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执业药师药剂学辅导精华)
⼀、增溶
(⼀)增溶的原理溶液中表⾯活性剂分⼦的疏⽔基团相互吸引、缔合形成胶团。
被增溶药物根据其极性⼤⼩,以不同⽅式与胶团结合,进⼊胶团的不同部位,⽽使药物的溶解度增⼤。
(⼆)影响增溶的因素有:1.增溶剂的性质、⽤量及医学教育|收集整理使⽤⽅法增溶剂的使⽤⽅法影响增溶效果。
通常宜将增溶剂被增溶药物混合均匀,使药物溶解,然后再⽤溶剂分次稀释⾄规定体积。
2.被增溶药物的性质被增溶药物的同系物中,药物的相对分⼦质量愈⼤,被增溶量通常愈⼩。
3.溶液的ph及电解质等ph:溶液的ph增⼤,有利于弱碱性药物的增溶,溶液的ph减⼩,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增溶。
电解质:溶液中加⼊电解质,能使被增溶药物的溶解度增加,其原因是电解质能够降低增溶剂的临界胶团浓度,从⽽使增溶剂在较低的浓度时形成⼤量胶团⽽产⽣增溶作⽤;另外电解质还可中和胶团的电荷,增⼤了胶团内部的有效体积,为被增溶药物提供更多的空间,从⽽提⾼增溶效果。
⼆、助溶
⼀些难溶于⽔的药物由于第⼆种物质的加⼊⽽使其在⽔中溶解度增加的现象,称为助溶。
加⼊的第⼆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机理:难溶性药物与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物、有机分⼦复合物以及通过复分解反应⽣成可溶性盐类。
三、制成盐类
四、应⽤混合溶剂
有时溶质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要⽐在各单⼀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种现象称为潜溶性,具有潜溶性的混合溶剂称为潜溶剂。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答案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1.药物溶解度与分子结构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是药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若药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药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作用力则药物溶解度小;反之,则溶解度大,即“相似相溶”。
氢键对药物溶解度影响较大。
在极性溶剂中,如果药物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则溶解度增大。
如果药物分子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减小,而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大。
有机弱酸弱碱药物制成可溶性盐可增加其溶解度。
将含碱性基团的药物如生物碱,加酸制成盐类,可增加在水中溶解度;将酸性药物加碱制成盐增加水中溶解度,如乙酸水杨酸制成钙盐在水中溶解度增大,且比钠盐稳定。
难溶性药物分子中引入亲水基团可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
如维生素K3不溶于水,分子中引入-SO3HNa则成为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可制成注射剂。
2.溶剂化作用与水合作用药物离子的水合作用与离子性质有关,阳离子和水之间的作用力很强,以至于阳离子周围保持有一层水。
离子大小以及离子表面积是水分子极化的决定因素。
离子的水合数目随离子半径增大而降低,这是由于半径增加,离子场减弱,水分子容易从中心离子脱离。
一般单价阳离子结合4个水分子。
药物的溶剂化会影响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3.粒子大小的影响对于可溶性药物,粒子大小对溶解度影响不大,而对于难溶性药物,粒子半径大于2000nm时粒径对溶解度无影响,但粒子大小在0.1~100nm时溶解度随粒径减小而增加。
Ostwald-Freundlich方程是描述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与粒子大小的定量关系,是在-定温度下用热力学的方法导出。
(见第二章第六节)。
4.温度的影响温度对溶解度影响取决于溶解过程是吸热ΔHs>0,还是放热ΔHs<0。
当ΔHs>0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果ΔHs<0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5.pH值与同离子效应(1)pH值的影响:多数药物为有机弱酸、弱碱及其盐类,这些药物在水中溶解度受pH值影响很大。
改善药物的溶出速率的方法
改善药物的溶出速率的方法
改善药物的溶出速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选择适当的溶出媒介:使用与药物相溶性良好的溶剂或媒介可以加速药物的溶出速率。
例如,如果药物是疏水性的,可以选择使用非极性溶剂;如果药物是亲水性的,可以选择使用水作为溶媒。
2. 优化颗粒或粉末的粒径:减小药物颗粒或粉末的粒径可以增加药物与溶媒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溶出速率。
常用的方法包括研磨、微粉化、喷雾干燥等。
3. 使用溶出助剂:添加适当的溶出助剂可以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
