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发展组织能力分析_标杆案例研究
国内价值投资经典案例
![国内价值投资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103e8f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3.png)
国内价值投资经典案例在中国股市的发展过程中,价值投资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投资理念。
本文将介绍十个国内价值投资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均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且在投资过程中体现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和方法。
一、贵州茅台贵州茅台是一家以酿酒为主业的公司,其产品茅台酒是中国高端白酒的代表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中,贵州茅台一直保持着稳健的业绩增长和较高的毛利率。
其价值投资的亮点在于品牌的稀缺性和提价能力,以及持续的分红政策。
二、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之一,其用户数和营收均位居行业前列。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移动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其5G网络建设和应用开发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其价值投资的亮点在于稳定的现金流和较高的盈利能力,以及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先地位。
三、中国平安中国平安是一家综合性金融集团,其业务涵盖保险、银行、证券等多个领域。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平安一直保持着稳健的业绩增长和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
其价值投资的亮点在于综合性金融服务的优势和强大的资本实力,以及在新兴金融领域的布局。
四、腾讯控股腾讯控股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其业务涵盖社交、游戏、广告等多个领域。
在过去的几年中,腾讯控股一直保持着高速的业绩增长和较高的毛利率。
其价值投资的亮点在于强大的平台优势和创新能力,以及在新兴科技领域的布局。
五、万科A万科A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其产品涵盖住宅、商业等多个领域。
在过去的几年中,万科A一直保持着稳健的业绩增长和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
其价值投资的亮点在于品牌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在城市更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六、格力电器格力电器是中国最大的空调制造商之一,其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
在过去的几年中,格力电器一直保持着稳健的业绩增长和较高的毛利率。
其价值投资的亮点在于品牌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
七、中国中车中国中车是中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之一,其产品涵盖铁路客车、地铁车辆等多个领域。
雷军的投资策略与判断力剖析与案例研究
![雷军的投资策略与判断力剖析与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a195cf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9.png)
雷军的投资策略与判断力剖析与案例研究雷军,作为中国科技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创办了小米科技并成为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雷军不仅在创业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投资策略和判断力。
本文将对雷军的投资策略与判断力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研究。
一、投资策略的卓越性雷军在投资领域的成功离不开他独特的投资策略。
首先,雷军注重投资项目的核心优势。
他在投资之前会对项目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细致的分析,确保所投资的项目具有明确的竞争优势,并能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其次,雷军在投资决策时善于抓住市场机遇。
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市场中的变化和趋势,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方向,避免了错失良机的情况发生。
比如在智能手机行业迅速崛起的时候,雷军准确地预判到了智能手机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产品,并果断投资了小米科技。
最后,雷军注重长期布局。
他在投资过程中着眼于项目的长期发展,而不是短期利益。
他愿意为投资项目提供持续的支持和资源,在项目成长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并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这种长期布局的投资策略使得他在许多项目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判断力的独特性除了出色的投资策略,雷军还展现了非凡的判断力。
首先,雷军善于对行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他能够对行业的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进行准确的判断,为自己的投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雷军对创业团队的判断力也非常独到。
他注重对团队的核心成员进行评估,看重团队的执行力和创新能力。
他相信只有具备过硬的团队,才能够抵抗市场风险,实现公司的长期发展。
最后,雷军在行业选择方面的判断力也值得称道。
他能够准确地把握到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机会,以准确的眼光选择投资方向。
这种独特的判断力使得雷军在投资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案例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雷军的投资策略与判断力,我们可以结合一些具体案例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可以看看雷军投资小米科技的案例。
小米科技作为一家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成功地打破了国际品牌的垄断,迅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经营模式及案例分析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经营模式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3b62f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0.png)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经营模式及案例分析一、背景随着国企改革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的不断深化,新时代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
