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管理制度及程序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管理制度及程序为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和有创操作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1、手术医师资格实行动态管理,评价周期为每两年一次,再授权时必须依照医师实际能力提升而变动,不能仅随职称晋升而变动。
2、评价标准⑴申请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评价周期内无医疗事故或认定为主要责任的医疗纠纷发生,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
⑵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具备相应手术级别的职称及任职年限;②评价周期内无医疗事故或认定为主要责任的医疗纠纷发生。
③一年内内参与高一级别手术中,需担任15例及以上该级别手术的一助,和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该级别手术25例。
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①评价周期内发生两次及以上医疗事故或认定为主要责任的医疗纠纷;②评价周期内,存在两次因医源性原因致非计划再次手术的,本年度不得晋升高一级别手术资质;③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若发现有非紧急情况下越级手术或未经授权越级手术者,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高一级别手术资质;⑷对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的医师,在其降级期满后,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原级别手术25例,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及医疗纠纷时,可由本人申请,科室讨论上报审批后,方可获得该级别手术资质再次准入。
3、审批程序⑴具备各级手术权限资格的医师填写《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审批表》,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填写《一年内高一级别手术完成情况汇总表》。
⑵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根据申请医师手术能力、己开展手术效果、发生的手术并发症、围手术期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投诉和纠纷发生情况等进行评估与考核,初步评定其手术级别,由科主任签字确认后报医务科。
⑶医务科对申请医师手术技能、手术数量、手术效果、手术质量与安全指标、开展手术的年限,结合技术职称以及医师定期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后,提交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审核,审核批准后方可授予相应手术级别。
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
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实施手术操作权限化管理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措施是手术分级管理的最终目的。
依据我院《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的规定,对手术资格分级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
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1、手术医师能力评价时间为每两年复评一次。
2、评价标准①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者,视为手术能力评价合格,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预申请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外,尚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符合受聘卫生技术资格,对资格准入手术术者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②在参与高一级别手术中,根据手术级别需要依次从二助、一助做起分别完成该级别手术5例10例及以上者③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的④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主要责任、无“非计划再手术”、手术医师能力再评价考核合格,以我院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考评小组讨论结果为准。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的(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3) 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过程的(4) 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达不到50%的二.工作程序1、科主任组织科内人员,根据上述规定,对科室《各级医师手术分级及手术范围》进行梳理、讨论 , 制定年度《各级医师手术分级及手术范围》提交医务科2、医务科复核认定条件后,交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3、复核申请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 , 填写《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申请表》交本科主任.4、科主任组织科内质控小组成员对其技术能力讨论评价通过,科主任签字后提交医务科.5、医务科进行复核评估后提交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6、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签批7、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结果院内公示8、医务科备案。
三 .监督管理1、医务科履行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的管理、监督职责2、对违反本规定的相关人员调查处理并按照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
03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
03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手术是医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手术医师的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的定义、目的和程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利益和安全。
一、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的定义和目的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是指对手术医师进行能力评价和再授权的一套制度和程序。
其目的在于确保手术医师具备符合标准的手术技术和医疗水平,通过评价和授权,将医师的能力与职责相匹配,保障手术的安全和质量。
二、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的程序1.能力评价阶段:(1)考核标准制定:制定科学、全面的考核标准,包括手术技术、手术风险评估、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2)能力评估方法: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估手术医师的能力,如临床绩效评估、理论知识考核、技术操作评估等。
(3)考评组成员:组成专业的考评委员会,包括相关科室负责人、专家、护士和管理人员等。
(4)评价结果反馈和个人发展规划: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手术医师本人,帮助其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和进一步提升能力。
