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合集下载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PPT课件19 岳麓版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PPT课件19 岳麓版高中历史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

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
但是由于农民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义和团的组 织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其口号具有盲目排外 的弱点;没有把外来文明与帝国主义侵略区别开来, 其斗争结果不能促使中国走向进步,只能更加落后。 这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八国联军司令西摩尔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主要内容 《辛丑条约》(1901年) 危害
C
义和团的口号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进步性
鲜明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 救民族危亡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具有爱国 性质,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已成为主要矛盾。

“扶清”表明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 对于动 员和吸引部分官军参加义和团运动有一定的积
限 极作用,却放松了农民群众对清政府的警惕。
1894.11
旅顺
黄海海战 1894.9.17 .2
威海卫
1894.7.25 丰岛
二、战争的经过
仓促应战
丰岛海战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 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左宝贵牺牲,
第一阶段 平壤战役
叶志超弃城逃跑 邓世昌等牺牲,
政 希望停战 黄海战役 双方损失相当。
旅顺、大连失陷,
山东宁阳一中历史组 王洪波

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给我们的启示

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给我们的启示

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给我们的启示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国耻。

我们追忆这场浸透着中华民族痛惜和悲愤的战争,决誓于反对一切形式的侵略战争,捍卫世界和平,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7月25日,结束于1895年4月17日。

这场战争以当时的中国清朝政府战败、清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结。

当时的中国清朝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姑息妥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局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

同时,甲午战争谱写了一部中华民族在反侵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烈传,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启示一富国强军,增强复兴意识中日甲午战争是在“中穷日富、中弱日强”的背景下爆发的,是一场穷国与富国、弱国与强国之间的战争。

说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穷国”和“弱国”,这一点也不夸张。

当时的中国虽然是一个泱泱大国,但“穷”在意志上,“弱”在斗志上。

由于当时的清朝政府腐朽无能,逆历史潮流而动,无心与日本交战,一再姑息投降,故而被一个蕞尔小国所击败,使中华民族蒙受历史上丧权辱国之耻。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面对侵略战争时必须要有“志”,要有威武不屈的意志,要有敢于亮剑的矢志,要有克敌制胜的壮志,首先在“志”上战胜侵略者。

此外,要使中华民族不再蒙耻,还必须要走富国强军的民族复兴之路,并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转化为“力”,即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发展潜力,军队的战争实力和战备潜力。

可以坚信:一个意志坚定、矢志不渝、壮志凌云的民族,一个国力盛、民力富、军力强的国家,何惧任何形式的侵略者,何惧任何形式的侵略战争?启示二陆海统筹,增强海洋意识中日甲午战争是从海战打响的,尽管当时中国清朝军队的总体军力强于日本军队,但在海战力量对比上,日本海军却处于相对优势,清军的北洋水师处于明显劣势,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清军的北洋水师建于1888年,初建时曾一度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但腐败的清廷统治者漠视海洋,轻视海军,奉行“大陆中心主义”,无意经营这支海军力量,致使北洋水师制度腐败、经费不足、训练低下、武备不力、战法落后,在短短的六年中却被后发崛起的日本海军所赶超。

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殖 民
②划使馆界
列强侵华大本营;
地 半
③拆炮驻兵
完全控制清政府 便于镇压反帝;
封 建

④严禁反帝 清政府成为工具;


⑤设外务部
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 者意旨实行卖国的外
全 形
交政策。(完全半殖

民地化)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项目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1.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2.八国联军的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
根本原因: 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原因:
直接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
一、甲午战争 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2.八国联军的侵华 3.《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辛丑条约》
5亿 人民更加贫困;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
工厂,产品运销中国进内一地步掠免夺收中内国的地原税料和廉价
劳动力,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 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 代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国内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 族的真正觉醒
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 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 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清政府: 进行军事改革
维新派: 戊戌变法 革命派: 决心用暴力推
翻清政府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汇总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汇总

左宝贵,山东费县人,回族,行 伍出身。1894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午中日战争爆 发,率所部自辽东渡鸭绿江开赴 朝鲜平壤,守北城玄武门。9月 日军分四路进逼平壤,平壤守军 总统叶志超企图弃城逃走。左宝 贵派亲兵监视叶志超,并登城指 挥与敌激战,身受重伤仍坚持督 战、燃放大炮,后中炮牺牲。
黄建勋,福建人。 黄海大战中,日 本海军以游击队四艘战舰攻击北洋水 师阵脚的“扬威”、“超勇”二艘弱 舰,黄建勋“为人慷慨,尚侠义,性 沈毅,出言憨直,不作世俗周旋之 态”。在他指挥下,全舰官兵无不誓 死作战,但“超勇”毕竟是舰龄十余 年的老舰,终究敌不过日本游击队的 四艘主力舰,激战中“超勇”舰中弹 甚多,引起大火被焚没,黄建勋殉国, 时年43岁。
盖国家不得已而用兵,必须谋出万全;况与洋人决 战,尤多牵掣。刻下各国皆愿调停,而英人尤为著 力。 ----翁同龢等《覆陈会议朝鲜之事折》(1894年)
日本
台湾
朝鲜
满蒙
中国
全世界
1894年11月 1894年9月 1894年9月
1895年2月 1894年7月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日本 37.78万 4950万
改革 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政体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
经济 自然为主 资本主义
政策 避战求和 大陆政策 军费 政府挪用 积极扩充 备战 腐败懈怠 蓄谋已久
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 七艘,共二万七千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 上的战舰仅有五艘,共一万七千多吨。 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 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 拥有六万三千名常备兵和二十三万预备兵的陆军, 以及排水量七万二千吨的海军,超过了北洋海军。

