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小先生制”再解读

合集下载

论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论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论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发布时间:2021-04-08T12:01:08.54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作者:张丽[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受到学校德育教师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德育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改进,张丽山东省德州市天衢中心小学 253000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受到学校德育教师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德育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改进,小学德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这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现阶段小学德育面临的问题入手,通过解读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概念,从精神和意义上着手,得出有利于小学德育解决现阶段遇到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陶行知小先生制小学教育一、引言陶行知是中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所提倡的精神和教育理念是中国教育创新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财富。

在30年的教育实践中,陶行知留下的教育理论全面而实用,除“生活教育”“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民主教育”等为众所周知的教育理念外,“小先生制”也具有丰富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对当今的教育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且有着相当强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价值。

二、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理念的背景“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20—30年代提倡的普及教育理念,主要由受过教育的学生对年幼的儿童进行知识教育,以此来扩大教育知识的传播,开展全民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这种同性质的人传人的教育形式是传播知识最佳途径,也是最有成效的形式,从小普及知识的传播,实现拥有知识的重要能量。

“小先生制”具有相当完整的实践价值和丰富内涵。

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为贴近实用价值。

这种价值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同时也有利于小学德育教育解决面临的问题,进而走出困境[1]。

三、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在新课改教育的背景下,德育教育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针对小学德育,作为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初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探“小先生制”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例探“小先生制”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先生提倡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小先生制”,他指出,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

依照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小先生制”有助于学生在夯实文化基础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实现充分的自主发展。

将“小先生制”应用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选材、评改与表述三个环节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评改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小先生制”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互相促进。

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基于校情和学情,笔者将“小先生制”应用到小学中年级学生写作教学中,以探究和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一)“小先生”选材——从生活中提炼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学生的写作内容缺乏真实性,存在过度模仿的现象,如扶老奶奶过马路、主动给老人让座等。

事实上,他们并没有类似的生活经验。

“小先生制”强调知识来源于实践,通过师生角色、地位互换,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

为了鼓励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感兴趣的写作素材,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笔者每周按照学生的学号轮流产生5名“选材小先生”。

他们在班级里进行调查,选取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专题写作的训练素材。

例如,“今天的雨”“紫藤花开”“校园新貌”“黑色星期一”等,“选材小先生”筛选确定的主题,其他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最想写的进行练习。

例文选段:《散步》:再往前走一段路,我们又到了幕府山风景区。

这时风景区的人还不算多,我站在路边向四周眺望,惊奇地发现草坪的颜色一半青、一半黄,真像是穿了一件渐变色的衣服。

再往前走了一会,我忽然闻到阵阵花香,我意识到现在正是八月桂花香满径的时节,这阵香气令人陶醉,还令人神清气爽。

从“小先生制”,观陶行知生本教育

从“小先生制”,观陶行知生本教育

从“小先生制”,观陶行知生本教育【内容摘要】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在二十世纪初对普及乡村教育方法的实践创新和重大发展。

是以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

从小先生制的理念、实现形式及效益等个方面都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本教育思想,于今天我们的教育观,教育形式也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关键词】小先生制生本教育一、以“小”见“大”“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

”——陶行知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倾其毕生精力于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其写的一首《小孩不小歌》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理解儿童,以儿童为主的教育思想。

研读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更是处处体现了教育应从生出发,以生为主,回归生本的教育理念。

(一)何为“小先生制”?何谓“小先生”,陶行知先生是这样说的:“生是生活。

先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有种生活的先生,后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后生,学生便是学过生活的人,先生的职务是教人过生活。

小孩子先过了这种生活,又肯教导前辈和同辈的人去过同样的生活,是一名名实相符的小先生了。

”他又说:“小孩子是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孩子!”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陶先生认为学生并不应该只做知识的接受者,他有权利、有义务,更应该去参与知识的交流和传承。

“小先生制”最先由陶行知先生提出,在推行民众教育时,陶行知先生提出:“民众教育的根本主义就是把知识散给大众。

要把教育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荡涤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都得呼吸。

把知识变成空气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小先生。

”狭义的来说,即老师平时实行的“小老师制”可看成是其一部分。

(二)何为“生本教育”?“生本教育”即以学生为本,从学生本人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真实地反映学生生活、学习情况,进而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以达到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育方法。

