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0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0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预习检测
晨曦( xī ) 制裁( cái ) 赃物( zāng )
瞥见( piē
箱箧( qiè
惊骇( hài )
劫掠( lüè) 赞誉( y累
【荡然无存】:荡然:完全空无。 形容东西 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富丽堂皇】:富丽:华丽;堂皇:盛大, 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 华丽。 【丰功伟绩】:意为伟大的功劳和成绩,泛 指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事迹 。 【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纭的东西 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
本来是赞美的词语,这里正话反说,讽刺、批评
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
了额尔金等人对巴农巴特农神庙和圆明园的破坏
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表达了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讽刺和愤慨,加
强了作者的情感表达效果,加强了谴责效果。

2、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 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 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 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 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 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均为反语,辛辣地讽刺 了英法联军的劫掠行径是丑陋的,但是却表现得 如此“风光”,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特征,运用 反语的修辞,表现了英法联军不以为耻,反以为 荣,厚颜无耻的丑态,强化了谴责效果。
自主探究
请找出最能体现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态度 的语句,并谈一谈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4、作者极力盛赞圆明园,给予圆明 园高度的评价,在文中有何作用?
作者极力描画圆明园的富 丽堂皇,表明圆明园是世 界文明的瑰宝,而英法联 军却因贪婪无知将其破坏 得荡然无存,更能激起人 们对英法联军的冤仇之情, 也为后文的谴责做了铺垫。

人教部编版初三语文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三语文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埃及建筑中最为大
家耳熟能详的就是金字 塔.
金字塔出现在公元 两千年前,除技术和材料 外,其严密的奴隶制度以 及将法老王视为神祉的 化身,并相信灵魂不灭, 因而造就了伟大的金字 塔.
然而拿破仑的炮火 也曾给它以毁坏.
被称为“一个地球伟大文明的遗嘱”的金字 塔,矗立在那里已经数千年,恐怖的咒语、离奇 的猜测、令人惊异的考古发现,以及现代科技在 它面前显现出的尴尬,无不使这令人产生由衷敬 畏的千古之谜更加平添了几分神秘。
赃物:贪污受贿或盗窃的来的财物。 箱箧:箱子。
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 作非为。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不存在。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 说出。
雨果
朗读思考:(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分别 写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意见。 第二部分(2—4) 圆明园在世界文明史 上地位。 第三部分(5—9) 英法联军的劫掠行径。
赞誉( yù ) 恍若(huǎng ) 绸缎( duàn ) 琉璃(liú lí) 惊骇( hài ) 瞥见( piē ) 剪影( jiǎn ) 劫掠( lüè )
赃物( zānɡ ) 制裁( cái ) 荡然无存( dàng ) 富丽堂皇( lì ) 丰功伟绩( jì )
珐琅( fà lánɡ ) 晨曦( xī ) 箱箧( qiè )眼花缭乱( liáo )
友爱、热爱和平、崇尚正义。
自立、自强,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历史链接:中国当年被掠夺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
中国晚清朝政腐败,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 婢膝来苟延残喘,这是历史的耻辱,民族的耻辱。
拿破仑曾经预言:“中国是一头睡着的雄狮, 当它醒来时,全世界都将为之颤抖。”而今天的 中华民族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汶川地震面前的坚 强挺立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就是最好的证明!就 让我们共同为祖国的强大加油祝福吧!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优秀课件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优秀课件
导入: 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 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 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 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 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 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雨果
维克多· 雨果(1802~1885),法国 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 威尔》,剧本序言反对 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 义的宣言。其代表作品 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 院》《悲惨世界》《九 三年》。
2.治人者的罪行不是 治于人者的过错;政 府有时会是强盗,而 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 盗。如何理解这句话 的含义?
雨果从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 与人民,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 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 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 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 下的罪行。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 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圆 明 园的珍宝
• 1856 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 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 侵略军闯进圆明园,进行了震惊世界的抢 劫和焚烧。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 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 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 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 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
1.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 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 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2.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3.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 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4.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 国的全部赞誉。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 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 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 语,也称“倒反”、“反 话”。多用在揭露,批判, 讽刺等方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29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29张PPT)[优秀课件]

