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合集下载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材料反映了日本运用舆论宣传丑化中国形象, 运用公关手段获取欧美支持,这些都属于近代外交策略,而 清政府却无所作为,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材料中都无 法体现。
【例 2】(2017·天津)19 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 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 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 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
一、选择题
1.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幼稚园的儿童玩一种“打沉定远 舰”的游戏;许多报刊大肆制造战争舆论,宣传对清战争;日
本天皇下达矛头指向中国的《造舰诏书》。据此可知( A )
A.中日关系的传统格局面临着挑战 B.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已成定局 C.战争前夕中华民族意识尚未觉醒 D.中日双方军事实力对比悬殊
【他山之石】 一、岳麓版教材的不同内容 1.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关系,岳麓 版教材增加了如下内容: (1)法、德、日“三国干涉还辽”,拉开了 19 世纪末列 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中国民族危机加剧,半殖民地化程 度加深。 (2)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进行军事改革,1895 年 天津小站练兵组建的新式陆军成为晚清政坛上一股重要力 量,清政府被动地开始其更广泛的近代化过程。 (3)面对民族危机加剧的局面,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 众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2.关于义和团反帝斗争中清政府政策的变化,岳麓版教材明 确了清政府由“无力镇压—抚而用之—剿匪谕旨”的全部 过程,更完整地体现了清政府的反动性;同时教材还指出了 20 世纪初期清王朝实施“新政”以求自保与《辛丑条约》 签订再一次大大损害中国主权并危及清朝统治利益之间的 关联。
20 艘“致远”型战舰。这段材料说明( A )

2012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新人教必修一)

2012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新人教必修一)
2、口号:扶清灭洋 3、性质:民间自发组织的反帝爱国运动。 4、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延缓了中国半
殖民地化的进程。
“扶清灭洋”口号
积极性: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当时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最主要的 矛盾。 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 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 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盲目的排外色彩。
新允的设阶厂段。资动本力输,出阻,碍中进国一民步族掠资夺本中主国义的的原发料展和。劳
免内地税
有利于列强倾销商品。
4 甲午战争的影响
1.从中国方面看 首先,战争失败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取得的近 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第二,割地赔款,主权沦丧,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 济上便利列强对华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政治上刺激了帝国主义的侵 略野心,掀起瓜分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第三,中国人民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近代化速度加快。 政治上,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 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经济上,办工厂振兴实业运 动的高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思想上,从学习技术到学习西方 政治制度。
一、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
1、征韩侵华是日本的一贯国策; 2、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形成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默 许和纵容了日本的侵略行径。
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侵华战争列强各打 着自己的算盘: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 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 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俄国采取不干 涉政策。
二、《辛丑条约》的签订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据当时英国军事情报局资料: 甲午战争中,日军17万人,清军约25 万。 在武器装备上,当时清军使用的是欧 洲毛瑟枪,甚至是先进的后膛连发枪, 火炮多用克虏伯后膛炮。而日军主要使 用国产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其全军 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武器性能和数量 均不如清军。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腐败的封建统治,落后的社会制度, 避战求和方针。
Page 16
二、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年)
2、经过: 1900年夏,英、俄等 八国
Page
17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在大沽口登陆,从 天津向北京进犯,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Page 18
大沽口守军在抗击联军舰队的进攻
Page 19
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
Page 33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Page 20
八国联军在天津集结
Page 21
八 国 联 军 进 入 大 清 门
Page
22
联军司令部设在故宫仪銮殿
Page
23
联军在乾清宫
Page 24
结中 屠外 杀反 义动 和势 团力 民勾
Page
25
量 中 华 之 物 力
Page 26
结 与 国 慈 之 禧 欢 太 后 心。
——
3、结果:
日本:制度先进,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3、影响—《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内 容 危 害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 分中国的野心
了 中国经济命脉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直接掠夺中国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 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38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38张PPT)