“生本教育”认为教育过程的主人,正是儿童自己,教师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

探讨陶行知“小先生”教育思想的意义

探讨陶行知“小先生”教育思想的意义

探讨陶行知“小先生”教育思想的意义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行知先生在国民愚昧、千疮百孔的近代中国背景下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知行做合一等先进的教育思想,也推动了平民教育普及运动、乡村教育运动和师范生的培养,可以说行知先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尤其是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育思想,极大地丰富了平民教育、生活教育的内涵,其中的小先生制更是给人对于教育事业发展耳目一新的感觉。

1 陶行知“小先生”教育思想概述所谓小先生制,用我们现在通俗地讲,就是学生教学生,它比以往的教师制度更新颖,新就新在“小”字上,有多小?行知先生给出的答案是六周岁以上、十六周岁以下的儿童,行知先生甚至指出,“我们的社会没有理由不信任小先生,小先生不仅仅教儿童,可以教大学生,可以教自己的父母,甚至可以教老人”。

行知先生倡导这种平民教育,他甚至还做过一番比喻,说“中国有两个妖怪,一个是守财奴,一个是守知奴,守知奴是守财奴的弟弟,它把知识一字一字的装进去,头是越装越大了,就是不肯拿出来教人”,行知先生反对这种知识的占有,提倡知识的广泛普及。

可见行知先生针对近代中国国力孱弱无力办教育、国民愚笨教育缺失的现状提出的小先生制这一符合当时国情的教育方式,通过小先生制,能使国家的希望——儿童在缺乏充足的教育投入的条件下,相互启迪,互助互学,促进教育在全中国的普及,小先生制就是这样一种背景下诞生的促进教育发展的合理教学方式,也是行知先生重要教育思想“即知即传人、生活即教育”的重要体现和实践方式。

小先生制是针对近代中国教育提出的思想精华,那么对当今中国教育是否适合呢?当今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现状:大学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国文化传统上,对考上大学是极为看重的,儒家文化中人生有四喜,而“金榜题名时”就是最重要一喜,一人考上大学,全家、全乡乃至全县都视为荣耀骄傲之事。

浅谈“小先生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深度学习的应用

浅谈“小先生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深度学习的应用

204陶行知先生曾说:“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孩子!”在教改的要求下,以师为主的授课模式被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逐渐取代。

失去了老师的教,学生的小组合作必定需要一位先行者来带动小组成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学习意识与能力。

1 “小先生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问题“小先生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应用过程中,采取了多种形式,包括课前读,课中的纠错,以及课后的检查等方式。

由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地区、学校、级段以及课型方面均有差异,因此 “小先生制”的教学方式的实施面临着诸多的困难。

此时,“小先生制”就能为教师教学提供有力的补充。

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小先生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问题。

2 基于深度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深度学习是当前新课改下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而提出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

其主要针对性实现学生学习思路的调整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在加强初始教育内容对学生实际影响的基础上,强化学习效果,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的培养。

2.1 注重内容设计,加强网络结构的建设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在教育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并在不同章节之间体现出一定的关联性。

因此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以孤立的形式进行学习,而是要在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实现网络化的建设与发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此部分内容,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要体现出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从而达到思维发散和扩展的目的。

2.2 注重课堂提问,加强思维拓展提问是当前中学课堂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实现课堂追问则是对当前问题的深化研究和分析。

课堂追问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与发展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加强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实现对问题内容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针对课堂脉络进行追问 ,在课堂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建设良好的学习思维,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课堂实际过程来进行课堂追问。

音乐教学中“小先生制”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音乐教学中“小先生制”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音乐教学中“小先生制”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古田县第二小学杜丽娜“小先生制”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首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小先生制是叫小孩教小孩,小孩之间互相学习,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方式。

陶行知先生认为,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小孩子能做先生。

“即知即传”是小先生制的一个重要原则,即用自己读的书教人,一面温习,一面把学问传给他人,而在当代的课程理念中就体现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教学中以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合作互助式学习,通常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互为“小先生”,他们相互学习,“即知即传”。

小学生喜欢在课堂上说话,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老师授予的知识,而是成为学习的探索者、研究者,他们之间共同商量、一起学习,与此同时教师适时的参与,或倾听、或引导,以同伴的角色加入到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认识新事物,指导学生解决新问题,使教学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音乐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音乐教学在实施“小先生制“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其特殊性。

音乐教学中的合唱、合奏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类教学使学生们明白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例如:在今年的“吟唱经典喜迎元旦”的的歌咏比赛中,我与六年5班的的全体同学一起商定选择了《出塞》这首歌曲。

