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住房问题分析与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摘要: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有扎根城市的梦想,但是居高不下的房价对于收入低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却成了农民工市民化最大的”瓶颈”。
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的当务之急。
本文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应逐步根据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将其纳入到各个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中,逐步形成农民工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必要性;对策一、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的必要性1、解决住房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城市化的进程将流动人口排斥在外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蕴藏着巨大风险。
中国每年有1000万-2000万的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而中国至今没有建立针对流动人口的统一公共住房体系,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此明确指出:要”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第一次在中央的正式文件中出现就与住房问题联系在一起,足见住房保障在其市民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那些出生在80、90后的农民工,与老一代在外出动因,心理定位,身份认同,发展取向,职业选择等方面根本性的不同,他们正在从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从流入城市向融入城市转变,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通过多种途径留在务工地。
古人云”宅者,人之本也,人以宅为家”,农民工是城市弱势群体,往往也是边缘群体,他们在城市地位低下,资源贫乏,很多权利被无形地剥夺,不能正常地参与到城市社会中来,导致形成恶性循环,社会的公平正义受到严峻挑战,社会稳定受到威胁,社会发展受到损害。
农民工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农民工连基本的住房需求都不能满足,这有违社会公正,不利于城市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
尤其是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不会务农也不愿务农,是最有意愿市民化意愿和距离市民化最近的群体,因此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尤为重要。
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制约因素及解决路径
三大弊端得以突破 , 有关户籍管理的主要难题才能迎刃而解 。
2 农 民 工基 本 住 房 保 障 制度 的缺 失 、
美国在 13 年就颁布了《 95 社会保障法》 该法被认为是现代 , 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而我国虽然在 19 99
市住房的主要 类型为租赁房( 占比 8 %)单位宿舍或工棚 ( 0 、 占比 1%)政府廉租房 ( 4 、 占比 2 。 %) 由此可推断 , 大部分农民工的住房 条件很差 , 就要求我们深入分析 制约农民工住房的内在因素。 这
口的二元 化管理 ; 二是迁徙不 自由 ; 是户籍和政 治 、 济 、 三 经 文 化教育等权利挂钩 , 被人为地付予 了太多的“ 附加值” 只有上述 。
【 关键词】农 民工
住房
解决路径
农民工是指户 口在农村而人在城市工作 的特殊 群体 , 他们 进城后主要从事建筑业或第三产业 , 为城市经济发展作 出了巨 大贡献 。然而 , 长期 以来 , 民工最基本的住房问题却得不到解 农
创新 户籍管理 制度 的根本是保 障公民迁徙和居住 的 自由 ,
农民工大 多数年轻 力壮 , 有一定 的文 化基础 , 是与城市 但 岗位 的要求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 因此 , 他们必须通过就 业培训 , 提 高科学文化 知识和 职业技能 , 其收入 增加 , 使 才有 能力改善 其住房条件 。这就要求政府 和农民工作 出双 向的努 力。一方面
经 济 生 活
■■■■●■■■ ■■●■■■■ ●■■●■■ ●■■■■■■● -
P0只A RYEC0 N 0 M I S C
【 要 】 农 民 工是 这 一特 殊 历 史时 期 的 重 大社 会 现 象 , 在 摘 存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了城市建设和生产的中坚力量。
由于农民工在城市缺乏稳定的工作和住房保障,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城市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与老一辈农民工存在许多不同,其住房保障问题也更加突出。
本文将探讨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住房困难。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他们很难负担高昂的住房租金或购房成本。
即使能够租到房子,也往往是简陋狭小的集体宿舍,居住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
2. 地域限制。
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他们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存在着地域问题,往往集中在城市郊区或工业园区,远离城市中心,交通不便,生活不便利。
3. 社会融合难。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面临着社会融合和身份认同的问题。
他们在城市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根据地,缺乏社会支持和认同感。
二、对策建议1. 政府支持。
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通过住房补贴、公共租赁住房等方式,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
2. 加强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考虑到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需求,合理安排住房供应,使他们能够融入城市生活。
3. 加强职业培训。
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和技能提升课程,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增加收入来源,从而解决住房问题。
4. 加强社会支持。
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和支持,组织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和文化交流,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生活,增强社会认同感。
5. 建立更多的农民工集体宿舍。
在城市郊区或工业园区建立更多的农民工集体宿舍,提供简单干净的住房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空间。
6. 鼓励企业参与。
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鼓励企业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住房支持,例如建设工厂宿舍、提供住房补贴等。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农村住建领域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住建领域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住建领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住房建设不足、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差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本文将探讨农村住建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住房建设不足由于资金、土地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农村住房建设一直存在不足的问题。
