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直线运动 2.2(新课标复习)
课堂新坐标2014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v- t 图象的意义 1. 可求出物体在任一时刻的速度和物体达到某一速度所 需要的时间.
质点在 0~ 4 s 内做加速度为 1.5 m/s2 的匀加
速直线运动, 在 4 s~ 6 s 内做加速度为- 1 m/s2 的匀减速直线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运动,在 6 s~ 10 s 内以 4 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在 10 s~ 14 s 内做加速度为-1 m/s2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综上所述只有 D 选项正确.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图线折点含义 表示此时刻加速度改变 两图线交点含义 表示两物体此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v-t 图象的两点说明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1.只能描述直线运动,无法描述曲线运动. 2.v-t 图象描述的是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运动规律, 并 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
高中物理 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物理必修1人教新课标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教案单 元 小 结 导 航【知识结构】【难点解析】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实质上是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初速度v 0、末速度v 、加速度A 、位移x 和时间t 这五个量的关系。
具体应用时,可以由两个基本公式演绎推理得出几种特殊运动的公式以及各种有用的推论,一般分为如下情况: (1)从两个基本公式出发,可以解决各种类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
(2)在分析不知道时间或不需知道时间的问题时,一般用速度位移关系的推论。
(3)处理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末速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通常用比例关系的方法来解比较方便。
2.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思想(1)选定研究对象,分析各阶段运动性质; (2)根据题意画运动草图(3)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量,选定有关规律列出方程,注意抓住加速度A 这一关键量; (4)统一单位制,求解方程。
3.解题方法:(1)列方程法(2)列不等式法(3)推理分析法(4)图象法(5)比例法 二、巧用运动图象解题运动图象(v-t 图象、x-t 图象)能直观描述运动规律与特征,我们可以用来定性比较、分析或定量计算、讨论一些物理量。
解题时,要特别重视图象的物理意义,如图象中的截距、斜率、面积、峰值等所代表的物理内涵,这样才能速度-时间图象图象 位移-时间图象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应用:①判断运动性质(匀速、变速、静止)②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③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应用:①确定某时刻的速度②求位移(面积)③判断运动性质④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主要关系式: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位移和速度的关系: at v v +=020vv v +=2021at t v x += ax v v 2202=- 匀变速直线自由落体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 数值:在地球不同的地方g 不相同,在通常的计算中,g自由落体加速度(g )(重力加速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把v 取作零,用g 来代替加速度a 就行了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

时间t/s 0 0.1 0.2 0.3 0.4 0.5
速度(m/s) 0.38 0.63 0.88 1.11 1.38 1.62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思考与讨论
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 老师:能不能根据表中的数据,用最简便的 方法估算实验中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 学生A:能。可以用下面的办法估算:
• 解决问题:若飞机起飞做匀加速度直线运 动,初速度v0=2 m/s,加速度a=2 m/s2, 求飞机1 s内的位移和2 s内的位移?
• (由位移公式计算得3m和8m)
例题
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s。 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 以2m/s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10s末车 离开始刹车点多远?
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之间包围的梯形面积。 2、公式
当堂检测1:一辆汽车原来匀速行驶,速度是 24m/s,从某时刻起以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 驶。从加速行驶开始行驶180m所需时间为多少?
解:设初速度v0方向为正方向,所需时间为t
由题意得:v0 =24m/s a=2m/s2
由
x
v0t
1 2
at
2
得:t2+24t-180=0
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思考2
这个材料中体现了什么科学思想?
科学思想方法:先把过程无限分割, 以“不变”近似代替“变”,然后再 进行累加的思想 。(微元法)
思考3
这种科学思想方法能否应用到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v-t图象上呢?
