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
(转载)针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与报告
一、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追求健康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目标。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宪章中规定“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性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不仅仅指生病或体弱。
健康是不管种族、宗教、政治信仰和经济状况如何,是人人赋有的基本权力。
”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如下10条:1、精力充沛;2、乐观处事;3、睡眠良好;4、适应能力强;5、能抵抗一般性疾病;6、保持标准体重;7、眼睛明亮;8、牙齿完整;9、头发有光泽;10、肌肉皮肤弹性好。
不难看出,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包涵了心理健康的定义。
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定义来看,所要求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上,首先是没有疾病,其次对社会适应上处于最佳的良好状态。
不能不说,这一思路尚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状态下的定义。
依据这一思路,日本学者高木四郎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以人的心理方面为对象,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出现,从而以增进心理的健康为目的的科学研究与实践”。
我国有些学者也同样是这一思路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学不仅仅是为了消极保持心理的正常状态,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的一门学科;而且是研究怎样积极增进心理良好状态的方法,怎样实现这些有效方法的一门学问。
”应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人们已不满足于消极保持心理的正常状态,只局限于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而从积极方面研究心理健康问题。
特别是从成熟的、正常的成人那里研究心理健康,而不是从精神病患者那里研究心理健康问题。
从不同的研究视野提出了不同的心理健康观。
但是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
另一个方面,心理健康也是和人的心理素质相关的概念,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理学上,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
有的学者把人的素质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认为生理素质虽然与生俱来,但后天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提高与发展。
国内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趋势和建议
摘要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心理健康领域中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
近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各领域的专家提出了很多种标准,但是一直存在争议,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本文根据国内学者提出的标准,试着阐述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标准研究趋势研究建议Trends and Suggestions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Criteria of Psychological Health//Chen TaoAbstract The criteria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are a basic theoret-ical issue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ical health.Recently,there are many studies on relevant aspects,and experts from various fields have proposed many kinds of criteria,but they are all controver-sial and there is no universal standard.In accordance with the criteria proposed by domestic scholars,this paper tentatively ex-pounds the problems and trends that may exist in the research on criteria of psychological health,and on this basis,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 criteria of psychological health;trends of research; suggestions of research1引言心理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这些一直都是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争论不休的问题。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述评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述评[摘要]:心理健康标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个体、群体心理健康的评定,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标准相当重要。
本文结合国内外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近况进行小结,旨在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一个综述和简要评价,并对下一步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提出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标准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面对的心理压力也相应增加。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及教育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学者们在这一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一、心理健康标准的含义及其分类心理健康标准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的客观指标,是制定心理健康量表、心理健康诊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据,因此,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将心理健康做不同类型的划分。
(一) 心理健康的程度一般分为健康与不健康,其标准通常分为三种1、统计学的标准,采用统计学的方法,找出正常行为的数值分布(常态分配的平均数加或减一个标准差)。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接近数值分布的平均状态,就被认为是健康的。
如果其行为偏离平均状态,则被认为是不健康的。
2、社会学的标准,每个社会都有某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行为标准。
对于社会学的标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社会学的标准其实和统计学的标准有共同的原理,社会学的标准其实就是用统计方法量化。
3、医学的标准,没有心理疾病症状者被认为是健康的,凡表现出心理疾病症状者被视为心理不健康。
(二)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众数标准”、“精英标准”。
“众数标准”是指社会成员大多数的心理行为是健康的,偏离这一标准的就可视为不健康的。
和前述的社会学的标准相似,这种标准在研究方法上是选取社会成员的较大样本,根据其平均心理健康程度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显著低于或高于这个标准的个体可视为不健康,在这个标准左右上下浮动的视为健康;“精英标准”是马斯洛提出的一条与众不同的研究心理健康标准的思路,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是其内在本性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人,这样的人才代表着真正的心理健康。
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制订研究
5 6
7
8 9 lO
1l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l 32 33 34
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推卸责任,有战胜困难的信心
勇气、毅力、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需要;动机;责任感 社会道德:人际关系 内心平衡 必趣 自信心、同情心 自我控制与助人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统计学标准 主观体验 患病 心理测验 社会功能 睡眠正常 生活习惯良好 心理意向
史堡熊鏖笪堡芏苤查!!!!芏!旦筮!鲞笠!塑!!些』丛!!!尘丛磐!髅:!凹!!!!!:!!!:!:奠!.!
.心理健康管理.
