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复习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 课件 ppt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复习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 课件 ppt
阅读问题(没有读懂文本) 审题问题(没有审清题意) 答题思路问题(不明答题思路) 表达问题(表达不够准确)
准确解读文本,揣摩命题意图,切分答题要点, 类化答题思路,答案表述准确。
教学重点
探究现代文学作品阅 读简答题的答题思路兼及 审题、表达等。
答题例析
以《一个偏见》的练习题为例,揣摩命 题意图、探究答题思路、了解表达要求。
说明:鉴赏思路清晰,审题有疏漏,第一个作用未 点破,得5分。
3. 使“人籁”与“天籁”形成对比,突出人 籁随时随地的存在,喧闹不堪。“天籁”是已 有的概念,从其入手,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 作者对“人籁”所下的定义。
说明:鉴赏思路清晰,要点全面,得6分。 旨在以天籁具有规律性对比衬托人籁随时随 地出现这一特点及其弊病。作者首先谈对“偏见”的 看法,然后进入正题,谈对人籁的“偏见”,却不直 奔主题,而是宕开一笔,先写天籁,由天籁引出人籁, 以求使行文达到似断非断、摇曳生姿的效果。
3. 偏见就是不必客观公平、正经严肃,让思 想天马行空。表明作者赞成思想上有所偏见的 现象,认为偏见不失为思想放松的好途径。
说明:理解准确,思路清晰,表达准确,得4分。
这是作者对偏见的形象的表达。( 2 分) 作者把思想比作生活,客观公平、正经严肃的 思想如同按部就班的平日生活,偏见如同自由、 轻松的假日生活,是放松状态下的思考。(2 分)
答题思路
把握句子本身的特点; 联系句子所在的语境; 解释句子蕴含的意义; 揭示作者的意图意趣。
1.人的声音。
说明:脱离语境,得1分。
2.人类用语言,用动作,用机械,随时随地 做出声音。
说明:机械照搬,得1分。
3.喧闹、缺乏意义的人为产生的声音。
说明:准确,得2分。(邓纯) 人籁,即人用语言、动作、机械等做 出的缺乏意义的声音。

高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精品PPT课件

高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精品PPT课件
结构
问题,需要:
探究
11
06.10.2020
黔江中学高三年级组
第一,要对每一种散文类型达到
熟知的程度,至少要精读30—50篇同
总 论 类文章。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散文时,
步 骤 先拿出一些时间,把08—10年44篇散
文分类通读一遍,通过集束式阅读发
题型
现文体规律,自己找到阅读捷径。
理解
第二,选做近年高考题,“做两
探 究 庆《时间怎样地行走》 ,09高考山东《记住
回家的路》、江苏《上善若水》
10
06.10.2020
黔江中学高三年级组
散文阅读的关键:
总论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
步骤
理解力不到位,一切解题方法均
题型
为空谈。
理解力没有长进,问题往往在于
理解
缺少有计划、有步骤、有深度的阅读
技巧
训练。
理解力是可以训练的。解决这个
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
题 型 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的表现方法
理解
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 较自由。所谓 “ 神不散 ” ,主要
技 巧 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
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
结 构 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
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探究
4
06.10.2020
结 构 世态,总结感悟。如07高考江苏卷《麦
天》:
探究
5
06.10.2020
黔江中学高三年级组
先是记人写事:麦天到了。以前农
人麦天辛苦,日月艰难;现在,麦天是
总 论 节日。女人热闹地走娘家,男人作收麦
步 骤 的准备,虽然辛苦但心里喜悦。麦天过 去后,到处都是麦香。其间穿插较多细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PPT32 (共12张PPT)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PPT32 (共12张PPT)

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1 补救的办法,最平稳的,最容易做得到的,就 是在没有熟习古语和西洋语言以前,尽可能地不用 2 古语或欧化词汇,专用自己的族语去表达思想。不 过因为青年们都是好奇的,越是自己不很了解的东 3 西,越喜欢放在自己的文章里。他们都这样想:如 4 果做起文章来还用隔壁张老四的词汇,哪里能算得 文章?于是写起文章来,第一个念头就是怎样使文 章里的用语与自己所最熟悉的母语殊异,怎样能把 昨天在某古文里读过的典故,或在某杂志里看见的 5 新名词,嵌进文章里去。这样学生的作文,真可说 是走错了路了。 问:文中说“这样学生的作文,真可说是走错了 路了”,正确的路应该是怎样的? 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而不用自
富足的生活
没有自由没 有快乐
虽然富足,却没有自由,没有 快乐的,受到限制的生活。
例2. 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在植物园 的小莲池畔。那是十月中旬,夏末秋初,已凉未寒, 迷迷蒙蒙的雨丝,沾湿了满地的香红,但不曾淋息荧 荧的烛焰。那景象,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那天独 冲烟雨,原要去破庙中寻访画家刘国松,画家不在, 画在,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雨中莲花 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该是一种意外的发现。 呈现的豪 从那时起,一个绰约的意象,出现在我的诗中。在那 艳而凄清 以前,我当然早见过莲,但睁开的只是睫瓣,不是心 的景象 瓣,而莲,当然也未曾向我展开它的灵魂。 (余光中《莲恋莲》) 问:第2自然段开头说:“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 画”,这里的“画”是指什么?
邻里乡情
家乡的山水草木

