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兔子不会那么傻(早期阅读)
大班语言活动《兔子不会总那么傻》学情分析方案
![大班语言活动《兔子不会总那么傻》学情分析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ce693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e.png)
结合教材的叙述与前期阅读习惯的调查,对活动环节进行调整,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幼儿对“早期阅读”这一行为进行模仿练习。
活动中让幼儿阅读绘本《兔子不会总那么傻》,观察变化,并在活动中进行个别指导
自评等级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兔子不会总那么傻》学情分析方案
能力维度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
所属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微能力点
A1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教学主题
大班语言《兔子不会总那么傻》
教学对象
大班幼儿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画面的细节,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说角色间的对话,感受图画书内容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能根据画面细节,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
学习难点
学说角色间的对话,感受图画书内容的趣味。
分析工具
问卷星
分析方法
通过问卷星设置问卷《关于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培养的问卷调查》收集关于幼儿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培养方面的认知和态度、对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时间的长短、不同家庭对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方式等问题,了解幼儿学习经验等情况。
早期阅读在不同家庭中发展是不均衡的,一部分家长认为阅读比较重要,家里也为孩子准备不少阅读材料,会主动定期购买阅读资料,还有一些家长完全不重视幼儿阅读的培养,幼儿家中甚至没有阅读材料,也不会主动去购买,他们认为幼儿阅读无关紧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自然而然的就会看书就会阅读,不需要进行培养。
2.利用信息技扩大学情分析范围、丰富学情分析形式、提升学情分析效率。
学情分析实践方案
1.对学生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条件的分析。
兔子不会总那么傻大班教案反思
![兔子不会总那么傻大班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ff7c50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4.png)
兔子不会总那么傻大班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体好。
2、理解故事中的小兔从不爱吃蔬菜到样样蔬菜都爱吃的转变过程。
活动准备:1、请班里一名幼儿戴头饰扮小兔,表演无论谁给他吃菜都摇头的情景。
2、蔬菜若干(萝卜、青菜、蘑菇等)。
3、小兔头饰一只。
4、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1、给“小兔”吃蔬菜。
幼儿扮“小兔”,幼儿给“小兔”吃蔬菜,并说:我给你吃xx。
为什么小兔什么菜都不吃呢?你有办法让小兔喜欢吃蔬菜吗?2、欣赏故事。
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小兔?它不爱吃什么?爸爸想了什么办法让小兔什么都爱吃了?露水蘑菇是什么?3、看挂图欣赏故事。
爸爸让小兔做了哪些事?做完了事,小兔感到怎么样?为什么小兔原来不爱吃的菜现在变得真香、真好吃了呢?(帮助幼儿理解劳动后会有饥饿感)4、谈话:不挑食的孩子身体好。
你有不爱吃的东西吗?为什么不爱吃?通过集体讨论,帮助幼儿懂得不挑食才能使身体更棒。
活动结束:1、日常年餐前,教师可介绍当天午餐的内容,对一些幼儿可能不爱吃的菜进行描述,增强幼儿的食欲。
2、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进餐情况,引导家长多带幼儿参加劳动,如洗菜、拣菜等,使他们对吃蔬菜产生兴趣。
活动总结:教师总结活动效果。
活动反思:第一,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兔子的动作及神态变化绘画得生动、拟人化,我不断引导孩子们对这些细节及其变化重点进行观察、展开想象,使孩子在仔细观察与讲述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孩子们也乐此不疲。
第二,教师语言的引导与层层追问。
活动中我通过运用恰当的语言提示帮助孩子观察画面,连贯讲述,对于孩子的回答,能注意及时捕捉,层层追问。
这时候幼儿能积极展开想象,大胆猜测。
大部分的孩子在语言表达上更为丰富、更富有创意。
第三,教师运用夸张的肢体动作有效感染幼儿的情绪。
第四,紧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大班幼儿语言领域目标,从大班幼儿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及语言发展特点选择了适合大班孩子的活动内容。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有效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有效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dccc17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0.png)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有效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摘要:幼儿时期是人类发展语言,尤其是口语能力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孩子们的大脑像海绵一样吸收新的信息和知识,他们的语言习得能力达到巅峰。
因此,这个阶段的语言学习和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阅读在幼儿启蒙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更能帮助他们理解和使用更复杂的句子结构。
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把早期阅读的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接触到阅读,以此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有效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以期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关键词:早期阅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将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列入语言教育的核心体制。