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制订研究
蔡焯基马辛王择青刘稚颖
【摘要】
目的研究制订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及其评价要素。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6
月,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合理提炼初始标准,进行全国精神卫生与心理学领域专家的问卷调查,根据 问卷调查结果精简出标准和评价要素。结果 (1)文献调研结果显示,从巾国知网巾榆索到的145
3
4
1.文献凋研与标准初拟:2008年1月至2009 年6月,以“一12,理健康标准”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 检索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查找国内外公认的一12,理健 康标准或定义,再对标准与定义不断提取出合理内 核而初拟心理健康标准。(1)从中国知网中检索到 的145篇文章中筛查出24个常用定义与标准;(2) 找出24条定义中的心理健康标准条目158条;(3) 归类核心特征,得到50个条目;(4)对50个条目进 行类似项目的合并,得到31个条目;(5)将这31个 条目按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标准进一步划分为 13个方面;(6)组织部分专家讨论,初步汇总为14 个条目的一15、'理健康标准。 2.专家调查:将14个条目的心理健康标准编 制成专家意见稿,发放给全国各个省市在精神卫生 或一12,理学等对一t2,理健康领域有着长期深入研究的学 者征求意见。专家进行评定时,各专家之问不互相 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各自独立发表个人意见。 回收问卷后,埘专家意见稿的结果进行同意率 与修改意见的分析汇总,从而形成更为简化、准确的 一12,理健康标准与评价要素。组织参与或未参与调查 的专家就调查结果整理后的心理健康标准及评价要 素进行专题讨论,根据专家讨论后的意见整理出中 国人心理健康标准与评价要素终稿。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l.5进行数据分析, 进行百分数统计以及频次分析。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压力和竞争的增加,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逐渐凸显出来。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向。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研究。
该方向致力于探究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如家庭环境、学校氛围、社会支持等。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与效果研究。
该方向旨在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该方向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如课程设置、教育资源的利用等。
其次,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从现有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正朝着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将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培养。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将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并与教育内容相衔接。
此外,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如网络平台、智能设备等,这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手段。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未来,我们需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
的研究,提高研究水平和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同时,要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实践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
我国近十年来心理健康研究论文的分析以及心理健康标准综述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我国近十年来心理健康研究论文的分析以及心理健康标准综述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应用心理学指导教师:***20040401摘要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1iiiI上,列我困过去十印发表的心理健康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了那些研究中的趋势和不足。
对搜索后保留的文献,按照研究类型、研究对象年龄、研究剥象身份、发表刊物性质等因素分别进行类别划分,然后分别统计每一类别文献的发表情况,发现其中呈现出如下特点:(1)近十年来,有关心理健康的研究文献在逐渐增多;(2)应用与实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介绍与科学普及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在所有发表的心理健康文献中所占的比例基本接近,而理论方面的研究近十年来一直较少:(3)在研究对象的年龄结构上,青少年群体是人们关心的重点群体,而对于婴幼儿、儿童、老年人这些人群,研究者关注的则比较少;(4)在研究对象身份上,都主要为学生、教师、医务人员、忠者平¨’幂臀。
(5)在发表ff,j心理健康义献·h人多数(94.3%)文章发表在心理、教育、医学、高校学报、体育类刊物上。
同时,在查阅大量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各剩·心理健康标准进行了概述和分析,探讨了和心理健康标准相关的一些问题,然后介绍了心理健康双维结构的研究情况,最后在对以iilf学者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各利一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心理健康标准的判断的一种新思路,建立一个心理健康双维结构模型,并依据此模型提出了心理健康标准的确立方法。
[关键字]心理健康:论文分析;双维模型;建立与应用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articlesaboutmentalhealthstudythatpublishedinthelastdecadeinChina.anddiscussesthetrendofmentalhealthresearch.Byconstruingthestudysituationofeveryresearchthatclassifiedbytheresearchkinds,objectsage,objectsstatus,andthesortofthemagazinesthatpublishedthearticles,fivepointsarediscovered.Further,throughthediscussionandintegrationoftheessaysonmentalhealthstandard,thepaperadvancesanewwayofjudgingthestandardofmentalhealth.Atwo—dimensionalitymodellingisdesignedandthewayofusingthemodellingtoestablishthementalhealthstandardisdiscussedinthispaper[Keyword]mentalhealth;articlesanalyse;two—dimensionalitymodelling;designandusing作者简介杨志刚。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传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缺陷当前,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六种依据。
即统计学的标准、社会规范的标准、医学上的标准、学习生活适应的标准、个人主观经验的标准、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的标准等六个方面。
总体来说,这六个依据中除了医学标准外,其他依据都存在较大争议。
而且,这六种依据都是各自从单一角度加以界定的,都有其局限性或片面性,所以现在支持这种区分标准的人越来越少。
(二)两种思路。
从方法论的层面看,有学者认为存在着两种思路:遵循“众数原则”的思路和遵循“精英原则”的思路。
“众数原则”提出的是一种相对标准,即个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同社会的大多数人的心理特点来比较和判断;“精英思路”提出的是一种绝对标准,即心理健康程度应以个人内在天性发展的程度来确定。
这两种思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众数原则”是相对标准,难以确定,“精英原则”是绝对标准,难以操作。
