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第一人称内外视角交错使用的作用简说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5课《孔乙己》艺术构思
《孔乙己》艺术构思
《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描写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从而暴露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1)这篇小说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我”——12岁的小伙计的口吻来写,使全文显得真实可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量。
“童言无忌”,一个12岁的小伙计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人和事,没有偏见,没有顾忌,因而行文比较自由,便于表达作者冷峻而热烈的思想感情“我”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喜剧人物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以喜写悲,是悲更悲。
(2)“当时”——1918年,封建科举制度已经废除,孔乙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不复存在,人物,以及表现人物的故事情节就无法展开。
写20年前的故事能更好地表现主题,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3)开头两段,描写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咸亨酒店,然后让主人公孔乙己出场,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①使人物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活动,故事情节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展开。
这样,全文结构严密,情节集中。
②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
这样一种阶级对立十分严重的社会环境,为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这一特殊身份的孔乙己的出场作了有力的铺垫。
(4)这里写的是无数次喝酒的情形。
作者是取生活中几件典型事例来写,既节省笔墨,又能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1 / 1。
鲁迅《孔乙己》赏析
鲁迅《孔乙己》赏析鲁迅《孔乙己》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鲁迅《孔乙己》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迅《孔乙己》赏析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初中课文中的传统名篇,不论什么版本都必选,这篇小说历年来常读常新,经久不衰,其艺术价值自然不可小觑。
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上。
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小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但封建教育仍流毒甚深,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
“五·四”前夕的中国社会,由于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进行猛烈的抨击,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即将爆发。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猛将,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文化新军的最伟大最英勇的旗手。
他以锋利的笔为武器,向封建思想道德、封建文化进行最无情最猛烈的攻击。
他在1918年初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地攻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在文化战线上,为号召人民向封建堡垒进攻发出了第一声进军号。
1918年冬,他又写了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
鲁迅在“五·四”前夕发表的这两篇小说,对“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精巧含蓄的布局(一)第一人称的叙述小说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既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又可以使文章中心得到深刻的揭示。
因为连一个十几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而用小伙计的眼光来写,又可以表现出对孔乙己的同情而又不致影响中心的表达。
《孔乙己》写作特点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孔乙己》写作特点
1、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鲜明的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对外形的整体描写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集中而简练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预示了悲剧的必然性。
通过肖像描写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的形象。