设计方案:从v-t图象中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位移
分割
v/m/s
v/m/s
50
50
40
新课标高一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

新课标高一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一)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经过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的位移和速度的结论1.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经过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秒,前一个T 秒的位移s 一,前二个T 秒的位移s 二,前三个T 秒的位移s 三…………之比为s 一:s 二:s 三:…………:s N == 1:4:9:…………:N 22.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经过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秒,第一个T 秒的位移s 1,第二个T 秒的位移s 2,第三个T 秒的位移s 3…………之比为 s 1 :s 2 :s 3:…………:s n ==1:3:5:…………:(2n -1)3.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经过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秒,第一个T 秒末的速度υ1,第二个T 秒末的速度υ2,第三个T 秒末的速度υ3…………之比为υ1:υ 2 :υ3:…………:υn == 1:2:3:…………:n4.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经过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秒,第一个T 秒的位移s 1,第二个T 秒的位移s 2,第三个T 秒的位移…………之差为 s 3 -s 2 ==s 2 -s 1==…………==aT 2 此结论反之亦然。
还有推论为:s m -s n =(m -n) aT 2 5.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υ时中==21(υ0+υ)==ts ==υ(二)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经过连续相等的位移间隔的时间和速度的结论 1.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经过连续相等的位移间隔s 米,前一个s 米的所用时间t 一,前二个s 米所用的时间t 二,前三个s 米所用的时间t 三…………之比为 t 一:t 二 :t 三 :…………:t N == 1:2 :3 :…………:N2.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经过连续相等的位移间隔s 米,第一个s 米的所用时间t 1,第二个s 米所用的时间t 2,第三个s 米所用的时间t 3…………之比为 t 1: t 2: t 3:…………:t n == 1:(2-1):(3-2):…………:(n -1-n ) 3.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经过连续相等的位移间隔s 米,第一个s 米末的速度υ1,第二个s 米末的速度υ2,第三个s 米末的速度υ3…………之比为 υ1:υ2:υ3 :…………:υn == 1:2 :3 :…………:n4.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路程中点的瞬时速度为υ==2220+υυ,且路程中点的速度总大于时间中点的速度。
粤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2

零 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_____的_______________ 相同 3. 在同一地点, 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___ 自由落体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 这个加速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也叫做____________, g 通常用符号______来表示.
即时跟进 (双选)伽利略认为落体运动应该是简单的变速运动,即它 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速度的均匀变化意味着( ) A.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D.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答案】AD
【解析】速度是均匀变化的,说明加速度不变,则由 v= 1 2 at,s= at ,v2=2as,可知 A,D 正确. 2
考点 2
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进行判断
为了能够求出塔的高度, 从塔顶自由落下一石子, 除了需要知道加速度以外,还需要知道( ) A.最初 1 s 内石子的平均速度 B.最初 1 s 内石子的位移 C.最后 1 s 内石子的位移 D.第 1 s 末的速度和第 2 s 末的速度
【解析】 由题设可知,从塔顶上自由落下的石子,其运 动为自由落体运动, 要计算出石子下落的高度, 有很多的方法, 但最初 1 s 内石子的平均速度、最初 1 s 内石子的位移、第 1 s 末的速度和第 2 s 末的速度对所有的自由落体运动都相同,因 此,根据这些物理量不能求出高度.如果知道最后 1 s 内石子 的位移,设此位移为 h, 2h+g 1 2 1 2 则 h=2gt -2g(t-1) ,得到 t= , 2g 2 1 2 2h+g 塔的高度为 H= gt = , 2 8g 可见,利用这个位移能求出塔的高度.
复习2.2-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

图 1-3
解析:v-t 图象中两线的交点表示有共同速度,“面积” 相等表示相遇.
6.(单选,2011 年广东学业水平模拟)某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由图 1-3-7 可知( D )
图 1-3-7 A.0~2 s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 B.2~6 s 物体静止
C.2~6 s 内物体的位移为 8 m
D.0~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 1 m/s2
其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 物体在0- t1到这段时间内 的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B ) A.加速度为0 B.加速度不变且不为0 C.加速度逐渐增大 D.加速度逐渐减小
v
• • • •
v0
O
t1
t
1.(2010 年佛山学业水平模拟)如图 1-3-3 是一 物体的 s-t 图象,则该物体在 6 s 内的位移是( A )
1 v0t+2at2
二、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仅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的运动.