2.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 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遗臭万年
3.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野蛮
4.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谴责
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 “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 明”、“野蛮”、“全部赞誉”等词语,活画出 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具有极其 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
21
2、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 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语,也称 “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 刺等方面。
1.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 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致荡然无存. 肮脏(或贪婪)
当堂训练(6分钟)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将受到历史zhì cái制(裁 )的这两个强盗。 ②另一个装满了xiāng qiè( 箱箧 )。 ③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dàng rán wú cún( 荡然无存 ) ④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 zāng wù( 赃物 )
2.中国当年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对待历史?
①赞美圆明园 ②讽刺侵略者
19
自学指导二(5分钟) 1、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雨果给了圆明园什么称号? 2、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20
自学检测二(7分钟) 1、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雨 果给了圆明园什么称号?
是世界奇迹; 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3分钟)
1
圆明园在北京海淀区附近, 是清代名园之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部编版)第七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部编版)第七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共29张PPT)
▪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他们野蛮地 洗劫了北京城的同时,闯入圆明园,大肆抢 劫,并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
读一读,写一写
惊骇hài 瞥见piē 箱箧qiè 制裁cái 赃物zānɡ 晨曦xī 给予jǐ 洗劫jié 野蛮mán 琉璃liúlí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8/112021/8/11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他是一位正直 的作家,没有狭隘的 民族主义情绪,他代 表了人类的良知,是 非分明,爱憎分明。
孙征的岁
……
感 到 深 深 的 震 撼
, 让 每 一 个 中 华 民 族 的 子
历 史 巨 人 , 民 族 耻 辱 的 象

抹 不 去 的 痕 迹 , 孤 独
——

我 们 当 自 强 !
瓦 残 垣 的 警 示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8/112021/8/11August 11, 2021
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读 了本文后的感想。
要求:格式正确,观点鲜明, 内容丰富,不少于400字。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问题解决
1.雨果是怎样描述圆明园的?蕴含了怎 样的感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30张PPT)

被称为“一个地球伟大文明的遗嘱”的金字塔,
矗立在那里已经数千年,恐怖的咒语、离奇的猜测、 令人惊异的考古发现,以及现代科技在它面前显现 出的尴尬,无不使这令人产生由衷敬畏的千古之谜 更加平添了几分神秘。
法国的巴黎圣母 院
巴黎圣母院的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其特点是高耸挺 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如果说艾菲尔铁塔是 现代巴黎的标志,那么巴黎圣母院无疑是古老巴黎的象征。
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以及胸怀博大。他代表了人类的 良知,是非分明,爱憎分明。
1861年2月23日至4月10日,拿破仑三世公然 将抢来的园明园文物在当时的王宫展出。雨果称 之为“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 雨果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文物是“富丽堂皇的破 烂”?
圆明园的物品虽然是富丽堂皇的,但强盗 的行径是丑恶的,把抢来的东西拿来展览就像展 览毫无价值的“破烂” 。
令中华民族抱恨千古的是,这一世界园林 艺术的伟大杰作,分别于1860年、1900年遭英 法联军、八国联军的野蛮的劫掠和焚烧,使一 代名园化为废墟。现在,经整修后的遗址,已 成为人民群众凭吊和游览的场所。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侵 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 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 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 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东西,就 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把 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的“万园之 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雨果在信中指出,就是英法两盗入侵,荷 戟操戈,劫财焚园,荼毒中土,摧残倾法 兰西庙堂文物均不足与比肩的稀世瑰宝, 尽化尘土,林园妙境历万劫不复,呜呼痛 哉。他愤怒之作余,严厉谴责英法军方为 野蛮蒙昧之族类,毁坏旷世伟构之罪行, 青史昭然,罪无可遁。他更呼吁法兰西再 造共和,应洗涤盗匪秽名,湔雪奇耻,将 法军摧毁圆明园所携回法国的稀世珍宝悉 数归还中国。

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40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40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0
一课一法
运用对比手法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对比要鲜明,所选事物要有比较点。 2. 对比方式要灵活,可运用插叙的手法,将前后发生巨 大变化的事物进行对比,也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直接展现。
21
一课一法
一例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 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 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 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导入
18世纪的中国历经康雍乾等数代帝王的苦心营造,一座辉煌 的“万园之园”展现在世人面前。但随之而来的一场浩劫却使这 座名园化为灰烬,仅留下几根石柱见证这段屈辱的历史。造成这 一浩劫的是当时的英法联军。这时候,欧洲 有一位伟大的文豪 站出来愤怒谴责这两个国家制造的这一暴行,义正词严,大义凛 然,发出了正义的呼声,举世震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雨果 的这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5
预习资料速查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19
者 简
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介 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其代
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
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诗集《光与影集》,书信《就英法联军远
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和短篇小说
《“诺曼底”号遇难记》等。
1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第 一 课 时
2
学习目标
阅读目标
1 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富有激情和想象力的语言。
2 了解这封书信表达的观点,理解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文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文课件

