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滤网术后护理

合集下载

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观察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观察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观察及护理概述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的血栓形成,有时可以很危险。

在某些情况下,DVT可以致命。

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滤器)是一种用于预防DVT并发症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观察及护理。

手术前准备在进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手术前,医生会给患者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以确保其适合接受手术。

患者需要告知医生关于其药物过敏史、药物使用史、现有病史和过去的手术病史等信息。

在进行手术前,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措施:1.饮食预备:手术前6小时内,禁食水和食物。

2.彻底清洁:手术前应进行彻底清洁以预防感染。

头发应该束起来,只留下必要的部分以供手术人员进行监控。

手术区域应该清洁,并严格遵守规定的消毒程序。

3.签署知情同意书:确保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利益,可以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证明已经理解了所有的信息。

手术过程1.患者完成上述准备后,在手术室内进行麻醉后,侧卧并进行必要的放置防护布。

2.用消毒剂消毒手术部位并进行铺手术单,医生在放置好相应的麻醉后,进行手术。

3.医生用超声技术或X线引导下,将滤器通过一根引导钢丝放置在下腔静脉内。

成功放置后,医生会取出引导钢丝和导管。

4.手术完毕后,将患者移回病床,监测其生命体征,并进行评估患者的术后护理。

术后注意事项1.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特别是观察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2.观察患者下肢的肿胀情况,特别是观察肿胀的程度和情况。

及时记录下肢周围的测量值,以便及时评估患者静脉曲张的状况。

3.鼓励患者咳嗽,以帮助消除肺炎和其他呼吸道问题的风险。

4.确保患者尽量保持活动,避免在床上久坐不动或病房内走动不足,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再次形成的风险。

5.饮食护理:手术后患者必须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以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血管滤网介入术后护理措施

血管滤网介入术后护理措施

一、概述血管滤网介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滤网植入下腔静脉,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形成致死性肺栓塞。

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管滤网介入术后的护理措施。

二、术前护理1. 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做好术前准备。

2. 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3. 做好皮肤准备,确保手术部位皮肤清洁、干燥。

4. 术前禁食、禁水4-6小时,防止术中呕吐。

5. 术前30分钟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三、术后护理1. 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保持平稳。

2. 严密观察穿刺点情况,防止出血、血肿。

术后24小时内,患者应平卧位,避免穿刺侧肢体活动。

3. 观察患者有无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警惕肺栓塞并发症。

4. 术后24小时后,患者可改为半卧位,逐渐增加活动量。

5. 术后给予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或华法令等,预防血栓形成。

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等。

6. 术后给予补液治疗,保持电解质平衡,预防血栓形成。

7. 观察患者尿量,防止肾衰竭。

8. 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9. 术后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监测抗凝治疗效果。

10. 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11. 术后1周,复查下肢静脉彩超,了解滤网位置及血栓情况。

12. 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如步行、游泳等。

四、出院指导1. 患者出院后,继续服用抗凝药物,遵医嘱调整剂量。

2. 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等。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受凉、感冒等。

4. 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

5. 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随访,了解滤网位置及血栓情况。

6. 如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就医。

五、总结血管滤网介入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好术后护理工作,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下肢静脉血栓滤网术后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滤网术后护理
减轻患者症状
下肢静脉血栓滤网术能够减轻患者下 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
护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预防并发症
术后护理能够减少滤网放 置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滤网移位、血栓形成等 ,确保手术效果。
促进患者康复
通过专者痛苦,提高患者满 意度。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避免污染和潮湿,定 期更换敷料。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 下肢活动,促进血液 循环,预防深静脉血 栓形成。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 渗液、红肿等感染迹 象,及时处理。
疼痛管理
01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根 据疼痛评分给予相应的 镇痛措施。
02
对于轻度疼痛,可采用 非药物镇痛方法,如冷 敷、热敷、按摩等。
滤网术能够降低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引发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 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提高生活质量
经过滤网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患者可以逐渐恢复下肢功能,提高生 活质量。
未来研究方向
滤网材料改进
研究更加生物相容性、抗凝性 能优异的滤网材料,降低术后
血栓形成的风险。
滤网取出时机研究
探讨滤网在体内留置的最佳时 间,以平衡拦截血栓与减少并 发症之间的关系。
05
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
心理护理
缓解焦虑情绪
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和可 能的不适感,减轻其焦虑 情绪。
增强信心
鼓励患者表达感受,分享 成功案例,增强其战胜疾 病的信心。
家属支持
指导家属给予患者关心和 支持,共同应对术后恢复 过程中的挑战。
康复锻炼指导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抬腿等, 促进血液循环。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目的:总结下腔静脉虑器植入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提高护理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方法:我院应用下腔静脉虑器防止15例深静脉血栓病人并发症发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结果:15例手术均成功,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满意度100%。