2.特点 零 (1)是初速度为________的特殊匀变速直线运动. 相同 (2)同一地点,任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_. 3.重力加速度:因地而异,高的地方小,靠近两极的地方 9.8 m/s2 大.一般取 g=____________.
自由落体运动 【例 2】(2010 年湖南学业水平考试)甲物体的质量 是乙物体质量的 3 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C ) A.甲比乙先着地 C.甲、乙同时着地 B.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D.着地时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图 象
• 例3. (2011 年湖南学业水平 考试)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
图 1-3-1
匀变速直线运动
【例 1】(2009年湖南学业水平考试)一个物体做匀
八年级 物理 第二章 2.2-2运动的描述-快与慢 课件

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时间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多一点思考,少一份遗憾。——杨建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享受生命。 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酒食上得来的朋友,等到酒尽樽空,转眼成为路人。 生命就像是一种回音,你送出了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了什么就是会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不要忘记:“一份耕耘乃至九份耕耘,你得到的收获依然是零,惟有十分的耕耘,你才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一棵小草,也许永远不能成为参天大树,但它可能做最绿最坚强的小草;一滴水,也许永远不能像长江大河一样奔腾,但它可以成为所有水中 的最纯的那一滴
路程 公式 速度=
时间
v=-st
变形式
S=vt
t=-sv
单位
推导:V=-st
米/秒=
米 秒
路程的单位 速度的单位=
时间的单位
m/s 读作:米每秒
千米/时=
千米 小时
Km/h 读作:千米每时
基本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5m/s 读作 5米每秒
。
自行车5m/s 表示 自行车每秒钟通过路程5米。
3、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二、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2.2直线及其方程2.2.2直线的方程第2课时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与一般式方程

提示由
7-2
=
-3
,整理得
4-3
5x-y-13=0.
.
)
3.两点式表示直线方程的条件是什么?两点式怎样变形就能适用于所有过
两点的直线了?
提示两点式除了不适用于斜率为0与斜率不存在的直线,其他情况均可表
-1
-1
示;只需将 - = - 变形为(x-x1)(y2-y1)=(y-y1)(x2-x1)的形式,就能适用
x
并化简为
a
+
y
=1 的形式,这一方程形式通常称为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其中 a 是
b
直线在 x 轴上的截距,b 是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
(2)若直线 l
x
的方程为a
+
y
=1,则
b
①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a|+|b|+ a2 + b 2 ;
②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1
S=2|ab|;
-5-0
所以得5x-3y-25=0.
=
-5
,
2-5
)
2.过点A(1,2)的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0,则该直线方程为(
A.x-y+1=0
B.x+y-3=0
x-y=0或x+y-3=0
x-y=0或x-y+1=0
)
答案 D
解析 当直线过原点时,可得斜率为
2-0
k= =2,
1-0
所以直线方程为 y=2x,即 2x-y=0;
用两点式方程求直线方程.
2.由于减法的顺序性,一般用两点式方程求直线方程时常会将字母或数字
的顺序错位而导致错误,在记忆和使用两点式方程时,必须注意坐标的对应
人教课标版物理必修1第2章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名师教案

高一物理必修1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康县一中:刘佳核心素养: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
教学目标: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
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教学过程:课前: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
根据优教平台上学生反馈的预习情况,发现薄弱点,针对性教学。
新课引入:一、教师活动:通过复习v-t图象引导学生回忆图象的物理意义。
利用多媒体展示匀速运动的v-t图象,①引导学生思考在v-t图象中能看出那些信息呢?②启发引导学生讨论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各自的特点。
二、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老师的演示,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
点评:复习v-t图象为下一步讨论图象特点做好知识准备,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
学习新知:一、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1、我们学过的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怎样的?从图象中你还能找到什么信息?问题2、上节课的实验中,我们绘制的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它表示小车做什么样的运动呢?问题3、这种运动的特点是什么保持不变?讨论归纳:(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是。
(2)匀变速直线运动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探究:图象的倾斜程度反映了什么?注:图象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优点是直观形象,通过图象变化,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概念,培养思考的周密性;所以在应用中我们要加深对图象及概念的理解。
物理: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关系 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例题1: 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 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 例题1: 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 现以0.6m/s 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 现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 达到多少? 达到多少?