6.1896 年,清政府通饬各省设立商务局,以期“官商一 气,力顾利权”,并提出要“以惠商恤工为本源”。对 此评价正确的是( ) A.清政府主导近代化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依然单纯地学习西方的器物和技术
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被迫放宽了 民间工商业活动的限制 D.仍然没有突破洋务运动的框架
意义: ①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 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瓜分中国的迷梦。
2.经过 (1900年——1901年)
(1)天津----北京
廊坊附近受挫,逃回天津。
(2)大沽口----天津
天津陷落。
(3)天津----北京
北京陷落,成立联军司令部。
3.结果及影响:
内容 影响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经济的凋 敝,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解析:B 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了《辛丑条约》, 规定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 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故日本可以在此驻 军。
3.(2008年宁夏文综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 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 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 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C 理解材料的意思是关键,从19世纪60年代 到90年代三十年间,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筹建海 防,建立新式海军,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 覆没。虽然马尾海战中国也是惨败,但是只是福建 水师覆没,三支海军尚余大半,与题中“总归虚牝 掷金黄”不吻合,故选C。
4.(选做)下图是 1907 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 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 )。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2.经过 (1)第一阶段——境外之战: ①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战争爆 发。 ②清军在平壤陆战中失利,退回国内。 ③在黄海大战中,中方损失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后李鸿章 不许北洋舰队出海迎敌,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 (2)第二阶段——境内之战: ①日军进攻辽东和山东半岛,占领大连、旅顺。 ②1895年初,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战争结束。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课堂篇 探究学习
(1)相同点: ①从性质上看,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②从内容上看,都有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的规定。 ③从危害上看,都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 利了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课堂篇 探究学习
3.西方侵略者曾绘制了一幅漫画《慈禧太后跑路》(下图),以讽刺 慈禧太后仓皇逃出北京城的窘相。慈禧太后当时出逃是由于( ) A.义和团进入北京 B.八国联军逼近北京 C.光绪帝发动政变夺权 D.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解析: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北京陷落前,慈禧太后仓皇出 逃。 答案:B
提示:义和团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外国侵略势力,反抗封建统治这 个旧式的农民起义的主题,在运动中没有得到凸显。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
清政府赔偿白银共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 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 地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 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 反帝性质的组织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 上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 奥宗光密令驻朝公 使:“促成中日冲突,实 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 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
(4)朝鲜;1894年朝鲜东学党农民起义爆发(导火线) ——日本利用朝鲜东学党起义制造战争
思考:有人说,如果当时没有这场朝鲜东学党起义,这场甲午 中日战争就不会发生,中国就不会造此横祸!你认为呢?
资本主义制度
1、原因
民族矛盾的尖锐: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 直接 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 原因: 益高涨——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 口号 )。
根本 帝国主义的本性决定了其扩张性:为了进 原因: 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2、经过:
天 津 廊 坊 北 京
民众对于国家的淡漠心态
●中国何以战败?
——两国民众
日本民众
战争初期,陷入危机的日本民众对于战争没有任 何兴趣,但是在政府爱国主义的鼓噪下迅速掀起对于 战争的狂热,即便生活贫困也还是从口中省出十个八 个梅干钱捐献给前线的士兵,并对战争后可以获得多 少敌国的土地和赔偿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国家成功 地将民众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捆绑在一起。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一、狼子野心 二、黄海海战
三、《马关条约》
四、甲午之惑
战争原因
这是一场奇怪的战争: 一怪
中国的邻居弹丸小国日本,竟然打败了 泱泱大国中国。
一、狼子野心——
图1明治维新
日本 图2 日本版图
( 1)日本: 大 中国 朝 中 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 ——资源短缺——急 陆 亚 世 东北 鲜 日本 台湾 国 于对外扩张 ——出台以侵华为中心的 蒙古 政 洲 中国地大物博 界 —— 大陆政策——战争必然性。 策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列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事迹,体会中华民 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日本:制定“大陆政策”,蓄谋已久,在扩张中寻
求出路 (根本原因)
(2)朝鲜: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导火线) (3)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不积极备战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
侵华
高台一中 历史组
满蒙 朝鲜
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的扩张政策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面
临国土狭小的制约。制定“大陆政策” 分五步:第一步 征服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满蒙;第四步征 服全中国;第五步征服南洋、亚洲乃至全世界。 1890年,日本国内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它加快了战争的 步伐。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出 兵援助,日本也乘机派兵进入朝鲜。 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下列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进行资本输出、分割世界要
求的是( D ) A.《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3、《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拆毁北京到大沽之间 的炮台,外国列强的主要目的在于( C ) A、削弱中国的军事力量 B、摧毁中国的反帝行动 C、控制中国的京津地区 D、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
《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探 究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时
的情形。
二、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根因—列强要瓜分灭亡中国
直因——镇压义和团、美、日、意、 奥八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28张ppt)

