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纵隔肿瘤影像表现

合集下载

纵隔肿瘤的X线诊断

纵隔肿瘤的X线诊断
维普资讯
7 4 ・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6
20 02年
第 9卷第1 0期 c n 】岍 0 me w 1 g 2 0 , o 9N 0 h 0 f d 力’ 02 V l 。1 n
D an s i oi o —ry o eis n lu o g s fX a frm dat a m r i t
2 3 支 管囊肿
2俐. 】前上 纵隔 传 =
崔 常霉.} r 纵疆f 多 为淋 巴瘤 娄. - 瘩
轻 窖 翳. ’t 托 故 、 置内
x 线 均 表 现 为椭 圃 形 j . 廓 光 滑 . 轮 帝 嘤 均 匀.丘舟 ¨, 、 . 、 餐 蝓 矗 I 4七 钡 l
块 。3侧 内 部 可 见 钙 化 点 。 直 径 在 4 ~
2 1 胸 腺瘤 .
例表 现为边 缘 清晰 、 密度均 匀 、质地 柔 软的肿块 , 在透视下作 霖呼 吸运 动时, 纵 隔形态的改变而有 明显 变形。B超示 圆 形或椭圆形低 回声 肿块 . 边缘 清晰, 包膜 完整 。1例肿 瘤较 大, 直径 约 9m. c 呈分 叶状 , 手术证实为恶性 胸腺瘤 2 2 畸胎 瘤 6倒. 位于前 纵隔近 主 均 动脉弓处 , 直径 5 4m。其 中 3 ~1 c 例边 缘 光滑 . 内部可见 不规 则钙化, l例 内部 可 见牙齿影 , 2例轮廓清晰 呈分叶状. 其内 密匿较淡 . 似有 囊 腔 B超显 示 4侧 为
丰 丙晓
主题词
孟艳 红 中铁 十四局一 处职工 医院 山东 日照
260 780
纵 隔; 肿摘 : x线( dat a tmo;X ry mei i ; u r a ) sn
中国国 书馆分类号 摘 要
R 3 745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一.纵隔解剖、分区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欠称。