(三)两种倾向。
目前在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多学者提出了“生存性标准”和“发展性标准”两种研究倾向。
生存标准强调保存与延长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尤为强调适应环境、顺从主流文化;发展标准强调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冀求最有价值地创造生活。
但是,单纯的“生存性标准”过于消极,强调了社会适应,却忽视了人的发展;而单纯的“发展性标准”又不切实际,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人的规范作用,同样也存在着难以客观化,不易操作等缺陷。
二、未来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对策心理健康标准的确立,对于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此,我认为未来的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要建立整体观。
目前心理学健康标准研究缺乏整体观。
总的看来,虽然当前心理健康标准种类繁多,但仔细分析它们仍存在许多相通的地方。
也就是说当我们从一个系统的视野来考察上述几种标准可以发现,它们实质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
例如,心理健康标准的六种依据都遵从同一原则,即“众数原则”。
中国心理健康的标准
中国心理健康的标准中国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复杂而又动态的概念,涉及到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实践中,评价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理健康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一个身体健康的人,通常会有更好的心理状态。
因此,保持身体健康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这包括通过均衡饮食来保持身体健康,以及通过适当的运动和休息来维持身体活力。
二、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指个体在情感、认知、动机和性格等方面的健康状态。
以下是一些评价心理状态的因素:情绪稳定:心理健康的人通常情绪稳定,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并能够有效地处理负面情绪。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心理健康的人通常有清晰的自我意识,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具有积极的自尊和自信。
社交能力:心理健康的人通常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和分享,能够解决人际冲突,并愿意接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指个体在思维、学习、记忆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通常具有较好的认知能力,能够以积极的方式处理信息和问题,并具有适应性的思维模式。
动机和目标:心理健康的人通常有积极的动机和目标,能够自主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
他们具有内在的驱动力,愿意面对挑战和困难,并具有适应性的应对方式。
三、社会和文化适应社会和文化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评价社会和文化适应的因素:社会关系:心理健康的人通常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他们能够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等建立互信和支持的关系。
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是指个体适应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通常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
文化适应:文化适应是指个体适应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通常具有良好的文化适应能力,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并能够融入不同的文化环境。
中国人心理健康现状研究进展
中国人心理健康现状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对人生的幸福和成就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但我国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不同社会人群心理健康调查,包括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作一综述,并对中国人心理问题趋多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分析。
1 中国人心理健康的标准王登峰教授〔1〕认为心理健康至少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自我接受的能力、有理想有追求和保持常新的心态。
黄希庭教授〔2〕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连续体的一端是最差的心理健康状态,即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状态,另一端是最佳的心理健康状态,即健全人格状态。
根据中国文化特点,他认为可把中国健全人格者的标准归纳为:对世界抱开放态度,乐于学习和工作,不断吸取新经验;以正面的眼光看待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自己,能自知、自尊、自我悦纳;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追求现实而高尚的生活目标;以正面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能调控情绪,心境良好。
总之,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世界、他人、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顺境与逆境,是一个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幸福的进取者。
2 我国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2 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较为一般。
黄希庭、郑涌〔3〕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全国6大区16所高校的528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22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
上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中,441%的有1项超标,最高超标的有9项。
对17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4%,重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8%〔4〕。
某些特定大学生群体如新生、贫困生、高职学生以及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可以说心理问题已经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并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犯罪和意外死亡的首要问题。
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现状综述
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现状综述心理健康的标准一直存在争议,其原因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问题,其研究存在不同的模式、原则和价值取向。
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研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有适度的安全感、正确的生存意识以及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2.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不断完善自我。
3.接受他人,善与人相处,人际关系协调和谐。
4.正视现实,接受现实,改造现实。
5.热爱生活,乐于学习与工作,追求人生价值。
6.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心境良好。
7.人格完整和谐,并不断完善人格。
8.智力正常,智商在中等或以上,自觉开发智力。
标签:心理健康标准;取向;科学发展观心理健康标准一直是学界争论和关注的焦点。