2.再授权阶段:(1)再授权标准:制定明确的再授权标准,要求医师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完成的手术数量、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符合规定的要求。
(2)再授权程序:手术医师向医院提出再授权申请,医院组织专业委员会对申请进行评估,并由医务部门最终决定是否批准再授权。
(3)监督管理机制:医院应建立定期监督和检查制度,对已再授权的手术医师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以确保其能力和水平的持续提高。
三、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的意义与挑战1.意义(1)保障患者安全: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能够确保手术医师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临床经验,从而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2)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定期的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可以及时发现医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使其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
(3)规范医师行为: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可以促使手术医师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和流程,维护医疗秩序,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xx市中医医院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xx市中医医院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实施手术操作权限化管理,建立按细化种类取得手术权限的申报制度,授予一种手术权限,并对手术医师能力进行定期评价与再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措施,是手术分级管理的最终目的。
依据《xx市中医医院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分级授权管理制度》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对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考核组织手术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制定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及手术评价标准、手术医师的技术考核、外科手术评价、手术医师的手术分级审定,监督管理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的执行,协调制定手术分类及手术医师资质准入范围和标准,定期和不定期考核手术科室执行情况。
相关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科室手术医师资质评定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
二、手术管理委员会组织每年一次对手术医师能力进行评价并再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
三、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一)考核评价范围:医院手术科室各级医师(二)评价方法:由手术医师自行提供一份手术病历,由专家按照评价标准填写《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表》(附件1)进行评审(条件允许下可以进行观摩评价)。
(三)评价指标:1.手术适应证的把握,包括手术与否、术式的选择、辅助用品的使用、联合术式;2.手术的效果(如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3.手术并发症的控制;4.手术的创新性;5.手术时间的长短,(反映了手术的熟练程度);6.手术的消耗,包括各种药品、耗品的使用;7.手术中突发事件的处理;8.手术止点的选择;9.非计划二次手术;10.手术技术原因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
(四)评价结果: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对于考核不合格者暂停手术权限,待考核合格后重新授权,本考核结果作为手术医师再授权的重要依据并计入医师技术考核档案。
四、手术权限再授权评价标准、评价程序(一)评价标准1.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考核合格,且未发生医疗过错或事故者,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2.预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考核合格外,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获得相应手术级别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任职年限;(2)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3)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发生(以我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为准);(4)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高一级别手术5例以上者。
口腔医院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
口腔医院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口腔医院手术医师的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是确保医师技术水平和责任心的重要机制。
本文将就口腔医院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医院每年都会接收大量的手术病例。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口腔医院必须建立严格的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二、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1. 能力评价标准制定口腔医院应根据不同手术类型,制定详细的医师能力评价标准。
这些标准应包括医师的专业技能、手术操作熟练度、术后并发症处理能力等方面。
2. 能力评价方法为了客观评价医师的能力,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其中包括定期组织的医师技能考核,系统的术中观摩及外部专家评估等。
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监测医师的技术水平,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 再授权程序对于通过能力评价的医师,口腔医院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再次授权其进行手术操作。
此过程应包括手术安全知识的培训、风险防范措施的强调等。
再授权的过程中,医院可以结合临床实践进行模拟手术培训,以保障医师的综合能力。
三、程序具体细节1. 初次授权医师在通过相关能力评价后,首次获得手术资格。
医院应书面通知医师获得手术授权,并在授权文件中明确规定医师可以从事的手术类型和范围。
2. 手术记录和跟踪每位手术医师应建立个人手术记录,详细记录每个手术的患者信息、手术操作、并发症处理等内容。
医院还应该建立患者随访系统,跟踪术后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3. 定期再授权医院应定期对手术医师进行再授权的评估。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医师在手术技能方面的不足,并提供更好的培训和指导。
再授权的评估可以包括考核、观摩、追踪手术病例等方法。