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通过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此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衣服都不肯动手。
不肯脱下这幺一件长衫,是唯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
作者通过一件破长衫的描写,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的十分深刻。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
课文多次描写他满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
孔乙己用“四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连偷书也说成“窃书不能算偷”。
这些性格化的语言极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显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
孔乙己教“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表现了他善良的心地。
2、以咸亨酒店为中心的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孔乙己形象的作用:
咸亨酒店是孔乙己活动的空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
文章通过对咸亨。
《孔乙己》的对比手法
浅议《孔乙己》的对比手法【摘要】《孔乙己》是初中教材中一篇经久不衰的课文,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来自于文中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全方位,多角度的交叉对比,是小说艺术技巧的亮点所在,本文力图就文中对比手法的妙处略作分析。
【关键词】对比手法;艺术技巧;妙处《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在“五四”时期的警世之作,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
在艺术构思上巧妙的运用对比手法,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小说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现就文中对比手法的妙处略作分析:1 身份的对比小说一开始就对两种不同身份的顾客——“穿长衫的”与“短衣帮”进行对比描写:阔绰的长衫主顾“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做工的短衣帮则“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
作者形容长衫客走路的样子用了一个“踱”字,突出了他们迈四方步、摆阔架子的姿态,活现了有钱有闲阶级的人们那种懒散、阔绰、傲慢而悠然自得的神态。
“坐喝”之前又加上个状语“慢慢地”,更表现出他们尽情享乐、悠闲自得的神态。
短衣帮则完全不同,他们既无钱又无闲,他们需要的是解乏提神,“热热的喝了休息”,这既是写动作的方式,又是写动作的目的。
这一“里”一“外”;一“长”一“短”;一“坐”一“站”,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含蓄地揭示了顾客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也为孔乙己这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尴尬身份设置了复杂的人际关系——既不能“踱”进长衫主顾群里,也“站”不到短衣帮的队列中。
2 人际关系的对比小说在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也运用了对比手法,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游离于所有人群,是个可有可无的多余人,是人们饭饱酒足后的笑料,不仅“掌柜的”和“穿长衫的”可以取笑他,与孔乙己同是被剥削受压迫的“短衣帮”也取笑他,连“我”这个地位极端低下的“小伙计”也可以参与逗笑、取乐。
他给人带来快乐但又没有人真的在意这份快乐:“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鲁迅《孔乙己》课文解析
鲁迅《孔乙己》课文解析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①文中的两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②文中对短衣帮和长衫客进行了哪些对比?对比的目的是什么?③小说为什么从鲁镇的酒店写起?)【段析】本自然段主要写酒店的格局、酒菜的价格的变化及顾客的不同饮酒方式。
咸亨酒店是当时黑暗的旧社会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正是这“曲尺形”的柜台自然地隔出了酒客的等级,为孔乙己这一夹层中人物的出场埋下伏笔。
【品味】“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清朝末年,表明是对往事的回忆。
“只有”一词强调了惟一性,这个社会给了这些剥削者一项特权——养尊处优。
“踱”字惟妙惟肖地活画出长衫主顾养尊处优、悠闲自在的形态,用词精妙。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
(④文章中的“我”是不是作者本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
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监督之下,羼水也很为难。
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
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段析】本自然段写“我”的职务的变迁。
透过从在外面做事到“专管温酒”的现象。
展示了一幅社会风情图:掌柜对长衫主惟恐侍候不周,对短衣帮则能欺就欺,人心势利冷酷如此,孔乙己的不幸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孔乙己》的叙事艺术
《孔乙己》的叙事艺术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酒保孔乙己因为被人误解而最终被打死的故事。