许多农民的住房条件较差,甚至有的无法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
这给农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 农村居住环境差农村居住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交通、供水供电、卫生等方面。
农村交通不便、供水供电不稳定、卫生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品质。
二、解决对策1. 加大住房建设力度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确保农民有足够的住房。
采取多种手段,如引进合作社、设立农村住房建设基金等,解决资金、土地等问题。
同时,可以提供低息贷款,鼓励农民自建房屋,提高农民的住房条件。
2.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为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改善交通条件,修建更多的道路,解决农民出行不便的问题。
建设更完善的供水供电系统,提供稳定的供水和电力,解决农民的生活困扰。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卫生条件,保障农民的健康。
3.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住建领域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农村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为农民改善住房条件提供更好的基础。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扶持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4. 加强农民培训和教育农民的住房建设和居住环境问题也与农民自身素质和技能相关。
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在住房建设和居住环境改善方面有更多的能力和意识。
此外,政府还可以开展相关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民的居住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村住建工作。
三、总结农村住建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是住房条件差。
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居住在城市的农民工集中区,房屋多为简陋的出租房和集体宿舍,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安全保障。
二是租房成本高。
由于城市房价高企,新生代农民工在租房上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大城市中心地区,租金占据了他们较大的收入比例。
三是住房权益难以保障。
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没有在城市户籍,且缺乏土地产权,使得他们在租房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法律权益保障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加大农民工住房保障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住房保障的投入力度,增加住房建设和改造的资金,提升农民工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住房建设。
政府可以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住房建设,通过社会资本的优势,提高住房保障的质量和数量。
可以通过引导企业建设农民工集体宿舍、合作社形式的公寓楼等来解决住房问题。
三是完善保障机制。
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民工住房保障的政策和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加强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租房过程中加强合同的监管和维护。
四是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降低他们在租房上的经济压力,提升他们的住房保障水平。
五是加强农民工培训和技能提升。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投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岗位薪酬水平,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住房保障能力。
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资本和农民工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完善制度,提高收入水平和技能水平,逐步改善农民工的住房条件,为他们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现状与改进方案
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现状与改进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农民工住房问题一直是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就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现状:1. 房屋租赁难:由于农民工的收入相对较低,租赁市场往往对他们不友好。
许多农民工不得不居住在拥挤的出租屋中,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差。
2. 住房价格高: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农民工难以承担购买房屋的费用。
即使他们有能力购买,也面临着户口、贷款等问题的限制。
3. 城市配套设施不完善:农民工聚集的地区往往缺乏基础设施,如医疗、教育、交通等,造成农民工生活不便。
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改进方案:1. 政府扶持政策: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住房扶持政策,包括提供低价或廉租房源,加大对农民工的租房补贴力度等,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2. 加大土地供应:政府应加大土地供应力度,推出适合农民工购房的住房项目,并提供贷款优惠政策,帮助农民工解决购房问题。
3.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聚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供便捷的医疗、教育、交通等服务,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
4. 加强法律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违法房东的处罚力度,维护农民工的住房权益。
5. 联合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
可以通过合作建设住房,提供住房补贴等方式,改善农民工的居住环境。
结语: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法律保障以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才能够逐步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农民工的城市居住条件与环境
农民工的城市居住条件与环境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中的重要劳动力。
然而,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在城市居住条件和环境方面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居住条件不尽如人意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条件往往不够理想。