(一)位置:纵隔位于胸廓中央,下部偏向左侧。

前缘短、后缘长,前后径从上向下逐渐增加,横径下部大于上部。

1.前壁:由胸骨和有关肋软骨。

2.后壁:由脊柱和有关肋骨。

3.两侧:由纵隔胸膜所围绕构成。

4.上端:直接与颈部相连。

5.下端:至横膈与腹腔相隔。

(二)组织、器官:主要有胸腺(幼儿)或胸腺遗迹(成人)、心包和心脏、大血管、神经、气管、胸导管、食管等到器官,以及它们周围的结缔组织。

(三)三个薄弱区:是纵隔疝好发部位。

1.前上纵隔:相当于第1---3或4前肋水平,前缘是胸骨,后缘是大血管构成胸骨后三角。

2.后上纵隔:在第3---5胸椎水平面,前缘是气管、食管、大血管,后缘是脊柱,构成主动脉上三角。

3.后下纵隔:前界是心脏,后界是脊柱及主动脉,构成心后间隙。

(四).纵隔分区各家不一,有三区分法、四区分法、五区分法、六区分法、七区分法、九区分法(三种分法)。

最常用的是九区分法,介绍一种如下:1.从前向后分为:(1)前纵隔:位于胸骨之后,心脏、升主动脉和气管之前,呈倒置狭长三角形区域。

(2)中纵隔:相当于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门所占据的位置。

(3)后纵隔:位于食管之后至胸椎旁沟区。

2.从上向下分为:(1)上纵隔:自胸骨柄体交界点至第4胸椎体下缘之横线以上区域。

(2)中纵隔:横线以下至肺门下缘(或肺静脉处)水平线之间区域。

(3)下纵隔:肺门下缘水平线以下至横膈间区域。

3.二者将纵隔分为九个区域: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上纵隔胸腺、疏松结缔组织、淋巴组织等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升部、无名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支气管动脉、气管、胸导管、副半奇静脉、迷走神经、喉返神经、膈神经、淋巴结等食管、交感神经节等中纵隔胸腺、疏松结缔组织、淋巴组织等上腔静脉、升主动脉、气管、胸导管、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心脏、心包、迷走神经、喉返神经、膈神经、淋巴结等食管、交感神经节、降主动脉等下纵隔疏松结缔组织、淋巴组织等心脏、心包、下腔静脉、迷走神经、膈神经等食管、交感神经节、降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胸导管、迷走神经、内脏大小神经、淋巴结等。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主动脉弓及三大分支
动脉神 经层
膈神经
迷走神经
上纵隔
主动脉弓的毗邻
1.左前方
左肺及左纵隔胸膜 左喉返神经 左膈神经及心包膈血管 左迷走神经
2.右后方
气管 食管 左喉返神经 胸导管
左膈神经
左肺
左迷走神经
胸导管
上纵隔
主动脉弓的毗邻
3.上方
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左头臂静脉
4.下方
肺动脉 动脉韧带 左喉返神经 左主支气管
左膈神经
左肺
左喉返神经
左迷走神经
胸导管
动脉韧带
上纵隔
动脉导管三角
1.位置
主动脉弓的左前方
前:左膈神经
2.构成 后:左迷走神经
下:左肺动脉
3.内容
动脉韧带 左喉返神经 心浅丛
4.临床意义
手术寻找动脉导管
动脉韧带
二、上纵隔
(一)层次 3.后层
管状层
气管 食管 左喉返神经 胸导管
上纵隔
气管胸部及主支气管
胸腔正中偏左。
(三)纵隔的境界
前界:胸骨及两侧的肋软骨 后界:脊柱胸段 上界:胸廓上口 下界:膈 侧界:左右纵隔胸膜
(四)纵隔的分区
纵隔分区的意义(定位相当于定性)
不同纵隔占位性病变有不同的好发部位,纵隔 分区的意义主要是为了根据病变的部位提供相应 的诊断范围。
(四)纵隔的分区
气管
1. 三分法
3.食管胸 部⑵毗邻
胸上段的前方:气管、气管杈、主动脉弓 及分支、左喉返神经等
胸下段的前方:左主支气管、左心房、 左迷走神经等
3.食管胸 部⑵毗邻
后方
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 胸导管、胸主动脉、右肋间后动脉等

后纵隔占位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后纵隔占位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后纵隔占位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1.神经源性肿瘤:单发多见、邻近椎间孔扩大,一般不含脂肪成分。

2.髓外造血:多发位于胸椎两侧、有脂肪成分、贫血。

3.纵隔淋巴瘤:多发、前中纵隔常见,后纵隔不常见、易融合成团。

4.转移瘤:多发、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一般呈快进快出。

5.髓脂瘤:常单发、有骨髓造血组织及成熟脂肪组织。

6.胸膜间皮瘤:良性一般是局限性胸膜增厚,恶性为弥漫性胸膜增厚、明显强化、常伴胸水。

7.脊柱结核:椎旁肿块伴钙化、死骨形成、不对称肌肉肿胀、骨侵蚀、椎体高度丢失、椎间隙变窄。

后纵隔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

后纵隔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
放射学实践 2 1 0 1年 l 1月 第 2 卷 第 1 期 6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 do P at eNo 0 1Vo 6 No 1 a il rci , v2 1 , l , . 1 c 2