在排练的过程中我请担任该班语文教学的兰老师与学生共同将这一首古诗重新进行解读,分析背景、把握情绪。

同时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并对两个声部均提出明确的要求,使两个声部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表演整体,还邀请了该班的兰钰同学担任古筝伴奏。

练习的时候我要求两个声部与伴奏间要合作,对这首音乐作品做出尽可能完美地诠释。

元旦比赛中,学生们以饱满的热情、默契的配合、精湛的演唱、精彩的伴奏赢得了比赛的第一名。

论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论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论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一、指导思想陶行知“小先生制”的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它强调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更是德育的主体,倡导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德育目标。

在当前小学德育工作中,我们应以陶行知的“小先生制”为重要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1.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 德育与教学相结合:德育工作应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

3.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德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我们要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德育实践的机会。

4. 以身作则,榜样引领: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德育的示范作用。

5.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实现因材施教。

6. 强化实践锻炼,注重养成教育:德育工作要注重实践锻炼,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我们将以陶行知“小先生制”为指导思想,全面推动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新时代小学生而努力。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小学德育工作应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总体目标,着重培养具有以下几方面品质的学生:(1)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等;(3)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够正确认识自我,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4)具有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5)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敢于探索,善于合作,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奠定基础。

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思想及其研究价值

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思想及其研究价值

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思想及其研究价值摘要:面对着当今深化教育改革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我们应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要深刻的研究前人所留下来的经验。

研究陶行知的学习思想对于发扬优秀的教育教学遗产,对劲教育的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对加强和改进当代的教育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因此,本文将对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教育理论做一番探索研究。

关键词: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思想;一、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思想的形成“五四运动”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也为他将来成为教育事业中的带头人奠定了基础。

1926年经过调查路线和实地考察当地农村学校,陶行知放弃了优渥的薪酬,告别了繁华的都市,创办了实验乡村师范学校。

后来“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件使全国人民陷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这也改变了陶行知教育运动的轨迹。

为了唤醒民众,改良社会,挽救国家,他在全国倡导一种新型的教育实践,用极大的热情奔走于祖国的各个角落宣传、倡导平民教育。

但很快就遇到了难题,平民教育的概念是宣传了,具体实施的时候却没有教材。

于是陶行知自编了《平民千字课》。

编成后,陶行知拿它到各个平民学校中试用,陶行知也把《平民千字课》带回了家里。

并在家里创办了读书处。

陶行知的大儿子很喜欢《平民千字课》,里面许多有趣的图片文章吸引了孩子,所以每天都忍不住拿在手里仔细翻一翻,读一读。

长此以往,在旁边玩的小弟也被吸引了过来,他坐在哥哥旁边一起读书。

陶母操劳了半生却没有机会进一次学堂,读一读圣贤书。

所以行知也送给母亲一本,母亲连忙拒绝她认为自己老了眼睛看不清,脑子也不好使必定是学不会了。

为了让母亲读懂,行知特地说服妹妹教母亲识字,孩子们看到后也觉得热闹争着当小老师也要帮助奶奶。

使他高兴的是:在这样一连串连锁反应中,他发现了自己自己苦寻不得的教育方法——连环教学法。

二、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所谓的“小先生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年幼的老师,陶行知让人们信服孩子也能当老师,而且每个孩子都能当老师。

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摘要:小学德育教育日渐受到学校、教师,家长关注的情况下,将“小先生制”等优秀教学模式引入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将在充分认知“小先生制”要以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德育教育的不足之处,思考“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以便为相关教学活动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陶行知;小先生制;小学德育前言:“小先生制”顾名思义就是儿童扮演教师,将已经接受过教育或者年纪稍大的学生作为传授者,教导其他的儿童。

这种教学方式在理论层面有着丰富的内涵,同时也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尽管这种理论的提出已经接近百年,但是放到现今依然有强烈的参考意义。

小学教师应当积极的接触和理解“小先生制”,尝试将其用于日常教学当中,以此提升德育教育整体水平。

一、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分析1.德育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小学德育教育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展开,虽然素质化教育在不断深入当中,但是就目前来说,传统的德育方式还是占据主流地位。

传统德育方式注重知识记忆,具有显著的程式化特点,学生们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以后,只能在理论知识积累方面得到发展,却不能在思维、认知层面得到提升。

尤其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疏离,德育只能通过理论灌输实现,至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情感引导则无从谈起。

2.德育教学脱离实际小学德育教学脱离实际,学生无法将课堂所学内容延展到生活,所以对德育教育的内容缺乏共鸣。

这种在状况的出现与教师忽略学生实际,过分依赖课本有关。

部分教师为了减少教学工作量,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简单的将书本知识复述下来,完全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既没有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做出引导,也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制作优秀课件,所以学生们只能被动的跟从教师学习德育知识,无法通过自身来理解和消化。

