题限制了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解决建议1. 加强区域均衡发展为解决权限倾斜问题,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利用。
可以通过设立发展基金,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推进跨区域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强乡镇建设规划,在经济发展、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
2. 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在资金管理方面,应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同时,加强财务审计,对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此外,还需要建立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机制,提高财政资源利用效率。
3. 提高地方政府能力为提升地方政府能力,可以通过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鼓励地方政府推行科学决策和创新管理方法,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县环保局关于扩权强县试点对接情况的汇报120606
灵丘县环境保护局“扩权强县”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扩权强县”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省市环保部门积极行动,下放审批管理权限,与县环保局进行了对接,并于2月15日对11项审批管理类项目予以下放。
现就“扩权强县”试点环保方面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扩权强县工作对接情况2012年2月14日,市环保局召开“扩权强县”项目对接会,正式与“扩权强县”试点县就省下放审批管理类项目进行对接,2月15日后市环保局将不再受理省下放权限范围内的10个项目,这标志着市县环保部门就省下放权限与时间界限对接工作圆满完成。
2月22日至24日,省环保厅召开“扩权强县”试点环保业务培训班。
省环保厅法规处、污防处、建管处、固废管理处的处长和环评处、总量处、督察处、规财处的副处长围绕“扩权强县”就各自业务范围内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主要讲授了“扩权强县”试点改革相关环境保护政策,重点厘清了“扩权强县”试点与各市在环境政策、项目报送、项目审批、环境监管等方面的职责交叉和疑惑,进一步指导市县环保局做好“扩权强县”试点后的业务工作。
县政府分管副县长、环保局长、分管副局长参加了此次业务培训。
培训会后,省环保厅印发了《关于扩权强县环境保护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晋环发[2012]47号),下发给22个扩权强县试点市、县环保局,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管理、排污总量及排污许可证管理、省级环保专项资金和危险废物管理等五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试点县环保局应开展的业务工作。
针对部分扩权强县试点县的疑问,省环保厅又以晋环函[2012]430号文件就环境保护项目管理类建议给予了复函。
2月21日,大同市政府又印发了《下放扩权强县权限事项目录Ⅰ》(同政办发[2012]17号),对市级环保部门审批的11项项目予以下放。
从3月份开始,省环保厅直接下发文件到22个扩权强县试点县,工作开展情况由各县直报省环保厅相关处室。
二、扩权强县业务培训及工作开展情况按照省环保厅印发的2012年度环保业务培训计划安排,县环保局及时组织业务骨干人员参加省市业务培训,努力从人员上入手,提高基层环保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全面提升县级环保队伍的综合素质。
扩权强县工作情况的汇报页2
关于扩权强县工作情况的汇报_页2动力,实现率先发展。
二是创新管理模式,把扩权转化为转变政府职能的动力。
要求昌黎县委、县政府要从领导做起,加强学习,转变作风,增强政策和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是发挥政策优势,把扩权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要求昌黎县扩权后要用足用好政策,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于发挥地域、产业和资源优势,谋划好县域经济的发展,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培育经济增长点,培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真正将各项扩权政策转化为富民强县的物质力量。
今年以至于今后几年,昌黎将坚持经济规模扩张不停步,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坚持工业立县不争论,实施大企业支撑战略;坚持壮大特色产业不动摇,实施创建新优势战略。
他们将积极争取盛市相关部门在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的重点倾斜,做强做大以下特色产业:一是以建设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干红酒生产基地为目标,加快干红酒酿造业发展。
二是以建设全国最大的甜玉米加工基地为重点,加快粮油食品加工业发展。
三是以建设面向京津及东北地区的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加快高效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海上养殖业发展。
四是以建设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为目标,加快旅游业发展。
五是以建设连接京津的区域商贸中心为目标,加快市场商贸业发展。
六是以建设全国最大的缝纫机零件生产基地为重点,加快培育为机械制造配套的零件铸造业。
尽管前段我市实施扩权强县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但距省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为此,我们将以省这次督查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做好扩权强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工作内容上往深里谋划,在工作节奏上抓紧合拍,下一步我们的想法是:对涉及11个方面62项管理权限下放的25个政府部门,督促他们抓紧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意见,增强工作的指导性。
二、问题和建议1、缺乏扩权强县的具体操作办法。
省政府全省扩权强县工作会议,要求省直25个相关部门今年一季度都要完成制定具体操作办法,确保扩权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但目前看,除财政、统计、发改、劳动、地税、国税、交通等部门外,其它多数部门的市属单位都没接到主管部门的实施办法。
关于扩权强镇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扩权强镇的思考和建议关于扩权强镇的思考和建议乡镇是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
但现行乡镇行政管理职能、经济调控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普遍弱化,严重制约了镇域经济发展。
实施“扩权强镇”的意义就在于解决制约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乡镇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镇被省市县列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市级扩权强镇试点镇和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镇。
几年来,从我镇实际发展来看,当中涉及多方面利益调整,困难较大,并未达到预期中的成果。
究其原因,主要是权责不统一、不协调,处处都是高压线,加之人才短缺、责大于权,干部有走心没守心,工作处处被动执肘,难以保障工作的尽善尽美。
一、存在的问题(一)经济工作力不从心经济工作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衡量乡镇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