不同于传统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强调通过实业经营实现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要通过资本运作、以投资组合管理的理念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同时区别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对战略性核心业务控股为主,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财务性持股为主、以灵活高效的资本运作实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
二、运营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国发(2018)23号),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功能定位主要以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提高国有资本回报为目标,以财务性持股为主,通过股权运作、基金投资、培育孵化、价值管理、有序进退等方式,盘活国有资本存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发展,实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
从上述政策文件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要是通过''融投管退〃的方式实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服务国家战略和政策落地,进而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具体来看:“融〃,即资金募集。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投入、投资收益和市场化融资三部分构成。
政府投入和投资收益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要的资金来源,但在公司运营初期,公司难以通过政府投入和投资收益实现资金的良性运转,因此需要通过借助市场化手段进行外部资金融通,补充经营运作所需资金。
外部资金的募集主要通过上市公司增发、发行债券以及银行等金融渠道进行,如中国诚通发行的债转股专项债助力中央企业降杠杆。
〃投〃,即投资运作。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投资运作主要服务于以下三个目的。
一是服务国家战略、引领社会资本投向。
虽然国有资本运营主要以财务性持股为主、对所持公司的控制力较低,但因其承担的特殊历史使命,其投资动向能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国家的发展战略和转型方向,对社会资本投资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通过发挥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服务国家战略落地。
标杆管理的作用案例分析
![标杆管理的作用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680f6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a.png)
标杆管理的作⽤案例分析 标杆管理已经在市场营销、成本管理、⼈⼒资源管理、新产品开发、教育部门管理等各个⽅⾯得到⼴泛的应⽤。
今天,店铺为⼤家推荐标杆管理的作⽤案例分析和局限性作⽤。
标杆管理的作⽤案例分析:宝钢标杆管理的分析 宝钢是我国最⼤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在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着眼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形成了⾃⼰的鲜明特⾊和优势。
为了跻⾝于世界第⼀流钢铁企业之林,宝钢在2000年引⼊实施了标杆管理作为技术创新管理⼯具,选定了164项⽣产经营指标作为进⾏标杆定位的具体内容,选择了45家世界先进钢铁企业作为标杆企业。
宝钢的标杆管理是⽐较成功的,其管理成效也⾮常显著。
其将标杆管理运⽤到企业的各个⽅⾯。
并且将对标企业选择本⾏业的佼佼者,最⼤可能的为宝钢提供了借鉴优势。
同时借鉴了其他⾏业经验,在特定⽅⾯可以引 标杆管理的局限性 虽然作为⼀种管理⽅法或技术,标杆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产业或国家)的竞争⼒,但是企业(产业或国家)实施标杆管理的实践业已证明,仅仅依赖标杆管理未必就⼀定能够将竞争⼒的提⾼转化为竞争优势,有的企业甚⾄陷⼊了“标杆管理陷阱”之中。
这就意味着标杆管理还存在许多局限之处,以企业为例,我们可以进⾏实证。
(1)标杆管理导致企业竞争战略趋同。
标杆管理⿎励企业相互学习和模仿,因此,在奉⾏标杆管理的⾏业中,可能所有的企业都企图通过采取诸如提供更⼴泛的产品或服务以吸引所有的顾客细分市场等类似⾏动来改进绩效,在竞争的某个关键⽅⾯超过竞争对⼿。
模仿使得从整体上看企业运作效率的绝对⽔平⼤幅度提⾼,然⽽企业之间相对效率差距却⽇益缩⼩。
普遍采⽤标杆管理的结果必然使各个企业战略趋同,各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甚⾄供应销售渠道⼤同⼩异,市场竞争趋向于完全竞争,造成在企业运作效率上升的同时,利润率却在下降。
以美国印刷业为例,在1980年,利润率维持在7%以上,在普遍实施标杆管理之后,到1995年已降⾄4%- 6%,并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海外投资案例分析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海外投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3d446aaf1ffc4ffe47ac02.png)
投资全球金融市场。
在美元持续贬值、我国国内市场利率 职调查分析,值得怀疑;锁定 4 年的持
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 居高的环境下,面对这么高的收益率 股期限,值得商榷。锁定股权的期限,
差,外汇储备规模遥遥领先于他国,并 要求,显然拓展外汇资金运用渠道, 并不能像债券那样能锁住收益率,反而
且目前主要以外币存款、外币票据,特 有助于完成该收益率目标,从而减小 是将收益“押”在了美国股市上。4 年
难找到在中国市场投资的影子。我们很 难再找出其他更适合的理由来支持中投 公司的这笔投资业务,因为其存在着许
来自于财政部发行 1.55 万亿元特别国债 值,至少要达到 15%左右的回报率才能 多不解的疑团。
所购买的外汇储备,其中三分之一用于 确保外汇储备完全保值增值的目的。
首先,这次投资的宏观经济环境尽
及全球,这些投资的变数也越来越大。中投公司更应吸取投资经验教训,才能在这场灾难中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
[关键词] 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外汇储备;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经验
[中图分类号] F830.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6X(2009)01-0081-05
The Case Study of Overseas Investment of CIC
资,更被提到了拯救全球市场的高度。 何消除怀疑与障碍,这是 SWF 面临的一 使 得 SWF 获 得 惊 人 的 增 长 速 度 。
可以说,SWF 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具有举 个新课题。
Morgan Stanley 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
足轻重的地位。
SWF 最早出现在 1953 年,石油大 当前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分布在 25 个国
Shaanxi 710069)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海外投资案例分析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海外投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2ce9fda76e58fafbb003b2.png)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海外投资案例分析一、中投公司成立的背景(一)全球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近年来国家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SWF)频繁“高调”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上,成为近两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热门话题,而且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因一些SWF向在次贷危机中遭受重创的华尔街投行注资,更被提到了拯救全球市场的高度。