常见的溶出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溶解辅助剂等。
这些助剂可以改善药物的润湿性和溶解性,进而增加溶出速率。
4. 制备溶出速率可控的制剂:通过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来改善溶出速率。
常用的方法包括微胶囊、微球、晶体工程等。
这些制剂可以改变药物与溶媒的接触方式,延缓溶出速率。
5. 合理修改药物的化学结构:通过合理修改药物的化学结构,改变其溶解性和溶出速率。
例如,引入亲水基团或疏水基团,调节药物的疏水性或亲水性,从而改变其溶解度和溶出速率。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以优化药物的溶出速率,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增加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增加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增加药物溶出度是提高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增加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1.改变药物剂型:将药物制成口服速释片、口腔速溶膜剂、口腔
崩解片、微丸、微型胶囊等剂型,可以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2.加入助溶剂:加入适当的助溶剂,如聚乙二醇、泊洛沙姆、十
二烷基硫酸钠等,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溶出
度。
3.形成固体分散体:将药物与载体材料混合,形成固体分散体,
可以增加药物的表面积,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4.制成纳米颗粒:将药物制成纳米颗粒,可以增加药物的表面积
和溶解度,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5.调节溶液pH值: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改变药物的离子化程
度,可以影响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6.增加搅拌力度:在溶出实验中,增加搅拌力度可以增加药物的
溶出速度和溶出度。
7.采用多层片剂:在片剂表面添加一层速溶层,可以增加药物的
溶出速度和溶出度。
8.使用肠溶性材料:使用肠溶性材料制成药物制剂,可以避免药
物在胃中溶解,提高药物的肠溶性和溶出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药物和剂型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增加溶出度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增加固体制剂溶出速度的有效措施
增加固体制剂溶出速度的有效措施近年来,随着固体制剂在药物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固体制剂的溶出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快速的溶出速度能够使药物更快地释放到人体内,从而加快药效的发挥,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如何增加固体制剂的溶出速度,已经成为当前药物制剂领域中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点,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增加固体制剂的溶出速度。
一、有效成分选择1.选用溶解度较高的有效成分在固体制剂的配方设计中,应优先选择溶解度较高的有效成分。
因为溶解度高的有效成分能够更快地在体内溶解,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加快治疗效果的发挥。
在制剂开发阶段,可以通过溶解度实验数据来选择最优的有效成分。
2.采用增溶剂对于溶解度较低的有效成分,可以考虑采用增溶剂的方式,在固体制剂中添加增溶剂,如乙醇、甘油等,从而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加快固体制剂的溶出速度。
二、助溶剂的使用1.选用助溶剂在固体制剂中添加助溶剂,如增溶剂一样,可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从而增加固体制剂的溶出速度。
适当选择助溶剂种类和用量,可以显著提高制剂的溶解性能。
2.控制助溶剂的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助溶剂时,要控制好助溶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免对制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
三、颗粒度的优化1.控制颗粒度固体制剂中的颗粒度对溶出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较小的颗粒尺寸可以增加颗粒的比表面积,有效成分与溶剂的接触面积增大,溶出速度也随之增加。
在固体制剂的制备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颗粒的尺寸和分布。
2.表面处理通过表面处理的方式,可以改变颗粒的形态和表面特性,从而进一步增加颗粒的比表面积,提高溶出速度。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湿法粉碎、干燥粉碎、物理改性等。