早期阅读活动在幼儿发展的关键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建立终身学习和基础教育的核心能力,早期阅读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1]通过参与阅读活动,孩子们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语言和词汇,从而激发他们的语言潜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技能。
阅读活动是孩子们扩大语言体验、增加词汇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不断地阅读和学习,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早期阅读教学的效果,幼儿教师应以孩子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寻找和创新阅读教学手段,精挑细选高质量的读物,传授幼儿语言技能和学习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结合游戏活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造游戏条件,借助游戏情境的创设,将游戏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由于孩子们天生喜欢玩耍,将游戏和早期阅读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情。
[2]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更容易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并且更善于与他人交流,游戏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提高语言能力的良好机会。
小班早期阅读教案(精选5篇)
![小班早期阅读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d4a57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5.png)
小班早期阅读教案(精选5篇)小班早期阅读教案(精选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班早期阅读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小班早期阅读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能细致地观察画面,较清楚地描述出松利和小动物之间的游戏情景,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
2、能正确运用“咯咯”、“哞哞”等象声词,学习小动物的“____,我要和你一起玩”句型。
3、乐意自主阅读,并大胆分享阅读成果。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1、师做嘘状,请幼儿模仿:并探讨“嘘”的意思吗(静下来,不要有声音)2、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本好看的书,书名就叫“嘘”。
二、通过观看PPT,进行重要页面的导读,了解事件的起因。
1、师出示PPT扉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谁?她在干吗?2、师小结3、师PPT第3页:松利这是在哪里?有人和她一起玩吗?4、师小结:今天,松利的妈妈生病了,躺在房间里休息,爸爸很忙,所以松利只能一个人在房间玩。
三、引导幼儿自由阅读,发现房间里发生的有趣的事。
1、师:可是今天,松利一个人在房间玩的时候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呢?答案就在这本好看的书里,请你从第3页一直看到有回形针别住的地方,等下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
2、幼儿自由阅读图书,师作巡回观察、指导。
3、阅读后交流,重点引导幼儿学习角色的语言与动作,理解内容。
——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师随幼儿的发现用PPT展示相应页面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谁来了,猜猜它会说什么4、师:那到底松利有没有和它们一起玩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四、集体阅读P17\191、师PPT17:你看到了什么?再看看这张(师放PPT19)它们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师小结五、结束延伸部分师:可是,听,什么声音(放录音:金松利!)这声音听上去什么感觉?(很恐怖,很生气)这是谁的声音啊?(是爸爸)爸爸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来讲小班早期阅读教案精选篇2活动背景:我们班的孩子喜欢看书,而且喜欢看老师讲过故事的图书,但拿着一本书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看?新《纲要》小班语言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让幼儿喜欢听故事、喜欢看书,学会一页一页地翻书,利用图书,引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阅读的技能。
大班语言活动-守株待兔(早期阅读)
![大班语言活动-守株待兔(早期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492c7ae32cc58bd63186bd69.png)
大班语言活动-守株待兔(早期阅读)XX课件大班语言活动:守株待兔(早期阅读)设计意图:作品分析:与童话不同,寓言本身不是儿童文学特有的问题,由于一个生动的故事有形象的比喻由助于孩子接受一些不易理解的道理,从而对寓言富于幻想色彩,其中比喻可以帮助孩子们领悟幻想与现实生活的练习,从而发展联想想象力……《守株待兔》是我们中国最具特色的寓言故事,情节简单却促人深思,语言浅显而寓意深刻,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尔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故事,文中画面生动形象故事线索连贯。
深入浅出地向孩子们介绍了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能仅仅靠运气,辛勤的劳动和付出才能让我们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我们小朋友从现在起就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知道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结合这一特点设计了此节大班语言活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碰到不同类型的幼儿,有的幼儿乖巧活泼开朗大方善于交往;有的幼儿内向孤僻任性;长大了表现也不同有的勤奋认真;有的人懒惰拖拉;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狂妄自大。
这些都是不同性格的表现。
