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地位和作用
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版本
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版本引言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了保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公平竞争而制定的,1993年版本是其重要的里程碑。
该法规定了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以及相应的违法行为和处罚措施。
本文将从不正当竞争的概念、法律的主要内容、法律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不正当竞争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用与商业道德和公平竞争原则相违背的手段和方法,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业秘密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的行为。
1993年版本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如虚假宣传、恶意诋毁他人、贬低他人商品或服务等。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内容1993年版本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总则该章节对不正当竞争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释,并明确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目的是保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公平竞争。
第二章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该章节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如虚假宣传、恶意比较、贬低他人等。
明确了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2.1 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指企业在宣传广告中使用虚假信息或误导性陈述,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虚假宣传的违法情形,以及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2.2 恶意比较恶意比较是指企业在商业活动中,对比自己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进行不公平的、有误导性的比较,损害他人商业信誉的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了恶意比较的违法情形,对违法行为予以惩罚。
第三章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理该章节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理程序,包括投诉、调查取证、责令改正、行政处罚等。
3.1 投诉被侵权人可以向相关主管部门提出投诉,说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3.2 调查取证主管部门在收到投诉后,会对投诉内容进行调查取证,以确定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3.3 责令改正如果确认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主管部门会责令侵权人停止该行为,并要求其改正。
3.4 行政处罚对于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管部门有权对侵权人予以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
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及问题分析
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及问题分析市场经济的发展既带来了繁荣,也伴随着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出现。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反不正当竞争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它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反不正当竞争法能够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在市场经济中,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如虚假宣传、商业诋毁、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断涌现,扰乱了市场秩序。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出台,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手段,使其能够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管和打击。
法律的威慑力促使企业在竞争中遵守规则,减少欺骗行为和恶性竞争,从而维护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其次,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
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不正当竞争行为却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困扰。
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被误导,侵犯商业秘密使得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尽管不能根除所有不正当竞争行为,但却有效地提供了消费者维权的渠道。
法律的保护使消费者能够通过起诉、投诉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确保其在市场交易中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然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是定义模糊的问题。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往往需要结合具体案例来分析,而很多情况下,受到法律限制,法院或监管机构无法对某些模糊行为做出明确判断。
这给监管和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带来了困难。
其次是执法力度不足的问题。
尽管反不正当竞争法有一定的约束力,但在实际执法中也存在着资源不足、执法难度大等问题。
由于监管部门力量有限,一些不法分子仍然能够逃避法律的制裁,给市场经济带来了安全隐患。
此外,对于互联网时代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也需要进行适度的修订和完善。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虚假宣传、商业侵犯等问题在网络平台上愈演愈烈。
传统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并不完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进行更新。
例如,对于网络虚假宣传行为,可加大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要求其对虚假宣传行为负有更多的责任;对于商业侵权行为,可以强化对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防止不法商家利用互联网进行侵权活动。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企业的影响和应对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企业的影响和应对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企业的影响和应对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正当竞争问题愈发突出。
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中国也不例外。
《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我国不正当竞争领域的重要法律,对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企业的影响以及应对之策。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企业的影响1. 提升了市场竞争秩序《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加强了对商业行为的监管,规范了市场竞争秩序。
通过明确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范围和具体规定,有效防范了商业恶意竞争、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对于侵犯企业商业秘密、侵害商标权、不正当使用知名商品名称等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这为企业提供了法律保护,维护了企业的合法利益,增强了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
3. 增加了企业的法律风险《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规范。
企业需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了解,以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减少法律风险。