四、制剂工艺的优化1.采用适当的制剂工艺在固体制剂的生产中,采用适当的制剂工艺也能够有效提高固体制剂的溶出速度。
在制备片剂时,采用湿法制粒和干燥成型的工艺,可以增加片剂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提高溶出速度。
2.控制生产工艺制剂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湿度、温度、压力等关键工艺参数,以保证制剂的质量稳定性。
简述增加固体制剂溶出速度的有效措施。
简述增加固体制剂溶出速度的有效措施。
增加固体制剂的溶出速度是药物制剂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提高药物疗效和疗效的快速体现起到关键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固体制剂的溶出速度。
一、改变固体制剂的制备工艺在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工艺条件来增加固体制剂的溶出速度。
例如,在固体制剂中引入一些辅料,如溶剂、助剂等,来改变粒子的形貌和结构,增大比表面积,从而提高溶出速度。
二、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溶剂力量在固体制剂的制备中,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溶剂力量对于提高溶出速度至关重要。
一方面,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增加溶剂力量,促进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从而加快溶出速度;另一方面,溶剂的选择也要考虑到药物的稳定性,避免对药物产生不良影响。
三、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处理物理处理是提高固体制剂溶出速度的另一种有效措施。
物理方法包括研磨、粉碎、超声波处理等,可以使固体制剂的颗粒更加细小,增大比表面积,提高溶解度和溶出速度。
四、采用表面活性剂增强溶解度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溶剂-溶质之间的界面性质,增加溶剂对溶质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固体制剂的溶出速度。
在固体制剂中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改善溶质的溶解性,促进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快溶出速度。
总结起来,要想提高固体制剂的溶出速度,可以通过改变制剂工艺、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溶剂力量、采用物理处理方法和添加表面活性剂等措施来实现。
这些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固体制剂的溶出速度,为药物的疗效提供更好的保障。
同时,在实践中还需要密切关注制剂的稳定性和成本效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药物可溶性改善方法比较与优化研究
药物可溶性改善方法比较与优化研究药物可溶性是指药物的溶解性和溶媒相容性,对于药物的吸收和药效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药物研发和制剂过程中,如何提高药物的可溶性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比较和优化不同的药物可溶性改善方法,以期为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一、物理方法1. 溶剂选择:合适的溶剂选择对于药物的溶解性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极性溶剂如水、乙醇、甘油等可增加药物的溶解性,而非极性溶剂如正丁醇、正庚烷等则可降低药物的溶解性。
因此,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合理选择溶剂可有效提高药物的可溶性。
2. 溶剂蒸发法:该方法通过使用溶剂将药物溶解,并通过溶剂蒸发来提高药物的可溶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在晶体状态下溶解度较低的药物。
溶剂蒸发法可以通过降低药物的晶体度、粒径和表面能来提高药物的可溶性。
3. 高压均质法:该方法通常用于粉末或晶体状药物的可溶性改善。
高压均质可以有效地破碎药物的颗粒,并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此外,高压均质还可以产生剧烈的剪切力和压力,促使药物与溶剂之间更好地混合,进而改善药物的可溶性。
二、化学方法1. 结晶转化法:该方法通过结晶转化将药物从一种晶型转变为另一种晶型,从而改善药物的溶解性。
晶型转化可以通过溶剂和温度的调节来实现。
结晶转化法可以改变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加药物的可溶性。
2. 相溶性增强法:该方法通过增加药物和助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常用的助溶剂包括丙二醇、聚乙二醇、柠檬酸等。
助溶剂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破坏药物分子之间的结晶力,从而提高药物的可溶性。