=40km/h=11m/s的方向为正方向 解:以初速度v0=40km/h=11m/s的方向为正方向 则10s后的速度: 10s后的速度: 后的速度
公式中矢量的方向的确定: 公式中矢量的方向的确定:
加速直线运动: 符号( 负号) 加速直线运动:a与v符号(正、负号)相同 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符号( 负号) 减速直线运动 减速直线运动:a与v符号(正、负号)相反
一般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例题3 某汽车正以12m/s的速度在路面上匀速行驶, 例题3、某汽车正以12m/s的速度在路面上匀速行驶, 12m/s的速度在路面上匀速行驶 前方出现紧急情况需刹车,加速度大小是3m/s2,求 前方出现紧急情况需刹车,加速度大小是3m/s 汽车5s末的速度。 5s末的速度 汽车5s末的速度。 解:以初速方向为正方向 =12+(5m/s=则v=v0+at=12+(-3) ×5m/s=-3m/s 正确解法:以初速方向为正方向 正确解法: 当车速减为零时,v=v0+at0=12-3t0=0 当车速减为零时, =12解得t0=4s 注意: 注意: 4s末汽车已刹车完毕 所以5 末汽车已刹车完毕, 即4s末汽车已刹车完毕,所以5末时汽车处于静止 刹车问题 状态,即速度为零。 状态,即速度为零。 与实际相符) (与实际相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2
能说它们 一、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的运动方 向相反吗? 向相反吗?
高中物理高一物理《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必修一)

课题名称§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课时数1课时课型问题解决课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本节知识的具体内容标准如下: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的特点,知道直线的倾斜程度反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并能用它来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问题。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t-υ图象,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υ图象,概念和特点。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v=v0+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重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υ图象,概念和特点。
难点(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v0+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难点:应用t-υ图象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 at。
学习过程评价任务(内容、问题、试题)学习活动(方式、行为策略)一、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1】上一节中已经学习了关于速度时间图像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描绘出的速度时间图像对小车的运动做定性描述。
并以此总结,我们能从速度时间图像中提取那些运动信息?小车的速度增加得有规律吗?【成功发现】:不难看出,速度图象中的一点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小车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明小车的速度不断增大,而且速度变化是均匀的;小车做的是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来源:]★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上图中可以看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同步课堂】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课后习题讲解【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解:设下降到双脚离水面的高度分别为3.4m和1.8m的时 间分别为t1和t2,
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h 1 gt2 2
5m
3.4m
1 2
10m
/
s2
t12
分别代入数据有:
5m
1.8m
1 2
10m
/
s2
t22
t1 0.4 2s
分别解得:
t2 0.8s
所以手机连拍的时间间隔 t t2 t1
解:两物体都是由静止开始,则初速度v0=0,
根据位移公式,得 x 1 at2 2
时间t相同,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即
a1 x1 a2 x2
4、滑跃式起飞是一种航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飞机跑道的前一部分是水平的, 跑道尾段略微向上翘起。飞机在尾段翘起跑道上的运动虽然会使加速度略有减小, 但能使飞机具有斜向上的速度,有利于飞机的起飞。假设某飞机滑跃式起飞过程 是两段连续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一段的加速度为7.8 m/s2,位移为180m,后一 段的加速度为5.2 m/s2,路程为15 m,求飞机离舰时的速度有多大?
