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采薇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艺术课程论文题目:《关于李唐〈采薇图〉的再认识》
课程名称:中国绘画鉴赏
上课时间:2015-2016学年 2 学期
学生姓名:学号:
院系:专业年级:
任课教师:职称:讲师
关于李唐《采薇图》的再认识
摘要:李唐在“靖康之难”中被掳至北方,逃跑后又南渡杭州继续为南宋服务。
他的《采薇图》虽描写的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其实是以夷、齐自况,因这种自况和暗喻太过隐晦,且与时人传统的绘画欣赏习惯相异,故使世人产生了理解误差。
其本旨并非规谏讽喻,实为以人以事而自寄。
关键词:李唐《采薇图》美术作品画以自喻
李唐被后人尊为南宋四大画家之首,其实他48岁时以第一名考入北宋国家画院。
待北宋灭亡,他与徽、钦二帝及宫中数千人尽被金人掳去北国时,已是60岁左右了。
听说赵构南渡,他冒险脱逃,辗转流亡至临安(今浙江杭州)。
时百废待举,朝廷尚无暇顾及画院的恢复,李唐只得流落市井,卖画为生。
但是他的北方风格的画,又不为南方民众赏识,买者寥寥,生计维艰。
李唐心中郁闷,有诗感叹:“雪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直至16年后,他复入南宋画院,已经将近80岁了。
国破家亡,民不聊生,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极大地影响到李唐的绘画创作。
《采薇图》乃宋代画家李唐所绘,为绢本,淡设色,原画尺寸纵27.5厘米,横91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李唐擅画山水,兼工人物,并以画牛著称。
李唐的画风为刘松年、马远、夏圭、萧照等师法,在南宋一代传流很广,对后世影响很大。
李唐此幅水墨人物画《采薇图》是借此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对苟且偷安、舰颜事敌的北宋臣子们进行了一番辛辣讽刺。
画中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
坡地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显得坚定沉着。
叔齐则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
伯夷、叔齐均面容清癯,身体瘦弱,肉体上由于生活野外而饱受折磨,但其在精神上却丝毫没有被困苦压倒。
李唐采用这个历史故事来表彰保持气节之人,谴责投降变节的行为,在当时南宋与金国对峙之时,可谓借古讽今,用心良苦。
一、画面
(一)画面的气氛肃穆、凝重、萧瑟。
最前面的一松、一枫相对而立,树干奇崛如铁、挺拔坚硬,这不禁使人联想起枫树的耐寒与苍松的不凋。
作者有意将这两株具有象征意义的大树布置在画面最前端,或许就是对画中人物性格的比喻与写照。
在枫树后面的石壁上有两行款识:“河阳李唐画伯夷、叔齐”,由此可知作品的主题。
已明白这里将要发生的一切。
(二)在画面的中心位置,一块巨大的岩石光滑如砥,石上有二人相对而坐,这就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伯夷与叔齐。
正面的一位抱膝安坐,神态老成持重的男子,大概是长兄伯夷吧?此时,他正侧着头仔细聆听着叔齐的谈论,表情庄重肃穆,眉宇间仿佛还带着许多的忧虑,似乎正在追忆故国往事。
叔齐的形态略显活跃,他身体斜倾,右手撑地,左手探出二指,像是在向兄长诉说着周武王“以暴易暴”的种种罪状。
树木的画法颇具新意,那株松树只是用重墨粗笔勾出树干,然后略加些鳞纹,再以浓淡不同的色彩晕染,显得苍劲浑厚。
松针在勾勒之后再用青绿色重新描一次,用笔挺拔爽利,线条虽短却充满劲力,显现出一派繁华茂盛、郁郁葱葱的景象。
在细节处理上,李唐也是颇具匠心。
浓重茂密的背景衬托出两个身着淡色衣装的人物,使主题尤为突出。
岩石后的峭壁悬
崖,松树上缠绕的古藤,营造出一派荒芜寂静的场面,这或许是荒山之中人迹罕至的偏僻角落。
它不在周朝的辖治之内,那么,这里的野菜、野果也不是周朝土地上生长的了。
摆放在二人面前的篮子和镢头是采薇的工具,作者意刻画这一小小的细节,不仅更加突出主题,更使画中人物有了一种怡然自得、随遇而安的情致。
二、笔墨技术、构图立意
《采薇图》图纵27.2厘米,横90.5厘米,绢本,浅设色,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伯夷和叔齐是商末诸侯孤竹君(国在今河北卢龙南)的两个儿子。
孤竹君生前立三子叔齐为继承人,但在他去世后,叔齐要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不受,认为父命不可违,就悄悄地溜走了。
叔齐见状,也离家出走。
