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制约:经典范式、内在逻辑与语境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语境的党内法规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语境的党内法规研究一、引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既是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以党内法治带动国家法治,进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文/马康化”的需要。
社会治理的规则体系不仅包括国家法律,也包括党内法规在内的其他规范,二者共同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演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整体上呈现出更加完善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特征,以及加速发展的趋势。
2013年,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以及《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摘要:中国的法治建设应当注重中国本土资源利用,尤其是中国的历史逻辑和现实脉络。
党内法规的研究不能以西方法学为中心的形式理性作为评价标准和参照物。
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对于国家法律的界定,实质是19世纪分析法学理论的延续。
党内法规作为自在本体,具有意思自治性、政治先导性、逻辑体系性等特点,与国家法律存在一定区别。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党内法规;国家法律中图分类号:D262.6DOI:10.13784/ki.22-1299/d.2020.06.008( 2013-2017 年) 》。
2014 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非常明确地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中。
2017年11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党内法规的制度建设提升到依法执政的高度,并明确提出“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和改善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
在学术研究领域,自2015年起从事党内法规研究的专门性机构也逐步建立,西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深圳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郑州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相继成立了“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总体而言,国内党内法规研究的主体集中于党建、法学和政治学等学科领域,也正是这个原因,党内法规研究机构多数集中于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校等机构。
论政治宽容研究的理论范式及路径
是一种 强权 宽容观 , 的是一条 政治理 想决定 政治 现实 , 走 政 治“ 应然 ” 定政治 “ 然” 决 实 的道德 至上伦 理决定 论 的政 治理
路 。 共存 ” “ 政治宽容理论 范式主要是 以霍 布斯 、 休谟 、 林和 伯
奥克 肖特 等为 代表 , 他们 认为 宽容 的 目标不 是 “ 识 ” 共 而是 “ 存” 强调要 和平地 共 同生 活 , 共 , 并不一 定要有共 同的价值 观念 。这本 质上是一 条承认 差异性 为前 提的 多元并存 共在
宽容研究 的基本理论范式进行 理性 反思 、 深度追问与辩证批 判 , 清政治宽 容的历史 性前提 和存在论 根据 , 厘 分析 政治宽
政治宽容存 在的决不是政 治伦理 的道德 呼唤与观念诉求 , 也
不是达 到 自己 目的的政治 “ 权宜之计 ” 而是植根 于现代 性历 , 史过程 、 生成于现代性政治事实 的内在逻辑 。 总 的来 看 , 近年来对 宽容 与政治 的研究 和探讨 , 从 涉及
为 四个 层 面 对 政 治 宽 容 进 行 阐述 与反 思 。 首 先 , 政 治 制 度 从
康德 、 尔斯 和哈耶克 为代表 , 们 以塑 造理性 主义 的普遍 罗 他
性与标 准化为原 则 , 调宽容是 对理想 生活形 式 的追 求 , 强 而
他 们 所 要 做 的是 对 不 好 的 、 误 的东 西 予 以宽 容 。 这 实 质 上 错
础上 , 把政治宽 容作为现代社会 多元 竞争这一 基本 事实的必 然产物 , 以及现代 性生 成的重要 维度 。他强 调“ 治不 能被 政 局限为一种制 度 , 不能被设想成仅仅 构成 了特定 的社 会领 也 域或社 会 阶层 。它 必须被构 想为 内在 于所 有人类 社会并 决
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语境中的转变
力来 建构 经典 以外 , 一个 社 会 的文学 经 典 还 可 以依 靠“ 学术 ” 力 来 建 构 。 陈 晓 明先 生 在 理 解 经 典 时 权 说 :关 于 典律 , 们 自然 会追 问这 是 “ 人 谁 的典 律 ?谁 的经典 ?这种 典律 维护
维普资讯 理论搽索 Nhomakorabea每个民族在不同的时代会建构起属于本 民族文 化 或本 历史 阶段 的 文 学 经典 。无 可否 认 , 学 经 典 文 的建构 首先 取决 于作 品文 学 性 和艺 术 性 的 高 下 , 但
经典 文本 的确 立 是 多种 因 素 共 同作 用 的结 果 , 且 而 当各种 制约 文学 经典建 构 的因素达 到 均衡或 文学 力 量相对 分 散 的时 候 , 典 的确 立 就 会 经 审定 和 监督 、 预实施 的制 度保证 , 5 7 干 在 O~ O年 代 ,
一
些著名作 品, 很有价值 , 用于教育 , 而 且起到 了为 文学批 评提供 参照 系 的作 用 。 那 究竟是 谁精 选 出来 的文 学 作 ” 品可 以被视 为经典 呢?谁 确立 的文 学 经典才 具 有 合 法性 呢?事 实 上 , 学 文
经典 的建构首 先涉 及到话 语权力 的 问
典, 其实 质都 是 为 了维 护 自己的 政 治
题, 没有话语权力或话语威信 , 就无以 确 立文 学经典 。这种 权力 首先来 源 于 政治权力 , 经典 “ 背后无疑隐蔽着不 同时期 处于强 势地位 的社 会集 团的 审 美 霸权 。典 律 ( 我 们 所 说 的 经 典 即 引者 加 ) 不 是 一 成 不 变 的 , 并 但
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的诞生
• 20世纪80年代诞生 • 格林布拉特确立了这一流派的存在及名称, 成为该派的精神领袖 • 将工作重点放在对半个世纪以来的形式主义 批评和历史主义批评的清算上,进行历史— 文化转型,强调对文本实施政治经济社会综 合治理并将形式主义颠倒的传统颠倒过来, 重新注重艺术与人生、文本与历史、文学与 权力话语的关系
历史主义
• 新历史主义之新是相对于历史主义之旧而言的。 • 历史主义是指研究历史的历史哲学方法,这里的 历史包括文化史、文学史和思想史。近代著名思 想家哲学家如黑格尔、柏克、卢梭、维柯、克罗 齐、斯宾格勒等人都强调历史的总体发展观: • ⒈坚持任何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必须建立在关 于人类历史的深思熟虑之上。 • ⒉强调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着历史进程并容许做长 期的社会预测和预见。 • ⒊注重思辨的历史哲学为被看做一个整体的人类 历史总方向提供一种解释的模式。 • ⒋注重批判的历史哲学将历史最终看作一种独立 自主的思维形式。
对历史主义的进攻
• ⒊解构主义: • 解构主义从语言哲学入手对历史主义清 算之后仍然无法找到历史哲学的出口, 在写作—文本—批评三维上仅仅注意批评 之维,必然在艺术意义与历史语境、文 学本质和历史意识等问题上造成观念的 对立和偏激化,因此历史意义对文本中 心论具有纠偏去弊之效,历史意识是文 本解读意义的不可缺少的维度。
理论特征与走向理论特征与走向
• 3. 历史与文本: • 历史是一个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压缩的历史 • 文本是历史的文本,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统一的文 本 • 历史不是矢量的时间而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过程 • 历史具有不可逆转性但过于与未来在文本意义生成 中瞬间接通 • 历史视界使文本成为一个不断解释而且被解释的螺 旋体 • 历史语境使文本构成一种连续又断裂的感觉和反思 的空间 • 历史是大于文本的,过程是大于结果的
试论语境的制约作用