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课件(共34张PPT)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课件(共34张PPT)
(摘编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力共进》)
段落梳理
材料一: 第一段:引出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轻逻辑思维的特点。 第二段:中国文化重直觉感悟、轻逻辑思维的传统的优点和缺点。 材料二 第一段:儒家在许多方面都是自命的,无需客体认可。 第二段:儒家的学理错误是自命无证。 第三段:主体性必须经过客体认证,才能检测主体性是不是适合现实。 第四段:传统文化的三阶段。 材料三: 第一段:道与器的相互促进。 第二段:摆正道与器的关系,发挥以道御器、道器并重的正确做法
现代文阅读II
材料一
①先秦的儒家和道家都长于直觉的辩证思维,后期墨家与名家(主要代表人物为惠施、公孙龙) 则特别发展了理性的逻辑思维,提出了一系列富于思辨精神的逻辑命题。但两汉魏晋以来,儒、道、 释三家互补成为影响中国文化的主流,而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 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 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的认知方法去认识,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由此,也就形成了 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轻逻辑思维的特点,一般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更欣赏和 满足于在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中,去追求和获得某种真理和领悟。
课前准备:专题训练一试卷、双 色笔、活页本 课前三分钟:背诵论证特点题
论证特点
(1)论点提出的角度:是否准确、新颖、独到 (2)论点提出的位置和方法:旗帜鲜明、开门见山,简洁明快、顺理成章,自然流畅、卒章显志、 表意含蓄,说理委婉 (3)开篇方式:设问、反问、对比、比喻、直接等提出问题或中心 (4)论据的角度: 是否典型新颖
5.曹操的《短歌行》体现了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一、材 料二的相关论述加以分析。(6分)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PPT53 (共36张PPT)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PPT53 (共36张PPT)

《给“书虫”当夫 人》
(我)
运用拟物显示自己 对丈夫的亲昵与自 豪
要写“书虫”,重点是当夫人的感受。 为什么叫书虫?书虫如何?当书虫夫人的 体验感受是什么?
2.整体把握,脉络清晰。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 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 的把握。 例如07高考全国卷Ⅰ《总想为你唱支歌》,总分总 的结构。开头两自然段写自己对大西北的总体感受, “这是一个怎样倾斜的世界啊!”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忽 视了大西北的一种深深的惋惜、无奈、伤感。接着从四 方面写了大西北的特质,大西北环境恶劣、艰苦,但每 一个体生命都绽放生命的光彩:左公柳顽强不屈,民勤 人向命运抗争,枯死的胡杨林挺立不倒,戈壁石美丽生 辉。最后写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大西北深情的赞 美。掌握了这些思路后,我们就很容易把握作者的情感 脉络,也有助于我们分析作品的主旨。
方法总结:
一:写什么 二:怎样写
关注“标 题”
三:为何写
理清“思 路” 找“关键 句” 归纳“主旨”
1、关注“标题”
(1)能提供阅读的线索。 (2)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 重要内容) (3)可以联系文章的主题。
(我)
《总想为你唱支歌》

赞美
赞美谁?赞美了什么? 为什么要赞美?(“唱支歌”)
书多、爱书、爱读书
形 象 ( 景)

海南
前无去路
险恶军州
虚写:突入海中,碧涛澎湃,前无去路

环岛公路干线直通那里 相偎相倚 细沙铺地 碧浪轻轻扑打 一望平畴,新秧芊芊,嫩绿迎人
形 象 (物)
鸭脚 粟

老百姓的粮食(济饥饱)

喂牲畜的饲料(不很好)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技巧归纳PPT[优秀课件资料]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技巧归纳PPT[优秀课件资料]