同时,企业也需要增加对竞争对手的监控和维权能力,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4. 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仿冒、盗窃商业秘密等行为进行了打击,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在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基础上,企业更有动力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应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策略1. 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制度企业应制定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员工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加强对商标权和知名商品名称的管理。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对产品创新的保护。
2. 加强与竞争对手的交流与合作企业应与竞争对手建立良好的关系,并通过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同时,加强对竞争对手的监控,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重要法律制度。
该法律制度在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
一、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市场竞争必须遵循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
不正当竞争行为违背了这一原则,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损害了其他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定,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约束和打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促进市场主体之间的良性竞争。
二、保护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规范市场竞争行为,防止企业利用不正当手段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从而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同时,反不正当竞争法还对涉及消费者安全和健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打击,保障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不正当竞争行为阻碍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规范市场竞争行为,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反不正当竞争法还为企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有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四、增强国际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国际市场竞争的规则和准则,对于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企业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反不正当竞争法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法律保障,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信心和底气。
五、推动法治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不仅有利于规范市场竞争行为,还有助于推动法治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
通过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弘扬诚信、公正、公平的市场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学习《反不正当竞争法》心得: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净化营商环境
学习《反不正当竞争法》心得: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净化营商环境学习《反不正当竞争法》心得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净化营商环境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着眼于当前新的市场形势和新问题,更有利于鼓励公平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重要意义旧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993年12月1日生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旧法律的相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旧法实施后,中国先后制定了反垄断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
旧法律的相关规定与这些法律之间存在重叠甚至不一致的内容,需要进行修改,以保持法律之间的协调一致。
2021年12月,国家工商总局向国务院报送了反法修订草案送审稿。
2021年11月,国务院第15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1年2月、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反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
2021年11月4日,第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立足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以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目标,致力于更好地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针对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对于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反不正当竞争法》重要内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与《反垄断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相衔接;二是完善不正当竞争的定义;三是完善了不正当竞争的规制规则;四是完善了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和法律责任的规定。
(一)加强法律衔接,增强可操作性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对市场的监管法律很少,旧法律中也规定了一些应该由其他法律监管的内容。
后来,《反垄断法》、《招标投标法》等专门法律相继颁布实施。
反不正当竞争法论文
反不正当竞争法论文反不正当竞争法论文(一)1. 引言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驱动力,不正当竞争行为危害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
为了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不正当竞争行为。
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了规范和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出台的,它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在阐述其意义和内容的基础上,对其适用范围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2.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意义和内容《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专门针对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制定的法律。
它的出台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维护了市场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规定了下列不正当竞争行为:虚假宣传、混淆同类商品、恶意降低竞争对手声誉、垄断经营、不正当获取商业秘密等。
这些行为对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需要法律予以严厉打击和制裁。
3.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范围《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于整个市场经济领域,包括个体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
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存在于商业领域,也存在于非商业领域,如医疗、教育等。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范围涵盖了所有不正当竞争行为,为打击不正当竞争提供了法律依据。
4. 《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的问题虽然《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维护市场经济和消费者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适用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不同地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理解和判断存在差异,导致执法不一致。