首先,由于收入较低,他们通常只能租住在城市的一些偏远地区,或者是聚集在简陋的集体宿舍中。
这些地方的硬件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较差,给农民工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
其次,农民工的居住面积非常有限。
许多农民工的居住空间只能是狭小的宿舍,甚至几十人共用一个房间。
这使得他们的个人隐私难以得到保障,同时也不利于他们的休息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再者,农民工在居住条件上也面临着合法权益保障不足的问题。
一些房东对农民工态度不友善,时常发生违规涨价、恶意驱逐等情况。
农民工往往因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而无法维护自身的权益,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二、居住环境待改善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环境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由于城市建设还未完善,很多农民工居住地周边缺乏基础设施,如交通、娱乐等设施。
这使得农民工在日常生活中面临出行不便和精神文化娱乐匮乏的情况。
其次,一些农民工居住地的环境卫生状况较差。
由于人员密集,垃圾处理不及时,导致农民工居住地周边常常存在着难闻的垃圾味和脏乱现象,给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再者,由于农民工居住地离工地较远,他们通常需要长时间的通勤。
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交通成本,也浪费了他们大量宝贵的时间。
长期以来,农民工需要经历长时间的通勤,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改善农民工城市居住条件与环境的对策为了改善农民工的城市居住条件与环境,有以下几点对策值得尝试。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住房的政策支持。
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建设廉租房等方式,帮助农民工解决居住难题,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其次,加强对农民工集体宿舍的管理。
政府应加强与房东的合作,严格规范集体宿舍的硬件设施建设和管理规范,确保农民工的基本居住权益。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从事各类劳动,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中,农民工们也面临着住房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与城市生活的融合程度更高,面临的住房保障问题也更为突出。
本文将就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住房租金高昂:在城市中,尤其是一线城市,住房租金一直是农民工们的心头之患。
由于薪酬不高,农民工们对于较高的房租无法承受。
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通常所在的工作城市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租金更加昂贵,相比于老一代农民工更加困难。
2. 居住条件差:由于收入有限,农民工通常只能租住一些简陋的出租屋或者工棚,居住条件极差。
远离公共设施、环境脏乱、安全隐患等问题都存在。
而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适应能力相对更弱,对于这些恶劣的居住条件更加难以适应。
3. 缺乏保障与权益:农民工在城市租房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良中介或房东的欺诈行为,损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而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对于城市生活经验不足,更容易受到欺诈与侵害。
4. 地域歧视问题:在城市中,农民工通常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域歧视,这种情况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更为突出。
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农民工聚集的区域通常比较偏远,就业和居住条件相对差一些;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歧视心态也比较严重。
二、对策建议1. 加大保障力度: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民工住房保障的力度,特别是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保障。
可以通过增加住房补贴、开发廉租房等措施,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住房保障。
2. 加强执法监管:对于违法违规的房东和中介机构,要加强执法监管力度,依法打击违规行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同时可以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投诉平台,让农民工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3. 提高收入水平: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是根本之策。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途径,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使他们具备更好的住房支付能力。
进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
进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中国农村的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从事建筑、服务业等工作,他们被称为进城农民工。
进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住房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他们面临着高昂的租金、不稳定的住房条件以及来自城市居民和政府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本文将探讨进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进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进城农民工普遍面临着高昂的租金。
由于城市中心地段的房租极高,进城农民工只能选择远离市中心的地段租房居住,但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农民工们不得不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在通勤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进城农民工的住房条件比较差。
他们通常居住在城中村、拆迁安置房等简陋的住房中,这些房屋条件恶劣,安全系数低,严重影响了农民工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安全,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进城农民工在城市中遭受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在城市中,很多进城农民工因为户口、身份等问题而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他们很难享受到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和服务,包括住房保障。
这种不公平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的住房困难,使他们更加艰难地在城市中谋生。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政府应加大对进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力度。
政府可以加大在住房保障方面的投入,为进城农民工提供更多更好的住房选择,包括廉租房、保障性住房等。
政府还可以通过购房补贴、租金补贴等方式帮助进城农民工解决住房问题。