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明显减轻病人术前恐惧.术后疼痛及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标签:下腔静脉虑器深静脉血栓护理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引起的肺栓塞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不仅会给病人带来痛苦[1].增加病人治疗的费用和住院时间,而且疼痛等症状还影响病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滤器置入是预防肺栓塞的重要措施。

现将我院血管外科2013年1月至6月安置下腔静脉虑器15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05例,年龄在15岁至90岁之间,其中有15人安置下腔静脉虑器,6人为女性。

2.手术方法:取左侧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内侧约1厘米处为穿刺点,消毒铺巾后,利多卡因局麻,穿刺针穿刺大隐静脉,并植入血管鞘。

插入超滑导丝,推至下腔静脉,延导丝推入造影导管至下腔静脉,并推入造影剂。

于第一腰椎平面,造影观察双侧肾静脉开口及情况。

拔出造影导管及血管鞘,留下超滑导丝。

顺导丝将下腔静脉滤器输送导管至下腔静脉2.3腰椎平面,送入下腔静脉滤器,释放至2.3腰椎之间位置。

造影检查无异常,拔出导丝导管,加压包扎穿刺点术毕。

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每位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环境.接受文化教育都有不同,对本组每一位患者运用恰当的语言技巧,着重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术后的恢复过程及最终效果,消除或减轻护着对手术的恐惧心理,调整患者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来面对手术,配合治疗。

2.1.2饮食护理:指导病人进食低脂,粗纤维,清淡饮食。

避免卧床引起便秘。

术前禁食。

2.1.3皮肤护理:告知病人皮肤准备的重要性,取得配合后给予清洁双侧腹股沟及会阴皮肤并剃出毛发,在备皮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备皮完成后用温水擦洗备皮区域,,保持皮肤清洁完整。

深静脉血栓滤网植入术后护理讨论 (1)

深静脉血栓滤网植入术后护理讨论 (1)
4. 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积极主动 关心病人 。
5.告知患者及家属废用综合症发生的危害。
护理措施

静脉血栓形成
1.注意观察病人肢体有无疼痛、肿胀及皮温、颜色的变化。 2.坚持肢体功能锻炼,每天4次,每次30下,按摩肌肉。

压疮
1.每2 小时给病人翻身 1次,按摩局部骨隆突处,并注意翻身 时避免推、拉、拖的动作,以免擦伤皮肤。
滤网置入处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术后并发症
术前护理

心理:与病人及家属交流,解释下腔静脉滤器置 于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再加上费用昂贵,经 济负担较重,使患者对手术有一定的了解,增强 信心, 饮食:进食低脂,粗纤维,清淡饮食,如青菜, 粗粮保持大便通畅。


体位:采用上半身抬高 150,下肢抬高 25度,受力 均匀。髂股静脉呈松驰状态,利于患肢静脉回流, 减轻肿胀。患者严禁挤压,按摩,防止血栓脱落 至肺栓塞,指导患者患肢制动。
3.及时更换床单保持床单位清洁。
4.教病人如何使用床头铃,及时了解病人所需及帮助解决。 5.指导家属定时协助病人排便。 6.恢复期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护理措施

肢体活动障碍:
1.将患肢置于功能位,防止爪形手,足下垂等后遗症。 2.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发生。
3.经常按摩肌肉,做被动关节运动,不使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图片示例
病情演变