试论语境的制约作用作者:余荣宝魏红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年第02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言语环境对语言形式有一种制约功能,也就是说,一个规定的语境能对语言形式和意义产生影响和作用,通常把言语环境的这种作用叫做语境的制约功能。
对语境的制约功能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言语表达者根据不同的语境,采取恰当的表达手段,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这也是语言学家多年来一直关心的问题之一。
语境的制约功能具体有哪些?这里从文化制约、语体制约、情景制约三个方面来谈语境的制约功能。
一、文化制约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曾经在《文化科学》一书中指出:“所有的文化都基本上依赖符号,尤其是依赖发音清晰的语言而产生并永存。
”因此,文化是依靠超体质语境的符号表述出来的事物或事件,人类的言语活动总要受到文化的制约。
在物质文化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各地对同类事物的用词的多寡来分析物质文化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
一般来说,某一物质生产地的人们对这一物质的细微差别格外敏感,因而会造出各种不同的词来称呼。
例如我国山西产煤,对煤的名称分得很细:粉状煤叫“煤”;块状煤叫“炭”,块状无烟煤叫“笨炭”,块状有烟煤叫“希炭”,块状焦炭叫“蓝炭”,大块状煤叫“炭块”,碎煤块叫“炭块块”,煤核儿叫“撂炭”等;而在我国南方不产煤,就没有分得那么细,都叫“煤”或“煤炭”。
语言中,有些词除字面意义外,还渗透文化内容的隐含意义,或称为“内涵义”。
母语相同的人,由于同一民族的文化行为与模式制约,对于某词的内涵义不需别人言明,也能理解。
然而,他们在学习和使用另一种语言时对于一个即使是普通的词,因不了解其文化背景,缺少文化制约,很难认识它的内涵义。
例如,对“冰”和“玉”的字面义,汉人和英吉利人的理解是相同的;但汉语的“冰”和“玉”跟英语中的“ice”和“jade”不同,渗入了文化内容。
具有内涵义。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二首之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权力制约范式论析
这一权 力制 约 范式还 凸显 制 约权力 对 于法律 的依 赖关 系 ,强 调现 代 权 力 秩 序 的调 整 与建 构 ,
必 须 以法律 这 一客观 、稳 定且 可 预期 的规则 为基 石 和制度 条 件 。这种 权力 制 约范式 具 有其显 著 的
系。
பைடு நூலகம்
关 键 词 : 权 力运 行 ;权 力 制 约 ;制 约 范 式
中图分类 号 :O D D ; 6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2 75 3 ( 0 9 0 -0 20 A 0 5 ・8 3 2 0 )70 1 —7
作 者简 介 :闫德 民,河 南省社 会 科 学 院 党建 与 政 治研 究 所研 究 员
险 ,使权 力 的行 使者 慑 于法律 的威 严 而不敢 逾越 法 律 的界 限去擅 权 。 作 为权 力运 行 的一种 控制 形式 ,法 律制 约具 有 其特殊 的控制 力量 和控 制效 力 。法律 对权 力 的 制约 作用建 立 在法律 至上 的原 则之 上 。法律 至上 意 味着 :对 于权 力行 为 主体来 说 ,只 有法律 明 文 规 定 或允许 的才 可 以作 为 ,否 则便 不能 作 为 。它 同时还 意味着 :任何 权力行 为主体 都不 得凌 驾 于 法律 之上 ,其施 权行 为 必须受 到 法律 的检 验 ;一 旦 逾越 法律 规 范 ,权 力 制约 机制 就将 迫使其 向法
特 点 和效用 :一 是能 够对 权力 运行 施 以合乎 社会 伦理 道德 和社会 公平 正 义要求 的约 束 和规制 ,满 足人 们对 于理性 的权 力秩 序 的强烈 愿望 。二 是能 够 为权力 的行使 规 定程序 、边 界 和限度 ,为 权力 提供 合法性 依据 与正 当性 理 由 。i是 能够 以法律 所 具有 的惩 罚机 制 ,使各 种权 力腐 败 面临 巨大 风
布迪厄:语言与象征权力
Pierre Bourdieu布迪厄:语言与象征权力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语言是什么?这是一个大难题。
我们学文学、语言、哲学和历史的博士生,读书越多,反而越糊涂:索绪尔说语言是一套严谨自律、抽象静止的“符号系统”。
在哈贝马斯看来,语言是一种不分贫贱、童叟无欺的“普遍交往”。
可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目中,语言带有象征力量,其中隐含了福柯所说的“话语权力”。
索绪尔所谓的符号系统,虽然具备某些内在法则,它更是一套象征性的统治工具。
凭借这一隐秘难见的象征权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文化网络,因而获得了天网恢恢、无处不在的政治功能、以及一种长期延续、自我循环的文化再生产逻辑。
布迪厄的见解从何而来?让我们回到新左派革命时期,去看看当时巴黎高师的学术与政治语境。
1970年,福柯入选法兰西学院,隆重讲演《话语的秩序》(The Order of Discourse)。
此文宗旨,是要以一种新式冲突论,“就西方知识的历史命运,作出政治性解答”。
然而其中关键,并非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而是尼采喋喋不休的权力意志。
何谓权力意志?根据尼采,它首先是一种力(Macht)。
如何让这种力量获得胜利呢?尼采说:“赋予它一种内在意志,我称为权力意志”。
对于福柯,尼采是个“权力哲学家”:他不但描述权力争斗、张扬强悍意志,而且率先将权力关系,“指定为哲学话语的核心”。
福柯拓展尼采权力观,使之广泛牵扯到:[1] 西方人上天入地、孜孜求知的浮士德精神,[2] 西方人对于“他人”和世界的征服能力;[3] 西方现代机构及其先进精密的统治技术。
尼采权力说,暗藏了他对西洋真理的一大讽喻:古希腊人原本善良天真,他们相信话语的力量,就在于谁说话、怎样说、在何种场合说。
那时节,长老在庄严仪式中发号施令,巫师神秘兮兮念动咒语。
大群愚昧听众,无不诚惶诚恐、心悦诚服。
谁知道,阴微小人柏拉图,竟从长老、国王和巫师的说话仪式中,窥见了垄断真理的手段:原来话语权力,来自神秘言说及其仪式!于是柏拉图发明辩证法、组建专家群,继而著书办学,自诩是苏格拉底的传人,从此他独揽了西方真理。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和流派
1.话语是指围绕着特定语境中的特定文本所形成的传播实践和社会实践。
话语研究不再关注事物的本质,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事物本质所做出的种种话语的可能性上。
换句话说,话语研究不是研究一个事物是什么,而是研究为什么人们用某种方式对该事物进行表述,是什么社会条件导致了这个话语,这个表述能否自我证明,它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
话语研究不关注获得了什么知识,而是关注知识是在什么前提下获得的,以及是否可靠2.传播是一个社会现象,人们对它的定义与理解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传播也是个历史现象,在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会赋予传播不同的功能。
因此传播的复杂性决定在某个时期,任何一种对于传播的界定都无法概括所有的传播实践3.我们不应该傲慢地否定其他的理解,而是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尽可能地超越自己的视阈,理性地分析各种不同的看法在不同的语境中优势和不足,以一种建设性的态度对社会现象做出较为全面的解释4.信息论的提出者申农认为:信息就是消除不确定性。
自然科学的确定性,成为实证主义追求的目标。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这三种理论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被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之中5.隐喻使得我们对事物作出形象的理解,同时也限制了我们对比喻物的想象。
关于传播是传递或者是讯息的定义强调了信息的客观性的一面,却忽视了信息的编码与解码的复杂性,忽视了传播的社会意义6.意义和言语的困境:传播的活动必须使用语言,但是语言并不是一条透明的通道,而是一个晦暗不明的迷宫。
而苏格拉底却认为,传播的理想境界是心灵之间的交流7.在传播的过程中,我成为中心,我是否能被真正地理解,是传播成功与否的标志,“传播是传递”这个话题最终也会导致交流陷入困境8.传播是传递,还只是唯我主义的自怜自爱的话,那么传播是控制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肆意妄为9.美国着名的报人-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的《民意》中认为,对外部的世界、媒体营造的虚假环境和人们头脑中关于世界的图像做了区别。