人们对心理健康标准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这正如卡普兰所说:“许多人都试图定义心理健康,但是这是一个混合的领域,难以给予精确的定义,它不仅包含知识体系,也包含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
”①尽管如此,西方一些学者包括一些著名心理学家如弗洛伊德、马斯洛等都对此进行过阐述,我国学者也进行过论述。
一、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几种理论模式(一)精神分析学派健康人格模式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以病态人为研究对象,他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三合一的人格结构。
本我追求快乐,超我追求完美,而自我追求现实。
他认为心理变态的原因是由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冲突所造成的,健康人格的核心就是要达到自我不再受本我的冲击和超我的压抑,而成为一种协调的综合力量。
因此,其心理健康的模式是从心理失调者身上反推出来的,克服病人的心理障碍是获得健康人格的途径。
弗洛姆作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特定历史文化的结果,注重对现存社会的变革。
他把性格的倾向分为两大类:生产性倾向和非生产性倾向。
其中非生产性倾向包括接纳性倾向、剥削性倾向、贮藏性倾向、市场性倾向、恋尸性倾向等都是不健康的、病态的人格特征。
中国心里健康的标准
中国心里健康的标准
中国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参考《心理卫生法》和《心理健康教育条例》。
具体标准如下:
1.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积极适应能力、自我认知、情绪调节、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处理人际关系。
3.能有效地应对和应对压力、困难和挫折,具备适应生活变化的能力。
4.没有严重的心理障碍症状,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
5.没有慢性的心理压力和紧张状态,没有长期或频繁的心理疲劳。
6.不具有对自己或他人产生严重威胁的行为倾向,没有自残或自杀的想法。
7.能够有饱满的精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拥有积极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对于中国心理健康的标准,具体标准在不同地区和机构可能有所差异。
如果你对心理健康有特定需求或者有心理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医生。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社会和情感方面的良好状态,是一个人综合发展的重要方面。
我国心理卫生协会是我国冠方的心理健康管理机构,旨在推动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制定了心理健康的标准,以便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心理健康。
下面将从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介绍我国心理卫生协会制定的心理健康标准。
一、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我国心理卫生协会将以下要素列为衡量身心健康的标准:1. 心理稳定:个体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稳定性,能适应外界的变化和压力,有较强的心理韧性。
2. 情绪调控:能够自如地处理起伏的情绪,不易被外界因素所左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3. 自我认知:具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心。
4. 良好的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和规律的作息时间,不出现严重的睡眠障碍问题。
二、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我国心理卫生协会将以下要素列为衡量人际关系的标准:1. 友好交往: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互相体谅和支持。
2. 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交流能力,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团队合作:善于团队合作,能够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4. 处理冲突:能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避免长期积怨,保持心理平衡。
三、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体现,我国心理卫生协会将以下要素列为衡量社会适应能力的标准:1. 社交能力:能够在社交场合中得体的表现自己,不会因为社交而感到过度焦虑或压力。
2. 自我管理: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易因外界因素失控。
3. 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他人和社会。
4. 应对挑战: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富有抗压能力,不易因外界环境而受挫。
总结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影响着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一、引言教师是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然而,长期以来,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教师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更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制定一套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对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必要性1.保障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一位健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而心理健康是教师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教师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较好的教师会更加投入到教学中,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对于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能够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整体上更加和谐稳定。
三、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制定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要求较高。
标准应明确规定教师在工作压力下的自我调适能力。
2.情绪管理能力。
教师需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稳定,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3.职业认同和满足感。
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明确的认同和满足感,能够从教育教学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
4.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与学生、家长和同事正常、和谐地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
5.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识别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能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四、落实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策略1.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在学校心理卫生与辅导研究领域,大家很关心心理健康标准问题,光是《教育研究与实验》就陆续发表了好几篇文章。
[①]有人是出于对该问题中内在逻辑矛盾的理论敏感,更多的人则是由于面对实证研究的困境而引起的反思。
这些年我们见到了大量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这些调查所得的结果极不一致,以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例,高者有达50%以上的,[②]低者却不足10%[③]。