三、配方优化1. 添加辅助剂:在药物制剂中加入辅助剂可以提高药物的可溶性。
常用的辅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复合糖类、有机酸等。
这些辅助剂可以改变药物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提高药物的可溶性。
2. pH调节:药物的可溶性与溶液的pH值密切相关。
有些药物在特定的pH条件下溶解度较高,因此通过调节pH值可以提高药物的可溶性。
药物的pKa值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参数,可用于确定适宜的pH条件。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药物溶解度是指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是药物发挥作用和达到有效浓度的关键因素。
好的药物溶解度可以保证医药产品的质量,高药物溶解度可以使有效成分更快地溶解,从而节省药物的使用时间,节约成本。
药物溶解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改进,关键是要改善药物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改变溶剂的pH,降低溶剂的疏水性或减少溶质的气相把握。
还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结构,如增加极性基团,减少结构变化,抑制多质性和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增加药物溶解度。
此外,采用艾拉和分散技术,改善分散系统的结构,以优化药物溶解度,是另一种提高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它通过改变溶质的分散性,减少溶质的热可溶度,使溶质更好地悬浮于溶剂中,有效地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此外,也可以使用脱脂技术,对药物进行脱脂,这不仅有助于降低药物的疏水性,也有助于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是目前增加药物溶解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最后,还可以采用鼓包技术,在高比表面积介质中降低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有助于改善药物结构,增加药物溶解度。
总之,通过改变溶剂的pH,改变药物本身的结构,采用鼓包技术,利用脱脂技术,这些技术都可以改善药物溶解度,以达到有效的浓度,并有助于节省药物使用时间和费用。
增加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
增加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咱就说这药物溶出速度啊,可太重要啦!就好比是一场比赛,溶出速度快,那效果就能更快更好地发挥出来呀。
你想想看,要是药物溶出速度慢吞吞的,那得等多久才能起到作用呀,病人得多着急呀。
那怎么增加这药物溶出速度呢?首先呀,咱可以从药物本身下手。
就像给它来个“大改造”,让它变得更容易溶出。
比如说改变药物的结晶形态,把它变得更松散一些,这就好像是把一块大石头变成了一堆小石子,那溶起来不就快多啦?或者调整药物的粒径,让它变得更细小,这不就像把大颗粒的沙子变成细沙一样嘛,溶出速度自然就上去啦。
还有呢,咱可以在制剂上下功夫呀。
给药物找个好“搭档”,比如合适的辅料。
就好比给它找了个好伙伴一起并肩作战,能让药物溶出得更顺利。
这辅料就像是个助力器,能帮着药物更好地发挥。
另外,工艺也很关键呀!就像做菜一样,火候、步骤都得把握好。
比如采用一些特殊的制备工艺,像是固体分散技术,把药物均匀地分散在载体里,这就像是把药物藏在了一个秘密基地里,随时能快速冲出来发挥作用。
再说说这环境因素吧,可别小瞧了它。
温度合适不合适呀,湿度合不合适呀,都能影响药物溶出速度呢。
就好像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状态也不一样,药物也是呀。
咱还可以想办法增加药物和溶剂的接触面积呀。
这就好比是让两个人见面,接触面积越大,那见面的机会不就越多,交流不就越快嘛。
可以把药物制成一些特殊的剂型,像分散片之类的,能快速分散在溶剂里,溶出速度能不快嘛。
总之啊,增加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有很多呢,咱得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这就像是给病人治病,得对症下药,找到最适合的那个办法。
咱可不能马虎,得认真对待,毕竟这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所以呀,咱得好好研究这些方法,让药物能更快更好地发挥作用,让病人能早点康复呀!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吗?。
改善药物体外溶出方法- 副本
聚山梨酯80
• 例:如0. 1 %聚山梨酯80 的加入可促进 非那西丁的溶出,浓度在0~0. 1 %的范 围以内,聚山梨酯80 的浓度愈高,溶出愈 快。
十二烷基硫酸钠
• 又名月桂醇硫酸钠(SDS,SLS ) • 醋酸泼尼松是一种肾上腺激素类药物, 系疏水性药物。一般采取提高片重的办 法,解决含量偏低的问题,但这种方法 会导致生产收率偏低,选用十二烷基硫 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主料按100%投料 , 成品收率达到99±2%
1.1.3运用适宜的助流剂