怎样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感情?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分析文章的题目。 2、分析文章的开头 。 3、分析文章的结尾 。 4、分析文章的抒情议 论段落 。 5、分析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 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 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 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4、艺术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 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5、散文经常运用:想象(无中生有)、联想 (由此及彼,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象征 (托义于物)、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方 法)、对比。
表现手法(写作方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以小见大、铺垫、烘托、衬托、对比、 象征、人称,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卒章显志、联想、想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 接抒情、间接抒情、照应、巧设悬念、夸张、比喻、 拟人、叙述、描写、抒情、讽刺等等。
但赋分却很高,不仅要揣摩得分点的分配,而且要对应 题旨,这样才能准确表达,拿全分数。
②不能遗漏对应材料的要点。 4、由于本考题有三题为简答题,所以动笔之前一定要 组织好语言,如字数要求等,应在草稿纸上斟酌好后再 往试卷上抄写。
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 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 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 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课件(共80张PPT)精选全文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课件(共80张PPT)精选全文
要善于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语。(代 词、高度概括词、抽象意义词)
2、从句子的作用上去分析。
3、从特殊修辞格上去分析。
4、从原因上去分析。
表 表达方式:五种 达 技 巧 表现手法:三大类型 及 作 用 修辞手法:十大修辞
直抒胸臆
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传情)
借事说理(抒情)
借古讽今

现 手 法
• ——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 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 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 美丑更加鲜明。
• 对偶 • ——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
把握材 料安排
文 特点
以……为中心(线索) 材料写作顺序
章 分析谋篇
结 布局,理
构 的
清文章结 构层次
文章是如何表现某一 中心主旨的
总分、并列、对比映衬、 层递


辨识 分析
结构
分析结构手法及作用 分析某一内容的用意
手法 分析某一内容之间的关系
一、把握材料安排特点
解题策略: 1.以……为中心(线索) 2.材料写作顺序,即:时间推移、 空间转换、时空对比、逻辑顺序(材料 性质、感情变化、感性到理性等)
•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把对象……
• 拟人
• ——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 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 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 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 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 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怎么理解重要的词语呢? 首先是要在原文中找到该词语。
然后结合上下文,根据该词语的词典意义, 从三个方面去理解分析。

高考语文现代文全套复习课件1-P

高考语文现代文全套复习课件1-P

(六)我的四季
1、创作背景:张洁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散文创作致力于“爱”与“美” 的探索和表现,命名为“大雁系列”,以一种轻松、自然、冷静的笔法在当时浸
泡着泪水、呻吟着苦楚的文学之中显得与众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描写重
点转向了纯粹的人生层面,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末散文创作中出现的状写人生浪 潮;二是充溢着一股强烈的苦难意识。沿着第二条写作理念,张洁作了进一步的
(四)像山那样思考
1、思想内涵:热爱自然,保护生态平衡。 2、构思:总写狼的嗥叫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含义— —写人们消灭狼带来的生态失衡——呼唤保护生态平 衡。
3、艺术性:拟人手法。
“失败的苦痛”,但历史不可抹去,未来将会做出公正的评价。
最后一节是年轻的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喊,诗人放弃了意象的转换,直抒胸臆, 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着和热烈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
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四)六月,我们看海去
1、思想情感:诗歌向我们展示的绝不仅仅是青春生命 力的旺盛,它还向我们传达了青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
二、专题内容解析
(一) 沁园春·长沙
1、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 沙停留,于深秋时节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2、内容: 上片:重写景,描绘了诗人独立橘子洲头所看到的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先点明了
时间、地点和写景抒情的独特环境:接着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抓住“富有
(五)十八岁和其他
1、思想内容:杨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 2、结构:全文分为四个部分。每个小标题是一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概写十八年的时光流逝,在孩子十八岁生日到来的时候表达 了自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欣慰,把爱与理解表达得淋漓尽致。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ppt52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ppt52

• 例如:表现生活的横断面,曾经被视为短篇 小说区别于中长篇小说的一个基本特征。可 是文艺实践早已证明,描写人生的纵切面, 同样可以运用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矛盾是 比较主张短篇小说表现横断面的。但是,他 正视事实,公正地指出:“把主人公在相当 长时期内的一段生活概括地写出来,也是短 篇小说的“一种表现方法”。
句子,把握句子的语言背景材料。 “句看段,关键看邻句”。而重要句子往往
有“针对性、包容性”等。 (2)重修饰——表示修饰,限制成分的在一
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而这些句 子也就是句群中的重点。 例如:“浓黑的悲凉”她分明纯乎已经是一个 乞丐了。 (3)看修辞——从修辞本身的特点出发,如比 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 反语的讽刺性等。
4、掌握必要的推断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 演绎等。
三、现代文阅读的答 题规律
(一)科学类文章的阅读
➢ 社科类文章的阅读
• 文体特点: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论文。 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艺、美 学、伦理学等文章。
• 命题特征:单选题或语言表述,侧重于文 意的理解,信息的提取或概括。
• 基本对策: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把握 文中材料的作用;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社会科学类论文:一般包括教育学、语言 学、文化学、经济学、文艺学、历史学、美 学等学科的研究论文。
自然科学类论文:主要是指报道最新科技 动态、介绍自然科学及其边缘学科方面的新 技术、新成果的文章。
(三)修辞知识 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反复、借代、设 问、反问
(四)艺术手法 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3、筛选并整合信息
——实现“确认、整合”, 树立“两级信息”意识。
确认一级信息: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PPT25 (共15张PPT)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PPT25 (共15张PPT)