胸 部 影像 学 ・
后 纵 隔 节 细胞 神 经瘤 的 C 表 现 T
古杰 洪 ,杨蕊 梦 ,丁汉 军 ,郭永梅 ,黄 云海
c l n ma ig ma e i l alc s s we e p ro me t li n n a c d C s a )o it l g c l r v d PMGN n 1 a d i g n t r s( l a e r e f r d wih p a n a d e h n e T c n fh s o o ial p o e a a y i 5
P seirme isi a a gin u o : idn s GU i h n , o tro datn l n l e r ma CT f ig g o n Je o g YANG i n DI - Ru- me g, NG nj n,ta. p rme t f — Ha -u e 1De a t n o Ra
c s s we e r n’ p c i l nayz d, dd to ly, a e r e os e tvey a l e a iinal CT idi e e s m m a ie Re u t On CT m a s, r ia a e e s o fn ngsw r u rz d. s ls: i ge ve tc ldim t r f
定 特征 性 。
【 键 词 】 纵 隔肿 瘤 ;节 细 胞 神 经 瘤 ; 层 摄 影 术 , 线 计 算 机 关 体 x

纵膈肿瘤PPT课件

纵膈肿瘤PPT课件
和心包产生胸腔及心包积液。
.
22
恶性淋巴瘤X线、CT表现
.
23
恶 性 淋 巴 瘤 X 线 、
CT


.
24
后纵膈肿瘤
后纵膈肿瘤影像表现:
神经源性肿瘤 • 位置:后上纵膈脊柱旁沟; • 呈边缘光滑锐利的圆形、椭圆形块影; • 发生于椎间孔者,可使椎间孔扩大,附近
肋骨和椎体可产生压迫性骨质缺损。
.
.
4
胸内甲状腺肿X线表 现,肿块与颈部相连
.
5
胸内甲状腺肿X线、 CT表现,食管受压移 位,可见斑片状钙化
.
6
前纵膈肿瘤
(2)胸腺瘤影像表现:
• 位置:多位于前纵隔中部偏上; • 恶性者呈分叶状,边缘毛糙,与周围结构
界限不清; • 可有斑片状或蛋壳样(囊变时)钙化及胸
膜反应。
.
7
CT
胸 腺 瘤 表 现
.
29
No Image
/10/29
.
30
.
1
纵膈肿瘤
• 肿瘤性质与好发部位关系密切, 可以据此分析肿瘤的病理来源;
• 共同表现为纵膈凸出的肿块影。
.
2
前纵膈肿瘤
– 胸内甲状腺肿 – 胸腺瘤 – 畸胎瘤
.
3
前纵膈肿瘤
(1)胸内甲状腺肿影像表现:
包括先天性迷走甲状腺(少见)和胸骨后 甲状腺 • 位置:大多数位于气管前方和侧方; • 随吞咽而上下移动(以此鉴别); • 气管受压移位; • 可斑片状钙化。
20
支气管囊肿
X线、MR表 现
.
21
中纵膈肿瘤
恶性淋巴瘤影像表现:
– 位置:多见于中纵隔上部的气管两旁、气管隆 突附近和肺门区;

纵膈肿瘤的影像诊断【优质PPT】

纵膈肿瘤的影像诊断【优质PPT】

3
CT、MR
敏感性:CT可显示数毫米大小的肿瘤; MR由于空间分辨率较低而稍差 定位准确率可达100% 定性诊断准确率大于90%
2021/3/29 星期一
4
MR在神经源性肿瘤、血管瘤及动脉瘤方 面优于CT CT准确显示钙化和对骨的侵犯,在相关 病变的诊断方面优于MR
2021/3/29 星期一
5
临床表现
宽基底与纵隔相连。游离缘光滑锐利, 上缘模糊。L,上缘连至胸腔入口或直接 显示与颈部肿块相连。透视下随吞咽活 动。
胸骨后类圆形肿块。
2021/3/29 星期一
11
CT、MR
前上纵隔气管前或气管旁,少数 位于气管后,软组织肿块,与甲 状腺相连。 胸骨后类圆形肿块。
2021/3/29 星期一
12
定性诊断
21
2胸腺癌
2021/3/29 星期一
22
诊断要点
肿块位于胸腺内或胸腺区、直径多超过5cm、 呈分叶状、侵犯邻近结构,心包、大血管、 纵隔胸膜较常受到累及 胸腺癌的侵犯性更为明显,胸腔、心包腔 积液相对常见。瘤内坏死液化较常见
2021/3/29 星期一
23
诊断要点
CT、MRI可明确显示上述变化,而X 线胸片则只能显示病变的轮廓
⑥相邻椎间孔扩大、相邻骨质压迫性改变 ⑦胸膜下结节和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另一
表现。
2021/3/29 星期一
58
神经源性肿瘤
3.MRI表现: ①后纵隔椎旁肿块,类圆、卵圆或分叶状,部 分肿瘤可突入椎管内而呈哑铃状表现。相邻椎 体可有压迫性改变,椎间孔可扩大。 ②肿块呈长T1低信号和长T2高信号,若内有 囊变,则囊变区为更长T1和T2信号。 ③肿瘤内也可见无信号钙化灶,但显示效果不 及CT。