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二.经过:
(1)1894年日军在朝鲜半岛海面袭击清军 船只,挑起战争。 (2)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等爱国将士英勇 作战,为国捐躯。北洋水师虽损失惨重, 但也沉重打击了日军。 (3)清政府坚持片面求和方针,终至战败。 (4)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再次显示出不 畏强暴、坚决御侮的斗争精神。
三.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了继 《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为严重 的《马关条约》:
天津望海楼大 教堂为法国天主教 传教士设立。由于 该教堂吸收恶棍入 教,拐骗幼童,强 占民地,激起民愤, 于1870年酿成群众 捣毁教堂,打死洋 教士的“天津教 案”。
天津望海楼大教堂
反洋教斗争宣传画(流传于19世纪末中国民间)
扶清灭洋的主要含义:扶保中国, 不单维护清朝。
• 揭帖: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 国人,再与大清闹。
• ①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 东半岛给日本; • 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新的商埠; • 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 ①《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 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不仅破坏了中国的 领土主权,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 心,使中华民族陷入了极其严重的危机,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材料一: 山东人民受外来教会 势力的压迫和清政府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的卖国行为。 材料二: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 效,民冤不伸。……羽翼洋人。 …… 肆虐同群。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 材料三: 略造成下层人民破 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产、生活更加贫困。 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
• 启示:甲午战争的失败说明单纯学习西方 技术的道路走不通,从此开始了学习西方 政治制度的尝试。

第十四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十四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义和团运动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背景: ①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要求瓜分 世界; ②反洋教斗争与义和团在京津地区发展迅速;
八国联军司令 西摩尔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辛丑条约》
内 容


①赔款4.5亿 ②划使馆界 ③拆炮驻兵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 控制。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 强武装控制之下便于镇压反帝; 清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旨实行卖国 的外交政策。(完全半殖民地化)
④严禁反帝
⑤设外务部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完 全 形 成
《时局图》图中 “不言而喻,一目 了然”的对联,生 动形象地揭露了清 政府的腐败和帝国 主义列强对中国的 侵略。 有人为此画题诗曰: “沈沈(沉沉)酣 睡我中华,哪知爱 国即爱家。国人知 醒宜今醒,莫待土 分裂似瓜”。
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义和团运动 (1)背景: 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根本原因 ②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山东最为激烈 (2)兴起: 义和拳改名义和团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 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1)解决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日本经 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国内市场狭 小,因此萌生对外侵略野心(根本原因)
(2)1890年经济危机
(3)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旅顺
黄海海战 1894.9.17 平壤 1894.9.15
1895.2.2
威海卫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2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2

第14 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部分),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知识脉络】一、中日甲午战争1.背景:兵北洋舰队丁汝昌、邓世昌反抗。

借外债。

4.影响:二、义和团运动4.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三、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1)原因:甲午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不断高涨,由民间组织的义和团自发组织的反帝爱国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

沿线战略要地;惩办“首祸诸臣”等。

4.影响:【当堂巩固】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2.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

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A.封建落后性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3.《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规定主的主要危害在于A.便于日本向中国扩张势力B.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和经济C.列强的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D.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其重要影响之一是A.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B.朝鲜为日本所吞并C、日俄关系得到缓和 D.辽东半岛被日本长期占据5.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①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剧②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③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④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19世纪末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中期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A.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最大B.索取的赔款数额不断加大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D.列强获得在华投资设厂的权利7.甲午中日战争后,民间组织义和团自发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阻止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D.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其灭亡8.《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A.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商品输出B.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强的资本输出C.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使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9.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考点1 鸦片战争和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考点1 鸦片战争和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考点1 鸦片战争和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三、中日甲午战争 1.原因 (1)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政策。
rt (2)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经过 (1)1894年7月,日本舰队悍然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 起战争。
rt (2)1894年9月,中日两军在黄海展开决战。
2.经过:1856年10月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中国战败求和。
考点1 鸦片战争和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rt rt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1858年)和《北京条约》(1860年)。
4.影响
(1)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rt (2)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兴起。
考点1 鸦片战争和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 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考点1 鸦片战争和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鸦片战争 1.虎门销烟 (1)背景:鸦片战争前,世界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清王朝闭关锁国;英国为扭转 贸易逆差,大量向中国输出鸦片,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
考点1 鸦片战争和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锁国,不了解西方世界,对于战争的发生没有丝毫的物质及精神准备;在战 争中军事指挥失当,又不敢发动人民;虽然有爱国官兵的奋起抵抗,但终不 能挽回败局。 (3)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2.鸦片战争的影响 (1)社会性质: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 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阶级关系:巨额赔款最终加到人民身上,致使阶级矛盾激化,导致了太平 天国运动的爆发。 (4)思想文化: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萌发