因为我们对现实的认识越来越间接,我们自以为是真实的东西,只不过是利益群体利用大众媒体制造出来的虚假环境。
语境理论的发展
第二讲:语境理论的发展和语境学的建立1、古代学者的语境观1.1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的语境思想1.2我国历史语境思想的代表人物1)哲学家庄子的语境思想2)杜预(222年—285年)的语境思想3)孔颖达(574年-648年)语境思想4)刘勰(约465年-532年)的语境思想5)袁仁林的语境思想2、语境理论在西方的产生与发展2.1皮尔士的“索引词语”揭开了“语境”研究的序幕2.2佛雷格的语境观2.3马里诺夫斯基的语境理论2.4弗斯的语境理论2.5韩礼德的语境理论2.6海姆斯的语境构成因素2.7斯珀泊和威尔逊的认知语境理论3、语境理论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3.1 陈望道先生的语境理论3.2 张志公先生的语境理论3.3 王得春教授的语境理论3.4 何兆熊教授的语境理论3.5 胡壮麟教授的语境理论3.6何自然教授的语境理论3.7 熊学亮教授的认知语境理论4、语境学的诞生与发展思考题:1、古代学者的语境观有那些?2、简述语境理论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中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理论。
3、简述语境理论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中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理论。
4、简述语境学的诞生与发展。
媒介理论:关键词·语境·汉译-对“报刊的四种理论”的再认识[提要] 本文对以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为主的世界媒介作了语用和语义探究,发现“四种理论”诞生近半个世纪以来,除了对后来的媒介理论深远、至今烙印尚存之外,英语世界和中文世界对它的语用与语义多有歧见、混淆与误读。
澄清了若干关键词后不难发现,如今江河日下的“四种理论”其实仍值得探究。
我们从最新的“去西方化”理论中就可以发现它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于对“去西方化”一说能否成立仍持怀疑态度。
[关键词]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libertarianism;authoritarianism;totalitarianism;neoliberalism;媒介理论;去西方化(一)概览:“四种理论”与媒介理论的勃兴46年前,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推出了3名新闻学者撰写的《报刊的四种理论》(Four ories of the Press)一书(Siebert etc. ,1956;斯拉姆:1980)。
范式转换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_洪波
范式转换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洪波(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浙江绍兴312000)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施的中介,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构建者,其有效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直接相关。
然而,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困境消解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通过创新实现范式转换,以从“文本”到“人本”的进路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范式。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创新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 (2012)04-0078-04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应用话语体现理论说服力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以话语为中介实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信息传递以获得沟通理解、接受认同的过程。
作为传导、输送、转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直接相关。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语境的变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差异和冲突愈益明显,由此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价值的式微消解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通过创新实现范式转换,摆脱话语困境,以实现其价值诉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释义“范式”(Paradigm )一词,来自希腊文,原意是“共同显示”,由此引出模式、模型、范例等含义,在拉丁语中它有“典型范例”的意思。
1962年,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范式理论。
尽管库恩在使用“范式”一词时,前后常常有差异,但他仍然表达了一个基本思想:范式主要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手段、方法、标准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
就此而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无疑有其自身所关注的“元”问题与“核心”问题,有其自身的基本理论、观点与方法,也有其学科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价值、目标、技术与方法论等,这些要素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所特有的基本范式。
建立缓解相对贫困的女性赋权减贫机制研究
2023年8月Aug.2023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第40卷第4期Vol.40㊀No.4doi :10.3969/j.issn.1672-0598.2023.04.01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收稿日期:2022-08-29㊀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074) 相对贫困的标准㊁识别与治理机制研究㊀作者简介:王卓(1965 ),女,重庆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大学中国西部反贫困研究中心教授㊁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贫困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㊂郭真华(1993 ),女,福建大田人;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贫困治理研究㊂㊀本文引用格式:王卓,郭真华.建立缓解相对贫困的女性赋权减贫机制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4):142-150.建立缓解相对贫困的女性赋权减贫机制研究∗王㊀卓a,郭真华b (四川大学㊀a.公共管理学院㊀b.