平壤陆战
丰岛海战 辽东战役
战争概况
起止时间 主要战役
战役的结果或影响
1894.7 ——
1895.4
丰岛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标志战争爆发 日军占领平壤,战火烧到 中国境内 互有得失,日本取得黄海 制海权 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日军战领威海卫,北洋舰 队全军覆没
三、结果:中国战败,迫签《马关条约》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民族矛盾 (主要原因)
“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引来列强镇压 (直接原因)
农民阶级的回应——义和团运动
性质:农民阶级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 结局:失败。
2、庚子国难 硝烟弥漫的战场
(1)时间: 1900年6月 (2)参与国:英、美、法、俄、德、意、日、
C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国联军侵华战争
“反应”事件二:义和团运动
图说历史 ——冲击的罪证
1895年1月,日军 1897年,德国在
在荣成湾登陆
山东设总督府
1898年,英国 强租威海卫
甲午战后,山东先后遭受日、德、英等帝国主义 国家的侵略,灾难极为深重
二、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1、爆发原因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
1、概括分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2、分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感情? 无限的惆怅和悲凉,强烈爱国感情和投身 变法改变国家的强烈愿望。
小试牛刀
1.“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次战争之后

第12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

第12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酷表正人画 剥明被代面 削帝众表中 中国多的那 国主不是个 人义平当身 。者等时带 凭条受血 借约尽迹 多扎欺、 个得凌瘦 不像的弱 平个中并 等木国颤 条乃人抖 约伊。着 残。他的
知识测验:
1.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 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 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C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最西端的是 B A.沙市 B.重庆 C.南京 D.汉口
10.(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11届高三11月文综)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 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 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 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 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14。下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它属于中国近代革命第二次高潮中的重大事件 ②它的爆发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民族危机 日益严重引起 ③它是农民阶级对西方文明已经有理性认识的重 要表现 ④它是中国无产阶级与农民运动联合斗争的开始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项目 程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的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义和团运动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22张PPT)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22张PPT)

内因
清朝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 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重要原因) 清军防务松弛
外因
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 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4.影响: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项目 割三地
赔二亿
内容
辽东半岛、台 湾、澎湖列岛
军费2亿两
开四口 开放沙市、重庆、苏
州、杭州
影响和危害
❖明治维新开始后,天皇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 于四方”,图谋夺取琉球、朝鲜和台湾。
❖1874年日军侵占台湾失败。 ❖1876年,日强迫朝鲜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 1885年,与清签订《天津会议专条》,规定中日对朝 出兵,应互相通告,取得向朝鲜派兵的权利。 ❖1879年日吞并琉球,清政府反对,中日谈判数年 ,1888年,日本决心武力解决中日关系问题,停止谈 判。 ❖1880年代,“脱亚入欧”论者福泽谕吉极力为发 动侵华战争制造理论根据与舆论准备。 ❖1887年,军人小川又次提出《征讨清国方略》。 ❖1890年,日首相山县有朋提出“主权线”和“利 益线”概念,朝鲜是利益线,为了确保利益线,就要
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 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清政 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 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 命脉。
使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设工厂
可在通商口岸投资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设厂,产品运销内 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
地免收内地税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的外交政策。(完全半殖民地化)
形 成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项目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共4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共46张PPT)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及危害
内容
影响
赔款4.5亿两,本息合达 加重人民负担,列强控制
9.8亿两
了中国税收
设立东交民巷使馆界,各 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国驻兵保护
列强策划侵略的大本营
拆毁大沽至北京炮台,沿 京津地区置于列强控制
铁路线允许外国驻兵
之下
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居 义的工具 六部之首
2、战争的经过
邓 世 昌
日军进军路线
旅顺
黄海战役
平壤战役
清军进军路线
威海战役
丰岛战役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战争概况
起止时间 主要战役
战役的结果或影响
1894.7 ——
1895.4
丰岛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标志战争爆发 日军占领平壤,战火烧到 中国境内 互有得失,日本取得黄海 制海权 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 方寸,在灾难包围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 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 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 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 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