第12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

第12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酷表正人画 剥明被代面 削帝众表中 中国多的那 国主不是个 人义平当身 。者等时带 凭条受血 借约尽迹 多扎欺、 个得凌瘦 不像的弱 平个中并 等木国颤 条乃人抖 约伊。着 残。他的
知识测验:
1.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 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 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C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最西端的是 B A.沙市 B.重庆 C.南京 D.汉口
10.(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11届高三11月文综)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 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 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 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 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14。下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它属于中国近代革命第二次高潮中的重大事件 ②它的爆发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民族危机 日益严重引起 ③它是农民阶级对西方文明已经有理性认识的重 要表现 ④它是中国无产阶级与农民运动联合斗争的开始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项目 程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的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义和团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八年级历史上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年级历史上册义和团运动和⼋国联军侵华《从中⽇甲午战争到⼋国联军侵华》《从中⽇甲午战争到⼋国联军侵华》教学⽬标1知识与能⼒:中⽇甲午战争和⼋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号、结果和历史意义.2.过程与⽅法:从多⽅⾯、多⾓度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从主观、客观两个⽅⾯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和⼋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重⼤历史事件的学习,增强学⽣的民族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甲午战争和⼋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号、结果和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关于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较对“扶清灭洋”⼝号的评价中国近代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知识结构分析⼀、关于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总体情况(归纳、建⽴知识体系)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必要性).同时,随着西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实⼒的增长,对外扩张的能⼒增强(可能性).于是扩⼤了对中国的侵略.2、具体表现:①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如:美⽇侵略台湾,沙俄侵略新疆,英国侵略云南和西藏,中法战争,甲午中⽇战争等.②出现了⽠分中国的狂潮,如:各国在中国的租借地和势⼒范围.3、危机的新特点:(与19世纪中期⽐较)①危机由东南沿海向内地和西南,西北边疆扩展(以东南沿海为主)②外国的侵略由军事向经济领域延伸(以军事侵略为突破⼝)③更多的国家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以英国单个国家为主)④外国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加强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成为西⽅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主要⽅式.(以商品输出为主)⑤清朝中央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具(由抵抗到妥协再到相互勾结)4.危害:①政治上进⼀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独⽴和领⼟的完整②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③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败⽆能⼆、甲午中⽇战争爆发的背景:1、侵华野⼼由来已久(⽂化因素).历史上,⽇本就觊觎亚洲⼤陆.如:明朝时⽇本的丰⾂秀吉就两次就于1592、1597年两次侵略中国.近代,⽇本将“开拓万⾥波涛”作为⼤和民族的国家理想.2、(经济因素):19世纪后半期,明治维新后的⽇本向帝国主义过渡,强烈要求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同时政治与经济实⼒的增长,对外扩张的能⼒增强.3、(政治因素):1890年⽇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本寄希望于战争,转移国内⼈民的视线.4、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本向中国挑衅的机会.[附:⽇本对外扩张的路线图]台湾——朝鲜——满州——全中国——东南亚——全世界.三、《马关条约》内容及危害请同学们分析:这⼀条约在内容上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有何不同》?(允许⽇本在华设⼚.这⼀条款表明西⽅国家对华侵略的主要⽅式变化,即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危害:①列强侵略势⼒由沿海深⼊到中国内地. ②西⽅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严重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当然,在另⼀⽅⾯,给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产技术,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即同时具有正⾯、负⾯影响). ③巨额赔款回⽣了中国政府和⼈民的财政负担. ④⽇本的“胜利”刺激了西⽅列强对华侵略的欲望,西⽅列强随即拉开了⽠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⑤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范围和强占租借地,严重地破坏了中国主权.四、⼋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1、⼋国联军侵华的背景分析:①19世纪后半期,西⽅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过渡,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能⼒进⼀步增强.②甲午中⽇战争,⽇本从中国取得了巨⼤的侵略权益,⼤⼤刺激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欲望.③西⽅国家借⼝义和团运动威胁到他们在中国的侵略权益.2、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分析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激起了中国⼈民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仇恨.特别是外国传教⼠在⼭东胡作⾮为,激起了⼭东等北⽅⼈民的痛恨.中国民间有习武的传统,朴素的爱国热情遭遇外国资本主义的罪恶,引发了这次反帝⽃争.3、义和团与清政府关系的变化:利⽤——围剿(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4、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号的评价:这个⼝号鲜明地反映出中国⼈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对于动员和吸引更多的⼈参加义和团运动有⼀定的积极作⽤.但“扶清”表明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使义和团放松了对清政府阴谋⼿段的警惕,给义和团带来了灾难.“灭洋”具有盲⽬排外的思想.[思考与研究]:1、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临怎样的民族危机?⾯对如此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或各种政治⼒量作出了怎样的反映?分别产⽣了怎样的影响?民族危机:①1883年,法国挑起中法战争,侵略中国的云南、⼴西、台湾等,签订《中法新约》,中国西南边疆危机. ②1894年,⽇本挑起甲午中⽇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帝国主义以资本输出为主侵略中国.