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中的业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7aeee1b8f67c1cfad6b89e.png)
长期股权投 资的账务处理
戴 蓉辉 .
本的计量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作了详细阐述 , 大家参考 。 供 关键 词: 长期股权 账务 西湖区 妇幼保 健院)
摘要 : 本文分析 了投资的分类及适 用的准则 , 长期股 权投资初始 投资咸 “ 分 配 利 润 ” 末 。 合并 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 关费用 ,包括为进行 企业合 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 估费用 、 评 法律服务 费用等 , 当于 发 应 生 时计 入 当期 损 益 。 在会计实务中 ,长期股权投资 的核算常常被人们 看作 是重点和 【 1远 大 公 司于 2 x 例 】 0 6年 3月 1日购 入 乙公 司 3 0万股 , 乙 0 占 难点, 重点在于其核算直接影响利 润、 报表和 合并处理 ; 难点在于 除 公 司 股 份 的 6 % , 0 乙公 司所 有 者 权 益 的账 面 价值 为 2 0 5 0万 元 。 乙公 成本法、 权益 法核算 的方法易混淆外 , 人们常常对相互转换 的会计 处 司 于 2 x 0 6年 2月 1 日宣告 分 派 2 x 5 0 6年 的 现金 股 利 , 股 03元 。 每 . 不知从何下手。笔者仅就 自己的学 习和实践谈谈体 会。 远大公司共支付价款 1 0 3 0万元 。 另外支付审计费用 、 评估 费用等 1 0 万 元 。 大 公 司 与 乙公 司 在 合 并前 后 受 同一 方控 制 。 大 公 司 的账 务 远 远 原会计; 隹则按照时间 的长短将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 处理 为 : 种类型 , 企业 会计; 由《 隹则—— 投资》 进行规范。2 0 0 6年 2月财政部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 资成 本 :5 0 6 %= 5 0 ̄ 元y 2 0 x 0 1 0 (- 。应收 颁布的企业会计; 隹则体系( “ 统称 现行会计; ” 隹则 ) 将投资 分为长期股 股 利 = . 3 0 9 ( O3 0 = 0 万元)应计 入资 本公 积 的金额 :3 0 - 5 x , 10_ 1O 权投资和 交易性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可供 出售 的金融资产四 9 =2 0万 元 ) 0 9( 。 种类型, 并且 用两 个具体准则来加 以规范 。其 中《 企业会计准则 第 2 借 : 期股 权 投 资— — 成 本 1 0 长 5 0万 元 号——长期股权投资》 适用 的是权 益性投资 , 其范围包括 : ①企业持 应 收股 利 9 0万 元 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 的权益性投资 , 即对子公司投资 ; ② 贷: 银行 存款 10 3 0万 元 企业持有 的能够与其他合 营方一 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 制的权 资本 公 积 2 0万 元 9 益性投资 , 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 ⑧企业持有的能够 对被投 资单位施加 借 : 理 费 用 管 1 元 O万 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 资, 即对联 营企业投资 i ④企业对被投 资单位不 贷 : 行 存 款 银 1 0万 元 具 有控制 、 共同控 制或重大影响 , 且在活跃市场 中没有报价 、 公允价 212 非 同 一 控 制 下 的 企 业 合 并 非 同 一 控 制 下 的 企 业 合 并 , .. 购 值不能可靠计量 的权 益性投资。企业除上述情况 以外 的其他权益性 买 方 在购 买 日应 当 区别 下列 情 况 确 定 合 并 成 本 ,并 将其 作 为长 期 股 投 资和债权性投资则适用于 《 企业 会计 准则第 2 2号一 金融工具确 权投 资的初始投 资成本 : 认和计量》 的规定。因此, 长期股权投 资的核算 方法有两种: 成本法与 A. 一次交换 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 , 并成 本为购买 方付 出资产 、 合 权 益 法 , 适 用 范 围 见 下表 : 其 发生 或承 担 的 负债 、发 行 的 权 益 性证 券 的 公 允价 值 以及 为 进 行 企业
会计职称-中级实务-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56页)
![会计职称-中级实务-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56页)](https://img.taocdn.com/s3/m/54221963fad6195f302ba651.png)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1.长期股权投资的适用范围和初始计量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本章考情本章是历年考试中的重点章节,其内容在各种考试题型中均可能出现。
同时本章也是难度较大的一章,特别是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核算以及成本法、权益法、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应特别注意。
此外本章也是考生学习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
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的适用范围和初始计量一、长期股权投资的适用范围一、长期股权投资的适用范围【例题·单选题】下列投资中,不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是()。
A.对子公司的投资B.对联营企业的投资C.对合营企业的投资D.持有甲公司5%股权但对甲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答案】D【解析】持有甲公司5%股权但对甲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应按金融工具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分别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一)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1.同一控制下形成控股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理解】集团内部交易为一家人之间的交易,交易价格不具有公允性,不使用公允价值而使用账面价值计量。
合并日按照所取得的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提示1】计算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注意事项:(1)被合并方在合并日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负数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按零确定,同时在备查簿中予以登记。
借:长期股权投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银行存款等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000借:管理费用10贷:银行存款10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5贷:银行存款15【例题·单选题】2019年3月2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000万元及一项土地使用权取得其母公司控制的乙公司80%的股权,并于当日起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
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真题考点:长投+合并财务报表
![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真题考点:长投+合并财务报表](https://img.taocdn.com/s3/m/685e08c70722192e4436f62f.png)
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真题考点:长投+合并财务报表2、同控: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取得的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