城市可以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提高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城中村改造是解决进城农民工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城市可以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力度,提升改造后的居住环境和设施,为农民工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居住条件。
应加强对进城农民工的法律保护和权益保障。
城市居民和政府部门都应该加强对进城农民工的法律保护和权益保障,消除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保障他们在城市中的合法权益,包括住房保障等。
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进城农民工的关爱和支持。
农村安全管理中的住房问题及解决方案
农村安全管理中的住房问题及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安全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农村安全管理中,住房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本文将就农村安全管理中的住房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住房问题的现状1.1 低质量住房许多农村地区的住房质量较低,存在建筑结构不稳定、墙体开裂、屋顶渗漏等问题,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1.2 火灾隐患由于农村地区资源和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住房存在火灾隐患,如电线老化、用火不慎等问题,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1.3 非法建筑和违建问题一些农村地区存在非法建筑和违建现象,这些建筑一般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1.4 缺乏安全意识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水平和科普教育的缺乏,一些农民对住房安全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缺乏安全意识。
二、农村住房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农村住房问题,保障农民居住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2.1 加强建筑质量监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质量监管,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确保住房建设符合安全标准,不得存在质量问题。
2.2 推进农村住房改造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住房改造的经济支持,通过提供补贴或贷款等方式,帮助农民对现有住房进行改造,提升住房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3 完善农村住房设计规范要制定和完善农村住房设计规范,包括抗震、防火、防汛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农村住房在设计上具备必要的安全性。
2.4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对住房安全的认识和技能,增强其安全意识。
2.5 加强法律法规的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应加强对农村住房安全的规范和监督,对违法建筑和违建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保障农村住房建设的安全性。
三、农村住房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为了有效解决农村住房问题,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3.1 政府责任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住房问题的解决。
同时,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管理和监督。
农村安全管理中的住房问题及解决方案
农村安全管理中的住房问题及解决方案在农村安全管理中,住房问题是一个重要且常见的挑战。
合理的住房条件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农村安全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就农村安全管理中的住房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住房问题的现状当前,农村住房问题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不少农民的住房条件较为简陋,房屋结构薄弱,缺乏基本的安全设施。
这导致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2. 住房面积紧缺,无法满足农民的基本居住需求。
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导致小农户的住房面积明显不足,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
3. 一些地区存在住房流动性较大的问题。
农民外出打工、务工、经商等原因导致农村住房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农村安全管理中的住房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住房建设与维护首先,政府应加强住房建设与维护,提供经济适用的住房选择。
可以推动修建安全结构稳定的住房,加强地基处理,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
同时,政府还可以推动住房设施的维修和改进,确保住房内部安全设备的完善。
2. 政策支持和补贴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住房政策,为农民提供低利贷款、购房补贴等经济支持,帮助他们改善住房条件。
此外,也可以对住房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供补贴,鼓励农民加强住房的安全管理。
3. 发展新型农村住房借鉴城市住房的发展经验,农村也可以发展新型农村住房。
例如,推广集中居住区建设,提供集中供暖和丰富的公共设施。
此外,发展农村合作社等集体居住模式也可以有效缓解住房问题。
4. 提升农民的住房意识加强农民的住房安全教育,提升他们的住房问题意识。
政府可以开展宣传活动,向农民普及住房安全知识,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通过提高农民的住房意识,他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住房安全。
5. 加强监管和执法政府需要加强住房建设和住房管理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的住房质量监测体系,对农村住房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成为了城市建设和服务行业的重要劳动力。
新生代农民工由于缺乏城市户口以及社会保障,面临着诸多住房保障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急需制定相应的对策,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好的住房保障。
一、存在的问题1. 住房条件差由于城市居住成本高昂,新生代农民工通常只能选择在城市的一些基础设施薄弱的地方租住简陋的房屋,不少人甚至在施工工地临时搭建简易棚屋居住,居住条件十分艰苦。
2. 租赁权益缺失由于缺乏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租房时往往受到房东的任意涨租、随意解约等问题困扰,其租赁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3. 住房公共服务不完善由于缺乏城市居民身份,新生代农民工并不能享受到城市居民应有的住房公共服务,如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等。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城市住房保障政策应当建立健全城市住房保障政策体系,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住房保障政策,提高保障政策的包容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作用,确保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需求得到满足。