四、效果评价与质量保证1. 评价指标医院应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估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的效果。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感染率等。
2. 质量保证医院应不断加强医师能力的培训和提升。
0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
0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在医疗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确保手术医师保持良好的临床技能和安全操作能力,提高手术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下面将对该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定期能力评价制度定期能力评价制度是指对手术医师的临床技能和手术操作能力进行定期评价的制度。
其目的是通过评价来发现医师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并针对问题给予相应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技术水平和临床素质。
1.评价内容手术医师的能力评价应该包括临床技能、手术操作能力等方面。
临床技能评价可以包括医学知识、病理诊断、病史采集和分析、辅助检查结果判断等内容。
手术操作能力评价可以包括手术操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创伤程度等指标。
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考试、案例讨论、模拟手术、观察手术等。
考试可以通过书面、口头或者在线测试的方式进行,以考察医师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案例讨论可以给医师提供一些实际情况,考察其应对问题的能力。
模拟手术和观察手术可以直观地评价医师的实际操作水平。
3.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该清晰明确,包括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
定量标准可以采用一些指标评分的方式,如病例评分、手术时间评分等;定性标准可以通过评委的评论和医师的自我评价来判断医师的能力水平。
再授权制度是指对手术医师进行再次授权和认可的制度。
其目的是确认手术医师在定期能力评价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具备继续从事手术工作的能力和资质。
1.授权程序再授权可以通过一系列程序来进行。
首先,手术医师需要通过定期能力评价。
评价结果优秀的医师,可以提交相关材料申请再授权。
再授权的程序一般包括单位组织评审、专家评审和政府资质认证等环节。
2.再授权标准再授权标准应该严格,要求医师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技能,并能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
同时,还需要考察医师的德行、专业素养、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等方面。
3.再授权周期再授权周期一般根据医师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专业进行设定,可以是2年、3年或者5年等。
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
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近年来,手术医师在医疗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手术医师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利益,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施。
本文将介绍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其具体的程序。
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的重要性手术医师能力评价是对医师在手术技术、医学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
它能够确保手术医师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手术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操作,任何一丝的疏漏都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通过对手术医师的能力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医师存在的不足之处,提高医师的专业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手术医师再授权制度的意义手术医师再授权制度是对已取得手术医师资格的医师进行再次授权的程序。
再授权是对医师进行定期的监督与评估,确保其仍然具备适合从事手术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手术技术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领域,医学知识和操作技巧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通过再授权制度,可以及时跟进医学领域的最新发展,保证手术医师始终处于学习和进步的状态。
三、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的程序1. 能力评价阶段能力评价阶段是对医师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
评价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技术评估:对医师的手术技术、操作规范性进行评价,重点考察其手术熟练度和操作的准确性。
(2)医学知识评估:对医师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新技术应用等进行评估,确保其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
(3)职业道德评估:对医师的职业道德、伦理素养进行评估,包括对患者权益的尊重、保密工作的处理等方面。
2. 再授权阶段再授权阶段是对已评估医师进行后续授权的程序。
具体流程如下:(1)定期评估: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医师进行定期的能力评估,以确保其仍然具备从事手术工作的能力。
(2)继续教育:要求医师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跟进行业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保持与时俱进。
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
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实施手术操作权限化管理,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措施,是手术分级管理的最终目的。
依据我院《手术分级标准》及《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度及审批程序》的规定,对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
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时间为每两年度复评一次。
(二)评价标准:1. 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者,视为手术能力评价合格,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2. 预申请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受聘卫生技术资格,对资格准入手术,手术者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2)在参与高一级别手术中,依次从二助到主刀做起,分别完成该级别手术5例者;(3)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4)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主要责任(以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为准)。