③19世纪末,帝国主义各国掀起⽠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划分势⼒范围和强占租借地. ④1900年,⼋国联军侵略中国,签订了《⾟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西⽅国家的半殖民地.中国社会各阶级或各种政治⼒量的反应:①绅商富室(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兴办民族⼯业,在20世纪初掀起“实业救国”的⾼潮.②资产阶级维新派──将维新变法思潮推进为维新变法的政治运动. ③农民阶级、城市贫民──掀起义和团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④资产阶级⾰命派──组织多次起义,希望推翻清政府,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⑤清政府被迫也进⾏了⼀系列的军事、政治、经济改⾰.如:编练新军、清末“新政”、预备⽴宪等.社会影响:①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社会条件. ②变法思潮和政治运动进⼀步激发了中国⼈民的民族意识;形成了⼀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科技及思想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参预政权. ③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粉碎了帝国主义⽠分中国的迷梦,帝国主义对华政策演变为“以华治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具. ④⾰命派的活动为资产阶级新的⾰命⾼潮的到来积累了⼒量. ⑤新军成为清末政坛上的⼀⽀重要⼒量.清末“新政”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预备⽴宪是⼀场政治骗局,资产阶级⾰命派掀起民主⾰命.2、请同学们结合P84图,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从19世纪中期鸦⽚战争到20世纪初《⾟丑条约》的签订,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个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鸦⽚战争后,中国的领⼟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次鸦⽚战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开始由沿海深⼊到内地,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总理等衙门的建⽴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清朝中央政府的控制.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步加深.中法战争后,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甲午中⽇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外国侵略势⼒进⼀步深⼊中国内地;并且开始在中国⼤规模地投资设⼚,进⾏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民的负担;割占台湾等,中国领⼟再次被分割;⽇本的“胜利”刺激了西⽅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欲望,掀起了⽠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的危机⼤⼤加深.19世纪末20世纪初,《⾟丑条约》签订,赔款本息合计9亿8千万两,外国军队驻守在从北京到⼭海关铁路沿线,清政府保证禁⽌中国⼈民的反帝运动,设⽴外务部等,中国陷⼊了半殖民地关封建社会的深渊.3、结合19世纪晚期的有关社会背景,分析甲午中⽇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这场战争对于中国国内政局和远东局势产⽣了哪些重⼤影响?参考答案:必然性:(1)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临危机.(2)当时的中国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各种社会⽭盾激化.(3)⽇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加紧对外侵略扩张,⾛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本帝国主义对朝鲜、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影响:对中国国内政局:(1)《马关条约》的签订促使帝国主义掀起了⽠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2)中国⼈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命运动,下层⼈民⾃发地掀起了义和团运动.对远东局势:(1)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2)⽇本国⼒增强,加快了吞并朝鲜的进程.(3)⽇本在远东的扩张受到法、德、俄等国的抵制;英国在远东的地位下降,德俄的势⼒增强;列强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更加激烈.4、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较运动爆发的原因:太是清政府社会政治腐败、阶级⽭盾激化的产物.义是西⽅列强掀起⽠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的产物.指导原则和组织⽅式:太有⼀个统⼀的领导中⼼,统⼀的军事制度,并且有纲领性⽂件《天朝⽥亩制度》《资政新篇》作为⾏动指南.义基本牌⾃发、分散状态,没有统⼀的领导和措施,除了⼀个⼝号外也没有⾰命纲领.⽃争规模也较⼩.与宗教的关系:太利⽤西⽅基督教成分反对清政府.义则反对基督教势⼒在中国发展,并利⽤中国本⾝的各种宗教,来到达发动群众、打击洋教的⽬的,同时义还存在浓厚的封建迷信⾊彩.对外关系:太以信奉上帝划线,“同教⼀家”,容易模糊敌我界限,产⽣认敌为友的错误.《资政新篇》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通商、⽂化交流等.义盲⽬仇外,没有正确认识西⽅先进的⽣产⽅式.太的领导⼈提倡向西⽅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向.结局:都被中外反动势⼒联合绞杀.影响:运动虽然失败,但其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民.运动都打击了中外反动势⼒,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历史证明,农民阶级不可能⾃⼰解放⾃⼰,但在新民主主义⾰命中作为⽆产阶级的同盟军发挥了重要作⽤.近代史上⼏个重要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①割⾹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岸;④协定关税:英商进出⼝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协定.1858年《天津条约》: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开放营⼝、烟台、汉⼝、九江、南京、镇江、台南、淡⽔、汕头、琼⼝等10处通商⼝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岸⾃由航⾏;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⑤赔偿英法军费各200万两.1860年《北京条约》:①增开天津为商埠;②割九龙司地⽅⼀区给英国(新界);③赔偿英法军费各增加到800万两.1895年《马关条约》: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本;②赔偿⽇本军费⽩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本在中国开办⼯⼚.1901年《⾟丑条约》:①中国向各国赔偿⽩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连利息在内,共9.8亿余两,史称庚⼦赔款.指定海关税、通商⼝岸常关税及盐税作为偿还赔款之⽤.②拆除⼤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守在北京⾄⼭海关铁路沿线地区.天津周围20⾥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准中国⼈居住.④清政府保证永远禁⽌中国⼈民成⽴或参加具有反帝性质的集团,违者⼀律处死;地⽅官⾃总督、巡抚以下,对其辖区内发⽣伤害外国⼈或违约⾏为,如不及时弹压惩办,即⾏⾰职,永不叙⽤;对附和过义和团的官员,中央⾃王公⼤⾂以下,地⽅⾃巡抚以下,监禁、流放和处死100多⼈;发⽣过反帝⽃争的城镇,⼀律停⽌科考5年.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各部之⾸,由清朝皇族担任外务部⼤⾂.⑥清政府允许按照外国的意愿修订新商约,并疏浚天津、上海河道等.《⾟丑条约》规定的赔款之⼤,条件之苛刻,都是空前的.它是对中国⼈民的⼀次⼤勒索、⼤屈辱,也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具.重难诠释1.关于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较①相同点:都是近代以农民为主体的⾰命运动;都以宗教作为发动、宣传和组织运动的主要⼿段,采取暴⼒⽃争的⽅式;规模和影响都很⼤;都暴露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都被中外反动势⼒联合镇压;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都说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产⼒的代表者,不能领导中国⾰命取得胜利.②不同点:从兴起的原因看,前者主要是由于鸦⽚战争后国内阶级⽭盾的空前激化;后者主要是由于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盾的尖锐.从⽃争的主要对象看,前者把⽃争的⽭头主要指向清王朝;后者把⽃争的⽭头指向帝国主义.