审计、法律服务等相关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3、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理应调整资本公积,不足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非同控: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营业外收入。
5、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6、调整被投资单位净利润:考虑投资时点被投资单位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及内部交易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7、超额亏损的确认顺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长期应收项目等的账面价值→预计负债→账外备查登记。
实现盈利的,应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处理。
会计实务真题回顾A公司、B公司同为甲公司的子公司。
相关资料如下:。
(1)2021年1月1日、A公司以一台生产设备(2021年以后购入),一批原村料以及发行1000万股普通股股票作为合并对价,自甲公司取得B公司80%的股份。
A公司所付出的生产设备原价为1000万元,已计提折旧3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合并当日的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500万元:原材料成本为2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300万元;所发行股票每股面值1元,合并当日每股公允价值3元。
A公司为发行股票支付佣金、手续费共计40万元。
合并当日,B公司相对于集团最终控制方来说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3000万元。
(2)2021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分配2021年度现金股利200万元,5月3日A公司收到股利,2021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
(3)2019年5月10日,A公司将该项股权投资全部对外出售,取得价款4000万元。
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会计实务经验之谈】](https://img.taocdn.com/s3/m/75ceb64f77232f60ddcca1c0.png)
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会计实务经验之谈】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
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当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所称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所称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案例1说明】深圳金君洋实业有限公司是一般纳税人,和乙公司同为A集团的子公司。
2×16年4月1日,金君洋公司出资银行存款10 000万元,取得了乙公司80%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在其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5 000万元。
金君洋公司在合并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为1 500万元。
(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账务处理】金君洋公司购买时:借:长期股权投资 12 000万贷:银行存款 10 000万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 000万【特别提示】12000万=15000万×80%如果金君洋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3 000万元取得了乙公司80%的控股权,则会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 12 000万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 000万贷:银行存款 13 000万如果金君洋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3 000万元取得了乙公司80%的控股权,但金君洋公司在合并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为 500万元,“盈余公积”科目有300万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有300万元,则会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 12 000万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500万盈余公积 300万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万元贷:银行存款 13 000万【案例2说明】接上例,乙公司在2016年4月20日宣告2016年5月5日发放2015年的现金股利500万元;2016年末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
2010年《初级会计实务》:长期股权投资(1)
![2010年《初级会计实务》:长期股权投资(1)](https://img.taocdn.com/s3/m/82bf021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a.png)
2010年《初级会计实务》:长期股权投资(1)
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为了核算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应当设置“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等科目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非企业合并形式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注意:
1.企业所发生的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作为应收项目处理,不构成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1.成本法
(1)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注意: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成本法的核算步骤
①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金额为初始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 (金额为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银行存款 (金额为实际支付的价款、税费等)。
中级会计实务重点章节知识点
![中级会计实务重点章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17ab7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7.png)
中级会计实务重点章节知识点一、长期股权投资。
1. 初始计量。
-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 初始投资成本为合并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
- 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 初始投资成本为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