守株待兔反映了一个人不良习惯中形成的懒惰愚钝的性格。
为了幼儿能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我们有责任为他们尽可能的创造好的环境。
幼儿分析:考虑到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与寓言故事本身的特点,以及《纲要》的精神,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各领域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拓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因而,本次活动应当引导幼儿积极地与寓言故事相互作用,拟通过为幼儿创设学习的情景,引导幼儿运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尝试讲故事与表演结合,是幼儿多通道参与自发的投入重视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
大班的孩子现阶段已经具备一些阅读图书的经验和方法,能回答针对图画书内容提出的预期和假设的提问,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能按照一定的顺序阅读并理解所阅读的内容。
现在的孩子是每个家庭的中心独苗苗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通过引导幼儿通过多种途径加深对故事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懂得获得成功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并体验努力所带来的喜悦心情与成功的感受。
大班早期阅读综合活动《离家小兔》教案
![大班早期阅读综合活动《离家小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ab6e6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e.png)
大班早期阅读综合活动《离家小兔》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早期阅读教材《幼儿快乐阅读》第三单元“亲情篇”,主要围绕《离家小兔》这一故事展开。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离家小兔》的内容,感受故事中传递的亲情和友情。
2. 培养幼儿对生词和短语的认知,提高幼儿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故事中生词和短语的理解与运用。
2.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的亲情和友情,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离家小兔》故事书、生词卡片、磁性小白板。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色卡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幅描绘家庭场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故事。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趣事,调动幼儿的情感。
2. 故事讲解(10分钟)(1)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离家小兔》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亲情和友情。
(2)针对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故事中的一个场景,设计一道例题,引导幼儿运用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描述。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生词卡片,组织幼儿进行认读练习。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进行回答。
5. 互动环节(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我心中的小兔”绘画活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描绘自己心中的小兔形象。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离家小兔》2. 生词卡片:展示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便于幼儿直观地学习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离家小兔》的故事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小兔形象,并用故事中的语言描述。
2.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小兔是一只可爱的粉色小兔,它有着长长的耳朵和雪白的毛发。
幼儿园小班早期阅读活动语言教案通用
![幼儿园小班早期阅读活动语言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2080e2a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0.png)
幼儿园小班早期阅读活动语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早期阅读活动》教材第三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动物名词和简单的句子结构。
详细内容为:通过图片展示和故事讲解,让幼儿认识并掌握“小猫”、“小狗”、“小兔子”等动物名词,学会使用“我喜欢……”的句子结构表达自己的喜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掌握常见的动物名词,如“小猫”、“小狗”、“小兔子”等。
2. 培养幼儿运用简单的句子结构“我喜欢……”表达自己的喜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使用“我喜欢……”的句子结构表达自己的喜好。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动物名词,如“小猫”、“小狗”、“小兔子”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图片:小猫、小狗、小兔子等动物的图片。
2. 故事书:《我喜欢的小动物》。
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猫、小狗、小兔子等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2. 故事讲解:讲述《我喜欢的小动物》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名词和“我喜欢……”的句子结构。
3.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用“我喜欢……”的句子结构表达出来。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幼儿说出动物名称,并用“我喜欢……”表达自己的喜好。
六、板书设计1. 动物名词:小猫、小狗、小兔子等。
2. 句子结构:我喜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用“我喜欢……”的句子结构表达出来。