这篇小说的叙事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特的叙述视角:整个故事通过第三人称的视角来描述,但
又充分展现出孔乙己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
例如,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孔乙己内心的痛苦和愤怒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写,读者可以充分感受到他的痛苦和无奈。
2. 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鲁迅的语言简练、精准,他用极
少的笔墨却能刻画出一个形象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
例如,孔乙己的形象被描写得十分清晰,他的外表虽然“瘦削得似乎连骨头都没有”,但他的眉宇间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威严”。
3. 情节的铺设和转折:故事情节紧凑,短小精悍,但情节铺设
得十分严谨。
故事中有多个转折点,每一个转折点都打破了读者的预期,让人们不断地思考和推测。
4. 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孔乙己》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也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通过孔乙己这个小人物的遭遇,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道德缺失和阶级冲突问题。
评《孔乙己》叙事结构与直实性
评《孔乙己》叙事结构与直实性《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喊出打倒孔家店,拥护德(民主)、赛(科学)两先生的口号,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文言与白话的论争仍然激烈地进行着。
对于封建复古主义的种种倒行逆施,鲁迅甚为愤懑。
科举制度虽已于1906年废除,像孔乙己那样的生活也渐渐为人们所忘记,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校教育“也还是‘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的老古董”,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
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
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再现了二十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鲁迅为什么对《孔乙己》情有独钟?在我看来,《孔乙己》既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的现实批判意识,又巧妙地寄寓了作者对现实的超越意识,表达了对人类共同命运的终极关怀。
换言之,在《孔乙己》中,鲁迅是“拿着往事,来说明今事,来预言未来的事”。
孔乙己这个人物自然属于过去,但《孔乙己》这篇作品却属于现在、属于未来。
它横跨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关怀着人类的现实处境和终极命运。
从题材上来看,《孔乙己》写的自然是往事。
它巧妙地采用了第一人称限制叙事视角,“把叙述委托给一个虚构的人物去进行,他本身也以第一人称来叙述”。
这个“虚构的人物”就是鲁镇咸亨酒店里十多岁的小伙计“我”。
“我”既是旁观者,又是事件的参与者。
从“我”这一视角出发,孔乙己纯然是一个喜剧人物;他自身的言行,他与周围的环境充满了不协调。
孔乙己刚出场,就显得特殊: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按照酒店的老例,在柜台外面站着喝的多是做工的短衣帮,而穿长衫的上等人则应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
孔乙己已经失去踱进房子里去的资格,却仍然没有忘掉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
《孔乙己》中的笑对主题的揭示
《孔乙己》中的笑对主题的揭示《孔乙己》中,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以“我”在咸亨酒店的见闻,截取孔乙己的生活片段加以描写,同时也打破了小说叙事的传统结构形态,使其由“时间链”式变成“横截面”式。
小说围绕“我”的“笑”和“我”看到的“笑”来叙事,“笑”字在作品中出现了十多次。
其实仔细分析,可以把“笑”分成四类。
一、咸亨酒店顾客冷漠、无聊的笑。
咸亨酒店里的短衣帮们实则也是和孔乙己一样身处社会的最底层的被统治者、被压迫者、被剥削者,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认为既然你孔乙己是读书人,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自然是不中用的人。
几千年的“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思想左右着人们对读书人的评价。
他们是不觉醒的、麻木的、无聊的。
他们嘲笑孔乙己滑稽的外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洗”。
“肮脏、颓唐、穷困不堪”,讨饭一样的人。
他们更讥笑他的思想迂腐透顶、自欺欺人。
“穿长衫”“排出九文大钱”,一幅穷酸相:“满口之乎者也”,摆读书人的臭架子;想清白做人而事实上却清白不了,事实上清白不了偏要争清白的面子,别人不但不把他放在眼里,反而拿他寻开心,逗乐子,故意戳痛他心灵上的伤疤,从他那“颓唐不安模样”,“笼上一层灰色”的脸上得到快乐,这种快乐是建筑在孔乙己的痛苦和不幸之上的,极大地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蓄势。
短衣帮对孔乙己的嘲笑,是劳动人民对孔孟之道的蔑视的感情流露。
本应该得到同样不幸人们的同情,可是,短衣帮却拿他逗趣、开心,给他取绰号,嘲笑他的穷酸,可见病态社会中病态人们的麻木、愚昧。
二、咸亨酒店掌柜冷酷、自私的笑。
短衣帮的哄笑只是一批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社会底层的人们为排遣沉重、苦闷的劳动压力的寻开心、解苦闷。
而咸亨酒店的掌柜的笑却不仅仅是开心,更是一种没有人性的卑劣的、自私的笑。