3.德育教育过分独立德育教育的独立从两方面体现,一个是学科的割裂,另一个是教学主体的割裂。

以学科的割裂来说,德育教育往往只存在于思想品德课中,至于其他学科中的德育内容则相对较少,实际上不同的学科中都存在德育教育的空间,以语文、英语学科来说,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大量人文性内容,如果教师能够妥善的处理,就能发挥德育教育的力量,从而在优化教学质量的同时补齐德育教育体系;以教育主体的割裂来说,家庭和学校在德育教育层面多出于割裂状态,即家校沟通不畅,所以德育教育无法体现出连贯性和有效性。

“小先生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小先生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小先生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摘要】陶行知先生推行的“小先生制”内涵丰富,即智者为师,能者为师,这一制度的推行,不仅将孩子作为学习的主人,更将孩子作为教育的主人。

本文阐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小先生制”的做法,旨在让学生在与其他学生、教师等成人交往中给他人带来影响,也让自身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先生制;教育的主人;即知即传;即学即教一、“小先生制”的实施背景“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实践中倡导并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即在儿童教育中采取大的教小的,会的教不会的方法。

20世纪30年代初,“小先生制”最先采用在山海工学团中的儿童工学团。

儿童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即知即传、即学即教,带动家人和邻里,形成独特的社区教育氛围。

不仅在教育资源稀缺、教师数量不足的旧社会,“小先生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直至当下,“小先生制”在各项教育教学中也起到辅助推动的作用,这样的教学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为明显。

二、“小先生制”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的意义(一)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不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机械化的教学内容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学起来没有劲头。

采用“小先生制”的学习形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跟着自己的同伴学,习得知识后再把自己所学到的传授给周围的人,这样一种互学互助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感受到习得知识的满足,获得帮助他人的成就感,从而乐在其中。

(二)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只是知识的接收者。

这样的教学方式侧重学生对固定知识的消化,导致学生机械背诵知识,忽略了学生思考的重要性。

实行“小先生制”,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让学生成为先生,参与课堂的思考与探究,拓宽其思维发散能力,丰富其多方位的知识和见解。

小学生喜欢表现自我,都渴望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和肯定。

因此,“小先生制”的施行,能够将学生爱表现的特点转化为其自身的内在驱动力,在行为表现上表现得更加积极,利用自身的长处去教其他学生,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做出改正和调整。

我是班级小主人——浅谈“小先生制”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我是班级小主人——浅谈“小先生制”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我是班级小主人——浅谈“小先生制”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小先生制”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 1932 年提出并实施的,这是中国话语所表达的本土教育思想。

他提出儿童既可以当“学生”,也可以当“先生”,正所谓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即学即教。

“小先生制”不仅是教育组织形式的一种,更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在当下依然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从“小先生制”在幼儿园班级里管理中的意义、应用原则、实施措施三方面,探讨“小先生制”与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小先生制;幼儿园;幼儿园班级管理;“教育者只有解放了儿童才有可能解放自己,成人只有解放了儿童,才能解放所有人,才能解放人自身。

”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小先生制”是一种解放。

解放儿童,让其做自己擅长的事,变成教师;与此同时,解放了教师,让儿童自己管理自己,并向儿童学习。

“小先生制”有助于幼儿树立小主任翁意识,充分体现幼儿本位的教育思想,如个在班级管理中应用“小先生制”呢?如何利用“小先生制”提升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呢?笔者对此进行了以下的思考。

一、“小先生制”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意义1.激发幼儿小主人翁意识幼儿是活动的中心主体,教师要认可并尊重幼儿,积极发挥幼儿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

而在班级管理中使用“小先生制”,恰好能满足幼儿成为“小老师”的愿景。

随着幼儿不断的自我管理,到达一定程度后就能有机会指导同伴的学习,这对幼儿来讲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为了能当上“小先生”,幼儿往往会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内部动机的催化下,主动学习、深度学习、有效学习。

2.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班级里的“小先生”就是班级中的“小老师”,自然要变成同伴中的学习榜样。

这对幼儿的幼儿本身的生活习惯、自我管理、行为规范都具有一定的挑战。

需要幼儿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当幼儿的本身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也自然地不用过多约束,这样就能把更多的自由、自主、自愿归还给孩子。