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都㊀610065)摘要:妇女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项重大命题㊂作为后现代妇女发展领域的主流范式,女性赋权理论对我国缓解农村女性相对贫困具有借鉴意义㊂在深入阐释女性赋权的理论内核和减贫逻辑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农村女性相对贫困的多维表征及内在致因的详细剖析,尝试建构以 国家-市场-社会-个体 为赋权框架的长效减贫机制,以形成多元主体协同赋权的综合性常态化治理格局,最终实现贫困女性主体的全面发展㊂关键词:妇女贫困;女性赋权;相对贫困;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C913.68;F323.8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0598(2023)04-0142-09消除妇女贫困,缩小社会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国家贫困治理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㊂从发展主义视角来看,我国农村女性贫困治理大致经历了 被动卷入 主动依附 和 社会自觉 三个阶段㊂自2012年以来,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群的合力作用下,农村女性的客体性贫困得到了全部消除,并初步实现了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与反贫困政策体系设计的双向嵌入[1]㊂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㊂这意味着我国的贫困治理开始由解决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㊂一般而言,现代意义上的相对贫困是一种以个体/群体的主观性建构而起的具有相对剥夺或相对排斥感的发展性贫困概念,它侧重于考察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㊂当个人或家庭的实际收入低于整体社会平均收入水241第4期王卓,郭真华:建立缓解相对贫困的女性赋权减贫机制研究平的某个比率时,他/她则处于相对贫困状态[2]㊂在后小康社会,作为已脱贫人口中极易返贫的边缘化和脆弱性人群,农村女性群体易成为相对贫困群体,妇女贫困治理也将成为缓解相对贫困阶段的首要议题之一㊂在此现实背景下,探索建立缓解农村女性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尤为重要㊂鉴于机制建构向度的广泛性,本文将立足于相对贫困治理 善治 的社会性别面向,遵循 理论 现实 路径 的逻辑思路,试图摸索建立以缓解农村女性相对贫困为目标的内源性赋权减贫机制,以期为后扶贫时代我国形成具有强社会性别敏感度的相对贫困治理战略提供参考借鉴㊂一㊁女性赋权:相对贫困治理的社会性别框架(一)女性赋权的理论蕴涵后现代妇女发展领域兼具批判和建构意义的 女性赋权 主流范式,体现出了女性主体 个人式 与 社会式 合力增权的现代性减贫特质,是一个多元域的复合概念㊂赋予女性以权力的思想孕育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者对经济发展公平性㊁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评估与反思㊂1994年9月,联合国发布‘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行动纲领“,正式将 女性赋权 作为一种思维模式㊁实践源泉和话语权力纳入公共政策议程,明确将健康㊁教育和就业三大领域作为减贫赋权的着力点㊂从现代语义阐释角度来看, 女性赋权 中的 赋权 概念,最初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社会运动所产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是一种从外部赋予和内部充实个人或群体权力以减少缺权感的内源化减贫过程[3];就 女性 一词而言,则明确指向了以 合作 共享 和 发展 为过渡的赋权实践目标或权能转移对象,即通过国家㊁市场㊁社会和个体等多元主体的协同赋权,重塑女性贫困者的主体性,实现 为我负责 的权力 内发 ㊂简言之, 女性赋权 是贫困女性权力话语表达和走向超越性别之路的增能手段或减贫途径,也是在对 发展中的妇女 (WID) 妇女和发展 (WAD)以及 性别与发展 (GAD)等理论运用的基础上建构而起的能够进行对抗性交流的权力话语机制[4]㊂它不仅拓展了人类对参与式权力分解实践的深层认知,更为全球的减贫发展提供了社会性别治理意识㊂在瓦伦迪娜等学者看来, 女性赋权 诠释了在具有多元层次性的权力话语实践语境中,贫困女性主体为获取 内化权力 的能力而寻求以合理性赋权手段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行动逻辑㊂同时,在突破传统女性缺权弱能的赋权对话中建立起了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参与式减贫发展平台㊂[5]综合而言, 女性赋权 体现了后现代妇女减贫发展的多重性需求特质,旨在遵从女性主体地位,通过外部性力量植入和内源式自我赋权来调和权力结构的失衡状态,达致资源支配㊁参与㊁觉悟㊁资源使用以及福利等五个层面的平等化[6],从而构建以缓解女性相对贫困为基本面向的社会性别减贫框架㊂(二)女性赋权的减贫逻辑女性在反贫困实践中的目标化,是一系列有关性别话语体系建构的结果[7]㊂从发展视角来看,重视贫困女性的内源化减贫能力,实现 父权式 扶贫向 赋权式 扶贫过渡转变,已成为当下新发展主义的主流话语㊂在后现代妇女发展领域,扶贫对象主体性建构的核心,即可持续脱贫责任的构建,在于以 赋权增能 手段达致女性贫困者持久性脱贫㊂为实现这一目标,瞄准贫困女性的各项赋权减贫活动,致力于运用 赋权的方法 来缓解女性贫困者因权力不平等基础上的能力不足所产生的 相对贫困化 现象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女性贫困治理背后蕴含的哲学基础与赋权的理念假设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㊂面临发展341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0卷型贫困的农村女性作为一种社会脆弱性群体而存在,长期置身于边缘化发展位置,堕入贫穷的缄默文化之中,缺乏获得社会资源的能力[8]㊂在减贫实践中,往往以 他者 的形式 在场 ㊂而以自我改变为特征的女性赋权,则是贫困女性为改变现存的权力关系,获取表达和实现个人/群体利益诉求的行动权利,并寻求通过一定途径或手段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过程[9]㊂事实上,贫困者之所以贫困,并非仅因他/她无从获得他人可获得的发展资源,更是因其缺乏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诉求的行动权利㊂由于社会对其成员的期待㊁规范和要求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造成贫困女性群体在资源㊁权力和机会等发展要素的拥有和控制方面遭受不公平对待㊂因此,缓和贫困女性权利匮乏的 相对贫困化 状态,实现女性赋权减贫发展的多维效果,关键在于通过对贫困女性精准赋权的方法,将贫困女性纳入反贫困的政策体系框架之内,强化女性发展的权力感和自我效能感[10],从而迈向超越性别治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㊂从减贫角度来看, 赋权的方法 在贫困场域的柔性嵌入赋予女性贫困者以利益表达与实现的权力手段,有助于强化女性赋权在减贫实践和发展中的潜在有效性[11]㊂可见,作为一种以权力㊁资源㊁实践㊁能力㊁选择以及自由等复合发展要素为导向的贫困干预路径,女性赋权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在于,女性群体不仅是相对贫困瞄准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反贫困的重要 武器 ㊂在相对贫困治理框架下,我国要实现充分地将农村贫困女性有序地吸纳进可持续减贫发展目标中,应转向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 赋权式 减贫逻辑㊂在国家㊁市场㊁社会以及家庭等多元主体的协同赋权下,综合使用外在社会治理与内在生命治理相结合的贫困干预路径,形塑农村女性贫困者的发展主体性,逐步达致自下而上地从 无参与 到 能参与 和 会参与 的缓贫目标[8]㊂从现代发展角度来看,女性利益表达平台的搭建和权力话语机制的设计,能够为农村女性减贫治理实践提供具有强社会性别意识的社会民意基础㊂因此,作为一种通过为贫困女性赋权进而实现女性及其家庭减贫的新发展主义模式[12],女性赋权减贫逻辑为我国探索农村女性发展途径及有效脱贫模式㊁治理 贫困女性化 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㊂在多元主体协同赋权的大扶贫格局下,秉持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价值理念,赋予农村女性在最基层机制中的决策权㊁参与权和话语权,尽可能为其提供充足的行动权利和发展机会,最大限度凸显女性贫困主体可持续的自我脱贫责任,最终实现农村女性相对贫困的长效性和根本性治理㊂二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相对贫困:多维表征及内在致因在后扶贫时代,我国农村女性贫困治理开始由 客体性贫困 向 主体性贫困 转变,呈现出边缘性㊁脆弱性㊁易受损性以及动态发展性等多重特征㊂从逆向层面来看,由于我国在精准扶贫基层实践中对农村贫困女性发展权利的性别忽视,如缺乏对农村女性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培育,忽略对农村女性贫困者生活惯习和能力结构的优化以及多元化发展需求的关注,导致新时期农村女性反贫困面临 缺权 弱能 的整体性 内卷化 