复查下肢血管彩超提示:左侧 下肢深静脉广泛血栓形成。股 浅、股深静脉、胫前静脉可见 细小静脉血流。左侧胫前动脉 硬化性闭塞(足背动脉侧支供 应)目前改华法林继续抗凝。 左侧小腿皮温较之右侧稍高, 左侧足背皮温稍低,
(左侧大腿中段标记线处周长: 46cm,左侧小腿中段标记线周 长28cm, )

下肢深静脉滤器置入溶栓术护理

下肢深静脉滤器置入溶栓术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护理常规一、按外科疾病手术护理常规二、术前准备1、介入术前向患者说明介入治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消除紧张、害怕情绪,以便取得患者的配合2. 完善术前各项实验室检查,(B超、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凝血功能)3、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及胸式呼吸。

4、嘱咐术前8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

3.双侧腹股沟、会阴部备皮及碘过敏皮试。

4. 建立静脉通路,确保护理安全。

三、术后护理1.做好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2.导管护理:保持导管通畅,确保溶栓顺利进行。

24小时输液不间断,导管接头用三通连接肝素帽,每天更换液管时严格按无菌操作。

根据手术情况,保持双下肢或患侧肢体伸直,避免导管反折不通。

穿刺点敷料每天更换,保持干燥,避免感染。

导管一般保留5~7天。

3.溶栓过程护理:严格执行医嘱,密切观察输液泵灌注是否正确,出现故障及时处理,确保尿激酶用药按时按量准确使用。

4.患肢观察:观察患者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强弱情况,观察患侧肢体皮肤温度、肿胀疼痛程度是否改善,如果症状加重及时报告医生。

5并发症的观察:观察患者有无出现肺栓塞如胸闷、紫绀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无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血尿、血便等症状,出现以上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每周查出凝血四项2~3次,以便指导用药。

6.拔管护理:拔除导管后,压迫穿刺点5~10分钟,待放开后无活动出血再用沙袋(约1kg)加压包扎,持续压迫4~6小时,保持穿刺肢体伸直制动,穿刺处保持干燥清洁。

卧床休息24小时。

7.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注意避免患肢受压,患侧肢体踝关节处稍垫高,避免局部受压,防止压疮发生。

8.患肢护理:指导患者患肢使用医用弹力袜,抬高患肢15°,促进患肢血液回流,减少水肿。

四、健康指导1、卧位时,抬高患肢15~30°,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水肿。

避免剧烈活动及长时间久坐及行走。

2、严禁按摩及推拿患肢,防止栓子脱落。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护理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护理
粘膜、牙龈有无出血点、淤斑,穿刺局部有无渗血和出血。 观察有无持续性头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 神志不清
等情况,预防脑出血的发生。经常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如 果超出正常的3倍以上,应警惕出血的发 生。
1.3 病情的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对患
者进行24h心电监测,防止因出血引起的低血压休克、心 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栓子脱落后形成的其他部位的栓塞 等;观察用药后患侧肢体的肿胀有无消褪,皮肤颜色、温 度、感觉有无改善。询问疼痛有无转移,防止栓子脱落栓 塞其他部位。
2. 护理
• 2.1 穿刺处的护理 出血是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包括 皮肤、粘膜出血和颅内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是溶栓治疗 的最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是1%左右,且与尿激酶的用量成 正比。患者应禁止刷牙,进流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粘 膜出血;输液穿刺点应加压止血5min,禁止动脉穿刺和肌 肉注射;定时检查出、凝血时间,备血,备好抢救物品、 药品;穿刺处局部每日用0.5%聚维酮碘消毒,防止创口感 染。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静脉血栓,栓子脱落可导 致肺栓塞,危及生命。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下肢筋膜内静 脉内血栓形成,包括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 腓静脉及肌肉静脉窦)、腘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 髂静脉.
安置下腔静脉过滤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的 有效方法。
术后病人入住监护病房后主要针对心理反应、体位及伤口 的观察、手术并发症的观察、监测心电图与血气分析动态 观察有无肺栓塞的发生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及时 提供病情动态变化,使病人顺利平稳度过围术期。
2.4 心理护理 由于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是一项新手术,而 且价格昂贵,患者往往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我 们要主动、热情的为患者讲解本病的有关知识、手术过 程、各种检查的目的,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很好地配 合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收治的 86 例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消失情况、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栓完全消失率为88.4%大于对照组的67.4%(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7.0% 小于对照组的23.3% (P<0.05)。