写作手法
多种修辞手法
写作手法
比喻、排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圆明园之 美;如夸张、设问,加之作者热烈的情感、 瑰丽的想象,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写作手法
反语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 来表达某意,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 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
写作手法
反语
(1)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 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 然无存。
深层探究 2.“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 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
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两个胜利者在圆明园肆意毁灭文明,任意劫掠,不 容抵赖的事实。
总结课文 1.课堂小结
中国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腐败,致使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媚骨求得苟 延残喘,这是历史的羞耻,民族的羞耻。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 复兴时期,它以年轻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坚信,这个“超 人的民族”定会青春勃发,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世界历史的画页上留 下精彩绚丽的一笔。
自学互研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 表。
(2)背代表景作链品接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等。 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字音
从材料、布局、陈设、园林景观等方面 细致描绘了圆明园的盛景。
深入探究
3.作者为什么要写圆明园之美?
反衬英法联军毁灭圆 明园这一丑恶行径的 可鄙可耻,为下文谴 责英法联军的暴行做 铺垫。
深入探究
4.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为了各国人民而建?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主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主课件
• 说明圆明园艺术成就之高——是幻想 艺术的最高成就,且规模巨大。
据古籍的描写复原的圆明园鸟瞰图
圆明园昔日胜景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 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 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 在于此。
雨果将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类比,意 在说明什么?
• 说明圆明园艺术成就之高。
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 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 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 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 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 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 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 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 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 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主 要 观 点 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把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者 的语句分别画出来。
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圆明园在幻想艺术 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 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 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 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 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 一个典范的话。
• 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
到让历岁 深每史月 深一巨抹 的个人不 震中,去 撼华民的
民族痕 族耻迹 的辱, 子的孤 孙象独 感征的

——

我 们 当 自 强 !
瓦 残 垣 的 警 示
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 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 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梳理课文结构。
这封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是从哪几个方 面进行论述的?
这封信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劫掠毁灭圆明 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劫难的中国的深切同情。作者从描摹、赞 叹圆明园之美和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精读细研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思考:
①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就 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茫然 无存。
这里运用了反语。以反语的形式强烈讽刺强盗 的行径和罪恶,强调强盗们这次的行动更丑恶、更 野蛮。
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 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某意, 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 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
思想感情:表达了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巨大的同情, 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5.最后一段中“赞誉”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
以“赞誉”一词作结,既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又 具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该句鲜明地表达了雨果对 远征中国之举的态度——强烈谴责,立场非常鲜明。 同时,也表现了雨果正直、公正、人道的伟大品格, 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胸怀博大。
讨论:再读第1段,找找哪些词语有反语的效果,用 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体面”一词表现出巴特勒上尉卑鄙无耻的丑 恶脸。
“赞誉”是褒义贬用,表达了作者的憎恶之情。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作者是什么立场和态 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立场和态度: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 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 辛辣讽刺。
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是欧洲人 心中的神庙。与巴特农神庙相比较,运用了类比的手 法,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中 国,了解圆明园。人类最杰出的成就,却都被强盗毁 灭,强盗的行径之卑劣,令人发指。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课件
①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损失!
②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 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 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③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 “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 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 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 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 想的境界里。
④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 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⑤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 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 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 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4. 仿照画线句子,在后面仿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冰雪融化,浅草萌发,昭示了早春的来临;骄阳似火,绿树成荫,书写着盛夏的热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__高__云_淡________黄__叶__满_地。大自然的点一染幅出幅秋画天卷的,色让彩我们心旷
选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课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感、讽刺性或更加强烈地表达说话人的态度 和立场。这里运用反语是为了达到一种讽刺 效果。
重难点小结
作者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地愤怒谴责英 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 奇迹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 同情和尊重,对人类文化成果的无比珍惜。
6.为什么说这篇文章体现了雨果精神的难能可贵? 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一 读一读字音