• 微粉硅胶:即无定形SiO2 ,早期作为吸 附剂,吸水、吸油性能好。是带负电荷的 触变胶,很轻,每1 g其表面积为300 350m2 ,体积大。对带正电荷的药物,在 药物表面形成负电膜,流动性佳,是亲水 性很强的难溶性物质,通过毛细管作用来 辅助崩解。
• 硬脂酸镁:为白色细腻轻松粉末,比重 大,有良好的附着性,与颗粒混合后均 匀而不易分离,为最常用的润滑剂。本 品润滑性强,抗粘附性强,助流行差, 常与其他润滑剂配合使用。其为疏水物 用量过多能影响片剂的崩解时间或产生 裂片,应用这种疏水性润滑剂时可加入 适量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克服 之。
• 当原料本身无粘性或粘性不足时, 加入粘合 剂才能制成软材并制成硬度适宜的颗粒。如 果粘度过大, 制成的药片过硬, 不利于药物 从固体制剂中溶出。通过调整粘合剂的种类 和数量,可提高固体制剂中药物的溶出度。 • 例:在维生素B2 片的制备工艺研究中, 通过 改进处方, 以低浓度淀粉浆代替白糊精作为 粘合剂制粒, 结果, 片剂的溶出度比原来提 高了18 个百分点。有人将粘合剂16% 的淀粉 浆改为10% 的淀粉浆, 使头孢氨苄片的溶出 度由原来的53.16% 提高到93.198%。
1. 1
增加药物在制剂中溶解度的常用方法
增加药物在制剂中溶解度的常用方法
药物在制剂中的溶解度对于药效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增加药物在制剂中的溶解度成为了制药工程领域中的热门研究方向。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增加药物在制剂中溶解度的方法。
1. 粉碎法:通过将药物颗粒粉碎成更小的颗粒,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从而提高药物在制剂中的溶解度。
2. 溶剂选择法:选择适当的溶剂来溶解药物,然后与其他药物和辅料混合制成制剂。
例如,选择水作为溶剂可以增加许多药物的溶解度。
3. 添加助溶剂:添加助溶剂,如乙二醇、聚乙二醇等,可以显著提高药物在制剂中的溶解度。
4. 调节pH值:通过调节制剂的pH值来增加药物在制剂中的溶解度,例如将制剂的pH值调节到药物的最佳pH范围内。
5. 离子型选择:根据药物的离子型选择合适的制剂,如选择酸性药物时选择碱性制剂,选择碱性药物时选择酸性制剂,可以提高药物在制剂中的溶解度。
总之,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药物在制剂中的溶解度,从而提高药效,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
改善溶出度方法
• 滑石粉:为白色或灰白色结晶性粉末, 比重大,抗粘性和助流性良好但附着性 急润滑性较差。一般用量为3%-6%。有人 实验证明滑石粉对硬脂酸镁的润滑作用 有干扰,所以最好不要同使用。滑石粉 为亲水物质,不妨碍片剂的崩解。
1.1.4添加表面活性剂
• 采用表面活性剂能降低药物界面张力的作用 增加片剂的润湿性,使水分借毛细管作用迅速 渗透到片芯起崩解作用,大大提高片剂的溶出 性。还能使固体药物与胃肠道体液间的接触 角变小,加速药物的吸收。
浅谈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彭祥胜
概念
• 什么是溶出度? •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固 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 国内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在固体制剂的溶出度和 生物利用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固体制剂药物的有效 成分必须通过崩解及溶出的过程释放,其释放性能对 所含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有较大的影响。《中国 药典》关于溶出度测定从85年版开始,为7个品种, 至2000年版药典采用溶出度进行制剂质量控制的品 种为183个,现在更是要求溶出曲线与原研一致,上 升幅度之快,要求之高,也进一步说明了溶出度测定 对稳定制剂内在质量,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积极意义。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
• 为水溶性纤维素的醚,引湿性较大,由于 交联键的存在,不溶解于水,能吸收数倍 量的水膨胀而不溶化,具较好的崩解作用 和可压性 。 • 在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定时脉冲释放片 时发现,以CCMC—Na为崩解剂的速崩后颗 粒较细,可以有效提高其溶出度。
2
工艺的影响
• 工艺对片剂溶出度的影响,一般工艺制成 的普通片剂普遍存在溶出性能差、生物 利用度低的问题,直接影响临床疗效,而 采用特殊工艺制成的药物溶出速率却大 大提高 。当配方相同,制备工艺不同时 也会对药物的溶出产生显著的影响。我 们可以从药物与辅料混合的方法、难溶 性药物制成固体分散物等方面改进制备 工艺,提高药物的溶出。
改善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改善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法摘要:对目前提高药物溶解度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加入增溶剂、加入助溶剂、使用复合溶剂、调节溶液pH值等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法关键词:难溶性;增溶剂;助溶剂;药物如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是目前药剂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在药物筛选中,很多体外药理活性很高的药物为难溶性药物,要制成适合的溶液剂,必需设法增加其溶解度。