答案示例:我喜欢小猫,因为它很可爱。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并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解、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幼儿认识了常见的动物名词,学会了使用“我喜欢……”的句子结构表达自己的喜好。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积极参与,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动物的名称和特点,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早期阅读教案大班
![早期阅读教案大班](https://img.taocdn.com/s3/m/4d52edd9192e45361166f574.png)
早期阅读教案大班早期阅读教案大班1一、活动目标1.能仔细观察、比较角色的动态、表情及情景细节,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语言。
2.丰富词及词组:鼓,凹,吃惊,又矮又小,又高又大。
二、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2.幼儿有照哈哈镜的经验。
三、指导要点1.活动重点:能仔细观察、比较角色的动态、表情及情景细节,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语言。
2.活动难点: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运用生活经验理解画面信息并大胆表达。
四、活动过程1.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1)引题你们认为狮子和猫,谁大谁小,如果比赛的话,谁会赢,为什么?你们都说狮子大、猫小,可是有件事情真好笑,有什么好笑的事情呢?(2)观察图一,了解事件的起因狮子和猫碰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幼儿自由发表看法)猜一猜,狮子要吃掉小猫的理由是什么?小猫会甘心让狮子给吃了吗,它会想什么法子对付狮子?(3)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从"有一天"到"走到小猫家门口")狮子到小猫家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自己看图书。
2.自主阅读,探索画面基本信息(1)幼儿边看图书,边轻声讲述(2)阅读后幼儿交流各自对画面的理解。
3.观察重点画面(1)观察第3幅图提问:哪一幅图是说狮子在照镜子?仔细看一下狮子照镜子时的表情怎么样?为什么很吃惊?它可能会说什么?这时候,小猫的表情和姿势怎么样?它会怎么对狮子说?(理解词语:又矮又小)教师以故事里狮子照镜子的这段话进行小结。
(2)观察第5幅图提问:哪一幅是说小猫照镜子?狮子看到镜子里的小猫表情怎么样?会怎么想?(理解词语:又高又大)教师以故事里小猫照镜子的这段话进行小结。
4.观察难点画面讨论:(1)其实是狮子大,小猫小,怎么镜子里照出来的却是狮子又矮又小,小猫又高又大呢?(引导幼儿观察第3、第5幅图镜面的不同;观察第2幅画面时,教师朗读相应的文字)(2)狮子怎么会不知道小猫在按钮翻镜面呢?(引导幼儿观察图中小猫的动作细节及狮子的朝向,理解词语:鼓、凹)(3)狮子是森林,怎么会从小猫家逃出去?(引导幼儿理解人物的心理特点)5.师幼共阅,以书面语言概括画面基本意思。
大班兔子不会总那么傻教学反思
![大班兔子不会总那么傻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042400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f.png)
大班兔子不会总那么傻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方法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通过故事、实例等方式引入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课堂内容,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吸引力;•游戏化学习:设计有趣的游戏和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2.2 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问引导:在课堂中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的方式,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设计项目:组织学生参与科学实验、调查研究等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2.3 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不同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引导自主学习: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反馈和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2.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角色扮演: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互动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倾听能力。
3. 评价方式3.1 学习成果评价•测验与考试:定期进行课堂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包括完成情况、准确性和创意性等;•项目评价:对学生参与的项目进行评价,包括项目成果、合作能力和创新性等。
兔子不会总那么傻大班教案反思
![兔子不会总那么傻大班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cde2f1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4.png)
兔子不会总那么傻大班教案反思一、活动目标:1、能结合教学课件大胆想象并表述故事情节, 感受小白兔的机智。
2、理解、学习词语:“满头大汗、四脚朝天"。
3、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过程:1、教师创设故事情景,导入活动。
有一天,小白兔去森林里采蘑菇。
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小白兔被晒得满头大汗。
学习词语:满头大汗。
师:小白兔热得满头大汗,他怎么做呢?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白兔是怎么做的?2.教师逐幅出示挂图,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讲述故事情节。
(1)图一,提问:图上有什么?大太阳下, 小白兔怎么样? (满头大汗)小白兔热得满头大汗,它是怎么做的?(2)图二,提问:吃完了西瓜,小白兔是怎么做的? (用.西瓜皮当帽子。
)小白兔为什么要戴西瓜帽呢? (天气太热,戴上西瓜帽可以凉快些。
) 教师总结:小白兔真会动脑筋,戴上西瓜帽真的凉快多了。
它继续往前走, 咦,小白兔为什么停下了脚步呢? (有一条小河。