治理困境[13]㊂在扶贫系统内部愈发精细化和复杂化的情况下,扶贫 内卷化 将逐步侵蚀农村女性自主应对一切社会风险的抗逆力,进而陷入难有实质性发展的相对贫困㊂本质上而言,农村女性反贫困并未真正实现从传统的外源性 救济式 扶贫向内源性 赋权式 扶贫转变㊂在新发展阶段,女性主义视域下农村扶贫 内卷化 逐步呈现出教育贫困㊁精神贫困㊁权利贫困以及能力贫困等主体性缺失呈正向递增的多维相对贫困交叉重叠现象㊂441第4期王卓,郭真华:建立缓解相对贫困的女性赋权减贫机制研究(一)教育贫困教育和贫困是一种双重的相互作用关系㊂从社会性别视角来看,农村教育领域存在较为明显的性别结构失衡状况, 教育贫困女性化 现象趋于严峻[14]㊂在相对贫困治理阶段,随着数字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由于遭受家庭教育资源分配的性别差异㊁学校教育设置的性别意识缺失以及社会职业教育的性别隔离等教育 脱机 因素的影响,大量农村女性人口面临严重的数字教育贫困问题,在新经济活动中陷入了一道难以逾越的 数字鸿沟 ㊂研究表明,农村女性教育贫困不仅在家庭代际传递链条中发挥着难以克服的消极作用,各传统先赋性因素的外显干预往往使其后代的教育投资被 边缘化 或被剥夺,制约着乡村振兴的发展步伐和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㊂本质上而言,现代社会中农村女性占有资源和机会的缺失以及社会性别分工的不平等,是造成农村教育贫困呈现 女性化 脸谱的直接催化剂[15]㊂因此,在传统文化惯习下,农村女性遭遇教育贫困既是必然,又是偶然㊂个体微观系统中基于 生物-社会性别差异 的传统家庭劳动分工模式,固化了农村女性家庭无偿照护者的角色身份认同,使其甘愿沦为家庭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的牺牲者;中观系统中传统婚姻家庭制度的负面影响,极度排斥女性的现代化,造成农村女性被动处于受教育权的非理性剥夺境遇;宏观系统中社会资源缺乏㊁体制结构失衡以及文化消费受限,使农村女性面临 失权 的教育贫困问题[16]㊂在影响农村女性教育贫困的诸多因素中,传统的性别污名化是导致农村女性遭遇教育 失权 困境㊁家族式或家庭式 关联失学 现象频发,以及家庭内部形成教育贫困恶性代际传递的一项重要诱因㊂可以说,正是以 生物-社会性别差异 为分配原则的家庭分工模式,将农村女性长期置于性别刻板印象的桎梏中,限制了其平等接受教育㊁激发内在潜能和提升文化共鸣能力的基本可能性或唯一途径㊂(二)精神贫困从行为科学视角来看,农村女性精神贫困被定义为一种贫困者 无志 和 无为 的行为表现,实质上是 个体失灵 的结果[17]㊂从社会形态上来看,农村女性精神贫困主要划分为物质相对贫困人口的绝对精神贫困和物质相对富裕人口的相对精神贫困㊂其中,物质相对贫困农村女性人口的绝对精神贫困是我国相对贫困治理的重点㊂在后扶贫时代,农村女性精神层面上的相对贫困外显为贫困者自我主体性的缺失,对农村女性反贫困实践的主体力量㊁实践空间以及发展目标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18]㊂从关系性层面出发,农村女性精神贫困是主体行动同客观环境 双重转化 的结果㊂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对男性主体强烈的依赖心理;在价值取向上,往往主动出让家庭资源以维持现有的稳定和平衡;在策略选择上,秉持既往的贫穷惯性心理,拒绝实现传统思想惯习的内化消解㊂一般而言,贫困场域中聚集的诸如地理位置的封闭性㊁家庭内部的闭合性以及性别分工模式的非理性等先赋性客观因素,从深层次支配着农村女性贫困者的个体行为和社会活动的实践图式,限制了其主体性意识的觉醒㊂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统思想惯习在减贫场域的根深蒂固始终将农村贫困女性排斥于外部先进文化的思想改造之外㊂(三)权利贫困在减贫场域,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权利贫困是一种极度复杂化的社会建构现象,可理解为农村贫困女性群体的权利诉求无法实现或长期处于缺失的状态,同时承受着严重的社会相对剥夺和相对排斥压力㊂一般说来,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权利贫困以性别维度表现为国家既有制度下农村贫困女性在政治㊁经济㊁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失范[19]㊂在基层扶贫实践中,农村女性群体的权利失范一方面消磨了女性贫541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0卷困者摆脱贫困的主观能动性,往往选择以一种无奈㊁消极㊁冷漠甚至逃避的态度来应对自身所处的生活困境;另一方面,极易造成农村贫困女性在减贫发展项目的参与㊁帮扶措施的制定与设计以及贫困决策与发展需求的满足等方面陷入 他者 的权力话语体系之中㊂多数情况下,农村女性人口之所以深陷于 相对贫困陷阱 而无法自救,并非纯粹归咎于她无从获得可供自身生存发展的生产性资源,更是因其在政治上缺乏表达和实现利益诉求的行动权利和实践机会,从而长期处于权益表达的最底层,成为被社会忽视的权利 失语者 ㊂例如,在我国以 家 户 为单位的农村精准扶贫资源配置中,由于贫困决策对家庭内部性别不平等的忽视,导致了减贫发展需求㊁发展规划以及发展决策均表现出以男性户主为中心的性别盲视现象,贫困女性的声音㊁知识和动能遭到了严重忽视[13]㊂可见,传统僵硬的社会性别角色认知固化之下的国家制度或政策实践对农村贫困女性发展权利的性别盲视,是造成其在权利层面承受严重的社会相对剥夺和相对排斥压力的根源㊂(四)能力贫困在主流父权文化影响下,农村妇女贫困随着社会化过程中女性交往法则的固化㊁社会资本的缺失以及传统 自然秩序 的内化而持续深化,并从缺乏必要物质财富的绝对贫困发展为涵盖教育㊁就业㊁社会保障和公共参与等基本发展权利缺失的权利贫困,再由权利贫困引发基本可行能力缺失的相对贫困㊂经由旧思想惯习的社会性教化,可行能力视角下的农村女性贫困呈现出一些特殊之处,如在经济领域,受家庭角色定位的束缚,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所弱化,由此形成贫困的隐性性别化现象;在社会领域,遭致结构性家庭观念的约束,女性的可行能力集无法得到有效拓展;在政治领域,社会地位的性别差异和社会关系网络的断裂制约了农村女性的能力转换和发展[20]㊂在既有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建构中,农村贫困女性与资源㊁权力和机会等多维剥夺交织在一起,从而陷入 贫困恶性循环 陷阱㊂从制度层面来看,农村贫困女性可行能力缺失是婚姻家庭制度㊁传统生育制度㊁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劳动市场制度综合作用的结果[21];从个体层面来看,农村女性所承担的传统功能性活动增强了其遭遇贫困的易损害性,狭窄的社会交往空间使其始终处于社会网络的最底部㊂概言之,生理特性㊁性别分工㊁角色定位㊁社会环境以及传统文化等多重因素,制约了农村女性潜在能力和功能的有效发挥,致使其可行能力集和所能完成的功能性活动始终处于较低层次,无法真正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㊂可见,农村女性可行能力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不平等的社会性别体制对其选择能力和选择机会的强制性束缚㊂三㊁ 四维一体化 :女性赋权减贫机制的构建在 共建㊁共治㊁共享 的社会治理格局下,面向以 相对贫困 为重点的新贫困情势,后扶贫时代的农村贫困治理只有跨越性别界限且具有了社会性,才能彻底释放贫困女性潜在的减贫发展动能,促进政治㊁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益贫式增长,真正实现赋权与减贫的良性循环㊂鉴于此,为了持久性根治农村女性在教育㊁精神㊁权利和能力等方面的多维贫困问题,将女性赋权减贫纳入相对贫困治理范畴,最大限度地突破农村女性发展的传统思维定式,我国应积极摸索建立以资源和能力为导向的女性赋权减贫机制㊂在赋权减贫的嵌入性政策设计中,通过国家㊁市场㊁社会以及个体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不断调和农村贫困女性在知识㊁话语和权力之间的失衡状态,增强其应对一切社会风险的抗逆力,最终达致农村女性相对贫困的长效治理㊂641第4期王卓,郭真华:建立缓解相对贫困的女性赋权减贫机制研究(一)政治赋权:建立包容开放的公共参与机制农村女性在基层公共领域的长期缺席,不仅固化了公众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而且造成了女性话语的集体失权㊂因此,为缓解农村女性权利相对贫困,我国应始终秉持 以人民为中心 的思想理念,依托法律或政策手段赋予贫困女性充分的决策权㊁参与权和话语权,以打破性别界限森严的公/私领域壁垒,拓展女性主体的发展空间㊂一方面,在法律层面,为缓解精准扶贫实践中权力运行与权利诉求之间的紧张关系,农村女性减贫与发展应着眼于法律化和制度化,通过国家自上而下的权力推动,依法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反贫政策体系,切实保障农村贫困女性的政治利益诉求得到有效回应㊂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现实语境下,针对农村女性主体性呈现 赋权不足 和 身份缺损 