3.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线:(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的;(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三、工作程序:(一)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根据上述规定,对科室《各级医师手术分级及手术范围》(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行政部门对我院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进行梳理、讨论,制定新年度《各级手术医师手术分级及手术范围》,提交医务处;(二)医务处复核认定后,提交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三)符合申请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书写述职报告,填写“眉山市东坡区妇幼保健院手术医师资格准入申请表”(见附件,交本科室主任;(四)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对其技术能力讨论评价后,提交医务处;(五)医务处组织相关专家小组,对其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评估,提交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六)对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线的医师,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讨论,形成书面意见后,报医务处,医务处提交医院授权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七)授权管理委员会主任签批;(八)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结果院内公示;(九)医务处备案。
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
1.评价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确保评价工作的合规性。
2.评价资料应真实、完整,评价过程中应保护医师个人隐私。
3.评价小组成员应保持客观、公正,避免利益冲突,确保评价结果公平。
4.医师在评价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如实提供相关信息,确保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十五、评价结果的监督与改进
3.医师医学素养:包括医学理论水平、临床经验、科研能力等。
4.医德医风:包括医德表现、医疗服务态度、患者满意度等。
三、评价方法与程序
1.自我评价:医师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提交相关材料。
2.同行评价:由同行专家对参评医师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手术技能、医学素养等。
3.病例评审:选取参评医师近年来的手术病例,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3.评价制度应适应医疗改革的要求,促进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4.医院应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评价制度中的应用,为医疗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二十一、评价制度的评估与优化
1.医院应定期对评价制度进行评估,了解其实施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
2.评估结果应作为优化评价制度的依据,推动评价制度的持续改进。
3.如申诉人对处理结果仍不满意,可向医院设立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仲裁委员会由医院领导、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法律顾问组成,负责公正、公平地处理申诉。
十八、评价制度的教育与宣传
1.医院应定期组织评价制度的教育培训,提高全院员工对评价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2.医院应通过内部刊物、网站、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对评价制度的宣传力度。
3.医院应鼓励全院员工参与评价制度的评估和优化,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
4.通过评估与优化,使评价制度更加科学、合理、高效,更好地服务于医疗质量的提升。
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与程序
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与程序根据医院管理的有关要求,应对手术医师能力进行定期评价,对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进行动态化管理。
一、评价对象:已获得手术权限授权的手术医师。
二、评价周期:每两年一次。
三、评价结果及标准:(一)再授权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例数≤3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视为手术能力评价合格,给予再授权。
(二)提高手术操作权限拟申请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再授权”的要求项目外,还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手术分级制度”中相应手术的医师级别。
2.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
3.在参与高一级别手术中,作为一助完成例数>15例,并在上级医师现场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例数>5例。
4.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未发生与手术有直接关系的医疗过错或负主要责任的医疗纠纷(以XX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司法鉴定机构的结果为准)。
5.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例数≤3次。
(三)取消或降低手术操作权限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手术操作权限:1.达不到操作许可的必须条件的。
2.对操作者实际完成质量评估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的。
4.完成本级别手术种类达不到80%。
5.评价周期内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例数>3次。
四、评价与授权程序:(一)手术医师手术权限授权两年期满,科主任组织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其两年周期内手术操作表现进行评定,并填写《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审批表》提交医务科。
(二)医务科复核认定后,提交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讨论审批。
(三)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手术医师获得相应级别手术的主持资格,拟定并下发新一周期的手术权限授权相关文件至各手术科室、手术室。
(四)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结果在院内文件上公示。
(五)医务科将有关资料、文件备案。
五、监督管理(一)医务科履行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的管理、监督职责。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手术医师是医疗团队中至关重要的一员,他们承担着繁重的手术任务,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为了确保手术医师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能够持续提高,同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定期进行手术医师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变得尤为重要。