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治疗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血栓消失,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观察;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栓塞、下肢水肿以及切断下肢末端的手术等。

下腔静脉滤器是一种小型金属网状装置,它被插入到下腔静脉中,可以阻止血栓从下肢到达心脏和肺部[1]。

通过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其他危险和严重后果。

而患者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比如血栓消失情况、并发症情况。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2年收治的 86 例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6.28±7.27)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27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03±8.48)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 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

手术前准备:(1)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需要进行彻底的评估。

评估包括病史问诊、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等,以确定是否需要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观察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观察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观察及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由于V因子突变蛋白缺乏抗凝、血酶缺乏等遗传因素和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和口服避孕药等继发性危险因素引起而DVT又是引起肺栓塞最常见的因素[1]。

下腔静脉置入滤器是防止下肢深静脉大块血栓阻塞肺动脉的有效方法。

护理方面主要针对病人穿刺部位、体位、患肢、用药注意事项,并发症,出院指导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59岁,左下肢19例,右下肢4例,双下肢1例,本组病人经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

临床表现20例为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肢肿胀,发热,沿静脉走向可有压痛,浅静脉扩张并可见明显静脉侧支循环,皮肤发红,4例为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表现出膝关节以下肿胀发热腓肠肌疼痛。

1.2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足背静脉各推注20ML造影剂+20ML生理药水稀释造影,显示静脉充盈缺损确定静脉位置。

然后于健侧股静脉穿刺SELDINGOR穿刺法穿刺右股静脉成功后置5F鞘组,5F猪尾导管及超滑泥鳅导丝,在导丝引导下将猪尾导管置入下腔静脉内造影确定双肾静脉开口下约1-2CM处为静脉滤器释放后的最高点,置入滤器,再次造影下腔静脉血流通畅,撤出鞘组局部穿刺点止血、加压包扎。

送病人回病房后用生理盐水30ML+尿激酶30万U于患肢足背静脉用注射泵于30分钟内泵入(1ML/分)每日一次,用药3天,然后接生理药水500ML+肝素钠12500U持续静滴(8-10滴/分)开始,监测凝血四项6小时一次,维持APTT为正常值2-2.5位,用药3天,同时口服华法林3MG每日一次口服。

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正常值1.5-2倍。

调整华法林用量1.3疗效判定标准:(1)安全缓解:患肢无明显肿胀,双下肢周经比差在(0.5-1.0CM)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血流通畅,管腔残留狭窄<30%.(2)部分缓解:患肢肿胀减轻.双下肢周径对比差(1.0-2.5CM)彩超示管腔残留狭窄>30%,侧支循环较前明显增多。

术后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措施

术后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措施

术后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措施术后防下肢静脉血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它涉及到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日常护理和预防措施。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术后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术后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翻身: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这容易导致血液在下肢静脉中淤积,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因此,护士应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保证血液循环的畅通。

2. 活动帮助:术后患者可以适度活动,如走动或屈伸腿部肌肉,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活动帮助。

3. 动态监测:护士应密切观察术后患者的下肢情况,包括肿胀、压痛、温度变化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4. 牵拉肌肉: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下肢肌肉松弛,护士可以适度牵拉患者的肌肉,增加肌肉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5. 空中弹力袜:术后患者可以佩戴弹力袜,这可以帮助提高下肢静脉的血液流动速度,减轻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护士应为患者正确佩戴和脱下弹力袜,并定期检查弹力袜的状况。

6. 注意饮食:术后患者的饮食应保持均衡,避免过度饱食或营养不良。

过度饱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护士应协助患者合理安排饮食,保障营养需求的同时,避免过量摄入。

7. 患者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这可能对血液循环产生不良影响。

护士应通过与患者交流、情绪支持等方式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从而促进术后康复。

8. 药物预防:对于高龄、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给予药物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

护士应根据医嘱,准确给药,并及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药物反应。

综上所述,术后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护士充分了解术后患者的特点和需求,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预防血栓的发生。