可以说,SWF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是指一国政府通过特定财政收入和国际收支盈余等资本积累而成立的专门的投资机构。
其资金来源大致有两个:外汇储备盈余,和像石油、矿产等自然资源出口的外汇盈余。
由于货币当局自身能力和法律的限制,SWF的成立,可以使得外汇较充裕的国家通过SWF的途径将一部分外汇储备进行积极投资,实现高投资收益目标和国家的战略目标。
但由于SWF属于国家财富,其设立运作动机很容易使人们将其投资行为与国家政治目的挂钩。
如何消除怀疑与障碍,这是SWF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SWF最早出现在1953年,石油大国科威特为了减少本国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利用其石油出口收入成立世界上第一支主权财富基金——科威特投资局;1956年,英国对当时其殖民地吉尔伯特群岛用于磷肥出口的鸟粪征税,并设立了基里巴斯平衡储备基金,目前其金额已超过了5.2亿美元。
SWF虽起步较早,但规模一直不大,所以早期一直没引起世人关注。
1990年全球SWF的规模也只有约5亿美元。
但近期,得益于油价上涨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国际收支大幅盈余等因素,才使得SWF获得惊人的增长速度。
Morgan Stanley 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分布在25个国家,总额为2.5万亿美元,并估计到2015年将增长到12万亿美元,到2022年,SWF将达到28万亿美元。
2007年我国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SWF——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为2007年最吸引全球金融市场眼球的中国企业,更是因此而再次唤起全球舆论对SWF的高度关注。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以江苏国泰为例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以江苏国泰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91e39c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67.png)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以江苏国泰为例公司发展能力研究-以江苏国泰为例摘要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伴随着企业业务的复杂性,经营者、股东、债权人、潜在投资者等要想评价一个企业发展能力的好坏,必须全面的对一个公司进行评估。
单一的数值已经难以成为评价标准。
企业发展能力研究是现代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阶段。
它通过一系列能力的整合分析对企业能力做出更为全面的诠释,在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下,企业的财务活动,业务往来日趋丰富,也更加复杂,企业对于财务分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发展能力直接反应企业日后发展,因此越来越受企业关注。
四、发展缺陷及发展对策14五、总结15参考文献15一研究的实际意义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伴随着企业业务的复杂性,经营者、股东、债权人、潜在投资者等要想评价一个企业发展能力的好坏,必须全面的对一个公司进行评估。
单一的数值已经难以成为评价标准。
企业的发展能力分析是一个综合分析的过程,在财务角度看来,企业的价值是以盈利能力为基础的,而企业的营业能力可以从企业的股利增长,营业收入增长,结合企业过去几年的收益状况进行分析,进行一个基础的财务上的分析。
其次是这个企业运营能力的评估,通过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比率等数值是表现来研究一个企业的运营能力,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手段和能力,运营能力越强,企业越能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吸引社会资本,创造社会财富。
最后是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这个指标提现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也是这个企业生命力的提现。
在评估企业本身的能力时,对于发展中的风险,也就是企业面对不可避免的行业风险对企业本身的影响需要考虑。
从各个角度来分析一个企业未来,判断企业发展可能与方向,是发现能力分析的重要意义。
本篇也会从以上角度,以江苏国泰公司为例进行阐述。
二研究背景我国对于企业发展能力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层面比较浅,但是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速,企业对于发展能力分析的要求越来越高。
中资企业对外投资案例
![中资企业对外投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d39d84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2.png)
中资企业对外投资案例中资企业对外投资是指中国企业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资源投资于海外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开始进行对外投资,以寻求更大的市场、资源和发展机会。
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中资企业对外投资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中国移动在巴基斯坦的投资。
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为了拓展国际市场,中国移动在巴基斯坦设立了子公司PTCL。
PTCL是巴基斯坦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之一,拥有着完善的通信网络和广泛的用户群体。
通过对PTCL的投资,中国移动获得了巴基斯坦通信市场的主要份额,提升了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第二个案例是中国中铁在肯尼亚的投资。
中国中铁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企业,为了扩大国际业务,该公司参与了肯尼亚蒙巴萨至内罗毕的铁路建设项目。
这是肯尼亚自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连接了肯尼亚两大经济中心。
中国中铁为此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金,完成了肯尼亚铁路建设的任务,该项目不仅提高了肯尼亚的交通运输能力,也推动了中国在全球铁路建设领域的影响力。
第三个案例是中国海外玉米种植项目。
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保障粮食供应,中国企业开始在海外投资进行农业种植。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中国企业在乌克兰开展玉米种植项目。
乌克兰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之一,具备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农业技术。
通过投资乌克兰的玉米种植项目,中国企业不仅能够获得稳定的玉米供应,还能够提高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力。
第四个案例是中国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政府提出了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企业积极投资于全球的新能源项目。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中国企业在美国开展的太阳能发电项目。