2.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重点加强一些基础设施薄弱的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工的居住环境,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普惠性和可及性,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
3. 建设和发展低价住房应加大对低价住房的建设和发展力度,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开发建设各类低价住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税费减免等方式,提供补贴和激励,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需求。
4. 加强租赁市场监管应加强对租赁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租赁市场监管机制,规范和引导租赁市场发展,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租赁权益,通过租金管制、合同标准化等手段,提高农民工的租房保障。
5. 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应进一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推动户籍制度与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融入城市生活,享受城市公共服务。
农民工城市住房困境研究
农民工城市住房困境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找工作和生活机会。
然而,他们在城市中却面临着诸多住房困境。
本文将就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住房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其困境所在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农民工城市住房困境农民工由于收入较低、社会地位较低等因素,使得他们在城市中租房、购房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首先是房租问题,目前城市中房租水平居高不下,对于收入有限的农民工来说,承担这样的租金是相当困难的。
其次是购房问题,由于农民工的户籍、资金等方面的限制,购房也成了一道高高的门槛。
再者,城市中的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资源严重不足,很难满足农民工的基本居住需求。
二、农民工城市住房困境的原因分析农民工城市住房困境的形成,一方面与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的住房需求激增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相关制度的限制有关。
农民工大多数来自农村,户籍在农村,而在城市中购买住房、享受公共服务等都面临着很大的限制。
此外,城市房地产市场买卖炒作等问题也加剧了农民工的住房困境。
三、缓解农民工城市住房困境的对策措施为了解决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住房困境,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建设的投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
其次,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住房问题。
同时,社会各界应该关注农民工的生活困境,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住房保障。
综上所述,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住房困境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来解决。
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应该共同合作,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让他们在城市中有一个安居之所,融入城市生活,共同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与解决方案
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农民工在城市中面临的住房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他们。
本文将就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住房保障问题的现状农民工由于收入有限,往往难以负担城市中高昂的房租。
许多农民工只能选择居住在远离市区的廉价出租屋或者工地附近的简陋宿舍。
这些居住条件恶劣,环境脏乱,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安全保障。
此外,由于缺乏合法的住房证明,农民工在城市中无法享受到公共服务,如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度。
二、解决方案1. 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计划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计划,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来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保障性住房可以以租赁或购买的方式提供给农民工,价格相对低廉,并配备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安全保障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财政补贴等手段支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运营,确保农民工能够获得合适的住房。
2. 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是一种由政府或社会机构提供的租赁房屋,价格相对较低,租期较长。
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为农民工提供稳定的住房选择。
此外,政府还可以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将一定比例的商品房改造成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供给。
3. 完善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政府可以进一步完善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提高住房保障的覆盖范围和力度。
例如,可以加大对农民工租房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民工的租房负担。
同时,建立健全住房保障的监管机制,加强对违规房东和中介机构的处罚力度,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4. 加强农民工住房信息公开政府可以建立农民工住房信息平台,向农民工提供房屋租赁、购买等相关信息。
同时,加强对农民工住房市场的监管,打击黑中介和黑心房东,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与农民工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的解决。
进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
进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进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就业,但由于住房保障不足,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如何解决进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问题存在1.人口大规模流入城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他们的到来解决了城市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由于城市的住房成本高昂,导致这部分人群在城市中难以找到合适的住房,不得不选择在城中偏僻的地方居住,生活环境恶劣,甚至有的人流落街头。