赞誉
piē
瞥见
lēi
勒住
liú li
琉璃
qiè
箱箧
fà láng
珐琅

给予

晨曦
cái
制裁
魔法记忆之记少余多法:“勒”当“拉紧、系紧”讲时,读 “lēi”,如“勒紧”,其余情况读“lè”,如“勒令”。
二 写一写字形
zāng( 赃 )物 眼花liáo( 缭 )乱 jié( 劫 )掠 chóu( 绸 )缎
【手法探究】本文内容精湛,见解精辟,语言精美,爱憎分 明。在学习中,你感受到了哪些艺术特色?
huǎng( 恍 )若 惊hài( 骇 ) zhuì( 缀 )满
三 记一记词义
1.赃物: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2.箱箧:箱子。 3.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4.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 5.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评价
导思1.雨果评价圆 明园的一个关键词 是什么??
作家作品
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 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法国文 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之久。作品包括 诗歌、小说、剧本、哲理论著,给法 国文坛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 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有《巴 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第9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9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学 习 目 标
圆明园被毁前图片
圆明园被毁后图片
预 一、字·词


箱箧( qiè )

眼花缭乱(liáo )
赃物(zāng )
瞥见( piē )
珐琅( fà )( láng) 惊骇( hài ) 晨曦( xī ) 劫掠( jié )
预 二、多音字

检 查
( jiǎo)角落 角
(juè )角色
( pēn )喷泉( 喷
习 目 标
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号称 “万园之园”。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 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 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 地约5200亩,周长近10公里,建筑面 积达1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皇宫 的建筑面积)。始建于1709年,历时 150年陆续建成。



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
的 “请你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例
句 (p30的第6-7行)
……
讽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以至于荡然无存。”(第五段
刺 的5-7行)
的 例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第五段的倒数第四行)
句 ……
课 文
赞美圆明园的


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 生的一切成就
)喷p香èn
预 三、词语及解释


赃物: 贪污受贿或盗窃的来的财物。

制裁 : 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课 四、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2单元 第7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2单元 第7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件

巩固练习
1.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信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展阐述的?
【1】这封信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远征中 国的批判和挖苦,谴责了他们的匪徒行径。 【2】作者先交代了写作缘由,然后通过描绘圆 明园的美和英法两国政府对圆明园的破坏,说 明了他鲜明的立场,表达了他对英法两国政府 的批判和挖苦。
主题思想
在本文中,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 中国的匪徒行径和消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高度 赞扬了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 遭受空前劫难的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文章结构
就英法联军远 征中国致巴特 勒上尉的信
交代写作缘由:征求意见
说明立场
盛赞圆明园 谴责英法联军
博大胸怀 高尚品格
圆 明 园 遗 址
作者简介
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 主义、反对___、以爱制“恶〞。
他一生创作了众多诗歌、小说、剧本,还 有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等。给法国 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辉煌的文化遗 产。
4.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 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
5. 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 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作者这样说,使用比照、反语给予匪徒以辛辣地挖苦,以文明 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 出了消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 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 一目了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22张PPT)
三、纠错笔记本
易错点3.修辞辨析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D )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 箧。 D.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惊骇(hài) 晨曦(xī) 瞥(piē)见
缀 (zhuì)满
绸(chóu)缎
给(jǐ)予:“给”多音字,本课是“供应”意,读“jǐ”;“交付,送与” 意,读“gěi”;
一、魔法背知识
赃物:形声字,左形,与钱相关,与“脏”同音。 缭(liáo)乱:“缭”形声字,从糸(mì),与丝有关,尞(liáo)声,与 “瞭”、“嘹”、“撩”形近,注意区分。 惊骇(hài):马受惊害怕为“骇”,与“骸”形近音不同,读四声。 缀 (zhuì)满:用丝线缝补为“缀”,注意与“掇”、“啜”、“辍”区 分。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达到讽刺的效果。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 联军远 征中国 给巴特 勒上尉 的信》 课件( 共22张P 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 联军远 征中国 给巴特 勒上尉 的信》 课件( 共22张P PT)
二、答疑全频道
8.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 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如何理解? 答疑: 使用反语,辛辣地讽刺了自诩为文明人,却做出火烧圆明园野蛮行径的 欧洲人。
解析:前三个选项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 联军远 征中国 给巴特 勒上尉 的信》 课件( 共22张P 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圣母院相提并论,突出圆明园在世界艺术
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对圆明园这
一世界奇迹的无比热爱和对人类文明的热爱。
4.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独句段作用分析法解答。这句话独 立成段,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在内容上和前一段 形成强烈的对比,达到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在结构 上起到过渡作用。这样一座神奇秀丽的园林建筑为什 么消失了呢?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从而过渡到对奇
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以人类的良
知,于1861年11月25日写了这封回信,痛斥了英法联军的罪
恶,同时对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寄予了深切同情。
一 读一读字音
赞誉 瞥见 勒住
lēi piē