中国企业通过投资美国的太阳能发电项目,不仅能够获取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还能够参与全球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的进程,提高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以上是几个典型的中资企业对外投资案例。
雷军的投资策略与判断力剖析与案例研究总结
![雷军的投资策略与判断力剖析与案例研究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9444fc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8.png)
雷军的投资策略与判断力剖析与案例研究总结雷军,作为中国知名的企业家和投资人,以其独特的投资策略和卓越的判断力在业界广受赞誉。
本文将对雷军的投资策略和判断力进行剖析,并通过案例研究总结相关经验和教训。
一、投资策略的剖析对于雷军而言,他的投资策略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聚焦技术和创新:雷军更倾向于投资那些具有技术和创新优势的企业。
他相信新技术能够改变产业格局,而创新则是企业成长的引擎。
因此,雷军更青睐那些具备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这也是小米成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市场导向和用户至上:雷军注重市场导向,他通常选择投资那些市场前景广阔、用户需求旺盛的企业。
他认为用户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真正满足用户需求,才能取得成功。
这也是小米成功打造强大粉丝经济的核心思想。
3. 多元化布局和长期投资:雷军不仅仅注重投资在手机和互联网领域,他还积极进行多元化布局。
从小米的生态链布局到投资各类创业项目,雷军一直坚持长期投资,并进行多元化的战略规划。
二、判断力的剖析雷军凭借敏锐的判断力,在不同阶段的投资决策中取得了许多成功。
1. 把握市场需求和趋势:雷军对市场需求和趋势的把握十分精准。
他能够看到市场潜力并迅速抓住机会,比如在手机市场的崛起中,雷军准确预测到了智能手机的前景,并及时推出了小米这一颠覆传统的产品。
2. 快速决策与果断行动:雷军在投资决策中表现出了快速决策和果断行动的特点。
他善于捕捉关键信息,做出迅速判断,并迅速行动。
在创业初期的小米,雷军采用了线上销售的模式,降低了成本,迅速占领市场。
3. 对创业公司的理解和支持:雷军在投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创业公司团队的理解和支持。
他相信优秀的创业者具备领导才能和执行力,而投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团队的能力。
因此,雷军会长期关注并支持创业团队,在解决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三、案例研究总结1. 小米科技:作为雷军最知名的投资案例之一,小米科技从创立之初就备受关注。
信托公司的投资策略案例分析学习成功的投资案例
![信托公司的投资策略案例分析学习成功的投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d807d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f.png)
信托公司的投资策略案例分析学习成功的投资案例在现代金融市场中,信托公司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机构,扮演着风险管理、资本配置和投资管理等多重角色。
信托公司的投资策略是决定其业绩和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成功的投资案例,来探讨信托公司的投资策略,以供学习和参考。
案例背景某信托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大、信誉良好的信托公司。
该公司的投资策略以保持稳定性和长期增值为目标,注重风险控制,以稳健的方式获取回报。
投资策略分析1. 多元化投资组合公司通过将投资资金分散配置于不同领域、行业和资产类别,实现多元化投资组合。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分散投资风险,降低特定投资的影响。
例如,公司在股票市场中同时投资于不同行业的龙头公司,以及在债券市场中选择不同期限和信用等级的债券。
2. 长期持有优质资产公司坚持以长期持有优质资产为基础的投资策略。
他们将重点关注那些在长期内具有增值潜力的资产,如具备稳定现金流的优质股票、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等。
通过长期持有优质资产,公司能够获得稳定可观的回报,并减少因频繁交易而带来的交易成本和风险。
3. 主动管理和动态调整公司采用主动管理的方式来决定投资组合的配置,并随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他们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数据、政府政策、行业动态等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组合来应对市场风险。
这种灵活性使得公司能够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降低可能的风险。
4. 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公司重视风险控制,并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他们通过内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流程、投资限额等制度机制来监控和控制投资风险。
此外,公司还积极开展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的研发与应用,以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成功的投资案例分析以某公司投资于房地产行业的案例为例,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几个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政策支持的城市,通过投资于优质的房地产项目,实现了较高的回报率。
在进行投资前,该公司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和尽职调查,详细了解了各个城市的政策环境、土地供应、市场需求等因素。
中投全球(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樊川分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中投全球(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樊川分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8e9ef4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2.png)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中投全球(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樊川分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中投全球(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樊川分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中投全球(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樊川分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经济合同担保(不含融资性担保);投资咨询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企业CT案例-打造组织能力,实现基业长青
![企业CT案例-打造组织能力,实现基业长青](https://img.taocdn.com/s3/m/b51782e0e009581b6bd9eb5e.png)
企业CT案例-打造组织能力,实现基业长青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要有正确的战略方向,另外一个是人和组织要有比竞争对手更快、更有效执行战略的能力,也就是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
国内的很多企业,战略非常清晰,但常常难以推动和持续成功,主要原因就是:公司没有建立匹配战略的、扎实的组织能力。