陶行知“小先生制”再解读

陶行知“小先生制”再解读
会 与人 沟通交流 ,快乐学 习 ,健康 成长 ,这与小先生制 的理念 又不谋而合 了。现代社会需 要能够与他人很好的
协调合 作的人 ,教育不论是 出于满足社会培养人才 的要
求还 是学生 自身思想 品质 的培 养都迫切需要具备合作精
(一 )推 行 “ 小先 生制 ” ,促 进 主 体 发 展
陶行 知说 : “ 最好 的教 育是 有来 有往 。老是靠 你

方 面讲 话 ,你 不 成了一 个话 匣子吗 ? 不但要 忘 记他 你
是你 的学生 ,并且要 叫他忘 记你是他 的先生 ,这样 ,你
才 能 做 到 一个 进 步 的小 先 生 。 ” 从 这 句 话 里 我 们 可 以看
在 2 世 纪 强 调 以人 为 本 的 时 代 ,实 施 “ 先 生 l 小 制 ”模式过程 中 ,必 须注意 以下原 则 :
改革 中所倡导 的 “ 课堂还给学生 ” ,让学生成为学 习 把
的主人 ,小先 生制的推行正是将这种 理念贯彻到实践 。 让学生做老师 ,让学生教学生 ,甚 至于教大人 ,这不疑 是学生主体性 得到发 挥的最大体现 。陶行知先生所 倡导 的 “ 小先生制 ”实质上高扬 了人 的主体精神 ,在教 育教 学活动 中让学 生主动承担 角色 ,在 活动 中得到发展 ,从 而形成相互影 响相互促进 的氛 围。在 “ ”的资格 上 , 教 传统的 “ ”是教师专有 ,而 , “ 教 小先生制 ”中的教 的 含义 是 教师 与学 生 共有 ;在 “ ”的 内容上 ,传统 的 教
1 、主 体性原 则。只有将主体 性原则落面向全体学生 ,人人 都要发 挥主体作用 。而小先生 主体 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师
生 、生 生 之 间 的 关 系 。 师 生 、 学 生 之 间 要 树 立 一 种 民

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先生”制

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先生”制

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先生”制之解读近几年来,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尤其是生活教育理论几乎成为教育者的口头禅。

“普及生活教育要树立的第一个信念便是:小孩能做先生。

”此语衍生出“小先生”制是生活教育的核心,是普及教育的前提,即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薄靶/壬?”制的必要条件在《怎样指导小先生》和《怎样做小先生》两篇文章中,陶行知提出了何谓“小先生”的几个要点,愚解读如下:(1 )“小先生”非一班之领袖,不能摆架子。

陶行知先生理想中的“小先生”不是少数出类拔萃的小学生担任统领,和现在的一班之长不同。

在陶行知眼里,每个孩子首先都是个小学生,不论年龄大小,然后一定条件或特定环境中每个孩子都可能是“小先生”,“小先生”亦是小学生,小学生亦是“小先生”。

“小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

”在学习进行时教人,在教人进行时学习。

让小学生有压力也有动力,使小学生形成一种内在的潜意识的学习的动力。

(2)开门教学,虚心求学。

陶行知所求的“小先生”不是导师制,他指导“小先生”不做守知奴,开门教学,到校外或是家庭或是邻居家做“小先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教给自己遇见的所有没办法上学或是没办法获得知识或是接受教育的人。

传播知识,普及教育,再使这个人能教别人……但是,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小先生”必须虚心求学,才能教人。

自己没有长进的人,是万万做不得“小先生”的。

“小先生”必须是教学相长的:我是“小先生”,这样指导学生;学会赶快去教人,教了又来做学生。

(3)“即知即传”,教人教人。

“即知即传”也就是说能让已经接受过教育的人能够把自己刚才所学到的知识或是技能再教给另一个未知者。

“小先生”制就是让小孩教小孩,“即知即传”,让他们在做上教,一面学,一面教,即“教学做合一”。

小孩的教育力量有时比教师的大得多,通过“小先生”制,同学之间合作学习,人人参与,取长补短,获得集体智慧的结晶。

陶行知小先生制的内涵特征

陶行知小先生制的内涵特征

韩庄九年制学校“小先生”制度的由来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郊区大场创办上海工学团,开展普及教育运动,主张“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并从实践中总结了“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的方法,创立了“小先生制”。