其次,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难以界定,如哄抬价格、不正当捆绑销售等,给执法与裁判带来了一定困难。
最后,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难以明确,如个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与个人自由权的界定模糊不清。
5. 结论《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规范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利益的重要法律。
虽然在其适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它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地位和作用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地位和作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地位和作用,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不正当竞争是不自然产生的市场价格、营销政策和技术控制行为造成的市场异质竞争的总称,可以造成社会的不均等分配,影响正常的社会运行和经济发展。
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引入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我国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和重要作用。
从依法管理市场竞争角度来讲,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维护市场竞争公平、稳定的重要法律制度。
它的主要作用是:一是调整各經濟主体之间的竞争行為,规范经济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市场功能健康发挥;二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消费者等受害者,建立適當的懲罰制度,有效地防止和抑制不正当行為的出現,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我国相关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以及法规不断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日趋完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严格禁止经济组织使用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比如捣乱市场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等等。
此外,国务院也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维护市场竞争的指导意见》,清楚规定政府有关单位应当规范行政管理行为,要防止以“双重价格”、“贴标”、“特殊价格”等形式损害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另外,《反不正当竞争法》还要求其实施执行机构设立反不正当竞争保护委员会,负责协调和督促企业,防止他们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从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同时也要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管和处置。
总的来说,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定和落实,是为了維護市場竞爭的公平,是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有力法律制度。
今后,应当把反不正当竞争法落到实处,建立健全落实机制,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推动市场有序发展。
7月12日知识产权考试试题答案
7月12日知识产权考试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第2章)专利许可权,指专利权人有权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并取得相应报酬的权利。
2、(第2章)假冒他人专利罪,是指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行为。
3、(第3章)假冒商标,是指在商标权有效地域和有效期内,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同类商品上使用与其商标相同的商标。
4、(第4章)改编权,是指作者具有许可将其作品以另一种表达方式再现的权利。
5、(第6章)技术创新,是一个以新产品或工艺的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的活动。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第1章)在WTO当中一共设置了三个理事会,就是“货物贸易理事会”、__“服务贸易理事会”__和__“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__。
2、(第2章)对违反国家法律、_社会公德_或者妨碍___公共利益____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3、(第2章)专利制度是国家通过制订、实施专利法鼓励_发明创造_、保护发明成果,促进_科学技术进步_的一种法律制度。
4、(第2章)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___合理___请求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而未能在_合理长的时间_内获得这种许可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该单位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该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5、(第4章)在某一作品的基础上,通过翻译、改编、注释等再创作的方式,派生出新的作品的行为称之为_演绎作品。
6、(第4章)出版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和_原作品的著作权人__许可,并支付报酬。
7、(第5章)商业秘密的三个基本特性:新颖性(非公知性或秘密性)、经济性(价值性或实用性)、_保密性_(管理性)。
8、(第6章)《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规定:“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保护期为__10__年,自布图设计登记申请之日或者在世界任何地方首次投入商业利用之日起计算,以较前期为准。
什么是反不正当竞争法
什么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一项重要的法律法规,旨在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本文将就什么是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阐述。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定义和目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针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制定的专门法律。
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市场秩序和社会利益的伤害。
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公平竞争为原则,规定了哪些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并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通过明确法律框架,加强监管力度,可以有效预防、打击和纠正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指企业故意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造成误购、欺诈等行为。
这类行为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损害了其他企业的利益。
2. 商业贿赂:商业贿赂是企业之间为获取利益而采取的非法手段。
包括行贿、受贿、利益输送等行为。
商业贿赂的存在会扭曲市场竞争秩序,导致不公平竞争。
3. 不正当比较广告:不正当比较广告是指企业在广告宣传过程中,通过与竞争对手进行不实、不公正的比较,误导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竞争对手的声誉,也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竞争。
4. 商业诽谤:商业诽谤是企业之间通过恶意传播不实信息,诋毁竞争对手的商誉和声誉。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环境,也损害了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5. 不正当契约:不正当契约是指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利用优势地位对弱势方进行不公平待遇、欺骗或限制交易条件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扭曲了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市场公平性。
6. 商业恶意侵权:商业恶意侵权是指企业明知他人的商标权、专利权等合法权益存在,但故意仿冒他人商品、排挤、打击竞争对手等行为。
商业恶意侵权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阻碍了公平竞争。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和效力为了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了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实施了严格的惩罚措施。
