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顺主任运用“因时学说”治中焦病经验举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作顺主任运用“因时学说”治中焦病经验举隅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往往与时间位置、地理位置、年龄、性别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三因学说。王作顺主任从时间位置出发治疗中焦病症,可谓是同病异治。王主任根据春夏秋冬四时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药治疗同一部位的病症,临床疗效颇著。
标签:三因学说;中焦;王作顺;春夏秋冬;同病异治
脾胃为后天之本,故应扶助胃气。同时[1],李东垣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而元气又是人身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生。当脾胃受损时,中焦可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腹胀、大便不爽、体倦乏力、不思饮食、精神不振等。王作顺主任据四时特点,予以不同方药,从而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1 春之食少
案例一、刘某,女,55岁,2015年3月2日初诊:自诉食少懒言,便溏,腹胀,体倦乏力,肢冷畏寒,精神不振。查血压BP:120/60 mmHg,面色萎黄,舌淡胖,苔白,脉虚弱。辩证属中焦气虚加里寒。王作顺主任予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15 g,黄芪15 g,焦白术15 g,当归6 g,陈皮6 g,升麻9 g,柴胡6 g,炙甘草15 g,红景天10 g,肉桂10 g,干姜10 g。7剂后遂来复诊,胃纳增加,余症状明显好转。故予前方减去红景天、肉桂、干姜以继续治疗。
按:李东垣云:“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由所生也。”脾胃气虚,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不足,精血化生无源,故与红景天以益气。加之春袭冬之寒冷的特性,易生里寒,故加肉桂和干姜以助阳。余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党参、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以助黄芪;陈皮理气和中,使诸药补而不滞;当归养血补虚,使气有所依;升麻、柴胡引诸药上行;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补益脾气,补火助阳,助中焦运化之功。
2 夏之食少
案例二、王某,女,55岁,2015年6月20日初诊:自诉食少懒言,脘腹胀满,口渴汗多,大便黏腻不爽,体倦乏力,精神不振。查血压BP:130/80 mmHg,舌红,少苔,脉虚数。辩证属于暑伤气阴,湿滞中焦,脾胃失运。王作顺主任拟予清暑益气汤加减:西瓜翠衣20 g,西洋参15 g,桔梗15 g,石斛30 g,麦冬20 g,黄连15 g,知母15 g,甘草15 g,茯苓30 g,白术15 g,泽泻30 g,滑石30 g。7剂后遂来复诊,胃纳增加,余症状明显好转。按:暑气侵袭人体,易伤津耗气,使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津伤气耗更重,故可见患者身热汗多、心烦口渴、体倦少气,精神不振等症[2]。暑邪多挟湿侵犯中焦,临床上可见四肢困倦、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而不爽等湿阻症状。方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生津;西洋参、石斛、麦冬养阴清热生津;黄连、知母清热泻火除烦;茯苓、白术、泽泻、滑石利水渗湿健脾。全方共奏祛暑清热,益气养阴,健脾渗湿助运化
之功。
3 秋之食少
案例三、李某,女,55岁,2015年9月22日初诊:自诉纳差食少,皮肤瘙痒,脘腹胀满,体重倦怠,乏力懒言,大便黏腻不爽。查血压BP:125/70 mmHg,舌质胖淡,苔白微腻,边有齿痕,脉细。辩证属于脾虚湿盛,风邪与湿邪相合。王作顺主任予以升阳益胃汤加减:黄芪15 g,人参15 g、炙甘草15 g、半夏15 g、防风15 g、羌活15 g、独活15 g、陈皮10 g、柴胡10 g、茯苓30 g、白术15 g、泽泻15 g。14剂后遂来复诊,胃纳增加,余症状明显好转。
按:此病多发生于季节交换之时,湿邪与风邪相搏结,郁与肌肤,故可见皮肤瘙痒。湿困脾胃,运化失司,故可见脘腹胀满、食少纳差、大便不爽的症状。方中黄芪、人参健脾益气;陈皮、半夏、茯苓、白术、泽泻健脾渗湿;防风、羌活、独活祛湿祛风。全方共奏祛风祛湿健脾升阳之功。
4 冬之食少
案例四、宋某,女,55岁,2014年11月10日初诊,自诉:脘腹胀满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不温,大便溏泄。查血压BP:130/70 mmHg,舌淡、苔薄白,脈沉弦。辩证属于脾胃寒湿气滞。王作顺主任予以厚朴温中汤加减:厚朴20 g、陈皮15 g、炙甘草15 g、草豆蔻15 g、茯苓20 g、木香10 g、干姜15 g,附子6 g。3剂后,腹痛遂明显减轻。7剂后,胃纳增加,便溏减轻,余症状均好转。按:冬月外寒,加之素体阳虚,脾虚生湿,导致脘腹胀满或疼痛。脾虚湿盛致运化失司,故胃纳不佳,不思饮食。方中厚朴配炙甘草、干姜、草豆蔻溫中逐寒,陈皮、木香行气调中,茯苓开胃益脾,寒邪快荡,气机通畅,胃气和调,其效自彰。
5 总结
王主任根据四时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方剂,从不同辩证及思维角度,治疗了中焦胃纳不佳的病症,临床疗效颇好。
参考文献
[1] 王霞.补中益气汤的文献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硕士毕业论文,2008.
[2] 张勤学,高中祖.自拟清暑益气汤的临床治疗经验[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