第12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基础知识梳理: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对中国侵略蓄谋已久。

(2)朝鲜:1894年,爆发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

(3)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2.概况:(1)开始的标志:1894年7月丰岛海战(2)过程1894年9月平壤战役(回族左宝贵)黄海海战(“致远号”邓世昌)——北洋海军主力尚存,日军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1895年1月威海战役——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3)清政府态度:避战求和3.结果:清军惨败,签订《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2)内容:记忆方法一二三四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军军费两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3)影响:①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

二、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②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根本目的:列强瓜分中国。

直接目的:列强镇压义和团运动。

2.、概况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略战争;义和团进行了天津、北京保卫战;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劫,罪行累累。

3、结果:1.时间:1901年1月签订了《辛丑条约》2.内容:“外商带钱进宾(兵)馆”①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做抵押;②在北京东郊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③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④惩办义和团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①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中国是输在硬实力上么?
四、拨开迷雾——甲午战争中国的败因
军事人员
贪生怕死与为国牺牲
日本《日清战争实记》写道:“支那大将身形高大, 力气超群,貌似可指挥三军,然一旦开战就变成弱虫一 条,尚未听到枪声就逃之夭夭,甚至披上妇女衣装,企 图蒙混过关。”
梁启超写过:(日本人出征时)“亲友宗族把送迎 兵卒出入营房当作莫大光荣。那光荣的程度,中国人中 举人进士不过如此。”
(无1)此背脑景力神:和民也兵族怒危,力机仙,加也可深烦以,,统民一治族等此矛下盾山天激把下化拳生传灵。四分之
(一2)”口,“号焚:故黄扶瓜表清分,灭一生洋事香,烟实,为请下来策各洞”众。神仙。
(3)反帝不活用动兵:,只用拳,要废鬼子不为难。
(4)结果挑:铁路,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 (粉5碎)了评列价大 洋强:法鬼瓜国子分,,中心全国—胆杀的—寒尽企义,,图和英大团吉清揭俄一帖德统哭并连将连山。。 思想观念和手段的落后性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 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危局·残局——战争概况
阅读教材并结合以下时间轴提示,梳理甲午中日战 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之经过
6月2 9月15 日日 日平壤 本出 之战爆 兵朝 发;左 鲜 宝贵殉
——刘亚洲上将谈甲午:制度·战略·信仰·国运
失败的根源在于制度
五、城下之盟 ——《马关条约》及其危害
项目
内容
影响和危害
割地 辽东半岛、台湾及附 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 属岛屿、澎湖列岛 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款 军费2亿两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使清政府不得不大外债,便 利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 经济命脉。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战况
中日两国正式 宣战
平壤失守 战火至国内 丧失黄海制海
权 占大连、旅顺 旅顺大屠杀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重要人 物
左宝贵 邓世昌 林永升
丁汝昌
战争爆发
1894年7月25日,日 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 袭击中国运兵船。8月清 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史 称“甲午中日战争” 。
平壤战役
1894年7月 ,日 军围攻平壤,清军贻 误战机,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逃走,平壤失 守。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 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
危害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赔偿日军军费 两亿两白银;
在《马巨额关赔条款约,》大的大刺加激重下, 列强争了中相国在人中民国的划负分担“。 势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开放沙市、重庆、 范围”新,通掀商起口岸瓜的分开中辟国,的狂 苏州、杭州为商埠;潮。中使国列半强殖侵略民势地力化深的程度
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支援
朝这鲜段材料反映了日本的意图和野心中是国什
(么东?学党起义) 求 助
2、概况:
阶段 战场
开始
丰岛海 面
朝鲜半 第一阶段 岛 (1894.7-9) 黄海海