的发展困境,政府应合理运用公共治理的权威性和法律的正当性,适度赋予其在政治领域免于遭受排斥和获得参与式发展的机会㊂同时,在法律赋权框架下,通过将纯粹法律文本上的 纸上权利 转变为农村贫困女性参与发展实践的 行动权利 ,从而实现减贫场域中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良性互动㊂另一方面,在反贫政策体系设置上,可尝试以参与式性别预算为政策工具,赋予农村贫困女性对减贫发展项目的决策权㊁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将女性智慧运用于反贫事业[22]㊂在具体的政策实践中,可采取制度安排或机构设置的形式,将社会性别平等观念纳入减贫实践主流,以减轻性别差异对扶贫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提升减贫政策的稳定性㊁合意性和连续性㊂此外,在脱贫攻坚的公共话语场域,实现性别话语配置的均衡化和合理化,必须消解以男性为主导的 话语霸权 ,赋予农村贫困女性集体话权㊂(二)经济赋权:建立管制适度的权能拓展机制后现代减贫发展场域性别平等在赋权过程中的逐步实现,关键在于建立消解 隐性歧视 的女性权能拓展机制㊂研究表明,对传统性别分层复合体制的合力消解,是后扶贫时代我国缓解农村女性相对贫困至为关键的制度性举措㊂其中,劳动市场性别管制的放松以及由此形成的减贫激励机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益贫式经济增长作用㊂在女性经济赋权减贫框架下,鉴于传统固有的权力分配模式对农村女性主体自我认知的归类强化,实现女性赋能投资减贫合法性地位的重点在于:一是摒弃传统性别特征偏见,以无差别方式赋予农村女性贫困人口以资金㊁技能和信息等资源,通过产业培育㊁普惠金融或微型金融等手段,拓展其在经济参与中的自由选择权,实现从 行为外嵌 转向 发展自觉 的内驱式减贫目标;二是结合新时期乡村振兴的内在发展要求,遵循以实现 被动扶 到 主动兴 的赋权逻辑,通过性别治理价值链赋予农村女性贫困者对诸如房屋㊁土地以及设备等家庭生产性资产的占有和控制,同时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技术推广中积极开展女性技术减贫实践,充分发挥农村女性在基层公共治理领域的主体性优势;三是从社会性别规范视角入手,针对经济发展主流系统中农村女性弱势群体的 脱域 和 排斥 现象,适时调和组织体系运行中权力㊁资源和利益关系的失衡状态,重塑农村女性行为主体在有序减贫系统中牢固的社会关系网络㊂整体而言,理性市场逻辑和道义经济逻辑下的农村女性多维权能拓展体系的构建,能够为相对贫困治理开辟一条通往性别平等㊁消除贫困和实现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㊂(三)社会赋权:建立共享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后扶贫时代,缓解农村女性相对贫困㊁打破贫困的社会性别分层,应秉持共享发展价值观,综合运用团体赋权和组织赋权相结合的社会赋权手段,构建以农村贫困女性为主体本位的利益联结机制㊂其中,团体赋权致力于以 复数-我们 而非 单数-我 的存在形式来提升农村贫困女性抵御一切社会风险741。
公共管理研究范式
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文开创了西方尤其是美国 的公共行政学研究传统。该文涉及三个主题: ① 说明行政研究领域的历史; ② 确定这个领域的研究主题; ③ 决定这一领域的最好的研究方法。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官僚制度(科层制)理论构成 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另一个思想基础。他在《社会组织与经济 组织理论》(1922)这一论著中对官僚制度作了系统的分析。 韦伯的官僚制度理论对于传统公共行政学注重正式政府组织 及其结构形式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增加了公平一项。 ② 新公共行政学以公平为核心, 抛弃了政治-行政二分法
的观点。 ③ 新公共行政学倾向于抛弃传统的过于稳定的官僚体制,
寻求具有灵活性的行政组织结构或官僚组织形式。
c. 公共管理学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新)公共管理 (New public management)运动。这种运动的目标是以政府 和其他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各种学科相关 的知识和方法,创立一个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新知 识框架,以适应当代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公共管 理学者来自于行政学、经济学、政策分析、组织与管理理论 (管理学)等各个学科。公共管理学不仅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 理论,而且也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作为一种运动或思 潮,(新)公共管理者并没有“一致”的理论立场,更未形成 被普遍接受的公认“范式”。
在新公共管理中蕴含着两大管理理念:
① 自由化管理 在管理主义来看,高度专业化、贯通管理方式和拥有信息是公共
管理人员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在政策、法律法规的相关制度的约 束下,这些公共管理人员难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才能,办事效率被人 诟病。因此为了提高公共管理人员的办事效率,要倡导自由化管理的 方式,接触捆绑在管理人员身上的制度约束,引入职业管理者参与公 共部门的管理与活动。 ② 市场化管理 市场化管理模式最主要的两个特征是:竞争、私营部门管理普遍存在。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Weber’S bureaucracy theory)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于20世纪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论。
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
韦伯认为组织的合法权威有三种来源:习俗惯例;个人魅力;法规理性。
法理权威的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官僚制。
所谓“官僚”,是指这种组织的成员是专门化的职业管理人员而言,并不含有一般语境中使用“官僚”一词的贬义。
为了避免误解,有些学者把韦伯所说的官僚组织,改称科层组织。
韦伯认为,在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官僚组织是对大规模社会群体进行有效管理在基本形态。
韦伯指出,在这三种组织类型中,只有传统组织和官僚组织才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
个人崇拜组织与这两种组织差异极大,它可以破坏一个旧世界,而无法建立一个新世界。
因为无法保持领袖人物魅力的弥久弥新,或者领袖人物隐退去世等等,个人崇拜组织从诞生起,衰败也就不可避免。
例如宗教组织在其创立时必须依赖于领袖的神圣光环,但要将信徒对领袖的顶礼膜拜常规化,一旦形成了教义和规则,它就开始转变成传统组织。
古代王朝的创立时期,常得益于某个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们信赖他那种拯救社会的神力,对乌托邦式美好世界的追求形成对领袖的拥戴,并焕发出“打江山”的动力。
而一旦转入“坐江山”,就得实现权威的转变,把神力变成传统,制定典章制度,个人崇拜组织随之平凡化,变成传统组织。
传统组织与官僚组织在外观上具有相似性,但两者实质有很大不同。
在官僚组织中,由制度规定组织层级、部门划分、职位设置、成员资格,能够形成非人格化的层级节制体系和部门结构,组织成员是否胜任仅仅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他对组织领袖的个人忠诚和个人依赖。
传统虽然也有规章体系,但它的典章来自传统习惯,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个人关系、喜好偏爱、社会特权的基础之上。
权利刑罚:背景叙事、基础论证与本体展开
基金项 目:2 1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1B X19 0 0年江西省研究生创 新专项资金立 项项 目:YC 0 0 01 1 F 0 ;2 1 1A0 4 收稿 日期 :2 1 -60 0 1 .5 0 作者简介:石聚航 ( 9 0),男,河北邯郸人 ,汉族 ,南 昌大学法学 院 2 0 1 8. 0 9级刑法 学专 业硕 士研 究生 ,南 昌,3 0 3 。 3 0 1 周建达 (9 4 ),男 ,浙江温州人 ,汉族 ,西南政法大学 2 1 级刑法 学专业博 士研 究生 ,重庆 ,4 0 3 。 18 . 00 00 1 ① 苏力 :《 现代化视野中的中 国法治》 ,载 《 法理学论文选萃》, 中国法制 出版社 2 0 0 0年版 ,第 4 6页。 3
.