当孔乙己已经不成人样,用手“走”到店里来,掌柜没有丝毫的同情与怜悯,仍然同平时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这个笑简直就是幸灾乐祸的冷笑,一种狰狞恐怖的奸笑。
孔乙己用第一人称的意义
孔乙己用第一人称的意义引言《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之一,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酒保孔乙己的故事。
然而,如果将这个故事改为孔乙己自己用第一人称来讲述,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意义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孔乙己用第一人称的意义,并探讨其对故事主题和情感的影响。
孔乙己的思想和情感如果孔乙己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整个故事,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第一人称讲述可以让我们更直接地体会到孔乙己的思考和情感。
在原著中,孔乙己的内心大多是被作者透过叙述来描绘的,而用第一人称来讲述,孔乙己的思想和情感就可以更加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孔乙己在故事中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人,他常常被人取笑和嘲笑,但他内心却是敏感且善良的。
如果用第一人称来讲述,他可以直接向读者表达他的痛苦和无奈,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他是如何应对这些困境的。
这种直接的叙述方式可以增强读者和孔乙己之间的情感共鸣,让读者更加关注这个被边缘化的人物。
对故事主题的影响孔乙己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整个故事也会对故事主题产生一定的影响。
原著中,作者通过第三人称的视角来描述孔乙己的遭遇,强调了社会的冷漠和对弱者的歧视。
而如果孔乙己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我们会更加直接地感受到他被边缘化的痛苦和无助。
这种直接的叙述方式将会加强读者对于社会不公的产生共鸣,并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此外,孔乙己用第一人称来讲述,也可以更加突出他内心中的自我意识和自尊。
在原著中,我们可以通过他言语和行为来感受到他的自尊心,但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我们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到他内心的自豪感和对自我的认同。
这种展示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认识孔乙己,进而思考自尊和自我认同在一个被边缘化的人身上的重要性。
对读者的反思如果孔乙己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读者也将会被迫思考自己对于他人的看法和态度。
孔乙己作为一个边缘化的人,他一直被嘲笑和排挤。
但是,如果通过他的视角来讲述整个故事,读者将会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他的善良和无辜。
《狂人日记》:疯狂与智慧的交错之旅
《狂人日记》:疯狂与智慧的交错之旅简介《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于1918年创作的一篇散文体小说。
这部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描写了主人公孔乙己孤独、困惑、崩溃的内心世界。
通过他的自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在北京城中面对社会现实和自身内心状态所产生的冲突与挣扎。
本文将探讨《狂人日记》中展现出来的疯狂和智慧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主角孔乙己在这个相互交织的世界中走过的旅程。
疯狂与智慧的冲突在《狂人日记》中,孔乙己作为一个被边缘化并被视为“异类”的角色,他渐渐陷入了一种与常人不同、违背惯常思维模式的状态。
他开始经历思想上和行为上的混乱,逐渐变得越来越无法融入社会。
然而,在这种看似疯狂失序背后,仍然存在着一种透过疯狂寻求智慧的努力。
理性与冷静的探索尽管孔乙己在故事中被描述为一个失去理智的人,但他并不完全丧失对现实的理性思考。
他对现实社会存在着独到的洞察力和创造力,通过他对外界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发现他在疯狂之中仍然保持着一种特殊的纵深思考方式。
这种特殊的智慧使得孔乙己成为了一个既神秘又吸引人的角色。
孤独与渴望认同作为一个被边缘化的“异类”,孔乙己渴望被社会接纳和理解。
然而,由于自身与常人不同的言行举止,他陷入了无尽的孤独之中。
这种孤独驱使他走向了更深层次的精神迷失,但也促使他通过写作来表达内心真实,试图与读者建立起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经历与成长正是通过经历这段充满疯狂和智慧交织贯穿的旅程,孔乙己最终实现了自我认知和成长。
他从一个受困于自身疯狂的“疯子”逐渐转变为一个有思想、有觉悟并展现智慧的人。
通过他所经历的种种挣扎和矛盾,我们能够看到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无尽关怀。
结语《狂人日记》是一部充满疯狂与智慧的作品,反映了社会中边缘化个体面对内外压力所产生的混乱与探索。
虽然主角孔乙己在这个世界中被边缘化,但通过他的经历和成长,读者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于人类心灵和社会问题的关怀与深邃思考。
这让我们不禁思考,当智慧与疯狂相遇时,究竟是谁能更接近真实自我的本质。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小说的叙事特征》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小说的叙事特征》知识点总结1. 叙述人称分类具体说明“我”第一人称(1)非“主人公”型旁观者置身事件之外,可以用更冷静疏离的方式呈现故事,使故事更加客观、真实;可以观察、点评故事里的各个人物;可以坦陈自己的疑虑和困惑,让读者去思考。
[链接教材:《孔乙己》中的“我”。