这种悬殊结果到底有多少来自真实差异,实在使人生疑。
仔细研究这些调查,发现不同调查往往使用了不同的测量工具,不同的判别尺度,不同的衡量维度等等。
这类调查越多,越是使人无所适从。
而究其根本原因,实在是由于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把握存在分歧。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实际把握的分歧又来自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歧。
理论研究方面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而且新的标准还在源源不断地出台。
广州师范学院周燕同志曾列举她收集到的国内外12种心理健康标准,[④]笔者也曾列举若干健全人格的标准,[⑤]其实世界上已出台的标准恐怕远不止这些。
本文希望把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牵涉到的几个主要问题梳理一下,找出问题之所在,以期把这一讨论推进一步。
一、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思路及现状研究心理健康标准的分歧首先体现于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上。
综合有关文献,我尝试把学者们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归类如下:1)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作为标准;2)以社会规范作为衡量标准,行为符合公认的行为规范为健康、正常,反社会规范视为异常。
3)以个人主观经验为标准,当事人如自觉痛苦、抑郁,视为不健康。
这个标准往往只是作为一个辅助依据,用于基本正常的人群。
因为有些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反而自觉愉快,或坚决否认自己有“病”。
而这恰恰是不健康的证据。
4)以生活适应状况为标准,善于生活适应者为正常,生活适应困难者视为异常。
赞成这一标准者不很多,因为生活适应状况不完全由心理才能和品质决定,沦为乞丐者并非都是心理不健康的人。
国家级心理健康相关课题
国家级心理健康相关课题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探讨心理健康领域的各种问题,国家级心理健康相关课题应运而生。
本课题研究涵盖了心理健康标准与评估、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心理健康相关政策研究、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关系、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预防以及心理健康与心理治疗方法研究等多个方面。
二、心理健康标准与评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交层面上的完整和稳定状态。
本课题将研究制定一套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标准和评估方法,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三、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本课题将系统探讨影响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社会支持网络等。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是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课题将研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术,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开发等,以帮助个体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为个体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的综合体系。
本课题将研究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需求。
六、心理健康相关政策研究政策是推动心理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课题将深入研究现有心理健康相关政策,分析其优缺点,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建议。
七、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关系生活质量是指个体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本课题将探讨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如何通过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来提高生活质量。
八、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预防心理疾病是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异常行为和心理障碍。
本课题将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来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病率。
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报告
《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人们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加,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不仅对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至关重要,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心理健康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提升心理健康的策略,为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建议。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处于良好的状态。
它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还包括积极的心理品质和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的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绪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 智力正常:能够正常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具备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 情绪稳定:能够合理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 人际关系和谐: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沟通和合作。
4. 适应能力强: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变化,具备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5. 自我认知准确: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接受自己,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具有遗传倾向。
然而,遗传因素并不是决定心理健康的唯一因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环境因素1. 家庭环境: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冲突、父母离异、虐待等不良家庭环境可能导致个体出现心理问题。
2. 学校环境:学校是个体接受教育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校氛围、师生关系和教育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校压力、校园欺凌等不良学校环境可能导致个体出现心理问题。
3. 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价值观、经济状况等社会环境因素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也随之增加。
与此同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因此,研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中小学教师要面对许多的困难和挑战,比如说沉重的学业、复杂的家庭、学生的不友好和学校和教育局的行政工作压力等等。
这些压力可能会导致教师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焦虑、抑郁、疲劳、情绪波动等等。