传播所需要的时间。小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时间
为2.5s,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可知
h 1 gt2
代入数据得h 1 10m / s2 (2.5s)2 2
2
所以 h 31.25m
声音在空中传播需要时间,故实际做自由落体的时间 小于听到击水声音的时间,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
公式 h 1 gt2 可知,实际值小于估算值。 2
4、有一架照相机,其光圈(进光孔径)随被摄物体的亮度自动调 节,而快门(曝光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为估测这架照相机的曝光时 间,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 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 的径迹。已知石子从地面以上2.5m的高度下落,每块砖的平均厚度 为6cm,请估算这张照片的曝光时间。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课时作业含答案和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为6 m/s,第2 s末的速度为8 m/s,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为2 m/s2B.任何1 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都为2 m/sC.物体的初速度为3 m/sD.第1.5 s末物体的速度为7 m/s2.如图所示为四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那么由图象可以看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在1 s末和4 s末C.乙在前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4.某运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6 m/s2,那么在任意1 s内( )A.此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6倍B.此物体任意1 s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 s末的速度大0.6 m/sC.此物体在每1 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0.6 m/sD.此物体在任意1 s内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0.6 m/s5.一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进入水平面后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在图中所示的v-t图象中可以反映小球这一整个运动过程的是(v为小球运动的速率)( )二、多项选择题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直线运动,若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的位移相等,则物体就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直线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的位移相等,则物体就做匀加速运动C.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量是恒定的D.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恒定7.某质点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 )A.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在第2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C.在第2 s内速度越来越大D.在第3 s内速度越来越大8.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物体的直线运动的是( )三、非选择题9.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是2 m/s2,则:(1)汽车经3 s时速度的大小为多少?(2)汽车经5 s时速度的大小为多少?(3)汽车经10 s时速度又为多少?10.发射卫星一般采用多级火箭,第一级火箭点火后,使卫星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50 m/s2,燃烧30 s后第一级脱离,第二级火箭没有马上点火,所以卫星向上做加速度为10 m/s2的匀减速运动,10 s后第二级火箭启动,卫星的加速度为80 m/s2,这样经过1分半钟第二级火箭脱离时,卫星的速度为多大?11.在某品牌汽车4S店,一顾客正在测试汽车的加速、减速性能.某段时间内汽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若汽车以0.6 m/s2的加速度加速,则10 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若汽车以0.6 m/s2的加速度刹车,则10 s后和20 s后速度各为多少?12.汽车一般有五个前进挡位,对应不同的速度范围,设在每一挡汽车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换挡时间不计.