小先生制是叫小孩教小孩,小孩教成人,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方式。

陶行知认为,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小孩子能做先生,做先生不限定师范毕业。

“即知即传”是小先生制的一个重要原则,即用自己读的书教人,一面温习,一面把学问传给他人。

小先生的职务不但是教人,他们的职务是教人去教人。

陶行知先生在推行民众教育时进一步指出:“民众教育的根本主义就是把知识扩散给大众。

要把教育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都得呼吸。

把知识变成空气最好的方法是运用小先生”。

后来,陶行知在创办工学团和小学校中,又进一步提倡和推进了“小先生制”,并编写了适用于农村的识字课本,而且实验效果良好,正如他所言:“余一月薪仅七元四角之穷教员,早欲弃而之他,今试小先生结果良好,精神上得一大安慰,现虽有月薪百元之事,亦决不去干”。

在其他国家访学时,陶行知还专门向当地介绍了小先生制,并深受当地欢迎。

何谓“小先生”,陶行知先生是这样说的:“生是生活。

先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先生,后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后生,学生便是学过生活的人,先生的职务是教人过生活。

小孩子先过了这种生活,又肯教导前辈和同辈的人去过同样的生活,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小先生了。

”他又说:“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从他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理解的就是学生并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也可以做“小先生”,也可以向别人传授知识,每个学生都可以并有义务去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

陶行知先生曾说:“普及生活教育所要树立的第一个信念,便是小孩能做先生。

自古以来,小孩是在教人。

但正式承认小孩为小先生是一件最摩登的事。

三人行,必有我师——浅谈陶行知“小先生制”在幼儿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三人行,必有我师——浅谈陶行知“小先生制”在幼儿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三人行,必有我师——浅谈陶行知“小先生制”在幼儿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由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一种学生自主管理的教育方法。

在幼儿园生活教育中,“小先生”即小老师,凡具有某一方面特长的幼儿,都可以称他“小先生”,有的孩子动手能力较好,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较好,有的孩子合作能力较好等,他们都可以担当该活动的“小先生”,在不同的时间段,他们承担着各自的职责。

教师要抓住幼儿生活各环节中的教育契机,挖掘出“小先生”的潜质,发挥其相应的作用,对幼儿实施有效的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小先生制教育管理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从他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理解孩子并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也可以向别人传授知识,也可以做“小先生”,每个孩子都可以并有义务去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和文化艺术的传承。

相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幼儿发展慢,有的幼儿发展快。

通过“小先生制”,让年长孩子帮助年幼孩子,快发展孩子帮带慢发展孩子,丰富幼儿知识和技能,扩大幼儿交往范围,增进幼儿感情,促进幼儿分享和合作能力的养成,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一、我当小先生,提高主人翁意识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使大家承认小孩能做教师,然后教育才能普及,小孩的本领是无可怀疑的。

我们有铁打的证据保举他们做先生。

”他认为孩子富有力量和创造性,能够胜任“教人”的角色。

陶先生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延续到基础教育的各个角落。

我们教师在班级中实行“小先生制”时,方向要正确,对于“小先生制”的理解定位要清晰。

“小先生”并非教师奖惩的实施者,也非机械的管理者,更不是教师随便使唤的对象。

教师应该充分地尊重幼儿的人格,把“小先生制”作为一种有趣的形式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体验当“小先生”。

1.我是班级小主人教师施行“小先生制”的目的是维持班级常规秩序,班级常规的合理性是成为“小先生制”能够有效实施的首要前提。

论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论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论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本文从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入手,结合实际,探讨了小学德育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通过对陶行知小先生的思想和实践进行分析,发现他在教育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在文中,笔者以具体的事例为例,详细介绍了陶行知小学德育中的一些特点和方式,旨在为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正文:一、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陶行知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倡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对今天的教育工作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小先生以“启发式教育”、“德育第一”的教育理念著称,他的小学德育贯穿于他的教育活动中。

他认为,孩子的德育是最重要的,而小学德育应该是整个小学教育的基石。

他在小学德育中的一系列举措,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提供了许多启示。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陶行知小先生提倡的教育方法,强调的是启发性教育,即让学生在自我探索和发现中建立知识结构,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而应该让学生从实践中感悟和理解知识,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

举例来说,陶行知小先生提倡的“一分米,一分钩”的写字法,就是一种启发式的教育方法。

他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写字的技巧,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字的结构和构造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写字风格。

这种方法虽然比传统的模仿式教育要求更高,但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2、注重个性化发展陶行知小先生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特点,教育应该注重个性化发展。

他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点,特别是在德育方面,他要求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讲究准确性、严谨性和诚实守信的品格,以此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陶行知小先生采取了许多具体的措施来实现个性化发展,在小学德育方面也不例外。