方法点拨:
一、欲做文字表述题,先看选择题。
19、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 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4分)(03年考题) 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 的家史④乡里乡情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 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 …… 这一切决定了自己的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
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高中语文复习《高考现代文阅读》ppt课件

高中语文复习《高考现代文阅读》ppt课件
学科网
答案:出身高贵,童年幸福,生活优裕,突 然间遭受厄运与苦难。
反对专制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被历史称之为贵族革命。那是一个极其黑 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靴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 能生长。然而,恰恰是窒息生命的统治,使自由成为一种焦灼的 渴望;恰恰是腐质土的堆积,迫使一种名叫崇高的生物直立起来, 以流血的方式,不顾一切地生长。一群心怀使命感的贵族青年站 渴望自由 到了起义队伍的前列,并且沿着这条因自由的火把而延伸的道路, 走到了绞刑架下或者西伯利亚矿坑的底层。要理解这种崇高的生 zxxkw 命必须有同样崇高的心灵。一位政客说:欧洲有个鞋匠想当贵族, 他起来造反这理所当然,而我们的贵族闹革命,难道是想当鞋匠? 这样一种无耻的“幽默”,除了表明其躯壳能增长腐质土的堆积, 其灵魂卑贱地受着王权专制的役使之外,难道可以给予崇高的生 命些许蚀损么 ? 热爱祖国 百余名十二月党人带着镣铐到西伯利亚去了,并将在苦役和囚 禁之下终其一生。他们的罪证是对祖国的忧虑和挚爱,对奴隶的 关注与同情。在那条被他们的歌声和镣铐敲击过的驿道上,那条 漫长的,永无终了的,直插入蛮荒和苦难的驿道上,远远地追踪 关注奴隶 而来的,是他们年轻的妻子。 18.十二月党人要“起义”,要“闹革命”的原 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2004年重庆题)
概括信息常见的错误: 1、以偏概全(信息缺漏)
2、停留在一般的描述层面,没能揭示
事物的本质。
(2004年高考语文重庆卷) 19、根据本文第三段内容,概括“这些年轻的女性” 的身世
这些年轻的女性,这些在乳母的童谣里和庄园 的玫瑰花丛中长大的女性,这些曾在宫廷的盛大 舞会上流光溢彩的女性,这些从降生之日起,就 被血缘免除了饥馑、忧患和苦难的女性。歌剧院 中不曾演过,恶梦中也不曾见过,那些属于旷古 和别一世界的悲剧,突然集中在一个流血的日子 里,利刃一样直刺人体内。生活因此断裂。狂泻 的泪水,突然就把她们冲到春季的彼岸了。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Ⅰ课件50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Ⅰ课件50张
• 3、设题上,选才的“文体特点”和“因文设题”会持续加强,因此平时要强化各种 文体的鲜明特点以及引导学生读懂情境,读透文本。
•现代文阅读Ⅱ
一、现代文阅读Ⅱ考试变化:
•1、体裁上依然以小说、散文为主,但是有淡化或者模糊文体界限的趋向。 如2018年全国Ⅰ卷《赵一曼女士》(像散文的小说)、2020年全国卷三 《记忆里的光》(像小说的散文)
• ③《2021年高考命题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强调试 题“优化情境 设计,强化关键能力考查,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引导减少 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真正落实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立 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 能力、必备知识)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学生必须拒绝侥幸心理,宏观把控文章,对重要概念的到位辨析、 对文本的真正理解、对观点的灵活迁移,读“活”文章。
• 《玻璃》(第113页) • 《母亲》(第116页) • 《塾师老汪》(第119页) • 《捡烂纸的老头》(第121页)
• ....
爱情悲喜剧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
《无题》(第201页) 《鞋》(第203页) 《安娜之死》(第206页) 《数学家的爱情》(第208页) ........
小说试题常考类型
特点题 作用题 环境 手法题
情节
情节概括 情节作用 叙事技巧
标题
含义 作用 哪个更合适
人物
概括人物形象 次要人物作用 概括人物心理 塑造人物手法 探讨主人公是谁
主题
探讨主题 对作品个性化解读
语言
含义题 赏析题 语言风格
课外泛读
• 人性的善良
• 《天嚣》(第2页) • 《马兰花》(第4页) • 《蓑衣》(第7页) • 《奎爹》(第10页) • ...... • 《呼兰河传》(第60页)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ppt54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ppt54
现代文阅读
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综合 C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

