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5版)

合集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30%
20% 10% 0%
32%
拷贝/mL-阴性组
24周
48周
抗病毒治疗-IFN α
普通IFN治疗慢 性乙型肝炎患者
HBsAg 消失率 HBeAg 血清学 转换率
HCC 发生率
肝硬化 发生率
未经IFN治疗者
抗病毒治疗-IFN α
不良反应 表现 处理
流感样症 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和乏 候群 力等
HBeAg 阳性患者 治疗1-3 年:
50% 40% 30% 20% 10% 0%
43%
29%
1.60% 2年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3.10%
3年
耐药率
抗病毒治疗-核苷(酸)类
恩替卡韦(ETV)
一项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 对HBeAg阳性患者的治疗 者和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48周时,效果如下: 效果均优于LAM组,但两者血清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市场部 陈晓燕
目录
一.概述
二.诊断 三.治疗
四.患者随访
专业名词解释
1. HBV :乙型肝炎病毒。 2. CHB:慢性乙型肝炎。
3. HCC:原发性肝细胞癌。
4. HBeAg:E抗原,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标志,阳性即传染性大。 5. 抗-HBe:E抗体,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标志,阳性即传染性小。 6. HBsAg:表面抗原,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标志,阳性即是有。 7. 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转阴且抗-Hbe转阳。
自然史
几率大 年龄小
几率大
3%-6%(年)
病毒载量大
HBV

解读《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解读《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180 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1年 。具 体剂量和疗程可根据患者的应答及耐受性等因素进行调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要更新点四:乙肝的抗病毒治疗 核苷(酸)类似物
药物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拉米夫定 (LAM)
10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至少1年时,如 HBV 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检测下限、 可明显抑制HBV DNA水平,HBeAg血清 ALT复常、HBeAg转阴但未出现抗-Hbe,建议 学转换率高,延缓慢性乙型肝炎伴明显肝 继续用药直至HBeAg血清学转换,再经至少连 纤维化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疾病紧张、 续2次监测(每次间隔6个月以上),仍保持不变 降低肝功能失代偿及肝癌发生率 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
2011 年指南:增加了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 2b的 用法及用量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 1.0~1.5μg/kg,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1 年。具体剂量和疗程可根据患者的应答及耐受性等因素进行调整
▪ 普通干扰素α 3~5 MU,每周3次或隔日1次,皮下注射,一般疗程为6 个月 。如有应答,为提高疗效亦可延长疗程至1年或更长。可根据患 者的应答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及疗程;如治疗6个月仍无应答, 可改用或联合其他抗病毒药物
固至少1年(经过至少两次复查,每次间隔6个月) 低于检测下限、ALT正常
仍保持不变、且总疗程至少已达2年者,可考虑停 后,至少在巩固1年半
药[84](II),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
(经过至少3次复查,每
10 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可参照拉米夫定
次间隔6个月)仍保持不变、 且总疗程至少已达到2年
0.5 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可参照拉米夫定

2005~2015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讨论稿)

2005~2015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讨论稿)

2005~2015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讨论稿)一、防治工作现状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在我国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

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身体健康,在“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乙肝的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我国于1979年和1992年开展了两次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摸清了病毒性肝炎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

针对乙肝高流行问题,各地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加强对乙肝防治工作的力度,开展科学研究,制订防治策略,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控制乙肝的流行与传播。

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起,大力推行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策略。

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并颁布了《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于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有利推动了乙肝防治工作。

当前,我国乙肝防治工作任务仍十分艰巨。

根据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为57.6%,乙肝病毒携带率为9.75%,推算全国有6.9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1.2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据专家估计,目前中国有现患慢性乙肝病人2,000万人。

在中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多年来乙肝的发病数和发病率一直高居前列。

乙肝给病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

乙肝是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此外,目前我国乙肝预防控制工作状况和投入力度,与实际工作需要,与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仍有很大差距。

主要表现是近年来一些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对预防控制乙肝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缺乏研究部署和政策保障。

乙肝防治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各项措施的落实,部分地区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实施进程缓慢。