)小白兔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呢(3)图三,提问:小白兔想了什么办法呢? (小白兔坐在西瓜船上稳稳当当地过了河。
)(4)图四,提问:过了河,小白兔遇到了谁?狐狸要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狐狸很凶狠,张开大嘴。
)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白兔?(5)图五,提问:小白兔究竟有没有被狐狸吃掉呢?它想了什么办法战胜了狐狸?(理解词语:四脚朝天)3、幼儿观察图片,尝试完整讲述故事,感受小白兔的智慧。
小白兔用西瓜解决了哪些困难? (用西瓜解渴,用西瓜皮当帽子遮阳,用西瓜皮当小船过河, 用西瓜皮战胜了狐狸。
)4、教师完整讲述图片。
5、你喜欢这只小白兔吗?为什么?6、请给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
7、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分角色表演。
活动反思活动中我利用生动的动画故事向孩子抛出了-一个个问题:小白能跟这个人走吗?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找谁帮........孩子们渐渐有了警惕意识,也激发了幼儿讨论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506d7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3.png)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2.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周:《猜猜我有多爱你》讲述了一只小兔子和大兔子之间的爱,通过简单温馨的故事,让幼儿体验到亲情的美好。
2. 第二周:《好饿的毛毛虫》讲述了一只毛毛虫的成长历程,让幼儿了解蝴蝶的蜕变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 第三周:《彩虹色的花》讲述了一朵彩虹花用自己的花瓣帮助其他小动物的故事,让幼儿体验到友谊的美好。
4. 第四周:《月亮忘记了》讲述了一个小朋友和月亮之间的故事,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理解故事情节。
5. 第五周:《小猪佩奇》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图书、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幼儿与同伴、教师互动,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4.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小组讨论、互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往能力。
3.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阅读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
五、教学建议1.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包括图画书、故事书、科普读物等,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2. 创设舒适的阅读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阅读。
4.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阅读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周:认识《猜猜我有多爱你》,通过朗读、讨论,让幼儿体验亲情的美好。
2. 第二周:阅读《好饿的毛毛虫》,观察毛毛虫的成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 第三周:共读《彩虹色的花》,通过故事让幼儿体验友谊的美好,学习分享。
4. 第四周:欣赏《月亮忘记了》,通过想象和创作,让幼儿发挥创造力。
七、教学资源准备1. 图画书、动画视频等教学材料。
大班语言活动鸭子兔子早期阅读
![大班语言活动鸭子兔子早期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a10e066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a.png)
大班语言活动鸭子兔子早期阅读大班语言活动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培养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
其中,鸭子兔子早期阅读是一种常见的活动形式,对于幼儿的认知和语言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了解鸭子兔子早期阅读鸭子兔子早期阅读是一种通过图画书和相关互动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有趣的阅读探索的方式。
这种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够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观察图画书中的鸭子和兔子的形象,幼儿可以学习到很多关于这两个动物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对事物的逻辑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鸭子兔子早期阅读的意义1.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图画和听故事,幼儿可以自由地想象和构建各种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这种自由的想象和创造,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还能够提升他们的表达和叙事能力。
2.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鸭子兔子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描述书中的图画,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模仿,这样能够促使幼儿进行语言表达和沟通。
通过这种互动,幼儿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词汇和语言结构,丰富他们的语言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在鸭子兔子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需要仔细观察图画中的细节,并进行分析和理解。
这种观察和分析的过程,能够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鸭子兔子早期阅读的实施方式1.选择适合幼儿的图画书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应该选择适合他们认知水平的图画书,避免内容过于复杂或简单。
图画书的故事情节应该生动有趣,图画绘制精美,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2.开展互动的故事解读在鸭子兔子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图画、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和讲述自己的故事来激发幼儿的参与。