纵隔肿瘤影像诊断( 讲义)

纵隔肿瘤影像诊断( 讲义)
5、纵隔间隙
纵隔原发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其大小、部位、性质和生长 方式等相关
上腔静脉受压:头颈面部水肿 气管受压:干咳、气急 膈神经受压:膈麻痹 喉返神经受压:声嘶
纵隔原发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影像学表现
纵隔原发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纵隔原发肿瘤(primary mediastinal tumor)的种类 繁多。据文献报道,发病率居前六位的有:
①神经源性肿瘤; ②恶性淋巴瘤; ③胸腺瘤; ④畸胎瘤; ⑤胸内甲状腺肿; ⑥支气管囊肿。
纵隔原发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纵隔肿瘤的好发部位
纵隔原发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1.前纵隔肿瘤 (胸腺瘤、畸胎瘤及胸内
甲状腺肿)
胸腺瘤 Thymoma
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约占前纵隔肿瘤的 50%。多数为成年人。
最常见发生部位是前纵隔中部,其次是上 下部。临床上胸腺瘤约25%出现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
缔组织的总称。其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 柱胸段,两侧为纵隔胸膜,上界为胸廓入 口,下界为膈肌。 2、纵隔内的器官和组织:
心脏、大血管、食管、气管、神经、 胸腺、胸导管、淋巴组织和结缔脂肪组 织。
纵隔的影像解剖及分区
3、纵隔侧位分区: 纵隔的分区在判断纵隔
肿块的来源和性质上有着重要意义
三分法
(前)胸骨之后,心脏
病灶内钙化、
骨骼或脂肪 瘤灶与周围结构关系不清, 有诊断意义 浸润性生长提示恶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畸胎类肿瘤
主要诊断依据:
多位于前纵隔心 脏与大血管交界处, 密度不均,瘤灶出现 钙化、骨骼或牙齿及 脂肪等组织成分,多 可明确诊断。
纵隔原发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1.纵隔解剖1.1 纵隔的定义纵隔是位于胸腔内、两侧肺之间的间隙。

它从胸骨前缘到脊柱后面延伸,从锁骨上方到膈下延伸。

1.2 纵隔的划分纵隔可根据其解剖层面的不同进行划分,主要分为上纵隔、中纵隔和下纵隔。

1.3 纵隔器官和结构纵隔内含有多个器官和结构,包括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甲状腺、淋巴结等。

2.常见纵隔肿瘤2.1 骨源性肿瘤包括纵隔内骨骼肿瘤,如软骨瘤、骨肉瘤等。

2.2 淋巴结肿瘤包括原发性淋巴瘤、转移性淋巴瘤等。

2.3 间皮瘤包括纵隔间皮瘤、胸膜间皮瘤等。

2.4 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纵隔内的神经源性肿瘤,如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等。

2.5 胸腺肿瘤包括胸腺瘤、胸腺癌等。

2.6 支气管肿瘤包括纵隔内的原发性支气管肿瘤、转移性支气管肿瘤等。

3.影像学诊断3.1 X线摄影通过纵隔X线摄影可初步评估纵隔肿瘤的位置和形态,判断是否存在纵隔肿瘤。

3.2 CT扫描CT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可明确纵隔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3.3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对于纵隔肿瘤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图像。

