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育心理学的萌芽、诞生、主要贡献者(了解)

萌芽:

1531年,西方学者琼·魏维斯的著作中首次出现“教育心理学”一词

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在1806年发表了《普通教育学》一书,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在教育工作中系统尝试应用心理学知识,1876年发表《教育人类学》,

德国教育理论家莫伊曼倡导“实验教育学运动”,

实验教育运动的另一倡导者拉伊,1903年出版《实验教育学》。

美国出现了很多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著作,

诞生:

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桑代克是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桑代克用小鸡、猫、狗等动作进行实验,并把所得出的结论推论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中,是行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1)行为主义学派(联结派):代表人物:桑代克、华生、赫尔、斯金纳等

(2)认知学派,起源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魏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布鲁纳、奥苏贝尔等

(3)联结-认知派:代表人物:托尔曼、加涅

(4)人本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

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发展阶段(知道)

生物成熟、活动、社会经验和平衡,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思维变化。

(1)组织:个体将思维过程组织进心理结构,简单的结构不断地被组合和整理变成更为复杂和有效的结构,图式是思维结构的基本框架或单元

(2)适应:适应周围环境的倾向性,包括同化与顺应两个过程,同化是指试图用已有知识来解释或理解新事物,顺应是指必须改变已有图式以对新的情境做出反应

(3)平衡:在认知图式和环境信息间寻求心理上内在的平衡状态

发展阶段:

阶段年龄特征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婴儿期开始出现模仿、记忆和思维,出现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

2~7岁

幼儿期到学龄早期语言和符号思维能力逐渐发展,能沿着一个方向进行逻辑运算;难以了解他人观

点;不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学龄后期到中学能有逻辑地解决具体问题,理解对话的规则,能分类和排序,理解了可逆性;分类;排序

形式运算阶段

11岁~成年

高中和大学能符合逻辑地解决抽象问题,思维更具科学性,对社会问题、身份的关注增加

皮亚杰理论的局限性:儿童和成人的思维方式经常不符合不变的阶段观;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忽视了文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皮亚杰的理论启示:理解学生的思维并以学生的思维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和建构知识;玩的价值。

3、埃里克森个体发展阶段理论(知道)

个体发展的八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婴儿期)、自主对羞怯和疑虑(学步期)、主动对内疚(儿童中期)、勤奋对自卑(小学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青少年期)、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繁殖对停滞(成年期)、自我整合对失望(老年期)。

(1)学前期:信任、自主和主动

如果婴儿对食物和照顾的需求得到养育者有规律和无条件的满足,他们会产生信任感。

到了幼儿阶段,幼儿开始承担自我照顾的责任,如果父母不保持对儿童放心和信任的态度,不奖励儿童努力掌握基本的运动和认知技能的行为,儿童可能会感到羞怯,会怀疑自己掌控世界的能力。

儿童有主动探索世界,主动承担责任,完成任务来表现自己的自主能力,这个时期的挑战是能保持做事情的激情,同时懂得不是任何推动力都可以对所做的事情起作用;成人要监督儿童做事情的过程,但不能过多干涉。

(2)小学和中学时期:勤奋对自卑

学生开始觉察到勤奋和坚持不懈地做事情与完成工作后的快乐体检之间的关系。如果学生能顺利完成任务,则会体验到快乐和自信,否则会产生自卑。

儿童克服挑战的方式与今后的学校经历有关,经常经历学业失败的学生,更容易辍学或逃学。

到了中学阶段,学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成绩和表现,也会在其他方面(学术、社交和运动)展开激烈竞争。

(3)青少年期:自我认同感对自我认同感混乱。青春期:寻找同一性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构建同一性。

同一性指将一个人的动机、能力、信仰和历史组成一个恒定的自我形象,也就是说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综合性的回答。

同一性建立的过程包括谨慎的选择和决定,特别是对自身工作、价值观、意识形态的选择。

同一性的发展包括:

同一性扩散:当个体不去探究各种选择的利害和不采取必要的行动时,就会出现扩散。

同一性早闭: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做出选择并承担责任。

同一性延迟:青少年在各种选择之间挣扎的情形。

同一性获得:经过分析现实存在的各种选择之后,个人做出选择并为之努力追求。

(4)离开学校之后

亲密与孤独:渴望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联系,如果失败则会走向孤独。

繁殖对停滞:繁衍后代,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失败可能会走向停滞。

自我整合对失望:自我感到巩固,完全接受关于自己过去唯一的、不可改变的历史,失败则会绝望。

4、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模型(了解)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微系统中,这个微系统包含于相互交错的中间系统里,中间系统又被嵌入外系统中。这三个系统都是宏观系统中的部分。

微系统包括人们直接的关系和活动,微系统里的各种关系是互惠的——它们是双向的。

中间系统是指微系统里面各种元素之间的一系列相互关系。同样,所有这些关系都是互惠的。

外系统包括所有影响儿童的社会环境。

宏观系统是更大的社会环境——含有价值观、法律、习俗和传统。

关系(记住PPT上面的那张图片即可):每一个人都在一个微系统中发展(家庭、朋友、学校活动、老师等),微系统在中间系统(所有的微系统在这里相互交错)里,又嵌入外系统(影响儿童的社会组织——如社区组织、大众传媒、医疗机构、学校系统等);这三个系统都是宏观系统(有法律、习俗和价值观等的更大范围的社会)中的部分。

影响发展的微系统:家庭:亲子关系、兄弟姐妹、独生子女、离婚;同伴:同伴群体、友谊、同伴接纳;学校:学校氛围、教师

5、大脑可塑性、偏侧化(了解)

可塑性:早期刺激严重剥夺造成的持久影响,可以通过脑的某些代偿作用来弥补这种剥夺和损伤。髓鞘化:绝缘的胶质细胞包裹神经纤维,使得神经元间信息传到速度更快的过程,是脑在出生后最初几年快速变大的原因

大脑皮层的偏侧化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大脑两半球的功能特异化,大脑一侧控制对侧躯体活动,特定的脑区影响特定的功能,一般来说左半球控制语言加工,右半球负责空间-视觉和情感信息。

6、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了解)

主要观点:

(1)反对程序教学,主张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2)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者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习者良好的认知结构,构建认知结构必须经历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阶段。

结构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发现学习法的教学步骤:

(1)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使学生对问题感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激发探究的欲望

(3)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