使用混合溶剂或加入增溶剂、助溶剂等经典法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除此之外,脂质体技术,包合物技术和嵌段共聚物技术等新技术也都可以有效增加药物溶解度,并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制剂工作中去。
1 合成水溶性前体药物前药是在口服后经体化学或酶代,能释放出有药效活性的代物或原药的化合物。
药物通过修饰成酯或进行分子结构修饰形成以共价键结合亲水性大分子的前体药物,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
药物与无机酸成酯可显著改善其在水中的溶解性,进而改善其生物利用度和提高疗效。
ErnstBinderup等[1]合成了抗癌药CHS828的水溶性前体药物EB1627,实验结果表明EB1627在pH7. 4和pH5. 5时的溶解度分别比CHS828提高240倍和600倍以上,从而使其可以制备成注射液等制剂。
依托泊苷为一抗癌药物,难溶于水,影响其临床应用, Chabot等[2]比较了其磷酸酯前药与原药在人体的吸收,发现无论在高剂量( >100mg·kg- 1)或低剂量( <100mg·kg- 1)下,前药较之原药的生物利用度皆有约19%的提高。
Yoshimi等[3]的研究表明在难溶性药物分子中引入亲脂基团,药物脂溶性增加的同时,水溶性降低,并不能改善吸收;但此时若再引入氨基酸分子制备成水溶性前药,药物的吸收可显著增加。
2 调节pH值通过调节溶液pH值而增加可解离的(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常用增溶法之一。
对于弱酸性药物常用碱或有机胺与之成盐,如氢氧化钠、乙二胺、三乙醇胺等;对于弱碱性药物常用无机酸或有机酸等与之成盐,如盐酸,硫酸、磷酸、抗坏血酸等。
浅谈片剂生产中溶出度的常见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浅谈片剂生产中溶出度的常见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片剂是目前品种最多、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药物在体内吸收速度常常由溶解的快慢而决定,固体制剂中的药物在被吸收前,必须经过崩解和溶解转为溶液,如果药物不易从制剂中释放出来或药物的溶解速度极为缓慢,则该制剂中药物的吸收速度或程度就有可能存在问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同样一种药品,即使都达到了药典的标准,但是疗效却有明显差异。
溶出度作为片剂重要的内在质量指标,研究其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对提高片剂的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指导安全用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本文就从片剂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1原料的影响原料的晶型、粒度、溶解性对于片剂溶出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研究表明,不同晶型的阿莫西林用同一配方制备的胶囊,虽然45min的溶出累积量均符合药品标准要求,但溶出行为却有较大的差异。
组织制剂生产,一方面要求原料工艺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工艺试验,不断优化原料性状,以期获得更为适宜制剂生产的原料,但这需要原料和制剂的配套发展,涉及范围较广,单纯地对制剂产品提高溶出要求显然不现实。
2辅料的影响对片剂来说,辅料的选择性显然比原料药丰富很多,一些常见的辅料由于自身良好的崩解性,大大加快了片子的崩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片子的溶出度,如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都是处方中常见的崩解剂,在处方研究时,良好的崩解剂可以较好地保证放大的生产过程中溶出度达标,在新型药用辅料对复方丹参片药剂学性质及溶出性能的影响实验中,采用交联聚维酮等新辅料的处方,可大大缩短崩解及溶出时间。
3工艺的影响目前,传统的湿法制粒工艺仍是大部分片剂生产所采用的,是将原料辅料混合后,加入黏合剂,依靠其黏合作用制作适宜的软材,进而制备出颗粒的方法,需要经过原辅料的预处理、黏合剂配制、制粒、整粒、干燥、总混等多步操作,才能最终压出合格的片剂。
提高药物溶解度
提高药物的溶解度1.辅料的选择——多选用一些性能更优的辅料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制剂处方中辅料本身是惰性的,一般不会与药物发生化学相互作用,但是辅料可以对药物产生某种作用,以致会影响药物的溶出度,例如辅料会对药物产生一定吸附作用,或者辅料可以改变药物的表面活性等。
对于疏水性药物,常常会更多的选择一些亲水性辅料,有利于改善疏水性药物的亲水性,使得水性介质更容易渗入片芯内部,从而促进崩解和溶出。
常用的亲水性辅料作为填充剂的有淀粉、乳糖、甘露醇等,其中,乳糖的使用频率会更高一点,乳糖的型号有很多种,不同的型号具有不同的粉体学性质,可适用于不用的处方工艺,例如无水乳糖常用于干法制粒工艺;喷雾干燥乳糖例如FlowLac@100常用于粉末直压工艺。