- 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 以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 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为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自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溢价收入不足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 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分别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的相关规定处理。
2. 后续计量。
- 成本法。
- 适用范围: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
- 账务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份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 权益法。
- 适用范围: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投资。
- 账务处理。
- 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考点例题:长期股权投资
![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考点例题:长期股权投资](https://img.taocdn.com/s3/m/ecf988e031126edb6e1a10c1.png)
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考点例题:长期股权投资(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一、考点精讲考点1: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考点2:企业合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考点3:合并以外形成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资产或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和增值税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
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
考点4:成本法核算考点5:权益法核算考点6: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考点7:共同经营与合营企业的判断共同经营,是指合营方享有该安排相关资产且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的合营安排。
合营企业,是指合营方仅对该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的合营安排。
【提示】当合营安排未通过单独主体达成时,该合营安排为共同经营。
二、例题精讲【例题·单选题】甲公司由A公司、B公司和C公司投资设立,根据甲公司章程规定,甲公司相关活动决策至少需要有表决权股份的70%以上才能通过。
则下列各项中属于共同控制的是()。
A.A公司、B公司、C公司分别持有甲公司50%、10%、40%的有表决权股份B.A公司、B公司、C公司分别持有甲公司40%、30%、30%的有表决权股份C.A公司、B公司、C公司分别持有甲公司75%、10%、15%的有表决权股份D.A公司、B公司、C公司分别持有甲公司50%、25%、25%的有表决权股份【答案】A【解析】选项A,A公司和C公司是能够集体控制该安排的组合,属于共同控制;选项B,任意两个投资者持股比例都达不到70%以上,不属于共同控制;选项C,A公司可以对甲公司实施控制,不属于共同控制;选项D,A公司和B公司、A公司和C公司是能够集体控制该安排的两个组合,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组合能够集体控制某项安排的,不构成共同控制。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2021年2月10日从集团外部控股合并乙公司,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80%,初始投资成本为8000万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3f01a7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a.png)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持有其他企业股份超过一年期限的投资,旨在长期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并分享其利益。
对于企业而言,正确的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采用成本法计量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会采用成本法计量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是指将投资原始购买成本作为其初始计量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会计处理。
具体而言,企业应按照购买时的实际成本核算投资,并按照成本减值测试的要求检查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二、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需要定期评估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减值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具体来说,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被投资企业未来可持续的盈利能力以及其他影响因素来确定减值准备的金额。
三、确认与分摊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往往体现在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中,因此企业需要确认与分摊其应得的投资收益。
确认投资收益的前提是被投资企业净利润已经确定,而分摊投资收益的方式则取决于投资者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约定。
四、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变动在企业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股权转让、减持、收购等相关变动。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及时且准确地处理这些变动,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处理方式可能包括确认投资收益、计提减值准备、调整账面价值等。
五、披露相关信息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信息,以提供给利益相关者充分的决策依据。
披露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政策、投资收益情况、减值准备、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等。
六、其他会计处理事项除了上述提到的会计处理方法外,企业在处理长期股权投资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首先,应合理评估长期股权投资的回报风险,避免因其带来的潜在风险对企业造成损失。
其次,应及时关注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变动,以便根据情况调整会计处理方式。
会计实务:母子公司转让股权如何在合并报表中处理
![会计实务:母子公司转让股权如何在合并报表中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cff54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6.png)
母子公司转让股权如何在合并报表中处理
【问题】
母公司A公司将其控股B子公司70%的股权,经评估后,全部转让给其另一控
股子公司C公司(60%),C公司一次性支付现金购入。
评估前,B子公司的股东
权益净资产10亿元,评估后为16亿元。
这评估增值的6亿元,在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能否反映为6亿元的投资收益?如何处理?