下肢放置滤网出院注意事项

下肢放置滤网出院注意事项

下肢放置滤网出院注意事项下肢放置滤网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

在出院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以促进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保持休息与活动的平衡。

手术后的休息是为了恢复体力和促进伤口愈合,但过度休息也会导致肌肉萎缩和血液循环不畅。

适当的活动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但需要避免长时间坐立或站立。

2.注意伤口护理。

术后的伤口需要保持干燥和清洁。

在洗澡时,应使用温水并轻柔地清洁伤口周围。

避免在伤口处使用肥皂或任何化学物品。

在保护伤口的同时,要注意及时更换敷料,并定期就医进行伤口复查。

3.遵守药物治疗方案。

医生通常会为患者开具一些药物,如抗凝剂或抗生素。

抗凝剂有助于减少血栓的形成,抗生素则有助于预防感染。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规定时间和剂量服药,切勿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4.注意饮食和营养摄入。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加速康复。

建议患者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同时,要避免食用高盐、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以防止血压升高及肥胖等问题的发生。

5.远离有害物质和刺激物。

烟草和酒精对伤口愈合不利,还会增加血栓的风险。

因此,在康复期间应避免吸烟和酗酒。

此外,还应尽量避免暴露在有毒气体或化学物质中,以免对身体造成额外的损伤。

6.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建议患者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一下或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运动,如屈伸脚趾、转动脚踝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肌肉疲劳。

7.遵守医嘱定期复查。

下肢放置滤网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并进行相关检查。

这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并发症或问题。

定期复查还可以评估手术效果和康复进展,调整治疗方案。

8.注意心理调适。

手术和康复期间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患者可以通过与亲友交流、进行适当的休闲活动、听音乐等方式来减轻心理负担,提高自身的精神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出院注意事项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下肢深静脉滤网置人联合血栓溶栓术后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滤网置人联合血栓溶栓术后的护理体会

住院患者采取下肢深静脉滤 网置人联合溶栓术的治疗 , 同时给予心理护理 , 疏导患者的紧张情绪 , 变换体位 , 抬高患肢 , 以利于静脉 回流, 降低下
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 的发生。结果 : 部病 例通 过积极 的预防治疗和护理 , 全 未发 生并 发症而获痊愈 。结论 : 对老 年患者进行早期 合理 的治疗 干
t r mb l ss Me h ds 1 a e fh s i lz d e d ry p te t ot k e e o sfl ri t r e t n c mb n d tr mb ltc t a me t h o o y i . t o : 0 c s so o p t ie l e l a in st a ede p v n u t ev n i o i e h o oy i e t n .W h l r v d n s — a i e n o r i p o i i g p y e
护理 实 践 与 研 究 2 1 第 9卷 第 2期 ( 0 2年 下半 月版
・ l・ 6
下肢深静脉滤 网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联合血栓溶栓术后的护理体会
周会玲
摘 要 目的 : 探讨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患者采用下肢深静脉滤 网置入联合 血栓溶栓术治 疗中的护理措施。方法 : 通过 对我科 1 老年 O例
征, 导致 诊 断 困难 , 重 时 并 发 肺 栓 塞 , 为 老 年 患 者 致 死 或 严 成
预以及术后有效 的护理 , 改善患者预后 , 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再发生率 。 有利
关键词 下肢 静脉滤 网; 微量泵 ; 下肢 深静脉 血栓 ; 老年人 d i1 .9 9 ji n 17 9 7 .02 0 .3 o :03 6 /.s .62— 6 6 2 1 .2 0 6 s