第二阶段 (1894.101895.4)
辽东地 区
山东半 岛
主要战役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
加深。入中国内地。
日本可以在中国 的通商口岸投资 设厂,产品运往 中国内地免收内 地税。
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 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图文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图文版)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略权益(瓜分中国) ②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农民 反帝斗争)
2.过程:
3.影响:
1900年6月英国海军中 将西摩尔带领八国联军 从天津进犯北京
八国联军将领在天津合影
八国公使纷纷冲进紫禁城争坐龙椅
从这个故事中,你有何感想?
颐台 和湾 园岛 又已 搭割 天日 棚本
李鸿章 伊藤博文
战败 →败因?(合作探究)
三 军 败 绩 , 割 地 求 和
万 寿 无 疆 , 普 天 同 庆
为什么课本上说《马关条约》是继 ①对日本:得到巨额赔款促进本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便利对远东的争夺。 《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最为严重的 ②对列强: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不平等条约呢? ③对中国:半殖半封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 中国各阶层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 (清政府军事改革,资产 澎湖列岛给日本 危害: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阶级戊戌变法,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背景: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制定 对外扩张政策: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②朝鲜东学党起义——契机 ③消极备战腐败无能,寄希望于列强——中国
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黄海海战
1894.9.15
1894.11.12 1895.2 1894.7.25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 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 灵之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 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思考:根据材料说明义和团运动 的实际反帝效果如何?
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企图
1901年9月7日奕劻与李鸿章同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二、八国联军侵华
1、战争起因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即镇压义和 团运动。 2、战争经过 3、《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标志中国本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条约内容 危害 项 目 加重了中国的负担。
经济 外交
项目 程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的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 西率军进入紫泰所作, 图中“不言而喻, 一目了然”的对联, 生动形象地揭露了 清政府的腐败和帝 国主义列强对中国 的侵略。 有人为此画题诗曰: “沈沈(沉沉)酣 睡我中华,哪知爱 国即爱家。国人知 醒宜今醒,莫待土 分裂似瓜”。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 以关税和盐税做抵押。 控制中国税收。 便于列强策划侵华。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界内 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派兵保护。 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中国社会便于武装监视清政 主要矛盾合二为一,表现为中国人民府。 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 军事与反动政府之间的矛盾。 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 从内政外交上控制 线的战略要地。 清政府,使政府成 政治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 为列强统治中国的 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反 工具。 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 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方式有何变化? 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威海卫 北洋舰队全军覆 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攻占_______,
没。
马关条约 》。 3.结果:中国惨败,清政府被迫签订《__________ 内 容 台湾 澎湖列岛 割辽东半岛、 _____及附属 危 害 势力 范围 列强在中国划分“ _____
岛屿、_________ 给日本 二亿两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条约的哪些内容?
提示:《辛丑条约》,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允许列强驻兵及禁
止中国人民反帝等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提示:列强在华享有的特权逐步扩大,从以经济侵略为主逐步转 向控制中国政府,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实行“以华治
华”。
【特别提醒】八国联军侵华与以往的列强侵华战争不同,以往 历次侵华战争都是出于经济侵略的目的,通过武力打开中国的 大门进行商品输出或资本输出,但八国联军侵华是以政治目的
并部署与侵略者“议和”。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签订: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辛丑条约》。 2.内容及危害: 内 容 危 害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 关税和盐税 亿两 ,本息合计9.8亿两,以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 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 强控制
___________ 作抵押 东交民巷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程
标准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 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不平等 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2.结合条约的内容分析战争的影响
重点
难点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4.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__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__