2.住房不稳定许多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临时性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没有固定的地点和时间,收入也并不是稳定的。
这就意味着他们无法租到稳定的住房,有的甚至是每天都要搬家。
这不仅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不便,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不安定。
3.社会融合问题大部分进城农民工来自农村,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城市居民有所不同,加之住房条件的限制,使得进城农民工在城市中难以融入当地社会,形成了“城市中的非城市”的局面。
二、原因分析1.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一直在加速推进,城市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给住房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大环境下,住房供给不足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进城农民工由于收入较低,往往成为住房市场中的弱势群体。
2.政策安排不到位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解决进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比如建立了廉租房制度、推进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但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有的地方廉租房资源匮乏,有的地方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不力,导致了进城农民工在住房问题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3.社会观念变迁城市化进程,社会观念的变迁,加速了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与期待,住房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居住问题,更多地成为了一个社会地位和尊严的象征。
但由于进城农民工的住房条件较差,这也导致了他们在城市中的社会地位较低,甚至受到歧视。
农民工住房问题
农民工住房问题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农民工群体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然而,他们在为城市添砖加瓦的同时,自身的住房问题却常常被忽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农民工的住房条件普遍较差。
很多农民工只能选择居住在简陋的工棚、地下室或者城乡结合部的出租屋里。
这些地方往往空间狭小、阴暗潮湿,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
在工棚中,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是常有的事,床铺挨着床铺,个人空间几乎为零。
地下室的通风和采光条件极差,长期居住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而城乡结合部的出租屋,虽然相对独立一些,但也存在着房屋破旧、设施老化、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造成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经济因素是关键。
农民工的收入普遍较低,他们难以承担城市中高昂的房租。
城市里的商品房价格对于他们来说更是遥不可及。
其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也使得农民工在住房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保障。
他们很难享受到城市的住房福利政策,如廉租房、公租房等。
再者,城市规划和管理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的住房选择。
一些城市在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工的住房需求,导致适合他们居住的房源不足。
农民工住房问题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从个人层面来看,恶劣的住房条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如呼吸道疾病、关节炎等。
同时,居住环境的不稳定也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压力,影响其工作效率和生活幸福感。
从社会层面来说,农民工住房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这一群体可能会因为住房问题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对城市的发展和管理带来挑战。
为了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政府应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将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增加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并制定针对农民工的住房优惠政策。
同时,加强对租房市场的监管,规范租房价格和租房合同,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进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
进城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工地并参与城市建设。
然而,在他们经常被忽视的问题中,住房问题是最为突出和紧迫的。
目前,农民工住房主要存在三大问题:租金高、居住条件差、城乡差别显著。
首先,租金过高是影响城市农民工居住的最大问题。
大多数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由于没有自己的住房,往往只能选择租房居住。
由于没有稳定收入,很难承担高昂的租金。
加之,很多房东对农民工持有偏见,并强迫他们支付高昂租金,不仅严重侵犯了农民工的权益,也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住房的供需矛盾。
其次,农民工在城市租房居住条件较差。
由于租房经济不发达,很多农民工只能租住价格较为便宜的房屋,但这些房屋往往面积小、杂乱无章。
同时,不同租客之间共享卫生间和洗漱区域的情况普遍存在。
他们需要与很多其他农民工分享一个卫生间和洗漱区域,这会导致许多卫生和健康问题。
此外,很多房屋没有采光和通风设施,空气质量差,极大影响了精神和身体的健康。
最后,城乡差别显著是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根本原因。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优质资源逐步流入城市,同时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和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工往往难以有能力和资格购买或租赁一套高质量的住房。
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工资待遇上,也表现在公共服务水平、文化水平和保障水平等多个方面。
针对农民工住房问题,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切实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
其次,社会应该加强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防止恶意房东虐待农民工。
第三,政府和社会应通过财政、税收、土地等政策措施,提升农民工的工资和生活水平,减小城乡差距。
最后,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租房中介和各类租房平台的监管力度,为农民工提供一个公正、透明、合理的租房平台。
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城市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人口群体,然而其住房问题一直存在,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和城市治理效果。