其次行车时,一挡起步,起步后马上挂入二挡,加速度为2 m/s2, 3 s 后挂入三挡,再经过4 s速度达到13 m/s,随即挂入四挡,加速度为1.5 m/s2,速度达到16 m/s时挂上五挡,加速度为1 m/s2.求:(1)汽车在三挡时的加速度;(2)汽车在四挡行驶的时间;(3)挂上五挡后再过5 s的速度.答案及解析1.C解析:物体的加速度a =Δv Δt =v 2-v 1Δt =8-61 m/s2 =2 m/s 2,选项A 正确;根据Δv =a Δt可知,任何1 s 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都为2 m/s ,所以选项B 正确;已知第1 s 末的速度为6 m/s ,由v =v 0+at 得,6 m/s =v 0+2 m/s 2×1 s ,所以v 0=4 m/s ,选项C 错误;根据v t 2=v 0+v2,代入数值可得,第1.5 s 末物体的速度为v t 2=6+82 m/s =7 m/s ,选项D 正确. 2.C解析:v -t 图象的斜率就是物体的加速度,选项A 中图线平行于时间轴,斜率为零,加速度为零,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 中图线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由图象可看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而减小,所以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选项C 中图线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物体的速度随时间而增大,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D 中图线不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不做匀变速运动. 3.C解析:甲以2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0~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1=2 m/s 2,2~6 s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 2=-1 m/s 2.t 1=1 s 和t 2=4 s 二者只是速度相同,未相遇.甲、乙速度方向相同. 4.C解析:因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0.6 m/s 2,主要涉及对速度公式的理解:①物体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②v =v 0+at 是矢量式.匀加速直线运动a =0.6 m/s 2;匀减速直线运动a =-0.6 m/s 2. 5.C解析:小球经过匀加速和匀减速两个过程,故选项C 正确. 6.AD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恒定的,但是速度的变化量会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所以速度的变化量并不是恒定的,故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x =vt ,可以断定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 7.BD解析:题图为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第1 s 末速度达到最大,运动方向不变,选项A错误;第2 s 末速度为零,然后反向加速,速度方向改变,选项B 正确;第2 s 内质点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小,选项C 错误;第3 s 内质点做反向的加速运动,速度增大,选项D 正确. 8.BC解析:位移图线平行时间轴,则表示静止,选项A 错误;速度图线平行时间轴,则加速度为零;速度图线为倾斜直线,则加速度恒定(不为零),选项B 正确;位移图线为倾斜直线,则做匀速运动,加速度为零,故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 9.答案:(1)4 m/s (2)0 (3)0解析:汽车刹车后减速至速度为零不可能再反向加速运动,故速度减为零后就静止了,因此这类题应先判断多长时间汽车停下,再来求解.设历时t 0时间汽车停下,取匀速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由v =v 0+at 得t 0=0-10-2s =5 s(1)v 3=v 0+at =10 m/s +(-2)×3 m/s=4 m/s (2)v 5=0 (3)v 10=0.10.答案:8 600 m/s.解析:整个过程中卫星的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但可以分解为三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处理.第一级火箭燃料燃烧完毕时的速度v 1=a 1t 1=50×30 m/s=1 500 m/s ;减速上升10 s 后的速度v 2=v 1-a 2t 2=1 500 m/s -10×10 m/s=1 400 m/s ;第二级火箭脱离时的速度v 3=v 2+a 3t 3=1 400 m/s +80×90 m/s=8 600 m/s.11.答案:16 m/s 4 m/s 0解析:初速度v 0=36 km/h =10 m/s ,加速度a 1=0.6 m/s 2,a 2=-0.6 m/s 2由速度公式得加速10 s 后的速度v 1=v 0+a 1t 1=10 m/s +0.6×10 m/s=16 m/s ;从汽车开始刹车至停下所需时间t 3=v -v 0a 2=0-10-0.6s≈16.7 s,故开始刹车10 s 后汽车的速度v 2=v 0+a 2t 2=10 m/s -0.6×10 m/s=4 m/s刹车20 s 后汽车的速度为0.12.