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制度的意义手术医师能力评价制度旨在全面评估手术医师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以确保其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能够胜任工作。
通过定期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手术医师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进行进一步提升。
这有助于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手术医师能力评价的内容手术医师能力评价的内容应该全面而细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手术技术能力:评估手术医师的操作技术、手术风险判定和准确性等指标。
可以通过模拟手术、考试、现场观察等方式进行评价。
2. 专业知识和学术素养:评估手术医师的医学知识水平、最新研究进展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持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3. 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评估手术医师与团队成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是否能够有效协调工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4. 伦理道德素养:评估手术医师的职业操守、尊重患者的权益和保密工作等方面的表现。
三、手术医师再授权制度的意义手术医师再授权制度是对定期能力评价的结果的一种延伸。
通过再授权制度,可以将评价结果与手术医师的职权授予相连接,合格的手术医师将继续获得手术权,而存在问题的手术医师则需要再次经过评价和培训,直到达到要求的标准。
四、手术医师再授权的程序手术医师再授权的程序应该严谨而规范,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初步评估:根据手术医师的能力评价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再授权。
2. 个别指导和培训:对于存在问题的手术医师,制定个别指导和培训计划,帮助其提升能力。
3. 再次评估:对经过培训的手术医师进行再次能力评价,确保其能够满足手术要求和安全标准。
4. 再授权决策:根据再评价的结果,决定是否对手术医师进行再授权,将其能力和权限与职权授予相连接。
最新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
最新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实施手术权限管理,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措施,是手术分级管理的最终目的。
依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我院《手术级别申请和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对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
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时间为每两年度复评一次。
(二)评价标准:1.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者,视为手术能力评价合格,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
2.预申请高一级别权限的医师,除达到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受聘卫生技术资格,对资格准入手术,术者必须是以获得相应专项手术准入资格者;(2)在参与高一级别手术中,根据手术级别需要依次从二助、一助做起,分别完成该级别手术3例;(3)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4)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较大医疗过错或事故主要责任(以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为准)。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期手术操作权限:(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须条件的;(2)对操作者实际完成质量评估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的;(4)在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达不到50%;(5)离职者、退休未被返聘人员予取消手术权限。
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审核程序(一)手术医师提出申请医师根据个人工作能力提出申请,填写《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审批表》(附件1),资质发生变动的医师,填写《手术医师资质再授权审批表》(附件2)(二)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根据上述规定,对科室《各级医师手术分级及手术范围》(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部行政部门对我院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见:我院《手术级别申请和管理制度》)进行梳理、讨论,结合申请者基本情况、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围手术期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投诉和纠纷发生情况,初步认定其手术级别,由科室主任签字确认。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②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
; ③本专业两名副高以上人员推荐 ; ④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差 错或事故主要责任(以医院医疗 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 为准)。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取消
或降低手术操作权限: ①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者; ②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 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 超过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③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 操作规程。
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的管 理、监督职责。 2.对违反本规定的相关人员调 查处理,并按照相关规定追究其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根据上
述规定对科室医师手术分级进行梳 理、讨论,制定《手术医师能力评 价与再授权审批表》报医务科。 2.医务科复核认定后,提交医疗质 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确认。
3.符合申请高一级别手术操作
权限的医师,填写《手术及有创 操作资质授权申请表》交本科室 主任。 4.科室主任收到医师的申请单 后应及时组织科室质量与安全管 理小组进行讨论评价,科主任签 字后提交医务科。
5.医务科组织专家对其进行理论和
技能考核评估,提交医疗质量与安 全管理委员会讨论确认。 6.对取消或降低手术操作权限的医 师,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讨论 ,形成书面意见后报医务科,医务 科提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审批。 7.医务科备案。
三、监督管理
1.医务科(质控科)履行手术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 与再授权制度
实施手术操作权限化管理,是确 保手术安全的有效措施,是手术分级 管理的最终目的。依据我院《手术及 有创操作分级管理和手术医师资质授 权制度》的规定,对手术医师实施动 态化管理。