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辛丑条约》
内 容


①赔款4.5亿 ②设使馆区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 控制。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 强武装控制之下便于镇压反帝; 清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③拆炮驻兵
④严禁反帝 ⑤改设机构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完 全 形 成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民族危机深重,民族矛盾尖锐。
2、如何评价其口号?(“扶清灭洋”)
体现了爱国精神,但有盲目排外性, 也没有认清清政府的本质。
材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 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 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 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思考:
瓦德西为什么这么说“瓜分一事, 实为下策”?依此而言,何为上策? 结果怎样?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 甲午中日战争 一、背景: 材料: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大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 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日本借什么事件蓄谋挑起对中国的战争? ★为什么要挑起战争? 材料:日本于1868年实行“明治维新”,从此走上工业化道路。但 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几乎没有海外殖民地,所以它严重缺少 资源、资金和市场。1890年,日本因为缺少市场而出现第一次生产过剩。
内 危 害 割三地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二亿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开四口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设厂 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义的发展 免税 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背景
⑴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扩张政策,以解决 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扩张政策, 扩张政策 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蓄谋已久) 。(蓄谋已久 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蓄谋已久)
材料三: 1894年 材料三: 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 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 令驻朝公使: 促成中日冲突, 促成中日冲突 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
内容 割三地 赔二亿 危害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加剧了人民负担,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开四口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设工厂 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义的发展
与之前条约的不同: 与之前条约的不同: ①经济:商品输出为主 经济: ②政治:直接割地 政治: 资本输出为主 瓜分中国
(3)结果: 签订《辛丑条约》 (3)结果: 签订《辛丑条约》 结果
内 容 危害 ①赔款4.5亿 赔款4.5亿 ②划使馆界 ③拆炮驻兵 ④严禁反帝 ⑤设外务部
课堂笔记
加重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加重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国中之国” 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京津置于列强控制下便于镇压反帝运 动;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课堂 笔记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年
4、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课堂笔记
(2) 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民族危机进一步 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瓜分中国狂潮 加深。 加深。 (3)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A.清政府: A.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 清政府 B.维新派 维新派: B.维新派:维新变法 C.革命派 革命派: C.革命派:决心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D.农民阶级 农民阶级: D.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 春愁难遣强看山,
台北 台中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 四万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问题: 问题: (1)为什么 四万万人同一哭” 为什么“ (1)为什么“四万万人同一哭”?
台南 1895年 1895年5月~10月:抗击日军 ~10月 50000余人 打死打伤32000 余人, 50000余人,打死打伤32000 余人, 余人,击毙北白川宫能久亲 王山根信成少将。 王山根信成少将。
A、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就 像列强手 中的扯线 木偶一样, 木偶一样, 逐步成为 侵略者统 治中国的 工具
嘿嘿, 嘿嘿,你们的 地盘, 地盘,我做主
侵华方式由政治瓜分变为“以华制华” 侵华方式由政治瓜分变为“以华制华”政 策。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年
1. 背景: 背景: 2. 主要经过: 主要经过:
丰岛海战 辽东战役 平壤战役 威海卫战役
课堂笔记
黄海战役
清政府被迫签订《 3. 结果: 中国战败 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结果: 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 马关条约》
4、影响: 、影响
探究学习:为什么说《马关条约》 探究学习: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 分析《马关条约》与以前的条约有何不同? 机?分析《马关条约》与以前的条约有何不同? 结果: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 结果: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一.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 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 2.甲午战争的主要经过 甲午战争的主要经过 3.甲午战争的结局及其影响 甲午战争的结局及其影响
课堂小结
二. 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反帝爱国运动)
原因,口号, 原因,口号,意义