71 .
法 性 与合理 性 根基 。
公 民权 制 约刑 罚权 是人们 反 思和质 疑传 统 的 “ 力一 元论 ”之 后形 成 的新观 念和 进行 的新 实践 。 权
这 种 实践是 在权 力分 化进 程 中逐 步生成 的 。“ 着市场 经济 的建 立和 发展 ,‘ 随 国家. 社会 ’一 体化 的格 局 被 打破 ,民间社 会或 公 民社会 的逐 步形 成 ,社会 主体 的 自主性 、 自治性 增强 ,社会 物 质和 文化 资源 部 分 地从 国家 垄 断 中剥 离 出来 归公 民和社 会组 织所 拥有 ,开 始发 挥其 对社会 和 国家 的影 响力和 支配 力 。 由此 ,于 国家权 力 外 ,与之 并存 的又有 了一种新 型 的权力 一一 社会 权力 。权 力 出现 了多元化 现 象 。权 利 也 开始 部分地 不完 全依 赖 国家权 力而 可 以运用 社会 权力 促其 实现 ( 这在 不 仰给 国家 资源 而依赖 社会 组 织 自助和 资 力救济 的权 利方 面 ,表现 得尤 为 明显 ) ” 在这种 权 力分 化和肢 解 的进路 中,公 民权利 。
论文学经典和文化权力之间的博弈
文 章编 号 :1 6 7 2— 5 8 3 2( 2 0 1 6 )0 2- 0 0 0 8— 0 1
争 夹 杂着 性别 歧 视 、种 族 歧 视 、等 级 歧 视 以 及 其 他偏 见 ,是 一 种
罕见 的文 化权 利之 间 的博 弈 。
文学 经典 之争 推 动 那 文 学批 评 的革 新 ,是一 种 新 兴 文 学 批 评
传 递 给所有 接 收 者 ,从 而 融合 到社 会 秩 序 中 ,形 成 一 种 对 人 有 约 科 技 的重要 变革 。
束 力 的行 为制 度 。话 语 是 权 力 争夺 的对 象 ,掌握 话 语 权 意 味着 占 据 着 生活 的权威 地 位 。
2 文 学经 典之 争 参 考文 献 :
论 。其意 义超 过 了文 学 本 身 进 而 演 变 成 了一 种 文 化 战 争 。 这种 战
2 0 1 3 ,4 0( 3) :1 1 7—1 8 1 .
物批 判 的精神 ,奠 定 了人 们 对 待 文 学 的 立场 。这 种文 学 经 典 之 争
战 线.2 0 1 3,0 2:1 3 3—1 4 2 .
先后 引发 了 “ 文学传 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学 价值 ” 、“ 评 价 标 准 ” 等 问题 的讨 [ 3 ] 易华 . 中国文 学 生 态 的权 力 结构 与 文 学 经 典 的 生成 [ J ] .
一
。 ・ ¨ :-一毒 j- - i 看 i 羞
论 文 学 经 典 和 文 化 权 力 之 间 的 博 弈
王 昱 夏
令
( 第 二 炮 兵 工 程 大 学 陕西 西 安
7 1 0 0 0 0 )
摘要 :文学 经典 的 “ 文化权 力 ” 起源 于 文学 ,涉及 到 民族 种族 、地域 、性别 、殖 民 以及 诸 多领 域 。涉及 到 考 察 文学 、 文学 经典 以及 文 学 史 等 主要领 域 的角力 。本 文 主要讨 论 文学 经典 和权 力递 机构 的相 关理 论 , 了解文 学经典 的斗 争和 世 界 之争 的文 学 回应 ,从 而进 一步探 讨 文学经典 与文化 权力 之 间 的博弈 。 关键 词 :文 学经 典 ;文化 权 力 ;博 弈 中图分类 号 :1 2 0 6 文献 标识 码 :A
权力制约的社会学范式:理论与路径的探讨
权力制约的社会学范式:理论与路径的探讨
冯静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家》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权力制约的社会学范式在当前政治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以社会制约权力的理论进行系统捉安的梳理,指出权力制约的社会学范式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前提与现实资源之上的.而中国目前并不具备这些前提和资源,这就决定了在培植民主的社会基础方面,以社会制约权力的实现,要建立在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变革之上.
【总页数】5页(P39-42,54)
【作者】冯静
【作者单位】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69
【相关文献】
1.解释社会学范式:旅游研究的一种理论范式基础 [J], 刘艳红
2.也论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整合--简评周晓虹教授《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其整合的可能性》 [J], 李怀
3.个体安全研究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社会学传统范式和研究方法的一种兼容汇聚 [J], 杨敏
4.现象学社会学: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另一种范式 [J], 范会芳
5.纯粹社会学:社会学的科学革命及其范式构建——布莱克的方法论追求与理论逻辑 [J], 黄家亮;邢朝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分权制衡到社会制约
从分权制衡到社会制约:西方权力制约思想的范式转换周义程2012-2-27 10:21:59来源:《社会主义研究》(武汉)2011年4期内容摘要:在政治学的知识图谱中,权力制约始终是一个无可回避的议题。
从亚里士多德、波利比阿、西塞罗、洛克、孟德斯鸠到联邦党人,体现了以体制内的分权制衡来制约权力的思想套路之日渐成熟。
托克维尔和达尔则睿智地体察到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效能之有限性,倡导以体制外的社会力量来强化对权力的规约,从而实现了权力制约思想的范式转换。
然而,只有实现体制内控制和体制外控制的有机整合,着力构建权力制约的复合模式,才能切实增强权力制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坚持权力制约机制构建的人民性,才能正确把握制约权力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权力制约;分权制衡;社会制约;范式转换;阶级属性作者简介:周义程(1978-),男,江苏泗阳人,南京大学政治学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江苏行政学院廉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讲师,主要从事公共服务与民主治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27(2011)04-0082-06权力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但其必须受到限制。
如何限制权力一直是政治学的中心议题之一。
权力制约思想的起源要追溯到古希腊。
经过漫长的探索,权力制约尤其是分权制衡思想开始在西方政治领域内盛行,后来演变发展为立体分权理论。
虽然说,分权制衡思想一是西方权力制约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但以社会制约权力的思想同样不容忽视,其为权力制约问题提供了新理路,实现了权力制约的范式转换。
一、从亚里士多德到西塞罗:分权制衡思想的起源权力制约思想萌芽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
他在《政治学》一书中首次把国家权力划分为议事部分、行政部分和审判(司法)部分,议事部分行使国家的最高法定权力,诸如宣战、缔结条约、制定法律等,行政长官可由大小不一的选区推选,或抽签决定,能担任任期较长或较短的职务,要向议事机构负责。
这很可能是政治学说史上对权力的最早划分。