7.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鉴赏评价 E
8.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 言和表达技巧 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
一条溪水往下注时,它就迸发着,冲激地发光地往 平坦的地方流去。在中途,一根直立的芦苇可以使它产 生一个漩涡,一块红沙石可以使它跳跃一下。它让时间 像风磨一样地转,经过无数的曲折,不少别的细流汇集 添加,最后才徐徐地带着白沫流入大海里,它的被人叹
赏决不是因它最后流入了海。它指自然那得些入不海。注诗重人歌颂 它的是它的闪光,它的旺盛;过哲程学家之赞美扬只它的追是求它的力, 它 而的 不曲是折那。 个终这点些。长处终都点显是现它在的结它完果奔结流,的当到人中达。的了每终一点刻,上已,经
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 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 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 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 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 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手。摘走鲜花的人在顷覆美丽的同时也顷覆了自己。 ......
畏惧源于喜爱,却又超越了喜爱。喜爱往往包含了一 种不知深浅的亲昵与轻狎,畏惧才是真正的怜惜与恭敬。 “美丽”慷慨的点缀了我们短暂寂寞的人生之旅,我们一 俯首即可采撷到美丽,一回眸就能目睹美丽。美丽是这样 无私地洗濯我们拯救我们,我们怎能不小心翼翼地去护爱 着她呢?畏惧美丽,是我最美丽的人生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高考回放】结合原文,理解下列词语和句子的含义。那 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06江西卷《秋光里的黄金树》)
答案:对想象中的情景发出感慨:人类 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是极其荒唐 【语段信息】可笑的。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 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 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 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 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
Hale Waihona Puke 三、筛选整合型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要对多方面的信息或 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 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常见 的命题形式是:1. 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 具有怎样的特点;2. 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 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
【高考回放】 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1题是这样的: 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语段信息】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到的世 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1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 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2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 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3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 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 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4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 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解, 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 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 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 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
2008安徽卷《我与地坛》 14.文章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觉得我一个人 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请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1)旧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树现在已 经死了。(自然现象) (2)多年前到园子里找“我”的母亲已经去世。 (生活变故) (3)祭坛里的唢呐声使“我”产生了沧桑之感。 (心理感受)
(季羡林《马缨花》,2007年高考江苏卷)
①孤独的脚步声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处。 ②暗示了环境的幽深。
.
【答题方略】
主要应着眼于句子本身的分析,将思维指 向句子的内部,对句子的内容进行理解和阐述。 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 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 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 释。
.
答案:
①父母亲族的爱; ②家乡的山水草木; ③悲欢离合的家史; ④邻里乡情。
.
四、技巧分析型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有表达 方式方面的技巧,有表现手法方面的技巧,有材 料安排方面的技巧,有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也 有修辞运用方面的技巧,每一种技巧都有其常规 作用。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 1. ……作用是什么? 2. ……的好处是什么?3. 请分析……的表达效果。4. 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 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
二、句子理解型
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 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2. 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3. 揭示文 章脉络层次的句子;4. 统摄全篇,或揭示 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该 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 含义。2. 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 3. 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 思。
.
【高考回放】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 “故乡”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方令 孺《在山阴道上》,2006年高考湖南卷)
答案:①鲁迅的故乡。②作者向往 【语段信息】 的精神家园。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 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 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 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 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 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
一、解释句子所蕴涵的意义 二、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
【高考回放】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 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 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 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
【答题方略】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其作用也 是异彩纷呈的,对常见的技巧必须要熟悉它的常规 性作用。例如,类比的作用:以浅寓深,生动形象, 通俗易懂;象征的作用: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 联想,感染力强;衬托的作用:突出事物特征,强 化思想感情。
.
【答题方略】
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 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 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 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 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整合的题型一般不 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 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 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另 外,我们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 不全而丢分。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
.
一、词语理解型
一般来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 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 所诠释的规范义。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 式有: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 的深刻含义;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 含义。
.
【答题方略】
表面义和深层义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 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 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 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 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 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 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 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 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 对应的阐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