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术后观察与护理

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术后观察与护理

子右旋糖酐 , 改善微循环。
33 术 后 功 能 锻 炼 . 术 后 3 鼓 励 患 者 对 再 植 指 行 屈 伸 周
活动 , 序渐进 , 可过于心急 , 循 不 以患 者 不感 太 痛 或 稍 有 些 疼 痛
运动 , 然后进行拇指 的关 节活动度和肌力练习 。通过科学指导 和循序 渐进的练 习 , 帮助指 体恢复功 能 , 使再造指 获得较为满 意的功能状 态 , 使患者获得较为满意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 。
4 结 果
[] 潘达德 , 玉东 , 德 ,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 学会 上肢部分功能评 1 顺 侍 等.
定适 用 标 准 ll 中华 手 外科 杂 志 ,0 0,6 1 :3— 3 . J 1 20 1 ( ) 10 1 5
(1 王巧 灵 , 成奎 . 2 李 断指再植术后 的综合康复疗效观察I ’ J 中国康复理 l
受阻皮瓣灰 白或苍白色 , 皮纹加深 , 毛细血管充盈时问延长 。 如 静脉受阻皮瓣颜 色为紫红色甚至紫绀 ,皮纹不 明显或消失 , 毛
细 血 管 充 盈 时 间 缩 短 。 观 察 范 围 不 应 只 局 限 于 一 处 , 同时 观 可
51 拇 指再造术 的护理 重点主要是 提高护理人员 的责任 .
合 导管 溶 栓 的 术后 护理 。方 法 回顾 性 总 结 3 例 重 症 下 肢 深 3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患者 滤 器置 入 术 后 的 护 理 措 施 。 结 果
者 随 访 半 年  ̄ 年 未有 新 的 栓 塞 2
发 生 。 论 术后 正 确 的抗 凝 、 结 溶检 、 感 染 治 疗 和 密 切 的 护理 抗
参 考 文 献
但 能 忍 受 为 宜 。4周 ~ 6周 后 去 除 克 氏针 并 指 导 患 指 进 行 抓 、

下肢静脉血栓滤网术后护理培训资料共74页

下肢静脉血栓滤网术后护理培训资料共74页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下肢静脉血栓滤网术后护理培训资料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周 恩来

下肢滤器置入术健康教育

下肢滤器置入术健康教育

下肢滤器置入术健康教育
下肢滤器置入术是一种用于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手术方法。

它通过在下肢主要静脉中植入一种特殊的过滤器,阻止血栓从下肢进入肺部,从而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这种手术通常适用于那些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但又不能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

下肢滤器置入术是一种低创的手术方法,通常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完成。

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和监测,并定期复查以评估滤器的状况和效果。

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或滤器移位等,因此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就医。

总体来说,下肢滤器置入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但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益处,并在术后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和监护。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护理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护理

观察与护理
1. 观察内容
1.1 穿刺处的观察 术后应绝对卧床 休息,平卧位。经颈静脉穿刺处应用 沙袋压迫6h,注意有无闷气、胸痛、 呼吸方式的改变,防止血、气胸的形 成;经股静脉穿刺处,术后应局部加 压包扎24h,观察穿刺局部有无渗出, 穿刺处有无血肿,远端动脉搏动情况 以及皮肤温度、颜色情况。
1.3 病情的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及生 命体征的变化,对患者进行24h心电监 测,防止因出血引起的低血压休克、 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栓子脱落后 形成的其他部位的栓塞等;观察用药 后患侧肢体的肿胀有无消褪,皮肤颜 色、温度、感觉有无改善。询问疼痛 有无转移,防止栓子脱落栓塞其他部 位。
2. 护理
• 2.1 穿刺处的护理 出血是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 症,包括皮肤、粘膜出血和颅内出血,尤其是颅内 出血是溶栓治疗的最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是1%左 右,且与尿激酶的用量成正比。患者应禁止刷牙, 进流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粘膜出血;输液穿 刺点应加压止血5min,禁止动脉穿刺和肌肉注射; 定时检查出、凝血时间,备血,备好抢救物品、 药品;穿刺处局部每日用0.5%聚维酮碘消毒,防 止创口感染。
3. 体会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为近年发起来的 有效拦截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预防肺 动脉栓塞的方法。因此术后的监护及 护理观察更具有重要意义。
2.4 心理护理 由于下腔静脉滤器植 入是一项新手术,而且价格昂贵,患 者往往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 我们要主动、热情的为患者讲解本病 的有关知识、手术过程、各种检查的 目的,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很好地 配合治疗。
2.5 饮食与出院指导 进易消化无刺 激性、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大 便通畅,防止便秘导致腹压增高而 引发穿刺处出血;术后早期下床活 动,鼓励患者经常按摩下肢做挤压 腓肠肌运动,避免长久站立,促进 静脉回流,适当体育锻炼,戒烟, 控制感染。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护理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护理