3.4 PET-CTPET-CT联合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扫描,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纵隔肿瘤诊断。

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纵隔:位于胸腔内、两侧肺之间的间隙。

2.纵隔肿瘤:指发生在纵隔内的肿瘤。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15
2020-12-09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16
右膈神经
左膈神经
左肺
上腔静脉 气管
右迷走神经 左喉返神经
食管
主动脉弓 左迷走神经
胸导管
2020-12-09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17
二、上纵隔
(一)层次
1.前层
胸腺 左头臂静脉 胸腺静脉层 右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2.内容
胸腺、脂肪结缔组织、纵隔前淋巴结
2020-12-09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26
(二)中纵隔
1.位置
上:胸骨角平面 下:膈 前:心包前界 后:心包后界
2.内容
心 心包 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 膈神经 心包膈血管
2020-12-09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后方- 食管,左后方有左喉返神经
下方- 左、右肺静脉和左心房
左侧- 左锁骨下动脉、左迷走神经
右侧- 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奇静脉 弓、右迷走神经、右纵隔胸膜等
2020-12-09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25
三、下纵隔
(一)前纵隔
1.位置
上:胸骨角平面 下:膈 前:胸骨及两侧肋软骨 后:心包前界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Dr.Feng
2020-12-09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1
一、概 述
2020-12-09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2
(一)纵隔的概念
1、概念:纵隔是左、右纵 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 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医学课件)纵隔肿瘤

(医学课件)纵隔肿瘤

纵隔肿瘤的并发症
1 气胸
2 出血
手术或穿刺操作可能导致肺气胸。
手术中可能发生大量出血,需要及时处理。
3 感染
手术切口可能感染,需进行抗生素治疗。
结论和建议
纵隔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定期进行体检, 尽早发现纵隔肿瘤的信号以及不适症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并遵循医生 的治疗方案。
2 中纵隔肿瘤
位于纵隔中部,常见的 有淋巴瘤、心包瘤等。
3 后纵隔肿瘤
位于纵隔后部,常见的 有食管肿瘤、神经源性 肿瘤等。
常见纵隔肿瘤的症状
1 呼吸困难
2 胸痛
由于肿瘤压迫大血管或气管,导致呼吸受 限。
肿瘤压迫或侵犯纵隔周围器官引起的疼痛 感。
3 咳嗽
肿瘤压迫气嘶哑。
纵隔肿瘤的诊断方法
1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扫描、MRI等,可显示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2 组织活检
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得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3 血液检查
检测肿瘤标志物,识别可能存在的纵隔肿瘤。
纵隔肿瘤的治疗方案
手术切除 放疗 化疗
通过外科手术完全切除肿瘤。 使用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 使用药物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医学课件)纵隔肿瘤
本课件将介绍纵隔肿瘤的定义、分类、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并发症, 并提供结论和建议。
纵隔肿瘤的定义
纵隔肿瘤是指发生在胸腔内纵隔区域的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这些 肿瘤可以发生在纵隔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纵隔肿瘤的分类
1 前纵隔肿瘤
位于纵隔前部,常见的 有胸腺瘤、甲状腺肿瘤 等。

纵隔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纵隔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纵隔肿瘤
纵隔的解剖和分区
●九分法:
●前纵隔:位于气管、升主动脉及心脏的前缘,呈 倒置的狭长的三角区域;
●中纵隔:相当于气管、主动脉弓、肺门和心脏的 范围;
●后纵隔:食管前缘以后的区域;
2
纵隔的解剖和分区
●九分法:
●上纵隔:胸骨角至第四胸椎体下缘的水平线以上; ●下纵隔:第四前肋端至第八胸椎下缘的水平线以
下; ●中纵隔:位于上下纵隔之间。
3