社会宣传引导不力,群众对乙肝的认知普遍缺乏,医疗性活动中不规范操作、不安全注射等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隐患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和不利因素严重影响着乙肝控制工作。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1.慢性HBV携带者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 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对血清HBV DNA阳性者,应动员其做肝穿刺检查,以便进一步 确诊和进行相应治疗。
2.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 DNA检测不到 (PCR法)或 低于最低检测限,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显示:Knodell肝炎活动指数( HAI) <4或其他的半定量计分系统病变轻微。
在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1.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2.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 ≥10 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 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 <10 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 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 (20μg),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 疫苗 (各20μg)。
1.代偿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A级。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或腹胀症状,ALT和AST可异常,但尚无 明显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可有门静脉高压征,如脾功能亢进及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 裂出血、无腹水和肝性脑病等。
2.失代偿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B、C级。患者常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 严重并发症。多有明显的肝功能失代偿,如血清白蛋白<35g/L,胆红素>35μ mol/L,ALT和AST不同程度升高,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60%。亦可参照2001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将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再分为活动 期或静止期。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指南(2024)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指南(2024)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指南(2024)1. 概述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据估计,全球约有2.5亿人感染了HBV,其中约7000万人发展成慢性乙型肝炎(CHB)。

为了降低CHB的发病率、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本指南提供了一套全面的防治策略。

2. 诊断2.1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应包括:- 血清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 肝功能指标(ALT、AST、ALP、TBil等)- 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 肝硬化、肝癌相关指标(AFP、肝脏超声等)2.2 临床诊断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作出如下诊断:-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阳性,HBV DNA水平较高,伴有肝功能异常-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HBsAg阳性,HBV DNA水平较低,无明显肝功能异常- 肝硬化:肝脏超声提示肝硬化特征,或组织学检查证实- 肝癌:AFP水平升高,肝脏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3. 防治策略3.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如无明显肝功能异常,可不予特殊治疗。

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HBV DNA水平和肝脏超声,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3.2 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和抗纤维化治疗。

3.2.1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常用药物有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和干扰素。

治疗目标为HBV DNA降至检测不到水平,HBeAg转阴或消失,HBsAb产生。

3.2.2 保肝治疗保肝治疗旨在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常用药物有双环醇、水飞蓟素等。

3.2.3 抗纤维化治疗抗纤维化治疗目的是减缓或逆转肝纤维化进程,常用药物有肝素、甲状腺素等。

3.3 肝硬化和肝癌的防治对于肝硬化和肝癌,需综合考虑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整体状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流行病学预防自然史和诊断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流行病学预防自然史和诊断

05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
如干扰素、核苷类似物等,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 ,缓解病情进展。
免疫调节剂
如胸腺肽、免疫球蛋白等,可增强患者免疫力, 降低复发风险。
抗炎保肝药物
如甘草酸、水飞蓟素等,可减轻肝脏炎症,保护 肝细胞。
非药物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劳累,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减轻精神 压力等。
传播途径阻断
避免血液接触
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剃须刀、牙刷等易造成血 液接触的物品。
安全性行为
使用避孕套可以有效地防 止性传播的乙肝病毒感染 。
健康生活
避免与感染乙肝病毒的人 进行密切接触,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医疗环境改善
提高医疗水平
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对医生的 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诊断和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23-11-04
目录
• 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 • 慢性乙型肝炎预防 • 慢性乙型肝炎自然史 • 慢性乙型肝炎诊断 •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 • 慢性乙型肝炎预后
01
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
全球流行情况
慢性乙型肝炎在全球范围内流行,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的疾 病。
更容易感染慢性乙型肝炎。
02
慢性乙型肝炎预防
疫苗预防
01
02
03
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 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可以 显著降低乙肝的发病率。
接种时间和剂量
乙肝疫苗需要在出生后 24小时内接种,并在出 生后1个月和6个月分别 接种第2和第3针。
接种效果
接种乙肝疫苗后,可以产 生保护性抗体,有效预防 乙肝病毒感染。

2024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指南

2024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指南

2024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指南一、前言慢性乙型肝炎(CHB)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为了提高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水平,减少疾病负担,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患者,旨在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慢性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

二、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原学乙型肝炎病毒(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基因组长约3.2kb,具有高度变异性。

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全球约有2.5亿人感染HBV,其中约7000万人患慢性乙型肝炎。

HBV感染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严重疾病。

三、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3.1 临床表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腹水、肝脾肿大等。

3.2 实验室检查(1)血清学检查: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等。

(2)病毒学检查:HBV DNA载量、HBV DNA耐药检测等。

(3)肝功能检查:ALT、AST、ALP、总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等。

(4)肝脏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

(5)肝组织学检查:病理活检。

3.3 诊断标准依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如下:(1)HBsAg阳性持续超过6个月。

(2)HBV DNA载量≥10^5 IU/ml。

(3)肝功能异常,如ALT、AST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证实有慢性肝炎表现。

四、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4.1 治疗原则(1)抗病毒治疗:抑制HBV DNA复制,降低病毒载量。