从运动的进程看,前者有统⼀的领导,建⽴了⾃⼰的政权,提出了明确的⾰命纲领;后者没有形成统⼀的组织和⽃争纲领,始终处于分散状态.从清政府对运动的态度看,清政府对前者⾃始⾄终坚持“剿”;对后者则经历了“剿”→“抚”→“剿”的变化.从对西⽅的态度看,前者在反对列强侵略的同时,主张学习西⽅;后者盲⽬排斥⼀切外来事物.2.对“扶清灭洋”⼝号的评价①“扶清灭洋”⼝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盾.然⽽,这⼀⼝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盾之后提出的.因此,这个⼝号既是民族⽭盾激化的结果,⼜是⼤多数中国⼈民对中外反动势⼒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②这⼀⼝号继承了群众在反洋教⽃争中所逐渐形成的朴素认识,也反映出⼴⼤⼩⽣产者⽆法冲破皇权主义的思想枷锁,⽽只能将封建国家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思想认识阶段.“灭洋”触及了时代救亡的主题,但它⼜具有盲⽬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同样具有“爱国”和“保清”的含义,却⼜将“中国”、“朝廷”和“⼤清”等观念混同,这表明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对清政府,也不反对封建制度.③这⼀⼝号的提出,最初曾起了发展队伍和壮⼤声势的作⽤,并在⼀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但是,这个⼝号也使义和团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不能识破清政府的阴谋诡计,以⾄后来上当受骗.【课堂检测】⼀、选择题1.甲午中⽇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由朝鲜东学党⼈起义⽽引发 B.朝鲜国王请求中⽇双⽅帮助镇压东学党起义⽽引起C.中⽇两国军队冲突⽽爆发D.⽇本统治者借⼝朝鲜事变蓄意发动2.甲午中⽇战争中,⽇军中国居民进⾏疯狂屠杀的地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3.西⽅报刊发表评论说:“⽇本是披着⽂明的⽪⾯带有野蛮筋⾻的怪兽.⽇本今已摘下⽂明的假⾯具,暴露了野蛮的真⾯⽬.”此评论是针对A.甲午中⽇战争中,⽇军占领⼤连时对当地居民实⾏的⼤屠杀B.甲午中⽇战争中,⽇军占领旅顺时对当地居民实⾏的⼤屠杀C.⽇本控制朝鲜后,对朝鲜⼈民的反抗实⾏的⼤屠杀D.⽇本割占台湾后,对台湾⼈民的反抗实⾏的⼤屠杀4.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岸C.允许⽇本在通商⼝岸开设⼯⼚ D.给予⽇本巨额赔款5.《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岸与《南京条约》相⽐A.数量增多 B.遍及中国南北沿海 C.深⼊中国腹地 D.集中在中国东南沿海6.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的腐朽统治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C.贫苦农民富有⽃争精神D.贪官恶霸横⾏乡⾥7.义和团“扶清灭洋”⼝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是指义和团A.没有区别侵略和外来的进步⽂明 B.没有正确区别外来侵略的⽬的和结果C. 没有认清清政府的腐败和资本主义的先进 D.具有反帝⽃争的彻底性8.下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有①仍然是农民运动的⼀种特殊⽃争形式②是⼀次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③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其灭亡④具有盲⽬的排外性和落后的“⼩农狭隘意识”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9.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最⼤的不同点是A.运动主体⼒量为农民B.体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C.以外国列强为⽃争对象D.对西⽅⽣产⽅式的态度10.李⼤钊在⼀⾸诗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妒归.”“两度劫”发⽣在①鸦⽚战争②第⼆次鸦⽚战争③甲午中⽇战争④⼋国联军侵华战争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该督(李鸿章)⾝膺疆寄数⼗年,其昔⽇攻粤、捻诸逆,以洋⼈得功,遂终⾝以洋⼈为师,⽽不知改变.……创办海军,糜币千数百万,⽽⾄今不能⼀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局者⼀.材料2:倭⼈于近⼗年来,⼀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未能撒⼿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守⼝,实难纵令海战.──引⾃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材料3:1894年11⽉22⽇,我与总署晤谈⼀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你们有兵⼠⼆万五千⼈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的不是作战,⽽是威吓百姓.我说: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他们说:⾃然他们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本通信,怎能办到呢?我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商谈.他们⾼兴了,请求我⽴即照办.──引⾃美国公使⽥贝《论中⽇战争》回答①材料1作者为何指责李鸿章?理由是否属实?②材料2认为中国海军与⽇本相⽐“相形见绌”的原因是什么?其真实意图何在?③材料3,清政府总署官员对中国国军队作⽤的谈话,说明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④分析以上材料,总结甲午中⽇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何在.12. 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异同.13.⼀种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和⾟亥⾰命⼀起构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命历史上的三次⾰命⾼潮.第⼆种观点认为“受封建思想⽀配的反洋教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与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相悖反的,尽管事出有因,并有⼴⼤群众参加,但不能认为是正确的.”“⼈们常说,义和团运动彻底粉碎了,或有⼒地阻⽌了帝国主义⽠分中国的阴谋.这话是夸⼤了的”.你同意上述哪⼀种观点?结合史实论证你所同意的观点.参考答案:【课堂检测】⼀、选择题 1——5 DABCC 6——10 BADDD⼆、⾮选择题11.①因为他⼀味依赖外国,贻误了战机,基本属实.②中国财⼒有限,对海防投⼊费⽤太少.为其消极抵抗的⾏径辩护.③清政府军队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内镇压⼈民的主要⼯具.④清政府过于依赖外国;作战消极;妥协求和;⼠兵战⽃⼒不强;⽇本则长期准备充分.12.相同点:①领导阶级、运动主体、⽃争⽅式: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武装⽃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②组织形式:都是利⽤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组织群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彩.③结果:在中外反动势⼒联合镇压下失败.④作⽤: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不同点:①组织及发展情况:太平天国运动有组织、有纲领,建⽴了政权,坚持⽃争14年,势⼒发展到18个省;义和团运动没有统⼀组织,没有纲领,没有建⽴政权,主⼒主要在⼭东、直⾪⼀带发展,时间也仅⼀年多.②主要⽃争⽭头: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封建为主,⽃争⽭头主要指向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的主要⽃争⽭头指向帝国主义,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号.13.第⼀种观点: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临被⽠分的危险.⾯对空前的民族危机,义和团奋起反抗.义和团显⽰了中国⼈民的巨⼤⼒量,粉碎了列强⽠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义和团运动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命精神,⼜为⾟亥⾰命准备了条件,构成了旧民主主义⾰命史上中国⼈民⾰命⽃争的主线. 第⼆种观点:由于受⼩⽣产⽅式限制的阶级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不代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号,“扶清”表明义和团对封建统治者抱有幻想,“灭洋”具有盲⽬排外的性质,义和团运动希望维护传统的⽣产⽅式和⽣活⽅式.义和团运动并没有起到挽救民族危亡的作⽤.义和团运动后,帝国主义继续推⾏对中国分⽽治之政策,扶植反动军阀,变相⽠分中国,⽇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甚⾄企图独占中国.。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编:邱 审:王 时:11-11-12)【学习目标】1.《马关条约》内容、甲午战争的影响2.“扶清灭洋”口号、评价。