]参与者参与到事件中,与主人公有某种程度上的关联,可以与主人公直接对话,可以衬托主人公,可以对事件、人物产生影响等。
[链接教材:《百合花》中的“我”。
](2)“主人公”型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也因此具有一种性格化的意义,且读者容易将自己代入“我”。
[链接教材:《变形记》(节选)中的“我”。
]好处: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展开心理描写。
不足:只能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是有限的讲述。
谈作用、效果时,还要考虑叙述者的身份,是参与者、旁观者,还是主人公。
注意“我”并不等于作者。
“你”第二人称叙述者以直接对话的方式,与作品中的“你”进行交流。
使用这种叙述人称虽然可以拉近叙述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但在小说的叙述中略显拗口。
“他”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
该叙述人称可以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出来;还可以展示同一时间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
2. 叙述视角(1)常见的叙述视角类别说明及其效果全知视角大致对应“零聚焦”,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叙述的视角。
作用:①视野开阔,适合讲述时空延展度大、矛盾复杂、人物众多的故事;②自由度高,叙述时可以在不同人物、事件中自由切换;③客观全面,能够让读者全面了解事件。
限知视角大致对应“内聚焦”。
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两种。
主人公视角就是作品中主人公的视角。
既可以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来叙述。
见证人视角,即作品中次要人物(一般是线索人物)的视角,通常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
作用: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
《孔乙己》的叙事人称及其叙事结构
《孔乙己》的叙事人称及其叙事结构————————————————————————————————作者: ————————————————————————————————日期:ﻩ《孔乙己》的叙事人称及其叙事结构鲁迅精致的短篇小说及其杂感散文,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最有语言特色和艺术力量的文学创作。
严家炎在研究鲁迅小说的讨论中,提出“复调小说”的说法,认为作品有一种特别的不大容易把握好的滋味,不仅思想复杂,而且情感深切。
那么从文本细读的研究来说,我们应该有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因为具体到一个文本,小说叙事的这种意义恰恰源自作品的叙事技巧和叙事结构。
从根本上说,一个成熟的叙事文本,一定是一个蕴藉作者独特生命体验的、完整圆润的叙事结构在向读者开放。
鲁迅的文字确实有一种语言独特的叙事力量,但这种力量除了语言的独特和简洁外,还有文本叙事的深层结构。
这既是鲁迅在长期的杂学积累以及文艺实践的多种修养基础上,将小说的现代性技巧与传统叙事相结合而进行艺术创造的高超能力,也是具体文本叙事力量形成的根本原因所在。
本文就大家最熟悉的《孔乙己》进行文本细读,探讨其叙事的结构和意义。
ﻫﻫ要讨论文本的叙事和结构,就不能忽略叙事的人称和视角,这牵涉到“谁看”与“谁说”和“怎样说”的本质问题。
ﻫﻫ文本是作者的语言创造,是意义的可能表达,是作者对于自我思想情感的深层反省,也是对于世界存在的体验想象。
《孔乙己》的表层叙事采用第一人称,且叙事简洁工美。
但文本直接叙事的第一人称“我”,有点以边缘身份讲述故事的味道。
这样的“第一人称”,一方面是为了形成文本叙述一种回忆的情调,另一方面却也是作者采取的一种叙事策略。
少年伙计的第一人称首先形成比较温和客观的“我”和孔乙己之间的人物关系,其次造成“我”第一人称叙述的固定视角,回忆的直叙加上意叙(略睹其事,听闻一二,想其大概),以便形成文本“我”以“第一人称”回忆讲述孔乙己“故事”的表层叙事结构。
但“孔乙己”和孔乙己的“故事”不是“我”一个人的叙述完成的。
解读《孔乙已》的叙事艺术
解读《孔乙己》的叙事艺术[1] 内容摘要:《孔乙己》是公认的经典文本。
小说的内容与精采的论述和生动形象的描写体现了独特的叙事艺术。
独特的第一人称“我”的叙事视角,不仅讲述了孔乙己的故事,且具有叙事的艺术功能。
文本无论是在散文化的细节描写还是文字的选用上都具有独特的风格。
通过独特的第一人称“我”的叙述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民群众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关键词:孔乙己;叙事;艺术;绪论:鲁迅精致的短篇小说,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最有语言特色和艺术力量的文学创作小说。
严家炎在研究鲁迅小说的讨论中,提出“复调小说”的说法,认为作品有一种特别的不大容易把握好的滋味,不仅思想复杂,而且情感深切。
那么从文本细读的研究来说,我们应该有进一步的分析。
因为具体到一个文本,小说叙事的这种意义恰恰源自作品的叙事技巧和叙事结构。
从根本上说,一个成熟的叙事文本,一定是一个蕴藉作者独特生命体验的、完整圆润的叙事结构在向读者开放。
鲁迅的文字确实有一种语言独特的叙事力量,但这种力量除了语言的独特和简洁外,还有文本叙事的深层结构。
这既是鲁迅在长期的杂学积累以及文艺实践的多种修养基础上,将小说的现代性技巧与传统叙事相结合而进行艺术创造的高超能力,也是具体文本叙事力量形成的根本原因所在。
对叙述人的选择是一个十分有趣而又复杂的叙事学现象。
《孔乙己》无疑是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个案。
这篇小说以短短的篇幅看似简单的叙述竟达到异常复杂而深刻的艺术效果,这与叙述人的选择是有着必然联系的。
于是,《孔乙己》的叙述人到底是谁?作者为什么选择他作为叙述人?这个叙述人是怎么叙述的?他叙述出了什么?……等等,就成了值得探究的问题了。
[2] 《孔乙己》是公认的经典文本。
小说的内容与精采的论述和生动形象的描写体现了独特的叙事艺术,第一人称“我”,以及散文化的描写的细节描写、文字的选用都具有独特的风格。
谈小说《孔乙己》中构思的视点
谈小说《孔乙己》中构思的视点《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佳作。