琉璃 箱箧
qiè
liú li
fà láng
珐琅

晨曦 制裁
cái

给予
魔法记忆之记少余多法:“勒”当“拉紧、系紧”讲时,读 “lēi”,如“勒紧”,其余情况读“lè”,如“勒令”。
愤怒的感情。
重点品析第3-5段
2. 作者极力赞美圆明园的美好秀丽有什么作用? 【答案】赞美圆明园的美好秀丽,突出圆明园
的世界地位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以“美”
衬“丑”,突出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
3.作者把圆明园与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
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有何作用?
【答案】把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金字塔、斗兽
5.不可名状: 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评价
导思1.雨果评价圆 明园的一个关键词 是什么?? 关键词: 赞誉、反语
态度
导思2.就英法联军 远征中国这件事, 雨果是什么立场和 态度?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1. 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 作者在信的开头并不是开门见山地说明自
己的态度,而是先提出对方错误的观点,具有极浓
的讽刺意味。这样写设
置悬念,吸引读者继续
往下看,更能宣泄作者
迹消失的原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叙述上来。
[本册书《囚绿记》中也用到了此方法。]
5.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两句话有什么表达
效果?
【答案】“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两句话运
用反语讥讽英法两个强盗抢劫了大量财富,干
出了历史上罕见的破坏人类文明的罪恶行径,
蕴含着无比愤慨的情感。
阅读方法解密 反语表达效果分析法。 反语的作用是加强表达效果,产生幽默感、讽刺 性或更加强烈地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和立场。这里 运用反语是为了达到一种讽刺效果。

写一写字形
zāng( 赃 )物
眼花liáo( 缭 )乱
huǎng( 恍 )若
惊hài( 骇 )
jié( 劫 )掠
chóu( 绸 )缎
zhuì( 缀 )满

记一记词义
1.赃物: 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2.箱箧: 箱子。 3.制裁: 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4.荡然无存: 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
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
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
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 犯下的罪行。他指出,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他公开指斥强 盗政府,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雨果之所以难 能可贵,还在于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 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 特勒上尉的信
书 信
18世纪的中国历经康雍乾等数代帝王的苦心营造,一座
辉煌的“万园之园”展现在世人面前。但随之而来的一场浩
劫却使这座名园化为灰烬,仅留下几根石柱见证这段屈辱的 历史。造成这一浩劫的是当时的英法联军。这时候,欧洲有 一位伟大的文豪站出来愤怒谴责这两个国家制造的这一暴行, 义正词严,大义凛然,发出了正义的呼声,举世震惊。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读雨果的这封《给巴特勒的信》。
属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透彻的。圆明园虽
然当时是皇家禁园,但归根到底,是属于全人类的。
正因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所以对文明创造者非常尊
重。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
重难点小结 作者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地愤怒谴责英法联军
的强盗行为,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
罪行,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对人类
文化成果的无比珍惜。
6.
为什么说这篇文章体现了雨果精神的难能可贵? 【答案】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在于他的立场不
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人类的立场。他能将政
府与人民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
最大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如果
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1860年10月18日,
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火。园内300
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
天,余烟月余不息。真可谓“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
迹”。而作为强盗之一的巴特勒上尉,却想利用雨果的显赫 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的“胜利”捧场。但是雨果,
1.掌握本文语言特色,品味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体会反语的强烈讽刺效果。 (重点) 2.感受雨果伟大的人格魅力,体会信中流露的爱憎分 明的感情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难点) 3.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学生 热爱全人类的情感。
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
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法国文学史 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他的创 作期长达60年之久。作品包括诗歌、小 说、剧的文化
遗产。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
惨世界》等。
1856年~1860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
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
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 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一万多名英法官兵争相入园, 个个满载而归。连续多天的抢劫之后,英国人额尔金又提出: “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