而且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也号称辅料界的“金童玉女”,两者常常会搭配使用,乳糖在处方中可以发挥良好的流动性、一定的可压性以及释药速度快等优势,而微晶纤维素的可压性很好,同时它具有很强的吸水膨胀作用,可以促使水分快速进入片剂内部,使得片剂可快速崩解,将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两者的优势作用结合起来,可以保证片剂的具有良好的可压性、可放大性以及保证片剂的快速溶出速率。
2.从药物本身的性质出发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必须要充分了解药物本身的性质对药物溶解度和溶出速率的影响,例如药物的结晶形态、粒度大小等会影响药物的表面积,从而影响溶解速度及药效,此外药物对光/热/湿度/PH 等的敏感性、体内外的稳定性等也是影响溶解度和溶出的重要考量因素。
例如有文献研究阿莫西林的不同晶型形态对药物溶出的影响,A公司产品晶型为细小方晶和无定形粉末、B公司晶型为柱晶、C公司晶型为针状结晶,溶出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晶型导致其溶出行为上有较大差异,即不同晶型分子的不同空间排列会对药物的溶解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3.从制剂工艺角度出发去提高药物的溶出度首先是原料的预处理工艺,对于疏水性药物而言,一般工艺制成的普通片剂可能存在体外溶出度低、溶出不完全以及体内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原料进行一定的处理,可以考虑将原料进行微粉化处理,以减小粒径而增大接触比表面积,从而提高体外溶出及体内生物利用度。
改善溶出度方法
• 药物的颗粒度对于药物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颗粒 度对药物的溶出性能起决定作用。颗粒的粒度、均 匀度、流动性影响了片剂的硬度、重量差异和含量 均匀度 。颗粒的粒度愈小,压出片的硬度愈大,而均 匀度、流动性好的颗粒,才能保证重量差异小,药物 含量分布均匀,颗粒的第二次崩解好,从而改善药物 的溶出性能。 • 采用一步制粒法、湿法混合制粒则可将混合、制软 材、分粒与滚圆制粒一次完成,制得的颗粒大小均匀、 外观园整,流动性好,干燥后可得近似球形的细小颗 粒,这种颗粒制得的片剂往往片面光洁细腻,药物溶 出比较均匀,。 • 采用摇摆式制粒机的工艺由于滚轴往复搓、拌软材, 挤压出颗粒,尤其是两侧的长条,制成的颗粒硬度较 大,崩解度、释放度、二次崩解均成问题。
影响固体制剂溶出的因素
1 配方———辅料的选择 辅料应为“惰性物质”,性质稳定,不与 主药发生反应,不影响主药含量测定,对 药物的溶出和吸收无不良影响。实际上, 辅料的理化性质是影响制剂质量的重要 因素,对制剂的性质甚至药效可产生很大 的影响,因此应十分重视辅料的选择。
1. 1
选用优良的辅料
• 辅料的选择主要是指在处方中选用适宜的亲水性辅料, 增加药物的溶出。 • 疏水性药物表面与水性介质间的接触角大( > 90°) , 毛细管作用力反向,不易使水性介质渗入药物内部,从 而使药物难以发生崩解溶出。若在疏水性药物中适当 加入亲水性辅料,则有利于改善整个药物的亲水性,从 而使水性介质易渗入药物内部后发生崩解溶出。 • 近年来,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如具有毛细管作 用要求的辅料 •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能增加溶出的药用辅料
1.1.5选用优质崩解剂
• 崩解的作用机理有认为是膨胀作用,有认 为是毛细管作用,也有认为是湿润热作用, 取得共识的是膨胀和毛细管作用相结合。 不论是水溶性还是难溶性药物,其体外溶 出与片剂的崩解性能有直接关系,崩解快, 有助于制剂中药物的溶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浅谈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v 硫酸钙:可压性、光洁性好,与其他辅料间结 合紧密,尤其是处方中有中药提取物时,采用 硫酸钙作填充剂时,不仅使颗粒成型性改观, 也利于中药片的崩解 。
PPT文档演模板
浅谈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v 处方中应避免使用糊精,糊精在水中的水解不 均匀,不稳定,影响溶出,对某些药物有吸附作 用,尤其对于某些小剂量药物,糊精的吸附作 用会严重干扰主药的含量测定。从溶出度角 度,处方中凡用糊精,工艺用摇摆式颗粒机的, 其溶出度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PPT文档演模板
浅谈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1. 1 选用优良的辅料
v 辅料的选择主要是指在处方中选用适宜的亲水性辅料,增加 药物的溶出。
v 疏水性药物表面与水性介质间的接触角大( > 90°) ,毛细 管作用力反向,不易使水性介质渗入药物内部,从而使药物难 以发生崩解溶出。若在疏水性药物中适当加入亲水性辅料, 则有利于改善整个药物的亲水性,从而使水性介质易渗入药 物内部后发生崩解溶出。
v 例:如己巴比妥有较强的疏水性,其接触角为88°, 在水中溶解度小。将50g 的己巴比妥结晶与3 %的甲 基纤维素溶液3ml 混合均匀,在50 ℃以下干燥,过筛 而制得颗粒,装入胶囊后,其溶出速率大大加快。经 测定,此时在己巴比妥颗粒之外包上了一层亲水性的 甲基纤维素的“膜”,使得己巴比妥与水性介质的接 触角由原来的88°降低到55°或52°,有利于己巴比 妥的溶出 。
浅谈提高药物溶出度的 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5
浅谈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概念
v 什么是溶出度?