这篇寥寥不足3000字的小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的人生悲剧和世态炎凉。
《孔乙己》这篇小说结构严谨,构思巧妙,情节集中,视角灵活,忧愤深广,形象丰富,讽刺得体。
围绕小说的主题思想,从不同人群的视角分别进行观照,可以得到不同的审美认知。
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落后的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那个年代读书人深入骨髓的毒害,饱含血泪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孔乙己是清末的一个下层知积分子,他曾热衷于科举考试,一心希望通过科举考试爬进上层社会,可他在那种屡遭失败而又希望不绝的痛苦生涯中耗尽了青春年华。
在长期的封建教育熏陶中,他养成了自命不凡、孤芳自赏、鄙视劳动者、好吃懒做的恶习,虽想按封建道德“清白”做人,却又不得不为生活所迫去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站着喝酒而穿长衫”,他默默地忍受和拼命掩饰自身受到的残酷迫害,一直到死都没有明白导致他贫困潦倒、人生苦痛的根本原因,没有意识到要对残酷压迫他的统治阶级进行反抗。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孔乙己是一个活生生的科举场中的牺牲品,一个可怜的封建制度下人肉筵宴的吃料。
这是孔乙己个人的人生悲剧,更是封建制度下“孔乙己们”的人生悲剧。
从小说中的“我”这一面看,“我”是当时咸亨酒店里的一个12岁的小伙计,毕竟涉世不深,但却已经受到社会的影响,开始有了封建等级观念,居然也一直是用鄙视的眼光去看孔乙己,既能表现出当时那个社会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冷漠,又更能张扬出小说中弥漫的悲凉意味,更有力地道出了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对社会新生力量(如“我”这个小孩子)的潜在影响和“润物细无声”的迫害。
此外,在这篇小说中,用“我”──一个12岁的小孩子的身份来进行第一人称创作,不仅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情节集中,内容简要,处理自如,还可以使作者同文中的“我”在情感上达到一种强度、量度、深度和广度上的本质统一,更主要的是用“我”的眼光去看孔乙己,特别是他教“我”识字、给孩子茴香豆吃、“品行却比别人都好”等内容,可以看出孔乙己本质上是一个品性诚实、心地善良的可怜人;写被打折腿的孔乙己“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能够更好地描述孔乙己的个性化语言。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孔乙己》的艺术技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孔乙己》的艺术技巧学生姓名学号入学时间春专业汉语言文学试点电大(分校) 石柱电大指导教师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年月日论文目录1.选题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任务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论文指导进度____________________34.提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 内容提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56.论文正文(包括论文提要)______________6 7.参考资料目录____________________168.指导教师情况及评语__________________179.答辩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选题意见论文题目:浅析《孔乙己》的艺术技巧选题意见:《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最初发表在1919年4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月刊第六卷第四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如果说《狂人日记》是对整个吃人的封建制度的彻底否定,那么,《孔乙己》则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艺术地再现了二十多年前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的炎凉, 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这与鲁迅在小说的构思、塑造人物等方面有着高超的艺术技巧密不可分。
小说写得简练精粹,是一篇艺术精品。
同意命题。
指导教师签名:时间: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题目浅析《孔乙己》的艺术技巧学生姓名彭飞入学时间2010春试点分校(工作站)石柱电大学号1051201209894 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绍盛东职称高级讲师毕业论文研究的内容及要求:论文旨在分析《孔乙己》的艺术技巧,因此至少应包括以三个方面的内容:1.分析《孔乙己》的写作艺术;2.对《孔乙己》中场面描写的分析;3.本人分析过程中新的观点。
内聚焦视角举例子
内聚焦视角举例子内聚焦视角是指,存在一个第一人称“我”,故事的发展、人物的一举一动是通过“我”的视角叙述的。
凭借叙事角度带来的亲切与真实,读者依赖叙述者提供的信息。
例如鲁迅的《孔乙己》一文:孔乙己一举一动、人物形象的建构都是由“我”来完成,故事的发展也经由我的眼中看出。
文章开头以我的经验与见识介绍鲁镇酒店的格局,由两类客人构成:一类长衣衫,一类短衣帮,而他们之间身份、经济的悬殊为下文孔乙己身份的“特殊”埋下伏笔:即他是穿长衫而站着喝酒唯一的人,暗示出他有一定知识文化,与短衣帮不同,却最后落魄的尴尬身份。
交代环境之后,叙述的重心便移向孔乙己本人。
“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时常夹些伤痕”“满口之乎者也”等,刻画出一个旧式落魄知识分子的形象。
而作为在场的“我”在屡次众人对他的嘲讽中,更看出了他性格的文雅有礼甚至有些软弱的一面:无论别人怎么讽刺他,他却以一种温和的、没有力度的方式回应,面对别人油滑的嘴脸,他也顶多只是涨红了脸去争辩。