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不佳,超过一半教师存在睡眠问题、忧虑问题和焦虑症状。
同时,还有不少教师会患有心理失常方面的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自闭症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现状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逐步推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也逐渐被重视。
目前国内外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心理健康定义心理健康被认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体定义有很多种。
在教师心理健康研究领域,现主要采用两种定义,一种是中华医学会定义的心理健康标准,另一种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2、关于心理健康测量工具为了系统地考察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学者们研制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
其中有些是专门针对教师群体而设计的,比如说教师职业压力问卷、教师心理健康量表等。
3、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群体特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着特别的群体特点。
大量文献表明,中小学教师因其专业特点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心理健康问题非常普遍。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常常需要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下工作,而这种情况下的压力通常是极大的。
此外,也有许多研究发现,教师的心理健康与个人因素(例如个人生活品质、家庭关系和婚姻状况等)有关。
三、如何保障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中小学教师是国家的脊梁,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教师个人,还可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5 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V ol. 30 No.5 2008年10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 EDITION) Oct. 2008 国内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陈春萍(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浙江宁波,315100)摘要:心理健康标准是数十年来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概念界定模糊、混乱;理论派别多,标准不统一;重理论、轻实证;重西方理论的移植,轻本土化研究等。
要使心理健康标准“殊途同归”,应该以系统发展观作为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组织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积极整合多学科及各理论流派的研究成果,争取“视域融合”;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反复结合,最终逐渐推进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标准的有效构建。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标准;本土化中图分类号:B849;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0627(2008)05- 0053-04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及教育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诸如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确定、内容体系的构建、教育效果的评估、心理健康的诊断、量表的制定等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无一不是在清晰界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基础上进行。
但由于种种原因,学者们在这一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有研究者收集到的心理健康标准就有30多种[1],而实际上已有的心理健康标准远远不止这些。
为了使心理健康标准“殊途同归”,本文在分析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廓清这一理论提供参考。
一、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概念界定模糊、混乱、甚至曲解目前,国内学者对心理健康研究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远未达成共识。
对诸如心理健康、心理异常、心理问题、心理反应不良、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一些基本概念及术语,使用极其模糊。
有研究者在描述几个相似的调查结果时,出现了几个不同概念:心理危机率、心理疾病发生率、心理问题检出率、心理反应异常等。
[2]这种基本概念界定的模糊、混乱甚至曲解,事实上已经造成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困惑与误解,影响了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及深入。
因此,对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的一些关键概念、术语进行科学的诠释和规范使用,是当前需慎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理论派别多,判断依据多样化,标准不统一受心理学各理论流派的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纷繁复杂,充满了差异。
心理学史上的几个重要的流派都提出了独特的心理健康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平衡、幸福、发展的心理健康观。
弗洛易德认为,心理变态的原因是由于本我、自我及超我三者的冲突造成的,获得健康人格的途径就是要将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欲望再现出来,克服心理障碍,达到心理平衡。
Erikson的毕生发展观认为人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面临危机,危机的成功解决,便意味着个体的发展,所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个体能否有效地解决危机。
行为主义学派心理健康观的核心是改变强化模式,Watson和Skinner认为人的各种心理疾病实质是一种适应不良或异常的行为反应,是学习强化的结果。
因此改变强化模式,就可以纠正异常行为。
认知学派强调非理性的认知因素对人心理、行为的影响。
认为收稿日期:2008-04-05作者简介:陈春萍(1963-),女,浙江宁波人,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讲师。
54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患者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实质就是认知问题。
人本主义学派注重人的需要、动机、潜能及自我价值等因素,马斯洛认为,那些内心世界极其丰富,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实现了自我价值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
上述充满差异的心理健康思想,为人们提供了多样的心理健康标准。
确立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不同,是导致心理健康标准不统一的另一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学者判断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至少有7种:统计学标准、社会学标准、主观体验标准、生活适应标准、医学标准、心理学标准及发展标准。
[3]就这些标准而言,除医学标准较为客观,较少争议外,其他几种均存在极大争议。
由于存在多个话语群体,心理健康研究分化严重,出现无法整合的局面。
而一种学科的发展,理论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
心理学之所以生力犹存,就是在于其能适时吸取各学派之所长,进行理论及方法的整合。
所以尽快整合各理论流派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标准体系,是当前心理健康研究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研究方法割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近年来,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缺乏有价值的实证性研究。