作为企业主和中高层管理干部,只有具备企业CT的诊断技能,才能真正地站在战略层面来分析和规划企业的组织发展和人才发展,从而推动企业业务的成长,成为CEO的商业伙伴。
(1)组织能力和员工能力建立组织能力是什么?就是在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上面,能持续做到胜过同业竞争对手的能力,其他的都可以再谈。
员工能力是什么?就是在市场调研、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与营销、客服等环节,能匹配到公司战略发展之迫切需要的能力。
组织能力的确定,一定是跟战略方向分不开的。
基本思路是这样的。
首先,要看看外部哪些变化在发生,从而明确战略应该朝着什么方向,企业应该选择什么领域经营,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有什么样的资源来支持这些动作;搞清楚这些问题后,接着就要确定与之匹配的商业模式,如何实现差异化的竞争能力,如何靠这些能力实现价值,如何实现这些价值的变现;最后,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再去确定与之匹配的组织能力。
例如,中国企业以前是低成本制造,代表的是工业经济。
但是,现在,在全球化竞争升级、消费者需求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中,他们要向微笑曲线的两端爬升,要实现自主技术、树立自己的品牌,而这样的战略转型,就需要与以往不同的组织能力去匹配,比如敏捷应对变化的能力、持续创新能力。
员工能力,要跟组织能力匹配。
比如,假设组织能力被定为“创新”,那么,就需要员工具有活跃的创意思路、挑战权威的自信、对市场需求的本能敏感度、持续学习的能力等,而对于追求低成本能力的组织来说,则要求员工具有很强的执行力、能吃苦耐劳等。
显然,要让具备后一种能力的员工去成就创新组织力,即使给与再多的培训,也勉为其难。
标杆分析法案例
![标杆分析法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917c62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1.png)
标杆分析法案例标杆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比较和学习行业内或跨行业的优秀企业的最佳实践,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和绩效的管理工具。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组织和行业,旨在通过识别和模仿行业领导者的成功要素,来改进自身的运营和战略。
以下是一个标杆分析法的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这一方法来实现组织改进。
在进行标杆分析时,首先需要确定分析的目标和范围。
例如,一家中型企业可能希望改善其供应链管理,以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
为此,企业决定将行业内的领先企业作为标杆,进行深入研究。
1. 确定标杆企业: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和行业分析,确定了三家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表现卓越的公司作为标杆。
这些公司不仅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方面有显著成就,而且在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响应速度上也表现突出。
2. 数据收集:企业组建了一个跨部门的团队,负责收集标杆企业的数据。
这包括公开的财务报告、行业分析报告、新闻报道以及通过行业会议和网络论坛获得的内部信息。
团队还与标杆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了交流,以获取更深入的见解。
3.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被用于分析标杆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关键成功因素。
这包括采购策略、库存管理、物流优化、供应商关系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通过对比分析,企业识别出了自身与标杆企业在这些方面的差距。
4. 制定改进计划:基于分析结果,企业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改进计划。
这包括引入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优化供应商选择流程、改进物流网络设计以及培训员工以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
5. 实施与监控:改进计划被分解为具体的行动项目,并分配给相应的团队和个人。
企业还设立了监控机制,定期检查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确保计划能够按预期进行。
6. 持续改进:标杆分析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企业定期回顾和更新其标杆分析,以确保始终与行业最佳实践保持同步。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标杆分析法如何帮助企业识别和学习行业内的最佳实践,从而实现自身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供应链管理,也可以应用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领域。
最新标杆企业研究报告
![最新标杆企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5a6cd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3.png)
行业标杆企业研究报告(最新)一、战略管理针对集团战略管理领域的战略规划、投资管理、协同管理3大重点,华润集团、中核集团、国新控股、中信集团、平安集团等标杆企业的先进实践具有强较借鉴意义。
(一)战略规划1.华润集团:6S战略管理体系6S管理体系以战略为主线,贯穿于每个部分,确保了战略的一致性。
战略规划体系确定战略方向、战略目标和重大战略举措;商业计划体系落实和分解战略,制定年度目标和行动计划;管理报告体系和内部审计体系分析和监控战略,确保战略执行方向和结果的真实性;战略评价体系和经理人评价体系则引导战略执行,提供战略执行的动力和压力。
(1)战略规划体系:由管理层和战略部制定集团整体的战略规划。
(2)商业计划体系:在战略规划滚动制定完成后进行,通过行动计划、营业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规划业务安排、投资决策和资源配置等管理过程,将战略目标通过预算落实到每个利润中心及利润点,层层分解最终落实到每个责任人每个月的经营上。
(3)管理报告体系:以商业行动为线索,以损益表为基础,—1—以环境、竞争对手为参考,对战略执行过程和结果展开多维度分析。
(4)战略评价体系:战略评价体系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第一期战略评价体系应与五年战略规划同步展开;在五年战略规划实施的第三年,各SBU、一级利润中心必须全面战略检讨,并根据战略检讨结果制定第二期的三年战略评价。
(5)战略审计体系:战略审计体系是对战略执行的方向、行动计划与战略的一致性、战略执行结果的真实性等进行审计,为业绩评价、经理人考核与任免提供依据。
(6)经理人评价体系:依据战略评价结果对经理人进行考核奖惩,由战略评价、发展评价和晋升评价组成。
2.中核集团:“三强”建设,打造高水平战略管理体系(1)强组织——打造高水平战略规划研究与管理组织体系①党组把方向,董事会定战略规划,经理层执行落实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管理全面融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②总部设立战略规划部,归口集中管理战略规划,强化战略规划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培养创新能力的组织管理案例分析
![培养创新能力的组织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940db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4.png)
培养创新能力的组织管理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在当前日益竞争激烈的全球商业环境中,组织管理必须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
