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清代诗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黄宗羲 ▪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浙
江余姚人。推崇宋诗,与吴之振等选辑《宋诗钞》。
▪ 《山居杂咏》 ▪ 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 ▪ 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着多。 ▪ 三、吴嘉纪(1618-1684),字宾贤,号野人,江南泰州 (今属江苏)人。
第六节:陈维崧和阳羡词派
▪ 陈维崧(16百度文库5-1682)字其年,号迦陵,江苏 宜兴人。学习苏、辛,使豪放词大放异彩。 ▪ 《醉落魄·咏鹰》
▪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 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 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第二节:清初江左三大家
▪ 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 ▪ 一、钱谦益 ▪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一字牧斋,晚号蒙叟、绛云
老人、东涧遗老等,江苏常熟人。受其影响,在常熟产生了 虞山诗派,主要成员有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人。 ▪ 《狱中杂诗三十首》其十一 ▪ 三韩残破似辽西,并海缘边尽鼓鼙。 ▪ 东国已非箕子国,高骊今作下句骊。 ▪ 中华未必忧寒齿,群虏何当悔噬脐? ▪ 莫倚居庸三路险,请封函谷一丸泥。
▪ 《绝句》 ▪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 ▪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 四、岭南三大家 ▪ 屈大均(1630-1696)、陈恭尹(1631-1700)、梁
佩兰(1629-1705)合称“岭南三大家” 。
▪ 屈大均《通州望海》 ▪ 狼山牧草满,鱼海暮云黄。 ▪ 日月相吞吐,乾坤自混茫。 ▪ 乘槎无汉使,鞭石有秦皇。 ▪ 万里扶桑客,何时返故乡?
▪ 气倾市侠收奇用,策动宫娥报旧恩。
▪ 多见摄衣称上客,几人刎颈送王孙。
▪ 死生总负侯赢诺,欲滴椒浆泪满樽。
▪ 自注:“朝宗归德人,贻书约终隐不出,余为世所逼,有负 夙诺,故及之。”
第三节:王士禛与康熙诗坛
▪ 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 东新城(今桓台县)人。
▪ 神韵说:《蚕尾续集序》:“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 可无酸咸,而其美常在酸咸之外,酸咸之外者何?味外味也; 味外味者,神韵也。” ▪ 《再过露筋祠》 ▪ 翠羽明珰尚伊然,湖云祠树碧于烟。 ▪ 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 ▪ 《登白帝城》: ▪ 赤甲白盐相向生,丹青绝壁斗峥嵘。 ▪ 千江一线虎须口,万里孤帆鱼复城。 ▪ 跃马雄图余垒迹,卧龙遗庙枕潮声。 ▪ 飞楼直上闻哀角,落日涛头气不平。
第一节:清初遗民诗
▪ 一、顾炎武 ▪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
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 ▪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 《海上》四首其一:
▪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烈士心。
▪ 《苔》: ▪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第五节:龚自珍
▪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别署羽琌山民,浙 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自称“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其三),其诗多用象征影喻, 想象奇特,文辞瑰玮,受庄子与屈原的影响较大,然而其中 贯穿一种诗人独有的凌厉剽悍之气。 ▪ 《咏史》 ▪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 《己亥杂诗》其170首 ▪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 ▪ 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 二、吴伟业
▪ 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擅长 歌行,“梅村体”,代表作《圆圆曲》,p455。《四库全书 总目提要》评:“其中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 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 艳,一时尤称绝调。”
▪ 《怀古兼吊侯朝宗》
▪ 河洛烽烟万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门。
▪ 四、袁枚对性灵说的发展 ▪ 袁枚思想颇具离经叛道、反叛传统的色彩。他宣扬性情至上,
肯定情欲合理,在性与情上,主张即“情”求“性”(《书 复性书后》),突出尊情;在言志与言情上,认为“诗言志, 言诗之必本乎性情也”(《随园诗话》卷三)。他强调情是 其诗论的核心,男女是真情本源。
▪ 《马嵬》其二 ▪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第四节:清中叶诗坛
▪ 一、沈德潜的格调说 ▪ 沈德潜(1673-1769)论诗原本叶燮,经其推演,以儒家诗
教为本,倡导格调说,尊唐抑宋,使诗歌“去淫滥以归于雅 正”(《唐诗别裁集序》),起到“和性情、厚人伦、匡政 治”的教化作用。 ▪ 二、厉鹗(1692-1752)继朱彝尊、查慎行为浙派盟主,主 张作诗参以书卷,学习宋人,好用宋代典故,有《宋诗纪 事》。
▪ 《灵隐寺月夜》 ▪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 三、翁方纲的肌理说
▪ 翁方纲(1733-1818)论诗倡肌理说,主张“为学 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志言集 序》)“肌理”二字源于杜甫《丽人行》“肌理细 腻骨肉匀”之句,用来论诗,包括义理与文理。义 理为“言有物”,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合乎儒家道德 规范的思想与学问;文理为“言有序”,指诗律、 结构、章句等作诗之法。义理为本,通变于法,以 考据、训诂增强诗歌的内容,融词章、义理、考据 为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