【解答】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不属于交易,而是内部资产、负债的重新组合,从最终实施控制方的角
度来看,其所能够实施控制的净资产,没有发生变化。
(2)由于该类合并发生于关联方之间,交易作价往往不公允,很难以双方议
定的价格作为核算基础。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处理。
权益结合法认为:企业合并是一种企业股权结合,而不是购买行为。
既然不是购买行为,就不存在购买价格,没有新的计价基础。
因此,参与合并各方的净资产就只能按照其账面价值计量,合并后,各合并主体的权益既不因合并而增加,也不因合并而减少。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C公司从母公司A公司购入B公司70%的股权,这种
同一企业集团内的合并应该被认定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即B公司与C公司合并前同受母公司A公司的控制。
这种情形下的企业合并不能确认该子公司的评估增值收益,因此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也不能确认为投资收益。
C公司处理时按照取得该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C公司支付的现金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
责任编辑:zoe。
【税会实务】收购股权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税会实务】收购股权如何进行账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24150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2.png)
【税会实务】收购股权如何进行账务处理【问题】A公司拟出资3亿元购买B房地产公司的股权,但B公司目前账面资产主要是一项价值2亿元的烂尾楼(有发票以及各种凭证)。
那么A公司如何处理这3亿元与2亿元之间的差额?按B公司资产评估价值3亿元入账可以吗?【解答】仅就会计业务处理而言,这属于《企业会计准则(2006)》规定的企业合并业务,按准则规定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购买股权后,B公司存续,对这属于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企业合并。
对A公司而言形成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而对B公司来说,除了因股东变化而调整实收资本(股本)明细登记外,不需要做任何账务处理,其资产评估也只是供确定股权转让价格的依据,而不需一以之调账。
⑴、如果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规定处理:合并方以支付现金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报表的编制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准则》)第9条规定处理;⑵、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B公司同样不需要做特别的账务处理。
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准则》的规定处理: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易成本之和。
按问题所述情况其成本应为3亿元。
编制合并报表时,应该按《企业合并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处理:①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母公司在购买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对于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当按照合并中确定的公允价值列示,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
长期股权投资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df92da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a.png)
长期股权投资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合并合并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定的,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且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计入合并成本。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原理为所谓的“购买法”(purchase method),视为是一种市场行为,即将企业合并视为合并方按照公允价值购买被合并方的股权,合并过程中允许产生产生损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基本会计分录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累计折旧(账面余额)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余额)贷:银行存款(现金支付对价)固定资产等(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等支付对价)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固定资产公允价值-账面价值)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公允价值)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存货等支付对价,视同销售)应付账款等(承担负债支付对价)股本(发行股票支付对价,股票面值)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股票溢价部分)(发行股票溢价净额)预计负债(约定未来实行符合负债确认条件,最佳估计数)【例】甲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2017年5月,拟从A公司收购其全资控股的B公司。
A 公司不经营具体业务,A公司下有一家全资子公司B公司,B公司为A公司一年前从其他关联方受让而来(同一控制)。
B 公司具备生产经营条件,从事与甲公司类似的生产经营活动。
双方协商:甲公司通过受让A公司100%股权的方式完成收购;收购全部采取现金出资;评估基准日为2017年6月30日;评估基准日至收购日之间的经营成果全部归属于甲公司。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依约支付了30%的收购款;9月底,工商变更等法律程序全部完成后,甲公司支付了其余全部款项。
按照会计准则,甲公司将9月30日确定为收购日是恰当的。
甲、乙公司不具备关联关系,甲、A、B采用的会计政策一致。
判断:该案例中,B公司为上市公司收购的标的公司,甲公司通过收购B公司的壳公司A公司股权的方式完成对标的公司的收购。
会计实务: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会计实务: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9de654530b1c59eef8c7b4f9.png)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要分三种情况,其投资成本的计量不同: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按对方账面价值入账,与本方支付的账面价值存在差额的记入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按本方支付的公允价值入账;3、非企业合并取得,按本方支付的公允价值入账。
二、持有期间的处理分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
1、成本法下,对方发放投资前的股利减少投资成本,超出部分作为投资收益,收到股利时,借:银行存款,贷:长期股权投资或投资收益;
2、权益法下,(1)如果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对方的份额,则其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并同时调增投资成本;(2)对方实现利润,按应享有部分,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宣告发放时,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收到股利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3)对方亏损时,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收款(如果存在)、预计负债(如果还需额外承担),实现盈利后按相反的顺序和方向做。
三、处置时,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银行存款;按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分别贷记:成本、损益调整、其他变动;
按收款额与成本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
(如果涉及记入资本公积的部分,还
要从资本公积转到投资收益)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税会实务】合并报表编制中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与抵销
![【税会实务】合并报表编制中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与抵销](https://img.taocdn.com/s3/m/d444fdac65ce05087632135d.png)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合并报表编制中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与抵销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处理