他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例如,在德育方面,他要求学生应该尊重和理解别人,珍惜和保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培养出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陶行知《小先生与民众教育》读书心得笔记

陶行知《小先生与民众教育》读书心得笔记

陶行知《小先生与民众教育》读书心得笔记陶行知《小先生与民众教育》读书心得笔记陶行知《小先生与民众教育》读书心得笔记陶行知《小先生与民众教育》读书心得笔记首先,我来解释下何为“小先生”。

在文章最后一页陶行知说到:“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自己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

”从他的话语中,我理解的“小先生”就是学生并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也可以做“小先生”,向别人传授知识,每个学生都可以并有义务去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

民众教育即把教育、知识化作新鲜空气,普遍的光及于大众,人人可以按其需要,自由呼吸,因而增加大众以新的生命活力。

陶行知把教育比作空气,让人人都可以呼吸,人人都可以共享教育,这也体现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在文中,陶行知也阐述了“民众教育”的必要性。

“我认为民众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教人把知识广散给大众,不是像金钱一样,把它封锁在少数人的脑袋里,把头弄得大大的。

”这就是民众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希望人人都能够接受教育,打破了“教育只能被少数人占有”的观念。

为什么要推行“小先生”教育?在文中,陶行知从四个方面去论述了这一个问题。

1、在中国的封建教育,最难普及的是女子教育。

因为在中国,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深入人心,男女生的正常交往也会受到别人非议。

就算女先生去教,但由于学校环境条件太艰苦,也会把女先生吓跑。

但是,要是推行小先生去教学,小先生把自己从教堂上学到的知识教女子,做到“即知即教”,女子教育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2、中华民族变衰老了,是因为社会教人变老,教小孩做小老翁,归结起来就是教育把人给教老了,因为在小孩上学的时候大人就教他“年少老成”,给他灌输老一代人的思想。