第14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二、规制商业贿赂行为的制度
特征: (1)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明确禁止经营者实施商业贿赂行为。 经营者也可能通过其工作人员实施商业贿赂行为,经营者的工作人员
进行贿赂的,应当认定为经营者的行为。 经营者的工作人员行贿有时不是为经营者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规制商业贿赂行为的制度
2.与商业贿赂行为的认定相关的概念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第2款: “经营者在交易活动中,可以以明示方式向交易相对方支 付折扣,或者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经营者向交易相对方支付 折扣、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的,应当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 金的经营者也应当如实入账。” ——折扣;佣金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不正当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般认为,不正当竞争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主体是经营者; 2.不正当竞争是违法的竞争行为; 3.不正当竞争是损害其他经营者公平竞争权的行为。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不正当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为了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 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由国家制 定的调整竞争关系和竞争监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律
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经营者登记的企业名称违反
责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混淆行为的禁止性规定的,应当及时办理名称变 更登记;名称变更前,由原企业登记机关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代替其名
任
称。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规制商业贿赂行为的制度
(一)商业贿赂行为的认定 1.商业贿赂的定义和特征 定义:经营者为了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而采用财物或 者其他手段贿赂可能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详解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详解1.保护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规范经营者的行为,限制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公平竞争的环境。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范围以及具体的监管措施,有效防止了恶性竞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不公平竞争行为的出现,确保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进行。
2.维护消费者权益。
反不正当竞争法重视维护消费者权益,通过规定经营者应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不得进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等行为,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法还规定了一系列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细则,如要求宣传广告必须实事求是、不得误导消费者,禁止以低价诱惑消费者,禁止销售伪劣产品等等,这些规定保障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3.规范市场秩序。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多种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如侵犯商业秘密、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行为等等,以规范市场秩序和经营行为。
通过司法机关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打击,违法者将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为市场经济的秩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促进企业发展。
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于所有经营者,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个体工商户,它的目的是保护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一方面,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了企业经营行为,明确了竞争的边界,促进了企业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加强了企业的自律意识;另一方面,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提供了对违规者的处罚措施,有效打击了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合法经营者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5.保障创新和知识产权。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保护商业秘密的措施,禁止非法获取、使用和披露商业秘密,对于促进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企业通过创新来提高竞争力,而商业秘密是保护创新成果的重要手段,反不正当竞争法保障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创新成果的合法利益。
纵观以上分析可见,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企业利益和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然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执法难度高、构成要件不明确等等,为了更好地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需要不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提高执法部门的执法能力,加大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以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反不正当竞争法基础知识
反不正当竞争法基础知识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竞争无处不在。
为了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和有序,反不正当竞争法应运而生。
这部法律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什么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呢?简单来说,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一部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
它的目的是促进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很多种表现形式。
比如,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想象一下,您满心欢喜地买了一个以为是知名品牌的商品,结果发现是假冒的,质量低劣,这不仅损害了您作为消费者的权益,也对真正的品牌所有者造成了伤害,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再比如,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这种行为就是在利用他人的品牌声誉来谋取不当利益。
商业贿赂也是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
有些经营者为了获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暗中给予交易对方工作人员或者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人员财物或者其他好处。
这种行为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让那些依靠诚信经营和优质产品服务的企业处于不利地位。
虚假宣传同样不容忽视。
一些经营者通过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消费者可能会因为这些虚假信息而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遭受经济损失。
侵犯商业秘密也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商业秘密对于企业来说,往往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有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或者使用他人的商业秘密,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还有低价倾销、不正当有奖销售等。