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
1.手术医师能力评价时间为每两年复评一次。 2.评价标准: (1)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的,视手术能 力评价合格,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 (2)预申请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 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外,尚同时具备以 下条件: ①在参与高一级别手术中,依次从一助到 主刀做起,完成该级别手术5例者;
手术医师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
手术医师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手术医师的分级授权和再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在医疗机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一制度的建立旨在确保手术医师的合理授权和再授权,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和高质量。
本文将探讨手术医师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
一、手术医师分级授权制度手术医师分级授权制度是指根据手术医师的资质和能力,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进行授权。
这一制度可以确保手术医师在进行手术操作时所具备的实际能力与授权等级相匹配,减少手术风险和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1. 制定授权等级医疗机构应根据手术医师的职称、临床经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制定相应的授权等级。
一般而言,手术医师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等级。
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手术操作类型和难度。
2. 授权等级要求每个授权等级应明确具体的手术操作类型和难度,并对手术医师在相关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提出要求。
医疗机构可以参考相关专业指南和标准,制定相应的授权等级要求,确保手术医师能够胜任相应的手术操作。
3. 授权程序手术医师分级授权的程序应该规范和透明。
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评审和审核流程,确保授权程序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评审委员会应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对手术医师的申请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出授权决定。
二、手术医师再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手术医师再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是指手术医师在获得初次授权后,经过一定时期的再评估和再授权,以确保其持续具备相应的手术操作能力和水平。
这一制度的建立可以保证手术医师技术的更新和提高,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手术质量。
1. 再评估周期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再评估周期,一般为一年或两年一次。
手术医师在再评估时需要提供相关的手术记录、病例资料以及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证明材料,以便评估其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手术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
2. 再授权程序再授权的程序应该与初次授权程序类似,包括申请、评审和审核环节。
医疗机构应设立再评估委员会,负责对手术医师进行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出再授权决定。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实施手术操作权限化管理,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措施,是手术分级管理的最终目的。
建立按细化种类取得手术权限的申报制度,熟练掌握一种,授予一种手术权限。
为掌握每名手术医师手术能力,按照《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要求,医务处组织每年一次施行手术医师能力考核,每两年一次进行再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1、考核评价范围:医院手术科室各级医师2、评价方法:由手术医师自行提供一份手术病历,由专家按照评价标准填写《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表》(附件1)进行评审(条件允许下可以进行观摩评价)。
3、评价指标:(1)手术适应证的把握,包括手术与否、术式的选择、辅助用品的使用、联合术式(2)手术的效果(如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3)手术并发症的控制(4)手术的创新性(5)手术时间的长短,(反映了手术的熟练程度)(6)手术的消耗,包括各种药品、耗品的使用,如何节约患者的费用(7)手术中突发事件的处理(8)手术止点的选择(9)非计划二次手术(10)手术技术原因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4、评价结果: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对于考核不合格者暂停手术权限,待考核合格后重新授权,本考核结果作为手术医师再授权的重要依据并计入医师技术考核档案。
二、手术权限再授权申报及审核程序1、审批程序申请人职称及年限达到要求后,手术医师能力评价合格者,科主任根据其实际操作能力等条件,决定是否上升级别。
申请术者填写《手术医师再授权申请表》(附表2)向科主任提出申请,科主任同意后则签署意见上报医务处;医务处予以审核,对符合要求者报技术管理委员会;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最后会议决定是否再次授权。
2、各级医师手术权限申报条件(1)低年资住院医师二年后可担任一级手术术者、二级手术助手,工作满三年以上可以申请二级手术权限。
(2)高年资住院医师可担任二级手术术者和三、四级手术助手,参与手术时依次从三助、二助、一助做起。
口腔医院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
六、评价结果的运用
1.评价结果作为医师岗位晋升、薪酬待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2.对评价结果优秀的医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提升其在医院的职业地位。
3.对评价结果不合格的医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制定整改计划,直至评价合格。
4.建立评价结果反馈机制,让医师了解自身不足,促进自我提升。
十五、跨专业协作与交流
1.鼓励医师跨专业协作,通过团队病例讨论、多学科会诊等形式,提升综合诊疗能力。
2.建立跨专业交流平台,促进不同专业医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知识交流。
3.组织跨区域、跨行业的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医师视野,提升专业水平。
十六、评价与再授权的反馈机制
1.建立评价与再授权的反馈机制,收集医师、患者及社会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
八、评价与再授权的监督
1.建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评价与再授权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公正、公平、透明。
2.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评价与再授权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医院应严肃处理。
3.定期对评价与再授权制度进行审查,根据医疗行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评价内容和标准。