(2)免疫调节治疗: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肝脏炎症。

(3)保肝治疗:保护肝细胞,促进肝功能恢复。

(4)抗纤维化治疗:延缓或逆转肝纤维化进程。

(5)肝移植治疗: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可考虑肝移植治疗。

慢性乙肝防治指南

慢性乙肝防治指南

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条件
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阴性, 但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并 有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患者可伴有血 清 抗 -HBs 、 抗 -HBe 和 ( 或 ) 抗 -HBc 阳 性 。 另 约 20% 隐 匿 性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患 者 除 HBV DNA阳性外,其余HBV血清学标志均为阴性。 诊断需排除其他病毒及非病毒因素引起的肝 损伤。
慢性乙型肝炎的总体治疗目标
❖ 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 ❖ 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
❖ 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
❖ 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 发症的发生
❖ 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持续病毒复制是慢性乙肝 病情进展的主要病因
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
HBV DNA≥105 拷贝/ml
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诊断名称的建议
乙型肝炎肝硬化,活动性,代偿期
乙型肝炎肝硬化,活动性,失代偿期
乙型肝炎肝硬化,静止性,代偿期 乙型肝炎肝硬化,静止性,失代偿期
慢性HBV携带者的诊断条件
慢性HBV携带者: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 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 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对血清 HBV DNA阳性者,应动员其做肝穿刺检查, 以便进一步确诊和进行相应治疗。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诊断条件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血清HBsAg阳性、 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 DNA 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最低检测限,1年内连 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 检查显示:Knodell 肝炎活动指数(HAI)<4或其 他的半定量计分系统病变轻微。

乙肝防治指南

乙肝防治指南

据《人民日报》2005年12月29日第十五版报道: 日前,我国第一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正式发布。

该指南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联合完成,是我国乙肝防治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我国是“乙肝大国”,现有乙肝病毒携带者1.2亿人,慢性乙肝患者3000万人。

有关专家呼吁,科学认识乙肝,消除乙肝歧视,树立正确的治疗理念并规范治疗行为,是乙肝防治的当务之急。

乙肝病毒如何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是三条主要途径《指南》明确提出,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及性接触传播。

和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如同在一个办公室、共用计算机、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时用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病毒。

围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

经皮肤黏膜传播主要发生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等,修足、文身、扎耳孔、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与HBV阳性者进行性接触,其感染HBV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院长助理成军指出,今年1月20日,我国第一个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开始实施。

这个标准的突出特点是,不再评价乙肝病毒状况,而是侧重评价肝脏功能。

众所周知,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一般工作和生活接触不会感染病毒,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会威胁别人的健康。

但是,如果肝脏功能受损,其自身身体状况就会影响正常工作。

乙肝需要对症治疗只要乙肝病毒在积极复制,肝功能受损,就该尽早治疗《指南》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明确定义,分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者。

这两类患者都属于医学观察对象,需要定期到医院接受相应的检查,但何时应用抗病毒治疗必须基于检查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版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版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2015年10月22日本指南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而制定,涉及慢性乙型肝炎其它治疗策略和方法请参阅相关的指南和共识。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第一版),?并于2010年第一次修订。

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为此我们对本指南进行再次修订。

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预防和抗病毒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认真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定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

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进展情况,继续对本指南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指南中的证据等级分为A、B 和C?三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和2级别(表1,根据GRADE分级修订)表1?推荐意见一、术语1.慢性HBV感染?(chronic?HBV?infection)—HBsAg和(或)HBV?DNA 阳性6个月以上。

2.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

可以分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3.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positive?chronic?hepatitis?B)—血清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4.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negative?chronic?hepatitis?B)—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HBV?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设计(2005版)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设计(2005版)

简介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进一步规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国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订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1],文中以括号斜体罗马数字表示。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生对乙型肝炎诊疗和预防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生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病原学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基因组长约3.2kb,为部分双链环状DNA。

HBV 侵入人体后,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脱去外包膜,穿入肝细胞质,然后脱去衣壳,部分双链环状HBV DNA进入肝细胞核,在宿主酶的作用下,以负链DNA为模板延长正链,修补正链中的裂隙区,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然后以cccDNA为模板,在宿主RNA聚合酶Ⅱ的作用下,转录成几种不同长短的mRNA,其中3.5kb的mRNA含有HBV DNA序列上全部遗传信息,称为前基因组RNA。

后者进入肝细胞质作为模板,在HBV 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负链DNA;再以负链DNA为模板,在HBV 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正链DNA,形成子代的部分双链环状DNA,最后装配成完整的HBV,释放至肝细胞外。