本文从住房政策、市场机制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货币化安置、住房租赁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以期能够缓解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治理效果。
关键词: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对策第一章绪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农民工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人口群体。
然而,他们的住房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由于城市农民工本身存在着收入低、信息不对称、无房无地等问题,加之房地产市场的不平衡和粗放发展,使得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严重影响了城市治理效果。
因此,如何解决城市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原因2.1 住房政策不明晰2.2 市场机制不完善2.3 社会保障缺失第三章对策分析3.1 货币化安置3.2 住房租赁补贴3.3 政府购买服务第四章对策实证分析4.1 货币化安置的实证分析4.2 住房租赁补贴的实证分析4.3 政府购买服务的实证分析第五章结论与建议5.1 结论5.2 建议第二章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原因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分别从住房政策、市场机制和社会保障方面进行分析。
2.1 住房政策不明晰当前我国的住房政策主要是面向有房产家庭的,对于城市农民工这样无房无地的人群没有切实的政策保障。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些住房保障措施,如棚改工程、农民工公寓等,但这些政策执行起来并不详细,也不能满足所有农民工的住房需求。
2.2 市场机制不完善房地产市场长期存在着价格波动、供需失衡等问题,并且一些开发商存在着房地产泡沫、欺骗消费者等恶意经营行为。
这些问题导致住房价格过高,从而难以实现城市农民工的住房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住房问题分析与对策摘要:对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了绝大多数的大国,政府一直都重视民生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发展,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随之面来的是农民工住房问题逐渐凸显,已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对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住房;制度;教育水平;消费能力农民工问题、住房问题等都是当今我国面对的热点民生问题。
近几年来,全国各大城市房价出现普遍持续大幅上升的情况,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房价已然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
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房价已经达到居民家庭年收入的10倍甚至更高,合理的房价应该是居民家庭年收入的3-6倍,按这一标准,我国的房价确实是非常之高了。
由于房价的持续上涨,使得居民们的生活成本大大增加,许多中低收入人群都买不起房子。
国家对房价上涨的问题十分关注,已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来调控房价。
虽然持续上涨的房价已经有所好转,但对于我国的绝大多数中低收入居民来说,购房仍然是愿望。
这对于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农民工们来说,解决住房问题更是一大困境。
一、我国农民工住房存在的问题(一)住房面积小、设施简陋、环境卫生条件差、缺少安全保障尽管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在过去的20多年里得到大幅度改善,但是城市农民工人均住房面积多年维持在不足4平方米的水平,居住的内部环境质量差,室内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各种杂物随便摆放,垃圾也无人清扫,有的地方甚至连最起码的生活卫生标准也难以达到。
住房内生活配套设施非常简陋并且很不齐全,卫、浴设备缺乏,桌、椅、柜等日用必须品简陋脏乱。
农民工居住的一些住房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尤其是在城市郊区居住的农民工,治安管理普遍非常薄弱,生活在这里的农民工存在着明显的安全隐患。
此外,一些农民工由于收入的限制,租住在租金较低的地下室里,而这些地下室大多都属于居民楼的设备层, 存在着较大的火灾隐患,如防火门被拆除、疏散通道狭窄、未按要求设置防排烟设施、防火分区被破坏等问题。
调查发现农民工的人均住房面积与宏观经济形势具有一定的逆向联系。
当经济形势变好,或处于上升的趋势时,城市里的用工数量会上升,这时每间单身宿舍、合租房或者工棚所要容纳的农民工数量也将会增加,从而使得农民工的人均住房面积减少;相反,当经济形势处于调整或者相对萧条时期,城市里的用工数量又会大幅下降,从而使得农民工的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可以看出,这种逆向关系与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趋于稳定,并且逐年增加这一现象是不同的。
(二)农民工收入低,房价高,住房保障的缺乏目前我国房价一直居高不下,在这种没有住房保障的情况下,普通的城市居民都很难实现自己的购房愿望。
而对于绝大多数的生活在城市最底层、低收入的农民工来说,由于城乡二元住房结构的影响、户籍制度的限制和政府财力的有限,农民工这个群体作为整体被排斥在中国城市住房体系以外,在城市租住配套设施相对齐全的住房或购房更是很难实现的。
住房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对低收入家庭提供合适住房的一项政策制度。
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是对市场化住房分配机制的必要补充,也是国家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基本上涵盖了整个的社会低收入阶层,但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政府制订的住房保障制度仅仅限于城市户籍人口,这也造成了城市户籍人口和农民工之间的极大反差。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城市住房改革,先后提出了买房给优惠、建设经济适用房、提租发补贴和廉租住房、实施住房货币化补贴、以及安居工程等举措。
然而,所有的这些住房改革在制度的设计上都只是针对城市居民;在住房保障体系中,具有当地常住户口的中低收入家庭是经济适用房的销售对象,具有城市户口的双困家庭是廉租房分配的主要对象,由于农民工没有当地户口,所以被排斥在住房保障制度之外。
城市居民可以房改房、购买商品房;困难的市民还可通过住房保障来获得住房,但是农民工都没有得到过丝毫的政策优惠。
政策这种的偏失,不仅使农民工的住房状况在经历了30年的改革和发展后,基本上没有多大改观,也进一步拉大了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的住房差距。
(三)规范的农民工住房交易市场还未形成,住房需求得不到满足目前我国有两亿多农民工,其中有约1.5亿的农民工进入城市。
如果按照平均每人2平方米的住房面积,那么这1.5亿的农民工则需要城市为他们提供的约3亿平方米的住房面积。
因此,城市农民工的住房需求是巨大的。
但是农民工买不起城市商品房,城市廉租房又排斥农民工居住,所以农民工住房主要的还是来源于租赁房屋。
大部分农民工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他们几乎不可能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搜索有关租房信息。
因此,依靠中介机构是农民工寻找住房的一种途径。
但目前很多城市的租赁市场处于无政府和不规范的状态,逃税现象非常普遍,这使得农民工租房信息的来源及其有限,再加上中介机构非规范的操作,也加大农民工租房的成本,这不但使农民工不愿通过中介机构寻找住房,也制约了租赁市场的发展。
同时,农民工对中介机构的信誉也存在着一定的怀疑,因此他们一般通过自己的亲戚或者同乡搜集租房信息,以同乡介绍为主的非正规的住房交易市场也限制了农民工搜寻租房信息的来源。
为满足日益旺盛的进城农民工住房需求,规范的农民工住房交易市场亟待形成。