4.加强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确保评价与再授权制度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保持一致。
3.建立评价与再授权的荣誉体系,提升医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十九、制度实施的评估与优化
1.定期对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制度的有效性、公正性、透明度等方面。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制度设计,确保其适应医院发展和行业需求。
3.鼓励医师参与制度评估和优化过程,充分听取一线医师的意见和建议。
七、再授权的特别规定
1.对于特殊情况下表现突出的医师,医院可适当放宽再授权条件,予以特别授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
实施手术权限管理,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措施,是手术分级管理的最终目的。
依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我院《手术级别申请和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对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
,
手术医师能力评价:
(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时间为每两年度复评一次。
(二)评价标准:
1.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者,视为手术能力评价合格,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
2.预申请高一级别权限的医师,除达到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受聘卫生技术资格,对资格准入手术,术者必须是以获得相应专项手术准入资格者;
(2)在参与高一级别手术中,根据手术级别需要依次从二助、一助做起,分别完成该级别手术3例;
(3)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
}
(4)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较大医疗过错或事故主要责任(以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为准)。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期手术操作权限:
(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须条件的;
(2)对操作者实际完成质量评估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的;
(4)在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达不到50%;
(5)离职者、退休未被返聘人员予取消手术权限。
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审核程序
《
(一)手术医师提出申请
医师根据个人工作能力提出申请,填写《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审批表》(附件1),资质发生变动的医师,填写《手术医师资质再授权审批表》(附件2)(二)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根据上述规定,对科室《各级医师手术分级及手术范围》(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部行政部门对我院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见:我院《手术级别申请和管理制度》)进行梳理、讨论,结合申请者基本情况、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围手术期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投诉和纠纷发生情况,初步认定其手术级别,由科室主任签字确认。
各手术科室制定新年度《各级医师手术分级及手术范围》,提交医务科;
(二)医务科复核认定后,提交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三)申请更高一级手术权限的各级医师,首先需符合申请高一级手术权限的资历,在上级医师开展该项手术时担当手术一助三例,后在上级医师临床指导下(上级医师担任该项手术一或二助),自己能熟练主刀完成该项手术三例,经指导老师,科主任确认,院手术级别管理委员会(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后授予相应手术权限。
(四)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上级指导医师对其技术能力讨论评价后,填写科室意见,提交医务科;
(五)医务科组织专家组(包括本学科专家、麻醉科、手术室、药剂科、院感控办等相关专业),结合科室意见,对其进行理论及技能的综合考核评估,考核合格者,提交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对资格准入或再授权申请进行审批。
手术技术考核,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沟通能力、术前准备、手术技能熟练程度、无菌操作等方面,提出已经同意开展手术级别和种类、已经开展手术级别和种类。
(四)审定后的手术医师资质表或再授权表下发手术室及麻醉科,并报医务科备案。
.
(六)对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的医师,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讨论,形成书面意见后,包医务科。
医务科组织专家(包括本学科专家、麻醉科、手术室、药剂科、院感控办等相关专业),对其技术能力进行理论及技能的综合考核评估后,重新确定其手术操作级别,有医务科提交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七)特殊情况下的审批标准
1、因各种原因被降级处理的医师,可在降级半年后申请该类手术资质;
2、外院进修学习后拟开展的手术,建议邀请外院专家指导下进行;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须按照医院有关新技术新业务管理规定,经医
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由科室成立手术专家组方可实施。
(八)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结果院内公示;
(九)医务科备案。
(十)特殊情况的处理
~
1、急诊手术时值班医师资质不够,若病情紧急,可以超越被审定的手术范围,应在准备手术的同时尽可能与上级医师联系,上级医师应在接到报告后指导并尽快参加手术。
2、由外院专家指导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手术,若由较低资质医师承担,必须在外院专家担任术者,本院医师担任第一助手,并完成一定手术量的基础上方可申请相应手术的资质准入。
3、神经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介入室相关介入手术和内腔镜操作应参照获得资质准入后方可施行,并按本审批程序进行审批。
三、手术医师资质准入管理制度
(一)科主任安排手术时应按手术准入制安排手术人员,由麻醉科负责监督执行,不符合手术准入资质的医师进行手术,麻醉科有权拒绝接受手术,产生的后果由相关科室和当事医师负责。
违反规定的相关人员延迟半年审定其手术资质。
若发生同类手术技术事故,相应责任人应进行手术资质降级处理。
若麻醉科监管不力,造成违规事件发生,由麻醉科和相应责任人负责。
(二)医院每二年调整一次手术分级标准,每年对手术医师资质认定一次。
医务科定期对手术医师资质进行调整,对手术医师资质变动情况进行再授权,并将调整后的资质表及时送交麻醉科。
(三)报告制度
手术中出现异常情况,主刀医师不能继续胜任手术时,应及时要向上级医师报告,如不请示上级医师所造成的后果由手术医师负责。
手术发生意外,手术医师应及时处理,并立即向上级医师和科主任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要积极参与处理,严重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相关科室会诊处理。
:
四、监督管理
(一)医务科履行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的管理、监督职责;
(二)对违反本规定的相关人员调查处理,并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