义和团运动:性质、意义?【预习·思考】1.中日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统治者借口朝鲜事变而蓄意发动。

战争爆发于:朝鲜海域。

不久中国就丧失了制海权,主要是因为:清政府腐朽。

2.《马关条约》⑴ 列强侵略势力先东南沿海,再到沿海、内地,又深入中国腹地?⑵最能体现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是哪一项?原因是什么?外国资本挤压,指哪一条内容导致?其最大的危害?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根本原因: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2).直接原因: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易错点】例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 .威胁到清朝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B .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C .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其直接目的D .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⑶ .《辛丑条约》1)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由哪一条内容导致的?《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主要是指: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最能反映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2)列强侵华的大本营是什么?北京的防务由谁控制?《辛居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拆毁北京至大沽[之间的炮台,外国列强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中国的京津地区。

3)导致清政府在历次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4.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变化?1898年,义和团运动得到了一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这主要是因为它:以打击西方侵略者为主。

5.【易错点】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带有盲目仇外的弱点。

【知识树】帝国主义 根本 序幕 借机 高 潮中国借口粉碎 94—95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对外扩张政策” 朝鲜东学党起义 经济:资本输出 政治:瓜分中国狂潮 三国“干涉还辽” 八国联军侵华 清政府:军事改革,编练新军 农民阶级:义和【预习检测】A层1.19世纪末,有人题楹联于京师:“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

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

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关于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中国近代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近代史上列强有过哪些侵华战争吗?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次次轰开紫禁城的大门,而一个个的不平等条约又一次次地书写着中国人的屈辱。

但眼泪换不来同情,妥协也不能阻止列强侵略的铁蹄。

今天,我们学习近代史上对中国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两次侵华战争第15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一)中日甲午战争1.甲午战争的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经过1868年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道路,同时制定了征朝侵华的侵略扩张政策,而侵华战争就是上述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

(日本虽然进行了明治维新,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广大工人,农民生活极端贫苦,国内市场狭小,自然资源缺乏,生产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再加上劳动人民的反抗,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日本统治者积极寻求对外侵略扩张,以期从中寻找出路,并制定了一个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侵略政策——“大陆政策”。

第一步是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二步是征服朝鲜;第三步是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是征服全中国;最后是侵占亚洲,称霸世界;其中,侵占中国的台湾和征服朝鲜在其“大陆政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8-19课时分层功课13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8-19课时分层功课13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8-19课时分层功课13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练]1.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申报»载:〝以堂堂中国,土地之广,军饷之充,人民之众,以视日本区区一岛国,过之奚啻十倍。

……相持既久,兵馈俱穷,俯首请成当出于日本。

〞这反映了当时()【导学号:77342072】A、中国军民抗战士气高昂B、舆论存在轻视日本心态C、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D、民间主张应与日本议和B[材料反映的是«申报»的观点,不能反映出中国军民抗战的士气,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申报»认为中国一定会战胜日本,反映了舆论轻视日本的现象,故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半殖民地程度加深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求和,而不是与日本议和,故D项错误。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近代曾被列强侵占。

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C[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

]3.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增加了()【导学号:77342073】A、割地的面积B、列强办厂的特权C、开放的口岸D、赔款的数额B[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日本取得了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这是以往不平等条约中所没有的,而A、C、D三项早在«南京条约»中就已经出现。

]4.〝甲午战争的结果,某种程度上为历史做了不合理的注脚。

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被后人所否定,而‘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却成为史家美谈。

〞这告诉我们()A、历史结论必须看重结果B、历史评价基于价值立场C、历史事件总是相互联系D、历史过程往往难以还原B[洋务运动虽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但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目的,是封建王朝自救运动,故被后人所否定。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讲课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讲课

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自主复习案)参考答案【基础知识梳理】项目条约内容条约影响和危害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赔款军费2亿两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使侵略势力深入内地其他权利的丧失允许日本在华设厂(新)反映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条约内容时间 割地 赔款 通商口岸其它特权 发展趋势及反映的现象《南京条约》香港岛 2100万银元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关税协定 (1)赔款数量越来越多; (2) 通商口岸由沿海向内地延伸;(3)《马关条约》中的“开设工厂”,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4)《辛丑条约》中关于严禁中国人民反帝的规定,反映了列强由直接侵华到“以华治华”的侵略特征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九龙司 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十一口通商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马关条约》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2亿两白银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允许在华开设工厂 《辛丑条约》—— 4.5亿两白银——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三、非选择题训练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第十六章(1) 材料一中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什么? (3分)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4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3分)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14课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4课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课前检查
1、《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在经济 主张上有何不同?如何评价《资政新篇》? 2、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3、与古代农民运动相比,太平天国有哪 些新特点?
从 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列举186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 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 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侵华: 抗争: 1894、甲午中日战争 1900、八国联军侵华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1898义和团运动
一、中日甲午战争 1.背景: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 日本国内开始改革,被称为 “明治维新”。日本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制 定了侵略朝鲜,中国进而征服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材料二 1890年,日本国内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它加 快了战争的步伐 材料三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 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也乘机派兵进入朝鲜。 结合材料一、二、三归纳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 有哪些?
B.赔二亿 C.通四口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 通过贷款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 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进一步掠夺了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 D.允办厂 力,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着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 由此,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 平等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原因: 根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中国,民族矛盾激化。 直因:中国人民与外国 教会势力矛盾激化。 2、口号:扶清灭洋 3、清政府的态度: 镇压——招抚——铲除 4、作用: 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 英勇斗争精神,沉重打击 了中外反动势力,推动了 清政府的改革运动。
材料1: “最恨和约,祸国 官府在教案中袒护外国人。 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 中原。” 材料2:挑铁道,把线砍, 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 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1、背景:(1)日本在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持续膨胀,侵华预谋已久;(2)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3)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2、过程:(1)1894年7月,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日本偷袭,挑起战争。

(2)1894年9月,中日海军在旅顺展开决战。

3、结果:1895年,清政府被迫接受了丧权辱国的。

(条约规定:(1)中国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3)开放重庆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4)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4、影响:(1)中国:①列强侵略势力深入;②外国资本防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巨额战争赔款使中国财政不堪重负;④宣告了的破产;⑤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首先实行了军事改革;⑥各阶层展开各种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