“你认为这只鸭子在做什么?”、“你觉得兔子为什么会开心?”等问题,既可以检验幼儿的理解能力,又能够激发幼儿们进行思考和表达。
3.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教师可以做一些鸭子和兔子的道具,邀请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游戏。
大班语言优质教案《聪明的小兔》
![大班语言优质教案《聪明的小兔》](https://img.taocdn.com/s3/m/12854b3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c.png)
大班语言优质教案《聪明的小兔》引言《聪明的小兔》是一篇适合大班儿童学习语言的优质教案。
通过讲述小兔子聪明勇敢的故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档将逐步介绍教案的目标、活动设计以及评估方法。
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大班儿童达到以下目标: 1. 听懂故事并理解其中的情节和主题。
2. 培养观察力,认识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情境中进行语言表达。
4. 学习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活动设计活动1:故事听说•时间:10分钟•目标:听懂故事并理解其中的情节和主题。
•描述:老师讲述故事《聪明的小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重点讲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活动2:观察小动物•时间:15分钟•目标:培养观察力,认识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描述: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小动物。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特点、颜色、大小等方面。
活动3:小兔言语练习•时间:20分钟•目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情境中进行语言表达。
•描述:幼儿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分配一个角色并准备一段对话,表演小兔在故事中的情境。
鼓励幼儿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活动4:情绪表达•时间:15分钟•目标:通过情境表演,学习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描述:老师给幼儿们展示不同情绪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描述图片中人物的情绪并模仿表演。
引导幼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评估方法•参与度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
•语言表达评估:评估幼儿在活动中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能力。
•观察力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对小动物特点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结论大班语言优质教案《聪明的小兔》通过故事听说、观察小动物、小兔言语练习和情绪表达等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评估方法可以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从而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
这个教案可在大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提升幼儿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兔子不总会那么傻
![大班语言活动:兔子不总会那么傻](https://img.taocdn.com/s3/m/4498a556d0d233d4b14e69ef.png)
大班语言活动:兔子不总会那么傻(早期阅读)【活动目标】1.能根据画面的细节,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说角色间的对话,感受图画书内容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龟兔赛跑》的故事、语言领域绘本大书《兔子不会总那么傻》。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一)提问:乌龟能跑过兔子吗?为什么在《龟兔赛跑》的故事里兔子输了呢?(二)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二、出示图画书《兔子不会总那么傻》,引导幼儿阅读第1-4页(一)引导语:乌龟和兔子赛跑之后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大家打开图画书,看看乌龟爸爸和兔爸爸是怎么告诉自己孩子的?(三)小结:乌龟爸爸赢得了比赛,所以它在告诉小乌龟的时候,脸上显示出很得意的神情,兔爸爸输了比赛,它在和小兔说这事的时候很严肃,而且小兔子脸上也表现出不理解的神情。
三、引导幼儿猜想后续情节(一)引导语:大家看到第4页之后,不要急着看下面的图画,想想后面的情节可能会是怎样的。
(二)引导幼儿根据图画书的第1~4页的内容,大胆猜想后续情节。
(三)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猜想四、引导幼儿阅读第5-9页,理解画面的内容。
(一)引导语:你们们的猜想都很有趣,那你们的猜想和图画书上的一样吗?我们一起来阅读第5~9页。
(二)提问:(1)小乌龟为什么要提出和小兔赛跑?(2)小兔告诉免爸爸赛跑的事后,兔爸爸是怎么答复小兔的?我们来学学兔爸爸说的话。
(3)小乌龟输了,它服气吗?为什么?我们来当小乌龟和小兔,学说他们的对话。
(三)小结:小乌龟提出要和小乌龟赛跑,是因为自己的爸爸赢了比赛。
当小兔把比赛的事告诉兔爸爸,兔爸爸说“你知道该怎么做”,其实就是告诉小兔要吸取自己半路睡觉的教训,认真比赛。
最后,小乌龟输了比赛,它不服气,认为小兔跑一半就应该去睡觉,而不是一直跑到终点。
小兔很自信地回答小乌龟:“我是不会在中间停下来的。
”它不会犯爸爸的错误,让乌龟有机会赢得比赛。
五、引导幼儿阅读最后部分,大胆表达自己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活动:兔子不会那么傻(早期阅读)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的细节,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说角色间的对话,感受图画书内容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龟兔赛跑》的故事。
材料配套:语言领域绘本大书《兔子不会总那么傻》,幼儿活动操作材料《兔子不会总那么傻》。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1.提问:乌龟能跑过兔子吗?为什么在《龟兔赛跑》的故事里兔子输了呢?