胞质中的子代部分双链环状DNA也可进入肝细胞核,再形成cccDNA并继续复制。

cccDNA半衰期长,很难从体彻底清除[1,2]。

HBV含4个部分重叠的开放读码框(ORF),即前S/S区、前C/C区、P区和X区。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版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版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2015年10月22日本指南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而制定,涉及慢性乙型肝炎其它治疗策略和方法请参阅相关的指南和共识。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第一版),并于2010年第一次修订。

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为此我们对本指南进行再次修订。

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预防和抗病毒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认真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定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

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进展情况,继续对本指南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指南中的证据等级分为A、B和C三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和2级别(表1,根据GRADE分级修订)表1推荐意见的证一、术语1.慢性HBV感染(chronicHBVinfection)—HBsAg和(或)HBVDNA阳性6个月以上。

2.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

可以分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3.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positivechronichepatitisB)—血清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4.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negativechronichepatitisB)—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HBV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指南(2023)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指南(2023)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指南(2023)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指南旨在提供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策略,以帮助医务人员和患者更好地管理和减轻该病的影响。

预防措施1.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方法。

按照疫苗接种计划,尽早完成接种。

2. 避免血液传播:避免与感染乙型肝炎的人分享针头、注射器等注射工具。

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和体液,尤其是在性行为和共用卫生用品时。

3.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乙型肝炎的传播风险。

避免与感染乙型肝炎的人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

4. 定期筛查:定期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早期发现感染,有助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治疗策略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毒载量、肝功能等因素。

2. 抗病毒治疗:对于符合治疗指征的患者,选择适当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病情和药物不良反应。

3. 定期随访: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评估疗效和监测肝功能。

定期随访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4. 并发症管理:对于出现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提供支持性治疗。

生活方式建议1. 饮食调整:均衡饮食,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

避免饮酒和吸烟,以减轻肝脏负担。

2. 锻炼身体: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身体状况,增强免疫力。

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3. 心理支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伴有心理压力和焦虑,建议积极寻求心理支持,与医务人员和家人进行交流。

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需要综合各种措施,包括疫苗接种、预防传播、个体化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本指南提供了简单明了的策略,希望能够对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指导,减少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和传播。

请在实施本指南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要求。

参考文献:请参考可确认的权威医学文献,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进一步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订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1],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生对乙型肝炎诊疗和预防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生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病原学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基因组长约3.2kb,为部分双链环状DNA。

HBV 侵入人体后,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脱去外包膜,穿入肝细胞质内,然后脱去衣壳,部分双链环状HBV DNA 进入肝细胞核内,在宿主酶的作用下,以负链DNA为模板延长正链,修补正链中的裂隙区,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然后以cccDNA为模板,在宿主RNA聚合酶Ⅱ的作用下,转录成几种不同长短的mRNA,其中3.5kb的mRNA含有HBV DNA序列上全部遗传信息,称为前基因组RNA。

后者进入肝细胞质作为模板,在HBV 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负链DNA;再以负链DNA为模板,在HBV 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正链DNA,形成子代的部分双链环状DNA,最后装配成完整的HBV,释放至肝细胞外。

胞质中的子代部分双链环状DNA也可进入肝细胞核内,再形成cccDNA并继续复制。

cccDNA半衰期长,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1,2]。

HBV含4个部分重叠的开放读码框(ORF),即前S/S区、前C/C区、P区和X区。

前S/S区编码大(前S1、前S2及S)、中(前S2及S)、小(S)3种包膜蛋白;前C/C区编码HBeAg及HBcAg;P区编码聚合酶;X区编码X蛋白。

前C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的变异可产生HBeAg阴性变异株。

前C区最常见的变异为G1896A点突变,形成终止密码子(TAG),不表达HBeAg。

BCP区最常见的变异是A1762T/G1764A联合点突变,选择性地抑制前CmRNA的转录,降低HBeAg 合成[3]。

P基因变异主要见于POL/RT基因片段(349~692aa,即rt1~rt344)。

在拉米夫定治疗中,最常见的是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即由YMDD变异为YIDD(rtM204I)或YVDD(rtM204V),并常伴有rtL180M变异,且受药物选择而逐渐成为对拉米夫定耐药的优势株[4](Ⅰ)。

S基因变异可导致隐匿性HBV感染(occultHBVinfec-tion),表现为血清HBsAg阴性,但仍可有HBV低水平复制(血清HBV DNA常<104拷贝/ml)[5]。

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差异≥8%或S区基因序列差异≥4%,目前HBV分为A~H八个基因型;各基因型又可分为不同基因亚型。