(2)日本:促动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

(3)国际:①列强在远东矛盾激化;②“三国干涉还辽”拉开列强的序幕。

对该影响的进一步理解:(1)对中国国内局势: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中国的国际地位骤然下降,民族危机愈益深重;②促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③清政府开始变革军事制度,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2)对日本:通过战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迅速提升,成为亚洲强国。

(3)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①日本占领台湾,获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更加迅速的发展起来,并进一步扩军备战,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

②日本的崛起改变了远东地区英、俄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

③列强在远东的角逐日趋激烈,预示着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时代的到来。

(二)义和团运动(1900—1901年)1、原因:(1)根本原因:民族危机加重。

(2)直接原因:19世纪末,人民群众反洋教斗争发展2、概况:(1)口号:(2)性质:(3)清政府态度:镇压——利用(扶而用之)——镇压3、意义:(1)表达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2)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3)一定水准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Page 5
黄海之战中日战况简表
双方概况 参战舰艇 火炮 兵力 舰船损失 中方 10 161 2052 5艘沉没 日方 12 277 3333 5艘重伤
伤亡人数
1200
300
Page 6
第二阶段(1894.10~1895.4) 主要战役(境内) a.辽东战役:日军分两路进攻中国,一路 从朝鲜越过鸭绿江,进攻辽东,占领 九连城。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的花园口 登陆,占领大连﹑旅顺。(聂士成) b.威海战役: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 队全军覆没。(丁汝昌)
Page
13
(四)战争的性质:
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 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 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以 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Page 14
(五)战争的影响
1、加深民族危机: 大大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a.政治: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是继《南京 条约》之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 约。 b.经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Page 7
日本侵略者在 旅顺对手无寸铁 的平民进行了四 天四夜惨无人道 的大屠杀P来自ge 8Page9
清政府的态度:
慈禧忙于自己 的六十大寿庆典, 希望对日“和平了 事”。 李鸿章为保全自身 实力和北洋地盘,采 用“避敌自保”政策 。
三 军 败 绩
国难当头 万 寿 无 疆
割 地 求 和
普 天 同 庆
Page 19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的背景,过程及影响。需要同学们重 点掌握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 响。那么之前的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 战争均以失败而告终,这与清政府的 腐朽的政体是分不开的。在甲午战争 之后又发生的什么?清政府将何去何 从?咱们下节课再探讨。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 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 殖民地化程度大大 大大加深 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民族危机加深: 民族危机加深:
国别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 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 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 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 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 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 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 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 南京耻未雪,马关新仇添。 南京耻未雪,马关新仇添。 中华好儿男,斗争五十年。 中华好儿男,斗争五十年。 一洗百年辱,神州尽开颜。 一洗百年辱,神州尽开颜。
割 地 赔 款
进一步破坏中国主权完整,刺激列强瓜分野心, 进一步破坏中国主权完整,刺激列强瓜分野心, 从而掀起瓜分狂潮 巨额赔款使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同时大借外债, 巨额赔款使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同时大借外债, 西方国家借此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开口岸 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腹地,使帝国主义对中国的 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腹地, 侵略也随之深入到了内地 设 厂 外国资本的挤压, 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
第15课 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课
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 深 )、甲午战争 (一)、甲午战争 1、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及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背景: ) (2)日本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
1892:41% :
1890:31.6% : .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中国人民的反抗与 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运动 1、原因: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 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山东义和团民谣
材料二:劝奉教,乃霸天,不敬神佛忘祖先……不下雨,地发 干,全是教堂止住天 ——选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根本原因: 民族危机严重 直接原因:教会势力猖獗,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
(二)经过:(掌握课本57页的地图)
海上战役:
爆发—1894年7月,朝鲜丰岛海战 决战— 1894年9月,黄海决战
失败—1895年,威海卫战役
陆上战役:平壤战役 辽东战役
战后的抗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战争爆发于境外,始于海战;战场从境外转移至境内,终于海战
有 公 足 壮 海 军 威
此 日 漫 飞 天 下 泪
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的阶级,不能救中国,其历史局限性决定了 义和团运动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根本原因: 维护列强在华利益,进一步瓜分中国 直接原因: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借口: 救护驻华使馆,助中国剿匪
经过: 结果——《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2、经过
3、意义
重点问题解析——扶清灭洋
材料一: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拳匪纪事》 材料二: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一概鬼子都杀尽, 大清一统庆升平。 具有朴素的爱国激情,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映了帝国主 进步性: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局限性:“扶清”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性,没 有认清其本质。 “灭洋”又表现出盲目排外的性质,不能区分外来侵 略和现代文明。 义和团的口号说明了什么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厅一 前言
昔日的辉煌随历史而去, 昔日的辉煌随历史而去,万邦 来朝的记忆依稀还留在心中,面临 来朝的记忆依稀还留在心中, 数千年未遇之变局、 数千年未遇之变局、数千年未遇之 强敌。甲午,一场中国命运的决战, 强敌。甲午,一场中国命运的决战, 一场异常痛苦的考试。 一场异常痛苦的考试。
展厅二 战争爆发的原因
与以前的条约相比,有何不同? 与以前的条约相比,有何不同? 内 《南京 《天津 《北京 条约》 条约》 条约》 容 条约》 条约》 条约》 割 地 赔 款 开 口 其 它 《马关 条约》 条约》 不同 点
与以前的条约相比,有何不同? 与以前的条约相比,有何不同? 内 《南京 《天津 《北京 条约》 条约》 条约》 容 条约》 条约》 条约》 割 香港岛 地 赔 2100 款 万银元 开 五口 十口 口 通商 通商 外国公 其 协定 使进驻 它 关税 北京 《马关 条约》 条约》 不同 点
九龙司地 辽澎台及 增多 附属岛屿 方一区 各增至800 各增至 二亿两白银 增加 万两白银
天津
重庆沙市 深入பைடு நூலகம்苏州杭州 开设工厂 新增
这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这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内 容 危 害 国家主权的进一步丧失, 国家主权的进一步丧失, 刺激了列强的瓜分野心 加剧了人民的负担, 加剧了人民的负担,便利 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国内地 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 的需求, 的需求,阻碍了中国民族 工业的发展
七子之歌——台湾 台湾 七子之歌
闻一多(1899~1946) ~ 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便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 琉球便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染红了我的家传。 精忠的赤血染红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夏日要晒死我了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2.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扩大列强在华势力。 进一步扩大列强在华势力。