但是,要是运用小先生教人就不同了,大人跟小孩学,无形中得到一种少年精神,使中华民族可以因小先生而返老还童,得到一种新兴的少年精神。

3、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教育是被少数人给占有。

但要是推行小先生的教学方法,做到“即知即传人”,使得“知识变为共有”,就能够打破这种古老的观念,让教育、知识化作空气,知识共有,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推行这种教学方法,一分钱也不用花,经济实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陶行 知强调小先生必 须要有互帮互助 的品质 ,要有合
作 学 习 的 精 神 。他 还 说 : “ 小 先 生 的手 里 ,知 识 是 变 在 成 空 气 ,人 人 得 而 呼 吸 ;知 识 是 变 成 甘 霖 ,处 处得 其 润 泽 ;知 识 是 变 成 太 阳 ,照 着 广 大 的 群 众 向前 进 行 。 ” 而 如 何 让 知 识 在 小 先 生 的 手 中 成 为 空 气 、甘 霖 、太 阳 ? 这
改革 中所倡导 的 “ 课堂还给学生 ” ,让学生成为学 习 把
的主人 ,小先 生制的推行正是将这种 理念贯彻到实践 。 让学生做老师 ,让学生教学生 ,甚 至于教大人 ,这不疑 是学生主体性 得到发 挥的最大体现 。陶行知先生所 倡导 的 “ 小先生制 ”实质上高扬 了人 的主体精神 ,在教 育教 学活动 中让学 生主动承担 角色 ,在 活动 中得到发展 ,从 而形成相互影 响相互促进 的氛 围。在 “ ”的资格 上 , 教 传统的 “ ”是教师专有 ,而 , “ 教 小先生制 ”中的教 的 含义 是 教师 与学 生 共有 ;在 “ ”的 内容上 ,传统 的 教
挑战 ,不仅 打破了传统 的以教 师为 中心的教学模 式 ,也 为 民主教育 的发展开 了历史 的先河 。今天我们教 育教学 改革 中提 倡的 自主合作学 习 ,强调的学生 主体性 的发展 等 教育 思 想都 在 “ 小先 生 制 ”里得 到 了不 同程 度 的体
现。
中一个 重要的 目标便是培养学 生的合作精神 ,让学生学
会 与人 沟通交流 ,快乐学 习 ,健康 成长 ,这与小先生制 的理念 又不谋而合 了。现代社会需 要能够与他人很好的
协调合 作的人 ,教育不论是 出于满足社会培养人才 的要
求还 是学生 自身思想 品质 的培 养都迫切需要具备合作精
(一 )推 行 “ 小先 生制 ” ,促 进 主 体 发 展
发挥 ,解放 了学生 ,也解放 了学 习。
( )让 “ 先 生 ” 互 助 ,培 养 合 作 精 神 二 小
生 的实 行 ,就 是对教师之于学生 的信 任度的最大考验 。 他要求教师 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 的关系 。这也是小 先生制能否收 到实 际效果 的关键 。
三 、 实 施小 先 生 的原 则
神 的人 才 。 ( )信 任 小 先 生 , 强调 师 生平 等 三
陶行 知 先 生说 : “ 孩 子 是 最 好 的 先 生 ,不 是 小 我 ,也不是你 ,是小 孩子队伍里最进步 的小孩子 !”知 识 的获得是一个 主动 的过程 ,学 习者不应 是信息的被动 接 受者 ,而应是知识 获取过程 的主 动参 与者 。教学 中必 须引导学生主动参 与学习 ,最大 限度地发 挥他们的主动
味 的专 权 独 断 ,只 会 收 效 甚 微 ,甚 至 会适 得 其 反 。小 先
“ ”是教师 单向灌输 ,而 推行 “ 教 小先生制 ”后 ,有学
生的 自动参 与加上研究与讨 论 ,使 教学 内容更加丰 富生
动 ,这 无 疑 使 学 生 的 自主 性 和 主体 性 得 到 了 最 大 程 度 的
当然就 需要小先生乐 于分享知识 ,积极融入 集体 ,即知 即传 。因为每个人 的才 干和能力都是有 限的 ,都具有一 定 的局 限性 ,只有在 团体 中 ,互帮互助 ,互 补所 缺 ,才 能不 断促进 自身发展 和团体 的进步 。当代教 育教 学改革
性 和 积 极 性 ,让 学 生 真 正 成 为 学 习 的 主 人 。正 如 新 课 程
小 先生 制是 在把 孩子 做为现 实生 活 主体这 一基 点
上提出来 的 ,体现 了陶行知一贯倡导 的民主作风 。陶行
知尊重儿童 ,不仅表 现在不压制他们 的兴趣 、个性 ,尤 其表现在他真 心的视 儿童为一种重要 的教育 力量 ,并努 力发挥其创造作 用。他认为教育的任 务是帮 助儿童 生长 发展而要帮助儿 童发 展首先就要尊重儿童 、了解儿 童。 陶行知 曾经这样 说到 :我们要 向小孩 子学 习 ,不愿 向小 孩学 习的人 ,不 配做 小孩 的 先生 。不 论是 学校 还是 社 会 ,不论是教 师还 是家长 ,都应 当转变观念 ,信 任和尊 重孩子 ,运 用民主作风教学生 ,在轻 松愉悦 的氛围 中帮 助 引导孩 子健 康成长 、真实 的发展 。这又一次与当代教 。老是靠 你

方 面讲 话 ,你 不 成了一 个话 匣子吗 ? 不但要 忘 记他 你
是你 的学生 ,并且要 叫他忘 记你是他 的先生 ,这样 ,你
才 能 做 到 一个 进 步 的小 先 生 。 ” 从 这 句 话 里 我 们 可 以看
在 2 世 纪 强 调 以人 为 本 的 时 代 ,实 施 “ 先 生 l 小 制 ”模式过程 中 ,必 须注意 以下原 则 :
育教学 改革中提倡的关心学生 的心理 成长 ,师生平等教 学格局有 异曲同工之妙 。许多教师不信 任学生 ,认为让 学生 自己学习的效率没有保障 ,于是将 大权 独揽 ,将学
生排除 出教 学过程 。但是我们知道任 何知识的学习只有 让学生将 其完全吸收 内化才能算是真 正完整 的 。教师一
1 、主 体性原 则。只有将主体 性原则落 实到实处 ,
才有小 先生制实施 的可能 。教 育要 面向全体学生 ,人人 都要发 挥主体作用 。而小先生 主体 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师
生 、生 生 之 间 的 关 系 。 师 生 、 学 生 之 间 要 树 立 一 种 民
主 、平 等 、相互尊重 的关 系 ,教 师要 充分尊重学生 的主 体 地位 。教师信 任 学 生 ,学 生虚 心求 教 老师 ,师 生互 动 ,打 破隔阂 ,在 民主平 等的氛围 中学习便不再是负担 而 是师 生之间交流沟通 的共 同进步。小先生制 ,不能做 表面功 夫 ,教师必须真正放权 ,让学生 自主学 习,让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