答案:(1)1.75 m/s 2(2)2 s (3)21 m/s 解析:(1)汽车运动过程草图如图所示在二挡时(A →B ),a 1=2 m/s 2,t 1=3 s , 这一过程的末速度v 1=a 1t 1=2×3 m/s=6 m/s 在三挡时(B →C ), v 2=13 m/s ,t 2=4 s ,加速度a 2=v 2-v 1t 2=13-64m/s 2=1.75 m/s 2. (2)在四挡时(C →D ), a 3=1.5 m/s 2,v 3=16 m/s ,运动时间t 3=v 3-v 2a 3=16-131.5s =2 s , 即在四挡行驶的时间为2 s.(3)在五挡时(D→E),a4=1 m/s2, t4=5 s,速度v4=v3+a4t4=16 m/s+1×5 m/s=21 m/s 故挂上五挡后再过5 s的速度为21 m/s.。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方法二: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 由于已知量有x及t,平均速度 v 可求,故想到利用平均速度公 式 v v t ,第一个4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2 s时的速度,v2=24/4 2 m/s=6 m/s,最后4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10 s时的速度, v10=56/4 m/s=14 m/s 所以a=(v10-v2)/(t10-t2)=(14-6)/(10-2 )m/s2=1 m/s2。 方法三:利用x=aT2求解 本题出现了三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4 s),故想到选用公式s=aT2,s2-s1 =aT2,s3-s2=aT2, 所以s3-s1=2aT2, a=(s3-s1)/(2T2)=(56-24)/(2×42) m/s2=1 m/s2。 (1)对第一个4s,已知位移和时间,即s=v0t+(1/2)at2中,v0未知,故 欲求a,必须再选择某一过程,列出s-t关系,然后联立求解方程组即可。 (2)本题既然已知两段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可考虑应用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推论求解。
2h = g
2.09 s≈1.4 s。
陈若琳要完成一系列动作可利用的时间t=t1+t2=1.7 s。
(1)将竖直上抛运动分解成上升和下降两个阶 段,是解析竖直上抛运动的常用方法。 (2)竖直上抛运动具有对称性。 (3)将跳水运动员的运动当成质点的运动,使 运算得到简化。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选手 何雯娜获得女子体操蹦床比赛冠 军。蹦床运动要求运动员在一张 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 空中动作如图甲所示。为了测量 运动员跃起的高度,训练时可在 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 传感器记录弹性网的压力,并在计算机上做出压力—时间图象,假如做出 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设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运动员跃起的 最大高度为(g取10 m/s2) ( C ) A.1.8 m B.3.6 m C.5.0 m D.7.2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1页 共 93 页
第42页 共 93 页
第43页 共 93 页
第44页 共 93 页
第45页 共 93 页
第46页 共 93 页
第47页 共 93 页
第48页 共 93 页
第49页 共 93 页
第50页 共 93 页
第51页 共 93 页
第52页 共 93 页
第53页 共 93 页
第67页 共 93 页
第68页 共 93 页
第69页 共 93 页
第70页 共 93 页
第71页 共 93 页
第72页 共 93 页
第73页 共 93 页
第74页 共 93 页
第75页 共 93 页
第76页 共 93 页
第77页 共 93 页
第78页 共 93 页
第79页 共 93 页
第80页 共 93 页
第81页 共 93 页
第82页 共 93 页
第83页 共 93 页
第84页 共 93 页
第85页 共 93 页
第86页 共 93 页
第87页 共 93 页
第88页 共 93 页
第89页 共 93 页
第90页 共 93 页
第91页 共 93 页
第92页 共 93 页
第54页 共 93 页
第55页 共 93 页
第56页 共 93 页
第57页 共 93 页
第58页 共 93 页
第59页 共 93 页
第60页 共 93 页
第61页 共 93 页
第62页 共 93 页
第63页 共 93 页
第64页 共 93 页
第65页 共 93 页
第66页 共 93 页
第15页 共 93 页
第16页 共 93 页
第17页 共 93 页
第18页 共 Biblioteka 3 页第19页 共 93 页
第20页 共 93 页
第21页 共 93 页
第22页 共 93 页
第23页 共 93 页
第24页 共 93 页
第25页 共 93 页
第26页 共 93 页
第27页 共 93 页
第93页 共 93 页
第1页 共 93 页
第2页 共 93 页
第3页 共 93 页
第4页 共 93 页
第5页 共 93 页
第6页 共 93 页
第7页 共 93 页
第8页 共 93 页
第9页 共 93 页
第10页 共 93 页
第11页 共 93 页
第12页 共 93 页
第13页 共 93 页
第14页 共 93 页
第28页 共 93 页
第29页 共 93 页
第30页 共 93 页
第31页 共 93 页
第32页 共 93 页
第33页 共 93 页
第34页 共 93 页
第35页 共 93 页
第36页 共 93 页
第37页 共 93 页
第38页 共 93 页
第39页 共 93 页
第40页 共 9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