为抓经济,可谓是用尽脑子,想尽法子,尽管我镇综合实力总升全县第四,经济发展快速猛进,但在推进过程中依然感到力不从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调控能力差。
乡镇的上级是县委、县政府,县职能部门对乡镇工作起着很好的指导作用,这一点虽然是明确的,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有少数部门有难事往乡镇推,有好事一杆子到底,乡镇只能被动服从,无主观能动性,以致乡镇调控能力差,政府难以发挥整体效能。
二是抓经济缺乏手段。
由于乡镇缺乏权力、财力和物力,抓经济调控手段脆弱,特别是在发展二、三产业方面缺乏调控手段。
三是财政压力大,且无财政收入渠道根本无财力扶持农村发展经济。
(二)乡镇机构设置体制不合理现在,乡镇机构日趋庞大,人员日益增多,但可用人才却少之又少,乡镇没有人事权,导致了办事效率日益低下,乡镇干部出口不畅,“进来”容易“出去”难已成了一大弊端。
加之我镇人才流失严重,使镇干部一方面存在青黄不接、整体素质无以提升的情况,反倒成了县级部门培养教育干部的义务阵地;另一方面又存在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现在某些工作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比如每年的经济指标各项数据,缺乏科学性;又如在现在的干部提拔任用上,有些干部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群众拥护,但是群众决定不了干部的升迁,导致了好多干部只走上层路线,逐步脱离了群众,心思没在工作上;而还有一些工作,上级检查太勤,政府难以应付。
扩权强县改革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扩权强县改革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陈文权;闫建【期刊名称】《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4页(P9-12)【作者】陈文权;闫建【作者单位】重庆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公共管理学教研部【正文语种】中文进一步简政放权,扩权强区强县,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重庆市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明确的重点工作任务。
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就“扩权强县”主题,课题组对重庆市巴南区、潼南县、奉节县和酉阳县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在重庆市委党校学习的第46、47两期区县党政领导干部进修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
本文重点对重庆市直辖以来扩权强县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扩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这些工作将有助于探索适合市情的扩权强县之路。
重庆市具有中等省级行政区幅员,先后经历了直辖前的3县8区、9区12县,直辖后合并原涪陵、万州、黔江地区形成40个区县,2012年区县合并后有38个区县。
“强县扩权”最早启动于2006年,重庆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作出了把万州、涪陵、江津、合川、永川和黔江建设成为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决定,当时,强县指的就是这六大中心城市。
涪陵、万州、黔江、永川、合川、江津六大中心城市积极探索建立了地方政府与垂直管理部门相互配合、统筹协调机制;探索性地让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在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设立分中心,同时赋予分中心行使市级许可审批和监管权力,以提高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行政效率和统筹协调能力。
2007年,重庆市委三次党代会又作出了构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明确将万州、黔江作为重庆三峡库区和渝东南“两翼”的中心城市进行开发建设。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一圈两翼”开发战略,着力打造以重庆主城为核心、一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的经济圈,加快建设以万州为中心、三峡库区为主体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少数民族聚居的渝东南贫困山区,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反映:扩权强县试点推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和
建议
郊区政协副主席王振涛,区政协委员王淑芹反映:2011年12月,我省启动了扩权强县试点工作,这一体制的变革为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加快综改试验区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扩权之后,试点县(市、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利用扩权强县优惠政策,在简化扩权事项审批流程、推动项目办理、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政务环境等方面做了积极努力,全省扩权强县工作正有序推进。
但是,我省的扩权强县工作在推进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其中有试点自身的问题,也有政策体制机制等客观因素。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实质权力下放不够。
虽然目前省政府已经下放一些管理权限,但是这些下放权限有不少是虚设,大多是审批次数较少,甚至“零审批”的权限,实质性权限的具体操作仍然在省级执行。
二、财政支出压力较大。
在目前国家财政分税管理体制下,县级政府承担着财力与事权不对称的管理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地方财政支出压力。
三、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县级职能部门受人员编制、业务水平、工作经验所限,在接受权限后还存在业务操作和政策层面应用上不足、操作不顺的问题,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只有正视存在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才能更好地推进我省的扩权强县工作。
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充分放权,激活县域经济发展。
省政府应将能放的大量实质性行政审批权限直接下放到县区政府,切实赋予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权”。
省级部门应该加大对试点县(市)对接落实工作的协调指导,市级部门应尽快下放应该下放的各种审批权和收费权,特别需加强协调沟通,使得垂直管理部门下放权限进度相应跟进。
二、理顺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省级财政应提高对试点县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对省、市、县共同负担的项目,应适当降低县级负担的比例。
同时,建议将相对固定的专项转移支付纳入一般性转移支付范围,对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专项资金下放至县级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主动作为,适应形势发展需求。
一方面,省直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试点县区对口部门的业务培训力度,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业务水平,增强行权能力。
县级政府在扩权的同时一定要守住“精兵简政”关口;另一方面,试点县还需进一步研究、吃透扩权强县相关政策精神,借鉴兄弟县区转型综改和扩权
强县的成功经验,主动工作,先行先试,将扩权强县的优惠政策真正转化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权力下放到县,增加了权力寻租的风险,应尽快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严防权力在部门体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