年 月 月 (二) 过程 (1900年6月— 8月) 二
侵华八国: 侵华八国:英法德意奥俄美日 直扑北京失败:1900.6 廊坊之战 直扑北京失败: 占领天津:1900.7 占领天津: 占领北京: 占领北京:1900.8
俄法联军用大炮向东便门射击, 俄法联军用大炮向东便门射击,东便 门的箭楼被炸得面目全非。 门的箭楼被炸得面目全非。
请回答: 请回答: (1)三幅图是中国近代哪三个条约的 签字场面?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签字场面?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2)三个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 的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 原因 一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 原因 一
1. 起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 原因 一
1. 起因
借口镇压义和团
义和团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义和团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义和团斗争的主要目标是谁? 义和团斗争的主要目标是谁? 镇压义和团是不是八国联军的目的? 镇压义和团是不是八国联军的目的? 八国联军出兵中国仅仅是为了镇压 义和团?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甲午战争 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甲午战争 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 战争
展厅二 战争爆发的原因
帝国主义
默许 纵容 蓄谋已久 根本) (根本)
日 本
积极扩张
甲午 战争
避战求和 腐朽落后
清政府
提供 直接) (直接) 契机
东学党起义) 朝 鲜(东学党起义)
展厅三
战争经过
丰岛战役 威海战役 平壤战役
辽东战役
黄海战役
旅顺
黄海海战 1894.9.17 平壤 1894.9.15
<作于1925年3月>
第12课 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让我们一起走近—— 让我们一起走近
馆址: 馆址: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 (原北洋海军提督署内 原北洋海军提督署内) 原北洋海军提督署内
战争经过 战争 爆发的 原因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留言厅
台湾人 民反割 前言 台斗争 甲午战争纪念馆示意图
1895.2.2
威海卫
1894.7.25 丰岛
有 公 足 壮 海 军 威 邓世昌
此 日 漫 飞 天 下 泪
当时中国是大国,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 口,军队95万, 是正义的反侵略 军队 万 战争; 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 战争; 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 万,后方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 后方供应不便, 侵略战争。 侵略战争。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 了。
探究学习
1、“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 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 最野蛮的敌人” 江泽民。 最野蛮的敌人”——江泽民。请用史 江泽民 实来证明这个结论。 实来证明这个结论。 现在中日关系的和睦、和谐、 2、现在中日关系的和睦、和谐、和平 ,还有漫长的路,而且有人说:“日本 还有漫长的路,而且有人说: 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警醒。 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警醒。” 作为一名高中生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高中生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
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三) 结果与影响 三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 赔款4.5亿两白银 赔款 亿两白银 设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设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北京到山海关由列强据守 影响 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形成国中之国 控制中国腹地
查办反帝官员, 查办反帝官员,取缔反帝 清朝成为“ 清朝成为“洋人 组织 朝廷” 朝廷”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想一想: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 想一想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 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什么?
主观 原因 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清朝统治腐败 避战求和政策 武器装备落后
客观 原因
日本:制度先进,国力强大, 日本:制度先进,国力强大, 蓄谋已久, 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列强: 列强:默许和纵容
展厅四《马关条约》 展厅四《马关条约》
D
4、(06年全国)从总理衙门的设立 、(06年全国) 06年全国 到其改为外务部, 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 A、清政府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C、洋务运动的兴衰 D、维新变法运动兴败的过程
B
5、下列有关《辛丑条约》有别于以往的 下列有关《辛丑条约》 下列有关 不平等条约, 不平等条约,最突出的最能标志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确立的是 A、订约国之多超过以往任何一个不平等 条约 京津军事要地为外国派兵驻守, B、京津军事要地为外国派兵驻守,清政 府被解除武装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须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 争
冰心的遗憾
晚年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 晚年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族感情 与父辈的仇恨, 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纪实性的长篇之 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人多次 书名就叫《甲午战争》 为此, 提笔, 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 提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 不是因为老,因为病, 而是因为哭 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 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哭 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哭!哭 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 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 ”…… 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 “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 我了! 死我了!真可恨 真可恨 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
——贾国荣《冰心的遗憾》 贾国荣《冰心的遗憾》 贾国荣
被日本掳去的镇远305mm主炮炮弹, 主炮炮弹, 被日本掳去的镇远 主炮炮弹 至今仍陈列在日本, 至今仍陈列在日本,用以羞辱中国人
现保存于日本长崎哥拉巴公园内的定远 舰舵轮



参观本馆后, 参观本馆后, 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是……
伊藤博文
1895年4月 马关 年 月
李鸿章
《马关条约》内容: 马关条约》内容: 割辽东半岛、 割辽东半岛 割三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 澎湖列岛给日本。 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二亿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放沙市 重庆、苏州、 开放沙市、 开四口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 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 州为商埠, 入以上各口。 入以上各口。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 允设厂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 开设工厂, 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 收内地税。 收内地税。
D
6、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下列侵略
权益的先顺序是 ① 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②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③开天 津为商埠④ 津为商埠④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A、 ① ② ④ ③ B 、① ③ ④ ② C、 ③ ① ④ ② D 、③ ④ ① ②
B
非选择题 读下列三幅图: 读下列三幅图:

2、(04年全国)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 (04年全国) 年全国 表述, 表述,正确的是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 实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 经济命脉

3、“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 神助拳,义和团, 一概鬼子全杀尽, 原。……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 一概鬼子全杀尽 山。”反映了 A、农民阶级与外国反动势力的矛盾是主要 、 矛盾 B、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 、 C、西方列强与中国政府的矛盾尖锐 、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