本文将通过分析茅台集团的组织管理实践,探讨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2. 公司简介茅台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之一,以其百年传统工艺和卓越品质而闻名。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茅台集团迫切需要培养创新能力,以应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3. 创新导向的组织文化茅台集团通过建立创新导向的组织文化来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
该公司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并对具有创新意识的员工进行激励和奖励。
高层管理人员本身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积极参与创新项目,并与员工共同探索创新机会。
4. 创新团队的建立茅台集团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团队,由来自不同部门和岗位的员工组成。
这些团队负责挖掘新的市场机会,提出产品创新和流程改进的建议。
通过跨部门合作和知识共享,创新团队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 创新培训和发展茅台集团重视员工的创新培训和发展。
公司定期组织创新培训课程,如创新思维训练、设计思维和团队创新。
通过提升员工的创新意识和技能,茅台集团为员工提供了实现个人和职业目标的机会。
6. 创新管理体系茅台集团建立了创新管理体系,以支持创新能力的培养。
公司制定了创新目标,并建立了创新绩效考核机制。
创新项目经过全面评估和风险分析,确保创新项目的有效实施。
茅台集团还鼓励员工提出创新建议,通过内部创新的评选和奖励体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7. 成果与效益通过上述的组织管理实践,茅台集团成功地培养了员工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茅台集团的产品线得到了扩展,推出了多个新品种的白酒,满足了消费者对新口味和新酒型的需求。
创新的流程改进也使得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降低了成本并缩短了交付周期。
8. 案例启示茅台集团的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了培养创新能力的宝贵经验。
其他组织可以借鉴以下启示: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建立创新导向的价值观;成立专门的创新团队,实现跨部门协作和知识共享;提供创新培训和发展,提升员工的创新意识和技能;建立创新管理体系,设定清晰的创新目标并进行绩效考核。
标杆思维框架下的绩效考核实践——以中粮集团为例(上)
![标杆思维框架下的绩效考核实践——以中粮集团为例(上)](https://img.taocdn.com/s3/m/e8c48ae248d7c1c709a14521.png)
Thmas(1996)最早将标杆管理定位为“通过将产品、服务、实践与某个强大的特定的竞争 对手或是行业权威相比较的持续流程,以此带动流程优化,实现业绩目标”,该定义强调 了流程分析在标杆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Grove(1999)认为“标杆管理是基于客户需求与 行业最优(直接竞争者)或一流实践(被确认在某一特定领域有卓越业绩的公司)持续比较的 过程以决定需要改善的项目”,该定义引入了客户导向的概念,为标杆管理的驱动因素提 供了新的角度。美国生产力与品质中心(APQC)的定义是:标杆管理是一项有系统、持续性 的评估过程,通过不断将组织流程与全球企业领导者相比较,以获得协助改善经营业绩的 信息。该定义将标杆范围放在全球视角,重点强调了标杆信息获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标 杆管理的互动性及鼓励信息的共享。尽管上述关于标杆管理的内涵并不一致,但从理论研 究与企业实践来看,本文认为标杆管理的本质特征包括:(1)强调向组织外部参照物学习 的价值;(2)企业可以将自身的产品、服务和经营流程做逐项的分解和对标;(3)标杆管理 本身是一个系统方法,具有结构化、正式化的操作流程。(4)标杆管理强调不断完善与持 续改进,是循环往复、追求卓越的过程,也是不断模仿、学习和创新的过程。
表 3 标杆选择的典型问题与解决思路
序号 典型问题
解决思路
示例
·比较增长率(缩 ·对饲料业务规模的考核以“饲料加工营收增长
小差距)而非绝对 率”为考核指标,对标企业为新希望、通威股
1
企业当前与行业 领先企业的差距 值;
份、正邦科技、海大集团(各占 25%权重)。
太大,没法直接 比较。
·与标杆企业群进 行对标而非与行业 第一对标。
表 2 基于业务发展阶段确定考核重点
组织构架优化员工能力提升投资行业组织结构问题成功案例
![组织构架优化员工能力提升投资行业组织结构问题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87c6f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2.png)
组织构架优化员工能力提升投资行业组织结构问题成功案例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形势的变化,投资行业的组织结构问题日益凸显。
为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将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并提升员工的能力。
本文将通过一个成功案例来说明如何通过组织架构优化和员工能力提升来解决投资行业的组织结构问题。
该案例以投资公司为例。
该公司成立多年来,规模不断扩张,但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显著。
首先,由于业务范围的扩大,公司的组织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存在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其次,员工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员工无法胜任自己的职责,有的员工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
因此,公司决定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和员工能力的提升。
首先,公司进行了组织架构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减少中层管理人员,增加前线员工,提升决策层的权力和责任,使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灵活化。
此举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增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同时,公司还建立了投资决策委员会,由具备丰富经验和高度责任心的高层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公司的投资策略和决策,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其次,公司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和能力提升工作。
公司聘请专业的培训机构,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员工掌握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技术,增强其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
此外,公司还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行业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机会,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
通过设立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考核,并根据其绩效给予适当的奖惩和薪酬激励。
此举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还能更好地发挥员工的才能和潜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投资公司的组织结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员工能力显著提升,公司的业绩也逐步提升。