A基因型慢性乙肝患者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率高于D基因型,B基因型患者高于C基因型[6](Ⅰ)。

基因型是否影响核苷(酸)类似物的疗效尚未定论。

HBV易发生变异。

在HBV感染者体内,常形成以一个优势株为主的相关突变株病毒群,称为准种(quasispecies),其确切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证实。

HBV的抵抗力较强,但65℃10h、煮沸10min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

含氯制剂、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碘伏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二、流行病学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7]。

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

接种与未接种乙肝疫苗人群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51%和9.51%[8](Ⅲ)。

我国流行的HBV血清型主要是adrq+和adw2,少数为ayw3(主要见于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基因型主要为C型和B型[9]。

HBV主要经血液和血液制品、母婴、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及性接触传播[7]。

围产(生)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Ⅰ)。

经皮肤黏膜传播主要发生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1,10](Ⅱ-2),以及静脉内滥用毒品等(Ⅰ)。

其他,如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Ⅲ)。

与HBV阳性者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Ⅰ)。

由于对献血员进行实施严格的HBsAg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很少发生。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

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

三、自然史人感染HBV后,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者称为慢性HBV感染。

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

在围生(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HBV者中,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11](Ⅰ);其HBV 感染的自然史一般可分为3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和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12]。

免疫耐受期的特点是:HBV复制活跃,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HBV DNA滴度较高(>105拷贝/m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

免疫清除期则表现为血清HBV DNA滴度>105拷贝/ml,但一般低于免疫耐受期,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持续或间歇升高,肝组织学有坏死炎症等表现。

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表现为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 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阈值,ALT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炎症或仅有轻度炎症。

在青少年和成人期感染HBV者中,仅5%~10%发展成慢性,一般无免疫耐受期。

早期即为免疫清除期,表现为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后期为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肝脏疾病缓解。

无论是围生(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或是在青少年和成人期感染HBV者,在其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的HBV感染者中,部分病人又可再活动,出现HBeAg阳转;或发生前-C或C区启动子变异,HBV再度活动,但HBeAg阴性,两者均表现为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

儿童和成年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于5和10年后发展为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的比例分别为50%和70%[13,14](Ⅱ-3,Ⅱ-2)。

在我国和亚太地区对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慢性HBV感染者自然史的研究尚不充分,但有资料表明,这些病人可有肝炎反复发作[8]。

对684例慢性乙型肝炎的前瞻性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肝硬化估计的年发生率为2.1%[15]。

另一项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平均9年(1~18.4年)随访,进展为肝硬化和HCC发生率分别为23%和4.4%[16,17]。

发生肝硬化的高危因素包括病毒载量高、HBeAg持续阳性、ALT水平高或反复波动、嗜酒、合并HCV、HDV或HIV感染[18-20](Ⅰ)。

HBeAg阳性者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HBeAg阴性者[1,10,15](Ⅱ-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硬化失代偿的年发生率约3%,5年累计发生率约16%[10](Ⅰ)。

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的5年病死率分别为0%~2%、14%~20%和70%~86%。

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血清白蛋白和胆红素水平、血小板计数和脾肿大等[10](Ⅱ-2)。

自发性或经抗病毒治疗后HBeAg血清转换,且HBV DNA持续转阴和ALT持续正常者的生存率较高[10,21](Ⅰ,Ⅱ-3)。

HBV感染是HCC的重要相关因素,HBsAg和HBeAg均阳性者的HCC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HBsAg阳性者[22](Ⅱ-2)。

肝硬化患者发生HCC的高危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嗜酒、黄曲霉素、合并HCV或HDV感染、持续的肝脏炎症、持续HBeAg阳性及HBV DNA持续高水平(≥105拷贝/ml)[10](Ⅰ)。

在6岁以前受感染的人群中,约25%在成年时将发展成肝硬化和HCC[23](Ⅱ-2)。

但有少部分与HBV感染相关的HCC患者无肝硬化证据。

HCC家族史也是相关因素,但在同样的遗传背景下,HBV病毒载量更为重要[24](Ⅱ-3)。

四、预防(一)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我国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但疫苗及其接种费用需由家长支付;自2002年起正式纳入计划免疫,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但需支付接种费;自2005年6月1日起改为全部免费。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25],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伙伴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

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h内接种。

新生儿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在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

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26](Ⅱ-3)。

对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于出生后12h内,剂量应≥100IU。

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10,26,27](Ⅱ-3);也可在出生后12h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28]。

后者不如前者方便,但其保护率高于前者。

新生儿出生12h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哺乳[29](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