二、农民工住房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城市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占绝大多数。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得知,在外出农民工中,文盲率为 1.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0.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4.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4%。
并且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没有参加过相关技能培训,低教育程度的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比例也较低。
从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接受技能培训的情况看,51.1%的外出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
文化程度越低的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也越低,尤其在文盲半文盲农民工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仅占26.3%,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35.5%,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接受过培训的占48%,高中和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54.8%和62.5%。
(二)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最为直接的约束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而户籍制度问题的背后则是城市政府、城市现有居民的利益格局。
城市政府基于自身利益,把公共财政用于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所以城市政府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居住问题的动力不足,农民工住房问题得不到公共财政保障。
从表面上看,农民工很难融入城市体系的原因是户籍制度的约束。
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户籍制度背后所隐藏的各种福利保障体系。
由于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福利保障体系把农民排斥在外,因而逐渐形成了城市封闭的、只对城市居民提供福利服务的福利保障体系。
当大量农民工涌入时,如果城市的福利保障体系对他们完全开放,必将在短期内给城市本身的福利保障支出带来很大的压力。
而这也正是大部分城市依然对农民工采取分隔政策的根源。
本来,“公平性”和“全局性”是公共财政的内在特征,但是,在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下,公共财政尤其是地方公共财政出现了城乡分布不均、本地利益高于外地利益的不正常现象。
(三)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是针对中低收入家庭来说的,简单的说,住房保障制度就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使买不起房子的居民也有房子住。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多种住房保障形式。
对于城市市民来说,高收入者面向市场购买商品住房;中低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者购买“两限房”;最低收入者租住政府提供的廉租住房等。
在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经济适用房的面向对象主要为具有当地常住户口的中低收入家庭,廉租房分配对象主要是具有城市户口的双困家庭,外出农民工由于不具有当地户口而被排斥在住房保障制度之外。
(四)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明确的针对农民工居住权利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没有一部专门关于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的法令。
由于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之间没有正规的程序保障,没有劳动合同保障,用人单位根本不会顾及到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相关部门也缺乏检查和督促。
三、对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建议(一)增加农民工收入,提高农民工购买城市住房的消费能力我国的农民工人口众多,但是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并且只有一小部分具备专业的技能,绝大部分都靠出卖劳动力来获取报酬,收入水平不高,进而影响到其自购住房能力。
因此应该注重对农民工专业技能等的培训。
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使得农民工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明显提高。
但是仍然存在着培训项目缺乏统筹规划、资金使用效益和培训质量不高、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继而又在2010年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于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做了进一步的指导。
同时,农民工应提高自身觉悟,主动积极的寻求培训、参加培训,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与素质,争取一份稳定而又高收入的工作,从而提高经济实力。
(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要达到农民工与城市实质性的融合,必须消除诸多的制度性障碍,特别是户籍制度障碍。
但是户籍制度不应该是简单的废除,而是应该进行改革。
如果废除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则会造成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使城市到处聚集无业游民,这不但不会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反而会加大社会问题,造成城市治安的难度与社会的不稳定。
因此,应允许在同一城市打工三年或五年并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在该城市携家落户。
一经落户,应和该市低收入居民同样享有当地政府提供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并纳入当地社保体系,使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公平化。
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应该逐步把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中来,这不仅是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也是关系城市发展和城市劳动力供给的长远大计。
如对那些不具备享受廉租住房条件、在短期又无力购买住房的困难家庭,可根据实际情况,从经济适用房中划出来一定比例的住房作为经济租赁房,承租户可以先按照成本租金来支付一定的年限后,再按照承租当年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购买。
逐步的将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范围,是农民工实现向城市迁移的有效途径。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公积金异地转移的机制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受益面最广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几乎所有工薪阶层都可以通过这个制度受益。
它的作用和特点是职工和单位共同缴存,并且归职工所有;对工资中住房公积金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职工建、购住房除了可以使用个人账户中累积的部分,还可申请住房公积金的个人贷款,贷款实行首付比例低、优惠利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