此外,公司的组织文化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得到了增强,进一步促进了公司的发展。
《2024年结构分析法在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中的运用——以北京同仁堂为例》范文
![《2024年结构分析法在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中的运用——以北京同仁堂为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6ad98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0.png)
《结构分析法在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中的运用——以北京同仁堂为例》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营运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准确、全面地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各种分析方法应运而生,其中结构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工具。
本文以知名药企北京同仁堂为例,深入探讨结构分析法在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中的运用。
二、北京同仁堂概述北京同仁堂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型中药企业,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药行业的佼佼者。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北京同仁堂不断提升自身营运能力,在生产、销售、财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结构分析法概述结构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企业各项指标的结构关系,从而评估企业营运能力的方法。
它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市场数据等信息的综合分析,揭示企业营运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结构分析法在北京同仁堂营运能力分析中的运用(一)财务结构分析通过对北京同仁堂的财务报表进行结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权益等各项指标的结构关系。
例如,通过分析资产结构,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的主要构成和配置情况,评估企业的资产质量和流动性;通过分析负债结构,可以了解企业的债务负担和偿债能力,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销售结构分析销售结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不同产品、不同销售渠道的销售额、利润等指标的构成情况。
通过分析北京同仁堂的销售结构,可以了解其主导产品的销售情况、市场占有率以及各销售渠道的贡献程度,从而为企业制定销售策略提供依据。
(三)生产结构分析生产结构分析主要针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分析北京同仁堂的生产结构,可以了解其生产过程的优化程度、生产效率以及成本控制情况,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提供参考。
五、案例分析以北京同仁堂近年来的营运数据为例,运用结构分析法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财务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同仁堂的资产、负债等指标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其次,通过销售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同仁堂主导产品的市场地位和销售策略的有效性;最后,通过生产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同仁堂在生产过程中的优化程度和成本控制情况。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投资功能运作案例分析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投资功能运作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c7fad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b.png)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投资功能运作案例分析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主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按照政府确定的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优化要求,以对战略性核心业务控股为主,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和资本运作等,发挥投资引导和结构调整作用,推动产业集聚、化解过剩产能和转型升级,培育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着力提升国有资本控制力、影响力。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造一流发展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造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运作模式、发展路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管理体系。
(一)运作模式:从国情和司情出发,不断探索投资控股公司的运作模式、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逐步形成“股权投资—股权管理—股权经营”和“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独特运作模式,即资本投入获得股权、股权管理提升企业价值、股权转让或股权经营分红获得收益,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发展路径:坚持多元化集团的发展战略,逐步构建基础产业,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金融及服务业等战略业务单元,扎实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促进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优化,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
(三)发展道路:从实业开发入手,基于发展战略和投资原则进行投资拥有股权,通过科学管理提升投资企业价值,通过资本经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发展模式和管理体系: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战略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识并尊重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发展规律,结合现代企业发展规律和行业发展规律,运用规律指导实践。
认真领会并深入贯彻中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公司发展,以建设一流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目标,在实践中不断认识规律、总结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指导工作实践。
(一)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发展的特殊规律:将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瑞雷特公司本身已经不再关注如何“拿 地”,因为土地持有者将都倾向于,通 过分成等多种手段,邀请瑞雷特进行代 为开发运营;