但在这里,恰巧是这涨红了脸,暗示出孔乙己脸皮薄,是个典型的读书人,依然还有自己的尊严,还有羞耻,而与之相比,其他以揭发别人伤疤为乐的看客,显得多么龌龊与恬不知耻。
可这些看客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低劣的品性,于是在孔乙己脸色稍微复原之后,又开始问起他是否识字一事。
在这里,由神气的不可置辩,到颓唐不安,也生动凸显出孔乙己内心的志气与面对现实的却突然窘迫的矛盾又无奈境地。
在文中,叙述者除了以在场的旁观者身份描述所看到的有关孔乙己的一切,更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孔乙己展开了对话:孔乙己教我写“茴”字而我却不以为然。
我不屑他教的冷漠反应与孔乙己热切的语气形成强烈的对比,而在看到我会之后,又十分高兴,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于是想教我更多。
可我却更不屑的努努嘴走远了。
他的热情表现出他对下一代的关心,他的惋惜表现出他对文化依然抱有某种坚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周围无人理解也罢,连孩子都不屑学习知识文化,怎能让他不感到痛心。
关于《孔乙己》艺术技巧的新探索
关于《孔乙己》艺术技巧的新探索【摘要】鲁迅的小说数量虽然不多,但它的质量却是很高的,真正做到了“少而精”。
作品仅用了不到两千八百字的短小篇幅,就为世界文学画廊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性格鲜明、内涵丰富的艺术典型——孔乙己。
小说《孔乙己》在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叙述视角等方面都显示出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艺术技巧方面的巨大成就。
【关键词】《孔乙己》;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叙述视角《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呐喊》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小说,是代表新民主主义新文化向封建主义旧文化猛烈进击的一篇檄文,是鲁迅现代小说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也是鲁迅一生中最喜欢的、引为自豪的一篇小说。
《孔乙己》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来看,都可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典范文章。
一、独具匠心的“横切面” 式的结构安排北京大学李平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学指导(修订版)》写道:“《呐喊》、《彷徨》中的小说,大多采用截取横切面的写法,场面比较集中,情节比较单纯,故事性并不很强,打破了时空的顺序,按内容表现的需要去剪接场景和细节。
”从结构上看,《孔乙己》截取了生活的横切面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
第一个生活场面:写了孔乙己第一次到酒店里喝酒的情形。
在这个场面里,鲁迅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小说的主题思想,截取了生活中的典型细节,给读者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像。
第一个片段:酒客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这时的孔乙己,在众人面前,好像被剥光了衣服,完全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他“睁大眼睛”、“涨红了脸”地辩解,那种恐慌、羞恼、死爱面子、自欺欺人、迂腐不堪的性格,维妙维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二个片段:酒客奚落孔乙己没有“进学”。
当无聊麻木的短衣帮再一次故意嘲弄他:“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他“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那种读书人自命清高的性格,跃然纸上。
论《孔乙己》中叙述视角的形式意义
论《孔乙己》中叙述视角的形式意义作者:李俊,周长慧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第12期李俊周长慧[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重庆404020]摘要:援引叙述学相关理论,文章以“第一人称外视角”为切入点对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进行了解析。
第一人称外视角不仅贯穿始终,而且确保了文本的有机协调与前后统一。
以之为基础,文章着重从叙述视角与主旨呈现的密切配合以及小说结尾的叙述学阐释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从而揭示叙述视角之于内容与主题的能动意义,叙述视角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并提醒人们持续关注鲁迅小说卓越的形式试验,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笔宝贵遗产。
关键词:《孔乙己》叙述视角形式意义所谓叙述视角是指“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a,又称叙述聚焦。
叙述视角之于主题表达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对于同一则故事,设若运用不同视角,则会产生相去甚远的艺术效果,胡菊人在《王九的故事》一文中通过猜想与详细论证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一点。
b而在詹姆斯小说理论的权威阐释者帕西·卢伯克看来,叙述视角是帮助小说予以戏剧化“展示”的重要策略,他曾说:“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要受角度问题——叙述者所站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的调节。