中 纵 隔
以 下 ;
下 纵 隔
上 ;
上 纵 隔
后 纵 隔
的 范 围
中 纵 隔
呈 倒 置
前 纵 隔
分 法 :
: : ::;:的:
位 第 胸食 相狭位
于 四 骨管 当长于
上 前 角前 于的气
下 肋 至缘 气三管
纵 端 第以 管角、
隔 至 四后 、区升

之 第 胸的 主域主
间 八 椎区 动;动
。 胸 体域 脉 脉
椎 下; 弓 及
下缘
、心
缘的
肺脏
的水
门的
水平
和前
平线
心缘
线以
脏,
4
纵 隔 分 区 示 意 图
5
检查方法
●1、X线检查:
●是诊断纵隔肿瘤的重要手段。 ●透视检查可观察肿块是否随吞咽上下移动、是否 随呼吸有形态改变以及有无搏动等。 ●由于常见的纵隔肿瘤都有其特定的好发部位,因 而后前位和侧位胸部摄片往往能够初步判定肿瘤 的类别。
13
再见!
14
6
检查方法
●1、X线检查:
●织体器层官摄的片关可系准,确断弥显层补示平肿融片块合的层不取面足结代。构及其与邻近组

纵隔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完整版)

纵隔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完整版)
X线可见纵隔增宽,边缘模糊; CT可见淋巴结肿大,部分融合, 增强后强化不明显。
纵隔炎性疾病的并发症
胸膜腔积液
X线可见胸膜腔积液征象; CT可见胸膜腔积液的部位 和量。
支气管阻塞
X线可见支气管阻塞征象; CT可见支气管阻塞的部位 和程度。
食管受压
X线可见食管受压征象; CT可见食管受压的部位和 程度。
CT检查
能更清晰地显示气肿的范围和程度, 以及是否存在气胸。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结合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可诊 断为纵隔气肿。
鉴别诊断
需与纵隔肿瘤、胸膜炎等疾病相鉴别 ,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
04 纵隔血管性疾病
血管畸形
血管畸形
血管畸形是纵隔内的一种常见病变,通常在影像学检查中表现为异常的血管团块或血管扩 张。这些病变可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或压迫周围组织,引发相应的症状。
血管瘤
血管瘤
纵隔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由异常增生的血管组成。影像学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边缘清晰,密度均匀。
诊断方法
血管瘤的诊断同样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和MRI等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有助于 医生判断病变的性质。
治疗方式
血管瘤的治疗方式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对于较小的血管瘤,可能无需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进行 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肿瘤的发展。对于较大的血管瘤或症状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诊断方法
血管畸形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CT和MRI等。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 显示血管的形态、大小和位置,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治疗方式
血管畸形的治疗方式取决于病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对于较小的血管畸形,可能无需特殊 治疗,但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变的发展。对于较大的血管畸形或症状明显的 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纵隔疾病的影像鉴别诊断

纵隔疾病的影像鉴别诊断
中纵隔: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门所 占据的区域
后纵隔:食管及胸椎旁的区域
(中后纵隔的分界:食管前壁)
三、纵隔肿瘤和瘤样病变