西方学者视野下的权力制约与权力监督之辨析_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视角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5期NO.05,201076西方学者视野下的权力制约与权力监督之辨析□陈玢1杨俊2(1同济大学法学院2009级民商法专业硕士研究生;2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2008级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摘要:本文先以时代演进为主线,展示出在政治学和法学语境下从古代社会到启蒙运动时期西方学界有关权力制约理论的历史演变,通过描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西方社会权力制约学说实质的批判性分析,揭示出西方社会权力制约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权力监督理论在本质上属于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
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过人之处在于能基于西方学者有关权力制约理论的高度之上,通过求同存异,建立与发展起自己的学说,实属高屋建瓴。
关键词:分权;制衡;人民主权;监督有权力之处就有权力腐化的风险。
权力的性质决定它必须受制于一个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人们常用制约与监督来表述对权力的约束机制。
然而,对制约和监督这两个表述的意义区别,许多人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
本文拟从西方法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权力约束问题的阐释来揭示制约与监督二者的异同。
一、西方权力制约理论的历史演变(一)古代社会的分权制约思想古西方的权力制衡,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
亚氏指出,任何政体都具备以下三个要素,即议事、行政和审判机能。
尽管上述三种机能与后来三权分立思想内涵有很大不同,但由此我们却能发现西方先贤对权力分立认识的雏形。
波里比阿在继承亚氏学说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只有以权力制约权力,才能避免权力专横和蜕变的趋向。
[1]他高度赞扬了执政官、元老院、平民会议三种权力相互配合与制衡的政体,指出"罗马统治机构的真正秘密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三种力量相互牵制,从而防止了自发的衰变倾向。
"[2](二)近代资产阶级权力制约学说1.洛克洛克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其特征之一即实行适当分权,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专横。
洛克说人民才是国家最高主权者。
立法权虽然是最高的,却必须时时受到人民的制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以权 力制 约权 力 以权 力制 约权力 肇 始 于 权 力 分 化之 后 , 随 着 生产力 的不 断发 展 , 人 类社 会 实 现 了从 统 治制 衡 与管理 职 能 高 度 统 一 的状 态 向统 治 职 能 和 管 理
、
经 典范 式 : 权力 制约 的历史 叙 事
归结于通过伦理途径实现对于权力 的制约 , 保持 政 治秩 序 。孔 子 把仁 作 为一 种道 德 境 界 , 而礼 则
是 实现 这 一 境 界 的 唯 一 途 径 , 只 有 在 礼 的 节 制
1 . 以道德 制约 权力
以道 德制 约 权 力 是 伦 理 学 权 力 制 约 途 径 的 典 型表现 。从 严格 意义 上讲 , 此时的“ 制约” 理 解 为“ 影响 ” 更 为恰 当 。以 道 德 影 响权 力 是 人 类 社
一
与之 处 于大致 同一 时期 的 中 国先 秦 时 期 , 儒
家学 派孔 子 提 出 了仁 、 礼学说 , 仁 是 一 个 人 内在
的道 德 品质 , 仁者爱人 ; 礼 是 约 束 人 们 行 为 的 社 会基 本 准则 。在 礼崩 乐 坏 的 春秋 战 国时 期 , 孔 子 主张恢 复周 朝 礼 的规 范 , 从本质 上看 , 仁 和 礼 都
职能相 互 分化 的状 态 的转 变 , 而这 一 转 化 的 背 后 则是 随着 生产 力发 展 而 出现 的社 会 分 工 、 社 会 力
特 点 。其可 以从 中西 方 早期 权 力 的产 生 、 行 使 方
式 中得 以论证 。在古 希 腊 , 亚 里 士 多德 提 出 由贤
收 稿 日期 : 2 0 1 3—1 2— 2 3 作者简介 : 王 崇, 男, 河南漯河人 , 硕 士研 究 生 , 研 究 方 向 为行 政 管 理 理 论 与 实践 。
能、 审判职能等划分 , 但善依然是政 治和城邦 的
最 高追 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道 德制 约 权 力 思 想 主要 表现 为 :
城 邦 的统 治者需 要首 先 “ 先 行 研 习受 命 和 顺 从 的 品德 ” , 其 次具备 至善 的品德 , “ 以统 治 者 来 说 , 其
品德 就相 同 于善 人 的 品德 ” , 从 深 层 次 来 理解 ,
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 这 是 万
人 执政 的思 想 , 其 虽 然 提 出 了议 事 职 能 、 行 政 职
古不 易 的一条 经 验 。 ” ④ 党 的 十八 大报告 指 出 : “ 健
全权 力运 行制 约 和监督 体 系 。 ” 党 的十 八届 三 中 全 会《 中共 中央关 于全 面 深 化 改革 若 干 重 大 问题 的决定 》 指 出: “ 让 人 民监 督 权 力 , 让 权 力 在 阳光 下运行 , 是 把 权 力 关 进制 度 笼 子 的根 本 之 策 。 ” ④ 当前 , 学 术 界和 实务 界 从 中西 方 权 力 制 约 实践 中
下, 才能 使 “ 天下 归仁 焉 ” 。孟 子从 人 性 善 角 度提 出仁政 学说 : “ 己所 不 欲 勿 施 于人 ” 、 “民为 贵 、 社 稷 次之 、 君 为轻 ” 等, 强 调 统 治 者 自身 的道 德 修 养 对 于权力 行使 的重 要意 义 。
会早 期 权 力 制 约 的集 中表 现 方 式 。之 所 以 采 用 此种 途径 , 有 其深 刻 的历史 原 因 。在早 期 的权 力 产 生过 程 中 , 权 力 往 往 作 为一 个 整 体 , 为 某 些 少
亚里 士 多德 同时也 在 明确一 个 道 理 : 城 邦 应 当 以
道德善 作 为统 治原 则 。
总结 经 验 , 主要 归纳 为分 别 依 靠 道 德 、 权力 、 社 会
等 制约 权力 的伦 理 学 、 政 治学 、 社会学途径 , 运 用 多 元范 式 是 当前 权 力 制 约 理 论 的 主要 趋 势 。然 而, 实 现权 力制 约 的语 境 化需 要 在 马 克 思 主 义政 治 观指 导 下 , 明 晰我 国 权 力 运 行 的历 史 之 源 、 现 实 之维 、 人 民 当家做 主 的民 主实质 。
第3 2卷
第 1 期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Ae r o n a u t i c a l I n d u s t  ̄ Ma n a g e me n t
力 制约 的普遍 性规 律 , 更 需要把握 马 克思 主义政 治观 视域 下权 力 制约 的特 殊性 。 关键 词 : 权 力制 约 ; 经典 范式 ; 内在逻 辑 ; 语 境化 中图分 类号 : D 0 3 5
“
一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7— 9 7 3 4 ( 2 0 1 4) 0 1— 0 1 3 4— 0 5
权力、 以社会 制约权 力等经 典 范式 , 体 现 了权 力制 约 活动 从 关 注权 力 执 掌 者 、 权 力本 体 到 关 注 权 力 归属 者 不断 演 变的 内在 逻辑 。植根 于我 国 国情 的权 力 制 约 实践 在 伦理 学 、 社 会 学途径 方 面与西 方存 有共性 , 但 于政 治 学途径 却存 有个 性 。 实现 我 国权 力 制 约 的语 境化 既 需要 体现 权
Vo l _ 3 2 No. 1
2 0 1 4年 2月
F e b . 2 0 l 4
权 力制 约 : 经典 范式 、 内在 逻 辑 与 语 境 化
王 崇
( 郑州大学 公 共管理学院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1 )
摘 要 : 实质意义上的权力制约肇始于权力分化之后 , 历经以道德制 约权力、 以权力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