在我们所收集到的相关文献中,实证性研究只占10%左右。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研究,多采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思辩性强,以分析、解释、经验的总结、概念辨析、理论转述等为主,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的内涵及评价维度,心理健康标准的确立原则及依据,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的因素等几个重要方面。
实证性研究多采用某种测量工具或问卷,就心理健康的某一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强调数据、实验和临床性。
总体上看,这类研究数量少且多属于描述现状的层次,对解释事物的本质规律无疑还有很大距离。
部分调查样本偏少,且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存在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应用性价值。
尽管开展了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研究及实证探讨,但一个突出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更为尴尬的是由于没有什么新观点,一些研究者只是在某些基本概念上纠缠,越来越多的研究出现了抽象化和哲学化的倾向,[4]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不大。
描述性的研究多且零散,而对一些实质性的理论问题,至今仍未有清晰解释。
此外,由于研究零散且深度拓展不够,因而使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未能呈现出应有的稳定性、系列性态势。
在研究中发现的许多问题,如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的因素、心理健康标准的本土化等都未能得到充分阐释和解决。
(四)过多关注西方的心理健康标准,本土化研究少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理论研究起步较晚,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西方各心理学流派理论研究的述介、阐释、甄别和验证上,本土化的研究相对较少。
通观我国学者制定的心理健康标准,可以抽象出以下几个共同要素:正常的智力、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良好的意志;健全的人格;人际关系或社会适应良好等。
尽管表述很中国化,但认真探究便可发现,我国学者在制定心理健康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智力、人格、自我接纳等无一不是西方的概念,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也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
在西方文化土壤中建立起来的许多理论、概念、方法和结论,即使在解释其自身的心理及行为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而在其他国家,尤其是东方文化圈的国家,则有着更大的局限性。
[5]相关研究显示:以MMPI和EPQ用于中国人样本,结果发现中国人在测谎一项得分特别高,[6]研究发现MMPI和EPQ的测谎题对西方人可以起到测谎的作用,而对中国被试则是无效的,它只是另一项人格或临床的指标。
在自我概念的跨文化研究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Bond发现,中国人自我概念的得分总是低于西方人;White Chan也发现,即使在中国文化价值中较重视的一些因素,中国人自我概念得分仍低于西方人。
[7]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中国人自我概念差,它反应的只是一种文化的差异而已。
第5期 陈春萍:国内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 55心理健康标准是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去文化”的研究方法是行不通的。
照搬西方的理论来界定心理健康标准,会造成这样一种错误观念:即心理障碍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社会中,人的心理发展及异常心理、行为的表现是相同的。
而事实上,心理人类学和跨文化精神医学的研究发观:不仅正常心理有跨文化差异,而且心理障碍也有跨文化差异。
因此在移植西方心理健康标准时,既要注意到心理健康标准的文化普适性,更要关注心理健康标准的文化相对性。
(五)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取向以个体为本,个体层面的研究多,群体层面的研究少我国学者在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取向上是以个体为本的,注重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及过程,强调个体的内部协调与外在适应,“绝大多数学者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探讨均局限于个体层面,对群体、机构及社会的心理健康标准未于涉及”。
理健康标准研究的个体取向,己经带来了诸多理论上及实践上的困惑,己有学者提出质疑。
事实上,心理健康不仅指个体,而且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已扩展到群体乃至机构的心理健康。
实际上已有的许多心理健康标准已注意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但由于研究取向的局限,从而导致了研究者在界定心理健康标准时,只局限于个体,更多的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被动适应,而忽视个体与群体、机构的联系。
为此,有研究者指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如果不对个体所处的群体、机构、社会,心理健康标准作一明确界定,而孤立地研究个体心理健康标准,将很难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5]二、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建议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不仅是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与临床实践关系密切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要改变当前心理健康标准各执一词、莫众一是的局面,必须在尊重心理健康复杂性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对策。
(一)在指导思想上坚持整体观、系统论,打破过去那种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的盲人摸象式的思维方式。
这种系统化的心理健康观,首先强调要将心理健康标准研究放入一个开放而有序的系统中,对系统内的各种研究取向、研究方法、理论建构等子系统进行合理定位,使各子系统既有自己独立的边界又相互融合,多元共生;其次,强调将心理健康研究放在一个动态的框架下,将传统心理健康研究与现代心理健康理念相融合,将人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发展相衔接。
这样就可以使传统研究与现代研究、个别研究与一般规律探索等能有机结合,以期趋近心理健康的本质。
(二)在研究取向上积极整合多学科及各理论流派的研究成果,加强不同取向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努力超越“学科视差”,达到“视域融合”。
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科学研究所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仅靠单一学科进行科学研究已不再可能,多学科共同关注同一问题已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也是如此。
事实上,心理健康标准一直是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社会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但这种“共同关注”并未“兼容并蓄”,相反,却形成了严重的学科分化。
各学科在界定心理健康标准时,常常“各取所需”,如同“盲人摸象”一样,按自己的理解描述心理健康者的品质及行为特征,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常常是心理健康标准的“不完全目录”。
[8]以至于有研究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果对话者进行转换性解释和分析,再由一个人总结,便会发现这些争议其实并不是理想不一致的结果”。
[9]因此,当前必须尽快打破这种严重的学科、学派分化现象,积极整合各学科、各理论学派的研究成果,以形成一个为大家共识的、具有较高科学性、操作性、指导性的心理健康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