观察与护理
1. 观察内容
1.1 穿刺处的观察 术后应绝对卧床 休息,平卧位。经颈静脉穿刺处应用 沙袋压迫6h,注意有无闷气、胸痛、 呼吸方式的改变,防止血、气胸的形 成;经股静脉穿刺处,术后应局部加 压包扎24h,观察穿刺局部有无渗出, 穿刺处有无血肿,远端动脉搏动情况 以及皮肤温度、颜色情况。
2.4 心理护理 由于下腔静脉滤器植 入是一项新手术,而且价格昂贵,患 者往往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 我们要主动、热情的为患者讲解本病 的有关知识、手术过程、各种检查的 目的,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很好地 配合治疗。
2.5 饮食与出院指导 进易消化无刺 激性、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大 便通畅,防止便秘导致腹压增高而 引发穿刺处出血;术后早期下床活 动,鼓励患者经常按摩下肢做挤压 腓肠肌运动,避免长久站立,促进 静脉回流,适当体育锻炼,戒烟, 控制感染。
3. 体会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为近年发展起来的 有效拦截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预防肺 动脉栓塞的方法。因此术后的监护及 护理观察更具有重要意义。
放映结束!
欢迎批评指导!!
2019 ppt资料 13
THANK YOU FOR WA 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 自发性出血 是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最常见的不良 反应,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皮肤、口 腔粘膜、牙龈有无出血点、淤斑,穿刺 局部有无渗血和出血。观察有无持续性 头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 神志 不清等情况,预防脑出血的发生。经常 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如果超出正常的3 倍以上,应警惕出血的发 生。
1.3 病情的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及生 命体征的变化,对患者进行24h心电监 测,防止因出血引起的低血压休克、 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栓子脱落后 形成的其他部位的栓塞等;观察用药 后患侧肢体的肿胀有无消褪,皮肤颜 色、温度、感觉有无改善。询问疼痛 有无转移,防止栓子脱落栓塞其他部 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导患者做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收缩运动;术后可使用AV泵,每天2小时;或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防止下肢 静脉扩张
▪ 遵医嘱预防性用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钙针)
.
DVT病因
静脉壁损伤 血管壁损伤或异物置入 血液高凝状态
.
下肢静脉的解剖
▪ 下肢静脉分成深浅两组 ▪ 1.深静脉位于肌肉中间与
动脉伴行,在小腿称胫 静脉,进腘窝称腘静 脉,到大腿称股静脉, 是后续于髂外静脉。 ▪ 2.浅静脉于皮下,主要为 大隐和小隐静脉。大隐 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 内侧,在下肢内侧上行 至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 窝处进入股总静脉。.Βιβλιοθήκη ..血流滞缓
▪ Kakkar发现血流滞缓是造成血栓形成的重要因 素。
▪ 静脉淤血后造成局部组织缺氧,导致凝血酶积 聚。
▪ 细胞破坏后释放血清素和组胺,凝血酶、血清素 和组胺等物质均可诱发血栓的形成。
▪ 因手术或重病卧床,长时间行走或长时间乘车船 旅行、产程过长等都可使血流滞缓,极易引起 DVT
下肢深静脉血栓滤网术后的护理
.
查房目的
▪ 1、掌握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术前、术后 护理
▪ 2、熟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 3、了解各种滤网的类型
.
病史汇报
▪ 病史汇报:患者,女,87岁,入院诊断:右股骨粗隆骨 折、十二指肠癌术后,于5-11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 查:下肢影像检查提示:右股骨粗隆骨折。下肢动静脉彩 超提示:右侧股总静脉、大隐静脉近端血栓形成并部分闭 塞;双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右侧胫后动脉狭 窄。CT提示:右肺小结节,双肺散在纤维化灶。右肺 中、下叶支气管轻度扩张。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肝右 叶多发低密度灶。诊断:1.右股骨粗隆骨折;2.十二指肠癌 术后;3.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部分闭塞;4.贫血;5.肺 部感染。5-15日患者在DSA室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 程顺利,术中于双肾静脉下方水平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术 中、术后患者未诉不适,安返病房。5-16日手术室在全麻 下行右股骨粗隆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术后予 ICU监护