v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固体制 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摘自中国药 典2005年版附录ⅹC)
PPT文档演模板
浅谈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v 国内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在固体制剂的溶出度和 生物利用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固体制剂药物的有效 成分必须通过崩解及溶出的过程释放,其释放性能对 所含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有较大的影响。《中国 药典》关于溶出度测定从85年版开始,为7个品种, 90 年版为44 个( 4 个胶囊) , 95 年版127个,至 2000年版药典采用溶出度进行制剂质量控制的品种 为183个,上升幅度之快,也进一步说明了对制剂进行 溶出度测定对稳定制剂内在质量,提高生物利用度的 积极意义。
PPT文档演模板
浅谈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v 乳糖:可压性、流动性都很好,制得的片剂光洁美观, 释药速度快,对药物含量测定影响很小,对溶出度有 好处。国外90%以上片剂都采用乳糖作填充剂。
v 例:又如Allen 等人用一种高度脂溶性的药物(代号 RO - 03 - 4661) 作实验,本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很 小,将其60 目细粉以及微晶化者分别装入胶囊作溶 出试验,证明其微晶化者的溶出性并不比普通粉末者 快多少,但加入乳糖却可显著地促进该药物的溶出。 其原理是亲水性辅料乳糖的加入,驱散了该药物粒子 表面的电荷,改善了药物的润湿性,增加了药物的溶 出。
v 近年来,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如具有毛细管作用要 求的辅料
v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能增加溶出的药用辅料
PPT文档演模板
浅谈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1.1.1亲水性辅料
v 预胶化淀粉:它是淀粉经水解的产物,保持了 淀粉的形状,改善了其可压性、流动性,不改 变其崩解性,制成的片剂硬度、崩解性都较好, 释药速度快,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
v 例:利用PVP制成槲皮素固体分散体,使槲皮 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7 - 110倍
PPT文档演模板
浅谈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v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粘合剂可降低 药物的接触角,使药物易于润湿,故能有效地 改变片剂的二次崩解,从而显著提高溶出度。 一些采用淀粉浆作粘合剂进行湿法制粒的,则 溶出度明显不理想。
v 例:国内生产的复方磺胺甲噁唑片(Co. SMZ) 原用淀粉浆制粒,改用HPMC后,溶出速率从20 分的40% - 50%上升至80% ,而国外某些厂家 的同类产品也仅为67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v 甲基纤维素颗可在粒之外包上了一层亲水性的甲基 纤维素的“膜”使药物与水性介质的接触角有利于 药物的溶出 。
PPT文档演模板
浅谈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影响固体制剂溶出的因素
1 配方———辅料的选择 辅料应为“惰性物质”,性质稳定,不与主
药发生反应,不影响主药含量测定,对药物的 溶出和吸收无不良影响。实际上,辅料的理化 性质是影响制剂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制剂的性 质甚至药效可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十分重 视辅料的选择。
PPT文档演模板
浅谈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v 微晶纤维素:具有高度可变性,对主药有较大 的容纳性,同时有强烈的吸水膨胀作用,能使 水分快速进入片剂内部、使片剂内部和外部 都迅速崩解,是较为优良的稀释剂、干燥黏合 剂和崩解剂
PPT文档演模板
浅谈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v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有较强的亲水性、膨 胀性,吸湿性,同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孔隙 率,可压性强,易成形,压制片外观整洁美观, 硬度大而又崩解迅速,溶出速率高,是优良的 崩解剂和黏合剂。
PPT文档演模板
浅谈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v 当原料本身无粘性或粘性不足时, 加入粘合 剂才能制成软材并制成硬度适宜的颗粒。如 果粘度过大, 制成的药片过硬, 不利于药物 从固体制剂中溶出。通过调整粘合剂的种类 和数量,可提高固体制剂中药物的溶出度。
v 例:在维生素B2 片的制备工艺研究中, 通过 改进处方, 以低浓度淀粉浆代替白糊精作为 粘合剂制粒, 结果, 片剂的溶出度比原来提 高了18 个百分点。有人将粘合剂16% 的淀粉 浆改为10% 的淀粉浆, 使头孢氨苄片的溶出 度由原来的53.16% 提高到93.198%。
PPT文档演模板
浅谈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1.1.2采用亲水性粘合剂
v 在疏水性药物粒子的表面用亲水性辅料 包上一层亲水性的“膜”,改变疏水性药 物的表面性质,就可达到改善药物的溶出 性。
PPT文档演模板
浅谈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v 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作粘合剂制成的 颗粒,表面具亲水性,压片后水分易湿润而渗 入片剂内部,崩解快,有利于药物的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