那么,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首先,它明确规定了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和法律责任。
一旦经营者的行为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比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
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完善写作提纲:一、我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状况(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列举方式规定11类不正当行为欠妥,法律规范抽象(二)法律责任制度不完善,未赋予监督检查机关一定的行政强制措施权(三)对市场中出现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缺乏调控力,操作性不强(四)行政干预大,很难依法执行(五)相关法律竞合、冲突现象普遍,造成《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困难二、惩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立法对策(一)增加新的不正当行为的规定,进一步拓宽执法范围(二)强化查处力度,保障反不正当竞争行为主管机关有效实施行政职权(三)扩大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丰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内涵(四)限制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赋予工商部门独立的执法权限(五)增强法律责任的可操作性,增加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深度(六)加强与其他相关法律的衔接关系,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内容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完善内容摘要:竞争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是市场经济基本的运行机制。
市场竞争的本质即是逐利性、对抗性,对市场机制的运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整体福利具有双重性,推动抑或阻碍,因而现代国家通过竞争立法,规制市场上存在的竞争行为。
竞争法包含反不正当竞争法、反限制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等部分。
其中对于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活动进行有效规制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发挥着重要作用。
《反不正当竞争法》出台于1992年,正值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展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政府加强对市场的调控能力,法律体系也不断完善,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经济问题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完善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在世界市场中,诸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经济活动的诸环节在世界范围内运作,经济相互依赖,呈现整体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重大影响之一就是竞争的全球化,其必然推动涵盖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内的竞争法律体系的发展。
经济法学名词解释反不正当竞争法
经济法学名词解释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调整市场经济活动中市场主体之间竞争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
它旨在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反不正当竞争法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我国于1993年颁布并实施了第一部反不正当竞争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在2017年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了修订,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内容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包括:虚假宣传、误导性宣传、侵犯商业秘密、恶意诋毁商誉、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等。
这些行为都会对市场秩序产生不良影响,损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2.经营者的权益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了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商品声誉、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企业形象等。
经营者有权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侵害。
3.政府监管与执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要求加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执法力度。
对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采取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等措施。
4.企业诚信建设反不正当竞争法强调企业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原则,树立诚信经营观念。
企业应当依法开展经营活动,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我国的实施与成效自实施以来,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我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场秩序得到有效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企业诚信意识逐步提高。
但同时,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执法力度不足、法律法规更新滞后等。
四、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国际借鉴与启示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体系。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定和实施,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五、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发展趋势与挑战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正当竞争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
什么是反不正当竞争法
什么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竞争法”)是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行为,建立公平竞争环境而制定的法律。
它是维护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律之一,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定义和目的竞争法是指国家对反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限制和规范的法律法规。
其目的是保障公平竞争,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竞争法的主要功能包括保护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保护消费者权益等。
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范围竞争法所指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假冒他人的商业标识:包括商标、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企业形象等。
这种行为容易误导消费者,造成市场混乱和不公平竞争。
2. 虚假宣传和虚假广告:这种行为通过虚假宣传手段,夸大产品或服务的优点,欺骗消费者,对竞争企业形成不正当竞争。
3. 商业贿赂:商业贿赂是指买办受贿赂行为,包括行贿、受贿等。
商业贿赂扰乱市场秩序,严重影响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
4. 不正当比较广告:比较广告是指通过与其他商品进行比较来宣传自己商品的广告。
不正当比较广告是指通过虚假或不准确的比较手法,对竞争对手的商品造成虚假或误导性的负面影响。
5. 不正当限制竞争条件:如操纵市场价格,拒绝交易,串通投标等行为,会限制市场竞争,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竞争法的作用和意义竞争法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 维护市场秩序:竞争法通过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市场的正常运行。