评价: 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 评价:①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②但有一定的盲目排 外性,且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外性,且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3) 意义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意义:
义和团团民
反洋教斗争宣传画(流传于19 反洋教斗争宣传画(流传于19 世纪末中国民间) 世纪末中国民间)
一、甲午中日战争
1. 背景
⑴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扩张政策,以解决 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扩张政策, 扩张政策 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蓄谋已久) 。(蓄谋已久 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蓄谋已久)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浓厚的 封建残余势力,改革不彻底;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缺乏; 封建残余势力,改革不彻底;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缺乏;阶级 矛盾尖锐,人民反抗斗争频繁。 矛盾尖锐,人民反抗斗争频繁。 材料二: 开拓万里之波涛 开拓万里之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布国威于四方” 材料二:“开拓万里之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 御笔信》 《御笔信》
瓜 分 狂 潮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1、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了解其主要 、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了解其主要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史实,并分析其影响 并分析其影响。 史实 并分析其影响。 2、了解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史实, 、了解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史实 分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分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2)概况:(1900-1901年 (2)概况:(1900-1901年)英法德意奥俄美日 概况 (3)结果: (3)结果: 结果
清政府战败并签订《辛丑条约》 清政府战败并签订《辛丑条约》
八 国 联 军 司 令 西 摩 尔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慈禧太后
光绪帝
《辛丑条约》签订图 辛丑条约》 1901年 日清政府与德、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 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 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年
原因,概况, 原因,概况,结果 ,影响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项目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程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进一步加 深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 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知识拓展
内因:统治腐朽, 内因:统治腐朽, 制度落后( 制度落后(根); 清政府避战求和政 策; 外因: 外因:日本蓄谋已 且制度先进; 久,且制度先进; 西方列强对日本的 支持。 支持。
慈禧: 慈禧:哪管 国家兴亡 , 生日非过不 可。“万寿 无疆 普天 同庆; 同庆;三军败 绩 割地求 和。”
课堂笔记
二.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运动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年
①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②直接原因: 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 直接原因: 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
(1)原因: (1)原因: 原因
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以饿 肚皮的精神, 肚皮的精神,一 天只吃一餐饭, 天只吃一餐饭, 鼓动着他的臣民 为战舰捐出口袋 里的最后一个铜 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堂笔记
二. 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1)原因 原因: 原因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民族危机加深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2)口号 “扶清灭 口号: 口号 洋”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导火线 (2)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导火线 爆发东学党起义 年朝鲜爆发
2. 主要经过
满蒙 中国 台湾 朝鲜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的大陆政策
1894.11
旅顺
黄海海战 平壤
1894.9.17 1894.9.15
1895.2.2
威海卫
1894.7.25
丰岛
1894年11月 1894年11月,中日甲午 大屠杀的目睹者英国人阿伦在《旅顺落难记》 大屠杀的目睹者英国人阿伦在《旅顺落难记》 战争期间,日军攻陷旅顺, 战争期间,日军攻陷旅顺, 一书中,记录了日军大屠杀的种种惨状。他写道: 一书中,记录了日军大屠杀的种种惨状。他写道: 四天进行 对市内居民连续四天 对市内居民连续四天进行 十来个日本兵捉了许多逃难的人,有的砍下一只手, 十来个日本兵捉了许多逃难的人,有的砍下一只手, 杀戮,老弱妇孺无一幸免。 杀戮,老弱妇孺无一幸免。 有的割下一只耳,有的剁下一只脚, 有的割下一只耳,有的剁下一只脚,有的砍下一个 屠杀过后全市仅剩三十六 屠杀过后全市仅剩三十六 我所见的,无论男女老少,没有饶过一个。 头,我所见的,无论男女老少,没有饶过一个。所过 被留下埋葬同胞尸体, 人被留下埋葬同胞尸体, 街道,死尸堆积有几尺高, 街道,死尸堆积有几尺高,那男女老幼死得奇形怪 估计超过二万人遇害 超过二万人遇害。 估计超过二万人遇害。据< 没有相同的。在一个钱铺里, 状,没有相同的。在一个钱铺里,看见地板上铺满 旅大史话>记载: 旅大史话>记载:尸体抬了 了死尸。当中男的也有,女的也有,小孩也有, 了死尸。当中男的也有,女的也有,小孩也有,也 一个月才抬完。 一个月才抬完。两万多尸 有开膛破肚的,也有斩做两段的。 有开膛破肚的,也有斩做两段的。那柜台旁边还有 堆成尸山, 体,堆成尸山,日本人用 一个大钉子钉着一个几个月的小孩,地板上的血, 一个大钉子钉着一个几个月的小孩,地板上的血, 1896年11月 ,死尸重重叠叠堆了起来,零零落落的 1896年11月,日军撤出旅顺后,清朝派来接收旅顺的 烧了十几天才烧完, 火,烧了十几天才烧完, 足有三寸厚,死尸重重叠叠堆了起来, 足有三寸厚 日军撤出旅顺后, 官员顾元勋在此树立了第一块碑石,亲书“万忠墓” 官员顾元勋在此树立了第一块碑石,亲书“万忠墓” 将骨灰埋在白玉山东麓。 将骨灰埋在白玉山东麓。 手到处都是。 手到处都是。 日本血洗旅顺 三个大字,以示祭奠。 三个大字,以示祭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