▪ 药物所致—见于长期使用雌激素导致血管 内溶血等副作用,肝素治疗病人有5%产生 肝素血小板抗体。
▪ 疾病所致—见于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 癌肿、糖尿病、高胱氨酸尿症、高脂血 症、红斑狼疮、妊娠和脓毒血症等
.
.
创伤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率
▪ Carlin等证实3种患者发生肺栓塞的 风险为普通创伤患者的20倍。
.
血管壁损伤
▪ 生理条件下,静脉内皮细胞层含有大量的 肝素、蛋白质C、前列腺素等抗凝、防止血 小板黏附的物质。
▪ 静脉内皮中存在的核苷酸外酶,能通过降 解腺嘌呤核苷酸抑制血小板凝集。
▪ 血管壁损伤后上述抗凝物质受损,且激活 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途径,导致血栓形 成。
.
血液高凝状态
▪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见于休克、创伤、手 术、组织坏死和输血反应等。
.
体格检查
.
护理诊断
焦虑 自理能力下降 疼痛 ▪ 有感染的可能 有血栓形成的危险 ▪ 知识缺乏:功能锻炼和出院后的自护知识
.
焦虑
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理解、同情病人感受,与病人一起分析焦虑产 生的原因及不适,尽可能消除引起焦虑的因素。
通过积极地和患者交谈,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手术的原理及手术安全 性,并介绍手术成功者来“现身说法”,从而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
争取病人家属、朋友、工作单位及社会有关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使其 解除因疾病对社会地位、生活能力及经济状态等发生影响的后顾之 忧。
向病人婉言说明焦虑对身心健康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 帮助并指导病人及家属应用松弛疗法如按摩、听音乐等。
.
自理能力下降
备呼叫器,常用物品置病人床旁易取到的地方。 及时提供便器,协助做好便后清洁卫生。 协助洗漱、更衣、床上擦浴、洗头等。 搬动或移动整个患肢时应将整个髋关节抬起。 鼓励病人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防止肺部感染。 及时鼓励病人逐步完成病情允许下的部分或全部自理活
严重头部损伤和昏迷 脊柱损伤和神经系统缺陷 骨盆骨折合并长骨骨折
▪ 多系统或者较大创伤的患者发生深 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大于50%,致 死性肺栓塞的发生率为0.5- 2.0%。
▪ 肺栓塞是在第一天存活后创伤患者 第3大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危险因素 OR值(95% 置信区间)
去除引起疼痛的原因,如及时松开包扎过紧的敷料以解除 压力,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
▪ 药物治疗:必要时使用镇静止痛药物。
.
有感染的可能
术前准备应严格按骨科手术常规进行,局部皮肤有破损、 感染灶时不能手术,需待治愈并稳定一段时间后进行。术 前常规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术后充分引流,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以免局部血液淤滞 引起感染
.
有血栓形成的危险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皮肤粘膜的情况,警惕肺 栓塞形成(轻者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烦躁不安或表 情淡漠,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严重紫绀、昏迷、甚至呼 吸循环衰竭而突然死亡)
注意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及有无异常感 觉、有无被动牵拉足趾痛,及时发现血栓形成的迹象。如 肢体疼痛,进行性加重,被动牵拉趾可引起疼痛,严重时 肢体坏死,为动脉栓塞;肢体明显肿胀,严重时肢端坏死 则为静脉栓塞。
动。 进食充足的水分(每天>3000mL)和粗纤维食物以防便
秘。 ▪ 指导患者进食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品。保持心
情舒畅,增进食欲;在床上进行适当的活动,促进胃肠蠕 动。
.
疼痛
心理护理。给予同情、安慰和鼓励,与病人进行轻松愉快 的谈话,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同时注意体温、伤口出血情 况,加以分析,如疼痛长期不能缓解,可能有继发感染, 应引起重视。
敷料有渗血或渗液时应及时更换,保持切口敷料干洁。换 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 注意观察术后切口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
体温、血象、血沉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 留置导尿管时,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保持低
位尿液引流,每天更换引流袋,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尿 路感染,恢复自主排尿后及早拔除尿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