2. 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竞争法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通过竞争提高自身竞争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3. 保护消费者权益:竞争法明确规定了对虚假宣传、不正当比较广告等行为进行打击和制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 促进企业诚信经营:竞争法倡导诚实信用的经营原则,鼓励企业进行诚信经营,提高市场经济的道德水平。
四、竞争法的执行与监督竞争法的执行与监督主要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第六章(3)反不正当竞争法
1、商业贿赂的概念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 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从而损害其他经营者的 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2、商业贿赂的特征 (1)商业贿赂的主体是从事市场交易的经营者,即可以是卖方,也 可以是买方;包括从事市场交易的组织、个人和相关人员。 (2)商业贿赂的对象是交易相对人或对交易的成交与否产生至关重 要作用的人,既包括单位,也包括个人。 (3)商业贿赂的目的是争取交易机会或者交易条件,以排挤同行竞 争对手,获取不正当竞争利益。 (4)商业贿赂的手段是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收买,包括现实 中流行的性贿赂。 3、回扣 回扣是指在市场交易中,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在账外 暗中以现金、实物或者其它方式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一定比例的商 品价款。
(五)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1、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以附带性地提供金钱、物品 或者其它利益的引诱方式,促销其商品或服务的行为。 2、有奖销售的特征 (1)有奖销售的主体是经营者。 (2)有奖销售的目的是促销。 (3)有奖销售的手段:以附带性地提供金钱、物品或 者其它利益的引诱方式。 3、禁止性的有奖销售 (1)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 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三)刑事制裁
对触犯《刑法》的追究刑事责任。
(四)对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中渎职人员的制裁
1、承担责任的要件 (l)被制裁者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被制裁者必须具有受追究的行为要件。具有滥用职权、 玩忽职守、包庇犯罪经营者的行为。 2、追究责任的方式 根据《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给予撤职、责令待岗、 调离执法岗位;对于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具体责任规定 (1)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 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处3年以下或3年以上7年 以下有期徒刑。 (3)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罪。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目录一、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2)二、我国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的重要意义 (3)三、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差异分析 (3)四、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同分析 (4)五、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经济活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4)六、参考文献 (5)内容摘要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我国经济法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它在对生产力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对于我国市场以法律的手段对市场竞争中的消极因素加以制约,以发挥正当竞争的积极作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就是为适应社会的要求而生的。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指的是制定颁布的调整经济领域中的竞争关系,保护合法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关键词;法律性质的差异、保护对象的差异、表现形式各异、立法目的的差异在二法的立法目的上的差异,承担的立法责任也互异、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异同一、我国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的重要意义。
(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许多国家已经受到应有的重视。
但是在我国竞争法制与国外相比尚属“年幼”,反垄断法却是刚制定,还未实施。
所以对二法的研究,于我国经济法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垄断的原意是独占,即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经营者。
反垄断法,指的是反对垄断和保护竞争的法律制度。
它是市场经济国家基本的法律制度。
为配合反垄断法的实施,各国一般设立专门机构,按照特定程序,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现象进行规制度。
(二)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和基本内容是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我国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30日下午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会。
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反垄断法,反垄断法将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我国反垄断法共分为8章57条,包括:总则、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法律责任和附则。
《反不正当竞争法》释义知识讲解
《反不正当竞争法》释义知识讲解《反不正当竞争法》释义《反不正当竞争法》释义第一条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释义〕本条规定的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
本法的直接目的是反对不正当竞争,与此相对应的是鼓励与支持正当的竞争,因此,本法的立法目的具体说来是:(一)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我国实行几十年计划经济的实践和世界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体制是不适应社会主义各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的,必须对原来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的最终选择。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行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映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以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是有重大区别的,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主要是:第一,市场和计划所起的调节作用不同。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发挥的是对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市场作用来自行平衡供求,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
但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它有种种局限性,因此政府计划的调节是必要的,政府是起着高层次的调节作用。
也就是说凡是市场能解决的由市场来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来解决。
计划经济体制则是政府通过计划支配一切,对资源进行直接配置。
但由于政府力量还不够,计划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无漏。
所以还需要市场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
第二,经济运行方式不同。
市场经济的运行是遵循价值规律,在竞争的环境中进行的,市场机制的核心是竞争。
计划经济的运行是靠行政命令,通过国家下达的计划或配额进行的,因此基本不存在竞争。