合并报表准则规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由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一般采用成本法核算,所以要调整到权益法要求的结果需作三项调整处理:(1)调整确认应享有的子公司当期净损益的份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2)调整子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3)调整子公司除净损益外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
作调整分录(1)的原因在于成本法和权益法在会计核算上存在根本区别:在子公司实现净利润或亏损时,成本法下不需作任何处理,而权益法则要求母公司按持股比例调增或调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且母公司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份额时,应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因此需作调整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按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子公司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贷:投资收益(同前)”。
作调整分录(2)的原因在于成本法和权益法下对子公司分派现金股利的处理不同:成本法下,当子公司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应收股利(银行存款)”,贷记“投资收益”;而权益法下的处理为借记“应收股利(银行存款)”,贷记“长期股权投资”。
要将平时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处理结果调整为权益法下的结果,就必须抵销原按成。
【税会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解析
![【税会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38806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e.png)
【税会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解析一、新准则的主要规定新准则分为“总则”、“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披露”四章。
1.总则。
该章明确了新准则的制定依据和适用范围。
2.初始计量。
新准则按长期股权投资的形成方式, 分别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方法。
具体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合并日取得的被合并方账面净资产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非企业合并情况下: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根据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应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3.后续计量。
(1)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对能够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 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成本法核算。
(2)权益法核算的有关规定。
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并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企业取得投资后, 按应享有或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 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 先要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 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适当调整;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净资产的其他变动, 投资企业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关于合并报表和长期股权投资的若干问题的实务操作
![关于合并报表和长期股权投资的若干问题的实务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529b77413b3567ec102d8aea.png)
关于合并报表和长期股权投资的若干问题的实务操作1.关于需编制合并报表的企业集团的范围《财政部关于印发〈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的通知》(财会字[1995]11号)规定:“本规定适用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授权试点的企业集团、股票上市企业以及需要编报合并会计报表的外贸企业。
其他企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也应参照本暂行规定执行”。
“问题解答二”规定的需要编报合并报表的企业集团的范围大体上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一致,但是增加了一项“需要对外提供合并会计报表的其他企业”。
同时明确:除上述以外的企业集团是否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由企业管理当局自行确定,如果企业管理当局为管理目的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也可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在理解这一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对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和“问题解答二”明确规定需对外提供合并报表的企业,在实务中应同时实务其合并报表,不能仅仅实务母公司个别报表。
如果母公司不提供合并报表的,应当考虑该情况对实务意见的影响。
根据《关于国家试点企业集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实施办法(试行)》([92]国资企发第50号)的规定,“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必须经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明确授权。
因此一般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小型国有企业不大可能成为“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的企业”。
根据“问题解答二”的规定,这些企业如管理当局无特定管理要求的,也可不编制合并报表。
因此,实务中可以只实务其个别报表,不必因此类被实务单位未编制合并报表而对其出具保留或者否定意见。
与《企业会计制度》第158条关于所有企业集团均需编制合并报表的规定相比,“问题解答二”的规定显然要宽松许多。
应当关注国内会计规范和国际会计准则在这一问题上的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及对子公司投资会计》规定:本身完全由另一企业拥有的母公司,或几乎由另一企业完全拥有的母公司,不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但在后一种情况下,该母公司需要取得本公司少数股东同意。
关于合并报表中几个特殊业务的处理总结[会计实务优质文档]
![关于合并报表中几个特殊业务的处理总结[会计实务优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78968127cd184254b3535bf.png)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关于合并报表中几个特殊业务的处理总结[会计实务优质文档] 一、子公司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
案例:B公司是A公司的子公司,B公司在2017年用未分配利润1000万元直接转增股本。
在A公司合并报表时,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调整呢?
在B公司直接用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时的会计处理为:
借:未分配利润-期初
贷:实收资本
母公司A不做会计处理。
这笔分录的影响为,减少未分配利润,增加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总额没有增减变化。
那么,在合并报表中的抵消分录为:
借: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贷:长期股权投资
调整以前年度收益的影响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未分配利润-期初
注意此处的“未分配利润-期初”为用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后的金额余额,相当于此处调增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小了。
所以,为保证正确抵消长期股权投资,要将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的事项调整为未分配利润先上缴母公司,母公司再追加投资的情形。
【税会实务】如何处理合并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税会实务】如何处理合并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https://img.taocdn.com/s3/m/c45427e2aef8941ea76e0568.png)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如何处理合并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当长期投资未来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时,应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进行核算时,由于帐面余额是按照被投资企业净资产价值中所拥有的份额而进行调整的,因此当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可收回价值低于帐面价值时,投资单位也应提取减值准备。