(一)胸腺瘤 (二)畸胎类肿瘤 纵隔肿瘤: (三)淋巴瘤 (四)神经源性肿瘤 (五)其他
纵隔瘤样病变:胸内甲状腺肿 、各种类型的囊肿
纵隔病变的诊断思路
1.定位 除血管瘤、纤维瘤、淋巴瘤和迷走组织可以发生于任意部位,
支气管囊肿:
病变一般紧邻气道,壁薄而光滑整 齐,密度均匀而低。其密度与其内 容物的性质密切相关:浆液性囊肿 CT值一般为0~20Hu;粘液性囊肿 CT值一般为30~40Hu;囊肿合并 感染或囊内出血,其CT值常在 30Hu以上,新鲜出血可达80Hu; 偶有其内容物为钙乳或草酸盐结晶 这CT值高达100Hu以上。囊内如 有凝血块形成则密度不均匀。囊肿 与支气管相通时则可见含气影或 气—液面。增强检查无强化。
胸腺瘤
畸胎瘤
淋巴瘤
神经源性肿瘤
表现
1)常位于胸骨 后间隙,主气管 常受压移位
2)钙化常见
3)肿块常向颈 部延伸
4)可有明显强 化
1)肿大的淋巴
结主要位于血管
1)前纵隔最常 见
1)发病年龄小 于胸腺瘤
前间隙及气管周 围,亦可弥漫浸 润,融合成团块
2)临床症状: 重症肌无力
2)肿块内可有
装包绕周围结构
3) 实性成分均 匀强化
恶性畸胎瘤
(四)淋巴瘤
【临床与病理】 病理分为霍奇金(Hodgkin disease,HD)和非霍奇 金淋巴瘤(non Hodgkin lymphoma,NHL)临床上以HD多见,以侵犯淋 巴结为主,结外少见;多见于青年,其次老年。NHL主要结外器官受累; 多见青少年,其次为老年。 【影像学表现】 X线:纵隔增宽,上纵隔为主,侧位片纵隔密度增高 CT:纵隔淋巴结肿大,前、中纵隔最多见,融合或分散存在,肿块较大 时中心可发生坏死,但很少出现钙化,增强呈轻至中度强化;亦可侵犯 胸膜、心包及肺组织,出现胸腔积液、胸膜结节、心包积液、肺内浸润 病灶。 MRI:肿大淋巴结呈等T1、长T2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11
神经节细胞瘤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神经母细胞瘤
ppt课件
14
二、后纵隔血管瘤
纵隔血管瘤十分少见,仅占纵隔肿瘤的0.5 %,发生于后纵隔则更罕见。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三、后纵隔畸胎瘤
ppt课件
17
四、后纵隔淋巴瘤
ppt课件
18
五、后纵隔脊索瘤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六、后纵隔Castleman’s病
又称为巨淋巴结增生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罕见 的淋巴组织异常增生性疾病。
青壮年发病为多。最好发于胸部,表现为生长缓 慢的孤立性淋巴结肿大。典型影像学表现为纵隔、 肺门或腹腔孤立性肿块,CT增强扫描强化均匀、 明显,可有液化、坏死。
ppt课件
21
后纵隔Castleman’s病
3、副神经节肿瘤:副神经节细胞瘤(嗜铬 细胞瘤、化学感受器瘤)
ppt课件
6
良性: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细 胞瘤、副神经节细胞瘤、嗜铬细胞瘤
恶性:神经纤维肉瘤、神经节母细胞瘤、 交感神经母细胞瘤
ppt课件
7
神经纤维瘤
ppt课件
8
神经纤维瘤
ppt课件
9
神经纤维肉瘤
ppt课件
10
神经鞘瘤伴囊变
ppt课件
4
一、神经源性肿瘤
神经源性肿瘤为后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约 占所有纵隔肿瘤的30%
神经源性肿瘤主要起源于肋间神经近脊柱 段或交感神经链,少数起源于副交感神经 或膈神经
ppt课件
5
根据神经起源分为三类:
1、周围型神经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 瘤、神经纤维肉瘤,占50%
2、交感神经节肿瘤:神经节细胞瘤、神经 节母细胞瘤、交感神经母细胞瘤,占40%
后纵隔肿瘤及肿瘤样 病变影像学表现
食管 胸主动脉 胸导管 迷走神经 奇静脉 半奇静脉 交感干及其分支
ppt课件
2
后纵隔
ppt课件
3
纵隔常见肿瘤
前纵隔:胸腺瘤、生殖细胞肿瘤(畸胎瘤、 精原细胞瘤等)、胸骨后甲状腺、异位甲 状旁腺瘤
中纵隔:心包囊肿、支气管囊肿、淋巴瘤 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ppt课件
22
Castleman’s病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5
七、后纵隔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
ppt课件
26
ppt课件
27
八、胸壁软组织来源肿瘤
恶 性 纤 维 组 织 细 胞 瘤
ppt课件
28
九、后纵隔转移瘤
ppt课件
2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