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出示图画书《兔子不会总那么傻》,引导幼儿阅读第1~4页。
引导语:乌龟和兔子赛跑之后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大家打开图画书,看看乌龟爸爸和兔爸爸
是怎么告诉自己孩子的?
小结:乌龟爸爸赢得了比赛,所以它在告诉小乌龟的时候,脸上显示出很得意的神情。
兔爸
爸输了比赛,它和小兔说这事的时候很严肃,而且小兔脸上也便显出不理解的神情。
(三)引导幼儿猜想后续情节。
1.引导语:大家看到第4页之后,不要急着看下面的内容,想象后面的情节可能会是怎么样的。
2.引导幼儿根据图画书的第1~4页的内容,大胆猜想后续情节。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猜想。
(四)引导幼儿阅读第5~9页,理解画面的内容。
引导语:你们的猜想很有趣,那你们的猜想和图画书上的一样吗?我们一起来阅读第5~9页。
提问:1.小乌龟为什么要提出和小兔赛跑。
2.小兔告诉兔爸爸赛跑的事后,兔爸爸是怎么答复小兔的?我们来学学兔爸爸说的话。
3.小乌龟输了,它服气吗?为什么?我们来当小乌龟和小兔,学说他们的对话。
小结:小乌龟提出要和小兔赛跑,是因为自己的爸爸赢了比赛。
当小兔把比赛的事告诉兔爸爸,兔爸爸说“你知道该怎么做”,其实就是告诉小兔要吸取自己半路睡觉的教训,认真比赛。
最后,小乌龟输了比赛,它不服气,认为小兔跑一半应该去睡觉,而不是一直跑到终点。
小
兔很自信地回答小乌龟:“我是不会在中间停下来的。
”它不会犯爸爸的错误,让小乌龟有机
会赢得比赛。
(五)引导幼儿阅读最后部分,大胆表达自己的体会。
1.提问:小乌龟输了比赛,不服气,回去告诉乌龟爸爸。
乌龟爸爸为什么笑了?乌龟爸爸是怎
么说的?
2.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解读乌龟爸爸笑的原因。
3.引导幼儿学说对话:老师当乌龟,你们当乌龟爸爸,我们来学学他们的对话。
4.小结:小乌龟真有意思,他认为小兔应该跑一半就去睡觉,这也难怪他才不会输。
乌龟爸
爸笑了,指出了小乌龟错误的想法,它告诉小乌龟:“兔子不会总那么傻。
”
(六)引导幼儿完整阅读图画书,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引导语:这本图画书的名字就叫《兔子不会总那么傻》,故事很有趣,讲了两次比赛~~~一次是乌龟爸爸和兔爸爸的比赛,一次是乌龟和小兔的比赛。
大家再完整地阅读一遍,并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