• 瑞雷特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外包服 务者,已经成为业内公认的地产运营的 “名牌导演”
地产开发 营销与销售 物业管理
✓ 进行多种形式的地产开发,包括豪华住宅、城市综合体、地标性社区、零售物业、办公楼、酒 店和度假村、商贸会展中心等
✓ 开发形式包括自主投资与参与收费开发等多种方式
✓ Related 公司的物业销售都由自己的团队负责 ✓ 具体业务包括与开发团队进行市场分析和产品开发,进行营销、销售和定价的策略,还有执行
• 同时,金融服务业务迅速壮大, 成为了债务和股权资本的重要供 应商,管理的私募、公募基金超 过50支
• 更名为Related Companies
• 在Miami,L. A.和Chicago创立办 事处以更好地开展全国范围的业 务
• 90年代初,美国房地产经历下坡, Related 公司收购并重新定位了一 些不良资产
• 财政灵活性:通过新项目的发展创建额外资产以充足现金流,从而为投资带 来持续回报,并能保持财政的灵活性和流动性。这既能使公司灵活利用各种 机遇盈利,又可确保其有充足的准备应对潜在的不确定性
• 风险控制能力:通过限制资源担保和或有负债来为任何可能的市场变化或经 营状况变化做好准备,故其他金融机构更愿意与公司达成合作
收购Equinox® Holdings, Inc., 将现代生活方式、 生态理念与公司 开发的地产有机 结合
与包括Goldman Sachs,
MSD Capital, Mubadala
Development Company 在内的多家投资领域的精 英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充 实了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潜 能
1970 1972
目录
中投发展组织能力分析的整体思路 标杆企业的借鉴意义
2
城市运营商定位
城市运营商理解政府的城市发展目标,策划适合的城市运营方略,并通过资源整合满足城市运营面向对象的需求,实现政府的目标
5 合作伙伴(剧组)
投资者
4
规划设 计者
公共服 务提供
建筑抵 偿商
市场营 销者
……
终
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客
1 政府需求
户 :
政府(编剧)
2012年4月
中投发展组织能力分析 标杆案例研究
To protect the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this material, it may not be disclosed or provided to any third parties without the approval of Aon Hewitt Associates
• 为了更好地发展,Related将其业 务分为三大板块:
✓地产开发:开发豪华住宅,政府 支持的保障房,零售、商用和综 合地产
✓物业管理:利用运营成本、市场 状况等信息为住宅、商用、零售 物业提供运营管理服务
✓金融服务:代理数家大型机构的 资金管理
• 进入新世纪,Related已过渡成为 美国城市综合体发展的领袖
绿色环保
最佳的建筑性能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是以质量求发展的本质属性之一
人才优秀
公司的核心优势之一是团队人员的品质与经验,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寻找和留 用各领域的精英
方案执行
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在开发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并且精于执行公司策略,以使 债权人的价值最大化
有效的内部协同
综合性的组织结构使我们可以更好地协调各领域的业务活动。 Eg:开发团队汇集了公司里各领域的专家,能更有效地竞争;物业管理和住宅销售团队 可以为公司提供运营成本和市场状况的即时信息
11
中投发展可借鉴的瑞雷特关键组织能力
资源整合能力
成本控制能力
工程管理能力
整合外部资源,为土 地带来更大价值
通过资源最优化配 置,有效控制成本
一体化生产体系, 全流程成本控制
能够把握工程的 质量、进度
信息搜集与整理 能力
把握客户需求能 力
设计能力
了解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同 时发掘客户需求
客户市场详细细分
9
Related 同时还包含基金管理平台,以增加公司的融资和获利渠道
• 地产基金管理是Related 的主要业务之一,公司下设Related Fund Management部门,为公司和第三 方投资者提供自己按管理服务。其基金管理平台主要专注于不良房地产的重新定位、房地产建设 贷款的发起和扩增、多用户家庭住宅和零售业务三个领域。
融
• 收购地产并通过改造、
加
收购&改造 资产运作,提高其价值及 地
收益
产
模
式 • 涵盖经营、风险管理、
物业管理
再开发过程等,盈利重
要业务
城市运营商
招商引资平台
• 利用企业自身资源优势 和资源整合能力,为土 地片区的招商引资和产 业导入搭建平台
房地产开发商
• 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参 与土地的开发和利用
5
目录
中投发展组织能力分析的整体思路 标杆企业的借鉴意义
6
案例分享:Related 公司的简介及发展历程
Related 在美国开发、管理及经营世界一流的房地产,是世界著名的收费开发房地产企业
1980
1990
1998 2000
2003
2006 2007
2010
• 主要开发政府支持的经济适用房, 并将此作为长期投资
• 同时,发展公司的金融服务
• 截至70年代末,已募集到4,000万 美元的投资用于开发综合价值为 2.5亿美元的50多处地产项目
• 趋向多元化发展并迅速扩张其业 务范围和持有物业,新增项目包 括大规模的多住户用房、写字楼 及商业地产
每处物业的销售计划
✓ 公司的物业管理团队在项目开发完成后为物业设计最佳的运营方案,公司开发的住宅、零售、 商用和综合物业多由该团队设计运营,这使公司能够通过物业获得更多增值的空间
✓ 此项业务涉及到物业的持有、中介、会计结算、顾客服务、营销和租赁等方面
地产基金管理
✓ 其基金管理平台主要专注于不良房地产的重新定位、房地产建设贷款的发起和扩增、多用户家 庭住宅和零售业务三个领域
全球性整合资源
先进的信息技术、会计、资金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确保公司的合作者、股东和员工都 能及时获取财务信息,为成功运营提供重要的数据,也使公司的合作者和资金提供者对 公司的提供信息更具信心
行业创新
1972年以来,公司已在金融领域、产品开发、运营和市场营销方面创造了许多创新战略, 而这些战略在许多情况下已演变为行业标准的战略。这样的领军能力助其创造出首屈一 指的多元化、混用地产产品,此类产品现已成为地产行业的主导资产。
• Related 的控股上市公司 Centerline Capital Group于2003年收购Related 子公司Related Capital Company 后,成为全美最大的地产金融投资公司之一,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提供债务融 资和股权投资产品。
Centerline Capital Group
• 与Related公司合作的公司基金很 多,融资渠道宽广,基本不需要 银行贷款,故Related在美国近期 的“次贷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较 少
7
Related的地产业务分类,值得注意的是其地产开发、物业管理、营销与销 售业务中,包含大量的付费开发型项目
咨询服务
✓ 为第三方客户提供地产开发、建设、运营、扩张、物业处置和营销等领域的咨询服务
商业角色
土地开发
项目开发
土地开发商
参与土地规划、一级开发和运营
物业运营
城
房产开发商
市
运
营
商 营销与平台构建者
运营管理者
在所购土地上规划并建造房 地产项目,租售给驻商
宣传,吸引驻商
宣传、营销,吸引驻商 和消费者
日常运营、维修和其他 管理
4
城市运营商在城市运营中的多重角色
• 有能力在城市运营的全环节中,根据政府需求提供所需服务的企业可称为城市运营商 • 在实际经营运作中,由于政府需求不同,城市运营商将在提供服务时承担不同的角色
模式选择
个人地产基 金融资 (1984)
进入欧洲市 场
(1990)
黄金地段写字 楼业务
Lazard基金
黄金地段
以
资
不追求数量
本 融
资
扩大资金来源
推
动
分散风险
地
产
柏林
发
展
法兰克福
模式转变 (1995)
并购与购买资 产比重加大
阶段三:2000s-今 垂直整合
收费开发+资本运作
设计&开发 • 收费开发商
金
阶段一:1867-1978
从曼哈顿 起家
高端住宅制 造商
产品线调 整(1923)
区域扩张 (1950)
产品创新 (1960s)
重心转为写
字楼开发商 传
统
扩张至西海 地
岸
产
模
式
承建写字楼
新技术与产 品咨询服务
因经济衰退被清算(1976)
阶段二:1980s-2000
重启 (1980)
房产基金模 式融资 (1981)
公司现在管理着116支公募和私募基金,投资于1200余处物业,总值约为93亿美元
LIHTC基金种类
现有基金 数量
基金资产额(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