如果被投资单位是受投资单位控制的,则在合并会计报表时产生了减值准备应如何处理的问题。
由于现行会计制度对此尚未规定,实务中处理也不一样。
有的将其作为合并价差;有的比照内部应收帐款坏帐准备的处理,按原分录抵消。
笔者认为,减值准备如何处理,不能简单地比照其他准备项目,而应在分析其实质的基础上确定其处理方法。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与坏帐准备同是资产减值准备,但范围不同。
对坏帐准备来说,是对局部资产计提的,对应的是母子公司之间某一项债权债务。
当母子公司报表合并后,债务方的资产一经合而为一,应收帐款等于收回,坏帐因素自然消除,除非债务方的总资产小于该项内部债务,而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发生,因此坏帐准备应予全额抵消。
但长期股权投资对应的是被投资方的整体净资产,其可收回金额的减值隐含在总资产中。
既然被投资单位的总资产减值已成事实,因此合并报表也应反映这个事实。
如果在抵消长期股权投资的同时也比照抵消内部应收帐款的同时抵消坏帐准备的方法,将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抵消(即借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贷记“投资收益”),就会将原来已经反映较为真实的资产又重新虚列,同时高估了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分析]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分析]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6c653d3186bceb18e8bb90.png)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分析]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新准则保留了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方式,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比较复杂,是会计实务中的一大难点,对于广大财务人员在实务操作中对于其核算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相关的会计处理在计量属性上有所不同。
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包括非企业合并取得和企业合并取得两大类,其中企业合并又进一步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而取得的两类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付出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而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其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以及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新准则对不同取得方式的长期股权投资分别规定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充分体现出“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质量要求。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双方存在关联关系,交易价格很可能不公允,且最终控制方在合并前后对经济资源的实际控制并没有发生变化,从本质上来说,不能作为购买,会计处理上应当采用账面价值。
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交易各方是自愿、公平地进行交易,存在公允的购买价格,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新准则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根据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和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
新准则规定,应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有:一是当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二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中的业务处理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和第20号对企业合并和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了重新修订,二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的区别与联系
1.在核算范围上既有交叉又有区别
长期股权投资在投资比率上没有限制,只要不以交易为目的,无论持股比率为多少,都属于长期股权投资范畴。
而企业合并有投资比例限制,一般在50%以上。
企业合并按照法律形式有三种,一是吸收合并,也称为兼并,吸收合并后被合并企业不复存在。
二是创立合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联合成立一个新的企业。
吸收合并和创立合并都不属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
三是控股合并,控股合并后被合并双方都存在,只是合并企业持有被合并企业50%以上股份。
控股合并是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的共同范畴。
2.合并差额的处理不同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差额分两种情况:一是大于差额,即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享有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此差额在同一控制下,借“资本公积”科目,在非同一控制不作调整,直接保留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中。
二是小于差额,此差额在同一控制下,贷“资本公积”科目,在非同一控制下计入“当期损益”科目。
企业合并的合并差额也分两种情况:一是大于差额,即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大于享有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此时出现合并商誉。
合并商誉在新收合并和创立合并中分离出来,在个别报表中加以确认。
而控股合并的大于差额保留在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中,在企业合并中并不分离,只有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将这一部分差额分离出来。
二是小于差额,其差额的处理与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差额处理相同。
在同一控制下贷“资本公积”科目,在非同一控制计入“当期损益”科目。
3.在合并成本分配上不同长期股权投资不涉及合并成本的分配。
在企业合并中,控股合并也不涉及合并成本分配,只有吸收合并与创立合并才存在合并成本的分配问题。
投资合并的税务处理
企业合并(包括控股合并)可以通过许多形式进行,最常见的是股权收购。
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股东)价款的方式不同,其所得税的处理也不相同。
由此产生两种税务处理方法: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或其股东的收购价款中,除合并企业股权以外的现金、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简称非股权支付额),不高于所支付的股权票面价值(或支付的股本的账面价值)20%的,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采用购受法,反之则只能采用权益联营法。
1.在购受法下,被合并企业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计算资产的
转让所得,依法缴纳所得税。
被合并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不得结转到合并企业弥补。
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的有关资产,计税时可以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确定计税成本。
在购受法中如被合并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基本相等,即净资产几乎为零,合并企业以承担被合并企业全部债务的方式实现吸收合并,不视为被合并企业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不计算资产的转让所得。
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全部资产的成本,须以被合并企业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
2.在权益联营法下,被合并企业不确认全部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不计算缴纳所得税。
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全部资产的计税成本,须以被合并企业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
企业合并、兼并后的各项资产,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不能以企业为实现合并或兼并而对有关资产等进行评估的价值计价并计提折旧,应按合并或兼并前企业资产的账面历史成本计价,并在剩余折旧期内按该资产的净值计提折旧。
凡合并或兼并后的企业在会计损益核算中,按评估价调整了有关资产账面价值并据此计提折旧的,应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调整,多计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
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