第三,微观经济基础不同。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微观经济基础是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企业,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范作用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范作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律制度,其规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违反市场竞争规则,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哪些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对这些行为进行制裁,从而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
首先,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明确规定市场竞争规则,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明确的竞争环境,有利于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
其次,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界定和分类,为执法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执法依据,有利于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最后,反不正当竞争法还规定了相应的制裁措施,对违法者进行惩罚,从而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
二、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反不正当竞争法不仅关注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还关注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
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市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为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保护。
首先,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包括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公平交易等方面的保护。
其次,反不正当竞争法还规定了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的合法权益,包括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方面的保护。
最后,反不正当竞争法还规定了相应的救济措施,对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法律援助和赔偿机制,从而保障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反不正当竞争法不仅关注市场竞争秩序和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还关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促进。
市场竞争的本质是技术的竞争,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赢得市场。
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首先,反不正当竞争法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地位和作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2000级党员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班寿强摘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从调控市场行为的三个作用探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
关键词反不正当竞争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地位作用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上存在着企业之间比产量、比质量、比效率、比服务的关系。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市场竞争。
只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让社会主义企业开展优胜劣汰的竞争,才能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提高企业素质,促进国内商品流通,繁荣城乡市场,使有限的资金和原材料等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发展。
我国将要加入WTO,WTO的非歧视原则、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法律政策透明原则等竞争规则也将随着国内与国际市场接轨而成为国内市场的竞争规则。
而反不正当竞争法正是保证此种竞争规则的关键手段。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探讨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从调控市场行为的三个作用探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有机整体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按部门法划分,主要包括民法、商法和经济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又是以宪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结构如下:(1)市场经济主体法;(2)经济主体行为法;(3)市场经济管理法;(4)市场体系法;(5)市场争议处置法。
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归属来看,应属于市场经济管理法,而不属于调整和规范经济主体在市场交易中竞争行为的法律规范,即经济主体行为法,理由是:不能以调整或规范“行为”就归入主体行为法,几乎所有法律规范都是调整规范人们行为的,就是在市场主体法如公司法、破产法等法律中,也同样调整或规范行为,经济管理法中自然也离不开行为,但侧重不同。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侧重从管理的角度立法的,这可以从该法中明确管理机关和部门,从该法的名称,从法律责任一章中规定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以及单列“监督检查”一章等方面就可以看出。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其他的诸如商标法、专利法等法律相互补充,共同完善,共同构成了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在经济法的法律体系中、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
都占着重要的地位。
(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之一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竞争法律,都属于经济法的范畴。
它们与民法和商法不同。
一般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助于民法和商法来实现的是自我调节,借助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组成的经济法来实现运作秩序的社会整体调节体制——即由国家代表整个社会,惩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换句话说,民商法是保护民事关系当事人(包括经营者)自身的合法权益的法律,那么经济法则是偏重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
作为经济法重要组成部分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是以各种法律手段惩治破坏正常的竞争秩序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和鼓励公平竞争,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法律。
因而,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社会整体调节体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三)解决填补民法和知识产权专门法之间的法律空白就《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其他法的关系而言,《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民法的关系是特别法和一般法的关系,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
《反不正当竞争法》有规定的,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民法;而《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商标法、专利法、产品质量法、著作权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的关系,则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
商标法、专利法等特别法中已有规定的,按商标法、专利法等处理;商标法、专利法等特别法中没有规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则《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并调整。
正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规定的:“禁止不正当竞争法实际保护着专利法、商标法等专门法所保护不到的那些应予保护的权利。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制度对工商业信誉与商业秘密的保护呈现出三方面的特点:其一,较广的保护范围。
囊括了注册商标、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产地等识别性标志的信誉,包含了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等商业秘密。