两兄弟先后投奔了西伯姬昌(周文王)。
姬昌死后,其子姬发(周武王)要发兵讨伐商纣王。
伯夷、叔齐拦住马头谏阻,认为臣子讨伐君王是大逆不道。
武王不从,伐纣成功,改天下为“周”。
伯夷、叔齐深以为耻,决意“不食周粟”,便一起逃隐至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境内),以采野豌豆充饥,最终两人饿死在山里。
《采薇图》描绘了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采薇度日的情景:崖前林间的坡石上,两人席地对坐,身旁有镢头、菜篮,左边叔齐上身前倾,嘴微张,一手比画,似在讲些什么;右边伯夷则双手抱膝,目光凝视,似有所思。
两人发、须修长,面容清瘦,但衣冠不乱,精神矍铄,充分展示其意志坚定、决不屈从之风貌。
左边山谷深处,有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无路径,人迹罕至,映衬伯夷、叔齐采薇度日之艰难。
衣纹细劲淡荡,顿挫流畅,与山石、树干、枝叶勾皴的粗犷简约、浓重硬挺,似有些不同,却也显得刚柔相济。
墨与色的层层渲染,更加重
了悬崖幽谷的荒寂深邃,唯独人的衣着留白,使画中人物突现目前。
这是一幅人物和山水并重、带有显著的南宋笔墨意趣的佳作。
与五代时卫贤《高士图》相比较,笔墨技术和构图立意,都更加成熟。
三、《采薇图》中的画以自喻
从二人裸露的肌肤和高高隆起的关节可知,二人已然近乎骨瘦如柴了,这当然与他们长期食用野菜、拒食人工作物(如粟等)而至营养不良有关。
其实,夷、齐本不用如此辛苦。
只要他们承认姬姓的周王朝,以二人的孤竹国王子的身份和学识,在新的朝廷里定有一席之地。
但是,他们毅然选择了心理和身体都忠于已经灭亡的殷商王室,而自我放逐于首阳山中,采薇以食。
这种行为跟李唐从金兵看押北上的队伍里逃出的行为是一样的。
李唐身为北宋画院画家,曾在徽宗画学考试的“竹锁桥边卖酒家”一题中“于桥头竹外一酒帘,上喜其得锁字意”而领冠于众画吏。
并且从传世的李唐《万壑松风图》《长夏江寺图》等作品中,都能看出李唐高超的绘画造诣。
因此,若李唐留在北国,为完颜皇室服务,必将在绘画上有一番作为,且也必能受到金廷贵族甚至是皇帝的重视和优待。
虽然作为女真族的金人以武力征服了北宋王朝,但是,正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女真族,因其落后的生产方式和薄弱的文化积淀,在文化上却被北宋征服了。
所以,金朝统治者对入金的宋人特别重视,对统治下的文人不但不加杀害,更是礼遇有加,许以高官厚禄。
面对金人的礼遇和诱惑,有的人顺水推舟接受了金人的官职;有最初不与金人合作者,后来却在金人以死相逼的胁迫下最终妥协。
即便是像洪浩这样利不能诱、死亦不惧的入金宋人,虽然名义上没有接受金廷所授予的官职,但是最终还是作了左丞相完颜希尹的家庭教师。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如若李唐留在金廷,必会在画艺上领冠群伦,也定能为金朝所重用。
但是,李唐选择了一条与古贤夷、齐相似的道路。
因此,不管李唐作此图之前出于何种考量,但是,在他作《采薇图》的时候,想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被金兵所掳后又逃离南渡的情景。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采薇图》,此图虽历来被归为李唐一贯所擅长的山水画,但是,画中的人物形象在整幅绘画中所占的比例却被史无前例地放大了,且李唐在夷、齐二贤的形象刻画上也着墨颇多,非常细腻,这些都是目前传世山水画所没有的。
李唐之前甚至是李唐之后的山水画,人物仅仅作为点景之用,即便是与《采薇图》构图和笔墨都极为相似的南宋《壕梁秋水图》,人物也只是点缀,且从画中人物这一方面来说取的是远景,而《采薇图》就不同,不但取的是近景,而且似乎成了“放大特写”!因此,李
唐此处赞誉夷、齐的用意已经非常明显,而人物背后的首阳山水,其实反倒成了烘托人物的一种陪衬。
这种明显有异于普通山水画创作表现的方式背后必然有着画作者李唐的深刻用心。
我们结合中国悠久的托物言志、以古喻今之传统便可明白。
其实李唐之所以在形象上放大夷、齐二贤,在笔墨和细节刻画上更为用心,必是其在作画时自我意识的移情化和扩大化。
李唐表面上是在赞誉夷、齐不事二主的气节,但是实际上却是赞誉和肯定自己,因为李唐本人也曾有过和夷、齐二贤类似的经历,且做了和二贤同样的决定,并付诸实践。
[参考书目]
1. 论文网李唐《采薇图》本旨探析。
2. 学画画网李唐水墨人物《采薇图》鉴赏。
3.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4.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
5. 杨泓、李力《华夏之美:中国艺术图鉴》,香港中华书局,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