”c因为“当作者要展示一个叙事世界时,他无法把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全方位地、毫无遗漏地再现给读者,他只能通过对叙述视角的艺术选择,把他体验到的世界和希望表现的世界转化为文本世界”d。
马克·肖勒则从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角度出发,将叙述视角与主题表达相关联。
虽然叙述视角如此重要,但关于叙述视角的概念及分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叙事学界对于叙述视角有不同的分类。
法国文艺理论家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将视角等同于聚焦,并区分了三类聚焦模式:非聚焦或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弗里德曼认为存在八种不同类型的叙述视角;香港文艺理论家胡菊人则更简洁地将叙述视角分为四类,即自知观点(以“我”第一人称为主角,所有事情是主角自己知道的)、旁知观点(故事中所用的“我”第一人称,不是主角而是闲角,作者化身入故事之中,从旁叙述故事)、次知观点(作者的能力大受限制,他绝非什么都知道)和全知观点(作者的能力发挥至最大限度,能自由轻易地进入其他人物内心世界)。
《孔乙己》的叙事艺术
《孔乙己》的叙事艺术作者:曾伟萍来源:《成才之路》 2013年第11期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不知道孔乙己这个文学形象的,也无不被这个苦人儿的形象所震撼的。
据鲁迅的朋友回忆,鲁迅在世的时候,在他自己创作的小说中最喜欢的是《孔乙己》。
鲁迅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孔乙己这个苦命人儿形象的?运用了怎样的叙事艺术?一、匠心独运的第一人称“我”的叙事视角《孔乙己》是以咸亨酒店里一个十二、三岁专管温酒的小伙计“我”作为叙述人的。
“我”虽然在小说中只是作者为了刻画孔乙己形象而预设的一个穿针引线的次要人物,但是在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上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首先,小说中的“我”是咸亨酒店里的小伙计,这个观察者的身份,便于从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角度来展现孔乙己的性格。
如文中所说“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其次,小说中叙写孔乙己和“我”等孩子们的交往,更足以表现孔乙己境遇的凄凉和心灵的孤寂,也表现了孔乙己善良、纯真的一面。
文中说到“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们说话”。
在写孔乙己教“我”识字及分豆给孩子们吃时,孔乙己“很恳切”“显出极高兴的样子”“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了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而“我”却“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地答他”“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的热心与“我”的不耐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随着小说的演进,逐渐被“掌柜”“短衣帮”同化,最终使“我”也参与到“嘲讽”孔乙己的队伍中来。
以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孩“我”的角度来无情揭露孔乙己境遇的悲惨,以及对“庸众”的无情揭示。
第三,小说运用第一人称,给读者以真实感。
“我”既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见证者。
由“我”来讲述二十年前的事情,可见此事给“我”的印象极深。
小说以纯真的少年的视角来写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映照出社会的冷漠,更具感染力。
二、别出心裁的散文化的叙事结构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孔乙己》由两个叙事单元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乙己》第一人称内外视角交错使用的作用简说
重庆市垫江教师进修学校卢卫平
统编教材九下第二单元第5课《孔乙己》是传统老课文了,以第一人称(小伙计“我”)内、外视角交错为叙述视角。
“内视角”即见证人叙述视角。
“我”是咸亨酒店里只负责温酒的小伙计,小说以小伙计“我”之眼见证、观察孔乙己及整个事态的发展。
“外视角”即“我”只能叙述“我”所见所闻的,不能叙述没有看见和没有听到的,同时“我”不能走进孔乙己内心去观察其所思所想(即“心理活动”),也不能随意发表意见(“议论”或“抒情”)。
“内视角”即多数时候“我”只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观察者。
“我”虽是第一人称,但不是主人公或主要人物,“我”处于观察者位置,只能从外部去观察或叙述孔乙己、周围环境(社会环境与人际关系)及事态发展。
其叙述视角可概括为:第一人称内、外视角交错。
表达效果有三点:
一是更有利于聚焦主题。
小说聚焦于封建科举制度的影响及毒害(孔乙己与丁举人、顾客等关系人所构成的世俗社会风气及社会文化),矛头直指封建制度本身,并不检讨个体原因(孔乙己自身)。
如以孔乙己为叙述者,或用全知叙述视角,都会涉及孔乙己心理刻画,矛头就可能直指孔乙己个体。
二是增强小说可信性,使小说产生更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我”是个还未成人的小伙计,但又上过学,能识字,未受到成人世界或世俗社会的价值判断影响,对孔乙己及周围的人和事,不会用成人的价值标准去判断,也没有能力去判断,“我”只是客观冷静地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我”是个可靠的叙述者,因此“我”的叙述是可信的,读者会因真实可信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是给读者预置了判断空间。
由于“我”只是个见证者、观察者及客观冷静的叙述者,未对孔乙己及周围的人和事进行判断评价,读者可根据“我”的叙述、“我”所见所闻的情景自己进行思考、判断和评价,强化了读者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