其二,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侵犯上述保护对象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包括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等侵犯工商业信誉的行为。
其三,法律保护的双轨制。
被侵害的权利人既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请求行政保护,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
反不正当竞争制度对工商业信誉与商业秘密的保护,表明了它对商标制度及专利制度的保护的补充。
反不正当竞争制度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补充保护作用除了体现在对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无形财产提供保护之外,还表现为对知识产权本身的维护上。
反不正当竞争制度以其具有的广泛的包容性而著称于世,一切违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以及公认的商业道德的行为均为它所禁止。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法的作用与法的目的紧密相连,法的目的(或称立法目的)就是立法者所要发挥的该法的作用。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条规定:“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制定本法。
”这就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目的,亦即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
(一) 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法制经济。
市场经济离不开竞争,也离不开法制。
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机制,存在于商品生产相交易的全过程,没有竞争的商品经济是不可设想的。
但是,有竞争就会有不正当竞争,因此就必须用法律手段来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
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由于几十年计划经济所造成的人们思想和行为上的惰性,普遍存在着不思竞争、不敢竞争、不会竞争的现象,所以法律不但要保护公平竞争,而且还要鼓励公平竞争。
作为自然发展的市场经济下的竞争。
有可能在两个方面走向其反面:一是出于自由竞争而必然形成的生产和资本集中所带来的规模效益,并刺激集中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垄断,而垄断又导致更大范围或地域的竞争,但在原有的范围和地域则竞争将难以存在,从而破坏了竞争的市场结构;一是由于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常常比采用正当的竞争手段获利更多更快,不但使采用不正当手段的已经获利者更加利欲熏心,愈演愈烈,而且也使诚实守信经营的经营者丧胆寒心。
如果没有外在的制约而任其发展,不正当竞争将成为正常经营而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所以,要维持正常的竞争秩序,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就必须依法禁止、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只有狠狠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才能保护和鼓励公平竞争。
1、保护公平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根据公平竞争原则对一切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的法律保护。
市场主体资格上是平等的,但客观实际却存在着规模、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差异。
如果法律不加以引导和规范,这些客观上的差异很容易导致不正当竞争。
《反不正当竞争法》注意了市场主体竞争在同一起跑线的公平与均衡:对大企业、知名企业,规定了保护他们企业与商品的名誉权与知识产权的条款,使他们在竞争中免遭假冒等行为的侵害;对中小企业则规定了禁止共用企业的独占经营、大企业的倾销与垄断行为,防止大企业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对他们进行排挤,使他们面临生存的威胁。
保证机会公平,鼓励和保护小型企业以及个体经营者,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一显身手。
《反不正当竞争法》还规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法律措施,为了保护公平竞争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手段。
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监督职能部门;规定了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法律责任,即经济上的、行政上的、刑事上的法律责任和处罚原则;法律还授权遭受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经营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不法侵害、赔偿损失。
这些规定,都有助于鼓励和保护合法经营者的公平竞争行为,支持他们积极主动同不正当竞争行为作斗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2、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保护公平竞争的有效手段,对经营者经济上的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政治上的滥用行政权力的腐败行为、刑事上的不正当竞争犯罪行为和执法犯罪行为,也予以了规范和制约。
第一,《不正当竞争法》对于禁止不正当竞争的违法行为作了明确的约束,对经营者的假冒行为、欺诈行为、垄断独占行为、商业贿赂行为、通谋投标行为、非法有奖销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作了具体的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划清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的法律界限,这就给商品经营者提供了一个详尽的、严格的、明确的市场公平竞争标准。
对那些违反规定,实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人做出了规范和约束,提出了警告。
这些具体的禁止性条款,对认定和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法律依据。
第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时常出现官商结合,利用职权或采取行政手段参与经济活动,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现象。
一些地方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观念和本部门的经济利益,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利,限制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禁止这种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把滥用行政权力的限制竞争行为、垄断行为、地方利益保护主义列入了不正当竞争手段的禁止之列,并在条款中对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规定了经济的、行政的法律责任与处罚原则,这对制止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采用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的行为是一种严明的遏制,对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实施增强了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三,《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的犯罪行为和监督检查人员的犯罪行为作了明确的制裁规定。
不正当竞争行为大多是违背道德的违法行为,但有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触犯了法律,构成了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针对交易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滥用行政权力的腐败行为,刑事责任上的不正当竞争犯罪行为和执法犯罪行为,予以禁止和制裁,以达到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直接目的,实现其立法价值。
(二)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诚实守信的经营者来说,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他们的保护神。
正当经营和不正当竞争两者是根本对立的,有了不正当竞争者的经营活动“自由”,就没有诚实守信经营者的经营活动自由。
而只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剥夺其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进行经营活动的“自由”,才能有诚实守信经营者的经营活动自由。
反不正当竞争法实质的作用就是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
诚实守信的经营者是最大的受惠者。
《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是要通过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来防止其他经营者的权利被侵犯,从而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